首页 > 文章中心 > 启发式教学的案例

启发式教学的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启发式教学的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启发式教学的案例

启发式教学的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药理学;启发式案列教学法;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5-116-03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医学与药学的桥梁,既是理论科学,又是实践科学,在药理学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丰富药理学理论[1]。此课程特点决定了在教学方法中较容易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自2006年以来,我校实行学分制后,在教学课时数缩减的基础上教学内容并未减少,尤其是随着医学类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及药理学的研究进展及教学内容更新

较快,为使学生提高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进而提高学生从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用知识点的能力,都迫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结合药理学课程特点,从2010年起,我室在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开始将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法教学的特点引入药理学理论教学中,探讨启发式案例教学这种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故我们针对临床医学本硕连读2009级学生的药理学理论课部分章节进行了启发式案例教学的尝试。从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来看,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是非常认可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临床医学本硕连读2009级学生108名,其中男64名,女44名,年龄18~20岁。

1.2 方法

1.2.1 启发式案例教学在药理学教学中的组织与实施 组织具有多年教学经验教师收集并编写案例。案例是实施该模式教学的核心,对教学效果有着最直接的影响,需要编写教师有多年的教学经验、扎实的专业基础、广泛的知识结构和较好的写作功底。故我室精选新疆医科大学六所附属医院的实际医疗案例以及国内外药理学教材中的经典案例建立药理学案例分析库,组织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组成案例编写小组具体完成收集并编写案例任务。根据我校考试中修订的药理学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及参考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选编,并请校外有关专家进行审阅,力图做到使案例典型新颖、内容精练、难易适中、客观生动,进而调动学生对案例资料进行查阅和分析,同时加强对相关课程的回顾。

1.2.2 教学活动进程的规划 根据不同篇章的知识体系和特点,合理分配教学活动每一部分所用的时间,整个教学过程大体包括案例引言,案例情景,学生对案例分析、讨论以及教师对药理学基础知识点讲解的同时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利用相关章节习题,巩固知识点的学习。

1.2.3 对参与启发式案例教学模式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 待整个教学进程结束后,给参与启发式案例教学模式的学生发放事先准备好的问卷调查表,通过调查内容反应和了解学生对案例教学模式的认可度。最后回收有效问卷97份。针对本次教学模式分析调查项目设置三个等级:好、 一般、差。好评率=(好/总人数)×100%。

2 结果

问卷调查的内容及结果详见表1。

从表中可以得出(等级为好的百分比):与传统教学总体比较(70.1%),能增强对知识的记忆力(76.3 %),有利于对知识综合性的理解及掌握(77.3%),能引导基础理论与临床病例的联系(75.3%),能激发学习兴趣、积极性68.0 %),能提高思考能力(77.3 %),能提高自学能力(73.2%),有利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69.1%),有利于科研意识的培养(69.1%),有利于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61.9%),总体好评率为71.8%。以上数据充分说明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认可度是非常高的。

3 讨论

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生怎么去做,而且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3],特别是医学类课程的学习。案例教学法充分体现了“教”与“学”的结合[4],再加以问题的设置,启发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在本次教学模式实践的过程中,带教教师也发现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不能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情况下确实需要突破,教师教学指导思想的转变有些固化,而思想的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5-9];启发式案例教学模式对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有较高要求,就使得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进行准备,另外优秀的案例也需要不断地优化,也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案例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跟上[10-12]。更重要的是,对学校的教学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相信这些问题都将在实际教学的开展应用中逐步得以改进和解决。

最后,客观的评价该教学模式,还需要根据学生考试中相关内容的得分率进一步对该教学模式进行再评价。

[参考文献]

[1] 杨宝峰,苏定冯.药理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41-284.

[2] 王玉春,田华.药理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探讨[J].齐齐哈尔学院学院,2010,31(8):1281-1282.

[3] 李邃.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经管类专业本科《统计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视界,2012,12:32-33.

[4] 赵雪珂,程明亮.PBL与案例教学法结合在传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35(8):426-427.

[5] 李云海,林连美.《金匮要略》课程“案例式―启发式―互动式”多维教学方法体系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7):134-136.

[6] 李正荣,朱栋梁,刘晓蓉,等.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6):556-558.

[7] 李正荣,朱栋梁,刘晓蓉,等.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5):465-467.

[8] 李蓉,黄培春,李明勇.案例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28(5):590-591.

[9] 张倪,蔡军伟,黄巧冰.学科教学知识理论在病理生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7):308-310.

[10] 沈宜,段红,姚欣.在病理生理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医学教育探索,2008,7(1):23-24.

[11] 赵自刚,张静,牛春雨.在病理生理教学中开展实验设计与讲评[J].医学教育探索,2006,5(3):210-211.

启发式教学的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法;案例教学;能力 

一、西北政法大学民法推行案例教学的条件营造分析 

(一)西北政法大学高度重视民法课程在法学学生研习中的基础性作用,开设了必修与选修相结合,从基础理论课到案例研习课等不同层次的民法学课程,为民法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民法学是法学专业课程最重要的一门主干课程,在西北政法大学法科学生的法学研习中居于重要地位。目前法学专业的学生民法课程为民法总论(51课时)和民法分论(102课时),同时学生还可以选择研习合同法理论与实务(51课时)、担保法理论与实务(34课时)、家事法(34课时)、侵权行为法理论与实务(34课时)、合伙法与合作社法理论与实务(34课时)等课程。就完全的案例教学法课程而言,西北政法大学设有民事案例研习(34课时)、商事案例研习(34课时)、家事案例研习(34课时)、知识产权法案例研习(34课时)等专门的案例法教学课程。同时,西北政法法学还设有模拟法庭(51课时)、法庭论辩(51课时)司法考试试题解析与指导(51个课时)以及法律诊所等课程,进一步在实践中拓展学生的理论分析与实践能力。 

西北政法大学最初开设的案例型教学课程为民商事案例评析。后来,该课程逐步演进为案例研习课程,课程的人数也由原来200至300左右逐渐压缩降低至50人左右。目前卓越法律人才计划的推行使得学校民法小班授课日益成为现实,进一步为民法案例教学的展开创造了条件。 

(二)西北政法大学倡导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民法研习风气,倡导并支持教师积极投身法律实践活动,锤炼了教师的法律技能,也为教师开展案例教学提供实践支撑与积累 

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师中很多都是法律事务所的兼职律师(还有一些教师兼任西安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有着丰富的从事案例处理及诉讼的经验,并在律师实务及工作中积累了大量有切身体会而且生动、具体的典型案例。典型案例的积累使民商法学院的教师能够有的放矢地针对实务问题进行案例教学及司法实践经验的传授。此外,西北政法大学积极与法院、检察院等司法实务部门联合,推行了选任青年教学担任法官、检察官及其助理的制度,进一步为青年教师积累司法实践案例进行案例教学创造了实践条件。 

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下设有民商事判例法研所,专门从事民商事案例的收集与研究工作,并广泛联系法院与检察院等司法实务部门,组织实践调研及典型、疑难案例的探讨等活动,为案例教学的展开创造了理论与实践对接的平台。 

(三)西北政法大学在教学中注重民法的实践导向,开展多层次、多方式、多参与的民法案例教学,全面注重提升学生的法学素养及应用能力 

在民法基础课程的学习阶段,针对学生刚刚接触民法,对民法的理论及司法实践均比较陌生的特点,我们注重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对简单的编写性案例来启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民法学习兴趣、传授学生法律思维方法并锻炼学生应用民法基本理论来解决现实问题的初步能力。在民法教材编写方面,韩松研究员主编的《民法总论》与《民法分论》教材中都针对相关民法问题撰写了大量的民法案例,以便学生能够从理论到实践以及从实践到理论的相互对应,避免出现抽象地向学生灌输民法理论的倾向。 

案例教学法具有和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从而组合生成新的教学方法的优势。案例教学法根据其实际应用的目的和方式不同可以细分为案例实例列举论证教学法、案例评析教学法、案例讨论教学法、案例模拟实务教学法以及案例实训教学法。案例实例列举论证教学法是指在传授理论的同时,应用短小精悍的案例对理论进行讲解或者进行论证,对民法的基本理论进行说明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及应用能力。案例评析教学法是指通过对一个或者几个民法案例进行评析,讲解案例的分析过程及分析思路,让学生通过学习来学会民法思维的应用。案例讨论教学法是指在学生掌握了民法案例的基本分析方法以后,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等方式来进行案例学习,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协作、法律思维与法律应用能力。案例模拟实务教学法是指让学生通过模拟法庭辩论等案件处理的实际过程并从中学习。案例实训教学法是指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直接实际参与教师正在处理的案例过程中,与教师平行参与案件的相关处理工作,并让其通过与教师实际处理结果及文件的对比来学习相关案例处理的实际技巧。目前各类案例教学方法在西北政法大学的教学实务中都在被不同程度的采用,笔者将结合自己从事民法学及合同法理论与实务的授课实际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民法教学实践中的实际效果。 

二、案例教学在民法基础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能力提高的状况实证分析 

(一)我们开展了民商事案例的收集整理及理论分析工作,采取一定的形式进行案例呈现,全方面提升学生的技能 

案例教学的展开,需要有丰富的案例资源储备。目前大量的法律案例节目为视频案例的收集提供了条件。笔者与学生一起搜集了《中国法庭》、《律师说法》、《今日说法》、《法律讲堂》、《经济与法》等节目相关中的民商案件的视频案例,并对相关案例采取视频方式进行呈现,引导学生对相关民商事法律问题、诉讼实务法律问题及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同时,笔者与康达律师事务所西安分所、北京盛庭律师事务所等律师事务所合作开展了具体实务案例的整理及总结工作,对具体实务案例进行分析整理,为民法教学积累实证案例素材。 

在案例的整理中,我们以民法法律关系为基础对相关案例进行分类处理,将涉及相同法律关系或者案由的案例归为一类。在案例教学中,笔者往往会同时要求学生对一类案例进行视频观看、诉讼文书及判决文书阅读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例如对于目前司法实践中多发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笔者会要求学生观看并阅读一组案例,在此基础上针对民间借贷纠纷中的举证及证据认定问题、高利贷问题、涉及刑事案件中的民间借贷问题的处理等问题进行思考。

(二)在民法学基本理论学习过程中,案例教学法可以作为传统讲授教学法的补充,达到引起学生的兴趣、思考,深化学生对民法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掌握的目的 

民法学是法科学生重要的必修课程,但其高度概念化、抽象化、逻辑化的特点往往会让初学者望而却步。在这种情况下,要使学生理解与应用民法学的知识必须要将其还原为现实的生活原型,让学生从现实的视角来理解复杂而抽象的民法概念与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民法理论的应用。目前西北政法大学法学本科生的民法学总论课程一般在一年级下学期开设,学生们在此以前一般仅仅学习过法理学导论、宪法等法学课程,对法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多,也缺乏相应的民法生活经验积累,在这种背景下更需要进行案例说明论证,增加学生的感性积累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娓娓道来,如同讲故事一般让学生将民法学基本理论与具体案例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愉悦的生活中感受无处不在的民法的非凡魅力,对于学生建立起对民法乃至法学的兴趣至关重要。 

案例是导入民法课堂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手段。在民法基本理论教学中,通过民事案例进行导入可以达到更好地引起学生兴趣、好奇心,甚至思考与质疑的目的。例如笔者在讲解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时,通常会给学生提出一个简单的假设案例:一位富有的老妇人与一只狗相依为命,老妇人在临死之前留下遗嘱,死后将其名下一千多万财产全部赠归狗所有,问该狗可否成为千万富狗?如果不能,老妇人可以通过怎样的制度设计达成心愿?该案例引导学生对权利能力概念的思考,因为狗不具有权利能力,不能成为法律关系主体,所以不能成为千万富狗。同时,第二问启迪学生去思考法人制度构造的实际应用。实践证明,通过该案例导入自然人权利能力等教学内容,很容易达到教学目的。在确认成果掌握阶段,举出恰当的实际案例(司法考试案例)并通过提问、回答及追问的方式进行交流,可以达到巩固教学成果并深化相关理论问题的效果。 

(三)案例教学法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提升学生表达、协作及其理论研究方面的能力 

针对实际案例,学生需要掌握寻找案件争议关键点,并就案件争议关键点进行法律分析与相关观点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的案件处理方法。《中国法庭》具体运用了这一案件的处理方法,展现了法庭审理的具体过程并且通常伴有专家点评,适宜于作为案例教学入门材料。在合同法理论与实务的课程中,本人一般会要求学生利用课上及课后的时间观看《中国法庭》的若干案例,逐步掌握寻找案件关键点,并对关键点进行法律分析的案例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面向实践逐步加深。此后,本人会先后给学生呈现一些真实发生的法院判决案例,让学生研读法院判决的事实经过及其相关关键点分析,在此基础上写出案件问题的评论,最后得出结论并与判决作比较。如果在就案例的相关观点出现争议后,就展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探讨争辩,由学生最终评选出一个恰当的观点,再由教师进行评析。“教师在评述各组答案之后,或者给出自己的答案,或者仅只指出学生观点的错误及不足之处,并提示学生继续思考与探究”。[1] 

民事案例的特点使民事案例教学可以很好的和小组教学相结合,甚至可以实现辩论教学。民法分论课的学习过程,本人鼓励学生自己或者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案例,分析该案例的争议点及其法律关系、制作幻灯向其余同学展示并讲解该案例,最后由教师对该案例进行补充与评论。在案例教学中,让学生分小组去寻找案例,讨论案例,并作成幻灯片去讲解自己采集到的感兴趣的案例,这可以全面锻炼学生团队协作、法律思维分析、口头表达等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相互之间的认同度。在此以后,教师针对学生讲解中的关键性问题进行评议、补充,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有利于学生更加清晰全面把握问题的关键及分析思路。现实的民事案例中正好有原告及其人、被告及其人、法官等不同的角色,而且不同的角色还需要撰写不同的法律文书,参加到法庭辩论的不同阶段。因此,通过案例的提供要学生扮演相关角色投入辩论中就顺理成章。在案例小组教学及其争辩的实际中,本人在课堂中采取了将教室的位置划分为原告及人组、被告及其人组、法官评议组,每一组在教室位置固定的方法,固定学生的身份及其思维视角,让学生长期从一个视角进行思考,长期强化同一职业的思维方式。“案例教学更接近法律实务,在教学的互动中更能仍学生们接触到与学习到法律实务中的各种技巧与方法,这将促使他们更快地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无形中也增加了他们的竞争力。”[2]实证课堂展示,在案例的小组讨论及辩论中,学生的思维力、独立性、创造性及集体认同性都得到了发展。 

三、结论 

西北政法大学从基础理论课到判例研究课等不同层次的民法学课程,倡导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民法研习风气,积极支持民法案例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民法教学的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既可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对民法基本理论的认识以及巩固民法基本知识的学习之作用,也可以起到提升学生的民法思维能力及表达、协作等能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启发式教学的案例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案例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以学员为主体、以能力为目的,符合检察官培训的对象特点、师资特点和改革要求,对于当前的检察官培训具有借鉴价值,并对检察官队伍的建设产生积积影响。

[论文关键词]案例教学 检察官培训 借鉴

检察官培训是一种职业培训,对象是各级检察人员,学员不但具有相关的理论基础,而且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检察官培训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实践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培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检察官培训需求。本文立足当前检察官培训的实际情况,对案例教学法在检察官培训中的借鉴价值进行探析。

一、案例教学法及其特点

案例教学法由哈佛大学在20世纪初首创,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员为主体,围绕一定的培训目标,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组织、引导学员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当今世界的教育和培训中受到重视和广泛的应用。案例教学的魅力不在于传授“终极真理”,而是通过对一个个具体案例的研讨和交流,去激发学员的创造潜能。案例教学能够把通常需要多年实践才能获得的经验浓缩到相对短时间的教育和培训过程中,起到一种“催熟”的作用,使学员某方面的能力迅速得到明显的提高。

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特征是:课堂教学时采取苏格拉底教学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员讨论为主、教师讲授为辅。教师通过提供案例并提出问题的方式组织、引导学员分析、讨论案例并进行相互辩论,进而帮助学员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打断学生的讨论、辩论过程,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只在最后总结点评阶段进行纠正。

相比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实现了三大转变:

(一)从“以经验为中心”向“以问题为中心”转变

讲授式教学,以教师向学员传授知识、经验和方法为主要内容,教师的职责可以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学员参加培训也是为了获取知识和信息,学习经验和方法。案例式教学则把学习视为一个过程,而非简单地获取结果,“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学员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争辩等,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正如苏格拉底所讲的:“最有效的教育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二)从“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员为主体”转变

在教授式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在绝对的中心地位。而在案例式教学中,学员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是培训活动的主角。教师的中心任务只是引导学员围绕案例有序展开讨论,进而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是教学资源的提供者和课堂教学的主持者、讨论的引导者、问题的催化者。也可以说,案例教学课上,教师是导演,学员是演员。因此,教师备课的任务不是或者说主要不在于知识的归纳和梳理,而是课堂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方式设计和任务安排,以及如何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提出更有效的组织引导方案。

(三)从“以知识为目的”向“以能力为目的”转变

讲授式教学主要是以传授知识、经验和方法为目的,评价培训质量的标准主要是看教师提供的信息量的多少,以及讲授的逻辑性、生动性等等。但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只有转化为能力才能成为实际的生产力。案例式教学以学员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以来源于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或虚拟案例为基础, 教师引导学员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研讨,探寻出妥善的解决方法。通过案例式教学,学员们不仅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还能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提高学员运用相关知识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对检察官培训的借鉴价值

检察官培训是以对在职检察官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知识更新、法律技能提升等为目的的特定法律职业人员在职继续教育。根据《检察官法》的要求,应当有计划地对检察官进行理论培训和业务培训。案例教学法对于当前的检察官培训,特别是业务培训,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一)案例教学法符合检察官培训的对象特点

根据《检察官法》,检察官培训的对象普遍具备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通过了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并从事法律工作一年以上。由此可见,我国检察官培训的参训学员不仅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而且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有基础、有能力根据自己既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与其他学员展开讨论和辩论。

“以需求为中心”,是现代教育培训必须贯彻的一项重要原则。检察官培训的上述对象特点,决定了检察官职业培训的需求特点。培训机构组织培训以及学员们参加培训、的目的,或者主要目的,已经不限于获取新知识,而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实践能力。笔者承认,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在灌输知识方面是有效的,但在提高能力方面却有限,满足不了当前检察官职业培训的需求。而从目前全国检察机关在公诉、反贪、民行等领域试点开展实训工作的情况来看,包括实训在内的案例教学实践在提高检察官职业能力方面表现出较高的针对性、实践性,也被越来越多的检察官学员所接受和喜爱。

(二)案例教学法符合检察官培训的师资特点

2011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式下发《关于建立检察教官制度的通知》,标志着我国检察教官制度正式建立。此后,在检察系统内部,大力

倡导“检察官教检察官”的模式,检察系统内部的兼职教师日益成为检察官培训中的主要师资。最高人民检察院《2011-2020年检察教育培训改革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检察管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推行检察教官制度,是检察教育培训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不仅可以以老带新,带动教育培训机构师资实务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是对检察职业教育培训师资队伍模式的有益探索。

从北京市检察机关的实践来看,担任检察官培训的检察内部兼职教师主要由从事检察实务工作的资深检察官、检察业务专家、检察业务骨干等人员构成。他们不仅业务经验丰富,业绩突出,而且对检察案例也比较熟悉、在相关实务领域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厚的研究成果,只要稍作培训、使之掌握案例教学的基本模式和方法,就能够胜任案例式教学任务。

(三)案例教学法符合检察官培训的改革要求

启发式教学的案例范文第4篇

1 引言

传统的《企业管理学》课程目的是普及企业管理的知识,经过多年的积累,《企业管理学》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知识体系,为我们提供了近乎完整的有关企业管理的知识和方法的认识,也为我们探讨在高校教育中如何提高企业管理教育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创造了条件。

分析目前《企业管理学》的教学,不难发现,我们的课程体系中知识的传授仍然是主要的教育目的和培养方式。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倾向于侧重理论的介绍和分析,在课后的练习和考试中偏重于知识的再现和标准化的答案。这样的教育方式必须基于这样一个假设的前提,即学生通过记忆获得知识后,能够自行消化、吸收、理解并将其转化成管理实践。然而,由于我们的学生没有企业的工作经历,缺乏对企业的直观认识,对企业和企业管理几乎没有概念,所以在学习时往往感到枯燥、难以理解,学完之后到了企业不会、甚至想不起来应用。要提高学生对《企业管理学》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加深学生对它的应用价值的认识,最好的办法是在授课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对企业和企业管理的感性认识,给出学生可以移植、效仿或借鉴的范例。

对于工科大学的非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企业管理学》的教育目标应该定位在通过有针对性的知识学习,提高对学生企业的认识能力和对企业管理的执行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我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对非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进行《企业管理学》教育应该突出它的应用性,使其成为学生接受企业管理的依据和执行企业管理的工具。而针对本科学生没有接触过企业,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特性,需要通过比较直观易懂的案例来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思考和应用的主动性,并由此改善目前学生必须在缺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企业管理进行生硬理解的现状。即通过案例展示现实企业的实际操作方法和过程,在课堂上不仅把企业管理的理论和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分析和思考,学习和尝试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改变以往教学中这一转化依赖学生自行完成的培养方式。

对这种教学方法,我们称之为案例教学法。

2 开展案例教学的意义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要扮演一个积极参与者的角色。他们课前必须仔细阅读教师指定的案例,针对逼真的管理事件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思考,据此得出现实而有用的结论。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在案例讨论时学生积极发言,从具体的事实出发,学会从具体的文件中归纳出一般性的规律,发现问题,判断是非,做出正确的决策。归纳起来应用案例教学法教授《企业管理学》的意义如下:

一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强调把学生置于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之中,发表个人见解、接受信息、积极思维,使书本知识更富有生动性和趣味性,使枯燥的理论知识焕发生机,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在案例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一般能处于没有心理压力和负担的状态,因此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能力,为日后成为成功的管理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尊重和发挥学生的探索精神,通过案例分析,培养他们大胆探求知识的习惯和能力。在讨论案例的过程中,学生相互启发、大胆质疑,学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行动。通过多维度思维的训练,提交学生的逻辑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得到教师的正确指导,从而使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特质逐渐形成。

三是能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案例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它能使学生了解到特定的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个特定组织的相关背景知识,这对管理类的学生尤其重要。同时,通过管理案例教学使学生熟悉管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3 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

本文研究的目标是改善《企业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即吸引学生愿意上课听课,在课堂上和作业中愿意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能够模拟情境,在模拟情境中能分析、验证所学知识,在分析和验证中主动思考问题,在思考问题过程中反馈和理解所学知识,最终在这样一个“上课听课――参与讨论――模拟情境――重现知识――思考问题――理解知识”的循环中,潜移默化地开始在头脑意识中建立对企业的认知和对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及作用的感悟。

这个收获是建立在学生的意识和观念中,并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行为上的,因此,我们主要通过两种方法评估案例法教学的成果。一是观察法,观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的质量;二是调查法,通过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观感受。

当然,有效的案例教学需要具备如下条件:

3.1 科学合理的案例或案例库

案例即“case”,没有案例也就无所谓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案例的科学合理性。最早开展案例教学的是美国哈佛大学,随着普及推广,所需案例的数量日益增多,质量要求也更高,于是便成立专门的案例编写组,直接深入工商企业,为发现经营管理问题,从企业管理视角收集、整理案例资料。因此,这就注定案例应该具有真实性特征。而我国案例教学中所用的案例来自企业主动提供或教师亲自调研的很少,这一方面是由于涉及企业经营秘密等原因不愿意提供这种便利,另一方面各高校也没有这方面的投入。这就导致国内使用的案例大多是从报刊、杂志等二手资料中整理而得,而报刊、杂志的报道通常不是从企业经营管理角度出发地,这就使案例偏离相关性、代表性及综合性要求,并可能偏离正式性需要,有的案例甚至出现前后矛盾现象。可见,目前国内不少案例从原始材料的选取就偏离了企业管理视角,缺乏对企业管理过程的专业性审视和洞察,也难以让人做出专业化的分析和评价。

3.2 小班上课

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是课堂讨论,需要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对案例中所给出的方案进行各具特色而又逻辑严密的分析评价,或针对案例资料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或是发现原有理论缺陷,提出修正理论。因此,小组数量不宜太多,每个小组人数也不宜多,这就要求班级规模小。因此,班级规模是制约案例教学法能否顺利实施的外在条件,这在我国当前大学教育中是个严峻问题。

3.3 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案例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提出了挑战。它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凡事敢于询问为什么,并具有说服他人接受自己观点的勇气与强烈愿望。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自学、自律及独立思考能力都要很强,因为该课课前课后要查阅、思考大量与案例有关的知识,有的甚至要到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或向相关专业人士咨询,才能在讨论时提出独到见解,获取高分。因此,需要从小培养对话、发育的习惯与意识,教师也应允许并鼓励学生课堂提问、表达看法。

3.4 优秀的教师

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都很高。教师应当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使其能准确引导、启发学生思路,在案例讨论中控制节奏、范围、时间,做到讨论的深度和广度收放有度、统领全局,既避免学生不着边际地发挥,也防止思路狭隘,钻牛角尖。因此,教师是案例教学的组织者,相当于旅游团队中的导游或领队,而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游客。就像导游要对旅游线路、游览景点及各景点的旅游安全状况了如指掌一样,案例教学也要求老师对案例内容、背景、分析线路、疑难点十分熟悉,甚至对学生可能的想法或辩论的可能程度相当了解,这样才能合理掌握每个案例讨论的节奏、时间。在课堂讨论中,老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倾听各小组及每个学生的发言,观察他们的思辨、语言表达、团队合作、应变等方面能力,并对此进行考评评价,形成课程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学生的课堂发言及案例分析报告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程成绩,这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较好地实现了案例教学所倡导的思想,“学生必须是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应能应用多种信息资源识别并解决问题”。总之,与传统的演绎教学法相比,体现归纳思想的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知识结构的广度、深度及教学技能技巧等方面的要求更高。因此,案例教学对我国大学教师是一个挑战。

4 案例教学的效果分析

为了突出《企业管理学》实际应用性,我们按照企业实际运行的过程和方式,把《企业管理学》的知识体系划分为企业的基础概念、基本组织架构、经营运作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管理方法四个模块,并按照这四条主线对《企业管理学》的知识点进行贯穿和整合。基础概念模块要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企业?什么是管理?为什么企业需要管理?这个模块在整个课程结构中起奠基的作用,它要支撑学生能够从内行的角度理解组织架构,学习和逐步理解经营运作,并在头脑中初步建立经营运作的意识,然后学习管理方法就有了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愿望。

企业的基础概念模块包括:企业管理、战略管理;

基本组织架构模块包括:经营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等;

经营运作的基本规律模块包括:企业文化与组织建设、企业改革管理;

企业的主要管理方法模块包括:质量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等。

每个模块后面都带有相应的开放性的练习,一般是一套单项练习和两个案例分析。单项练习主要是理解课堂所学,单个学生自己就可以完成;案例分析要求学生组成小组,通过讨论分析企业的实际行为,总结问题,提出解决思路。

建立这样的课程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为学习而学习,为考试而考试的追求“知识再现”的学习模式,学着将企业管理作为工具和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

为此,我们选择了7个班进行案例法教学的研究和实验。在2007-2009学年整整二年的时间里,我们进行了两轮实验教学。第一轮是4个班,第二轮是3个班,第二轮实践在第一轮实践效果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在工业性大学开展案例教学受到了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由于资源的限制无法小班上课、缺乏实践经验的老师、学生的自学能力差等。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第一,采用多种形式的案例讨论。采用多种形式的案例讨论,既能更好地与教学目标相匹配,也能使学生从枯燥单调的案例讨论中解脱出来,并且案例的不同方式的使用会提高学生的洞察力,丰富他们的经验。

第二,进行分组讨论。在分组讨论前,教师可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案例,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事先组织课外讨论。为了保证各小组讨论的质量,每次讨论都要专门指定组长或由小组成员推选组长。组长的职责是负责组织案例的课内或课外讨论,代表小组准备案例讨论发言提纲。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不同案例的讨论应由不同的学生担任组长,以确保有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发言。

第三,活跃课堂发言气氛。案例讨论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课堂发言的组织。为了活跃课堂案例的讨论气氛,防止出现有的学生发言过多、有的学生发言过少的情况,应采取组长在课堂内汇报小组讨论情况、学生自愿举手发言或随机抽查学生发言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尤其应注意增强平常发言不够大胆的那部分学生的发言勇气和信心,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与随机应变能力。

第四,消化课堂讨论成果,撰写案例报告。作为课堂案例教学的延续,应布置学生撰写相应的咨询报告,并以此作为课外考核的内容。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是一种极有益的学习经历,是在本专业领域内检验并锻炼书面表达技巧的十分宝贵的机会,有利于细致地利用、消化、吸收案例学习的成果。

第五,整合院级师资及课程,建立全院乃至全校共享的教学案例库,实现资源互补。目前不少教师在努力尝试案例教学法,积极收集、整理各种案例,但往往各自为政,缺乏相互交流和互通有无。实际上,由于企业管理知识相互交织、管理问题相互牵连,许多案例可以适用不同课程,只是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因此,在目前资源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应当整合全院教师手里的案例,建立共享案例库,克服目前普遍存在的“单干”现象。

第六,有时我们也邀请工商管理界人士走进课堂,提出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管理难题,作为案例来源。为了保守公司经营秘密,我国企业普遍不欢迎外人入驻企业调研,也不愿意提供公司经营资料,成功的企业怕“枪打出头鸟”,经营困难的企业则“家丑不可外扬”。对学校而言,由于长期师资紧张、经费不足,往往限制或不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也无法专门派出教师进行案例收集、编写、设计,更难以轮流让教师脱产到企业实习或采风。这样,案例教学所需的案例库建设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认为短期内较好的方式是邀请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到课堂,给学生讲述他们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学生分组进行分析、讨论,并在课堂上让每组同学陈述方案,最后提交分析报告,并可以反馈给企业。这样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接触真实的管理问题,增强专业认同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启发式教学的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8437(2015)02-0034-01

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教学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地予以启发辅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传统的生物教学方法过于枯燥,总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满堂灌输,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常常缺乏兴趣。因此,贯彻新课改的精神,积极探索启发式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启发式教学的应用

1.1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图片教学等,通过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更好地投入到教学中,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培养各种能力。例如,在学习细胞构造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立体地展示细胞的构造,对细胞的每一个结构进行拆分演示,并配以相应的语音讲解。这种授课方式更生动,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看到细胞的构造。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1.2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生物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生物教学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尤其要重视充分利用实验手段进行教学。通过实践对理论的演示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生物知识的内在联系,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点的掌握[1]。因此教师要合理地运用实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能力。

1.3 以问题案例式教学为主导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指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启发,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问题案例式教学方法在启发式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给学生案例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了解[2]。比如,糖的鉴定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给学生演示案例:淀粉遇碘液变蓝色;还原性糖(单糖、麦芽糖和乳糖)与斐林试剂在隔水加热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沉淀。通过案例的演示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的糖与不同试剂间发生的变化,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1)为什么淀粉遇碘液会变蓝?(2)还原性糖与菲林试剂在隔水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是什么?(3)这两项实验结果在生活中可以怎么运用?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就掌握了糖鉴定的知识,同时对鉴定的理论依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启发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1.4 教师对教学进行合理总结

启发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整个课堂上学生应起主导作用。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毕竟有限,所以有些操作或者思路会与理论出现偏差,这个时候教师的总结就变得极为重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给予评价,对不足的地方予以改正和补充,对于表现好的地方予以鼓励,这样学生才会更好的学习和发展。

2 启发式教学的原则

2.1 学习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丰富的语言表达,与生活相结合的例子,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轻松,学生在这种学习的氛围下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3]。

2.2 师生的平等性

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处于主导地位,师生间存在着明显的心理距离,这导致教师和学生不能处于平等地位。学生和教师间不能畅所欲言,沟通受到了限制,这严重影响了师生间的互动,从而使课堂变得沉闷、严肃,学生自然对教师和教学会“敬而远之”,这会影响到启发式教学的开展。

2.3 学生的自主性

启发式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要适当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钻研和开拓,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才能培养出的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2.4 学习的延伸性

启发式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学会某一部分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开阔的思维方式,这种开阔的思维方式不仅是一种认识方式,更是一种认识能力的体现。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启发式教学方式不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播方式,更是一项技能,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种技能延伸到各学科以后的学习中,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收获,取得更大的进步。

总之,启发式教学融入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启发式教学,学生和教师都受益匪浅。高中生物课程更应该合理地利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完成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锻炼。但是在启发式教学模式下,教师一定要注意方法,使学生不仅在生物学习中受益,更要将这种教学方式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尤小会.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J].教育教学

论坛,2012(12):92-93.

[2] 刘国树.浅谈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

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33):3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