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诚信教育课件

小学生诚信教育课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诚信教育课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生诚信教育课件

小学生诚信教育课件范文第1篇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为分子生物学家提供了大量的生物组学数据,分析和处理这些数据以探索其中隐藏的生物学奥秘需要综合利用数学、信息科学与物理学等知识,生物信息学由此应运而生[1]。它是分子生物学与上述学科交叉结合的产物,其研究已经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并极大促进了生命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者强有力的辅助工具之一。国内很多医学院校已开办生物信息学课程,多种专业选择其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生物信息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生物信息提取、储存、处理和分析的能力,但该课程的教学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完善的教学模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何在医学院校开展生物信息学教学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1 课程开设的重要性

生物信息学跨越了整个生命科学领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也是未来生物医学的重要研究工具。生物技术、计算机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引领了一个生物医学大数据时代,生物信息学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地位也愈发重要。利用生物信息学的知识和方法能够深入挖掘和剖析海量生物学数据,进而探索隐藏在数据背后的生物学奥秘。无论是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阐述疾病病因,还是对疾病的预防、诊断、防治与药物设计,生物信息学均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无论对以后的科学研究还是从事一线医务工作都具有比较深远的意义。因此,在医学院校部分专业(如:生物统计、药学等)开设生物信息学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2 生物信息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内容与教学课时不成比例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理解和掌握该课程需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数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的背景知识。医学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理科知识比较薄弱,因此,讲解透彻该门课程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花费一定的时间普及相关背景知识。然而由于医学院校学生课程门类众多,客观条件决定无法为生物信息学安排足够多的课时。较之生物信息学繁多的内容而言,课时分配明显不足。在课时相对较少的情况下,无法深入讲解将每个章节的内容。

2.2 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生物信息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要求任课教师精通生物学、计算机和统计学等相关知识。由于国内生物信息学兴起时间较短,培养人才数量有限,且有限的人才都流向了一流的学校,普通高校无法招到专业对口的教师。因此,能够胜任生物信息学教学任务的老师十分匮乏。以该校为例,生物信息学课程没有固定的任课教师,基本由生物学、医学统计学教师完成,这些老师中大多数无法完全胜任生物信息学的教学任务。最终致使生物信息学教学质量不高。

2.3 教学模式落后

虽然多媒体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信息学的教学中,但由于该课程涉及内容多且有大量的数据库和软件知识,导致多媒体课件的容量非常大,教师在课堂上基本是照本宣科的读完课件完成教学任务而已,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运用了先进的教学工具,但实质上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学生仍然是被动地学习。

2.4 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课程非常重要。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实践课往往流于形式,原因主要包括:(1)教学设备及手段落后。虽然有些学校有计算机室,但计算机配置较低且未提供连网服务,生物信息学很多知识的学习需要借助互联网,例如:各种数据库、在线软件等,导致学生无法亲自操作而降低实践课学习效果;(2)课时少、内容多。生物信息学的章节往往涉及到很多软件和平台,甚至有些软件需要编写程序。在实践课时少的情况下,无法在短时间内让学校亲自操作每一种软件。

3 教学改革

3.1 针对不同专业精选教学内容

针对生物信息学内容繁多的事实,应针对不同专业特点精心挑选课授课内容,在有限的课时中让学生学到最基本且重要的生物信息学理论知识。另外,要善于挖掘课外时间,组建课外兴趣小组,设置研究课题作为课外作业,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生物信息学的理解。

3.2 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

教师知识的渊博程度和教学水平的高低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应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措施,一方面挖掘该校教师的潜能,支持和鼓励该校年轻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访学和进修,着力提高该校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与技能;另一方面提供丰厚条件引进国内外生物信息学高层人才,为生物信息学教学队伍增添新鲜血液。此外,还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讲座等方式创造机会加强该校教师及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合作,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生物信息学教师的综合素养。

3.3 推进“教、学、研”一体化创新教学模式

针对生物信息学课程的特点,一方面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小型科研课题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另一方面鼓励并指导学生申报学校、省级或国家级大学生科研项目,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积极开展“教、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教学模式,即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研”的过程于一体[2]。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极大激发学生对生物信息学课程的兴趣和创造力,促使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生物信息学理论和实践知识,有利于学生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与此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尽早地融入到生物学科学研究的大环境中来,学会合作、学会创造,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3.4 加强实验课教学

生物信息学实验课教学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加强实验课教学需要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升级计算机配置,并为每台计算机提供上网功能,保障实验课教学顺利进行。积极鼓励学生自带计算机,方便课后继续学习。此外,充分利用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创建网上教学平台并将教学内容,最新分析软件等传递给学生,通过教学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内容上,要精简实验课内容,选择有代表性的软件和数据库进行深入讲解,将其它的软件、数据库等相关知识设计成小型研究课题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小学生诚信教育课件范文第2篇

处在改革攻坚期、深水区的中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网络信息的真假难辨、各种观点歧异。大学生面临着高昂学费、信仰迷茫、就业艰难等压力,如果他们没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就很容易产生极端的思想和行为,既不利于大学生自身发展,也往往给社会稳定造成威胁。学者们认为,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主要是教育观念滞后、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机制不够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缺乏整体性、心理健康教育监督缺乏有效性等。因此,本文建立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探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分类研究,加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分类研究

根据前人的理论成果以及笔者的实践和研究认为,目前广泛存在于各高校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主要分为以下六大类:

1、从教育发展模式层面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

心理教育发展模式强调要努力排除发展中的障碍,帮助不同年龄阶段大学生尽力完成各自的发展任务,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要进行积极的预防、指导和干预。这种教育发展模式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因此,大学心理教师、辅导员以及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其所处的年龄阶段、面临的问题,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促使其心理存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还要联合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状况,注意学生发展障碍的预防和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的应对政策,帮助学生实现最佳发展,使每一个人获得最有效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最有说服力的、对学生的触动性大的积极向上的案例,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协调发展。

2、从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层面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前者重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后者重在解决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问题,虽然在教育中各自根据其特点遵循不同的教育原则、规律,看似两条平行线,实则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有机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思想政治教育也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所以在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时一定要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这样对于心理健康的有效性是一个有力举措。现代很多大学生心理问题都因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不能正确的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没有关爱情怀。要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必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遵守道德准则、形成以自律为形式、运用信念来调节其心理,做到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有机结合。

3、从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层面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

为了使大学生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意识,各个高校应在全校范围内开设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公共课、选修课,努力营造出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面对全校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自控能力,承受挫折,适应不同环境,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品质。面向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设矫治性的心理咨询与辅导课程。心理学教师要和这部分学生做好沟通,使这部分学生能够尽快摆脱心理障碍,学会自我调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对于极少数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及时的转交到有关专业机构,配合他们帮助学生尽快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返回学校继续大学生活、学习。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大学生自我完善的一种途径,各高等学校应经常宣传、演讲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也可以运用学校校园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健康理念,自觉主动的注重自我教育,积极参加学校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4、从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层面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

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友关系、校园文化环境、愉快的教学活动对于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巨大的催化作用。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愉快、热情洋溢、师生感情融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问题行为产生的机会。另外,社会风气、家庭关系、家庭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影响也十分重要,它们的影响力比学校更为持远。学校可通过互联网建立如微信、QQ,建立家长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群,给群里上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使家长给自己的孩子提出发展方向,让他们经常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心理学教师也可根据家长提出的孩子问题给予指导。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5、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层面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

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刘慧颖、李一鸣、徐经纬在其文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中提出要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学校硬件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经费,促进研究者的积极性,提高研究水平。这样才能推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着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林琳、李伟佳在其文章《 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对策》中指出各高校应当有足够的心理学专兼职教师,给他们提供必备设施,合理的课程研究经费与培训进修机会。各高校应有自己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有专门的大学生心理档案室,以便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筛查、跟踪进展和干预控制。各高校也应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进行建立健全心理管理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同时,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督导工作,发挥其导向、激励与改进的功能。

6、从推进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层面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

由于心理学的研究能够提供给人们心理活动的规律性知识,因此,推进心理健康的理系统研究很有必要。掌握大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以界定不同群体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面的需要,从而满足学生的不同心理健康需求。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面的能力,各学校之间应当发扬合作精神,互相取长补短,不断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共享研究成果。许多新观念与方法,可帮助高校从事心理教学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增加科学性和艺术性,使心理健康教学工作在不断的创新中提高质量,使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结论

小学生诚信教育课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学院校;新生教育周;人文素质教育;隐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049-03

对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我们从来就不缺少关注和实践。特别是在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医患冲突越来越频繁的当下,我们已然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生的隐秘守护神。如果医学生在校就具备了一名医生所应具备的人文素养,那行医时就能很好地避免和缓解一些危机。医学人文素养是要通过某些载体传授的,而医学生本身课业负担较重,在教学计划内增设显性人文课程是难以实现的。在新生教育周阶段,通过隐性课程的方式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既符合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也符合刚入校新生的隐性需求。

一、医学院校在新生教育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医学人文本质的需要。医学不同于其他自然科学,它服务研究的对象是人,人具有生物学特性的同时,还具有社会属性。医学与人的心理、社会特征、文化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可以说医学的本质是人学。“医学承载的对象是人的生命和健康。在治病救人,揭示生命、健康和疾病奥秘的同时,医学必然包含着对生命的认识,对患者的情感,对人类命运的责任等至关重要的人文态度。”[1]热爱生命是医学人文素质的核心,“救死扶伤”是医学人道主义的目的,关爱生命和维护生命的健康是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人道主义的体现。在医学新生的教育中,培养他们关爱生命、关心病人苦难、关注现实的医学人文精神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2.提高医学新生人文素养的需要。大学生在高中阶段课程紧凑,学业负担较重,时间精力多放在追求分数上,对人文知识涉猎不足。并且我国高中阶段文理分科较早,导致理科生的人文素质训练缺乏,由此造成了大学新生人文素养的先天不足。

大学是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而新生教育周是一个关键过渡期,也是学生接受专业思想以及树立人文精神理念的有利时期。这时加以适当的引导,效果最佳。而作为医学生,人文素养是医学生整个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良好的医德医风就要从医学生入校抓起,从源头上提供连续不断的养分。

3.医学生未来职业的需要。自从现代医学领导世界医流以来,医学技术的冷峻和客观取代原本与医学融为一体的亲情和仁爱趋势渐盛[2],这对医疗环境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根据一项专业调查表明,医学生口语表达、心理干预、协调沟通等能力层面相较于综合性学科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反映到医疗中,出现只见病情不见人、不能有效胜任工作需要和要求的现象。[3]这些现象和趋势给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未来的医者能否承担起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树立生活信念、营造健康人生的崇高职责,不仅取决于他们在校间储备掌握的大量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更主要取决于医学生在校间确立起的人文关怀精神理念和价值取向。而这种伴随他们终身职业的道德精神,有赖于医学院校以高尚的医德作为人文素质教育核心的培养目标。医学生只有尽早对自身职业有了清晰的认知和感知,尽早领悟和学习到人文精神的真谛,才能在走上社会后自觉弘扬高尚的医风医德,以医患和谐为荣、以救死扶伤为荣,进而促进其自身发展乃至推动社会整体的进步和发展。

二、隐性课程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有力载体

人文素质教育与一般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不同,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养成教育,主要依靠医学生的感悟和体会。隐性课程便是一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无意识地习得知识的课程。在新生教育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隐性课程,就是通过有意识的构建让学生无意识中获得人文素质的教育和熏陶。

1.隐性课程的传授方式适合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仅仅通过纯粹显性课程教学是很难触及学生灵魂的。首先,“显性课程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在固定的场合里展开学术性知识的传授,实施目标明确且可以量化”[4]。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是难以量化和直接传授的,它最好通过间接的方式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学生的发展。而隐性课程便是以一种相对灵活和隐性的方式――暗示、感染、模仿和认同等对学生施加影响,并且在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实践能力、社会适应等多方面让学生获得发展[5]。

2.新生教育周隐性课程的内容补充了专业学习中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有研究表明:广州地区医学院校普遍意识到医学人文关怀教育的重要性并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医学生人文意识依旧较为薄弱,对人文关怀的认知依然不足。究其原因,虽然高校广泛开展了相关人文课程,但参与度仅为62.6%,重视程度不足;其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基础医学课程的融合不足,约48.7%的医学生认为教师没有或者很少介绍与课程相关的医学人文关怀的内容[6]。这种现状和问题在我国各地区医学院校屡见不鲜。因此,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不是通过独立的几门相关课程便能实现,而是需要建构与医学专业知识相融合,并具有系统性的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在医学生步入医学殿堂的第一课,通过隐性课程教育的方式在全体医学新生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显得尤为必要,它很好地补充了专业学习中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

3.隐性课程的实施是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系统整合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医学院校在传统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长期偏重于显性课程,而对人文素质教育隐性课程开发处于滞后状态。显性课程教育带给学生更多的是知识和技能,而在主动性、创造性、适应社会环境和人际交流沟通能力形成方面则需要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作用来完成。从人文素质教育系统的整体性来看,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同等重要,不能偏颇。所以说隐性课程的实施是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系统整合的有益探索。隐性课程教育通过暗示、同化、激励与心理协调改变大学生的情感、行为和生活方式,它可以使大学教育由“知识本位”、“能力本位”转为“人格本位”。学生的性格会升华到一个更高的阶段,他们会具有更多优秀的品质――助人为乐、奉献社会、有远大理想。

三、同济大学医学院新生教育周人文素质教育隐性课程的实践

同济大学医学院在新生教育周构建实施的隐性课程包含四部分: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精神形态的隐性课程、制度形态的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中隐含的隐性课程。

1.物质形态隐性课程的实施。(1)参观附属医院。同济大学医学院一直提倡学生“早接触、早临床、早实践”。在新生入学一周内安排学生参观各家附属医院,使学生对专业和职业有一个主观直接的认识和感受,为他们学习专业知识和正式从事医学活动做好全方位准备。安排学生观看手术直播,让学生走进急诊室、走进病房观察带教老师与病患的实际接触,切身感受病患之痛、体验病患所急、了解病患所想。这些接触和直观的目睹有利于医学新生从一开始就不断鞭策自己着眼于“人”而非“疾病”,思考如何给予病人更多的人文关怀,并将其注入自己的灵魂深处。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再把人文精神价值实践在自己行医过程中。(2)参观解剖学实验室。医学解剖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基础课程,是每一位从事医疗工作者必修的一门课程。而面对遗体进行的实践操作是医学生必经的培养环节。因此,安排医学新生参观解剖学实验室是让学生尽早接触认识人体的形态结构,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人体标本。参观的同时配有专业老师的讲解和学长学姐的解答,在参观互动过程中让医学生懂得尊重逝者。这是提高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患者与以人为本的医疗工作意识的重要基础。

2.精神形态隐性课程的实施。(1)卓越医学生事迹报告会。卓越医学生事迹报告会通常会邀请在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出国交流、创新创业等某个方面表现突出的学长学姐与医学新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卓越医学生的分享不会局限于自己成功的结果,他们还会给予新生过程、方法、思想理念乃至做人交友方面的具体指导。因为卓越医学生与新生的年龄和经历相仿,他们的成长经历和优异成绩更容易得到新生的认同和信任。新生从他们的交流分享中不仅能获得努力的方向、可借鉴的操作路径和清晰的目标,更能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感受到卓越医学生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人文关怀。可以说这种朋辈榜样式的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人文教育途径。(2)院史院情教育。医学院院史对医学新生有着非凡的意义,它能够带给人不同的心灵感受和启发。医学院悠久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展现了办院之路的曲折与艰辛,彰显了办学精神;展示了传承者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创造辉煌的足迹,凸显了人文精神。从而激励广大医学生继承和发扬“同心同德,济人济事”的优良传统,满怀感恩之情,满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更加奋发图强、锐意进取,用实际行动担负起对医学院、对社会的责任,为医学院创造更多精彩和感动,为医学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和贡献。(3)授予白大衣仪式。对于医学生来说,白大衣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是一种职业、一种使命的象征。举行白大衣授予仪式是医学生郑重选择医学的开端,是医学生完成医学身份转换的象征。通常白大衣授予仪式包括导师授予白大衣、导师领读宣誓医学誓言和导师寄语等环节。医学生誓言引用自希波克拉底誓词,内容包含从医者必须具备的思想品质、伦理道德和行为要求,誓言表达了医学生献身医学的价值观和事业信念。当医学新生身着白大衣庄严宣读医学生誓言时,仪式感会使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一种神圣感和庄严感,对于增强医学新生对医生这一职业的认同感有很大帮助。让医学生从穿上白大衣起,就牢记自身肩负的重任和使命,坚守救死扶伤的信念。(4)新生晚会。人文素质实质是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文化素质包括文、史、哲和艺术等内容。而新生晚会就是一台由全体医学新生自导自演,体现学生文化艺术涵养的盛会。医学新生通过晚会的平台展示个人才艺促进相互间的交流与沟通,分享入学感受和对医学专业、医生职业的认识。同时,他们还会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手段塑造医者形象,反映社会现实,展现正确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这种健康高雅的文化艺术活动为学生们所热爱,他们会在这种寓教于乐的活动中获得启发,潜移默化地进行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3.制度形态隐性课程的实施――专业培养方案等介绍。制度形态包括各种管理制度、管理方式、规章守则、保障措施、奖惩制度等。学生只有在了解学习了学校管理培养制度基础上,才能根据制度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在良好的校园制度环境中养成优良品德。

同济大学医学院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医学职业素养,具有扎实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的临床专业技能,适应国家卫生发展和人民群众医学卫生需要,现代医学模式和医学科学创新发展需要的高级临床医学人才。繁重的课程学习内容,医学生的行为准则和奖惩方式等会在新生教育周介绍给医学新生。学生通过对相关制度的学习,让其将客观的制度约束内化为自我约束,向成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操守的医者的目标努力。

4.显性课程中隐含的隐性课程――新生教授研讨课。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固然,许多事情有赖于学校的一般规章,但是,最重要的东西永远取决于跟学生面对面的教师的个性,教师的个性对年轻心灵的影响所形成的那种力量,是无论靠教科书,靠道德说教,靠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

教师的道德品质、理想信念、思维方式、思想见解、人格榜样都会对医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的新生研讨课邀请的是在各自专业有建树且有良好道德风范的一线专家前来为新生叩开医学各领域的大门。他们良好的性格修养、渊博的知识积累和自身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由此产生由认同到模仿乃至内化的教育效果。他们的授课方式和内容不同,看待分析问题的视角也不尽相同。有的以学生感兴趣的医学科学常识为切入点,有的从自身学医行医经历出发,有的以临床科研中遇到的伦理和人性等问题或是时事热点话题为切入点。他们教会学生从医学、道德、科学、政治等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他们有一致的教育目标:使学生不仅理解疾病和生命,而且理解生命的重要、医生的价值,真正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会医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新生教育周通过构建隐性课程的方式对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是同济大学医学院近年来的育人实践。通过学生的反馈和教师的观察,这一实践对学生产生了持续有益的影响。

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的,它会随着教育和环境熏陶的加强以及学生自身的努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隐性课程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他们只有经历“反映―选择―整合―内化”的复杂的认识过程,才能真正掌握隐性课程所传递的人文信号,才能充分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在新生教育周构建人文素质教育隐性课程只是一个开端,如何让学生更快更有效更大量地接收到人文信号并内化为人文精神还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赵建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63-65.

[2]赵明,陆菁,等.促进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前提和途径[J].教育与社会,2010,(10):20.

[3]刘晓飞,王中海.当今社会医学类硕士研究生人文精神反思与重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4,(48):3.

[4]冉春芳.国内高校隐性课程研究综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1):124.

小学生诚信教育课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促进;学生;品德养成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有让世界人民艳羡的历史文化与文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早已经跨越了国界局限,跨越了时间局限。可是,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快速发展的社会生活,外来文明的融合对于祖国未来一代成长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对于孩子们品德养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通过国学经典诵读,可以使学生身心“保本”、“逐源”的同时在“融合”中健康发展。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来谈谈经典诵读对于小学生品德养成的影响。

一、意义呈现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发展的“根”,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文明优势。我国是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出璀璨的文化瑰宝,里面蕴含着文化、思想、伦理、道德、亲情、社会责任等丰富的内涵,从中我们可以寻找到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从中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在社会各个领域辛勤的探索和创造。这些经典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思想支撑,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保障。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先进文化育人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的重要课题。以诵读文化经典为载体,以德育为目的,加厚少年儿童文化底蕴、道德修养是提高全民族道德水平与文化修养的基础性工程。因此,我们要倡导诵读经典,在和经典的对话中培养良好的品德。

二、策略分享

1.充分利用传统文明素材影响学生

国学中内容丰富,其中很多内容即使是到了时展的今天依旧如“陈酿”般醉人。应用这些素材内容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其作用无疑是不容小觑的。如:孝敬父母、学习礼让:以前有好东西想不起父母,就是自己吃。现在能先把好吃的让给老人,不独占了。以前只知道让父母照顾自己,现在在父母生病时能主动问候,并送水送药。因为他们知道“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不比物质比进步:原来喜欢和小朋友比漂亮衣服、鞋子,现在他们明白该比什么,因为《弟子规》说:“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物品用后放原处:以前经常让父母替自己收拾用具,或者物品乱丢乱放,现在不用了。学习专注有定力:以前读书东张西望,现在知道要“心眼口、信皆要。”团结友爱不告状;孩子们有个特点就是诿过他人爱告状,甚至有的孩子还模仿别人的不良行为。到了大班学了《弟子规》,他们在行为上明显自律了很多,而且他们还知道劝解别人的不良行为,帮助别人改正错误。因为“扬人恶,即是恶。”“过不规,道两亏”呀。

2.让学生学会品味与感悟

通过经典诵读,我们最大的印象就是其内容的言简意赅,字字千金。而对于“坐不住”的小学生来说,通过诵读经典让他们“坐住”了。他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品味与感悟,而其品德水平也同时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可见诵读国学锻炼了孩子的静功。孩子们都爱动、坐不住,是很让父母头痛的事,但是诵读经典之后,当成人要求孩子静下来,或者是他们看书的时候,他们都能安静很长时间。每天的诵读,让孩子不那么浮躁了,能踏实下来做事,注意力保持时间也比较长。

3.营造文化氛围润化品德教育

小学生同样具有能力,他们对于外界环境有着属于自身年龄段的独特的感悟能力。为了使经典诵读收到实效,使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教育落到实处,我们从育人环境入手,在校园中营造了诵读活动阵地,建设“经典诵读、中华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教育的文化长廊”。我们在校园中建设了几十个专版,精选了古今在我国经典名句、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方面具有重大贡献、重大影响的人物和事件,以文字、画面、人物等形式形象地展现于长廊,可谓“上下五千年,浓缩校园中”,让学生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受到润物无声的经典文化熏陶,感受到这校园文化长廊中负载着的五千年华夏优秀文化的精髓。

4.让学生学会批判

知识的获得过程,能力的提升过程,品德的养成过程,离不开受教育者对于各种资源的思考与批判。通过我们诵读经典的尝试,孩子们受益良多,家长也收获很多,班里的老师也从经典中学到了很多教育理念。但是,即使是经过历史的荡涤和考验,经典中仍有一些不符合时展的内容,作为老师,要教会孩子批判地继承先贤的著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好的东西为我所用,这才是科学的继承方法。

5.多种形式进行“诵读”深化品德教育

小学生诚信教育课件范文第5篇

按照教育部党组要求,自2010 年起,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会同部信息中心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启动了这项工作。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加快推进了电子学籍建设。这一重大项目关乎管理观念更新、管理模式变革、管理格局调整,涉及全国两亿中小学生和每一所中小学校。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以抓铁有痕的决心,自我加压,励精图治,坚定不移地创造性推进工作,统筹指导,全面提高思想认识,落实项目资金,加强技术保障,推动系统建设,制定上位办法,组织省级培训。

一是环环相扣抓建设。我们紧锣密鼓地完成了立项报批、顶层设计、方案评估和招标开发,并在贵州、重庆、浙江、安徽进行了试点。贵州省用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系统部署,采集了全省658万中小学生学籍信息,进入全面应用阶段。目前,由于工作得力,内蒙古、吉林、浙江、河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甘肃、宁夏已经完成了全国统一学籍系统的部署,其他省份正在部署。为实现今年内全国联网的目标,我们将全力配合并督促一些进度较慢的省份,务必于今年8月底前完成系统部署,9月底前完成学生数据采集,10月底前所有数据进入国家系统。对于少数申请继续使用自建系统的省份,将组织可行性评审,评审不合格的要立即停用,合格的要在年内完成改造。没有或正在开发自建系统的要一律停止自建。我们还要强化进展通报,让各地见贤思齐。对工作迟缓的省级教育部门负责同志,进行约谈。

二是上位设计抓办法。学籍系统的实施需要有上位制度保障,就是制订《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我们深入调研全国所有省份,召开40多次座谈会,广泛征求教育部门、学校、有关专家的意见建议。对于建设性意见,认真研究采纳,反复斟酌修订,不断完善文本。上星期,《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已经教育部党组研究通过,今天就要印发了。这个《办法》规定了一人一籍,终身不变;规定了学籍的获得、转接、异动、管理;强调了学籍信息的规范、连续、精准、保密。我们将紧紧把握时机,指导各地出台实施细则,采取多种措施抓好学习宣传、解疑释惑。还要加强督促检查,务求取得实效,坚持用制度推动建设、落实责任、保障运转。

三是建用结合抓培训。建设的目的在于实际应用,用好的关键在于人员培训。抓好培训工作,对于各项任务按时、保质、高效完成至关重要。为了帮助相关同志掌握电子学籍的操作,我们下大功夫制订了培训方案,明确了培训计划,开展了培训活动,做到了对省级层面的管理人员、业务人员、技术人员全覆盖,实现了先培训、后上岗。我们将充分发挥已受训人员的作用,用好学籍系统,实现对学生学籍的科学、便捷、高效管理,更好地为各地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回顾学籍系统的建设历程,我们有几点切身的体会,与各地、各部门同志分享、共勉。

第一点体会,加强领导是前提。为推进系统建设,教育部成立了由部领导负总责,基教、规划、财务、科技、信息技术等十几个司局、部门广泛参与的工作机构;各地也按照要求建立了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参加的领导机构。各级领导机构谋划大事、研究急事、排解烦事、解决难事,确保了学籍系统的统筹协调推进。

第二点体会,协调配合是关键。信息化工作是行政工作和技术工作的深度融合,要求行政部门和技术部门之间密切协调配合。我司和部信息中心坚持每月召开2次例会,坚持重要问题及时沟通,坚持各项任务共同部署推动,这种各司其职、各用其长、互通有无、密切配合的工作模式,直接决定了建设任务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