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表演专业的培训

表演专业的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表演专业的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表演专业的培训

表演专业的培训范文第1篇

在自主创业中不仅仅是高职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生,几乎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从事一些个体经营的事业,那么其中存在的问题也较多,成功的几率也比较低。对于高职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其中有些毕业生选择放弃了所学的音乐表演专业,从事了一些个体经营的商铺,因为没有丰富的经营经验、雄厚的经济基础等的支撑,最终就会导致失败。其中还有一些坚持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进行自主创业,开办音乐专业方面的培训机构,但是,因为高职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生不同于高师的毕业生,他们没有教育教学的培养,所以在实际创业中阻力会比较大一些。因此在高职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就是极少部分人,而且成功的就是少之又少了。

二、高职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中存在的问题

1、高职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不足

所谓的综合素质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年龄、资金、社会经验、综合知识等方面的原因,在刚刚毕业的几年中很难将这些突破。比如说在创业初期的资金,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很难筹集到自主创业所需的启动资金;再比如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因为中国的教育方式,学生在毕业前几乎都没有涉足于社会,在创业思路上不够开阔,创新的意识不强;还有学生在创业方面没有经验,所谓的经验都是一些教课书中的知识,在创业中不能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遇到问题时会不知所措。对于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而言,在校期间主要专注于专业技能的培训,学生平时的学习主要是一些象声乐、器乐、舞蹈等等的专业课程,对于综合素质方面可以说是非常缺乏的,比如管理、投资等等方面的知识几乎不知道,在毕业的创业中这些都要从零开始学习了解,所以这就大大制约了他们的自主创业。

在学校中设立了一些关于学生就业的相关课程,但是对于自主创业的专项课程并不是很多,这样导致少数自主创业的学生都是在自我摸索中进行着,没有目标性。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自主创业培训课程,配备有经验的就业指导教师,系统地对学生的创业能力、思维意识、创业方向等等进行培训,使学生在自主创业中不再盲目。同时学校应该设置一些创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够有一个创业的空间,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自主创业打下基础。

三、推动高职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对策建议

1、树立创业意识

对于高职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生,因为他们在专业技巧上不及本科毕业的学生,那么进入一些专业团体的就业几率较低,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都放弃了所学的专业从事了其他专业。其实,在社会上还是有许多事业单位需要高职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生。比如:艺术培训机构、演艺公司、婚庆公司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好的创业方向,那么对于高职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应该让学生树立一些创业的意识,做一些创业规划,通过几年的学习为此而奋斗努力,在毕业后逐步去实施。

2、加强创业培训

表演专业的培训范文第2篇

声乐艺术指导是一门专业学科,也是对从事该专业的人才的称谓。一般而言,一名高校声乐艺术指导的职责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声乐演唱者的艺术处理方式如音准、节奏、吐字、咬字、力度、表演方式等提供针对性的艺术指导;另一方面是为声乐演唱者担任钢琴伴奏,同时也帮助歌唱者准确地了解歌曲的背景、作词家和作曲家的生平以及他们所创作的歌曲的思想内涵等。高校声乐艺术指导人才既可从事声乐表演系所开设的“声乐艺术指导课程”的教学,投身于声乐教学领域,也可以为歌剧或艺术歌曲的演唱提供伴奏和指导,工作于声乐表演领域。而培养上述人才的学科方向,即被称为高校声乐艺术指导方向。

1 高校声乐艺术指导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黑龙江省各高校声乐艺术指导专业仅在少数几所单科类音乐院校的声乐系开设,导致接受过声乐艺术指导专业课程训练的人才紧缺,对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除此之外,一位优秀的声乐教师,即使拥有杰出的声乐教学能力和渊博的知识,也会有不足的地方。学生对声乐教师的教学理念理解不到位的情况下,艺术指导与声乐学生之间也存在一定问题,具体表现在:

(1)缺乏声乐艺术指导教师。许多普通高校无力开设专门的声乐艺术指导课程,声乐表演系仅能维持随堂钢琴伴奏,设有这门专业的学校的毕业生,毕业时基本上都选择留在本校工作,其他高校想要得到这门专业的毕业生并不容易。因此造成了这门专业的人才少之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声乐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也制约了声乐表演人才综合素养的提高。我省部分高校在没有钢琴教师伴奏的情况下只能临时找钢琴弹得比较好的学生来伴奏。这种情况下考试、比赛、音乐会水平的发挥可想而知。

(2)专业声乐艺术指导教师匮乏。除了少数音乐艺术院校开设有艺术指导这门专业之外,大部分高校的音乐系都没有开设这门专业,很多声乐教师不得不兼任课堂钢琴伴奏。然而声乐教师的钢琴演奏及伴奏水平有限,一方面,声乐教师担任钢琴伴奏严重分散了教师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难以体现出伴奏的实际效果,钢琴伴奏音型往往非常简单。这导致教师顾此失彼,无法对学生的发声技巧进行全面、细致地指导,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声乐教学的质量。

(3)钢琴艺术指导教师缺乏。一些专业能力一般或欠佳的钢琴演奏教师往往被抽调去担任声乐课程的钢琴伴奏。长此以往,在钢琴教学中形成了“钢琴伴奏低人一等”的错误观念。这对声乐教学以及钢琴艺术指导专业本身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4)专业声乐艺术指导人才稀少。许多毕业于普通钢琴演奏专业的教师被抽调来进行钢琴艺术指导课程的教学。由于演奏专业的毕业生未曾受过严格的伴奏训练,出现随堂伴奏时弹错音、音色欠佳、速度控制失当、音乐风格表现错误、力度把握失当等一系列的问题。要克服这些问题,往往需要钢琴伴奏教师与声乐教师进行较长时间的磨合,无形中影响了声乐教学的质量和进度。

(5)专业型钢琴艺术指导教师的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指导缺乏。许多学生一旦合伴奏演唱就会发挥失常,出现节奏、音准等方面的问题,对歌曲情感内涵的表现以及舞台表演风格的把握也会随之失色。

(6)学生在考试时同艺术指导的伴奏配合不默契。声乐教师的主要专长是从事声乐表演与教学活动,为学生在课堂上弹伴奏的能力大多只停留在单音伴奏、简单的和弦伴奏上。由于学校的艺术指导教师太少,大部分学生在声乐课堂上的伴奏都由声乐教师担当,导致声乐教师在上课时除了要训练学生的歌曲的处理、发声和表演之外,还要担当钢琴伴奏的角色,学生与老师之间配合的默契程度不够。

2 高校声乐艺术指导专业建设具体措施

为改善现今黑龙江省各高校声乐艺术指导专业现状,对黑龙江省声乐艺术指导专业建设进行改革,拟定对黑龙江省声乐艺术指导专业的建设方案如下:

(1)学校的领导要有长远的目光,意识到黑龙江省高校声乐艺术指导专业这门学科和艺术指导教师工作的重要性。高校声乐艺术指导专业办得好不好与领导的办学理念以及重视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我省虽然也有高校设置有音乐教育专业,但在音乐教育专业中,绝大部分的高校音乐系都把声乐专业放在首要位置,对高校声乐艺术指导专业的建设不够重视。

(2)引进国外声乐艺术指导专业的先进经验,在我省师范类院校等更多院校的音乐学院开设声乐艺术指导专业。在国外,许多知名的音乐学院均开设有声乐艺术指导专业,通常实行钢琴系、声乐系以及语言专业等培养制度。我省高校声乐艺术指导专业建设需要结合意大利艺术歌曲、法国艺术歌曲、德奥艺术歌曲以及俄罗斯艺术歌曲等的特点,各高校声乐艺术指导专业除了开设基本的钢琴演奏、伴奏以及歌剧艺术课程外,还要开设意、德、法、俄等语种的语言课程,才能真正地培养出学生对声乐演唱的艺术指导能力。另外,由于师范类院校担负着为中小学校乃至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培养师资的重任,故而应在高等师范类院校的音乐院校当中大力推动钢琴艺术指导专业的建设。

(3)对现有的钢琴伴奏或艺术指导教师进行声乐表演进行相应培训。由于现有的钢琴艺术指导教师中很多毕业于普通的钢琴表演专业,他们从未经历过系统的声乐学习与训练,甚至我省一般高校中声乐钢琴随堂伴奏乃至艺术指导都要依靠这部分教师来承担。因此,应该积极推出、开展培训业务,对教师展开声乐演唱方面的培训具有重要意义,为声乐艺术指导专业的建立打下良好基础。

表演专业的培训范文第3篇

相较于其他艺术类专业,如器乐专业, 选材按照要求在12-16 岁,多为14 岁左右;声乐要求在15-16 岁变声之后,美术专业要求年龄不超过18 周岁的应届、往届初中毕业生,中专舞蹈专业学生入学年龄明显较低,以最有代表性的北京舞蹈学院附中为例,其招生简章对年龄明确要求如下表:北京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2016年招生计划专业学制名额年龄年级芭蕾舞7 32 11岁左右小学五年级(六三制、五四制义务教育)中国舞6 32 12岁左右小学六年级(六三制义务教育)歌舞6 32 12岁左右初中一年级(五四制义务教育)通过上表可以看出,芭蕾舞专业年龄要求最低,11 岁左右,其次是中国舞和歌舞专业,同其他专业相比有着明显的低龄趋势。实际上大部分学生的入学年龄还要低于规定年龄,在早些年甚至有不足10 岁的学生进入芭蕾舞专业学习。当然,除了有家长瞒报年龄的原因之外,尽早进入专业学习领域,从而尽早成才,也是家长、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愿望。这样一来,舞蹈专业学生的成才周期虽然略长(芭蕾舞甚至需要7 年),但因为低龄入校的原因,大部分学生在16、17 岁已经完成学业。在本人的调查中,舞蹈专业18 岁附中毕业较少,多于16 岁已经进入各地歌舞剧院及其他表演团体,开始职业演艺生涯,或考入大学进一步深造。而美术、音乐类专业中,受录取专业的年级限制(招收插班生),尽管学制为2-4 年,大部分学生毕业时年龄为18 岁。此时,中专舞蹈专业毕业的大部分学生已经在岗位上工作1-2 年,或者处于大一、大二的学习阶段了。选材年龄偏小,甚至和体操专业同步,使舞蹈专业的学生更容易展开专业训练,避免人才荒废和优秀学苗流失,更容易出成绩。北京舞蹈学院附属中专的孙科即为典型代表,他在16 岁时已经成功塑造了《孔乙己》中的舞蹈人物形象。而今已成为脱口秀明星的金星,荣获全国首届桃李杯舞蹈大赛少年组第一名时年仅17 岁。这样的年龄优势走上社会后在专业素质、职业规划方面有强大的竞争优势。

二、以科学方法进行形象与身体素质的选择。

舞者的身体能力是舞蹈教育事业的基石,身体素质与形象的选择是中等专业学校舞蹈专业招生的重中之重,国内开设舞蹈专业的中专无不是把这一点作为人才选拔的首要标准。一般而言,在形象的选择上遵循了传统的审美标准,要求五官端正,甚至是比例协调出色。在身体的选择上,除了遵循多年来固定的上下身比例差﹣ 12 的最低限制之外,有经验的招生官在学生的肌肉形状、骨骼形状、跟腱长度、小腿长度、外形整体比例也进行了细致的查看,对于芭蕾专业而言,女生脚趾的形状和脚背的弧度也是考试测量的必要参数。由于身体素质包含了遗传能力和后天训练能力两大部分,在选材时,由于考生年龄较小,对未来能力的预见尚需一定的时间观望,因此对身体先天遗传状况的把握和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舞蹈需要长期、系统的科学训练,才能使舞者的先天能力得到后天训练后充分的发展,进而达到舞蹈表演人才的需要。近年来,在选材上除了传统的目测、测量仪测量、运动测量、家长情况测量之外,部分学校借鉴国外的先进仪器测量方法,运用X 光、运动器械考查学生的骨骼形状、韧带弹性与发育程度,避免常规选材中目测无法解决的脊柱侧弯、髋骨狭窄问题,影响未来的训练结果,同时必要的骨龄测试也避免孩子身高发育不良的潜在选材隐患。另外,在选材测量的评估值上,部分学校也一改过去的模糊性和感性标准,建立了舞蹈专业人才选拔的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评价系统和评价的数学模型,涉及考生髋关节柔韧性、躯干柔韧性及弹跳力等素质的测量方法,输入数据库,进行计算机图式分析与整体测量,使选材评价标准更加全面、客观、严谨,有利于科学的统计与分析。这种舞蹈选才更为科学、有效,选才的严格和品质的优良的为接下来的舞蹈训练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直接决定成才几率。

三、选材整体专业基础水平有大幅度提升。

表演专业的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 音乐表演专业 舞蹈 教学改革 建议

一、舞蹈课程在高职音乐表演专业中的重要性 音乐表演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培养幼托机构、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师资、音乐表演人才、企事业单位文艺劳动者。当前,多数学校没有专门开设舞蹈课程,但是,在丰富多彩的学生(幼儿)活动、载歌载舞的节日庆典以及各种文艺竞赛,舞蹈表演都是不可或缺的。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舞蹈课程成为音乐表演等艺术教育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推行教学改革,加强和完善舞蹈课程建设,已经成为艺术教育专业发展的重点。现在不少学校和托幼机构招聘音乐教师,往往将舞蹈表演、创编能力作为重要内容,已引起职业教育者的广泛关注。

二、高职音乐表演专业舞蹈课程教学的现状

高职音乐表演专业正不断向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但是,目前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中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误区。

1.生源质量上,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生源素质呈快速下滑态势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职院校招生日益困难,生源素质不断下降。为了吸引学生和确保成班率,音乐表演专业招生时降低考生的录取标准,对舞蹈的要求降低了,甚至取消舞蹈方面的相关考试要求。同时,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中毕业生。由于基础教育还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学生入校前几乎未受过任何规范的舞蹈基础训练,加之学生年龄较大,身体的软开度与柔韧性未曾开发,必然给舞蹈课程教学带来困难。

2.课程设置上,舞蹈课程教学时数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有待改进,特别是音乐表演专业舞蹈课程开课时数过少,一般周课时数只有两课时。这样,就很难发挥舞蹈的教育功效,舞蹈教育肯定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学生也就无法真正感受到舞蹈的魅力了。学生舞蹈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了。

3.课程结构上,艺术实践教学比重失调

在传统的高职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艺术教学实践活动只是作为教学环节分布在各学年教学计划中,大多是为学校的重大节目演出作陪衬,没有把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看作是面向全体学生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导致相当部分学生除了理论学习外,技能得不到磨练和展示,从而失去了对舞蹈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三、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和完善舞蹈课程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职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就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倡导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在实践教学中合理构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为其职业发展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舞蹈教学改革,就是通过课程改革,把科学的教育理念渗透到舞蹈课程教学中,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提升职业教育的竞争力,不断提高育人质量。

1.转变职业教育观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高职音乐表演专业的基础学科,舞蹈教学是音乐表演专业课程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价值,对于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舞蹈教学不同于高校舞蹈专业的课堂教学,高校的舞蹈教学注重专业性、技能性和表演性的培养。根据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舞蹈教学是以舞蹈知识技能与艺术实践的有机结合为目标,并具有很强的师范性。高职生既要掌握音乐相关的基本乐理知识,具有声乐、键盘等基本技能,具有舞蹈编排、文艺策划等基本技能,还应熟练掌握表达和传授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作为专业教师,我们必须及时转变教育理念,明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重视专业基础学习,加强实践教学,提高育人质量。

2.创新选才育人方式,改善生源结构

21世纪,经济社会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育理念都为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职院校招生面临严峻挑战,生源数量出现明显不足,生源素质不断下滑,音乐表演专业新生的专业素质日趋下降,舞蹈教育越来越不受重视。而市场经济对职业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类别、多层次、多结构的,就业竞争和对口就业的巨大压力已非常现实地摆在当代高职生面前。虽然,部分新生在入学前经过一些培训,但多数是以声乐、器乐、乐理等课程为主,忽视舞蹈教学及其能力培养。进入高职院校后,舞蹈基础相当薄弱,加之舞蹈训练较为辛苦,难免导致学生产生紧张、烦躁等不良反应,这就给教学活动带来负面影响。为了应对社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改变高职生源现状,改善生源结构,提高生源素质,高职音乐表演专业应重视和加强生源培训基地建设,积极与中学通力合作,抓好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创新招生和生源输送、培养模式,适当扩大招生规模,同时,提高舞蹈课程在专业招生录取的比重,确保优质生源进入高职院校学习。

3.合理建构专业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舞蹈课程的合理设置尤显重要。课程设置上,要让学生对舞蹈课程体系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充分了解各种常见的舞蹈艺术特色和魅力。课程组织上,坚持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便于学生消化吸收。舞蹈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应着眼于舞蹈知识技能和教学实践能力整合发展的教育取向,突破传统的动作技能训练,向生理、心理、师范三维舞蹈观转变,体现舞蹈课程与音乐学习、舞蹈课程与中小学音乐表演实际需要的互补,为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正确的舞蹈体态和基本的舞蹈技能、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增强他们舞蹈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面向市场,及时调整和修订教学计划,开发校本教材,开设相应课程,整合教学内容,有效调动学生舞蹈学习的兴趣,推动学科和专业建设。

教学中融入新潮舞蹈形式是非常重要的,如运用现代舞动作组合或极富动感、酷劲十足的街舞做热身运动,以饶有兴趣的即兴舞蹈小品练习与情境表演等以激发学习兴趣,减少枯燥乏味的舞蹈训练,有助于开阔学习视野。为了调动高职生对舞蹈学习的积极性,应定期开展舞蹈艺术竞赛,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艺术实践,积极发挥舞蹈社团的实践教学功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舞台。通过学习、参与、交流、创作等方式来实现舞蹈才华自我展示,磨练和提高其舞蹈技能。

4.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人才培养是中心环节。严格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施“优化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优化评价方式”的教学改革工程,构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建立“以行动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模式,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的办学模式,以逐步形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色。进行职业教育改革,打破割裂,积极创新,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构建音乐表演专业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强化高职生舞蹈技能训练,增强职业竞争力,推动音乐表演专业的有序发展。

目前,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舞蹈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职业教育者们必须尽快转变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调整音乐及舞蹈课程设置,构建符合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专业课程结构体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教学丰富育人内涵,以育人推动教学开展,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造就合格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表演专业的培训范文第5篇

1.国际交流的需要

如今,学校举办国际音乐节,与欧、美一些音乐院校进行校际交流已成惯例,实施双语教学能够为这些交流活动的顺利进行及深入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中国的民族音乐想要为世界所了解和认知,同样需要语言作为桥梁。音乐的音响无需翻译,但音乐的实现过程、技术及音乐背后蕴藏的思想、文化、美学含义则一定要通过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达。因此,只有充分利用好语言媒介,才能实现中外文化的良好沟通与交流。

2.学术发展(学科建设)的需要

对于西洋乐器和美声专业来说,我们学的是舶来品,如果想直接了解本专业最新的学术动态,只能亲自去查阅原文资料或观看大师班教学录像。这样,国内教学中的传统方式则难免出现学术盲点,“以讹传讹”的情况容易发生。

3.与综合大学的教学模式接轨的需要

综合大学中的双语教学是近几年开展起来的,虽然时间不长,但潜力很大。以东北大学为例,前年举办了双语教学基本功大赛,旨在提高教师双语教学能力,同时营造一个开展双语教学的良好氛围,其中理、工、文、艺术、体育等各专业的教师踊跃参加。这就是综合大学的优势,整体的文化氛围以及学术环境在无形之中影响、带动了艺术学院的进步。因此,在艺术学院开展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以迅速跟上东北大学的教学节奏,与东北大学的教学模式接轨;另一方面可以弥补音乐、美术教育之不足。

二、实施双语教学的难点分析

迄今为止,艺术学院的双语教学尚处空白,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

1.学生

众所周知,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器乐专业,从小学习专业课,很多学生从艺术中专考入东北大学,录取线200分左右,文化课基础较差。学生们反映,听公共外语老师讲课很吃力,主要是词汇量和句法较差,但兴趣还是很普遍的。因此,在教学中,从兴趣出发来寻找双语教学的切入点是切实可行的。

2.师资

大多数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有待提高,这是双语教学进课堂的最大问题。表演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老师较难承担艺术学院的教学任务。因此,提高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准是双语教学的关键。

三、实施双语教学的具体步骤

(一)师资培训

教师的英语水平是双语教学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当然,教学是双向活动,学生的基础、素质也非常重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因此,师资的培训是开展双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在职培训学科教师。上文提到,表演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最佳方案是对本专业的教师进行英语强化培训,承担双语教学的任务。东北大学有外语学院,教学的硬件、软件都很完善,艺术学院的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综合大学学科齐备的教学资源,进修或自修以确保双语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聘请外籍教师。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聘用母语为英语的具有教师资格认证的外籍教师,以大师班的形式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学生通过观摩、上课的方式提高英语的听说水平。而且,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可以把外籍教师作为桥梁,通过他们了解发达国家的音乐教育,从而促进我们自身教学的进步和发展。

积极开展双语教研活动。积极开展双语教研活动是提高双语教学的捷径。在教案编写、课堂教学节奏把握和授课语言的准确、生动等多方面都可以向外语专业的教师学习。此外,举办英语竞赛、英语角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也是促进双语教学的好办法。

(二)双语教学进入课堂的教学原则及内容

1.原则

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艺术学院的学生与其他文理专业的学生相比,英语水平较低,开展双语教学应从零做起,不能急于求成,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内容

基础英语。对于综合大学的其他专业来说,基础英语有老生常谈之嫌,但在艺术学院,则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学生们只有在基础英语掌握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够进行双语教学。否则,双语教学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基础英语学习的重点应放在基本语法和词汇方面,与公共外语教学有所不同的是,可将音乐方面的词汇与基本语法、句法训练相结合,以引发学生对音乐英语的兴趣,兴趣对于学习是最好的出发点。

专业英语。音乐表演专业不同于其他理、工、文类专业,教学中实践多于理论,直观教学较多,通常的形式是教师根据学生演奏(唱)情况提出问题,以示范的形式让学生模仿,帮助学生解决演奏(唱)中存在的问题。因此,鉴于表演专业的特殊性,选择双语教学的切入点是非常关键的。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笔者建议,从教授学生感兴趣的音乐作品入手,学习相关的作曲家、作品中常用的表情术语及所处的音乐史划分阶段的英语表达方式;从教学角度讲,先从汉语对应的单词入手,逐渐增加词组和短句。学生积累了一定的音乐英语知识后,再将句子的结构扩展并增加复杂程度,这部分内容最好在研究生期间进行。

首先,单词学习。学生演奏“海顿”的作品时,在学生的乐谱上写出海顿的英文拼写“Haydn”,再教读音,只需模仿发音即可。这样,学生学起来没有(转第57页)(接第45页)负担,还很有兴趣,而且能顺利、轻松地进入到双语教学的程序之中。同理可证,乐谱中的术语多为意大利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可以用同样的办法使学生逐步掌握。在本科阶段,只要掌握单词的正确发音、知道对应的中文含义即可。例如,曲式术语:德语“Walzer”(圆舞曲);速度术语:意大利语“Allegro”(快板);表情术语:法语“désordonné”(混乱的,杂乱的)等。

其次,词组学习。还以“海顿”(Haydn)为例,这位作曲家是音乐史中古典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那么古典时期对应的英文表达方式“theclassicmusicperiod”应作为重点词组掌握。此外,以点带面,将古典时期之前的巴洛克时期“theBaroqueperiod/(thefigured-bassperiod)”、文艺复兴时期“theRenaissanceperiod”以及之后的浪漫主义时期“theRomanticperiod”、近(现)代音乐“20th-century(contemporary)music/(modernmusic)”等教给学生,学生的专业词汇量就会逐步扩大,而且,将独立的词组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起来的学习方式,会增加学生的兴趣。

再次,短句学习。这部分内容应用在表演专业的核心部分。何为表演专业教学?即通过乐器和人声展示音乐,它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教师通过行为语言(演奏、演唱)和阐释语言传授专业知识技能,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吸收教师所言所讲、所奏所唱。演奏理论在课堂所占的时间相当少,也就是说,语言阐释的比重占很小一部分。因此,根据表演专业的教学特点,在结合演奏进行双语教学时,笔者建议应以短句,简单句为主,将音乐术语置于句子当中。下面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①分弓改为连弓,好一些。

Pleaseuselegato(意)insteadofdetaché(意)。Itwillbebetter.

②你知道乐曲的织体层次、色彩对比、力度变化以及曲式结构吗?

Youknowthelayersoftexture,thecontrastofcolours,theChangeofdynamicsandthestructureofthemusicforms,don′tyou?

③你对休止符重视不够,尤其是八分休止符和十六分休止符。

Youdon''''tpayattentiontorests,especiallytheeighthrestandsixteenthrest.

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会觉得句子很简单,但关键词听不懂,例1中legato和detaché这两个单词就属于这一类型。也有这种情况,学生听懂了单词的通常含义,却不知道它作为音乐术语时的含义。这时,应单独将术语进行翻译、解释。例3是比较典型的例子。例2则属以上两种情况的综合。当然,进行双语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发现、不断总结,才能不断收获。

结语

总而言之,双语教学与其他任何门类的教学一样,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无论采取那种方式、方法都可以。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找出教学的切入点,设计、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外国音乐表演用语词典[Z].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2]景沾,高燕生,张金桐.英汉音乐会话[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