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儒家思想的感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园林景观设计隶属于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独有的艺术门类,主要是通过艺术设计的手段来对建筑室内外空间环境进行设计整合,设计营造出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境域。环境艺术设计对于空间的设计研究的侧重不同,主要划分为室内空间设计和室外空间设计两大类,其中园林景观设计作为室外空间设计的一大分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园林景观设计就是利用中西方的造园的手法理念和工程技术等手段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改造地形地貌,完成植物的合理配置,艺术化地建造园林景观节点,规划景观空间序列、合理设计安排景观道路等手段来创造出景色如画、环境舒适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园林景观设计涉及的专业知识较为广泛,景观生态学、设计美学、建筑学、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等诸多领域。景观空间环境属于群体生活区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审美与感悟。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其传统文化对中国园林景观设计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带来了特有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年来的正统思想,是中国园林设计的理论基础和灵感来源。其通过对文人士大夫审美情趣的渗透,反映在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审美风格上,这就实现了中国园林设计的审美影响。中国园林独特的美学思想理念不仅体现在园林的布局立意与建筑营造上,还体现在各个园林景观节点间的巧妙联系与深刻内涵寓意上。当代园林景观设计是在不断发展的,我们要充分挖掘出具有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理念的设计要素,融合现代园林环艺设计理论,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环艺设计审美风格。
二、园林环艺设计中审美的本质
在儒家思想中,仁、义、礼、智、信作为主要的道德理念也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儒家思想伦理道德为根基,以古典造园手法为依托,以园林景观空间环境为传达美学理念的载体,通过自然景观布置来让人们在自然和艺术的审美氛围中感受体悟人格之美。将道德人格依附于造园设计上,这种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审美本质其实是对人性美的一种赞赏。
(一)景观元素中的审美
筑石叠水、植物配置作为园林景观设计中基本元素,体现了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审美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而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这都是将美好的道德人格依附在大自然的植物上。通过在花草树木等自然形象上寄托人的美好道德,从而达到外在景象与人内在本质的相互照应,实现对人的道德品德的熏陶和感化。“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指聪明的人反应敏捷且思想活跃,如同水一般,仁义的人心境平和,如同山一般。这也是通过山水寄托人们对美好道德品格的赞赏。之所以采用山水、花草、树木作为道德人格的寄托,是因为这些自然存在的景物在外形或内涵上与人的内在本质具有相似性,通过对含有人性之美的自然景物的欣赏可以体会到人内在的道德人格之美。因此,在这种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园林景观设计中多使用含有道德人格比喻内涵的景观元素来进行景观配置和植物种植,这也是中国园林景观设计中审美本质的一大体现。
(二)景观空间中的审美
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景观空间的合理分区对其最终设计成果有着很大的影响。现代园林景观空间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共区域,还是人们进行社交活动的场所,用途多种多样而不再单一化。因此,充分考虑到每一个景观要素要起的作用,巧妙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使在同一空间内可以展现出每个景观要素,形成多姿多彩的环境氛围,让人们能够得到美的享受。要达到这种效果,必须遵循传统儒家思想中悦心的思想理念,不注重于所要展现的园林具体形象,而是追求园林形象之外能够给人带来审美愉悦和道德感悟的精神体验。美不是景物的外在体现,而是人们的主观感受,通过对外界景物的感知达到美的愉悦,这才是人们真正的审美体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以传统儒家思想精髓为根据,综合考虑每个景观构成要素,满足精神与物质两者需求,带给人们道德人格熏陶与审美愉悦的双重体验,这才是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审美追求。
三、园林景观设计中审美的形态
我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中推崇“天人合一”的理念,即人与自然达到一种有机的结合,这种思想更多地出现在传统园林景观设计中。传统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其美学念形成了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要素,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审美理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注重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和谐统一,这是传统儒家思想的美学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审美形态中的极致体现。“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注重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的和谐统一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园林景观自身审美的和谐统一,即各个园林景观元素之间错落有致、高低合适、典雅美观;二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人与自然之间营造出一种和谐统一的氛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就是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互相影响,从而达到两者之间互相配合,形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
(一)儒家思想的影响
传统儒家思想中审美理念表明,传统儒家思想熏陶影响下的中国园林景观设计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本质,还有着由这种审美本质决定的审美形态,而这种审美形态就是“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论语》记载儒家圣人孔子曾在评价《关雎》时说过“《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乐”与“哀”是动,“不”“不伤”就是动而不过、动而适度[1]。孔子对《关雎》的这句评价表达出自己对美的形态观点,即“乐而不,哀而不伤”的美学理念,这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中国园林景观设计中最主要的审美形态就是“乐而不,哀而不伤”,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这种传统儒家思想影响下产生的美学理念对中国园林景观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追求景观设计的柔和典雅和表现方式上的恬静委婉,这也是中国园林景观设计推崇含蓄美的集中体现。在园林景观设计和审美中注重“乐而不,哀而不伤”的传统儒家美学思想,这使得在中国园林景观设计中体现了审美形态的新境界。
(二)和谐统一的审美形态
传统儒家思想审美理念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就是使人在园林空间环境游赏中处在一种和谐的氛围并找到与自己意气相合的景观,达到游赏园林的舒适恬静而非情绪上的大起大落,一直保持着“乐而不,哀而不伤”。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不能只关注其表面,更要注重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和空间布置的合理性,即错落有致、高低起伏、强弱合适、整体优美。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展现传统儒家思想的情趣追求,让人们通过视觉体验的方式激发出自己的审美愉悦,实现审美需要与外在景观的内在统一。要达到这种表达效果,必须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注意情感的表现方式,采用委婉的方式寄托情感而非直接的情感宣泄。通过对中国园林景观设计审美形态的分析总结,从而对当代园林景观设计理念的发展和进步指明了方向。现代景观设计师体悟以传统苏州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园林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内核,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采用,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和突破。传统儒家思想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理论的交流碰撞产生了新的灵感源泉,现代园林景观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作为设计准绳,展现了生态保护的理念。传统儒家思想中“乐而不,哀而不伤”的美学理念作为中国园林环艺设计的审美形态和最高境界追求,必将给结合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理论的中国园林景观设计带来补充和强大的生命力,从而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和进步。
四、园林景观设计中审美的功能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与灵感源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审美功能,影响十分深远。在这里我们主要论述园林景观计审美中的两大功能。
(一)艺术功能
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重点不在于园林本身,而在于提供审美的艺术功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营造宁静恬适的生活氛围,注重景观元素中的错落有致、高低起伏、典雅优美、简单通透,这是中国园林景观设计中所遵循的审美功能追求。以山顶高处的亭阁为例,其作为一个提供游玩休憩的场所可便于人们观赏整个园林的美丽景色,但当游人仰观高处亭阁时,可以感受到亭阁的展翅高飞之势,从而使游人内心产生心情激荡,唤醒人们“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情感,继而影响到游人的环境行为。
(二)精神功能
课程资源的整合不是简单地对历史知识的堆砌和罗列,而是通过归类、概括等方法,对学生头脑中原有的历史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深刻比较,通过教师精选材料和学生分析材料,有针对性地实现学生对材料和所学知识的衔接,从而让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得到升华和拓展。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实现历史教学资源的重新整合。
一、整合教材的知识框架
以教材为出发点,激活教材资源,改变教材的框架结构,把静止的画面变为动态的情景,把教材“冰冷的美丽”变为学生“火热的思考”,使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和主动建构知识。比如,我在讲《明清对外关系》这一课时,就将其整合为四个部分:(一)“走向海洋”与“失之交臂”――郑和下西洋;(二)“同仇敌忾”与“落日余晖”――侵略与反侵略斗争;(三)“中西碰撞”与“中外隔绝”――明清对外关系的特点;(四)“扼腕叹息”与“以史为鉴”――遗憾与启示。这样的整合让学生耳目一新。本节内容我围绕当时的中国海洋文明和陆地文明的徘徊这个中心点,分析中国在历史机遇面前一次又一次丧失了率先向近代工业文明过渡的机会。郑和下西洋代表当时的中国人已经走向海洋,但却与成为海洋大国失之交臂;之后中国闭关锁国,限制火器的发展,不发展海洋经济等,为近代中国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大门埋下了伏笔。
二、整合教学内容的主题
在整合之前教师要首先确定一个主题,再依据历史发展规律,将分布在不同模块、单元和章节中的有关历史知识按照时间和逻辑顺序进行整合,帮助学生理清历史事件的发展线索。比如,“儒家思想是影响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它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主题确定下来后,教师就要和学生一起,把教材中古代、近代和现代有关儒家思想的内容进行整合、分析,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纵向理解、掌握其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儒家思想的发展:(一)产生:春秋末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奠定了儒学的思想基础。战国时期,孟子、荀子使儒家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二)发展:西汉的董仲舒继承儒家的“民本”和“仁政”思想,又增加了“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儒家思想至此成熟。宋元时期“二程”和朱熹吸收佛道思想形成新儒学――理学。(三)继承创新:明清之际的三大进步思想家批判性地继承传统儒学,从而使儒学重新焕发生机。(四)利用:维新运动时,康有为发表《孔子改制考》,借儒学的外衣宣传变法的必要性、合理性。(五)批判: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打倒孔家店”,儒家思想受到很大的冲击。
这样,散见于各章节的知识被集中在同一体系中,学生对儒家思想发展过程的理解和掌握也更加系统和完善。
三、整合补充的史料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是所有高三教师的共识,但对材料如何使用、用什么样的方式使用却存在分歧。笔者以为在高三复习备考过程当中,最有效的使用方法是把相关部分的典型材料通过设计者的精当处理,使其能够彼此衔接,从而实现知识的系统构建与资源有效共享,使学生能全面分析并得出正确结论。
四、整合课堂生成性资源
要将“动态生成”这一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转化为正确的教学行为,要对其内涵有充分的认识,并在理清生成性教学资源多种来源的基础上,通过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等多种途径发掘、捕捉、合理利用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激发课堂生命活力。教师要学会收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这对教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有所裨益的。
《庄子》的“天下第一”“第一”在哪儿?“才子书”“才子”在哪儿?台湾学者陈鼓应及北京大学教授郑开对此作了解答。
陈鼓应说:“在文学上,《庄子》的独特风格常为启发后代浪漫主义创作的思想泉源。在哲学上,则直接激发了魏晋玄学及禅宗的思辨。中国哲学史上主要论题和基本观念,不少是引发于《庄子》。”《庄子》的“天下第一”就“第一”在这里。
郑开说:“其思想的深刻性与文字的消遣性浑然一体,让千百年来的《庄子》阅读者和解释者或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或疑窦丛生、困惑不已。”这就是“才子书”的“才子”所在。
然而,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统治者几乎一边倒地采用儒家思想治国,这是不是说明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逊色于儒家思想呢?
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时代诸子百家当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从思想立意看,墨、法两家最为现实,道家最为超脱,儒家介乎两者之间。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统治者几乎都采用儒家思想治国,跟四家的立意有关。采用立意现实者治国,能够快速获得收益,但有不能持久的缺点。因为现实者,为达眼前目的,会无所不用其极,从而损害长远利益。秦以法家思想治国,速盛速衰,就是很好的证明。采用立意高远者治国,恰好相反。历代统治者折中两者利弊,所以大都采用儒家思想治国。
林语堂认为,“孔子的哲学是维护传统秩序的哲学,主要处理的是平凡世界中的伦常关系”。学过《论语》可知,儒家是通过社会规范的建立来提高人的道德水准,而道家则是通过哲学精神的建立来提升人的心灵境界。高中阶段,正是我们提升心灵境界的黄金时期,读点《庄子》,“不亦宜乎”。
道可道,非常道。“道”是道家首创的哲学术语,道家也因重“道”而得名。可是,“道”究竟为何物?
“道”的内涵极其丰富,中文译外语,文言译白话,都是难事。英译无奈之下从权,用译音“Tao”代替,然后加上冗长的解说。假如我们一定要将“道”和某个现代词语对应起来,那么“自然规律”或许勉强可以凑合。
“自然”也是道家的核心观念,是“自己如此”的意思。它被英译为“spontaneous”(自发的)、“spontaneity”(自发)。也就是说,“自然”不是指具体存在的自然界,而是指事物本身已经有或应该有的一种自在状态。
“道法自然”思想的提出,是人类认识,尤其是对自然的认识的一大进步。公元前500年前后,由于人类思维、社会生产力有了跳跃式的发展,人类自信到自大地认为,自己是天地大舞台的主角,日月因我而环绕,星辰因我而闪耀。他们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大大增强――这一点与今天的社会神似。
相传是“中国文学史第一诗”的《击壤歌》这样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柏杨先生翻译说:“太阳上山把活忙,太阳下山就上床。自己挖井喝自己的水,自己耕作吃自己的粮。天皇老子管他娘。”人作为一个独立的、强势的个体屹立在天地间了,万物、神明他都不放在眼里了。荀子代言了这种激进思想,他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意思是与其尊崇自然不如控制自然,与其顺从自然不如利用自然。遥相呼应,远在万里之外的古希腊,普罗泰戈拉几乎同步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
面对自然万物,庄子没有那么“神自信”。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学说,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觉得人应该尊重事物本来状态而不能盲目加以改造以适合己意,人应学会适应自然。如果人们取法自然,遵从自然规律,那么人的生活会变得诗意、永恒――无独有偶,古希腊的斯多亚学派也提出了“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的著名论断。反之,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好心办坏事。
《庄子・养生主》里有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厨师丁因为熟悉牛的肌理结构,仅凭感觉解牛,“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动刀时顺应牛体的自然纹理,“依乎天理”,从不碰触筋、骨等物,解牛之刀十九年间割解千牛而刀刃如新。梁惠王由此领悟了养生需顺应自然的道理:“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我们也能从中感悟到,只要认识、遵从事物规律,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极致。
而“浑沌凿窍”的故事,则说明了人不能认识自然规律、不遵从自然规律带来的可悲结果。
“道法自然”,体现了人类面对万物可贵的谦卑。保持这种谦卑,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尤有必要。
浑沌凿窍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①。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②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今天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__周年纪念日。我们在全县文化底蕴最为丰厚的府文庙隆重举行祭孔大典暨教育工作表彰大会,共同纪念这位伟大的先贤。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受表彰的优秀教师、校长和尊师重教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并通过你们向为思南教育事业辛勤劳动、付出汗水、作出贡献的全体教师、教育工作者,表示亲切问候和衷心感谢!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先师孔子,天之木铎,至圣至尊,恩泽古今。他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封建社会初始的春秋到今天逾2500余年历史长河里,儒家思想经世致用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一直为世人所尊崇。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一方面,通过祭拜孔子、尊崇孔子,传承文明,弘扬国学,推崇孔圣,教化后人;另一方面,通过感悟圣贤、表彰优秀,强化自身的使命责任,大办教育,办好教育,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思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重振思南教育雄风,需要社会各界的倾囊相助,需要同学们敏而好学,学而不厌,需要老师春风化雨,诲人不倦,更需要我们创新理念、克难攻坚,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以提升教育综合实力为核心,以全力推进“新两基”为抓手,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各位老师,同学们,同志们,教育,承载着全县70万人民的期望;教育,关乎着全县70万人民的未来。希望全县各级各部门真正把教育优先发展落实在行动上,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好教育工作和教师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障教育经费投入,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希望所有受表彰的教师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敢于担当,砥砺奋进,开拓创新,不辱使命,切实担负好培养人才、夯土筑基的重任。
我们深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朋友及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县广大干部职工的大力推动下,在所有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建成教育强县的目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儒家思想文化;人格理想;责任意识
当代社会的发展依靠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则首先需要理想与人格的塑造。大学生是未来社会构建的主力军,不仅要求这个群体有坚实的科学文化基础,肩负民族发展复兴的重任感,且具有健全的人格思想塑造,方能成为真正的“人”。因此,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仍然还需要从远古的孔子育人理念中吸取精华,溯源最质朴最本真的儒家育人文化,为人生之花培根。
一、《论语》中儒家思想的文化内涵
“学”在《论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学而》作为《论语》开篇就不难看出。学习在《论语》中一直是贯穿始终的思想,无论是学习本身,还是交友、为政、孝悌等其他方面,孔子总是以师者的姿态向弟子们谆谆教诲、循循善诱。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感悟教育W生们,让他们在生活中少走弯路,多“向贤”、多“为仁”,而这一切都首先需要本着“学”的态度。
在儒家思想中,孔子论“学”的思想,主要包括学习知识和学习做人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又是互相促进、辩证统一的。如孔子所说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学而》) 即在做人之余还要加强学习。但在孔子看来,知识学习又不是最终目的,把知识学习贯彻到做人修德的实践中,把理论内化为真知并借以提高德行,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一方面,学习知识是提高道德水平的基础,才能有利于促进道德发展;另一方面,道德水平的高低,也对才能和成就有重要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人格缺失的现状
虽然如今国家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但还是要看到在大学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大学生在人格培养方面出现暂时的缺失。
理想追求淡化,道德意识淡薄。忽视远大理想和目标,淡化知识文化学习。很多同学认为上了大学就等于有一份好工作,于是松懈了对学习的追求。在学习方面,贪图安逸,缺乏积极进取向上的精神,声称“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的所谓“治学原则”;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人便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丰盈内心和充实人生。学习又分为学习知识和学习做人。而大学里,专业课程的学习又是最基本的任务,同时也利于我们“为人”的学习。而目前很多高校出现的这些“不正”学风,跟高校本身的应试教育也有一定关系。大学里只要不挂科、补考能过就能顺利毕业,中国大学教育的“严进宽出”模式造成了大学生“考上大学有了保证”“60分万岁”的错误认识。此外,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一些同学不能正确掌握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高尚与卑劣、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进而出现了道德意识淡薄的现象。因此,就如《论语》中所倡导的“学”的思想,学习知识很重要,做人方面的学习更重要。师者,承载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解惑”,更是百年树人的“传道”。
追求索取,个人主义膨胀。很多同学在大学里一切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淡薄,缺少付出与奉献的精神,只追逐自我名利的实现。而在就业择业等人生道路的选择上,也一味追求自我价值的回报。不少人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放在人生追求的首位,从而淡化知识文化学习社会责任感,甚至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在索取与奉献关系上,则一味地强调索取,总认为社会不公,追求个人贡献应与社会索取相等价。这是大学生价值理念发生偏差的原因,也是与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初衷相悖的。教育,不仅是教化人,更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途径。在教育里植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中国情愫,是高校的神圣使命。少年强,则国强。若中华少年能自强于世界,民族复兴的东方中国梦亦不远。
三、大学教育寻根儒家文化,汲取人生启示
大学的精神在于发扬人性之善,培养健全人格,修己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改良社会风气,因此,我们可以寻根儒家文化,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引导大学生加强学习,树立崇高理想。《论语》中有关学习的句子很多,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大学生只有加强专业文化的学习,才有立身社会、发挥才能的资本。而学习又利于我们树立崇高伟大的理想。孔子的伟大志向是“修己以安百姓”。为了实现这个远大的理想,孔子平生周游列国,历经磨难,尝尽艰辛,始终未放弃其济世安民的理想。儒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座右铭为后世仁人志士百折不挠、前仆后继、战胜困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所以,我们必须结合孔子倡导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来加强大学生的人格教育,以此为导向,来确立自己的个人理想,并使个人理想服从社会需要。
培养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中国古代文化洋溢着一种强烈的忧患气氛,而儒家的“君子有终身之忧”表现的最为充分。因此,人文教育必须弘扬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精神,提高其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使之不为物质欲望而丧失人格,发扬不平则鸣、甘作社会栋梁、不屈不挠的精神,做一个有高尚道德、有益于人民的人,真正成为建设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
由此可知,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将自我理想与民族复兴有机结合起来,树立与国家“同呼吸 共命运”的伟大理想,与《论语》中儒家文化的内核同根同源。大学生应溯源儒家思想,让青春有根可寻,让人生的构建与发展多一份厚重与责任,也是《论语》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1]张玉芳.大学生人格教育[J].经济管理,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