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诚信教育知识讲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 考试作弊事件
对于高职学生发生这样的问题都有共同之处,严重的有盗取他人学术论文,轻者抄录别人的作业,实习报告外,因为有些学生平时不好好学习,缺乏时间规划和生活目标不明确,逃学,逃课现象普遍,然后在考试中作弊,形成这种不诚实的行为。作弊的手段是五花八门,在关乎他们自己未来的考试中也是找他人替代考试,形成了不诚信考试。
1.2 恶意拖欠学费,助学贷款违约现象
有些学生不但恶意拖欠学费,而且在金钱交易方面缺乏诚信度,比如到期还款,手机的欠费和信用卡的恶意透支等等方面都表现出不诚信的一面。在校期间学校每年都会发放国家助学金,有的学生为了获得国家补助或者贷款,以不正当手段骗取贫困证明,说自己家庭困难,得到学生贷款,他们违反诺言,逾期不还。
1.3 毕业生求职履历内容不真实
在求职过程中,伪造简历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有的学生平时不勤奋,做虚假荣誉证书,奖励,为自己的简历"锦上添花",比如从未担任班干部的同学,在简历上赫然??下"多年担任班级班长"等等,希望能吸引招聘者的注意力,从而使自己获得优秀的薪酬和岗位,这种制造虚假简历的同学大有人在,事情非常严重,同时同学们还有签了三方协议毁约的,从我们的统计调查数据来看你可以看到毕业生毁约的情况有上升的趋势,就业合同未履行的,签订合同时间不按时赴约的等等。
2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诚信素质不容忽视
2.1 学生自身原因
学生自己缺乏自律意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数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要求高、对自己的要求少,计较个人得失却很少考虑对社会的责任和自己存在的社会价值。
2.2 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庭教育和自律性的缺失。一方面,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的行为,对子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家长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却忽视了道德品质方面的教导,有的家长对子女的诚信缺失行为不加以制止,甚至还教唆或者在子女的面前做有违诚信品德的事情。这些都是导致学生诚信品德缺失的重要因素。
2.3 学校方面的原因
教育体制的因素对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一方面,社会和家庭教育由于过分倾向于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长期在不同程度卜着重智轻德、重教轻育,却忽视了诚信教育和实践。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诚信缺失行为缺少相应的的监督与惩罚机制,让学生觉得在不需要为诚信缺失的行为负责的同时,还得到了一些利益,从而造成了学生诚信缺失的恶性循环。
2.4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首先中国的市场经济机制不健全,法制不健全。一些道德品质腐败的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掠夺,破坏了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使得诚信缺失似乎成为了一种生存手段,甚至是一种获取优势的简单方法。例如贪污贿赂欺诈,逃税和诈骗等虚假的人情和社会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大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大学生在"不诚实或不信任"的行为中寻找自己的利益,导致缺乏诚信。
3 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诚信素质体系
3.1 确定诚信素质的基本要求
对大学生实施诚信教育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针对当前大学生诚信意识薄弱的实际,高职院校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努力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诚信度。
3.2 营造诚信校园文化氛围,为大学生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
物质精神环境对学生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是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使之处在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当中。因此,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加强校园道德文虎氛围建设,努力营造出良好的诚信环境,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诚信教育活动,使学生的诚信品质得以升华。
3.3 高职院校学生诚信素质系统评价
高职院校校园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提高道德素质的重要场所。积极诚实,值得信赖的校园氛围,可以帮助学生从道德认知中学习诚信,用制度规范来约束学生的口头行为。因此,高职院校领导要提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从学校管理制度和环境建设等方面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氛围。
4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4.1 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1)加强师资力量。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要遵循"典范"的理念,以高尚的伦理实践和科学的行为发展模式,充分履行教育学生的神圣职责,廉洁奉公,用自己诚挚的诚信意识培养学生,对学生起到良好的道德形象感染。
(2)更新诚信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诚信教育进行更新观念,注重效果,丰富教育手段和内容,不要盲目宣传,而要借助现代手段和新媒体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教育,要使其内心震撼,内心诚信,诚实和道德的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促进诚信观念的形成。
(3)加强教育的诚信。包括思想政治教师在内的所有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利用校园媒体对其周围的案例进行调查分析。组织参观等活动,为校园诚信文化,弘扬社会风尚,鼓励诚信正直,培养和增强学生诚信意识做准备,树立诚实守信,尊贵可敬,惩罚可耻的校风校貌,使诚信追求学生。 同时,对抄袭,考试作弊,伪造简历,欺骗国家援助,国家贷款等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大。
4.2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1)整个大学生活要有教育的完整性,应该从新生那里进行诚信教育,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要传播教育的整体性,强化不良概念,增强抵制坏习惯的能力。
(2)我们应该善于舆论。通过大学网络宣传,结合学生诚信思想动态的实际表现,举办研讨会,举办座谈会,举办辩论赛等多种活动,促使学生转变诚信观念,增强诚信意识,践行诚信诺言,谴责不诚实的行为。
(3)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动态。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关心,干预和指导,协助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观看诚信教育案例专题片,开展有利于身心的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课程,通过这些措施,加强高职学生的诚信教育,缓解高职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强竞争力。
4.3 构建高校诚信教育机制
(1)构建大学生信用机制,运用制度促进学生信用实施。严格按照学生手册中的日常行为守则,如上所述,在考试中作弊,伪造简历,欺骗国家贷款的同学,应按照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予以一定的处罚。
诚实守信是公民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也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近年来,党和政府为确保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高校助学体系。但是少数贫困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为了获取资助弄虚作假,甚至借贷不还,导致部分资助资源分配不公、浪费严重。为解决资助工作中出现的诚信缺失问题,促进资助体系更加合理完善,确保贫困生成长成才,贫困生诚信教育工作亟待加强。
一、高校资助工作中贫困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一)认定过程中诚信缺失的表现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前提条件,确保贫困资格认定的真实性、贫困程度的准确性是合理高效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基础。然而,在具体的认定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不诚信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失真。有些民政部门对学生持有的《高校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调查、核实不深入,把关不严,导致少数家庭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的学生也具有所在地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使得原始贫困证明材料失去了真实性及权威性,严重冲击了贫困资格认定的公平性。2.评议过程中弄虚作假,拉帮结派。有些学生为了能被认定为贫困生,利用人际关系到处拉票,导致少数被认定的贫困生贫困等级有误差,甚至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也被认定为贫困生。看似民主公正的认定程序,因为部分学生的不诚信而影响了本应公平的认定结果。3.调整过程中恶意隐瞒,编造事实。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对认定的贫困生实行动态管理,其出发点是为了准确了解和掌握贫困生家庭经济变化状况,以便集中有限资源高效地开展帮困工作,并对新近致贫的学生展开积极有效的帮扶资助。但是调查发现,学生一旦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并成功建档,几乎没有人愿意自动撤档,多数建档贫困生刻意隐瞒家庭经济情况好转的事实,以便可以继续享受国家、学校给予的各项资助。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大批非贫困生看到贫困生每年都有多少不等的好处,便利用贫困生调整这一机会,通过各种手段伪造贫困证明,编造着各种理由,申请增补为贫困生。直接导致贫困档案的准确性,严重影响了调档工作的可操作性,使得学生贫困档案的动态管理陷于困境,阻碍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受资助后诚信缺失的表现
国家助学贷款、高校奖助学金是各级政府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轻学费、生活费压力而划拨的专项资助。部分贫困生在享受国家助学贷款和高校奖助学金的情况下,有些行为不免让人非议。1.不当使用所得资助。有些学生获得贷款、助学款后,并未把这些款项用在正常的学习上、必要的生活上,而是用于购买电子产品、高档服装、请客吃饭等,甚至有学生拿这些款项进行投资,攀比消费、随意挥霍。2.蓄意拖欠助学贷款。部分学生不按合同约定归还助学贷款本息、还款违约,甚至还有恶意逃避还贷的行为,导致金融机构、社会对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产生了质疑。3.消极对待勤工助学。为鼓励困难学生自主、自强、自立,大多高校都会设立勤工助学岗位,为困难学生提供一些有偿的工作机会,帮助贫困学生减轻生活压力。但是,有些贫困生根本不珍惜这种机会,对安排的岗位挑三拣四,嫌苦怕累,经常以种种理由为托词减少工作时间。甚至个别同学表现出对工作无所谓的态度,不履行助学岗位合同单方离岗辞职,连书面申请都不交,导致社会、高校等用工单位对勤工助学学生存在负面看法。[1]
二、高校资助工作中贫困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审核程序不严谨、界定标准不明晰
首先,生源地民政部门提供的贫困证明由于部分工作人员调查不深入、审查不严格、把关不严谨,导致少数不诚信学生有机可乘。而高校受到人力、物力限制无法完全核实,进而为不诚信学生提供了一条开具假证明、伪造假材料的途径。其次,在贫困等级评定过程中,界定标准可操作性不强。评定依据的申报材料失真,没有严格、明确的等级划分标准,又不能在学生中间横向比较,导致贫困等级界定存在太多的主观因素,往往需要资助管理人员根据经验和班级学生的普遍反应结合申报材料确定,导致少数学生钻空子,不能保证贫困等级绝对公平与公正。因此,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急需加强和完善。
(二)缺少监督和惩罚机制、监管制度落后
诚信行为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合理的监督和惩罚机制也是促进贫困大学生诚实守信必要手段。少数学生之所以敢恶意拖欠国家助学贷款、骗取贫困生资助金,没有严厉的惩罚措施是重要原因之一。对于享受资助的在校贫困大学生,老师、同学的监督尚能起到一定作用,对于毕业离校的学生,社会监督几乎不存在。目前,受到电子商务等影响,部分学生的消费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辅导员老师和同学监督也越来越困难。况且高校即使发现少数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往往多做“批评教育”工作,充其量也就是纪律处分,几乎没有更为严格的处罚。严重缺失惩戒机制,使得少数学生在弄虚作假方面有恃无恐。
(三)部分贫困生自立精神不足,感恩教育缺失
国家和学校仅凭贫困证明就为贫困生提供无偿性资助,使学生产生了不劳而获的思想,被动的等待各种助学金和困难补助,导致责任感不强,进取心不足,不利于自立自强精神的培养。也正是这一因素,导致部分学生难以抵抗无偿资助的诱惑,进而伪造各种贫困证明,“冒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国家的无偿资助。在接受资助的过程中,感恩教育没有及时跟进,学生没有从心灵深处认识到资助帮扶政策的实质,把国家的资助当成理所当然的福利,心安理得地享受资助政策带来的“免费午餐”,缺乏对社会、国家和高校感恩意识,严重助长了不诚信行为的风气,使学生资助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大打折扣。
三、解决贫困生诚信缺失的对策
(一)完善贫困生认定方法,健全贫困生管理制度
贫困生认定不能仅依据贫困证明做出简单判断,而应在定性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建立合理可行的资格认定标准。如在众多提供贫困证明的申请者中,有无孤儿、单亲,是否同时提供低保证明、残疾证、下岗证、重大疾病诊断书等证明材料,再结合学生的日常消费习惯:是否使用高档手机、是否有高消费等进行量化评估,以此为依据对贫困生进行认定、分档。同时,要对家庭经济情况材料加大力度予以调查核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去学校周边的区县实地了解当地申请贫困认定的学生的家庭情况。辅导员和班主任要深入学生生活,走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宿舍,通过谈话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在班级建立民主测评方案,让同学们行使监管的权利,对受助学生经济困难不真实的情况进行举报,建立起“宿舍―班级―院系―学校”的层级认定体系。最后,要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档案,并实施动态管理,定期对各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统计和更新。
(二)建立贫困生诚信档案及奖惩机制
建立在校大学生诚信档案,重点考核评估学生在考试、申请助学贷款、学杂费缴纳方面的诚信行为,把考核结果作为大学生资助建档重要依据。同时,建立高校“贫困生诚信评价平台”,延至大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单位,成为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架起学校与社会诚信教育的桥梁。学校严谨、慎重地对学生的诚信进行科学的评估,把评估结果作为资助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诚信评价结果高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如提高补贴、发放证书、进行表彰、记录档案等;对于诚信评价结果低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惩罚,按照不诚信等级进行不同的惩罚,如按量减少补助,甚至停止一切补助,在各项评优评先活动中取消资格,取消入党资格,并且记录档案等。以此来提高受资助贫困学生的诚信意识,使得更多真正贫困的学生得到更多的资助,也使得高校的资助工作能更加有效的进行。
(三)建立权利与义务对等的有偿资助模式
近些年的高校资助工作经验证明,无偿资助模式确实解决了部分贫困生经济上的困难,为贫困学子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是这种资助模式仅仅具有“输血”功能,停留在暂时的“济困”阶段,难以起到“造血”功能,不能使贫困学生长久的远离经济困境。通过建立权利与义务相适应的有偿资助模式,可以有效避免无偿资助模式的缺陷,实现资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政府、高校等资助单位应该适当调整奖助比例,把大部分无偿资助款项逐步转移到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上,引导贫困学生通过勤工助学获得报酬,以解决学习和生活的困难。其次,高校应该积极推动大学生“助研计划”,鼓励学业优秀、动手能力强的贫困学子积极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资助单位单独设置与科研教师相配套的助研经费。学生在助研的过程中既能得到相应的资助,又能锻炼科研素质,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就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每项公益活动设定相应的积分,把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积分值作为资助档次的重要依据。通过上述三种措施,可以避免贫困学生对“无偿资助”的过度依赖,大幅提高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资助工作的可持续性。
(四)大力开展诚信教育主题活动
论文摘要:网络诚信意识是网络伦理道德的一个主要内容,对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诚信意识具有必然存在性、现实存在性和特殊性等特点。大学生是网络社会的主体,培养他们的网络诚信意识对于大学生的道德培养有重要意义,是十分必要的。造成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要从宣传教育、舆论引导、管理强化这三个途径入手,通过提高信息素质、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来培养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意识。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诚信意识和网络道德的培养,使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体系。
近年来,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大家普遍认识到,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有利于国家的富强兴旺。笔者认为,要想达到较好的诚信教育目标,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诚信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网络诚信是网络环境下彼此以诚相待、相互信任的一种社会风尚,是社会诚信的一个特殊内容,它的培养对于现实生活中的诚信培养有极大的影响。
一、网络诚信意识概述
1.网络诚信意识的必然存在性
网络社会对现实社会的依赖性,决定了网络诚信的必然存在性。在许多人眼中,诚信与网络社会有着生而有之、无法避免的矛盾。他们认为:网络社会本身就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虚拟性是网络社会的特性;如果这些虚拟性不存在,那么网络社会就失去了其魅力所在,也就无法发展。这些理论表面上看是没有缺陷的,但是它们忽视了网络社会对现实社会的依赖性这一重要因素。网络社会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的构造者是活生生的现实人;网络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在于其社会个体的行为活动,这些行为活动的主体同样也是活生生的现实人;并且,网络社会的在线活动依赖于现实社会提供的一定的物资条件和信息资源。这些依赖性充分表明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同样需要诚信意识。
网络社会也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同样需要诚信意识。网络社会虽然有其特殊性,但其实质依然是人类社会。在网络社会存在的个体和现实社会中的一样,是人,在网络社会中发生各种关系的也依旧是人。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与发展,是现实社会的一个重要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诚信意识是人类社会秩序的基础,是人与人相处、交往的一个基本保障。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诚信,那么,整个社会就会从根本上发生扭曲,影响其发展,更谈不上前进。所以在网络社会这一独特的人类社会形态中,诚信意识也是必然存在的。网络诚信是网络社会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促使网络社会健康发展,也为网络社会生活正常运行提供了保证。
2.网络诚信意识的现实存在性
有关网络诚信意识的讨论,其实早已出现。如在美国计算机协会(ACM)1992年l0月颁布实施的《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中,第三条基本的行为规范就是“做到诚实可信”。近年来,我国关于网络社会诚信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网络道德探讨的一个话题。2001年3月26日,关于互联网发展的规范性文件——《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开始生效。该公约将“爱国、守法、公平、诚信”视为互联网行业自律的基本原则。现在,诚信已和爱国、明礼等共同成为网络社会的十大德性。
目前,对网络诚信最为关注的是在电子商务领域。中国的门户网站之一,阿里巴巴网站已开始了有关的商务运作。他们对在其网站上进行电子交易的用户,提供了有偿的网络诚信评估和宣传体系,目前已经有近300家企业在该网站注册、使用,同时用实际的贸易交往不断提高自己在这个虚拟网络中的诚信度。相信随着网络社会的更广泛扩展,网络诚信将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3.网络诚信意识的特殊性
网络诚信意识是一种极其特殊的诚信意识,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提到的诚信意识有相当大的不同。网络社会存在于虚拟的网络空间之中,它的成员可以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独来独往。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使得网络社会的成员不可能像在现实社会那样将自己的个人情况诚实地告知他人。网络社会又是一个新兴的、开放的社会,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体系,这使得网络诚信缺乏舆论监督。可以说,网络社会的诚信绝大部分是靠各个网络社会的个体的自我约束来实现。因此,相比较而言,网络诚信比现实社会的诚信内容较少,范围较窄。要求较低。有学者提出,网络诚信是指网际交往中要以诚为本,讲究信用。笔者认为,网络诚信不仅包括网络交往方面,还应包括不凭空捏造、传播虚假信息,不恶意占用他人网上的电子资源等。
二、培养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的必要性
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报告,2001年我国的网民为5660万,其中近6o%是18—24岁的青年学生,特别是在校大学生。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大学生们在网络社会立身做人的道理,引导他们以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网络社会,在其中做好自己的角色,已经成为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意识,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这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网络角色的良性发展,对于现实社会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虽然大学生们对网络的了解和接受程度远远高于社会其他群体,但他们关注和了解的往往是网络的技术和应用,对相应的网络道德了解很肤浅,对于网络诚信的了解更是知之甚少。大学生们崇尚网络,向往网络世界,他们通过网络感受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获得各种信息;他们通过网络充分展示自己的自主性,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通过网络展示自己的风采,跨越时间、地域的影响,结交各种朋友。此时的大学生们虽然精通网络知识及技能,却缺乏相应的网络道德法制观念,自我约束力差,容易放纵自己的网络行为,丧失道德感。近年来,有关大学生网络道德沦丧的实例日益增多。调查表明,有31.4%的被调查者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有37.4%的被调查者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诚信意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道德规范,它使得生活在同一社会中的大众相互信任,并受其约束,这样才能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讨论的那样,网络社会的诚信意识对于网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加强网络诚信意识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大学生们是网络社会的主力,对他们加强网络诚信的培养就更为重要了。
网络的虚拟性使网民可以以虚拟的身份在网络社会中活动,从而摆脱了传统伦理道德的约束,使人们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大学生们正当年少,自律的能力比较差,更容易放纵自己。对他们加强道德要求,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大学生们也处在社会心理迅速发展,道德素质基本形成的阶段。他们关注新生事物,不愿墨守成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在这个阶段,积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素养,势必事半功倍。2001年11月22日,团中央等部门正式推出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求青少年网民们“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三、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失范的原因
任何社会现象都有其形成的原因。造成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在于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家庭教育的空缺和学校教育的不全面。
1.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高等学校并非处于“真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环境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是很大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轨时期,由于体制原因和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偏差,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社会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下,失信行为泛滥。假冒伪劣充斥市场,盗版,假证件、假文凭、假信息;偷税、漏税,走私,骗汇、骗税;合同违约,商业欺诈,欠债不还,三角债、多角债,逃废银行债务;财务失真,做假帐、搞两本帐;假数字、假政绩、报喜不报忧,“官出数字,数字出官”。这些形形的社会失信现象,对大学生们的道德素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他们中的一部分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认为失信是一种可以被原谅的、不严重的行为。在这种思想的误导下,一部分大学生们的网络诚信意识严重缺乏,甚至以网络欺骗为乐。
2.家庭教育的空缺
中国人历来就重视家庭教育,认为“子孙贤则家道昌盛,子孙不贤则家道消败”。可是,目前在校的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却独具特色。他们出生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八十年代,且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庭生活的重心。这些特殊的背景,使得他们中的大部分受到的家庭教育十分宽松。虽然父母希望独生子女们个个成才,但也为他们包揽太多,很多父母在子女上大学以前的要求简单到“只要把学习搞好,其他一切怎么样都行”。这样的家庭教育,使得很多大学生们的社会生存、合作意识淡薄,诚信意识,包括网络诚信意识就更无从谈起了。
3.学校教育的不全面
学校教育应该是一种多方位的全面教育,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技能,更要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需要把现行的诚信、民主、平等等时代精神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小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在学习上弄虚作假,写论文东拼西凑,做实验“调整”理想数据,编造理由“逃课”,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在生活中不注重信誉,以虚假的面孔出现于网络虚拟空间,甚至进行网络诈骗,假期社会实践鉴定造假,“美化”就业材料,在与用人位签订就业协议时既盲目又随意,“今天签约,明天走人”等等。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大学中学,都要对教育学生做人给予更多关注,特别是要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要把培养学生的真与诚作为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任务”。
四、培养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1.培养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的三个途径
首先,加强宣传教育,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加入有关网络诚信方面的内容,使他们对网络诚信有正确的认识,了解诚信观念在网络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重视网络给大学生诚信意识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诚信教育活动,如知识讲座、征文、论坛、辩论等活动,吸引大学生们的注意力,通过这些活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诚信观念;利用各种网络教育的手段,如建立相关的网站,开设相关的栏目,在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系统平台上加入网络诚信教育的内容等,从而使他们具有较高的网络诚信水准;增加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把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统一起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网络诚信道德,抵制网上失信思想的侵蚀。
其次,加强舆论引导。在进行专业教育时加入相关的网络诚信教育,使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理解和接受网络诚信意识;充分利用各种第二课堂的活动,抓住大学生的关注和兴趣,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网络诚信意识的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使大学生们在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树立起正确的网络诚信意识;教师要言传身教,通过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网络诚信的道理。
再次,加强信息化校园的综合管理和控制。在建设信息化校园的过程中,仅仅关注技术管理是远远不够的。针对已经存在的各种网络失信的现象,要用严格的制度来规范和约束。笔者认为,加强这方面管理的一个重点就是对高校BBS的管理。高校BBS讨论区是大学生进行网上信息交流的一个主要渠道,大学生们对高校BBS的关注度很高,他们通过各高校BBS进行校内、校际信息交往,通过BBS,不仅进行技术、学习的交流,还进行很多人生、哲学、意识等的交流。加强对高校BBS的信息管理,有利于从管理的角度增强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意识。全国有些高等院校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例如北京大学专门组建了一支“网上监督队”,注意加强网上监控,及时处理有害信息,并在必要时实行24小时监控。
2.培养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的两个主要方法
[关键词]大学新生 高等院校 入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178-01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从中学刚刚步入大学之初,高校为使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所开展的一系列入学教育活动。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认为新时期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应着重包括环境适应教育、军事技能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安全教育、生涯规划教育等六个方面。可通过报告会、学术讲座、团体活动等方式,坚持集体教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典型解析相结合,阶段教育与深化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新生在短时间内适应高等教育的要求,完成人生中的重要转变。
一、入学教育中的环境适应教育
大学新生在刚刚踏入大学后,面对全新的环境,必然会有一定程度上的不适应。可通过开展校史教育、校园文化教育和校规校纪教育等,让学生认识环境,了解学校的现状及发展规划;通过开展学习目的、方法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等,让学生以崭新的面貌面对新的学习生活;通过诚信教育、交际讲座等,让同学们把握交际技巧,通过团体活动增进同学间的沟通交流。
二、入学教育中的军事技能教育
军训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90后”是大学新生的主体,他们很多人都有懒散的习惯和娇惯的毛病,通过军训使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得到提高,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而且通过军事技能训练,可以使他们相互激励、相互鞭策,不仅培养了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且对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纪律意识也能取得良好效果。
三、入学教育中的专业知识教育
通过专业知识教育,让新生了解所学专业的概况、发展前景及人才需求等。通过领域内专家开展专业介绍会,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国际前沿动态和国内研究状况,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通过带领新生参观实验室、实训室,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硬件条件;通过介绍本专业师资情况、学风教风情况、就业情况等,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师资力量、学习氛围和发展方向等。另外,在专业知识教育过程中,应避免过分地或者片面地强调专业教育,不利于“宽口径、厚基础”人才的培养、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搭建、学生学科视野的拓展和学术氛围的营造以及学生将来的就业。
四、入学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中的一个重点,可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校园情景剧汇演等集体活动,对新生进行早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笔者所在学院针对新生情况,多次邀请心理专家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如“走进心灵”――新生适应性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此外,还面向新生班级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如“相亲相爱一家人”“沟通的表情 成长的经历”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对新生了解自身心理状况、克服心理困惑、完成角色顺利转换有很大帮助。此外,应在新生班级选拔心理信息委员,形成班级、二级学院、学校三级网络管理,并定期对心理信息委员、班主任、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形成长效机制。
五、入学教育中的法制安全教育
生活中很多案例表明,许多大学生法制观念薄弱,缺乏法律保护意识,有的学生自身行为已构成违法,自己却没有意识到;受到不法侵害时,不懂得利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甚至有的在安全问题上存在侥幸心理,最终酿成大祸。因此,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加强法制安全教育有着积极意义,并应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可有针对性地在新生中开展法律知识教育,比如对法律法规的学习,通过学习,使新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自觉地用法律保护自己。此外,还要加强“四防”教育、网络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等。
六、入学教育中的生涯规划教育
所谓生涯规划,指作为新的学生教育管理方法,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引导大学生尽快找准人生坐标,合理地进行大学生涯规划,并付诸积极的行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弥补和完善心理或能力上的不足,激发潜能,实现各自的人生目标。可通过邀请大学生设计专家开展名师讲座、邀请杰出校友回校作专题报告、开展新老生交流会等,激发大学生的活力和潜力。此外,还可通过开展主题班会、专业调查、顶岗实习等活动,在班主任、辅导员、专业老师的指导下,适时调整生涯规划,完善行动计划,促进个人的成长、成才。
七、总结
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入学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模式。因此,高校应结合大学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管理的特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时俱进,精心设计新生入学教育方案,针对大学新生入学后的种种不适,采取有效措施,培养新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顺利完成大学生活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高校贫困家庭学生是指那些家庭月收入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居民平均经济收入和生活平均最低水准线,在校难以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大学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招生并轨制度的全面推行,高校中一个特殊群体——贫困家庭学生群体正在形成。教育部在第20次(2006年9月14日)新闻会散发材料之一中谈到:2005年,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为1450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294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特别困难学生约123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8%[1]。我院地处广西、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地,生源地多处在“老、少、边、山、穷”的西部不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多数学生家庭收入较低,据2006年调查显示,全校学生贫困率(贫困生占在校生比例)为42.14%,特困率(特困生占在校生比例)为19.52%,均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水平[2]。因此,针对我院这一数目庞大的特殊群体,掌握他们的现状和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于培育学生健康成才,确保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和谐校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1 自卑心理严重
自卑心理在贫困学生中相当普遍,原因主要有:①贫困生大多是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生活困难,经济较拮据,来到城市后,面对陌生的社会环境,不同的价值观念,生活水平的差异,对自我现状,如外貌、服饰、语言等方面不满,由消极的自我意识、自我暗示而产生自卑感;②由于城乡经济差别及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差异,贫困生感觉与其他学生存在着知识面、语言表达能力、接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文艺特长等方面的差异,在差异面前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以己之短比人之长,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形成了自卑心理;③有些贫困生中学时学习刻苦,成绩优秀,自我感觉良好,考入大学后,发现学习优秀、多才多艺的同学比比皆是,原本学习成绩带来的成就感、优异感受到冲击,心理发生落差而产生自卑感。
1.2 焦虑
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使得学习及生活没有稳定可靠的经济保证。为此,贫困生总处于焦灼不安的忧虑之中,一方面因考虑如何解决学习生活费用不足、家中欠债太多等问题而常常不安;另一方面,他们期望以优异的成绩来慰藉家人的辛苦劳作,但由于种种原因,成绩欠佳,故而自责、焦急。有些贫困生还要外出找机会打工赚钱,在学习与打工之间疲于奔命,并且捉襟见肘的伙食费难以满足学业和打工的需要,加重了身体与精神上的负担。加上当前的就业形势又很严峻,社会竞争压力加大,使贫困生对个人的前途感到迷茫和困惑,因而精神压力过大,紧张情绪不断增加。由于精神经常处于压抑状态,没有或不愿意寻找倾诉心事的对象,焦虑情绪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宣泄,这些过度或过于持久的焦虑、抑郁体验,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事实上,心理上的抑郁和焦虑带给贫困生的困扰远远超出了经济上的艰难。
1.3 依赖心理
有些贫困大学生在面对贫困时,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觉得世界很不公平,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一味地希望学校能够全额免费,希望社会各界人士为自己提供帮助,把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把接受政府、社会、学校和同学们的帮助看作是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自己接受也是心安理得,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这种等、靠、要的思想,使得他们缺乏自强自立的精神和责任感。
1.4 厌世观
家境贫寒确实给大学生贫困群体带来了许多困难乃至精神上的沉重负担。一部分贫困生不是鼓足勇气战胜困难,而是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产生了挫折感,甚至失去了学习、生活的信心,而在总结这种挫折时,又过多地强调经济原因,夸大了社会上一些消极和腐败现象,进而发展到怨恨家庭的贫困、父母的无能,怨恨他人,以致于怨恨社会,产生一种厌世情绪。
1.5 人际交往障碍
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拮据、成长环境的相对闭塞、文化滞后、人际关系相对简单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使他们讷于言语、羞于交往,因为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不愿在公共场合露面,很少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不敢或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特别是需要一定经济付出的集体活动。另外,来自单亲或父母长年生病家庭的学生,他们从小缺少正常的关爱,不善于进行感情交流,因此就会遇到很多交流沟通的障碍,影响正常的交往。由于交往不多,别人就不了解他们,结果他们就变得越来越孤独,同时由于参加活动少,泯灭了自己的才华,能力没得到发展,眼界不开阔,这就更加重了他们的自卑感。
2 加强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几点措施
党和政府历来关心高等学校贫困生的生活和学习,并把贫困生救助问题看作是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关系到平安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大事[3]。我院严格按照政策要求,结合自身特点,逐步完善各种资助办法,形成了“奖、贷、助、补、免”的多元化资助体系,使帮困、助困有了基本保障。但要从根本上达到解困目的,仅从经济上解困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思想上、心理上、经济上的解困工作结合起来,使贫困生能更为坚强地面对和应付各种挫折,创造美好的未来。
2.1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
“以学生为本”就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高校工作中的体现,是对高校提出的构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环境”五育人的工作体系的要求。作为高校基础工作的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就应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及时掌握贫困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动态是做好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把关注的目光放在贫困生的身上,贫困生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辛酸经历,这段经历会影响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因此要多与贫困生接触,善于拓宽收集贫困生信息的渠道,及时掌握他们思想、学习、生活状况和所面临问题等的真实信息,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转变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能够健康全面地成长、成才。
2.2 在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基础上加强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
丰富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首先要引导贫困生用积极的人生态度来正确认识贫困,把贫困化作激励自己奋进的动力,从而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其次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对贫困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让他们把对祖国、社会、学校、家庭的责任与实现人生价值和自身成长成才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进行诚信教育,在班级、系院建立健全诚信评价机制,将贫困生在学习、考试、生活、消费等方面的诚信行为纳入受资助资格审核体系之中,并且定期开展诚实守信的主题班会。此外,还应对贫困生开展感恩教育,思想教育工作要有意识地将各种资助活动加以深化,变社会的爱心为贫困生成才的动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他们感谢曾帮助过自己的人,参与爱心活动与社会公益活动,尽自己的力量来回报社会。
2.3 开展各种助困活动,切实解决贫困生实际困难
充分利用政府当前重视和推进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建立科学完善校内学生经济资助运行机制,帮助贫困大学生得到完成学业所需要的最起码的经济保证,从而使贫困大学生基本上消除单纯因经济原因而导致的心理焦虑。经济资助应以“自助为主,他助为辅”,“有偿在先、无偿在后”,“以酬代补”的原则进行,针对部分贫困生不守诚信不偿还贷款、勤工助学不负责任、认为只要劳动就要付钱、缺乏义务劳动观念等的思想现状,开展各种形式的诚信教育、责任感教育、吃苦耐劳教育等各种思想教育工作,让努力学习、力求上进的贫困生获奖受补,以利于克服"等、靠、要"的消极依赖思想,树立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以利于鼓励学生艰苦求学、勤奋上进。
2.4 对贫困生的学习进行“扶贫”,提高其学习工作能力
高校中有许多贫困生由于早期所接受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使得他们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综合能力相对较差[4],进入大学以后一些科目(如英语、计算机等)立刻显露出差距,再加上中学与大学教育方式的变化,这些学生想通过原有的学习方式赶上或超过其他同学,却收效不大。加强对贫困生学习上的“扶贫”有利于帮助他们恢复自信,也有利于他们接受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思想教育工作者平时要多关心贫困生的学习状况,耐心解决贫困生的学习困难,在学习优秀的学生和学习困难的贫困生之间开展“传、帮、带”活动,特别要请学习优秀的贫困生介绍如何调整心态、勤工助学之余合理支配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学校也应多开辟文化、技术型岗位,将勤工助学与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如安排高年级贫困生进实验室勤工助学,在参加科研活动中提高能力,使对贫困生的学习“扶贫”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
2.5 紧密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贫困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高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改革和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培养人才与发展的迫切需要。贫困生由于其在学校的特殊身份及他们所面临着的更为艰难的处境,使得他们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负担,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心理咨询、利用校园网等工具开展与贫困生的心理沟通与教育引导、开辟网络心理咨询室、开展网上心理知识讲座、心理案例讨论等,让贫困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缓解压力、疏通自卑、焦虑、厌世等不良情绪的自我调节方法,增强贫困生自我心理健康维护的能力,通过坚持不懈的日常教育,最终达到贫困生精神解困营造和谐人文环境的目的。
2.6 创新思想教育工作的载体,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氛围开展激励教育
心理学的自我效能感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能否成功达到某一标准的知觉,多次成功的体验能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5]。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鼓励贫困家庭学生参加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文娱活动,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成功地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从自身的进步中获取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并且在活动中锻炼能力,开阔心胸,走出封闭的自我,感到党的温暖,师生的关心和呵护,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最大限度地激发自我潜能。在校园中应倡导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为荣,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可耻的优良风气,使贫困学生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减少过多的心理压力,培养其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愉悦的情绪,以增强其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从而达到正面的激励效果。
总之,高校贫困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涉及国家对教育的投入、社会的支持、家庭承担的责任以及大学生本身付出的努力等多方面的因素。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以关注贫困生的生存状况为基础,坚持以教育为先导,以育人为目标,鼓励贫困生正确认识和对待贫困,确立贫困生自我面对人生的勇气和信念,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全面提高贫困生的能力,使每一位贫困生不单学有所成,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从根本上帮助贫困生真正脱贫。
参考文献
[1]孙雅萍.从细微处着手——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实践研究[J].科教文汇,2007(7):88-89.
[2]廖赞勇,赵必精,何胜.论民族医药院校贫困生救助工作的优化[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5):861-863.
[3]蒋肖波,倪再羊.“构建和谐校园”与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工作[J].华东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4):447-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