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东盟;直接投资

一、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现状

一直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之间的投资基本上是单方面的,主要是东盟国家的资金流向中国。与东盟对中国的投资相比,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数额较小,发展缓慢。但进入21世纪后,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进入了一个宽领域的快速发展时期。截至到2009年末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规模累计为95.7亿美元,基本接近100亿美元的目标,投资规模迅速扩大。从2003年到2009年,中国每一年对欧盟的直接投资的流量都在逐步增加,体现了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逐步扩张的趋势。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初步对东盟进行直接投资尝试,直接投资产业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及原材料领域。随着中国和东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合作的深入,中国在东盟的直接投资逐步渗入到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2000~2003年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和制造业;到2004年中国的直接投资则更多的进入金融服务业以及贸易和商业领域,投资额分别为11659万美元和7244万美元;2009年在继续保持传统采掘和矿业以及制造业投资比重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大了批发零售的直接投资。

二、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的相对水平较低,总体规模偏小

目前中国真正有实力、有条件“走出去”对东盟的企业还是比较少的。与欧盟、美国、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在该地区的投资相比,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水平仍然较低,总体规模并不高。2009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二十位的国家地区中,只有新加坡榜和缅甸上有名,位列第五和第十九,其余东盟国家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占比重都非常小,不在前二十名之列。

(二)投资的产业分布不合理

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在产业分布上还与主要的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地调整和优化。目前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电力煤气供应、采矿业,2009年末这三种产业分别占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存量的 33.6%、17.3%、13.0%。中国对东盟投资的服务业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占投资存量总额的比重较高,但直接投资数额的绝对值和其他国家或地区相比远远落后。技术服务、计算机服务以及金融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较高,也是当今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在投资领域争夺的主要产业,可是中国对东盟这三个服务业的投资额所占比重还不到10%。而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在农、林、牧、渔业和采矿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所占比重较大,说明中国的服务业在东盟的投资市场地位还很弱,而中国更看重的是对东盟资源领域的直接投资。

(三)投资国别分布不平衡

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新加坡、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尤其是新加坡就占了52.4%。这种投资不平衡的状态将会持续,结局有对经济发展水平高、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直接投资额继续快速攀升,而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贸易关系不太密切的国家的直接投资额提高速度缓慢,这将会进一步拉大中国与各东盟国家间直接投资发展水平的差距。

三、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建议

(一)对于东盟等发展中国家,中国企业要以扩大市场和获取资源为主。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的一些行业如纺织业、小商品制造业等发展迅猛,而国内市场容量是一定的,现在这些行业市场容量已经接近饱和,在国内市场中企业竞争激烈、利润率低,发展潜力有限,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很多行业和部门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生产、营销上面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竞争相对较小,相对于他们,中国在这些行业上是拥有比较大的优势的,利用中国在技术熟练度、营销方式、人力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占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一方面能够解决我国产量过剩的问题,为企业创造利润,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能使中国的企业积累对外投资的经验,提升对外投资的水平。

(二)充分利用东盟的资源优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及其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借助于国外资源合作开发来获取中国经济发展所急需的某些资源,已经成为目前中国利用国外资源满足国内需求的有效途径。东盟与中国地理位置相邻,且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的拥有量十分富足,因此加强与东盟部分国家在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森林、橡胶、农产品等领域的合作开发应该作为中国目前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主要战略标。具体来说,中国的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应积极加强与文莱、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的联系,建立稳定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供应基地;东盟的农产品资源丰富多样,中国应与东盟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合作,如在东盟部分国家建立农业技术合作中心,对中国具有优势的农产品积极派遣农业专家和技术工人到东盟进行技术指导,以带动国内农产品和农业机械产品的出口。中国企业应继续加强对东盟自然资源丰富国家的直接投资,在东盟建立战略性资源开发供应基地,以弥补中国国内的资源短缺和满足国内需求,能够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和国民福利的有效改善提供可靠的资源供应。

参考文献:

[1]李世泽.基于OLI模式的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动因分析[J].中国与东盟,2007,(06).

[2]周雪春.加快中国对东盟服务出口的途径探讨―论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J].东南亚纵横,2008,(12).

[3]李建伟.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策略选择[J].东南亚纵横,2008,(10).

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服务业FDI;制造业FDI;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5-0012-02

1 制造业FDI带动服务业对华转移的原因分析

就我国而言,现代服务业的对象――制造企业既可能是地方性的,也可能是全球性跨国企业。服务业(如贸易、金融)在某种程度上处于集中固定生产和分散变动需求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许多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总是希望与一个服务商建立长久持续的关系,或者是希望与该企业的顾客(无论是本地还是国外的顾客)同时受到一个服务商的服务,以便于业务往来时往往会遇到想要把相关服务外包时却发现相关服务的外包市场不成熟,尤其是很难找到接受外包的合格服务企业,没有办法进行外包。这样,我国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就会陷入一个“僵局”当中。这是一种不良的锁定状况,使得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不能实现互动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随着生产者服务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服务型跨国公司出现在中国也就成为一种必然了。

从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形成来看,主要有两类:

1.1 制造业跨国公司在服务业的投资

随着经济的发展,制造与服务已经发展到高度相关的阶段。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是在20世纪70 年代以后,而且其中较大部分是中间服务而不是最终消费服务业。投资主体并不都是服务业跨国公司,有相当数量的制造业跨国公司在国外投资设立附属企业。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以及实现市场导向的垂直一体化。一些制造业跨国公司还把他们的研究与开发、工程、营销、咨询、电讯和软件开发等服务部门扩展成为面向国外、自主经营的盈利单位。

另外,随着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有些制造业企业还接管了与其主要业务并没有关系的服务业企业,其目的是为了寻求将来发展的新领域。就制造业跨国公司参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在地区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没有竞争优势。随着制造业竞争的加剧和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制造业的跨国公司越来越依靠其附属服务业的发展来扩大市场份额和长期占领市场。

1.2 服务业跨国公司

由于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出现及迅速发展都是在最近几十年的时间里,特别是新经济网络时代的出现,给服务业跨国公司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便利,同时越来越多的服务业跨国公司也使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由于新兴服务业的知识化和信息化特征,服务业跨国公司往往比制造业跨国公司的资本密集度更高,技术优势更强,也更容易形成世界市场的垄断局面。加之服务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服务业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东道国的影响更为广泛和深远。

2 实证分析

结合前面对影响服务业跨国扩张因素的分析和制造业FDI对服务业FDI的影响的研究,本部分将根据现有数据取相应变量,从东道国角度出发对影响服务业跨国转移进入中国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2.1 建立模型

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影响服务业跨国直接投资动因的因素主要有市场容量、人力资本、劳动力成本、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水平以及制造业FDI的发展等。使用1997-2006年间服务业10部门(S1,地质勘查、水利管理业;S2,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S3,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S4,金融、保险业;S5,房地产业;S6,社会服务业;S7,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S8,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视电影业;S9,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S10,其他服务部门)实际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作为解释变量(以SFDI表示),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利用面板数据建立的Panel Data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其中,Xit为1×K阶的解释变量向量,βit是K×1阶系数矩阵,K为解释变量个数。模型中的系数随着时间和个体的不同而改变,因此,可以反映模型中被忽略的不同时间因素和个体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被称为“非观测因素”),这也是Panel Data模型的主要优点。在本模型中,i代表服务业的各部门,一共有10个部门,t为时间段,一共是10年。

2.2 解释变量的筛选与模型具体形式的设定

结合前述影响服务业直接投资的因素分析,我们选取8个解释变量对其进行分析,各解释变量单位均按历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价加以统一。

①市场规模,用国民生产总值代表,即GDP。它反映的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预期正相关。

②基础设施建设,用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国民生产总值来综合代表,预期与其正相关。用INF代表。

③开放水平,服务贸易的依存度,服务贸易进出口总值除以GDP,用TRA代表。这个变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该地区是居民和政府对外资的接受程度,也决定了是否能较快地、有效地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外商的投资。但是由于服务业行业的特殊性质,对其回归符号还不能加以判断。

④劳动力成本用行业人员平均工资,劳动力成本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劳动力资源禀赋和供给水平。我们用LC表示。

⑤人力资本,用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来表示,预期与服务业FDI正相关,用HC代表。

⑥市场潜力,我们用服务业增加值来表示,东道国服务业产业发展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外商的投资选择。我们用SGROWTH来表示。

⑦其他产业发展对服务业的影响,主要用制造业国内生产总值和制造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实际投资额来表示,制造业FDI对服务业FDI的影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分别用用MGDP和MFDI 来表示。

2.3 计量结果的解释和分析

由表1的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对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有着显著的影响,甚至其系数为负值,表明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服务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水平在下降,这显然与客观事实有所不符。由于我国对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仍然存在着各种形式的限制和进入壁垒,导致目前我国吸收的服务业直接投资在规模上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还不相匹配,存在着严重的差距,这可能是计量结果上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除了国民生产总值这个变量以外,还有三个解释变量在5%的检验水平下也不显著,分别是服务贸易依存度、国内服务业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值和制造业国民生产总值。由于服务的特殊性质,使得服务业与制造业相比具有较大差异,而对于服务业的研究也与制造业不同。由于服务业的无形性(intangibility)、不可分离性(inseparability)以及品质差异性(heterogeneity),绝大部分行业要求提供者和接受者的物理接近,即服务的提供者和接受者只有在同一时间、地点才能完成服务交易,因此服务业难以运用出口的方式来进入国外市场,而必须采取投资的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服务业的存在要以商业存在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说要完成跨国交易,直接投资的形式是必须的。这也是服务贸易依存度为什么对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影响不显著的原因。而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和制造业规模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不显著的原因,可能与我国现阶段服务业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有关。在服务业中占生产总值绝大比例的还是传统服务业,比如餐饮、房地产业等,不能与规模日益扩大的制造业和其它产业形成互动,对于国内服务业的有效需求增长不够,导致大量外商直接投资有机可乘,迅速进入中国市场。而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也大多停留在规模上的扩大,在技术创新、研发等方面还大大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导致其对先进生产业的需求不够旺盛,总之,我国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是国外服务业大量进入的原因,也是解释为什么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和制造业规模为什么对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没有显著影响的原因。

而其他四个变量对于服务业大量的国际转移有着显著的影响。劳动力成本对服务业投资水平的影响系数为正,虽然有悖于常理,但是由于对华服务业直接投资大部分都是市场寻求型性质,尤其是我国现在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一些行业,比如金融保险等一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行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服务业跨国公司在选择中国进行投资时,劳动成本并不是他们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相反由于他们投资的一些行业往往是平均收入较高的一些行业,所以造成了计量上出现系数为正的结果也是正常了。人力资本在对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是显著的,而且系数为正,与我们预期是符合的。制造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也是对服务业进入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国际转移中的协同性。但是由于服务业各行各业的特殊性,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仔细的分析,找出不同行业受制造业FDI的影响差异,我们利用变制造业FDI规模的斜率模型可以得到以下计量结果。

由表2的实证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十个行业中有四个行业对制造业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变化并不敏感,分别是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房地产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和其它行业。作为传统业的交通仓储和房地产业,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大量引进使其已经有了很大的存量,以至于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他们的投资额急剧下降,所以他们对于制造业FDI的大量进入并没有呈现出的相关的变动,而对于通信业和社会福利等服务业,政策上的限制还是比较明显,其与制造业FDI上的协同效应,还不够显著。其他六个行业,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引进从劳动密集性初级加工制造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转变,与之相关的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也呈现出结构性的调整和升级,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一系列生产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也日益扩大,在计量结果上,制造业FDI的投资规模对于服务业的大量进入都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尤其是与制造业有着密切联系的生产业的进入,系数都非常显著,弹性系数都超过了2,与现实情况是相符的。

3 政策建议

鉴于制造业FDI对于服务业对华国际转移的正向影响,为了促进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水平的提升, 同时也为了我国产业间协作的融合能与国际接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继续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同时,深刻分析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对服务业的内在需求,并对此需求进行有效的整合和积极的引导,确定服务业招商引资的重点,从整体上提升国际制造业和服务业进入中国的协同程度以及外商在华投资的层次。

(2)加快发展中国的服务业,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着力发展以生产业、知识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和扶植中国本土龙头服务企业,努力推进中国企业由加工制造环节的优势向服务环节的优势延伸。通过政策引导,推动有实力的中国服务企业努力嵌入外商企业群居价值链条,成为其配套服务供应商,带动中国服务业竞争实力的提升。本土服务企业与外资制造企业形成稳固、深度的业务合作关系也是增强外资根植性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Dominique,M.Gross,Horst Raff and Michael Ryan(2005):Inter- and intra-sectoral linkages i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evidence from Japanese investment in Europe,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19,110-134.

[2]Erramili,M and Rao,C.P. (1990) :“Choice of Foreign Market entry modes by Service Firms:Role of Market Knowledge”,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Second Quarter: 30,2.

[3]陈守明,韩雪冰.基于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生产者服务业发展模式[J].上海企业,2006,( 5).

[4]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0).

[5]李慧中.贸易与投资动因――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差异[N].复丹学报,2004,(1).

[6]李珠峰.中国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4,(7).

[7]聂清.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效应研究[J].国际商务研究,2006,(1).

[8]孙文博.90年代我国服务业利用FDI投资环境因子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3,(10).

[9]薛求知,郑琴琴. 服务型跨国公司的出现及扩张动因[J].世界经济研究,2002,(5).

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范文第3篇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7-0026-02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有了不俗的表现。2014年末,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更是连续三年保持了世界第三的水平,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企业作为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主体,国际化程度也逐年攀升,为中国实现对外投资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平衡、促进包容性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数据显示,中国2014年全年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参与境外直接投资活动的投资者共对全球逾156个国家和地区的4522家境外企业进行了投资活动,累计金额达到1029亿美元,同比上年有14.1%的增幅,其中非金融类投资898亿美元,能源矿产领域仍为投资热点所在。与此同时,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国家中,发达国家占比有了较大提升,其中对欧盟投资也有约1.7倍的增长,在欧债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对欧洲投资的“跳跃式”增长尤其引人注目。

中欧长期以来稳定而密切的经贸往来,双边贸易在2013年底达到了5591亿美元的规模,其中欧盟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市场,同时中国也是欧盟的第一大进口市场和第二大贸易伙伴。那么,作为一个新兴发展经济体,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伙伴国结构迅速从发展中国家和资源型国家向欧美发达国家集中的现象,内在的原因是什么?中国企业在欧洲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又有着何种形式和行业分布形态?欧债危机背景下,中国加大投资力度的现象是否是长期性的趋势?这些问题,都将留待本文在余下部分逐一展开进行探讨。

二、中国企业对欧洲直接投资的发展状况

(一)中国企业对欧洲直接投资活动的规模与主体

据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的数据可知,2010年中国对欧洲的直接投资存量仅为61亿欧元,位居印度、冰岛等国之后,而截至2012年末,这一金额已增长了4倍之多。与此同时,数据显示2013年初中国在欧洲直接投资企业为7148家,企业资产总额为878亿欧元,中国企业投资的欧洲国家也由两年前的28个增至35个,且早在2012年末,中国在欧洲所设立的直接投资企业便覆盖了全部欧盟成员国。由图1的部分关键指标可以看出,单就企业数目而言,两年时间内中国对欧洲直接投资的企业数目有了较大程度的增长,涨幅高达57.9%;且伴随着对欧洲直接投资额的迅猛增长,相关企业的从业人员也有了大幅增加。此外,诸多数据也表明中国对欧洲ODI活动中企业偏向于“年轻化”的局面,中国企业在对欧洲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水平也正在不断的提升。

(二)中国企业对欧洲直接投资的流量与存量

伴随着中国与欧洲双边资金流动规模的增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多,根据由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的数据报告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都有了跨越式的增长。2004年中国对欧盟等国的直接投资的存量和流量分别为5.37、0.73亿美元,到2012年底则分别突破了315.38、61.2亿美元,增长速度尤其迅猛。无论是直接投资的存量还是流量,亚洲始终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集散地;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地主要集中在了包括香港、开曼群岛以及澳大利亚等传统的避税区,欧洲地区在2012年分别吸纳了中国约8%的投资流量和7%的投资存量,相较之下规模较小,但是仍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全年对欧的直接投资占到了流入欧洲的全部外资的1.4%,这一比例显著需要增强。

三、中国企业对欧洲ODI的投资结构特征

(一)中国企业对欧洲直接投资的投资结构

自从欧洲“债务危机”爆发以来,国际投资者纷纷撤资,而中国资本却在此时背道而驰,加大了投资规模,大量中国资金进入欧洲市场。例如,中国山东重工集团收购德国叉车制造商凯傲集团25%的股份、国家电网投资21亿欧元购买意大利国有存款银行能源网资产35%股权、复星集团出资10.38亿欧元收购葡萄牙储蓄总行保险公司的80%股权等等都是典型的代表。整体而言,通过对各行业的流量和存量占比、资金规模都不难看出,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以及金融业是中国对欧洲直接投资最为集中的三大领域,且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也是增长较快的行业部门。

与此同时,也通过选取部分欧洲国家,详细探讨了中国对欧ODI的行业分布结构。如表1所示,在7个样本国家中,能源、交通、技术和不动产部门的对外直接投资是覆盖面相对较多、投资规模较大的产业部门。这与上文所分析得出的结论相一致,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以及金融业吸纳了大多数的中国对欧洲的直接投资。

根据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这两种投资形式,结合企业投资的行业流向,本文借鉴Hanemann & Rosen(2012)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国企业在对欧盟的直接投资中,绿地投资模式是投资者更多采用也更为偏好的投资方式,但并购的方式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在项目合作方面,通信设备及其服务、工业机械、设备和工具以及替代/可再生能源产业是相对集中的三大产业。当然,目前中国的对外投资领域开始向酒店、医疗、电信、地产等产业迈进。

除了产业分布结构方面的特征,伴随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的不断扩大,从国家和地区分布结构来看,2014年中国在欧洲直接投资规模最大的国家是意大利,而中国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的投资从2011年到2014年有大幅的增长。与此同时,卢森堡、英国、法国、德国、瑞典和荷兰是吸引中国直接投资最多的欧盟国家。显然,中国企业在欧洲的分布呈现出西欧多于东欧、北欧和南欧的局面。然后,在不同的地区内部,各类企业的占比也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例如,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占据了西欧投资者的主体,而东欧则以个体及家族企业为主。

根据上述关于企业的行业和地理区位的分布,更进一步对企业所有权结构等特征进行展开。德意志银行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海外投资曾经主要来自中国的国企,但在2011到2013年之间,中国私企在欧洲大陆的投资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从之前三年的4%上升到30%。

(二)中国企业对欧洲直接投资的特征

基于上述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的规模和结构的分析,不难发现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表现出三个明显的特点。首先,中国企业对欧盟直接投资的流量、存量不断增加,增速明显,但同时所占比重并不大。伴随着中国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同时欧债危机为中国企业投资欧盟提供了不少难得的机遇,中国投资者对于欧洲的投资兴趣不断升高,投资规模有了很大程度的增长。但正如前文分析得知,欧洲地区在2012年分别吸纳了中国约8%的投资流量和7%的投资存量,相较之下规模较小。其中2011年中国全年对欧的直接投资更是只占到了流入欧洲的全部外资的1.4%,相比之下,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无论是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占的比例,还是在欧盟吸收的全部外国直接投资中所占的比例都还比较小。

其次,中国对欧投资重心逐渐从投资自然资源和促进贸易两方面转移到全产业链的投资模式,投资行业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当前,对欧盟的直接投资几乎覆盖了大多数行业,但是主要集中在中国并不具备比较优势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截至2010年底,中国企业对这三个行业的投资存量占同期对欧盟投资存量总额的83.2%,其中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投资存量为58.76亿美元,对制造业的投资存量为30.79亿美元,对金融业的投资存量为14.51亿美元,分别占对欧盟投资存量总额的47%、24.6%和11.6%。近年来,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的行业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开始向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住宿和餐饮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发展。即便如此,工业仍是中国对欧投资的重点领域,化学产业、汽车、煤炭原油和燃气的投资比重仍然相对较大。

最后,中国企业对欧洲的直接投资地域分布不均,主要投资仍然集中于欧盟核心国家。据商务部统计,中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倾向于市场规模较大的欧盟核心国家,截至2010年底中国企业对欧盟直接投资存量排名前十的国家分别是卢森堡、德国、瑞典、英国、荷兰、匈牙利、西班牙、法国、意大利、波兰,这十国的投资存量占对欧盟投资总额的94.7%。相比之下,中国对于其他新增的欧盟国家投资则极少,比如2010年对马耳他的投资仅为237万美元。

四、中国企业对欧ODI投资的动因和变动趋势

(一)中国企业对欧洲进行ODI投资的动因

国际投资理论将企业寻求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分为四类,包括资源寻找型、市场寻找型、效率寻找型和战略资产寻找型四种。而且,根据该理论的表述,企业进行海外直接投资一般会选择自己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而从降低自己的生产和交易成本,以获得比在母国更高的利润回报。

然而,上述理论的分析和研究框架却很难与当前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的现状相结合起来,因为中国对欧洲PDI活动的范围十分广泛,很难将其归于四种类型中的单一一种,更多情况下是多种原因的综合作用结果。与此同时,在对欧盟的直接投资中,中国企业并没有将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欧盟,而是将投资重点集中于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这恰恰又是中国企业不具备竞争优势的领域。因此,需要将分析视角与全球价值链相结合,中国主要是通过加工制造业嵌入国际生产网络而参与国际分工并获得产业发展的,这也是中国融入全球经济参与全球产业链的主要方式,但是中国参与的部分位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并没有主导整个产业链,所以,中国企业很难进行将自身优势产业进行海外转移的对外投资。上述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促进了中国企业对欧洲直接投资的现存局面,而随着国际、国内竞争的日益加剧,走出去成了更多企业的选择。欧盟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管理经验、完善的市场制度以及极大的市场需求,基本可以满足中国企业投资发展的需要,因此,扩大对欧盟的直接投资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中国企业对欧ODI投资的变动趋势

现详细分析了中国对欧洲直接投资的现状和特征,同时在特征部分指出了一些细微的不足之处。在近年来不断增长的势头下,中国对欧ODI的投资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新趋势。

首先,中国企业对欧盟直接投资的规模将继续扩大。由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对欧盟的直接投资净额总体不断上升,存量和流量每年都以较大的比重增加,按照这样的趋势,在双边贸易政策和国家关系稳定的情形下,中国企业对欧盟直接投资的规模必将继续扩大。事实上,欧盟的主权债务危机为中国的投资带来了机遇,同时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与欧盟“2020战略”深度对接的背景下,中欧政策的高度一致,为中国企业对欧盟的直接投资提供了宏观的支持,因而未来的投资规模将会有更进一步地扩大。

其次,中国企业对欧盟新成员国的投资也将不断的扩大。由前面的分析可知,中国对欧盟新成员国的大部分国家投资非常少,更多的集中于欧盟的核心成员国。根据国际化相关理论可知,实际上这些新的成员国或地区是中国扩大对欧盟投资的潜在区域,伴随着他们商业法律环境以及市场机制的日渐完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通过对这些国家的投资,不仅能够实现互补,同时也可以开拓新的国际市场。近年来,中国对于部分新加入的欧盟成员国的投资规模均有了大幅的增加。

最后,跨国并购方式占对欧直接投资的比例将持续提高。跨国并购模式凭借迅速进入东道国市场并占有市场份额,有效降低了进入新行业的壁垒,减少了对外投资的风险等优势,风险较小、投资收益较快,是中国企业投资欧盟的主要模式,在今后的投资中这种模式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国际化动因;创新系统

作者简介:邓志能,男,西安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 710049

刘丹丹,女,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

一、KIBS国际化动因现有理论研究及评价

由于服务的不可储存性、异质性及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与制造业明显不同,服务业进入国际市场不能采取线性的方式逐步推进,而需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进行。[1]早期关于服务业国际化动因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上。如Dunning(1989)将基于制造业的“国际生产折衷论”应用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认为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也需要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及区位优势,并且只有同时拥有上述三大优势时,才能进行有利的对外直接投资。[2](5-39)之后,很多学者从更多角度对国际化动因进行了分析。Lovelock和Yip(1996)从市场驱动、竞争驱动、技术驱动、成本驱动、政府驱动五个方面分析了服务业国际化的动因。[3](64-86)李慧中(2004)认为,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论”对服务业的适用性是不突出的,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是产品差异条件下追逐规模报酬的产业内贸易导致的结果。[4]郑吉昌(2004)则将服务业国际化动因概括为生产性和消费的拉动 、供给的推动(专长、劳动力)、服务业的竞争、进入壁垒降低(标准成本化、全球范围优势)和服务贸易自由化、赢得信赖以及全球学习。[5]魏江等(2004)认为,KIBS国际化是需求拉动及供给推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需求方面是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及竞争的需要,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它更擅长的企业,实现价值链的分工,使KIBS企业有了进一步生存的空间;供给方面是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及范围经济而主动向国外扩张。[6]

以上学者尽管从不同角度对服务业及KIBS国际化动因做出了解释,也注意到服务业与KIBS、与制造业的差别,但是,这些学者更多地是从产业角度来进行分析,注重的是服务的特征。KIBS不仅仅在于具有服务性的特征,还具有创新性特征,这也是KIBS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而现有的研究忽视了KIBS具有创新功能的特征,忽视了KIBS在创新系统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根据KIBS的特点,在借鉴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另外一个角度――创新系统的视角对KIBS国际化动因进行分析,以期获得更为圆满的解释。

二、KIBS创新特性及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及功能

在知识经济下,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并逐渐取代了土地、资本、劳动力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及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创新过程的关键所在。KIBS具有知识生产和知识扩散的功能,在创新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非一般的生产和消费部门。

(一)KIBS创新特征

KIBS创新是指发生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的创新行为及活动,是KIBS与客户利用各自的知识及技能,为完成一项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任务而做出的一系列合作行为。知识密集型服务创新具有显著的高客户相关性,即 KIBS与客户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创新服务质量的高低依赖于KIBS与客户的交互作用。在创新中,客户与KIBS之间的知识流动是双向的:KIBS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在交互中传播现有的知识,同时通过客户反馈也加强了KIBS本身的知识基础,扩大了KIBS的知识存量,并可能引起新的交互作用。Strambach(2001)建立一个模型(见上图),将KIBS知识过程分为明晰知识和缄默知识的获取、知识的重新整合、知识向客户企业的转移与扩散三个阶段,说明了KIBS与客户间的这种知识流动及交互作用。[7](53-68)

(二)KIBS在创新系统中的角色

KIBS创新具有高客户相关性,这不仅仅促使其本身必须具备高的创新性,以满足客户的需要,也使其有可能将创新性知识传递、扩散给客户,即KIBS不仅仅具有知识生产的功能,也具有知识扩散的功能。具体而言,KIBS在创新过程中主要有三个角色:创新推动者(Facilitator)、创新转移者(Carrier)及创新来源(Source)。[8]

1.创新来源(提供者)。KIBS在进行创新时是创新主角,KIBS为制造业或其他服务行业提供服务或知识,提供创新概念及思想,并与客户企业紧密联系共同完成创新。Hertog(2000)认为,KIBS作为知识及创新的合作生产者,是一种私人知识库,即所谓的“第二知识库(the Second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或“新知识库”①。[9](491-528)如广告商为客户开发并组织实施一个新的广告策略。

2.创新推动者(合作者)。KIBS企业为客户的创新提供支持服务,但创新本身不是来自KIBS,也不是由它从别的企业扩散到客户企业。如管理咨询公司协助客户开发一种新的服务分销渠道或引入一种新的会计制度,在这里,KIBS为客户传递它们需要的知识或服务来支持创新。

3.创新转移者(购买者)。KIBS企业将现有的创新从一个企业或者一个行业传播到另外一个行业或客户企业,创新本身不是从KIBS产生的,KIBS只是一种中介。此时,KIBS也扮演着购买者角色,即KIBS从制造业或者其他服务行业购买知识、设备及资本品,但KIBS在购买后还承担一个重任,即将该产品客户化,适应客户的需求。如KIBS企业为客户引进及实施一个先进的、创新性的ERP软件,并将该软件客户化。

可见,KIBS在创新系统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它的知识生产和知识扩散的功能,是创新系统的节点及桥梁,是创新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KIBS在创新过程中扮演多种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KIBS本身作为一个创新主体,在不断进行内部创新的同时,也为创新系统中的其它主体提供了创新的平台,对创新起到催化作用。

三、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扩展――KIBS国际化的动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国际化的系统,国家创新绩效取决于该国利用全球创新网络及全球创新资源进行创新的能力,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已成为促进创新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Toivonen,2005)。[10]另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自身创新系统的不完善及创新资源的缺乏,通过国际化获取创新资源,提高本国创新系统竞争力就成为一个必然选择及必要的途径。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发展,增强了作为创新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KIBS国际化发展的动力及压力,主要体现为实现如下四个效应的需要:

(一)国家创新系统边界的国际扩张效应

Coase(1937)认为,企业的扩张与收缩在于交易成本的节约。[11](386-405)创新系统也存在由于交易成本节约而导致的边界扩张与收缩。创新系统边界的扩张表现为创新组织规模的扩大和创新行为的融合与协调两个方面,前者是单一组织形式下的规模扩张,后者是对创新系统的改造 。[12]创新系统革新的动力来源于知识在系统内流动的机制。信息通讯科技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创新活动之间的互动与依赖日益加深,为了获取更多、质量更高的创新资源,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创新主体主动向外扩张,实现国际化发展。KIBS国际化一方面是实现本身规模经济的需要,另外一方面降低了知识在创新网络接点传播的交易成本,使报酬递增得以实现,并促进其他创新主体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同时,KIBS作为知识扩散的桥梁及中介,它的国际化有利于改造跨国创新组织结构,建立灵活的组织创新网络,有效降低创新主体在国际化进程中由于规模扩大而带来网络接点之间连结不稳定的风险(规模扩大与风险加大之间存在“两难”问题),实现创新系统质的扩张。

(二)知识的放大效应及国际扩散效应

知识系统要么是网络结构,要么是层级结构,而无论哪种结构,KIBS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网络结构中,KIBS加强了不同网络接点之间的知识流动。在层级结构中,KIBS有利于知识沿着层级进行流动,如典型的专业会计服务就属于这类。而创新系统竞争力的差异在于知识创造和扩散通过不同的中介和组织交互作用来进行。[13]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各国国内市场日益与国际大市场融为一体,产业全球化以及企业生产、研究活动的国际化,使国际间的知识流动愈加强烈。由于KIBS具有知识生产性和扩散性并重的特征,KIBS在国际化发展中不断吸取国外知识,并通过对知识的整合、加工,不断进行知识创新,放大知识存量,提高了知识流动的质量,促进知识在创新主体之间的国际流动,在不同类别的知识网络中传递,加强了国家创新系统知识生产子系统及知识扩散子系统功能,通过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有效联结来提高学习和创造能力,使国家创新系统立足于国际创新前沿,利用国际创新系统的优势,迅速提高创新能力。

(三)制造业、服务业创新子系统的国际互动效应

KIBS所具有知识生产及知识扩散功能,使传统的创新系统发生了变化,服务业创新子系统与制造业创新子系统出现融合的现象,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创新活动互相表现对方的特征。它们之间存在信息、知识及人才等要素的流动,并通过这些流动使两者产生极强的互动作用,互相为对方的发展提供支持。制造业生产的国际化产生了对金融、会计和法律等服务的需求,为了满足国内制造业国际化的需要,KIBS企业跟随进入东道国提供服务。随着服务水平的提高及在国外提供服务经验的不断丰富,KIBS企业有能力主动在国外寻找发展的机会,实现从跟随战略到主动寻求新市场的国际化战略转变。跨国制造业规模经济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服务的能力而不是制造产品的能力,[14](45-56)在制造业国际化程度较高情况下,KIBS国际化是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四)国家创新网络的国际综合协同效应

创新系统创新效率的提高,不仅取决于各创新主体本身的高效运转,更取决于各创新主体间相互联系和合作形成的网络协同。在强调知识流动的创新系统架构中,创新主体间的互动关系愈趋复杂。创新主体之间存在正、负向反馈及增强、抑制作用,有着显著的非线性关系。要提高创新系统效率,不仅要提高内部效率,即各子系统(如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内部管理过程的效率;更要提高外部效率,即各子系统之间(包括区域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与国际创新系统的联系)合作与交流的效率。KIBS作为连接国际、国内及区域三个不同层次的知识系统的重要桥梁,只有与国际接轨,保证知识在各个层次的创新系统、各个创新主体及创新主体各要素之间的横向与纵向流动,产生互动和作用,形成创新网络的国际协同,使国家创新系统在国际环境下有效地运行,降低创新风险,减少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四、结 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更加复杂的开放性网络系统,系统各部分密切相关和互动,系统各部分必须协调发展,任何一个部分的失衡都将影响到整个系统创新能力的发挥。知识互动是创新系统的关键所在,创新能力及效率的提高要求知识互动在国际间顺利进行,要求创新主体之间通过互动发挥系统效应。KIBS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创新系统的主体, 是知识创新的来源,而且在于它成为创新网络内信息、知识流动的主要管道及创新系统的接点及界面,促进知识在国际间及各创新主体之间的顺利流动。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为KIBS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客户资源、环境、产业支持,KIBS国际化是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创新系统在全球背景下提高创新能力、提高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注 释:

①第一知识库为高等院校、研究组织,以及一些为公共部门服务的中介组织。

主要参考文献:

[1]朱廷王

[2]Dunning J.H.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the growth of services: Some conceptual and theoretical issues [J]. 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1989(1).

[3]Lovelock, C.H. and YIP, G.S.Developing global strategies for service businesse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6,38(2).

[4]李慧中.贸易与投资动因: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差异[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5]郑吉昌.服务业国际化的动因与特点[J].商业研究,2004(10).

[6]魏江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7]Strambach. S. Innovation processes and the role of 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In: Koschatzky, K., Kulicke, M., Zenker, A. (Eds.), Innovation networks - concepts and challenges in the European perspective [M]. Physical heidelberg, 2001.

[8]Bilderbeek, Rob and Pim den Hertog, The Interactiveness and Innovative Role of Technology Based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T-KIBS). TSER-SI4S-project, TNO-SI4S Report No. 3,1997.

[9]Den Hertog, P.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as co-producers of innov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0,4 (4).

[10]Marja Toivonen. Future prospects of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KIBS) and implications to regional economies[R]. The Inaugural Nordic Geographers Meeting, 2005.

[11] Coase, Ronald H.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 1937(4).

[12]石良平,高菁.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4).

[13]Bilderbeek, Rob and Pim den Hertog, The Interactiveness and Innovative Role of Technology Based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T-KIBS). TSER-SI4S-project, TNO-SI4S Report No. 3,1997.

[14]Quinn J B, Baruch J, Paquette P C. Exploiting the manufacturing-services in interface.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88,29(4).

Internationalization Drives of KIBS

Deng Zhineng Liu Dandan

Abstract: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the global economy, components of a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NIS) have intensified the interaction,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with their counterparts in other countries, and this further makes the NIS as a whole toward internationalization. Because 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KIBS) are playing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any NIS, there should be an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se two. Based on a critical review of existing theori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unctions of KIBS in the NIS and analyze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drivers of KIBS from a NIS perspective.

Key words: 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internationalization drives; innovation system

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范文第5篇

公报指出,截至2005年底,中国近4000家境内投资主体共在全球163个国家(地区)设立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境外企业)6426家。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以下简称流量)12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3%;截至2005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以下简称存量)572亿美元,较上年增加124亿美元;2005年,通过境外企业实现的进出口额577亿美元;境外企业就业人数达到47.4万人。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4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流量为7302.6亿美元,存量为97322亿美元,以此为基期进行测算,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相当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出)流量、存量的1.68%和0.59%。

对外直接投资概况

公报分几个部分综合阐述了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况:

一、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

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首次突破百亿,达到12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3%;其中股本投资38亿美元,占31%,利润再投资32亿美元,占26%,其他投资52.6亿美元,占43%。2002至2005年四年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年均增长速度为65.6%,2005年流量较上年增加1.2倍,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开始步入较快发展期。

在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较快发展的动因时,公报指出,首先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万亿元,同比增长9.9%, 这是中国经济连续三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率。在世界银行公布的2005年全球主要国家的GDP排名中,中国以2.229万亿美元的GDP总量,超过意大利和法国,并略微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同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以8188.72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在人均GDP方面,包括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广东、山东、辽宁、福建九个省市超过了2000美元,达到2004年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其中上海、北京人均GDP超过了5000美元,这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物质可能。

其次,政府部门积极推动对外投资便利化,建立、健全对外投资的促进、服务体系,为中国企业境外投资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2004年,为了推进对外投资便利化的进程,商务部根据《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在2003年行政审批改革试点的基础上,下发了《关于境外投资开办企业核准事项的规定》,并与国务院港澳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内地企业赴香港、澳门投资开办企业核准事项的规定》。上述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委托下放境外投资核准权限,简化手续,进一步体现了在市场化原则下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的精神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对推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引导企业对外投资,商务部、外交部了《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一)》、《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二)》、并制定《在拉美地区开展纺织加工贸易类投资国别导向目录》、《在亚洲地区开展纺织服装加工贸易类投资国别指导目录》,为企业境外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服务环境。

截至2005年底,中国共与87个国家正式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内地与香港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的安排》以及《内地与澳门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的安排》均已生效;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国共与116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为中国企业通过法律的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第三,国家财政对“走出去”的支持力度加大,中国企业主动对外投资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2005年财政部、商务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决定对境外投资采取直接补助和贴息方式予以支持,引导和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设立研发中心、开展农林牧渔业合作等。

第四,国内银行、保险业主动参与企业大规模对外投资活动的意识不断增强。

随着中国企业综合能力的提高,近年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业务逐年增加,单笔项目的收购金额也越来越大。2005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收购金额达41.84亿美元,是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实际收购业务的最大金额,此项目得到了国内多家银行的积极支持。

公报认为,中国企业的总体实力增强也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按销售收入排名的2005年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中国内地企业有15家入选,其中中石化、国家电网公司、中石油三家企业进入前50强,中石化公司以年销售收入750.76亿美元位居第31位,是中国企业上榜以来的最高名次。2005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的10家非金融类企业的当年投资流量76.3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的62.2%;存量达201.3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35.2%。据商务部统计,2005年中国非金融类境外企业的销售收入较上年增长42.4%,利润总额较上年增长46.6%。

从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地区分布情况看,拉丁美洲地区为64.7亿美元,占52.6%,主要流向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巴哈马,亚洲地区43.7亿美元,占35.6%,其中,香港地区34.2亿美元,以下依次为韩国、马来西亚、也门、蒙古、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越南、老挝等国家,欧洲地区5.1亿美元,占4.2%,主要流向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英国、吉尔吉斯坦等国家;非洲4亿美元,占3.3%,主要流向苏丹、尼日利亚、南非、几内亚、埃及等国家;北美洲3.2亿美元,占2.6%,主要流向美国、百慕大群岛、加拿大;大洋洲2亿美元,占1.7%,主要流向澳大利亚。

2005年通过收购、兼并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65亿美元,主要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的投资,中国网通集团通过其BVI公司收购香港电讯盈科有限公司股份的投资,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股份的投资等。

二、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

从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地区分布情况看,亚洲地区406.3亿美元,占71%,主要分布在香港、韩国、澳门、新加坡、越南、泰国等国家(地区);拉丁美洲地区存量114.8亿美元,占20%,主要分布在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欧洲地区15.98亿美元,占2.8%,主要分布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德国、西班牙、英国等;非洲地区15.9亿美元,占2.8%,主要分布在苏丹、阿尔及利亚、赞比亚、南非等;北美洲地区12.6亿美元,占2.2%,主要分布在美国、百慕大群岛、加拿大;大洋洲6.5亿美元,占1.1%,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

从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行业分布情况看,商务服务业(主要为投资控股)165.5亿美元,占28.9%;批发和零售业114.2亿美元,占20%;采矿业86.5亿美元,占15.1%;交通运输和仓储业70.8亿美元,占12.4%;制造业57.7亿美元,占10%;房地产业15亿美元,占2.6%,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业13.2亿美元,占2.3%;建筑业12亿美元,占2.1%;其他37.1亿美元,占6.6%。

三、中国对避税地的直接投资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把香港、英属维尔京、开曼群岛、百慕大群岛、巴拿马、新加坡、卢森堡、瑞士等近20个国家(地区)定义为避税地,其主要特征有:税率相对较低、银行或商业保密程度高、金融业占主导地位、通讯设施现代化、不实行货币管制、无须向监管或统计部门提交财务报表等。随着跨国公司日趋成熟,通过避税地投资的做法在国际上被普遍采用,投资者以适当的组织结构使其投资的地理分布多元化,通过特别目的实体(SPE)的建立使融资可以从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同时进行。这些组织结构通常被称为管道公司、控股公司、财务公司和地区总部等,它们在将国际经营的税收总成本降到最低的同时,还可以避免汇率风险,将货币管制降到最低水平,避免不必要的国际资本转移。因此许多国家(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初始地或外来直接投资的来源地大多集中在这些避税地。

公报指出,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向避税地的金额为99.2亿美元,占流量总额的81%,主要分布在开曼群岛、香港地区、英属维尔京群岛、百慕大群岛。

2005年,中国对避税地直接投资的存量金额482亿美元,占存量总额的84.3%,主要分布在香港地区、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百慕大群岛、新加坡。

四、中国对主要经济体的投资情况

(一)中国内地对香港地区的投资

2005年中国内地对香港地区的投资流量34.2亿美元,占流量总额的27.8%,同比增长30%;主要流向批发零售业、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房地产业、制造业等。

2005年中国内地对香港地区的投资存量365亿美元,占存量总额的63.8%。从行业构成情况看,批发和零售业占25.4%,商务服务业占24.1%;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占16.9%;采矿业占15.9%;房地产业占3.8%;制造业占3.6%;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3.4%;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3.4%;水利及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占2.4%;其他行业占1.1%。

(二)中国对欧盟的投资

商务部统计结果显示,2005年,中国对欧盟25个成员国中的23个国家有投资发生,存量金额7.3亿美元,其中2005年流量1.85亿美元。

从2005流量情况看,流向制造业的投资1.03亿美元,占55.7%,主要分布在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批发和零售业0.62亿美元,占33.3%,主要分布在德国、英国;商务服务业占2.6%,主要流向德国、荷兰;餐饮业占1.5%,主要分布在荷兰、英国;其他行业占6.9%。

从2005存量情况看,批发和零售业2亿美元,占27.4%,主要分布在英国、德国、瑞典、法国、意大利;制造业2亿美元,占27.4%,主要分布在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瑞典、荷兰;农林牧渔业1.25亿美元,占17.1%,主要分布在西班牙;采矿业占12.7%,主要分布在丹麦;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占5.8%,主要分布在德国;商务服务业占3.1%,主要分布在德国、法国、荷兰;居民和其他服务业占1.8%;餐饮业占1.3%;其他行业占3.4%。

(三)中国对美国的投资

对中国在美国设立的700多家直接投资企业统计数据的汇总显示,2005年中国对美国投资流量为2.32亿美元,存量为8.22亿美元。

从中国对美国的投资流量的行业分布情况看,批发和零售业占62.4%,制造业占24%,采矿业占8.8%,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占4.7%,其他行业占0.1%。

从中国对美国的投资存量的行业分布情况看,批发零售业3.2亿美元,占39%;制造业2.44亿美元,占29.7%,主要分布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占10.5%;信息传输及计算机和软件业占6%;商务服务业占5.7%;采矿业占3.3%;建筑业占1.8%;房地产业占1.7%;其他行业占2.3%。

(四)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投资

根据中国在澳大利亚设立的近200家境外企业统计数据的汇总显示,2005年,中国对澳直接投资流量1.93亿美元,占对大洋洲地区投资流量的95.2%;存量5.87亿美元,占中国在大洋洲地区投资存量的90.3%。

2005年中国对澳大利亚投资主要流向采矿业,占对澳投资总额的85.7%;其次为批发和零售业,占8%。从投资存量的行业分布情况看,采矿业占41.5%;批发和零售业占36.4%;制造业占16%;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占3.1%;其他行业占3%。

(五)中国对俄罗斯联邦的投资

对中国在俄罗斯设立的近400家境外企业统计数据的汇总显示,2005年中国对俄的投资流量2亿美元,占对欧洲地区投资的40.2%;存量4.66亿美元,占中国对欧洲地区投资存量的29.1%。

从2005年中国对俄罗斯投资的流量行业分布情况看,农林牧渔业占27.6%;采矿业占25.8%;制造业占16.6%;房地产业占12%;批发和零售业占6.3%;商务服务业占5.1%;建筑业占3.4%;交通运输业占2.5%;其他行业占0.7%。

从2005年中国对俄罗斯投资存量的行业分布情况看,农林牧渔业占24.4%;制造业占22.2%;商务服务业占17.1%;采矿业占13.1%,批发和零售业占10.5%;房地产业占7.2%,建筑业2.6%,其他行业占2.9%。

(六)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投资

2005年,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联盟(以下简称东盟)十国的投资存量为12.56亿美元,其中2005年当年流量1.58亿美元。中国对东盟投资流量的44%流向批发和零售业,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其次为采矿业,占23.3%;以后依次为制造业(19.5%)、建筑业(7%)等。

从2005年中国对东盟投资存量的行业分布情况看,制造业4.37亿美元,占35%,主要分布在泰国、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等国家;批发和零售业2.98亿美元,占23.8%,主要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0.97亿美元,占7.8%,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商务服务业0.81亿美元,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建筑业0.77亿美元,占6.2%,主要分布在泰国、新加坡、菲律宾;采矿业0.7亿美元,占5.6%,主要分布在老挝、印度尼西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0.61亿美元,占4.9%,主要分布在新加坡;专业技术服务业0.46亿美元,占3.7%,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农林牧渔业0.33亿美元,占2.6%,主要分布在越南、柬埔寨、缅甸;房地产业0.31亿美元,主要分布在越南;餐饮业0.14亿美元,占1.1%;其他行业占1%。

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的特点

公报从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和存量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在分析概括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特点时,公报指出,第一,2005年对外直接投资额首次超过100亿美元。

第二,通过收购、兼并实现的直接投资占到当年流量的一半。

第三,境内投资主体对境外企业的贷款形成的其他投资在直接投资中占43%。

第四,以投资控股为主的商务服务业投资占当年流量的四成。公报中显示,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向商务服务业49.4亿美元,占当年流量的40.3%;制造业22.8亿美元,占18.6%,主要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木材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等;批发和零售业22.6亿美元,占18.4%,主要是从事进出口贸易类企业的投资;采矿业16.8亿美元,占13.7%,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投资;交通运输、仓储业5.8亿美元,占4.7%,主要是水上运输业的投资;其他行业5.3亿美元,占4.3%。

第五,在开曼群岛、香港地区、英属维尔京群岛等传统避税地投资占当年流量的81%。

第六,对拉丁美洲的直接投资64.7亿美元,占流量总额的52.6%,首次超过亚洲地区跃居第一。公报亦详细列述了对全球各地区直接投资的情况:亚洲43.7亿美元,占35.6%;其中,香港地区34.2亿美元,以下依次为韩国、马来西亚、也门、蒙古、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越南、老挝等国家。欧洲5.1亿美元,占4.2%,主要流向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英国、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非洲4亿美元,占3.3%,主要流向苏丹、尼日利亚、南非、几内亚、加篷、埃及等国家。北美洲3.2亿美元,占2.6%,主要流向美国、百慕大群岛、加拿大。大洋洲2亿美元,占1.7%,主要流向澳大利亚。

第七,地方的对外投资流量较上年增长一倍多。2005年,地方对外投资额20.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11.5%。其中,上海、浙江、广东、黑龙江、山东五省市投资最为活跃,当年对外直接投资额均超过1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24%、119%、49%、195%、195%,以下依次为北京、江苏、河南、河北等。

公报同时概括了2005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特点:

第一,存量规模继续放大,投资分布的国家(地区)更为广泛。2005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572亿美元,较上年末增加124亿美元,共分布在全球163个国家和地区,较上年末增加14个。

第二,从存量的构成情况看,股本投资197.3亿美元,占34.5%;利润再投资270.4亿美元,占47.3%;其他投资104.3亿美元,占18.2%,利润再投资所占比重最大。

第三,从行业分布情况看,商务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占到投资存量的一半。公报显示,2005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主要分布在以下行业:一是商务服务业(主要为投资控股)165.5亿美元,占28.9%。二是批发和零售业即进出口贸易类的投资114.2亿美元,占20%。三是采矿业86.5亿美元,占15.1%,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四是交通运输、仓储业70.8亿美元,占12.4%,主要是水上运输业。五是制造业57.7亿美元,占10.1%,主要分布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如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六是房地产业15亿美元,占2.6%。七是信息传输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3.2亿美元,占2.3%,主要是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的投资。八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3.2亿美元,占2.3%,主要为其他服务业的投资。九是建筑业12亿美元,占2.1%。十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9.1亿美元,占1.6%。十一是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6亿美元,占1%,主要是专业技术服务业的投资。十二是农、林、牧、渔业5.1亿美元,占0.9%。十三是其他行业3.7美元,占0.7%。

第四,中国在亚洲、拉丁美洲地区的投资存量占到九成。公报显示,亚洲地区406.3亿美元,占71%,主要分布在香港、韩国、澳门、新加坡、越南、泰国等国家(地区);拉丁美洲地区存量114.8亿美元,占20%,主要分布在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欧洲地区15.98亿美元,占2.8%,主要分布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德国、西班牙、英国等;非洲地区15.9亿美元,占2.8%,主要分布在苏丹、阿尔及利亚、赞比亚、南非等;北美洲地区12.6亿美元,占2.2%,主要分布在美国、百慕大群岛、加拿大;大洋洲6.5亿美元,占1.1%,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

第五,从存量规模上看,中央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占81.8%,地方的投资存量为93.8亿美元,较上年增加28.8亿美元,广东省雄居榜首,以后依次为上海市、北京市、山东省、浙江省、江苏省、黑龙江省、河北省、福建省、河南省。从所占比重看,2005年末地方投资存量占16.4%,较上年末提高两个百分点。

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构成

公报分析指出,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主体多元化格局比较明显,国有企业占整个境内投资主体的比重由上年的35%降至29%,而有限责任公司所占比重为32%,较上年增加4个百分点,有限责任公司所占比重超过国有企业跃居投资主体首位。

公报还显示,中央企业仅占境内投资主体总数的7%,地方占93%,其中浙江、广东、山东、福建、江苏、上海、黑龙江的境内主体数量占全部的62.5%;浙江省的境内投资主体数量居首位,共949家,占境内主体总数的23.6%;七成的私营企业投资主体来自浙江、福建两省。

从境内投资主体的行业分布看,制造业占到投资主体总数的五成半,主要分布在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纺织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

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地区和行业分布

公报指出,根据6426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统计资料汇总显示:2005年底,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境外企业)共分布在全球163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国家(地区)的71.2%,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572亿美元,从境外企业的分布情况看,亚洲、欧洲地区投资覆盖率分别达到93%和85%。

从境外企业的国别(地区)分布来看,香港、美国、俄罗斯、日本、越南、德国、澳大利亚的聚集程度最高,集中了境外企业的45.6%;其中在香港的境外企业占16.5%,美国占10.3%,俄罗斯占5.8%,日本占3.8%,越南占3.5%,德国占3.1%,澳大利亚占2.6%。

从境外企业的行业分布情况看,制造业占境外企业总数的34.7%,批发和零售业占17.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17.5%,建筑业占7.6%。

从境外企业的设立方式情况看,子公司及分支机构占境外企业数量的96%,联营公司仅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