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 创造必要的音乐欣赏环境
这其中包括很多环境种类:
1、生活中的音乐环境: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从不爱听音乐到爱听音乐再到会听音乐的过程,但是每个人对所听到音乐的感受是不同的,“音乐的耳朵”需要大家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去训练它,刺激它。就像学习语言一样,长期的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学习,那么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如果孩子们时常处于一个音乐环境中,让他们能不时地触碰到它,即使他们只是听到而已,并不是在欣赏它,那么潜移默化的,他们也是在受到音乐的浸染。从初步感知上接触它,聆听它,那么如果在课堂上出现了那些乐曲,学生会觉得好像似曾相识,会对它产生亲切感,而不是满耳陌生的“天外来音”不知所谓了。让孩子们在生活中聆听音乐寻找音乐,如从自己喜欢的影视、动画作品中聆听优秀的音乐;在平常的节日庆典中聆听不同环境下,不同风格的音乐。
2、课堂学习环境:例如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创设学习情境,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集中注意力,力求达到教学最优化。将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探索。
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一个属于自己的魔法师,所以每个孩子会变幻出各种性格和想象力,我们的目的就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想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培养学生对所欣赏的歌曲的“再创造”所以,让他们主动去参与初步体验和感受乐曲,重感性轻理性的去听,先不要在乎这首乐曲中都有什么知识含量,只要抓住你在欣赏它时的感觉,能否“听进去”。放开手让孩子们自己寻找答案!
二、 多媒体创设直观形象的视、听效果
大多数的学生都会对此非常感兴趣,因为看电视本身就是他们一大兴趣爱好,一些交响作品,音画作品,都可以以此生动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例如:欣赏迪卡斯的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迪士尼动画作品《幻想曲》就以动画配以古典名曲的形式展现给孩子们,以小米奇将魔法师淘气的小徒弟这个形象生动的表现了出来,那把被施魔法的扫帚也赫然出现在孩子们的视野中,这时乐曲中原本抽象的“魔法师的主题”“小徒弟的主题”“小扫帚的主题”,都形象清晰地呈现在了学生面前,有些孩子甚至还会哼唱了其中的主题旋律,这不能不说是提高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三、 艺术门类相综合——教学过程中的丰富与拓展
我们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始终是伴随着生存环境的开放和对多元文化的吸收,在音乐教育中也免不了使内容更加生活化,涉及的范围更加多元化。
虽然我个人是非常反感将音乐课上成语文课、美术课,但是适当恰当的加入学科融合是可取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对其欣赏的专业性,拓展和更新他们的知识内容和知识结构,也能大大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审美能力。
四、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与理念
我们国家与国外的音乐教学的起点、环境、方法与发展存在着很多差异和很大的距离,但是正走在新的道路上的我们需要新方法的推动和实践,我们可以针对我们的教学对象和现状对教育方法进行合理的借鉴实验。例如:瑞士的“达尔克罗兹教学法” 注重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和即兴音乐活动,特别是体态律动;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注重旋律和节奏的联系。在平时上课前可以加入一些简单的旋律试唱练耳练声训练,这对音乐欣赏过程中对乐曲的主题的听辨能力起到很好的辅助效果等等。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课;改进设想
音乐欣赏是对音乐创作的接受环节,听众欣赏作曲家、演奏家的音乐,才使音乐创作有意义,其次,音乐欣赏也是听众对音乐的反馈环节,听众可反映自己对音乐的意见与建议,使作曲家与演奏者可以及时改进,听众在音乐欣赏之时,大脑充斥着音乐的旋律,在对音乐接受与体验音乐美感的过程中,听众的主观能动性也充分得到发挥,使大脑富有创造性。在音乐欣赏中,听众获取了审美体验,使精神情操得以陶冶,感悟人世间的真善美,获取丰富的情感体验。初中音乐欣赏课效益颇多,改进音乐欣赏课,解决其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对于提升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诸多益处。
一、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师缺乏对初中生审美趣味的关注
一个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欣赏的过程,才能受益颇丰,但调查研究表明,但前初中音乐欣赏教材普遍得不到学生欢迎,像音乐作品钢琴曲《少女的祈祷》比较接近青少年的欣赏水平,音乐形式简单,但由于作品的表现形式得不到学生的欢迎,得到的反响便是音乐太过沉闷,教师与学生是两个不同的群体,年龄与生活阅历层面都存在一定差异,由此,对音乐的欣赏也存在不同层面的关注度,教师缺乏对学生审美趣向的了解,使得教学内容选材单一,不够全面,学生提不起上课兴趣,产生开小差、私下交谈等现象,导致整个教学效果差。
(二)学生缺乏音响感知的基础
学生在欣赏音乐时,首先对音乐的节奏、力度、音色等音乐的基本要素有辨认能力,高一层次的要求是学生能在基本辨认之上把这些要素合成旋律、乐章、曲调,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曲子,这一过程便是音响感知,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普遍发现学生缺乏这一感知能力,在听到钢琴曲像《命运交响曲》时,很多学生把注意力都放在图片与视频上,对音乐本身感知较少,教师在课件中大量采用图片、视频等,虽然课件好看,但是教学效果却不佳,与多媒体应用于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初衷不符。这样的教学模式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收效甚微,致使学生没有基本的的音响感知基础,对音乐欣赏缺乏兴趣。
二、改进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设想
(1)音乐欣赏活动中情感体验的挖掘
情感体验是审美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带动审美认知、审美理解、以及促进听者进行审美想象,挖掘听众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情感体验,能让他们更深入更透彻的领悟音乐世界。如和调动青少年的情感体验,教师有必要利用流行音乐有效地导入教学内容,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对流行歌曲较为热衷,音乐欣赏教材中掺杂部分流行曲目,在不降低审美深度的同时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能带来最直接的情感体验,以情感为切入点,在音乐欣赏时,首先教师可首先讲明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唤起学生们的情感体验,像思乡之情、感恩之情等等,在与音乐表达的情感有相同之处时,听众便会细细聆听,去体会与领悟音乐世界与自己的情感世界,这样的音乐教学活动才是富有意义的,能加强人格塑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加强理论讲解和音乐感知的训练
只有具备一定的感知能力,学生才能更好地从音乐作品中获取信息,得到情感的体验与精神层面的升华,音乐感知不仅需要有敏锐的听觉,还需要有丰厚的各类知识的沉淀,教师训练学生音乐感知的具体方法可如下,从旋律入手,旋律具有表现音乐主体的作用,加强学生对旋律的感知,能有效增强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获取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在欣赏曲目《二泉映月》时,其优美的旋律带动学生的听觉感受,学生认真聆听,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脑海中产生不同的画面,仿佛与创作者同呼吸、共命运,教师引导学生从旋律出发,去感知音乐。除了旋律之外,乐曲的节奏也是音乐欣赏的重要部分,音乐作品的节奏都是创作者精心选择与雕琢的,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节奏之时,能感受到一种动态之美,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各个要素所占据着不同的地位,教师要找准教学的出发点,以最容易被接受的方式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三)音乐欣赏活动中想象、联想的激发
音乐的情感变现不是抽象的情感,听众发挥充分的想象力便能与创作者达成一定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促进思想能力的升华,从不同的欣赏层面出发,音乐欣赏中的联想与想象分为以下三个类型,由造型性音乐引发的联想,由声音引发的联想,由情节性音乐引发的联想,以由声音引发的联想为例,在学生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之时,让学生闭目聆听优美的音乐,去感受乐曲表现的内容,很多学生大胆发挥想象,想到了美丽的春天,想到了万物的欣欣向荣,也想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美好的情感,在这样的联想与想象之下,学生获取了美的体验,沉醉在美的感受之中,加之老师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的音乐素养与欣赏能力也自然而然获取提升。音乐欣赏活动本身便是一个主观创造的活动,听众在享受美妙乐曲的同时,大脑也会展开无尽的想象,教师有针对的对学生想象与联想能力的激发,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美的感受与思想境界的升华。
一、创建温馨的环境,激起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
音乐与其他学科有很大差异,音乐的课堂与理论知识性的学科相比较,它更具有活泼性和娱乐性,因为音乐教学就是一种审美的活动。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自由的表演,畅所欲言。因而,老师要提供一些机会,让学生能够进行音乐互动,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音乐,从而使他们在音乐互动中享受乐趣。举个例子,在上课前教师可以播放一首大家都十分熟悉的音乐,这样可以很好地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引起互动。问问他们平时的欣赏音乐的类型和习惯等。由于每位学生的性格、阅历等都不同,所以在欣赏过程中会造成不同学生的不同感受,所以面对同一首歌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悟,老师不能局限同一标准去要求学生,应由学生自由的发挥,让学生自己去欣赏并领悟音乐情感。这样就拉近了师生之间心理的差距,而且在不知不觉间创造了师生之间和谐的氛围,从而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趣味,为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提供了条件。
二、创造好的环境,激起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
教育家杜威曾说:“为了激活学生的观念,必须由一个恰当的经验环境,作为观念的开端。”因此,在音乐欣赏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完全适合学生欣赏与感受情感的环境,使学生能够完全的投入到情境中去感受音乐十足的魅力。初中学生的个性稍有开放,自身自制能力不是很强,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不能再达到教学的要求。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与本堂课相关的音乐家的图像与影像等。因为初中学生已经拥有部分做事的能力,他们也可以去搜集资料,这些图像资料可以由师生一起努力共同完成。比如在欣赏《保卫黄河》演奏音乐时,老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音乐的主题是什么,以及演绎与创作背景,有关这首歌的历史等,使大家能够真真切切的感受音乐的情感美和意境美。这样的艺术美,会带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感觉与氛围,使学生完全投入到音乐美的境界里,早已忘了自己是在上音乐课。
三、抓住学生的爱好,提高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
音乐需要人们投入到歌曲的里去,带着丰富的情感,一定会产生一种打动人心感受。初中生增加自己的阅历,生活范围逐渐扩大了,他们的情感也慢慢丰富了。音乐欣赏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转换为自己的感悟,因此,在增强感受能力的前提上,提高了对不同音乐的欣赏兴趣,丰富了情感世界。
例如,中国民族音乐是人民大众的歌曲,是我国艺术的经典,民歌赏析是初中音乐课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但是在老师在上此课程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民歌根本不喜欢,没有一点兴趣,他们认为民歌不够时尚,跟不上社会的进步,听起来让人困倦,甚至让人感觉到十分无味,受折磨的感觉,与流行音乐来比差远了。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应该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提高学生对民歌欣赏的兴趣。譬如为了使学生了解民歌中号子的表现形式,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把学生分成两拨,加油时吹响号子,让学生体验到号子在拔河中的作用。还可以组织学生欣赏《小白菜》的影像,让学生自主投入到那种艰苦的情景当中,用心感悟小白菜的苦楚。总的来讲,初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就是要以学生的主观情感出发,展开自主思考与学习,使学生进行愉快的欣赏,为学生提高体验音乐的氛围,激起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
四、融入流行音乐,符合学生兴趣
初中学生大多处在青春期,大多数学生特别喜欢流行歌曲,因而,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上可以适当的听一些流行歌曲,这样不但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还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平时欣赏可以做出更好的指向,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选择适合的音乐,可以进行合理到位指导,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乐意的。在初中教学中,要尽量挑选一些积极向上,健康,符合中年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的歌曲。例如周杰伦的《青花瓷》之类的中国风歌曲,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的文化,同时这类流行歌曲也能够十分符合学生的欣赏类型。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理解较容易,老师可以通过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理解进而联系到民族音乐的情感问题,学生就不容易抵触民族音乐的鉴赏。
关键词:创新思维;初中音乐;教学
目前,由于初中生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同时音乐不是中考中的必考科目,所以初中生在初中音乐学习方面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较少。这样的现状导致初中音乐教学课堂效率不高,教学质量不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以创新思维构建初中音乐教学课堂,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本文笔者结合初中音乐教学实践,就如何以创新思维构建初中音乐教学课堂进行重点探究。
1.以创新思维构建初中音乐教学课堂的必要性
新课程标准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音乐教学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1]。新课程的核心思想是培养初中生的音乐素养,让初中生理解音乐,在音乐中产生情感共鸣,帮助初中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在音乐教学实际中,初中生不重视音乐教学,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教师只有以创新思维构建初中音乐教学课堂,才能激发初中生参与音乐教学的兴趣,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初中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以创新思维构建初中音乐教学课堂的实施策略
新课程下,初中音乐教学目标是“展示音乐魅力,愉悦学生身心,健康快乐为本”,倡导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实践中,激发初中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初中生的参与热情[2]。音乐教师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需要开拓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以满足新课程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初中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考虑以下创新策略来实施以创新思维构建初中音乐教学课堂。
2.1创新性的情境导入,激发初中生兴趣
初中生思想活跃,在课前休息时活泼好动,教师在音乐课堂开始时,就需要尽快的将初中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上来。教师在进行初中音乐教学实践时,需要改变传统的课前导入模式,创造性的设计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激发初中生的音乐学习热情,积极参与到初中音乐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该注意几点重要的策略: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自由的、吸引人的环境;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独立解决,以此来体验自尊和责任感;支持学生提出更多更好的新观念,即使是不适当的观念,也不要立即否定,而是让学生自己体验它;当学生表现不佳时,要理解和鼓励他们,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对讨论结果进行恰当的总结;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潜能,并且都能表现出创造性。
例如,在初中音乐课程《西风的话》。教师在课程开展开始,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初中生思考有关秋景的词语、学过的古诗,让初中生在脑海里形成秋景的画面,为学唱《西风的话》准备铺垫。教师通过创新性的以秋景设计教学情境,让初中生带着想象的画面去学习歌曲,不仅激发了初中的学习热情,而且让初中生在想象中更好的理解歌曲中的意境,提高了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2.2革新型的教学方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通常是教师在示范歌曲之后,学生跟着教师学唱。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不能发挥初中生的自我积极性,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下。以创兴思维构建初中音乐教学课堂,要求教师在开始教学实践时,创新教学方法,采用革新型的教法方法,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多媒体助学法: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广泛应用于现代教学中,多媒体集图像、视频、文本、声音等信息于一体,图文并茂、声像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由复杂为简单、变抽象为形象、化呆板为生动,丰富了教学内容,形象了教学情境,构建了新型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多渠道的信息传递,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在开展音乐课堂教学时,可以采用新技术、新科技来辅助教学。以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初中生参与到音乐教学实践当中。
比如在初中音乐教学《黄河大合唱》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将互联网上不同的合唱播放给初中生学习。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听觉刺激,学习《黄河大合唱》的节奏和唱法。采用多媒体助学法,提高了初中生对于歌曲的直观感受,促进了初中生更快的掌握该首歌曲。
2.3创新型的课外实践,提高初中综合音乐素养
教师在进行初中音乐教学时,不仅需要在课堂上创新教学方法,在课外时间里也要鼓励初中生参与音乐实践,让初中生大声的唱出自己的音乐,抒发心中的情感。音乐在众多艺术形式中被誉为最擅于抒感和引起共鸣的形式之一[3]。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音乐教学的更高要求是培养初中生音乐素养,提高初中生音乐欣赏能力,提升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在组织形式上,教师可以以创新思维来组织音乐课外实践活动。
例如,教师在组织初中音乐课外实践时,可以借鉴电视媒体上比较流行的形式,鼓励所有的初中生都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比如在初中音乐教学《青春的旋律》后,教师可以组织初中生开展音乐好声音。鼓励初中生自选曲目,唱出自己的音乐感受。以创新思维组织的创新型的课外实践,不仅提高了初中生的参与兴趣,更提高了初中生的整体音乐欣赏能力,抒发了内心情感。
3.结束语
教师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时,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以创新思维来组织初中音乐教学,让初中生在音乐中放松身心,提高音乐综合素养。以创新思维构建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不仅有助于激发初中生对初中音乐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而且提高了初中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有助于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晓君.浅谈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创新思维[J].教师,2012,13(27):46.
关键词: 职业学校 音乐欣赏 教学误区 应对措施
一、引言
音乐欣赏是音乐活动的归宿,是听众对音乐作品的具体掌握和评价的审美活动,是音乐再创造的过程。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人们对音乐的本身得到一种认知,产生一定程度的共鸣,形成审美愉悦,从而满足审美要求。音乐是抽象的表情艺术,所以每个人对于音乐的感知、接受、理解存在着许多差异。比如,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有的人听了感慨万分,领悟很多;有的人则只感到好听,甚至有的人觉得不好听。这些不同的反应,就体现了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的不同层次的感受和欣赏能力。这种感受和欣赏能力,从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体现了人们文化素养之间的差异。因此,提高音乐欣赏水平,就成了音乐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音乐欣赏,一般来说,大致可分为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官能的欣赏、感情的欣赏、理智的欣赏。官能的欣赏主要满足于悦耳,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是比较简单的欣赏。除了官能的欣赏之外,还必须进入感情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层次。要从官能、感情和理智三方面全面欣赏一部作品,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一是要不断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了解音乐的构成要素及表现功能;二是要熟悉作曲家的创作个性,作品的时代背景及风格特征;三是要不断加强历史、文学和其他诸方面的文化修养,因为音乐作品的灵感常常来自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深底蕴之中。除此之外,丰富的想象力也是提高音乐欣赏水平所不可缺少的。作曲家用想象创作音乐,欣赏者靠想象欣赏音乐。小提琴妩媚的旋律使人想起娉婷的少女;大提琴深厚的音色常用来代表沉稳的老人、英武的男子;笛子明亮的音色表现早晨、鸟鸣;竖琴、古筝的琶音好像潺潺的流水……作曲家以不同的乐音组合向听众暗示,欣赏者以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再创造,用自己的联想去还原补充,去发展、丰富作曲家的创造。
二、音乐欣赏教学的误区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音乐欣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误区。下面从不同方面进行阐述。
(一)概念理解上的误区。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觉得,音乐课就是音乐欣赏课。每次音乐课音乐欣赏教学内容比例较大,使受教育者觉得音乐欣赏是接触音乐、了解音乐、理解音乐的唯一途径,在概念上使受教育者留下了上音乐课就是上音乐欣赏课的印象。虽然学校音乐教育是普通的音乐教育,不是专业的音乐教育,但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有很高的要求,这与教师的基本素质有紧密的联系。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学习者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就是学习音乐较好的方法。比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进行音乐节奏的自由组合,旋律的自我创编,音色的自由选择,等等。可通过音乐表演提高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虽然由于条件有限,普通学校的学生不是人人都会演奏乐器,但是音乐表演有多种形式:歌唱、音乐剧、舞蹈,等等。这些活动都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内容,从而在欣赏的同时,主动参与音乐的创作与表演,提高综合音乐素质。
(二)教学方法上的误区。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真正让学生取得良好的音乐欣赏教学效果与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有紧密的联系。有些人觉得:音乐欣赏,唯一的教学方法就是聆听音乐。所以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就只注重音乐的聆听,而忽视了音乐的分析。有些教师觉得学生的理性思维已经渐渐超过感性思维,所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就偏向于音乐的分析而忽视了音乐的聆听,特别是高年级的(一般是初中二、三年级到高职一、二年级)音乐教学中。我认为,音乐欣赏教学,是需要将聆听音乐和分析音乐相结合的,缺一不可。只注重聆听,会趋于感性,缺乏理性;只注重分析,会强调逻辑,缺乏情感的投入。只有听―析―听,才能较好地欣赏音乐。
(三)教学环境上的误区。音乐无处不在,良好的欣赏环境对音乐欣赏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同一首音乐作品,在音乐厅里进行欣赏与在教室里或在广场上进行欣赏,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在专业的音乐表演场所、音乐厅里进行音乐欣赏活动,除了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之外,对音乐的理解还会受到演奏者表演行为的影响,出现情绪化的波动,从而忽略了本身对音乐音响的感受。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环境的布置与欣赏曲目内容的统一至关重要。或者直接把小乐队搬进课堂,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音乐,在视觉和听觉上对音乐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如达到完整的协调,会引起学生更多的情感共鸣。广场上的音乐欣赏一般是大众化的,它跟公众的表演行为是紧密联系的。如达到完整的统一,也会取得较好的欣赏效果。一般人认为,在音乐厅欣赏音乐是最好的选择。我认为,应该先对表演的音乐作品有一定了解后,再去音乐厅欣赏,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曲目上的误区。教师的音乐欣赏教学内容,很多都会受到主观性的影响,这在幼儿园教育或者小学低年级教育中也许可以,但是在高一点的年龄层次上,就过于片面化了。在选择音乐欣赏教学曲目的时候,除了参考教学大纲外,还应在教学实践中直接探索,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和理解音乐的能力进行选择。而且音乐欣赏教学曲目的选择,应该全面涉及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全面接触音乐。
(五)教学过程的误区。在低年级的音乐欣赏教学中,一般的教学过程是讲故事―听音乐―表演故事情节。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很多教师只注重讲故事和表演故事情节,对于音乐的这个过程在整堂课的安排中,占的比例很少。音乐欣赏教学活动,其教学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而讲故事和表演故事情节只是一种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本身的理解,而不是对故事的理解。教师应该对音乐本身的元素和故事的情节、角色进行合理的设计、结合,在讲解音乐的过程中,利用故事把音乐形象化,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三、音乐欣赏教学误区的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误区,具备较好专业素质的教师应做好应对措施。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换音乐欣赏教学的概念,把被动的欣赏转换为学生对音乐的简单创作,使学生参与到音乐欣赏课堂教学创作的环节中,有切身的欣赏体会,这能更好地达到欣赏的目的。在欣赏教学中把音乐聆听和音乐分析相结合,在备课上下工夫,力争把复杂的乐曲简化成基本通俗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在课堂互动中引导学生愉悦地完成欣赏过程。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环境。在教学环境的选择上,应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适量地精心选择欣赏音乐的环境。良好、合理的欣赏环境对培养学生高尚的艺术情操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选择恰当的欣赏曲目。对音乐欣赏曲目的选择,实际上是对教师音乐素养的考验,作为教学主体之一的教师,自身的音乐修养决定了欣赏课教学质量,适时、合适的分寸把握对学生来讲影响重大,只有师生双方共同提高音乐修养,在教学中合理碰撞,才能正确选择音乐欣赏曲目。
(四)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根据欣赏的曲目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在设计上要把听、说、读、写四项内容巧妙融入欣赏过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五)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可以侧重于直观听觉的音乐欣赏方式、形象化的音乐欣赏方式、情感化观念化的音乐欣赏方式,等等。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些方式进行合理的组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有官能的欣赏,还有感情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音乐教师除了要避免欣赏教学的误区外,还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活动服务。
总之,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学生对音乐作品听得愈广泛愈深入,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就愈能快速发展,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力。学生有了欣赏音乐能力,才能对音乐产生兴趣,从而自觉、积极地学习。教师应重视音乐欣赏的教学工作,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尽可能多给学生欣赏音乐的机会,并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生动地向他们介绍分析音乐作品。
参考文献:
[1]翟鑫.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改革.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2]覃丽婵.浅谈新时期职中生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5.
[3]胡万顺.职高音乐欣赏课教学之我见.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