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艺术发展

文化艺术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艺术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艺术发展

文化艺术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间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文化艺术

只有属于民族的文化才是属于世界的文化,将文化推向世界才能保证优秀的民族文化被传承下去,但是在我国的经济建设环节之中,一些原本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民俗文化逐渐被新兴文化淘汰,在文化竞争市场,传统的民俗文化并不占优势,无论是年轻人还年龄较大的老年人都对具有现代技术外衣的现代文化更感兴趣,而很多民俗文化受到了影响,甚至难以传承下去,而我国的群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民俗文化是不应被抛弃的,因此本文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价值以及传承方式进行分析。

1传承民俗文化的必要性

中国的民间文化成长于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群众基础深厚,中国风格鲜明,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拥护与喜爱。伴随新世纪的来临,我们不仅要肩负起保护民族文化的重任,还要将其继续发展下去,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多样化的基础上,整合与创新符合生产力与文化发展要求的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就一定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才能将民间民俗文化更好的发扬下去,最终实现传统文化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目标。在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将民俗文化传承下去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积淀,更加是中华民族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想将群众文化发展下去就要继续保持传统民俗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二者相互融合令群众文化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还能为我国的社会文化发展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发展群众文化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群众在这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其对文化的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是文化发展的创造者,是文化财富的继承者,所以在发展群众文化时,应该以群众为核心,时刻铭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将更加鲜明的文化特色与时代性充分体现出来。文化活动作为群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表现在社会文化方面,而且表现在继续建设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传统的民俗文化中,群众文化具有鲜明的传统性,在发展过程中就要传承这种民俗文化,并将其应用在文化活动中,从而使群众文化不仅仅带有传统的民族文化特点,更加具有现代化的时代特点。民族的民间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得以孕育、传承以及发展。同时,传统的文化形式与内容的传递离不开群众文化的支持。很多传统的群众文化,如赛龙舟、泼水节,都是经过一种固定的形态方式继承并发展下来的,经历了千年的演变仍未改变原貌。现如今,新兴的民俗文化正在蓬勃发展,走遍了神州大地,跨过了五湖四海,例如户县、金山农民画,当地农民就是根据传统的雕刻艺术、剪纸与刺绣等相融合再加上崭新的表现手法创造出的艺术形式,目前已经在十几个国家与地区展开巡回展示,受到了各地人民的喜爱。在继承传统的基础的同时,群众文化还会不断创造或衍生出新的活动方式。党和国家对群众文化的重视,整理、搜集、发掘和抢救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遗产,并使它们焕发出新的活力,不断创新和发展。群众文化具有共同性、稳定性、过程性、个别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也具有激励力、稳定力、约束力和凝聚力等六个方面的作用。群众文化的基础是物质文化,并以制度文化这个中间媒介向人民群众的行为规范渗透,把精神、物质和行为等层面的东西有机结合起来。

2通过传承民俗文化来发展群众文化的方法

如果想要将民俗文化当做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传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首先可以借助新旧媒体对民俗文化进行传播,提升群众对于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一般民间的民俗文化传输途径比较落后,很多民俗文化的表现需要观众到现场去观看,但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很难有时间到现场去看风俗表演,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民俗文化的传播方式来实现对民俗文化的宣传,可以通过电视播放的方式进行传播,还可以借助微博以及微信等新媒体来推广民俗文化,我国为了应对民俗文化的生存危机已经做出了很多行动,如通过综艺节目以及春节晚会来宣传民俗文化。事实上,民俗文化并不都是被现代人厌烦的小众文化,比如民俗中的“吃”文化,在过春节时,家家都要吃饺子,而我国的饺子已经被成功地推广到国际中,其他国家以我国的饺子为基本形式,进行了改进,使饺子这种具有文化价值的食物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另外,与之相类似的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在现代社会呈现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商家不断对其呈现方式进行翻新,我国的不同地区的呈现方式也存在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也使传统民俗食物成为网友在新媒体上的热议话题。这种传承民俗文化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创新同时也是民俗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民俗文化一直保持原有的形式,不作出改变,是很难在新时期以及新的社会中获得发展的权利,只有保证民俗文化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为了使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发挥更大的价值,相关人员还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民俗文化,因为民俗文化既有积极的方面,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在传承时,需要对其进行消极的部分进行剔除,使其成为真正的新型群众文化。

3结论

我国的民俗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但是传承的难度比较大,这主要是由于民俗文化的物质价值比较低,现代社会中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处于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具有更强的功利心,对于物质价值相对比较低的民俗文化的接受程度较差,不仅导致民俗文化的追随者逐渐变少,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民俗文化甚至由于后继无人而难以传承下去,我国的文化部门应当对民俗文化加大重视,通过政府的力量来使民俗文化从小众逐渐走向大众,使其逐渐成为群众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杨玮.浅谈我国西部贫困地区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以甘肃岷县的传统音乐“洮岷花儿”为例[J].价值工程,2010(35).

[2]孙耀祖.我国民间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之我见———以甘肃省通渭县民间民俗文化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1(17).

[3]杨开颜,江丽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民俗民间艺术[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5).

文化艺术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发展;保护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217-02

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 文化积淀形成的、有本地特色的娱乐方式, 在各种复杂的历史关系中不断变异、发展,就形成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在艺术形态上的反映,是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伦理道德、审美观念等经过长期的发展,在艺术形态上的反映。

一、加强立法工作

只有有了法律的规制,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才能真正的规范化。立法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保护。第一,民族民间文化的普查机制。在国内法中应该将民族民间文化的普查机制作为一个重要部分予以规范,包括政府的责任,公民的义务等均应该明确。民族民间文化的普查一般包括对无形文化遗产的记录和对一些反映民间文化内涵的实物和资料的收集工作,以便建立民族民间文化的档案。第二,民族民间文化的使用与开发机制。部分人滥用民族民间文化,侵害民族民间文化。在立法时应当明确,主体不确定的民族民间文化作品应该属于产生它的群体。对于民族民间文化的使用,我国政府一方面要进行鼓励,另一方面也要进行管制。鼓励各单位,各社会团体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开发,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同时,对于需要保密的民间绝技的传承方式、范围,为了更好的促进其发展,政府要给予限制。对于被认定为一些具有国家和民族特征的作品,不管其权利主体是否明确,国家均可限制其向境外卖断某种著作权等。第三,民族民间文化的重点保护和传承机制。对于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濒临消亡的民族民间文化,给予重点保护和重点抢救,培养传承人。在立法时,应该明确认定重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标准。政府公布其录并制定其保持者的方法、保持者享有的相应权利和荣誉、负有的义务等。第四,文化生态保护机制。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原状地保存在其所属社区及环境中, 规定文化生态保存比较完整的地区为文化生态保护区。立法中应当明确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管理方式、保护区内居民的权利和义务,最后还要明确破坏文化生态者应当承担的责任等。在此基础上, 规定强有力的法律责任条款,包括各种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以法律的威严来保护民族民间文化。

二、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对于文化艺术的保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单靠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要加强领导,要确立政府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保护中的主导地位。只有政府要重视某一事物时,才可以整合所有的社会资源,真正做好这一工作。政府要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一份责无旁贷的职责,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组成由文化、财政、旅游、商务、教育等相关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制定长远保护规划,采取有效的管理办法,成立民间各类文化艺术研究会,建立民族民间文化艺木遗产档案和数据库,为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提供组织保障。各级政府要在完善政策,加强管理,健全监督机制的基础上,解决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把保护资金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不断加大经费投入。政府出面组织各类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评比,组织各种的竞赛,从而形成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的激励机制,充分的调动各界在参与民族民间艺术中的作用。还要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规划、资源整合及国际协调等方面的特殊功能,促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逐步实现规范化。应该给予尚有活力的传统民俗活动以政策性宽容,以促进其不断的发展。例如,可以在在政府组织举办的庆典、开幕式一类的公共活动中,要求采用一些中国传统礼仪形式,使更多的人关注民族民间文化;在国家机关、大中小学校、社会服务行业、演艺界,由政府组织或者是由各单位自己组织展开中国传统礼俗文化教育和行为举止培训。

三、充分发挥文化馆、生态博物馆的的作用

文化馆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中具有特殊地位。文化馆工作条例中也有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整理、传承、弘扬的规定。近年来,文化馆在民族民间艺术发展与保护上的职能弱化了。我们要不断研究他们职能弱化的原因,并随时的发现他们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并及时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鼓励他们举办各类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技艺的展示及竞赛,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工作的发展。生态博物馆是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传统艺术等文化艺术遗产,在其原产地由居民进行自发保护,完整地保留社会的自然风貌、生产生活用品、风俗习惯等的一种博物馆理念。在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中,要重视基层社区的作用。基层社区是各民族和各地方社会的生活方式的主要基础,是各种民间的文化和艺术得以产生、传承和发展的土壤。各种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由社区民众集体创造和发展而来的,具有强烈的地域性、族群性和凝聚力。例如我国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求人们完全回归农业时代,向现有的高度物质文明、缺乏人性的生活环境挑战。当地居民以良好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配合营造,保护当地原生态文化,提高了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现阶段,在我国,也有类似的例子。广州从化太平镇广裕祠荣获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竞赛“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一名”。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四、注重人才培养

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保护要注重人才的培养,重视对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建立比较完善的文化艺术传承保护机制,加强对文化艺术传承人的保护,培养一批文化艺术保护工作者。对于边远偏僻地区的艺人,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设立特殊津贴,对他们的生活多给一些关心,在经济上给予帮助,对特殊艺人实行财政供养制。对艺人在艺术上的成就,应给予充分肯定,通过精神、物质表彰鼓励,激发从事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热情。鼓励民族民间绝技艺人带徒授艺,培养传承人。鼓励文化事业单位专业人员,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专家学者,从事文化艺术遗产的挖掘、整理、研究和利用工作。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进行科学认定,加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实物和资料的保存,防止流失。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文化艺术保护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良好氛围。

五、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保护。要对重点地区进行重点保护,对原生态文化实行原地保护。保护区、保护基地要有特色,要有地域代表性。当然,单纯的对文化艺术进行保护是不够的,还要对其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中加以保护。要为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为民族民间艺术搭建一个平台,如举办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民间文化交流会、民族民间手工艺博览会等,通过多种新闻媒体,宣传、介绍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积极推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与市场机制的结合,组建民族文化产业集团,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有强劲的发展后势。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国人民的劳动创造与智慧的结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产,是本民族基本点的识别标志,是维系民族存在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增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意识,加强立法工作,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文化馆、生态博物馆的的作用,注重人才培养,最后还要正确的处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以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棣.陕西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保护途径[J].现代企业,2007,(12)

[2]图娅.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时不我待[J].内蒙古艺术,2008,(2)

[3]文钟善.论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迫切性与对策[J].满族研究,2008,1

[4]杨福泉.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新论[J].云南社会科学,2007,6

奖项:

1997年手风琴荣获《全国手风琴器乐考级(八级)》

2004年荣获《天津艺术与科技优秀奖》并且作品在天津科技馆展出

文化艺术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艺术活动;民族舞蹈;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124-01

一、民族舞蹈在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中的地位

(一)舞蹈的地位

在我国戏曲表演中有亮相一说,亮相是指每一位登场的演员尤其是主角面对观众的第一个静止的造型,俗话说亮相三分戏,是给观众的第一印象也是一位好演员将要进行表演的开场白。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中的开幕式,舞蹈演员如同戏曲中的亮相,可以说关系到整个活动能否进行下去的关键,大型艺术活动又都是以舞蹈为开场白的,由此可以看出民族舞蹈在这些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二)民族舞蹈的功能决定着在大型文化艺术中的地位

舞蹈作为一种形体艺术,长于抒情短于叙事,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幕式需要的主要是营造一种气氛,这种气氛必须幼师换了祥和的,要达到这一目的,唯有舞蹈可以担此重任,如傣族象脚舞,动作幅度的大人数可有几百人到上千人同时舞动,动作整齐规模恢宏,一下子就会把观众的情绪退到,因此民族舞蹈也便奠定的他在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中的首当其冲的重要的地位。

(三)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给民族舞蹈带来的影响

首先给观众由于优美的舞姿带来情绪的欢快产生激动的心情,受到美的熏陶,达到精神上的满足。其次,对每一个亲自参与的舞者也会在精神上带来美的洗礼,也加深了对民族舞蹈的体会和理解,从而推动民族舞蹈的发展。再次,对民族舞蹈本身也是有重要的影响,,每次举行大型的文化艺术活动都会引起与会者及其他社会人士的关注,尤其是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更加深了民族舞蹈的影响力,

二、我国目前传统文艺情况存在着发展缓慢甚至衰退的原因

(一)众所周知,我国的大部分传统文化艺术都存在于民间,而且大部分都是独一无二的,一旦失传便无法恢复,近几十年来,除个别极少数有所发展外,许多传统民间艺术都衰退了有的甚至绝迹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许多传统的艺术难以形成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的产业。其次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传统艺人不被重视很难在精神上得到鼓励,让传统艺人有一种不被重视的和尊重之感。三是许多传统民间艺术需要经常的培训,经费是自掏腰包,这就制约了其的发展。

(二)保护和发展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理由

第一,这是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第二,每一个传统的民间文艺项目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和渊源,我们作为后人有责任去保护他们。第三,许多民间文艺完全可以形成一个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业,发展的好的话,可以为现代社会主义社会添砖加瓦。第四,传统的文艺项目的缺失会是我们大型文艺活动黯然失色,缺少活力和具有中华民族特有的表现形式。

(三)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与民族舞蹈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大型文化艺术活动是个契机,为民族舞蹈提供了一个展现的机会。

民族民间舞蹈基本上都是少数民族为自己的各种节日和宗教活动而编制的舞蹈。他们平时所举办的活动都是小范围的,无论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都很难做到,所以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契机,少数民族也借此向外界展示了他们的文化艺术。通过一次次的大型文化艺术的活动的举办,与外界增加了交流,开放了眼界。

2、大型文化艺术活动必须以民族舞蹈为主要内容。

民族文化艺术涵盖了整个民族文化艺术的各个方面,如果大型文化艺术活动没有民族舞蹈,那是很难营造出大规模的气氛的,也可以这样说,没有民族舞蹈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是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3、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与民族舞蹈相辅相成。

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但直接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更主要的是推动了经济飞发展,有必然反过来进一步的促进文化的大发展。通过民族舞蹈在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中的展演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心。通过这样大型艺术活动的举办使得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他们的民族舞蹈,从而更好的发扬本民族的传统艺术,这种心理的变化将大大的促进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另一方面。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举办。大力的促进了民族舞蹈的普及。通过向世人的表演和展示,使得民族舞蹈变得众所周知,从而推动了其的大力发展和普及。普及还包括旅游方面,由于多次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举办中外来宾来到了该地,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

文化艺术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群众文化艺术;社会发展;作用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0-145-1

完善群众文化艺术服务体系、扩大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增强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势在必行。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从新的高度、以新的视角深刻认识群众文化艺术建设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她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发展是文化繁荣的基础,社会进步是文化兴盛的条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也必然伴随文化的兴盛和繁荣。

一、群众文化艺术的内涵及其特征

群众文化艺术是人们自娱自乐、表达感情的重要手段,植根于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它贯穿于广大群众的劳动生产、生活过程之中。群众文化艺术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娱乐和陶冶情操方式为主要内容,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社会历史现象或是指以广大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反映当地社会生活,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文化或意识形态。

二、群众文化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群众文化艺术促进社会发展是由群众文化艺术的三大基本功能即宣传教化作用、普及知识作用、精神调剂作用决定的,并通过三大基本功能的发挥,达到促进社会和谐的总体目标。群众文化艺术在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先进、科学、健康的群众文化艺术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特殊作用,发展群众文化艺术,繁荣群众文化艺术是当今新形势下的一项特殊的任务。群众文化艺术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以下作用:

(一)群众文化艺术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是文化繁荣的基础,社会进步是文化兴盛的条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也必然伴随文化的兴盛和繁荣。

(二)群众文化艺术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群众文化艺术的社会教育效能具有广泛、业余、灵活、方便、普及、实用形式多样的特点,可以为广大群众开辟广阔的学习空间,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群众文化艺术具有寓教于乐的功效,让参与者在轻松活泼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获得知识,增长才智,因而更富有吸引力。群众文化艺术通过参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可以提高社会的整体素养,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三)群众文化艺术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群众文化艺术具有传播和整合效能。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信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树立共同的理想和信念需要先进文化的引导、整合。通过积极创作弘扬和谐精神的优秀群众文化艺术产品,通过广泛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可以表达和谐社会的理想,宣传社会发展的主张,使社会发展的精神深入人心。

三、发展群众文化艺术的主导方向

要使群众文化艺术在社会发展中能大有作为,必须明确群众文化艺术发展的主导方向,找准群众文化艺术发展的重点、难点,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一)大力开展与普及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当前的群众基本文化需要,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个性凸显以替代成为活动主题,过去以馆、站组织开展活动为主,转变为群众依靠自身设施开展活动为主。针对此种状况,群众文化单位要改变原有工作模式,实现角色转变。

(二)高度重视群众文化艺术工作。落实发展群众文化艺术的公共责任,各级政府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保障广大群众的文化基本权益以及社会发展的高度认识发展群众文化艺术的重要性、紧迫性。特别要明确群众文化艺术事业是公益性事业,发展群众文化艺术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把发展群众文化艺术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群众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三)切实加强群众文化艺术场所建设。一是要真正体现齐抓共管。争取上级和政府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并在各级政策制定中增加一些硬性指标和要求,让文化软实力真正硬起来。二是要真正体现齐抓共建。首先要把文化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总体规划及新农村建设规划,努力实现文化设施现代化,文化工作制度化,服务对象社会化,活动形式多样化的新格局。其次要加大人员队伍建设的投入,进一步落实编制、人员、经费,特别是要加大基层宣传经费。第三是要创新培养人才模式,通过核定编制,公开选拔等办法,既解决管理人才问题,同时又解决专业艺术人才问题。三是要建立齐抓共享。主要是解决文化成果不能共享的问题。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和监督机制,把文化惠民工程落到实处,让千家万户都能享受文化成果。另一方面是各级各部门要把送政策、送科技、送卫生、帮扶活动与送文化有机结合。

总之,社会发展需要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群众文化艺术蓬勃发展,必定会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10、12、355.

[2]沃林格.抽象与移情[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5,21.

[3]侏儒楚.美育与艺术欣赏[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文化艺术发展范文第5篇

一、汤东杰布艺术改革之路

汤东杰布生于1385年的后藏昂仁宗活迦拉孜地方,原名赤沃巴登,是噶举派的高僧。他自幼性格开朗活泼,擅长即兴编词,唱歌跳舞。16岁时代兄从军,退役后,遵照父命带着牦牛尾和麝香作资本去卡朵(今吉隆县附近)学做生意,途中遇到尼香七兄弟违反吐蕃王法要被处死,他顿生怜悯之心,慷慨捐出所有钱财救出7兄弟。空手回家后,受到父亲的严厉斥责,从此,他入强定寺削发为僧,得僧名尊朱桑布。在寺学习期间,他刻苦努力,博学多思,尤其在原野深山中进行修行,被众人誉为汤东杰布(意为原野之王)。多年来,汤东杰布深受香巴噶举派宗师约浦日贡瓦的影响,较为全面的继承了香巴噶举教旨和仪规。修行过程中,他敢于打破陈规,认为僧人不该只待在寺里念经诵佛,应该走出去,云游四方,体察百姓之苦,为芸芸众生做点实事。他的整个后半生都游走在大地,真切的感受到了地域辽阔、山高水险,同时,交通的不发达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极大不便,他也深有体会,在游历的途中,他自己也曾因渡河时未向船夫送礼,而被船夫打了3个耳光,于是建桥造船成为他要为之奋斗的目标,他立下誓言:“当我们造福于民的时候,厌烦、悲伤、懒惰都是灾难,说的再好,犹如唱歌,(僧人)住在山上象野兽,钻进崖洞修行象老鼠。凡是乐于跟随我的人,不要讲究吃和穿,造福于民应身体力行。”[1]他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汤东杰布不辞辛劳,跋山涉水,奔波于藏区各地,向人们游说自己建桥造船的意图,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的真诚感染了众生,得到了许许多多人的信赖和支持,同时也感动了一些地方官员和头领、领主们,在众人的支持和帮助下,1403年建成了他的第一座桥———曲水铁索桥。此后,汤东杰布又陆陆续续共建造了58座铁索桥,60座木桥和118条渡船,为广大藏族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对于藏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改变作用。要修更多桥,造更多船,资金的支持必不可少,只靠地方官员和领主们的施舍帮助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募捐更多的资金,汤东杰布深入民间,游走各地,当街而坐,口念六字真言,亦说亦唱,向人们讲述因果报应、弃恶扬善的各种宗教故事,为喇嘛玛尼的形成和流传起到了很好的推广作用。后又邀请山南琼结县一户姓白拉家的能歌善舞的7姊妹组成演出班子“宾巴雪顿”,他自编自导,表演民间故事传说,为藏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七姐妹组成的班子就是最早的藏戏白面具戏班。

二、喇嘛玛尼的改革

喇嘛玛尼是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说唱形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众多说唱艺人和知识分子的共同努力,将其不断改革和提高发展,逐渐形成了现在这种具有相当完整的表演模式和别具一格唱腔的民族曲艺品种。喇嘛玛尼起源于藏族的另一种艺术品种———羌姆。羌姆最初是寺庙里用于宗教仪式的哑剧跳神舞,后来由于吐蕃王朝的土崩瓦解,佛教随之衰败,羌姆也受到一定的冲击,但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改进,融入了一些世俗的娱乐因素,也就逐渐扎下根来。真正将羌姆等宗教仪式由寺庙引入民间的是汤东杰布。为了募集资金建桥造船,造福百姓,汤东杰布吸收当地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将佛教中经典的传记、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等内容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有唱腔、舞蹈,同时又可以展现人物性格的表演艺术形式———喇嘛玛尼。这种形式不同于唱歌,也不同于讲故事,它是一种宗教色彩十分浓厚的说唱形式,但它的说唱内容又与藏族人民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它受到老百姓的普遍喜爱和欢迎,拥有大量的听众和观众,使之得以流行和传播。喇嘛玛尼在表演时最大的特点是,说唱艺人始终在不断吟唱六字箴言的同时把一个故事讲述完整,这六字是“唵嘛呢叭咪哞”,说唱喇嘛玛尼的艺人被称为“嘛呢巴”或“洛钦巴”(即善说者),一般都是由僧人或者尼姑担当。说唱前,说唱者会先披上袈裟,再挂起所要说唱的唐卡,①在唐卡的右角摆上一个白塔,左角摆上一尊度母像,在唐卡前面再摆上供水和贡品以及酥油灯[2],说唱者在说唱前会吹海螺,以便吸引听众,而后口中不停的低声吟念“唵嘛呢叭咪哞”这六字箴言,等人群聚拢后,就开始他说唱的第一个程序皈依调,其内容为:“为求救离一切久暂苦难,怀着我意惟有不知之信心,祈请上师三宝,容受依靠。”[3]在整个说唱的过程中,不管是开头、中段还是结尾,六字箴言贯穿始终,同时,说唱者会一边说唱,一边用一个小木棍指点唐卡画面里的一个个说唱故事内容,使故事情节更加丰富、形象、生动。“喇嘛玛尼”被人们称为是流传至今的说唱艺术的活化石,正是因为有了汤东杰布的推动,使得这门曲艺品种从寺庙走向民间,从宗教转向世俗,这也使喇嘛玛尼具有了“俗讲”的特点,这一形式也开创了讲唱佛教文化的先河,受到达官贵人及黎民百姓的一致喜爱。同时,喇嘛玛尼对于其他的说唱艺术品种及藏戏的形成和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借鉴和推动作用。

三、对藏戏艺术的推动

藏戏跟其他戏曲剧种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丰富多彩的形式、内容,贯穿着的历史长河,它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流传方式记载着藏族的民族文化、历史生活,是风土人情的多面镜,更是历代文人墨客、民间艺人进行艺术创作的源泉。藏戏的形成和确立,有着种种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因缘,但是对它有直接推动和倡导力的是汤东杰布。大部分藏戏专家都认为,白面具藏族艺术形式是藏族戏曲母体剧种,它历史悠久,流传广泛,也被称为仙女白面具戏,相传为了募集建桥造船的资金,汤东杰布运用喇嘛玛尼的演出募捐、化缘。

讲演者会挂起卷画,手拿木棍,指点画中图面,用演唱和念诵来解释画中内容,但是观众并不是很多,收效不是很大。于是,他又创造性的将这种说唱形式与宗教中的一些戏剧萌芽相结合,这就是后来发展完善的藏戏,这一举动使得藏戏有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展。同时,他还邀请山南琼结县一户白拉家的7位貌美如花、能歌善舞的姐妹组成一个演出班子,两人扮猎人,两人扮王子,两人扮仙女,一人敲钹击鼓,演出的曲目都是由汤东杰布亲自编排,演出形式和内容主要借鉴了传统白面具表演形式和说唱艺术喇嘛玛尼、仲岭等,这就使原来较单纯的哑剧情节化舞蹈融入了说和唱的形式,唐东杰布还将佛教本教的故事拿来做脚本,使宗教仪式走向民间,逐渐世俗化,在不断地发展中,又加入了唱腔、念诵、对白等形式,同时,汤东杰布还亲自为演员设计服装,演出时,7姐妹穿上这些亮丽的演出服,她们俊俏的容貌、优美的舞姿和精湛的演唱技艺使得所有观众赞叹不已,都惊呼:“莫不是‘阿加拉莫’(仙女姐姐)下凡了吧!”[4]因此,这个剧团被称为仙女七姐妹剧团,她们所演出的剧目也被称为仙女白面具戏。汤东杰布的改革,使藏戏这种艺术形式受到老百姓的极大欢迎,并不断流传开来。晚年的汤东杰布将这种“阿吉拉姆”的藏戏形式带回了自己的家乡,发展成为了戴蓝面具的藏戏形式,并成立了第一个蓝面具藏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