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趣味实验方案

化学趣味实验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学趣味实验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化学趣味实验方案

化学趣味实验方案范文第1篇

一、提高演示实验的趣味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思考,大胆创新,积极地改进实验装置和操作,简化复杂的实验过程,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观性,或设计一些教材所没有的又易于完成的课堂演示实验,通过不可预测的实验现象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意识,让学生在新奇中产生兴趣,积极探索。例如把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改成魔术――“清水变牛奶”,利用人呼吸时呼出的二氧化碳,吹进澄清石灰水并且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当一回“魔术师”,往“清水”里吹几口“仙气”,使“清水变牛奶”,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另外像无色酚酞遇酸碱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改进为:先用毛笔蘸无色酚酞试液在滤纸上画花,晾干,将滤纸挂上墙后,用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型喷雾器向纸上喷洒,即有红花显现,再用另一装有稀盐酸的喷雾器向纸上的红花喷洒,红花随之消失,通过这种“花现花隐”的趣味性实验,让学生在有趣的实验中掌握知识,知道碱遇酚酞试液显红色,酸碱发生中和反应使“红花”消失。因此有些化学实验通过改进后增加其趣味性,既保证知识的传授,又可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实施了实验教学。

二、创设必要的实验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地转变,课堂上不再大量灌输权威性的结论,而是作为一个咨询者、服务者和提问者,引导、组织学生去“猜想”、去“发现”、去“创造”,通过亲历实验过程,使学生自己学会化学知识。因此,教师要有目的地创设情境,营造一种兴趣盎然,大胆猜想,主动探究,积极交流,积极合作,相互启发的多种情境。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经受磨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例如:实验探究“中和反应”情境的创设。【悬念情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法西斯军队的几名士兵和一名军官闯进波兰一位化学家的实验室,要求化学家为他们服务,化学家誓死不从。军官恶狠狠地指着桌上的一瓶浓盐酸说“如果不同意就把它喝下去!”化学家从容地拿起浓盐酸倒在一只大烧杯里,说:“反正是死,还是死得更快些吧!”说着又拿过来另一瓶液体也倒了进去,搅拌了几下,一饮而尽,然后躺在地上等死。德国士兵哈哈大笑,扬长而去。他们走后,化学家又站了起来,继续做他的实验。你知道为什么化学家没有死吗?他拿来的另一瓶液体可能是什么?【猜想情境】学生大胆猜想,畅所欲言。【问题情境】化学家对药品间的反应把握得非常准,你不能随意效仿,因为你不知道两种药品是否正好完全反应。但是我们借助什么试剂就可以知道酸碱混合时发生了变化呢?什么时候两者正好完全反应呢?【猜想情境】①酸碱等体积混合②酸碱等质量混合③用PH试纸测试④用石蕊做指示剂⑤用酚酞做指示剂【实验探究情境】学生分小组研究制订,教师指导。按自己设计的方案做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探究什么时候两者正好完全反应。【交流与评价情境】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和有关的分析说明,全班学生都可参与评价。

三、变演示型实验为学生设计操作型实验,强化学生探究的技能

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你教我学,我学不会;你做我看,我能知道;你让我做,我能记住。”现在的理论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个观点。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加学生亲自动手参与的机会,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认真地设计实验方案,即使学生提出了不全面、不完善甚至错误的实验方案,教师也要表扬鼓励,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和探究,允许他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探究活动,经受磨练。只有给学生提供发现探究的机会,才能更好地促进探究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形成。

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变演示型实验为学生设计操作型实验,扩大学生实验的自主性,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过程,使演示实验变为探究型、设计型、科研型的实验,强化学生的探究技能。例如:在验证不同金属活动性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先给出所需的药品和仪器,然后在教学中这样安排:(1)学生自拟实验方案来验证不同金属的活动性不同。(2)学生详细设计实验操作过程。(3)师生讨论、评价实验。学生在实验中,独立探索、研究,虽然时间可能长一些,但在操作中提高了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操作能力、探究能力。这样的实验,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积极去讨论,去设计,去操作,去探究,来验证自己的设想,结论的归纳总结水到渠成。

四、注重化学实验在生活中的延伸,开拓学生的探究思路

化学源于生活,而又作用于生活。化学知识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贴近生活,探究生活,创设生活化学实验新模式也是化学实验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到实验室外作实验,在生活中学化学”,就是要注重教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延伸和拓展,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生活化学实验,家庭小实验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独立创新;张扬自我、显示个性,充分释放自己的潜能;在生活中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再发现。

化学趣味实验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学化学 实验课程资源库 设计 制作

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都对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广大化学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观念应该有相应的更新和完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化学实验课程资源是化学课程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化学实验课程资源库进行设计与制作,是开发与利用化学实验课程资源的一种方式,其有利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和全面实现教学目标。我拟就中学化学实验课程资源库的设计与制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化学实验课程资源库的设计

1.化学实验课程资源库的模块设置

化学实验课程资源库的模块设置如下图所示:

模块①:化学概念和原理实验课程资源

化学概念和原理是中学化学知识的基础,掌握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是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实验、化学计算和有机化学等知识的前提。但是化学概念和原理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此,设计好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和原理的实验显得尤为重要。

化学概念和原理实验课程资源模块包括教师或者学生设计的化学概念和原理实验方案、实验器具,以及为了形成概念和原理所设计或收集到的课件,等等。这一模块的建设可以使用化学模型或者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比如学生在学习物质结构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制作一些晶体(如C,SiO,等等)的结构模型来进一步理解晶体的结构的相关概念和原理。而学生制作模型的一些优秀的实验方案、实验数据、实验模型,以及教师与学生对实验的评价都可以作为化学概念和原理实验课程资源库的一部分而储存起来。

模块②:元素化合物实验课程资源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知识很多是描述性的,内容较为零碎、繁杂。如果学生单凭教师口头叙述或阅读课本材料来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则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其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容易混淆不清,进而会对化学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做相关的化学实验特别是学生实验,让学生通过对化学反应中直观、生动鲜明的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形成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加深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元素化合物实验课程资源模块包括教师或者学生设计的元素化合物的实验方案、实验器具、实验评价,等等。由于该模块的实验较多而且与日常生活联系较密切,因此这一模块的建设应该充分开发与利用本土资源,比如矿产资源,江、河、湖水域都可以作为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活动的天然场地。

模块③:有机化合物实验课程资源

有机化合物知识与元素化合物知识一样,大都是描述性的,因此学生如果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则能够得到较好的认识。

有机化合物实验课程资源模块包括教师或者学生设计的有机化合物实验的实验方案、实验器具、实验评价,等等。由于有机化合物实验中有毒性的实验占一定的比例,因此这一模块的建设应特别注意学生的安全以及环境的绿化。这部分的实验可以多使用微型化学实验仪器进行,使实验微型化、绿色化、安全化。

模块④:定量分析与仪器分析实验课程资源库

定量分析和仪器分析是常用的化学分析的方法。通过定量实验的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基本的定量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术,学习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从而树立起“量”的概念。

定量分析与仪器分析实验课程资源模块包括教师或学生设计的定量分析与仪器分析实验的实验方案、实验器具、实验评价,等等。由于这一模块中有部分内容涉及到高科技专业仪器的使用,比如有机物红外光谱的测绘及结构分析这一实验就要使用红外光谱仪。因此这一模块的建设可以与科研机构或者高校科研室联系起来,充分开发与利用科研机构这一块的资源。

模块⑤:趣味化学实验资源库

趣味化学实验是一种能将化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具有趣味性的实验,其内容丰富,形式不拘一格,能让学生将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特别是运用于生活当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轻松愉快地学习化学。

趣味化学实验资源库模块包括教师或学生设计的趣味实验的实验方案、实验器具、实验评价,等等。这一模块的建设可以将趣味化学实验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外资源特别是家庭资源,使化学实验课程资源丰富化、多样化、个性化。

模块⑥:化学实验史

化学实验史记载着化学科学家在实验研究中从萌芽到确立直至走向成熟的逐步发展历程。学习化学实验史不但能让学生从化学史料中获得科学的精神、学习的动力,而且能让学生在化学实验史的化学家思想中获得探究学习的灵感和思维的方向。因此,化学实验史应该作为化学实验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实验史模块包括化学实验史的各种素材,比如化学家的研究史、思想史,等等。这一模块的建设可以通过师生在书籍及网络搜索相关化学实验史内容的方式进行,充分开发与利用图书馆及网络等资源。

2.化学实验课程资源库的结构特征

化学实验课程资源库分为六个模块,两个层次。其中模块①―⑤为第一层次,模块⑥为第二层次。

模块①―⑤是化学实验课程资源库建设的第一层次。这一层次的建设要充分结合本土文化、挖掘校内、校外的资源,对所做实验进行设计。这五大模块所包括的实验设计、实验数据、实验评价,以及自制的实验器具,等等都可以为化学校本课程的建设提供素材。

模块⑥是化学实验课程资源库建设的第二层次。这一层次的建设为第一层次模块的实验教学所服务。在第一层次的五大模块的实验教学中渗透化学实验史,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方法,体验探究过程。

二、化学实验课程资源库的制作

化学实验课程资源库的制作可以根据所开发到的资源,制作《化学实验课程资源登记表》,按照实验内容、实验方案、实验资源获取方式、实验总结、实验评价等项目登记存档,按模块设置成册。以在广西南宁市开展的铝的研究性学习实验课程资源为例,我设计的《化学实验课程资源登记表》如下所示:

化学实验课程资源登记表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利用网站的形式按化学实验课程资源库的模块对该资源库进行建设。这样不但使资源更容易储存、提取,而且有利于开发生成性的资源,搭建与各学科教师、学生、家长的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三、结语

化学实验课程资源库的建设集化学实验课程资源的调查分析、分类整理、入库、应用、反馈于一体,这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其设计与制作需要结合本土与校本特色,在实践应用中不断地完善。

建设化学实验课程资源库的过程,也是开发化学校本课程的过程。因此我们应以学校为整体,由集体化学教师协作,共同决策和开发。此外,我们还要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及校外可供帮助的校外人士的力量,开拓化学实验课程资源的渠道,形成更广大的合作交流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张文军等.高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蔡亚平.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化学趣味实验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实验;措施

一、对比旧课程,我们发现新课程实验教学有以下几个转变:

1、从以学科为本,以实验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使实验从作为知识灌输的基础转变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2、从为“教”设计实验向为“学”设计实验转变,使实验更好地配合学生的主动学习。

3、从为学生的课内设计实验向为学生的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而设计实验转变,适应开放式学习的需要。

4、从只注重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向培养思维能力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并重转变。

5、从教师垄断实验选题和方案设计向教师吸引,指导,帮助学生参与实验选题和方案设计转变。

6、从只注意“修修补补”性实验研究向重视开发性研究和创新设计,开发与完善相结合转变。

7、从只重视理论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转变,更加重视化学实验与生活,技术的联系。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化学对培养学生的兴趣,掌握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比旧课程,新课程实验教学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1、通过学生实验,提高学生技能

实验操作技能体现一个学生综合素质,有些学生属于高分低能,理论分数非常高,但实验考查时手忙脚乱,不知从哪开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至于得不到应有的现象,甚至由于错误操作损坏仪器,乃至发生危险。加强实验训练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必须作好四方面工作:

①基本仪器的使用,了解仪器的使用范围、性质。

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包括:仪器连接、布局合理,便于观察,操作准确等,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把关。

③多提供给学生动手的机会。例如,将演示实验改为边讨论边实验,通过多渠道培养其实践能力。对一些典型的实验加以拓展,引导学生探究反应的中间产物,进而探究反应机理,这也是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好素材。

④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的效益。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以实验室的活动为手段,自己去设计实验,选择仪器,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总结规律,得出结论,并允许学生到实验室补做或复习尚未熟练的实验内容。在开齐课本实验的前提下,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家庭小实验和课外实验。

2、通过实验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化学实验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为前提的一个综合学习过程,强化实验教学的启发性,努力促使实验过程中现象或结果能够激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在实验过程中,多给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多设置几个问题,并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他们在自己的实验中,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实践。实验结束,要求每个小组提出一个之前没有设置过的问题,这样一个实验就会变得很开放,学生在提出的问题的时候,也各有所思,而且还有可能提出让老师都没有想过的问题,逐渐提高他们的自己的创新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自我创新的能力。

3、不断提高自身的实验教学能力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各课程模块的教学中,都应结合模块的特点强化实验教学。”

实验在课程的强化更比旧教材突出,为此,教师理当加强自己的实验教学能力。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突出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的能力,包括向学生提出观察问题,展示和表达演示实验内容,以及示范实验基本操作的能力。第二,掌握一些现代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方法的能力。第三,提高实验教学评价和交流的能力。第四,在电子白板逐渐普及的今天,能迅速利用这一教学工具组装、讲解实验。

三、对比旧课程,如何在新课改下进行化学实验教学

1、将实验趣味化。如何增加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成为化学实验的一个研究方向,这样既可以提高化学学习的实效,也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无论从心理学的角度还是教育学的角度看或者化学教学本身来看,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无疑会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2、将实验微型化。微型实验就是用小型的仪器、装置和极少量的试剂进行的化学实验。同常规化学实验相比,微型化学实验具有以下一些特点:①节省实验经费;②操作安全、污染小;③节省实验时间;④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

化学趣味实验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 验证性实验 探索性实验 趣味性实验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Practices the new class sign idea, the innovation chem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method

Chen Aihong

【Abstract】Chemistry is an experiment discipline, the experiment is chemistry superiority and even the life. How to display the experiment superiority, the excavation experiment resources, how trains the student in experiment’s scene and the atmosphere to inquire into and the cooperation exchange ability independently, is question which is worth discussing. The article through changed the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 tests for the student, changes the confirmation experiment for the exploring experiment, the supplement interest experiment, the coach pupils designs the exploring experiment and so on different angle to expound this question. Achieves finally raises the student innovation ability the goal, builds the good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Demonstrates the experimentStudent to testThe confirmation experimentExploratory experimentInteresting experimentIndependent inquisitionCooperation exchange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讲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培养化学科学素质应把着力点放在实验功能的开发上。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提高多种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此过程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他学科教学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化学实验这个基础,努力构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厦”。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与做法。

1.目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反思

杨振宁教授曾经说过:“中国的小孩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和美国的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机会。”从课程资源的层面来说,现行中学教材中安排实验本来就不算很多,并且大多数为教师的演示实验,这种实验教学的常用模式是:实验前教师明确讲清有关知识的知识点,将实验方案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明确地教给学生,再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再把实验现象、结果与所讲授的新知识作对应比较,最后由教师或学生做概括总结。这样的实验教学只能停留在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巩固的层面上。而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空间明显受到了限制。从教师的教学理念的层面来说。传统的实验教学忽视了实验在情感领域和能力、方法领域的培养。有一些教师常年不自觉地越俎代庖,用讲解和演示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有的干脆以程式化的书面训练代替学生分组实验。这样学生在实验中所得到的信息只能是来自于教师的间接经验,而不是自己的直接经验,从而严重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抑制学生创新的动机。

从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层面来看。由于演示实验具体的操作细节或现象一晃而过,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长期地造成学生对教师的演示实验大体上不是很关注,注意力也不是很集中,他们只关注实验结论,不注重实验过程,这样教师的演示实验将会变成一种形式,从而发挥不出实验教学应有的教育功能。

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层面看。长期、单一地选用这种实验进行教学模式显然是极不妥当的。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与人的实际思维过程相悖的,它不能使人的创造性得到发展,而只能使人的头脑成为仓库”。而且这种情形与我国目前大力推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背道而驰,更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化学新课课程标准在教育目标中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分列出来,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不是只重结果,也不只是进行单一智力的培养。这个根本性的变化,对我们实验教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

2.“新课标”理念下的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

2.1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化学新课程标准侧重了学生用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及影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新课标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旨,强调学生对实验活动的亲身体验、体会、感受和经历。也就是说,应突出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真正成为实验的“主人”,而不是教师指挥下的“机器人”。

例如加热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氧气的演示实验,我把它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亲身感受到按教材所设计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结果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此时学生感到迷惑,提出了下列几种猜想与假设:是不是加热的时间不够长,试管内氧气的积量不够多;是不是产生气泡的速度太慢,故应提高温度加快产生气泡的速度;是不是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太稀而影响气泡产生的速度。我马上对学生作出的猜想与假设给予鼓励,并要求学生按照这些猜想进行实验探究,学生通过增大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延长加热时间,在反应速度明显加快的情况下,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但仍不复燃。学生通过讨论、总结,终于得出不能检验出氧气存在的主要原因:加热温度不够高时,反应速度不快,加热温度过高时,水的蒸气压又过大。两种情况均导致试管内氧气浓度过低且氧气又会随着水蒸气不断逸散到试管外,使试管内蓄积的氧气量不足以引燃带火星的木条,反而会使火星熄灭。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果后兴奋不已,我趁机提出问题,如何对该实验进行改进,就能检验出氧气呢?学生通过互相交流、讨论后,提出了用加装导气管的单孔塞塞住试管口,用排水集气法把气体收集起来进行检验,结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如果这个实验以演示的形式来教学,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也就很少产生质疑的意识,也难萌发提出问题的动机,最终就没有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通过鼓励学生操作演示实验,一方面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实验操作过程的活动中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消除依赖心理;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分组实验中互相交流,思维互相激活;同时还有利于字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促进认知结构的内化,而且在此过程中,让成功者从中获得喜悦,从而激发其创新的兴趣和激情,失败者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从而激发其认真思考、勇于创新,使实验教学过程成为以学生求知,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

2.2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用实验来论证已学过的化学知识的正确性。在验证性实验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探索性实验是指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分析综合等思维过程来获取知识,这一过程要求学生有较多的思考和讨论,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知识的状态,长期应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建立创新观念,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目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多为验证性实验,先由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归纳得出物质的性质、制法或定律,之后由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实验过程中学生往往只是简单机械的重复,没有积极的思维和创新,也没有探索的目标和方向。这样实验模式缺乏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独立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应挖掘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探求其可转化为应用探索性实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正确途径,让学生成为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如“质量守恒定律”内容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提出问题】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提出假设】①大于;②等于;③小于。

【实验探索】第一个实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第二个实验: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结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得出实验结论,兴奋不已。趁着学生的探索热情,我再要求他们补做一个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开放形锥形瓶中反应的实验,让他们自主探索其实验结论。结果出乎学生意料的是反应后物质质量变小了。此时学生又产生了这样的一个质疑:难道质量守恒定律不能适应所有的化学反应?我就此引导学生讨论,在交流中学生很快明白了反应后物质质量变小是由于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到空气的缘故。学生在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后,又产生了可通过改进此实验装置使它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想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终于得出了改装方案:加一个带玻璃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上套一个小气球,锥形瓶内稀盐酸单独用小试管盛装。当两者反应后气球鼓起,非常有趣。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得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我们把“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直接交代给学生,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个结论,那么这个实验的作用充其量只是一种证明结论的手段,从而未能发挥其作为获取新知识,探究新问题的载体功能。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受到一定的抑制。

通过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努力创设能供学生独立探究的情景,让他们在自主的探究活动中去获取新知识、发现新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2.3补充趣味性实验。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直观、新异有趣等特点,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这时,教师如果适时引导,不仅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及方法,而且还能开发学生智力,挖掘创新意识,提高创新积极性。

例如在做完Fe与CuSO4溶液反应实验后,有一位学生问我:“老师,我能把钥匙放在佘下的CuSO4溶液里吗?”我鼓励他大胆试一试。大约2min~3min后,红色的金属铜明显被镀到钥匙上。其他的同学也跃跃欲试。我便把余下的CuSO4溶液稀释成不同浓度的三份,让几位同学同时把钥匙链放在不同浓度的CuSO4溶液中,让他们观察镀层出现的快慢(速度),镀层的薄厚及致密程度等(并告诉他们要静置,不能振荡)。通过对比、观察、讨论、学生获得了感性知识,还懂得了镀层的好坏与镀层溶液浓度有关。又如家庭小实验由于取材方便,操作简单,为大多数学生所喜欢。为了证明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我布置了一些家庭小实验,即用食用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或浸泡鸡蛋壳,鸡蛋壳会变软且溶解等实验,说明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这些实验都是以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为题材,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通过补充趣味实验,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强化了所学知识,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没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生活中得以实现,创新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2.4指导学生设计探索性实验。“照方捉药”的实验也许能够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但不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以学生的经验与知识技能、实验能力为出发点,提出实验课题,请学生动手、动脑设计实验,激活学生记忆中的相关知识,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同时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重新提出假说,调整或重新设计实验方案,使自己的探索过程不断趋向合理,从而使学生充分体验探索性实验的魅力,创新能力也就自然得到提高。

例如在学习常见的酸后,利用活动课,我提出这样一个探索性的课题:用实验探索盐酸中哪一种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学生明确探索目标后,经过互相讨论形成了多种假设。我趁此机会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加以验证。我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思路:在设计这个实验时,应考虑稀盐酸中存在什么粒子,哪些粒子的性质我们有学习过。然后,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接着我对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评析。对学生的创意给予肯定,并指出有些设计方案中的不足,指点学生进一步改进设计方案的技巧,并分析概括出合理的设计方案中的共同原理。下面是学生设计探索盐酸中哪一种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组实验方案:

第一:向盛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以验证蒸馏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第二:向盛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以验证Cl-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最后,学生按拟定的方案进行实验,结果:第一和第二两个实验中紫色石蕊试液都不会变为红色。根据以上现象,学生通过分析,马上得出稀盐酸中的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的结论。

经验告诉我们,富有探索性的实验设计,可激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在实验探索过程中,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全面丰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而且可让学生在经历“发明”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在情景中迁移、拓展和创新的能力。

实践证明,注重实验的创新与探索,给学生留出思维的空间,增加学生独立设计、自主操作实验的机会,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拓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和独创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追求真理的意志和品质。

参考文献

[1]张建选、刘四方.《新课标、新实验、新设计》,《中学化学教与学》,2004.5

化学趣味实验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探究实验;自主探究;探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中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自主探究实验能力是现今时代科技创新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通过化学实验能展示物质性质与变化的全过程,能丰富学生的视觉表象,某些实验中还有听觉表象、嗅觉表象或触觉表象,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所以在新教材中就增加了很多学生探究实验,通过探究活动,既能让学生乐于探索化学的奥秘,又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探究实验又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不但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且能使学生深刻领会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要渠道。因此,教师应启发学生做好探究实验,那么,怎样才能做好探究实验呢?现以高中化学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化学必修2)“探究FeCl3溶液和KI溶液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为例,谈谈本人的一点看法和体会。要做好探究实验我们应该指导学生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一、要求学生创设探究情景的基本方式――发现并提出问题

探究以问题为导向,问题的提出源于仔细观察。这一环节中,学生常表现为因资料不足而提不出问题,更不能做出假设。因此在做每一个探究实验之前,教师要列举充足的相关现象和资料。让学生广泛阅读、收集相关信息,使学生在参与中自发的产生疑问,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实验方案。例如学生在“探究FeCl3溶液和KI溶液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的这个探究实验中,学生会因为接触的可逆反应比较少和对可逆反应的不了解而提不出问题,老师可以从可逆反应的定义以及列举我们前面学习过的一些可逆反应来启发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通过老师的启发提出问题:(1)根据可逆反应的定义,可逆反应的特征是什么?(2)假设一个反应不是可逆反应,那么反应结束时反应物和生成物会共存吗?(3)在设计实验的时候,是通过检验反应物还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确定该反应为可逆反应?(4)如果是通过检验反应物来确定是否为可逆反应的,那么是检验过量的还是不足量的反应物?让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实验兴趣,从而增强实验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发挥小组的集体智慧,制定他们心目中最合理的实验探究计划。教师及时的给予鼓励评价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探究活动中让小组合作、给学生提供充分交流与合作的空间,不但激活了学生思维,而且使每个学生都能从探究活动中看到自己优势和不足。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首先要明确实验的原理和目的;其次思考要达到这一目的应采取的实验方法,并积极思考预测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讨论各个小组都拿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在FeCl3溶液和KI溶液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的这个实验中,可以通过检验反应物,尤其是不足量的反应物来确定此反应的可逆性,所以可以通过检验不足量的FeCl3溶液中Fe3+来说明这个反应为可逆反应。学生的方案提出来以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方案进行评价。评价时要突出激励功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教育,看待学生,以欣赏、关注、真诚的眼光发现学生。以激励、温馨的话语鼓舞学生,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提升学生的探究欲望,在评价中发展自我。让学生逐步的实现了自主探究的兴趣和习惯。

三、充分做好探究实验准备和实验步骤科学设计

一般情况下,小组内初次方案会有很多不足之处,在初次实验探究中,指出化学实验方案具体内容,提供给学生思维框架,指出实验方案应含有:“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比较和总结”。具体内容可以让学生尝试完成。对于方案中不完备的地方,可以给学生做一些引导,让其方案尽量科学。合理的方案订出后,要求学生做好实验准备。进一步分析实验装置是否还有疏漏会造成器材的损害。学生会在一次次方案的完成中,自然而然地就养成了自主探究实验的能力。

氯化铁溶液和碘化钾溶液反应程度的实验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1、FeCl3溶液和KI溶液反应

2、在反应1的溶液中加CCl4,振荡、静置

3、取2的上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

在探讨实验过程中,明确了探究课题后,学生往往会提出不同的假说,产生许多问题,老师要及时引导。因此,在探究式实验课上,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思、多想、多问、多探索的能力。这种探究性实验教学,充满了趣味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限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全面素质。实验方案和步骤确定好,然后确定实验的材料用具,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完成以后,还要仔细分析,总结实验结果和现象,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四、组织引导好学生对探究实验分析讨论

“问题――假设――验证――结论”是学生探究实验的认知规律.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前面的几个环节,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由表及里,以点带面,掌握了实验的主要精髓,通过学生实验与师生互动,做好各个小组的结论分析,找出异同点,并分析其原因,培养了学生观察,归纳,总结,分析,应用等多种能力。通过此种方法,学生在不断方案完善中提高了自己的实验自主探究能力。

五、做好对实验方案的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