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哲学的根本特征

哲学的根本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哲学的根本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哲学的根本特征

哲学的根本特征范文第1篇

传统教科书对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的误读

对于哲学是“科学的方法论”这一问题,长期以来我国是以“传统哲学教科书”为参照来进行理解的。而所谓的“传统哲学教科书”是指以苏联斯大林时代哲学教科书为蓝本、以我国学术前辈编撰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权威的哲学教科书的理论体系[2]49。这是基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即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对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所做的理解,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是以形式逻辑作为自己思考问题的道和理的,采用的是抽象同一的A=A的形式规律。首先,他们认为所谓的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在世界观形成之后,人们用其中的观点去解释世界中的现象,处理各种现实中的具体问题,从而把世界观直接当成指导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活动的原则方法,把方法论当成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因此世界观和方法论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就被概括为,世界观的观点等同于方法论的方法,即“对世界的基本观点怎样,观察、研究、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也就是怎样”;“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去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便是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即所谓“辩证唯物主义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又是唯一科学的方法论,此外并没有脱离世界观的单独的方法论”。[3]

但是这样一种将世界观与方法论等同起来的观点,忽略了指导人们的世界观所具有的一般性,即如果要使其成为具体性的方法论还要经过科学的转化,从而使其转变成特殊性的环节以适应改造世界的需要,做到一般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这样才有可能成为贯穿人们的实践过程、起指导作用的方法论。其次,传统哲学教科书认为,哲学是一种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物质世界观。它追求的是世界的始因,通过把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思维都消解还原为物质的方式,试图建立一种世界万物都统一于物质的世界观理论。在这样的世界观理论下,支配人们活动的是自然物质的运动变化规律,自在物质的实体性和客观性在此得到了空前的强调。这样一种世界观虽然可以精确地描绘物质世界的运动,但是如果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也把这样的世界观当成方法论来指导实际工作,就会忽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人以及人的世界与客观物质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究其实质,这种世界观是敌视人的世界观,在其中人被当作物,人的一切都会作为无关于本体论的无意义现象,像杂草一样从这种无垠的广袤之中被彻底清除掉。最后,传统哲学教科书把哲学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的应用。哲学是既唯物又辩证的,强调唯物是相对于黑格尔哲学中的唯心而言的,强调辩证是相对于旧唯物主义哲学的直观而言的,但这是经典作家对马克思哲学思想所进行的理解,而不是基于马克思本人的思维方式所进行的理解。依据这种理解,他们把哲学当成是通过简单地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所进行颠倒、结合而形成的哲学。因此,综上所述,基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这种对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解,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使得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只实现了对事物“真值”的追求,而忽略了人在实践活动中的目的是对“真”、“善”、“美”的统一性的追求。

新哲学对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的理解

马克思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也就是说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4]对对象的理解不能只从客观的或者主观的方面去理解,而要从主客观相互统一的基础上去理解,从实践上去理解,这是哲学的本质特征,也是哲学的“主义”所在。因此,为了和传统教科书中的哲学相区别,我们称其为新哲学。它要求我们要立足实践,即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去重新理解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这一命题,从而使哲学的教育走出困境,在现实的活动中突显哲学的本质特征。传统哲学教科书以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对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所做的理解,存在着种种缺陷。而新哲学是就其区别于古代本体论哲学和近代认识论哲学而言的,它是应用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来对哲学是科学的方法论所进行的理解。首先,它认为哲学作为一种系统化的“思想”,是在显层态上从实践理解而形成的世界观即实践的世界观,这是学说的“形”。它不同于传统教科书的物质世界观,而是指“以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为根本特征的世界观,是立足于实践的本性和规律、从实践理解属人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是哲学从实践理解、把握属人世界———实践存在的理论成果和表现。”[2]194

这种实践的世界观不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而是通过实践把整个自然界、社会和现实的人的发展联系起来,认为实践是生成现实世界的“道”和“理”与内在规律。它虽然也承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即承认自然界在时间上的优先性和客观的外在世界即自在世界,但是这个自在世界是“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其中的自然界;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5]因此,新哲学的世界是与人有关的,是在人的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属人世界。这个世界虽然是在自在世界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它却是人类的实践对象化的产物,它“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6]197因此,用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来对哲学所作的理解,才能体现出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在这种科学的世界观中体现的概念、观点和范畴才具有科学的方法论的意义,才能体现出哲学“主义”的所在。其次,它要求我们坚持以马克思本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和逻辑来理解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即实践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是指“以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为根本特征的方法论,是立足于实践的本性、规律和逻辑,从实践理解属人世界的方法论,是从实践去思考把握存在、诠释评价存在,实现思维和存在统一的方法和逻辑。”[2]198这是隐层态上哲学的方法论,是一种规则性的“思考”,是哲学的“魂”。因此,这种意义上的理解才能体现用马克思本人的精神来思考问题。所以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来对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所作的理解,才能在主体改造客体的双重对象性活动中,体现出主体的主体性,才能明确地表达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价值取向,即追求“真”、“善”、“美”三者的有机统一。#p#分页标题#e#

在传统的教科书中,一般强调把世界观的观点和理论直接运用到解决现实的问题上,认为哲学的方法论就是对世界观的直接且不做任何改变的应用。所以新哲学针对传统哲学教科书中世界观与方法论关系解释上的缺陷,做出了全新的阐释,即实践世界观和实践方法论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的对立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及其与实际的联系程度不同上面。实践的世界观是从实践理解形成属人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一般要经过向实践观念的转化才能指导实践活动。实践的方法论是从实践理解属人世界的方法论,是从实践思考把握存在、诠释评价存在,是实践思维和存在相统一的方法和逻辑,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根据这种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提供进行研究的出发点和供研究所使用的方法以解决现实问题。从统一性来看,二者的理论前提和理论目的是一样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实践世界观和实践方法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方面,从的生成来看,是“思考”决定“思想”———即所谓的“方法论”决定“世界观”。因为形成属人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的前提是从实践进行理解。这种方法论不在世界观之外,而在世界观之中,即只有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学会像马克思那样思考,才能形成对人与世界之间关系进行理解的正确观点,才能实现正确的世界观对人的实践活动的指导。另一方面,从对哲学的运用来看,是“思想”决定“思考”———即所谓“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在实践的世界观中,一般的理论、观点,由于它的一般性、抽象性不能直接地指导具体的问题,但世界观中的概念、范畴、观点、理论体系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从而能够在的实际运用中体现方法论。所以,作为以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为本质特征的新哲学,使我们纠正了以前对哲学中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解问题,使其凸显出真正的“科学方法论”的意义。

正确理解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的现实意义

哲学的根本特征范文第2篇

考点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世界观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同时又是方法论。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

考点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亦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凡主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都属于唯物主义派别;断言意识是世界的本质,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则属于唯心主义派别。凡是主张思维与存在之间有同一性,即主张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的哲学,都属于可知论;凡是主张思维与存在之间没有同一性,即主张思维完全不能或不能完全正确认识存在的哲学,都属于不可知论。

考点3哲学的产生

(1)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进而为哲学的主生提供了牢固的自然科学基础。

(3)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其中的黑格尔哲学家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是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考点4哲学的基本特征

(1)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2)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的完备的理论体系。

(3)哲学是实践基础上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主阶段哲学。

考点5哲学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导意义

(1)哲学是无主阶段政党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

哲学的根本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老子》;生命哲学;天人合一;自然关怀;生命本位;内向主体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268-01

“生命哲学”的概念源于西方,我国对生命哲学的探讨始于20世纪初,尤其重视《老子》的生命哲学研究。《老子》生命哲学主要讲述了生命的产生过程、内涵及其生命存在的价值方式、修养方法。较之于其他的生命哲学,《老子》的生命哲学具有“天人合一”、“自然关怀”、“生命本位”、“内向主体”等特征。

一、《老子》生命哲学的主体特征探析

(一)生命本位。老子本身就是一个崇尚生命本位的人,在他的哲学思想中蕴藏着深厚的生命崇拜。首先,老子认为宇宙的根本在于生生不已,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所认为的宇宙是一个能够自我生长、发育并且充满活力的生命体。其次,老子注重强调“道”的作用。他说:“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天地阴阳之道解释了宇宙生命的来源,为人们揭开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复杂性提供了启示。通过阴阳的互通互补、互相转化,能够有效维持生命内个体成分和力量的平衡。

(二)自然关怀。老子的生命哲学强调自然是人类生存之根本,主张人们要顺应自然并回归自然。由此可见,老子对自然充满着关怀,他将生命的本源、本质及存在方式均归结于自然。生命源于自然,宇宙所包含的阴阳两种力量逐渐推进生命过程的演变。同时,生命依赖于自然,即我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当然,生命的本质也是自然,在自然的状态下,人们的本性得到体现。

(三)天人合一。老子生命哲学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特征。西方的对“天”的理解是宇宙,其并不封闭,天与人相分离、相对立。在老子的生命哲学里,天乃生命的本源,也是生命存在的依据。天人合一所强调的就是天与人的一体性和互动性。

(四)内向主体。老子生命哲学的主体性属于一种内向主体,重生贵己,主张个体生命的内敛和精神的超越。在老子的生命哲学中,以关注自身为对象,注重自我修行。同时,老子提倡自我反思,注重个人觉悟的提升,坚信人们能够通过主体体验来获得本体的认知。再者,老子的生命哲学还主张自我认识和实践,并强调人类内在意识的自我觉悟和自我实现。

二、《老子》生命哲学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体现

(一)提倡《老子》生命哲学的观点有助于生命健康。当今社会,人们的精神压力逐渐增加,因为疾病而失去生命的例子很多,有些在生活中遇到挫折,难以得到正确的引导,因而精神失常。通过回归《老子》生命哲学的探讨,能够惊醒人们要热爱自身的生命,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生命看成最重要的事。要知道,没有健康的生命,人类其他一切外化的东西将失去意义。

(二)《老子》生命哲学启发人们要自觉地对生命提出理性化的思考。关爱生命是基本,但要在此基础上对生命的产生、发展以及生命自身的价值进行思考。通过人类自身对生命进行理性思考的过程,能够推进人类的文明化进程,对于人类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提供引导,有助于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

(三)提倡《老子》生命哲学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就社会而言,要明确自由、平等的竞争机制,缩短贫富差距。就个人而言,要善于认清生命的本质,不要成为物质和欲望的奴隶,更不要因为权力地位和伤害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健康,关爱自己,也要关爱他人。

三、结语

《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一部重要的经典著作,其对于社会和人类的影响有目共睹。它不仅在历史学上是道家的奠基之石、道教的理论渊源以及儒学和佛学的重要补充,而且在当代也广泛流传,对人们的思维与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研究《老子》生命哲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赵以保.老子生命美学研究[D].四川: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

[2]廖静梅.庄子生命哲学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06.

[3]郭瑞科.《老子》生命哲学探析[D].福建:华侨大学,2008.

[4]焦中卉.老子与庄子的比较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08.

哲学的根本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语言转向;逻辑哲学论

[作者简介]梁臣,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湖北 武汉 430072

[中图分类号]B51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6―0017―03

从西方哲学史上看,如果说古代哲学关注的主题是本体论问题,近代哲学关注的主题是认识论问题,那么20世纪哲学关注的主题则是语言学问题。20世纪的这种哲学主题的演变被称为哲学的语言转向。哲学家们包括英美分析哲学家们不再在传统意义上谈论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而是把目光转向作为人类思维载体的语言,通过分析语言而达到对语言表达式意义的阐明。他们的任务在于对已有的知识,主要是自然科学知识,进行分析考察,以期确立知识的客观性标淮。在哲学的语言转向过程中,维特根斯坦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石里克所言:“维特根斯坦(在1922年的《逻辑哲学论》中)则是一直推进这个决定性转变的第一人。”

哲学的语言转向晚于分析哲学的诞生,作为分析哲学的创始人弗雷格和罗素在哲学的语言转向中只是处于酝酿阶段。弗雷格主要从事的是数学基础研究,他创立了数理逻辑,在从事这些研究中涉及到哲学问题,并对之加以研究;他认为哲学的基础和开端是数理逻辑,研究的方法也是具有客观性和形式性的数理逻辑,他提出了意义的真值理论、意义与意谓的区别、语境原则等,但他并没有从哲学传统的视域中系统地探讨哲学问题。罗素进一步推进了分析哲学的发展,他运用弗雷格和自己创立的数理逻辑作为分析工具,对哲学命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著名的摹状词理论和逻辑原子主义。罗素对命题和语词意义所进行的分析,把哲学家引向了哲学发展的新道路:通过对哲学命题的逻辑分析重新建立对哲学和世界的认识。但这种认识依然没有完全摆脱为知识提供最后支柱这一传统哲学观念的阴影,他只是具体针对某些类型的命题进行分析,而不分析所有命题的共性、特征、意义等,不可能从根本上促进哲学的语言转向。维特根斯坦则是对传统哲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从根本上把哲学研究从认识(思维)的内容转向了认识(思维)的表达,他对命题进行分析,试图发现所有命题共同具有的本质特征以及确立命题具有意义的一般条件和标准。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植根于以德国古典哲学为代表的哲学传统又超越这个传统。他成长于欧陆文化传统之中,早年深受叔本华的影响,并通过叔本华的著作而了解康德,传统哲学潜移默化于他心中。但哲学工作者显然厌倦以德国古典哲学为代表的传统哲学,这种带有浓厚思辨形而上学色彩的传统哲学在唯心主义观念下根本无法解决哲学问题,引起哲学界的普遍反感,哲学发展陷入了困境。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西方哲学界提出了各种哲学理论,它们大都是对德国古典哲学为代表的传统哲学的反叛,却没有一种哲学理论能够真正解决哲学问题,哲学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与此同时,现代自然科学飞速的发展,数理逻辑的诞生,哲学中反心理主义的兴起和语言科学的建立,为哲学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维特根斯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从事哲学研究,他的哲学研究出发点主要受弗雷格和罗素的影响和启发,走上了一条与传统哲学完全不同的研究之路,从他开始,哲学研究的重心才从思维内容的研究转到思维表达的研究,实现哲学的语言转向,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解决的问题、思路从传统哲学的问题、思路出发,以新角度、新方法、新语言来解决传统哲学问题,因而具有哲学语言转向的特征。

我们从《逻辑哲学论》中虽然没有看到传统哲学对他有什么直接的影响,但传统哲学问题隐现于该著作之中。如果把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作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当中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的哲学任务都是要达到对世界尤其是对人的充分认识和理解。如果说康德进行的是理性批判,否定传统形而上学,重建科学形而上学,探讨的是认识如何可能的问题,通过研究得出人只能认识现象界,物自体不可知,而不可知则为信仰留下地盘的话;那么维特根斯坦进行的是语言批判,否定形而上学,所探讨的是语言如何可能的问题,通过研究得出可说和不可说之分,而对不可说则保持沉默。事实上,他们在哲学精神本质上、甚至整体框架上都极为相似,维特根斯坦把康德从认识论的层面上探讨的哲学问题转为从语言层面探讨哲学问题,只是研究的视角和方法转变了,例如,在《逻辑哲学论》中依然留有认识论的痕迹,他的命题图像理论依然预设了主客体关系,他所谈论的事实、世界即可说的就是康德所说的现象界,而不可说的东西和康德的不可认识但可思维的对象即物自体具有相同之处。此外,我们从《逻辑哲学论》这部著作的思路发展看,也显现了哲学转向的轨迹,全书共有7个论题,第1、2论题侧重于本体论,第3、4论题侧重于认识论,第5、6侧重于语言哲学。所以,从维特根斯坦的前期哲学与传统哲学的相关性看,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更具有哲学的语言转向的特征。

其次,后来的语言哲学家们所探讨的语言哲学基本问题、所坚持的语言哲学基本原则和基本观点在维特根斯坦的前期哲学中已经提出或蕴含了。

一般认为,语言哲学的中心问题是:(一)语言和世界的关系;(二)语言或语词的意义问题,它们是近邻,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从两个角度看同一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在维特根斯坦的前期哲学中有着明显的体现。维特根斯坦是系统地从语言来思考世界的第一人,也正是在这意义上他是语言哲学的奠基人。他在《逻辑哲学论》中从总体上探讨语言和世界关系的问题,突出地体现在命题的图像理论中。他从世界的逻辑构造出发进行阐述,世界是一切发生的事情,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不是事物的总和,世界分解成事实。发生的事情,即事实,就是诸事体的存在,事体乃是对象(物项,事物)的一种结合,对象是固定的、简单的和不可分的。语言不是由词汇组成的类聚物,而是由所有命题组成的总和,命题有简单和复杂之分,所有命题最终都可分为简单命题一基本命题,都是这样命题的真值函项,基本命题又由名字按特定方式构成,“名字不能更以任何界说分析之,名字只是初始符号”,他认为语言与世界具有同构关系;因此,名字代表对象,基本命题是事态的图像,命题是实在的图像(实在等同于世界),语言描述世界。

在意义问题上,维特根斯坦坚持意义的指称理论,它也体现在命题的图像理论中,如名字的意义就是其指称。凡是命题描述世界都是有意义的,也就是可说的都是有意义的;不可说的要么是缺乏意义的命题,要么是无意义的命题,前者为重言式、矛盾式和数学等,后者为伦理学、美学、形而上学以及

《逻辑哲学论》中的命题等。

维特根期坦前期哲学系统地蕴含了分析哲学或语言哲学的主要特征或原则。分析哲学或语言哲学的主要特征或原则,一是以句法为出发点,包括逻辑原子论、语境原则、意义理论、意义和所指等。例如,他的逻辑原子主义是通过逻辑构造把世界分解成事实或事态,最终分解成不可分的对象,与之相应,语言由命题(句子)构成,复杂命题由简单命题构成,简单命题由名字构成,名字是不可分析的初始符号。他的语境原则是对弗雷格语境原则的接受和发展,他认为名字(词语)只有在命题中才有意义,单个的或孤立的词没有意义,有意义的词必须描述对象,命题必须同实在相比较才知道真假,才有意义。二是从句法到本体和认识,包括语义上行、对数的分析、分析的方法和依据等。例如,他的语义上行策略蕴含在《逻辑哲学论》思路发展中,他从世界的逻辑结构出发,引入图像同思想关联,思想与命题具有内在关系,这样就顺利过渡到了语言,从而把探讨世界问题转为探讨语言问题本身。他的分析方法主要是数理逻辑,他接受弗雷格和罗素所创立的数理逻辑,并对其进行改造和发展,发明了真值表;他的哲学思想实质上就是在运用数理逻辑作为分析工具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

维特根斯坦所坚持的哲学观,也是分析哲学家或语言哲学家的基本观点。他认为传统哲学问题的提出,是基于我们对语言逻辑的误解,从而提出了许多似是而非的问题。“日常语言中,常常同一语词,而以不同的方式标示――因此遂属于不同的记号或者两个语词以不同的方式标示,表面上却以相同的方式应用于命题中……”;“因此,就容易发生最根本的混淆(全部哲学充满了这种混淆)”。“历来对于哲学所写的大多数命题与问题,并非谬妄,乃是无意义;所以,这类问题都是不能答的,而只能确定其无意义;哲学家的大多数问题与命题,都是由于人不懂得自己的语言逻辑而产生的。”由此,“全部哲学即是语言批判(不过不是毛特纳意义上的批判)”。哲学不是自然科学,“哲学的目的是对思想之逻辑的阐明;哲学不是一种学说,而是一种活动;一部哲学著作,本质上,乃由一些解释而成;哲学的结果不是若干‘哲学命题’,而是把问题阐明;哲学应把那些没有哲学便似乎模糊不清的思想弄清楚,并给以明确的界限”。他认为传统哲学是由没有任何意义的似是而非的问题和命题构成,是不可能的;而他自己所从事的哲学活动即作为说明的哲学则指出了这种不可能性,它也是由似是而非的问题和命题构成的,因此也不可能;只有他认为“哲学”是对思想的逻辑或命题进行澄清即作为职业的哲学,那才是可能的。

最后,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的语言转向中的作用还在于他对其本人后期哲学以及其他分析哲学家或语言哲学家产生深远的影响。

他后期的思想无疑是在批判继承他前期的思想上发展的,“但四年前我有机会重读了我的第一本书(《逻辑哲学论》)并向人解释其中的思想。……只有与我旧时的思想方式相对照并以它为背景,我的新思想才能得到正当的理解”。前期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命题的逻辑图像论,分析的方法主要是现代数理逻辑方法,探讨的是语言的逻辑结构,用一种静态的观点看问题。后期维特根斯坦否定了这种前期的内容和方法,用一种动态的观点来看问题,从自然语言出发,探讨语言的语法结构,提出“语言游戏论”的思想和哲学无用论的观点。但他的前后期哲学观具有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两者所关心的主题都是对思想的语言表达,哲学是一种活动,哲学问题的出现是思想混乱和理智疾病的产物,通过分析语言的用法才能最终解决哲学问题;此外在关于“可说与不可说”的关系和形而上学的态度上,他的前后期思想都存在一致性。

维特根斯坦对逻辑经验主义的形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逻辑经验主义者接受了维特根斯坦的许多论断和观点,例如,把哲学看作一种澄清命题的活动,把命题看作事实的图像,认为除了自然科学、逻辑和数学之外的所有命题都是无意义的,等等。但他们更多地是曲解了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引以为用。他们试图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来建立一套完备的人工语言方案,通过经验证实的原则确立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通过语言的逻辑分析来拒斥形而上学等观点。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也对罗素有很大的影响,他的早期思想和前期哲学对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提供思想基础和逻辑准备。罗素在《我的哲学发展》中承认维特根斯坦对他有深远的影响,维特根斯坦的一些论述逻辑命题的笔记在一战时曾影响了他几年的思想。

[参考文献]

[1]石里克.哲学的转变[A].洪谦.逻辑经验主义[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哲学的根本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哲学;研究;几组关系

作者简介:马君(1979―),男,回族,宁夏同心人,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周志刚(1950―),男,天津人,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15-0007-04

我国学界对职业教育哲学的专门研究是近来的事情,以往虽然在一些文献中不时地会出现对职业教育哲学的思考,但这种思考基本上属于零敲碎打,不成体系。职业教育哲学研究被置于边缘化的境地,也很少有学者潜心对此进行专门研究(而在台湾已有职业教育哲学专门论著)。这虽有历史的原因,但也与职业教育学科的不成熟有关,而这种不成熟也恰恰与缺少对职业教育进行哲学视角的考量有关。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和职业教育学科建构的需要,职业教育哲学作为必需的研究领域,乃大势所趋,这决不是跟风盲从。探索、研究、建构起职业教育哲学理论体系应该被提上日程,应引起职教学者足够的重视。因为这是奠定职业教育科学地位的重要基础。这样的拓展性理论研究的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这需要矢志不渝的决心和知难而上的毅力。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我们发现,在对职业教育的哲学思考中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需要加以消解。因此,在对职业教育哲学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之前尚需辨清几组关系,这将会影响到职业教育哲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论述和探讨了这几组关系。

一、宏观层面:职业教育哲学与教育哲学和技术哲学的关系

职业教育哲学与教育哲学和技术哲学的关系,从概念上来讲,职业教育哲学是关于职业教育(学)的哲学反思;教育哲学是关于教育(学)的哲学反思;技术哲学是关于技术(学)的哲学反思。从学科视角讲,职业教育学有着教育学、技术学、职业科学三者的属性,职业教育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从职业教育的特征讲,职业教育具有教育性、职业性、技术性特征。因此,从这些角度看,教育哲学和技术哲学可作为职业教育哲学的基础。

(一)职业教育哲学与教育哲学的关系

职业教育哲学作为教育哲学的分支,显然是可以说得通的。一是因为职业教育学科就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二是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尽管它和普通教育存有较大差别,但它是教育门类中的一类。因此,职业教育哲学可作为教育哲学的从属学科,从而在关系上是上位与下位的关系。同时,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存有包含与被包含、整体与局部、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教育哲学的研究应涉及职业教育哲学的领域,职业教育哲学的构建应以教育哲学为指导,职业教育哲学的方法论构建可建立在教育哲学的基础上。这是它们之间“同”的方面。

但无论从理论上来探讨,还是从实际中分辨,职业教育哲学与教育哲学之间是“异”大于“同”的。首先,从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本质属性来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其次,从职业教育的受众(客体)和研究阈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差异也是很大的。再次,从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来看,职业教育学与教育学也是有着极大区别的。以上种种可以表明,职业教育哲学虽为教育哲学的分支,它们之间有互补性,但绝不可相互代替,无论从研究对象还是研究目的、任务和问题阈来看都是不同的。拿职业教育哲学和教育哲学的问题阈来讲,职业教育与教育的本质问题、职业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学科结构问题、职业教育与教育的理论和评价问题、职业教育与教育的基本假定、原则、目的问题等等,都是需要加以辨析清楚的,因为它们确实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

(二)职业教育哲学与技术哲学的关系

将技术哲学作为职业教育哲学的基础,是近来研究的成果。有学者从职业教育的技术性的特征出发,通过深入分析,认为技术哲学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哲学基础之一。因为在技术哲学与职业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里有着许多共同的命题。有些职业教育哲学的命题常常需要技术哲学的支撑和帮助。比如职业教育研究领域中的“技术是什么的问题”、“技能是什么的问题”,等等,都需要我们敞开视野寻求技术哲学的支持来提升职业教育哲学的思维水平。所以说,职业教育哲学与技术哲学之间又存在着交集,如果撇开技术哲学来试图解析“技术”与“技能”究竟是什么,这将是一条不明智的路径,必将有害于职业教育哲学的构建。而技术哲学专家已经为我们了解和掌握这些东西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关于什么是技术和技能?技术哲学专家、学者已给我们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的解释,我们可从中汲取营养。

因此,职业教育哲学的构建,需要我们对技术哲学资源的运用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拓展和挖掘,加大基于技术哲学的职业教育哲学研究的力度。

二、中观层面:职业教育哲学与职业教育学的关系

实际上,对于职业教育学和职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哲学反思,可以说几乎是与职业教育学同步产生的,因为任何一个职业教育学研究专家都无法回避对这样一些问题的思考与回答:职业教育学究竟是什么?怎样看待职业教育理论与职业教育实践?职业教育实践中如何实现人的价值?等等。这些问题并不是单纯的职业教育学问题,而是关于职业教育学的哲学问题。严格意义上讲,职业教育哲学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它与职业教育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之外,还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职业教育哲学与职业教育学的区别

1.研究对象和客体不同

职业教育哲学属于哲学范畴,它所研究的是作为各种职业教育学建立之前提的基本理论假设,旨在揭示职业教育学的基本范畴、基本关系及其运动规律,为职业教育实践者提供正确的职业教育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职业教育学则是属于应用科学范畴,它直接研究职业教育活动中的各种具体问题,为人们提供有关职业教育的相对具体的原理、原则和方法。职业教育哲学从属于哲学研究领域,它是根据哲学思维的根本特性反思人类职业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哲学理论。职业教育哲学是关于职业教育学的哲学研究,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职业教育学的现象描述、职业教育学的概念系统、职业教育学的因果解释、职业教育学的理论建构、职业教育学的知识应用,等等。职业教育学考察的是具体的职业教育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和总结职业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职业教育哲学并不考察具体的职业教育活动,而是以反思的哲学思维方式,从更一般、也更抽象和思辨的层面,去追问职业教育活动的存在性质和存在方式,去追问此种活动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性等。如果我们把职业教育学看作是现实职业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认知和总结,是关于职业教育活动的思想理论,那么,职业教育哲学则是对职业教育认识的再认识,对职业教育思想的再思想,对职业教育思维的再思维。

职业教育哲学的对象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职业教育学的基本问题。职业教育哲学主要反思批判职业教育思想史,以清醒的理性思考树立一种理解职业教育学的理论视野,以职业教育学发展的历史逻辑为基础,对职业教育学自我理解进行追问,把职业教育学知识作为研究对象,不是掌握其知识,而是实现用思想的力量把握职业教育学知识的历史。这是职业教育哲学与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根本区别。

2.研究方法不同

职业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有多种,如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定量与定性分析法、多学科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等方法,呈现出多样性。而职业教育哲学的研究方法则是唯一的,这就是哲学所固有和特有的批判反思的思维方式,职业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本身就是职业教育哲学批判反思的对象。

职业教育学研究方法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职业教育哲学对职业教育学研究方法进行批判反思,侧重对职业教育学研究方法的总体性把握和辩证性思考。如果我们把职业教育学方法论的研究视角概括为职业教育学研究方法是怎样,那么,职业教育哲学的研究视角则是职业教育学研究方法何以这样、又应该怎样的问题。所以,职业教育哲学主要采用的是哲学思辨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主要是采用演绎的思维方法,从已知的法则、理论出发,推演出新的知识,包括提出原创性的公理或者根据已有公理、理论推演出某种命题。

3.研究目的和任务不同

职业教育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在于揭示职业教育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职业教育哲学的研究目的则是双重的:一方面,它通过对职业教育实践的批判反思,为职业教育学研究和规范职业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一种哲学方法论支撑;另一方面,它在对职业教育实践进行批判反思的基础上,形成自己关于职业教育世界的哲学观,达到对职业教育世界的一种整体性把握。其研究目的主要是承担着对各种职业教育学理论体系进行反思和批判的职能,职业教育哲学为人们提供解释职业教育的元理论,而非实证知识。职业教育哲学研究职业教育理论中的公共问题,对职业教育思想、职业教育理论进行反思、整合,从而为人们认识职业教育提供世界观。

(二)职业教育哲学与职业教育学的联系

1.职业教育哲学根植于职业教育学土壤中

职业教育哲学根植于聚焦职业教育实践的职业教育学土壤中,以各种职业教育理论作为自己的反思对象。从中概括和提升出职业教育哲学的范畴和理论。职业教育学又必须以职业教育哲学作为指导,才能从丰富的职业教育经验中总结出职业教育学的理论。因为任何一种具体思想理论的背后都深藏着某种特定的哲学世界观,任何一种特定的职业教育理论也总是以某种特定的哲学视角为其思想理论前提而演绎出各种具体的职业教育学说和结论的。现当代职业教育哲学没有形成成体系的理论,是导致职业教育理论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之一。

2.职业教育学学科的不成熟使得职业教育哲学的研究无所适从

在职业教育哲学的研究中,研究的问题来源深深地根植于职业教育科学和职业教育活动的历史发展之中。职业教育思想史是我们进行职业教育哲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可以说,没有职业教育学的发展史作为基础,职业教育哲学的研究就是空洞的,甚至是无法进行的。对于职业教育哲学而言,职业教育学的发展历史为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经验材料和问题的来源。职业教育哲学必定具有一定程度的哲学理论的抽象性。职业教育哲学研究职业教育的本质和一般规律,因而依赖于职业教育学对职业教育的各种特殊问题的研究,以职业教育学的研究成果为素材,再作进一步的概括和总结。否则,职业教育哲学就势必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进行职业教育哲学研究首先必须从职业教育实践和职业教育理论的实际情况和素材出发,而不应首先从哲学的基本理论出发,用哲学理论简单地套职业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三、微观层面:职业教育本质与职业教育是什么和职业教育本质属性之间的关系

(一)“职业教育本质是什么”与“职业教育是什么”的关系

当前,在对职业教育哲学的思考和研究中,存在着许多概念混淆、模糊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常常将“职业教育是什么”与“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混同起来,作为一个问题来研究,这显然是一种误解,这两个问题本身是并不同一的。首先,从词意来看,前问的主词是“职业教育”,后问的主词是“职业教育本质”。其次,根据逻辑推论规则,“职业教育本质”与“职业教育”显然是两个概念。因此,这两个问题虽有着极为密切、极其重要的联系,但它们毕竟是有重要区别的两个问题,既不能相互取代,也不能相互混淆。

“职业教育本质是什么”与“职业教育是什么”是既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两个问题。其区别体现在:第一,问题的重心和对象不同。“职业教育本质是什么”问题的重心在于“职业教育本质”,而“职业教育是什么”问题的重心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本质是什么”实质上要回答的是“职业教育中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这个“根本的东西”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源泉和动力,而“职业教育是什么”则要回答“所称为职业教育的那个东西是什么”。第二,问题的意义不同。职业教育本质观是职业教育观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区分职业教育思想与其他类型教育思想的重要标志,在指导职业教育实践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起着重大作用。而“职业教育是什么”,则是对教育或现象的界定、诠释和说明,它是职业教育问题研究的基础,人们对职业教育问题的研究一般是以确定的或共同认可的“职业教育是什么”为前提的。第三,问题答案的表达方式不一样。“职业教育是什么”可以通过规范性方式、描述性方式、诠释性方式等加以表达.并且有多层面的意义结构,而“职业教育本质是什么”则只能运用确定性、规范性方式予以回答。因为它具有唯一性。第四,问题的意义结构不一样。“职业教育是什么”本身具有多层面的意义结构,有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和规范判断,即“现实的职业教育是什么”、“规范的职业教育是什么”、“理想的职业教育是什么”等复合层面;而“职业教育本质是什么”似乎不应存在诸如“好的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现实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规范的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的意义结构。两者的联系主要是:“职业教育是什么”是“职业教育本质是什么”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确定性的“职业教育是什么”,自然就没有确定性的“职业教育本质是什么”,但“职业教育本质是什么”的研究又是“职业教育是什么”研究的深化和发展,有助于更好把握“职业教育是什么”,因此两者相辅相成。

(二)职业教育本质与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的关系

目前,在职教界对于职业教育本质的理解的主流观点是“本质属性说”。这种学说最大的问题是用反映本质的某些特性界定本质,因而对职业教育本质的研究就必然把职业教育某些本质特性或多种特性加以简单概括、综合甚至相加。而从理论上和事实上来讲,本质与本质属性是不同的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它们是“实在与表征”、“存在根据与存在状态”的关系。“本质”是事物所以“是”(being,存在)的根据,而不是指事物具有哪些本质特性。本质属性是对事物存在状态和表现特征的描述,而本质是对事物本身是什么的回答。

本质属性说看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不是由职业教育中某单方面因素决定的,因而这是它的一个进步。但是它却认为职业教育中的各种因素平行的、并列的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形成了一系列并列的职业教育本质属性,如职业性、生产性、社会性、多样性等。这实际上是没有找到职业教育的本质。一个事物只有一个本质,而不是多个本质,也不是多重本质。一个事物的本质可以表现出几个角度的本质属性。但是这几个本质属性或几重本质属性之间不会是并列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有机结构联系,统一于某一个共同的东西,或某一个总的本质属性,这个共同东西或总的本质属性就是事物的本质。本质属性说看到了职业教育有各种不同的本质属性,但却没有把这几种不同的本质属性统一起来,找到它们所共同统一的东西,即没有找到它们共同的本质这一共同根基,也在根本上否定了事物本质的单一性,所以是值得商榷的。

参考文献:

[1]李兰芬,王永明.论管理哲学的学术视野及其功能[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4):57-58.

[2]曹健,芮国强.论教育哲学研究的问题域[J].江苏社会科学,2005(2):50.

[3]李伟言,王卓.教育本质问题研究新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9):51-52.

[4]高岩,陈凡.技术哲学视角下的现代高技能人才培养[J].辽宁教育研究,2007(6):21.

[5]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46.

[6]杨俊亮.试论职教哲学构建的几个问题[J].辽宁高职学报,200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