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启发性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启发性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启发性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启发性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启发性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创新教育 学生能力培养

一、传统高中英语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

历史已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迈进了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面临一个知识大爆炸的环境。而我国传统高中英语教育,尤其是以“应试教育”为特征的传统高中英语基础教育,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轻能力重成绩,非但不能发展学生的英语能力,反而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英语的主动性。虽然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但前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子还在。我国的部分高中生能在高考试卷上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但听不懂电台、电视中的英语节目,张不开口与其他人用英语进行交际,也读不懂报纸杂志和网络文章,是所谓的“高分低能”;更令人担忧的是,更大一部分学生学了六年的英语,毕业后却对英语一无所知,是“英语文盲”,这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产生了极大的矛盾。传统的高中英语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不能不引起高中英语教育工作者对英语教育体制和英语教育模式的反思。要想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在高中英语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如何在高中英语教育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是当前高中英语教育改革最紧迫、最困难的任务,也是高中英语创新教育的基本内容。

二、实施高中英语创新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要树立创新教育的思想,明确创新教育的目的,掌握并在教学中运用创新教育的原则。这是创新教育实施的前提。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首先应勇于教改和探索创新性地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机智,在教学活动中求新求异求真求善求美。

2.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造性教学。在英语传统教育中,教师在选择教学行为时往往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及自己要教的教学内容上,认为他的主要行为是以最有助于他讲授和学生理解的方式组织教材,往往采用显示的、教导式的教学方式,教学正规化、有条理,强调从权威那里得到信息。而创造性的教学行为,要求教师优先考虑的教学问题是了解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英语实际经验,并选择与学生的英语能力、需要和兴趣相符合的教学方式,把他们的环境安排得富有教育意义,或为他们提供学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加教学活动,轻松自如地学习英语,掌握技能。

3.开设创造性训练活动课,给学生提供创造活动的机会。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我们教一门学科,不是要建造一个活着的小型藏书室,而是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还激励学生提高自己才能的欲求,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4.改革课堂作业及评价方式。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布置的作业既繁又多,而且凡事只求一个正确的答案。正如教育学家尼尔·波斯特曼曾说:“孩子们入学时像一个‘问号’,而毕业时像个‘句号’。”这严重严抑了学生创新才能的发挥。而高中英语的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必须做到内容配合课程,方式灵活多变,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程度,提倡增加答案不是唯一或固定的作业。在评价方式上,要具有民主性、开放性、激励性、启发性和总结性,这是进行英语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

5.在现实的教学中,改变师生间的人际关系。拥有诸多权威性的教师群体对学生寄予诸多显性或隐性的社会期待,其中的某些否定性因素则可能直接制约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并以不同形式外化为学生的不同行为表现。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主要依靠自己的权威,采用强制手段管理学生,逼着学生学习英语,只准学生服从,不许有不同意见,对学生不够尊重。而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尊重、平等对待、欣赏学生,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师生之间是全渠道型的交往模式。

三、实施高中英语创新教育的目标体系

1.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什么是个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森克·阿诺德和梅利认为:个性是人所具有的,相对来说较为稳定的品质。它可由因或激发或促成,是生理冲动、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个性通常指的是情感——意识的特定品质,情操、态度,心理状态、无意识的机制,兴趣和理想,它们能确定人的特性或特有的行为和思想。

在英语教育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性教育更多地着眼于学生个体独特的在英语方面的内在潜能和资质的唤醒、弘扬。因为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能动的认知过程,更是积极的情感活动过程。在我们所调查的571名高中学生中,英语成绩和学生喜欢英语的程度都与师生间的情感关系成正比。所以教师必须依靠创新教育,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建立融洽的个人关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好胜心、进取心和自信心,使学生更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并提高学习效率。

2.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所谓自主精神(即自主性)是指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并不为不受他控制的外部力量或原因所左右,通过独立的和理性的反思形成自己的打算和目标,自由地作出选择。英国学者迪个登在《自主性教育》一文中概括出自主性有三个特征:“独立作出判断,批判性地反思这些判断的倾向,以及依据这些独立的、反思的判断将信念和行为整合起来的倾向。”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自主探索英语的能力,即学习英语的能力,因为自主学习是学会学习的基础和特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教会了学生如何学习英语,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发展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3.鼓励和提倡学生学会超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创新精神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超越课堂。超越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受到启发后对某一内容感兴趣,课后继续进行有目的的、自觉的学习。这种学习也可以说是为下堂课学习所作的准备。学生十分明确课后要做什么,以便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2)超越课本。超越课本是指学生在学好英语教材的基础上,收集、阅读课本以外的材料,扩展知识,增强英语的理解能力和实际能力。如我班的孙珊珊同学对音乐非常感兴趣,学习了SEFC教材BookⅠ(下)中的“Country Music”后,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图片,用英语在班级的墙报上刊出了一期美国著名歌手Michael Jackson的生平、成名曲及其歌带在全球的销售情况,引起了全班的轰动。

(3)超越教师。超越教师是指学生的学习不限于老师课堂上所教的内容,学习不是跟着老师后面学,而是积极主动、有创新性地学习,这是判断一个学生是被动学习还是主动学习的关键。

四、结语

基于对新型创造人才的期盼,我国在八十年代中期就开始在中小学提出、研究、实施素质教育,而高中英语的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唯有实施高中英语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才有可能提供给社会真正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马雅娜.学生创新的制约因素.福州:教育评论,1999(4).

启发性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 语言艺术 科学性 教育性

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学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工具,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话说得好就会如实地达意,使听者感到舒适,发生美感。这样的说话就成了艺术。”我们从中学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教育性来探讨数学教学语言艺术。

一、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严密的学科,应把科学性放在首位。科学性是数学教学语言最基本要求,它具体指数学教学语言应力求准确,符合科学理论;严谨,符合逻辑要求;精炼,符合精简原则;量力,符合年龄特征。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要求自己的教学语言严密,准确,精炼,逻辑性强。

数学教学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使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为此,教师要做到:

(一)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自己有个透彻的的了解。否则,往往会因为一字之差而语义全变,使学生产生歧义,甚至导致教学的失败。如:“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所形成的图形”这个概念中如果将“线段”改成“线”或将形成改成“组成”,那么这个概念就错了。又比如在比较角的大小时,如果教师归纳成“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角边的长短无关,而是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那么,这里说的两条边的长短,实际应说“所见的两条边的长短”,否则,将使学生产生“角的边是有长有短”的错误认识。又如在教学中遇到“轴对称”与“对称轴”、“数位”与“位数”、“增加”与“增加到 ”、“扩大 ”与 “扩大到”、“切线”与“切线长”等概念时,教师的语言一定要 准确 、到位。

(二)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语和方言来表述概念、法则、性质等.数学教学语言的规范化是指在数学教学中应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 的规范与否,不仅影响教师表情达意的效果。而且影响学生获取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效果。语言的规范一方面要语音的规范,即讲课要用普通话,不用方言 ,更不能说白字。如,长方体、正方体特征之一的“棱”,多数同学都习惯把它读成 “ling”,标准读音应是 “1eng”。另一方面就是不能对数学概念、定义、定理随意误读。如:为了突出点到直线距离的含义。把“点到直线的距离”说成“点到直线的垂直距离”,使部分学生误以为点到直线的距离除了垂直距离,还有非垂直距离。又如在教学中不能把 “垂线”讲成 “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最简单的分数”等。

因此,教师教学语言,无论叙述讲解还是分析论证,都必须有板有眼。脉络清晰,环环相扣,井然有序,具备科学性。特别是对于那些重要的概念、观点、定律和原理等的表述,更来不得半点失真和含糊。要绝对保证概念传递的恰如其分和恰到好处。

二、数学教学语言的教育性

课堂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课堂教学,则把人类 “储 存形态的文化”转化为“活化文化”。教师的语言都负载着一定的知识量,传播着人类的文明。但教师绝对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声筒 ,而是在传授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把蕴含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观点、立场、道理、哲理、方法如春风化雨般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因而良好的数学教学语言,不会是纯知识性的注入,也不会是脱离教材的空洞说教,而是把教育和教学融为一体,把科学性与教育性完美地结合起来,这才是语言艺术的高境界。正如有人总结的:“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课堂教学,直接诉诸学生的心灵,追求整体效应。这种整体效应的获得,不在于说话的多少,也不在于词藻的华丽与否,而在于能否抓住关键处,抓住问题的实质,用恰当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

启发性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范文第3篇

论文摘 要: 近年来,语言教育界对自主学习越来越重视。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并非简单的直线过程。本文在对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建构主义理论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策略。

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学会学习的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在现代知识全球化、教育信息化、学习终身化等社会发展的趋势下,我国传统的由教师讲解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理念也在不断的积极探索中进行着革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正逐步运用于英语教学。

一、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

1.研究背景

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了“实用为主”的教学方针,它要求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完成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转变。特别强调英语教学要向个性化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主性。由此可见,自主学习已成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重点。

2.理论基础

“自主学习”或称为“学习者自主”最早是由Henri Holec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Henri认为,自主是指“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即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主要体现在:(1)能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2)定义学习内容;(3)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4)监控学习的过程,如节奏、时间、地点等;(5)评估学习效果。而建构主义理论对自主学习影响深刻。

建构主义从心理认知的角度提出了知识学习主体的主观性、自我构建性。建构主义是1996年瑞士哲学家、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在深入研究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首次提出“认知是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这一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地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的知识建构;学习既是个体建构过程,又是社会建构过程;学习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必须与真实情境相联系。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导向者、促进者、发现者和中介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强烈冲击着传统的教学理念,给教育带来了开拓性的发展和变革。它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使其目标和功能都发生着转变,正从语言知识的获取转向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被动传输式”转向“主动建构式”的教学模式;从陈述性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向程序性语言知识的建构。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对我国英语教学极具启发性,运用这一理论指导英语教学,对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现状

1.我国传统的语言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与积累,强调重模仿、记忆的语言技能培训。教师讲语言知识,学生听语言知识,考试考语言知识,以知识为本,以记忆力为基础,属于继承性教育的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学生习惯了在课堂上以教师讲解、学生聆听为主的课堂模式。这种模式造成的后果是,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过于依赖教师。

2.随着高职高专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对的英语教师人数不足,导致英语课的班额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高职类院校学生生源相对多元化,包括普高生和三校生(中职、技校、3+2学生)。入校后,学生根据专业分班,进行混合教学,这就使得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英语基础及词汇量各有差异,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老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并且高职高专院校侧重于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英语课时缩短。这些客观因素都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学生在校要学习的科目很多,沉重的课业与考试负担,以及各种管理制度、课程设置的局限制约了学习者的个体需求及可自主支配的学习时间,只能按照课程的要求,学习指定的教材,按规定的进度,完成各阶段的任务。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根据我对本校一年级2个班的问卷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学习没有策略性。调查发现90%的高职生缺乏英语语言学习策略。2)学习欠缺计划性。在调查中,只有8%的学生能够在学期初有一些学习设想和学习目标或简单的学习计划,而实施其计划的只有1.6%。3)课堂学习缺乏效率性。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只有25%,经常开小差的达68%,而对自己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估的则只有6%。4)英语学习渠道匮乏。95%的学生在自己课余时间只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背老师指定的单词,不知道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英语。5)不会自我评估。有11.5%的学生能够每周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评估检查,但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对单词或课文知识的检查,很少检查学习计划是否科学、学习方式是否得当。

三、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针对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现状,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应该大力发展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在建构主义的理论指导下,我们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变学习被动为主动;加强协作学习;重视自主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并创设有利于自主学习的环境。

1.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揭示了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自主性,真实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构建。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学习进度弹性制,让学生制订个人学习计划。计划的制订应考虑个人学习目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制订的计划要做到尽量详细,包括具体时间和学习内容等,且操作性强,从中学生也学会了自我决策、自我管理,从而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我们在大力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是促进者,他的教学职责就是提供一种促进,为学生的学习进行良好的服务。同时,教师又是领航人和启发者,他们运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像是一把钥匙,它的正确恰当与否就决定了能否打开学生自主学习的大门。例如,教师可以选择情景式教学,给学生创造实践英语的机会,真正使他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还可以采用联想和扩展式教学策略,激励学生动脑思考,启发和鼓励学生去发现知识,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各种有效的学习策略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轻松地进入学习环境,并且清楚自己要学什么和怎么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达到“我能学”的目标。

3.加强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协作学习

协商、会话是建构主要学习环境的两大要素。协作学习反映了学习的社会性。协商和会话是协作学习的主要形式。建构主义的协作学习就是所谓的“生生互动”,主要体现在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设计教学活动,开展协作学习。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过渡中,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在一定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例如:学生授课、戏剧表演、英文演讲比赛、英语歌曲比赛及英语游戏等。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有许多合作的机会,比如英语对话、单词听写、互相评价学习结果。

4.重视自主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观所提出的“更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使学习者能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从中能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看到成绩或差距,对自己的学习进行重新计划或调整,以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从而使学习变得更加主动。自我评价可以采用的形式有:填写自我评价问卷、写学习周记和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教师应向学生明确自我评价项目的意义和目的以引起他们的注意。另外,教师还要针对个别学生的情况进行具体指导,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审视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而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最终成为自我激励和自我监控的学习自觉执行者。

5.创设有利于英语自主学习的环境

近年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手段,也使建构主义的许多设想得以实现。建构主义强调: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而计算机以多媒体及互联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真实的外界环境。例如:学生可以在语音室中自由使用语音设备、听力材料,欣赏原版电影,或是使用计算机进行专项语言练习,如做听力练习题、语法习题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对意义的构建。

四、结语

“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已经成为人一生当中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仅局限于学校里的学习是不够的,为了让学生在任何形势下都始终保持不败的地位,我们要大力提倡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

参考文献:

[1]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Oxford:Pergamon Press,1981.3.

[2]丰玉芳.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6.

[3]郭瑛,张建霞.浅谈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现代企业教育,2009.8.

启发性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幼儿教师培训;专业成长;视频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11—0088—05

一、引言

新课改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依托自我反思和研讨合作能力,而提升反思和研讨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便是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成为架设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阶梯。在信息技术广泛使用的今天,一种新型的教师培训方式——视频教学案例研修——应运而生。视频教学案例是一种动态生成性资源,对于幼儿教师研修所发挥的作用尤为明显。与传统案例研修相比,视频教学案例更具有直观性、情境性、真实性和启发性,结合幼儿教师的工作特征,能帮助教师更有效地感受课堂进程与玩具和教具使用,有利于教师多角度、全方位地重复捕捉教学信息。

本文以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学前教育教师研修课程资源》——为例,重点探索视频教学案例在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意义与价值。作为一整套针对幼儿教师远程研修的视频教学案例课程资源,其目的在于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依据,以幼儿教师的现状为背景,以课题研究为依托,按照幼儿教师的学习特点和专业构成,从理论学习和实践研讨两个方面系统研制,以此探究视频教学案例在幼儿教师研修中的作用。本套课程资源已在2012年由中央电教馆电化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正式发行。

二、视频教学案例课程资源研制的必要性

(一)顺应时代教育形态转变,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培训效率

传统教师研修受到教育行政管理的约束,模式单一,培训教师没有参与选择的余地,教授方式以讲授为主,以集中培训为主要形式,往往起不到培训提升的作用,让培训成为一场拉锯战、消耗战。视频教学案例课程资源的明显优势在于,利用当前广泛应用的信息技术,将枯燥的传统培训转变成灵活性、生动性、可重复性强的培训模式,学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行选择学习内容,并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制定学习计划,增强学员的自主性,调动教师研修中每名成员的能动性,提升单位时间的培训效率。

(二)打破传统幼师培训瓶颈,建设新型培训模式

根据陕西省学前教育专项调研报告,在职幼儿教师接受培训的形式趋于单一化,培训效果不佳。目前,陕西省各县市,特别是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引进来”,即聘请专家教学;二是“走出去”,即参与研修的幼儿教师进入指定的研修学校学习。实际情况是,外请专家费用昂贵,对于大部分农村地区幼儿园而言开支甚大,难堪重负;其次,教师走出去不仅会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走出去所学到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对于农村现有教学发展水平又不能完全适用。因此出现了教师接受培训后仍旧按部就班教学的情况,达不到培训的预期效果。

视频教学案例课程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研修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工作需求选取相应的教学课程,在节省外请专家高额费用的同时,还达到了帮助教师直接与专家“对话”的目的,让教学任务繁重的幼儿教师不必走出去也可以接触到先进的教育方式与全新的教育理念,为广大幼儿教师培训创设了一种新型的培训模式。

(三)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效果

伴随着《纲要》的颁布,各省市陆续出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陕西省深入基层调研,发现幼儿教师在职培训实效性不强,最主要的问题集中在幼儿教师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实践性较差。对于刚入职一、两年的新手教师来说,他们更渴望接触实操性较强的培训内容,以达到对活动现场主导的教学效果。而侧重理论培训的教学内容,不仅起不到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作用,过于抽象的理论概述反而使得教师缺乏实实在在的体验,对幼儿教师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成效不大,特别是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没有实际帮助。因此,在培训会场常常会出现教师听课不认真,培训后缺乏深刻的总结和思考,导致事倍功半。

视频教学案例课程资源在内容选取上严格按照幼儿园教学内容制定,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分门别类,既有按照幼儿年龄的分班培训内容,也有按照五大领域课程标准划分的教学实践;既有宏观上分析现行国家幼儿教育政策的学习资源,也有幼儿园特色课程、玩具教具制作和使用介绍,能满足研修教师全方位的学习需求,使幼儿教师能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帮助教师在工作上精益求精,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三、视频教学案例课程资源

研制的基本思路

教学案例是教学情境中一种有效的行动研究,是对教育过程中典型事件的深层剖析和反思,其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提升教学效果。视频教学案例是在传统教学案例基础上,以视频为手段,以主题为核心,将含有问题和典型疑难教学情景的教育教学事件以及相关研究,通过多种媒体,借助信息技术编辑而成的作品集。[1]优质的视频教学案例记录了师生的互动和教学过程,可以为师生提供高质量的辅导观摩功能,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2]

伴随着3G网络核心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超媒体对传统视频通讯技术进行了融合,新媒体意识与教育思维有机结合,将视频、音频、动画、图片、文字有机整合到视频教学案例中,并与Web等信息传播和存储技术互通,为教师培训特别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一)研制原则

1. 系统性原则

研制本资源的落脚点就是要立足于不同层次幼儿教师的研修需求,系统地设计研修课程,全面融合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中幼儿教师需要掌握的专业理论和活动实践,全方位支持和引领幼儿教师的研修。

2. 针对性原则

本视频案例研制的各个环节都针对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及教育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困惑,以此为依据设计课程内容,以期转变教师教育理念,开拓教师视野,充分使用教育机智,有效提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设计与组织能力。

3. 实践性原则

紧密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大量真实的教学案例以及一线教师的感悟和反思来组织主体资源的研制,通过专家的详细讲解,通过分析活动案例,达到为教师的教育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的目的。

4. 参与性原则

本资源中选取的教学案例,通过适时设问、创设案例情境等方式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学习,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共鸣,在过程体验中反思自己的工作实践,在互动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在潜移默化中生成新的思路,从而实现自我提高。

(二)课程资源的使用对象

首先,一套完备的视频教学案例要立足于幼儿教师的研修需求,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历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新手教师缩短上岗适应时间,对于成熟教师丰富拓展知识能力结构,顺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其次,为幼教教研员提供一手研究资料,推动幼教更全面、更深入的课程改革,实现幼儿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的个体定位。

(三)课程资源的基本框架

本套课程资源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研讨两个篇章,每个篇章又由若干学习模块组成,根据课程框架录制,以DVD媒体光盘形式出版(详见表1)。

1. 专业理论学习篇

本篇章包含两个模块。模块一主要介绍学前教育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模块二则介绍了学前教育的基础理论。两大模块分五大主题授课,以讲座形式呈现,配合PPT演示文稿说明,共10课时。通过本篇章的学习,可以不同程度地了解学前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近况,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解读幼儿发展规律,了解学前儿童的营养与健康常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意识形成。

2. 教学实践研讨篇

教学实践研讨篇是本课程资源的主体部分,共分八个模块,内容涵盖教育活动设计、教育资源应用、特色课程分析以及幼儿园的五大领域课程,其主要形式为案例分析+专家座谈,教学对象为3-6岁幼儿。根据年龄分段,在小中大班各选取1-2个典型案例,通过视频呈现完整流畅的教学过程,授课结束后专家对授课教师、教学过程和教学中的情绪情感体验进行详细介绍和深度剖析,分析教学实践中的优势与不足,有针对性地点评教学过程。

四、视频教学案例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一)课程资源设计

1. 组建研制队伍

优质的教学资源研发队伍主要包括幼儿教师、相关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其中,幼儿教师是视频教学案例录制的主体,既是学习者也是实践者;专家学者在对教学案例深度剖析后,对视频案例起到整体把握作用,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提出相应的指导和建议;技术人员主要对授课过程进行录制,并对视频素材进行后期设计与编排,是课程资源的创制者。[3]

2. 确定课程方案

课程方案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每个模块中主持专家的人员以及拍摄计划。

课程目标是课程录制的首要工作,是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幼儿全身心发展的一种预期效果,是幼儿园课程构成的首要成分,是学前教育目的的具体化,为课程的内容和组织提供依据,并为课程实施后的评价提供基本准则。从纵向看,幼儿园课程目标可分为课程总目标、年龄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教育活动目标。本课程资源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上严格按照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包括:目标具体、核心突出;适合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目标表述遵循幼儿优先的原则;目标的结构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视频教学案例的核心在于案例的设计与选取,它是整个培训活动的触发因素,是开展交流研讨的基础和载体。[4]因此,选取的案例应具有代表性,不是课堂中发生的所有事件都会被录制成案例。要围绕课程目标选取教学中的典型事件,重在质,不在量,并具有实践和研究价值。[5]针对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教学环境,为了帮助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观察学习、深度理解并提升自我反思能力,本课程资源选取了如下课程内容:

(1)理论学习点评案例

本课程资源对近年来学前教育的发展动态和趋势进行了深入解析,包括《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一系列国家教育政策,旨在帮助幼儿教师从宏观上建立起“21世纪是幼儿的世纪”这样的认识。历史不只提供了一种时间上的巧合,它还预示着人类自身观念的变革:对幼儿以及学前教育的再认识;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有别于成人,同时,应得到成人的尊重和理解。这无疑是整个社会对“幼儿”的民主认识,从观念上建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尊重。“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只有具有这样的认知,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从更高层面理解和把握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2)优秀教师示范案例

作为幼儿教师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的动态教学叙述,我们在全国多个省市的幼儿园进行了听课和评课,选出优秀的幼儿教师课例作为教学范例。这些案例能够对教师起到示范作用。教师通过观摩、分析和反思,找到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解决途径,从而内化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技能示范案例

对于一名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须具有不同于一般教师的全面能力。其中,环境创设和玩具教具制作是幼儿教师除教学能力之外最重要的技能。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也许对教室没有选择的余地,但却有机会,也有责任有效地组织这块空间,并通过安排空间和组织材料让幼儿成为积极的人,让幼儿在与物质世界和他人的交往中学习。[6]因此,本课程资源也把环境创设和玩具教具制作的过程利用视频手段记录下来,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4)教育机智示范案例

幼儿园课堂教学是一项处于多种变化和可能的综合活动,教案设计与编写很难达到全面覆盖教学活动的目的。因此,需要参与教学的幼儿教师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对教学环节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及时做出反应并予以解决。这类案例在课程资源中贯穿于五大领域的教学中。每个案例中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也会包括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7]由于这类案例是幼儿教师课堂教学、课后总结的真实感受,容易引发培训教师的共鸣,通过示范案例中教师教育机智的展现。丰富教师应对类似教学疑难的解决方法,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反思能力。

整个课程资源的拍摄从2011年11月15日起,在确定专家人员名单、脚本形成等多项工作完成后正式实施,历时一个月,于2011年12月20日一期拍摄完成。

(二)课程资源的特色

问题导入是本课程的一大特色。问题导入机制始终强调课程录制以问题为先导,理论学习为基础,教学实践为关键。视频开始前会根据幼儿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教学疑难,以此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习者有针对性地观看教学案例,寻找并发现问题的答案。

授课过程中,主讲教师围绕所选教学内容实施课堂教学,整个过程完整连贯,真实再现了幼儿园的教学过程。根据教学案例的编排,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课程导入、教学本体、结束和教学延伸。在课程的后期编排中,会在四个教学部分的转换处进行适当的文字提示,使教学过程更清晰、更明确。同时,对于教师在每一部分的教学处理和引导会做简单的文字评价,例如,如何导入教学、本体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玩具教具的使用情况、教学结束的形式以及教学延伸的意义与价值等,都会在视频下方做同步文字分析。课程结束后,专家学者针对视频中的教学过程进行详细的点评,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工具使用等方面进行深度剖析,在给予肯定的基础上,提出值得借鉴的教学建议,以便对学习者起到良好清晰的示范作用,帮助学习者有效提升。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

教师的教育核心能力,是教师的内在素质,是作为教师各项能力的重要基础,是不受外在教育设备和教育手段制约、在不同教育条件下都能迁移的能力。总的来说,教育核心能力是教师的教育判断能力和教育行为的选择能力。

我们希望通过幼儿教师培训课程资源的建立,为本省广大在职幼儿教师提供一个培养教育核心能 力、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快捷路径,通过大量教学实例指导幼儿教师进行高效教学,从而帮助教师更快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幼教改革,帮助教师缩短教学 过程中的无效探索,提升业务能力,形成初步的教学结构,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对熟练教师则力求在已有大量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丰富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

1. 课程资源整合

基于学前教师培训计划建立一个以“强化核心能力,打造专业师资”为主题的幼儿教师培训资源库,通过教学视频采集和后期审查制作,按照课程框架进行资源分类,将后期制作的幼儿教师教学视频案例刻录成光盘(DVD)出版发行。

2. 课程资源实现

由于幼儿教师专业提升是一项长期工作,在对不同幼儿教师教学需求了解的基础上,制定课程资源的“三年行动计划”。

第一年,提供一批与视频案例配套的实操性教育教学与课堂管理的教师用书,打造一批充满活力、业务精良、适应能力强的新手教师群体;帮助陕西省新入职1-3年的幼儿教师加强教学观察与指导幼儿生活的能力,打下扎实的基本技能功底。

第二年,帮助趋于熟练的老教师完善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设计充满新意的教学活动,增强老教师的教学灵活性和教育机智,制定适合本园发展的园本课程。

第三年,在已有两年不同层次的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实践基础上,因地制宜,寻找陕西本土文化特色,探索幼儿教育的独特元素,进入本省各市幼儿园活动现场,通过优秀教学视频案例的培训,给本省甚至全国广大幼儿园教师提供示范、指导与评估,帮助他们更快地形成自己独特的、受幼儿欢迎的教学风格。

五、结语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视频教学案例的开展为幼儿教师培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专业成长道路,这种新型的培训模式也被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和专家所认可。信息技术的推广,给教育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视频教学案例的数字化、信息化、多媒体化使得教师研修更为自主,从过去的被动接受式转变为主动参与式,充分发挥教师在研修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一种高效、个性和顺应时代的研修方式正在逐步走进幼儿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为幼儿教师研修搭建起更为广阔的现代化平台。

[参考文献]

[1] 邹开煌. 视频案例——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J]. 网络时代,2008,(9):11-12.

[2] 李文昊,刘银环. 基于活动本体的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系统的应用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9,193(5):71-73.

[3] 唐应山,董闽红. 教师培训视频案例中的技术设计[J]. 中国电化教育,2005,226(11):102-103.

[4] 孙默. 基于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教师远程培训[J]. 中国电化教育,2011,291(4):63-66.

[5] 韩明秋. 基于视频案例的课堂教学自评方法研究[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24-25.

[6] 高岚. 学前教育学[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52-253.

[7] 王瑞峰. 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视频案例学习支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9:9-10.

[8] 翁凡亚. 基于视频案例的职前教师教育资源的设计与应用[D]. 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07.

[9] 黄晓兰,宋继华. 基于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模式[J]. 现代教育技术,2010,20(5).

[10] 方红. 教师研修新资源——教学视频案例开发创作与应用介绍[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9).

[11]杨. 视频案例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