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艺术生活

文化艺术生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艺术生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艺术生活

文化艺术生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镇化 农民工 文化艺术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迅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分布到城镇中各行业。随着农民工这一团体逐渐的壮大,为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政府着手解决农民工生存环境的过程中,文化艺术生活体系的构建也是较为关键的环节,这对改善农民工的生活质量,使农民工快速融入到城市生活中,提高农民工的文化艺术修养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一、农民工文化艺术生活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农民工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群体,指在城市中从事非农生产却拥有农村户口的群体。在城乡二元体制下,作为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特殊社会群体,被称为农民工群体。农民劳动力转化为城市居民的的过程是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主要内容。这种转化包括文化、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融入。整个过程不仅包含户籍的变化和工作方式的转变,也包含着农民工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转化。推进农民工城市融入有利于加速我国城镇化的进程,推进经济发展。

农民工的文化艺术生活构建,重视的是通过分析和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文化艺术生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切实丰富和提升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农民工文化生活进行艺术化的构建。

随着国家与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农民工的物质水平、薪酬水平,与之前相比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农民工的生活基本需求得到有效的保障,为农民工融入城市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是,人的需求并不只有较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同时也有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相对于农民工的目前状况,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日趋完善,物质条件越来越高,当物质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后,就会表现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参加艺术文化活动,可以使农民工物质生活在得到丰富的同时享受文化艺术生活,进而增强农民工对城市化生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加快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进而推动城镇化的整体进程。由此可见,文化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催化剂,因此对于一个较为完善的农民工文化生活体系的艺术构建是必要的。

二、农民工文化艺术生活体系的现状分析

据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农民工平时娱乐休闲方式大多是看电视、上网等,利用其工作的业余时间去参加文体活动或文化教育培训少之又少。由此可见,农民工群体的精神生活水平低,艺术文化生活较为单一。

(一)文化生活时间较少,文化消费能力缺乏

农民工群体一般从事劳动量较大、工作时间及周期较长的体力劳动,往往在结束工作后没有精力和心情去娱乐和休闲。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制约了农民工的文化艺术生活,即制约了他们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

(二)艺术文化生活质量偏低

一般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方式单调而高度同质:基本只有上班工作、吃饭、睡觉这些最简单的生活状态,而这些活动与城市现代居民的生活方式相差较远。大多数农民工只进行简朴、低档的消费,比较缺乏享受和发展性的消费项目,这与其城市融入的进程是相违背的。就目前而言,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生活是单一的,缺乏有组织的文化艺术生活。

(三)可享受的文化资源贫乏,艺术文化生活场所缺乏

农民工的文化艺术生活发展的程度与政府的支持力度和用工单位提供的资源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目前农民工所适合的文化艺术生活形式缺乏,用工单位也并没有积极提供场所,同时,城市的一些文化娱乐场所及公共娱乐设施甚至不对农民工开放。

三、农民工文化艺术生活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部门需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

政府需明确自身的责任和社会地位。随着城镇化的进程逐步推进,要不断对各项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在制度上要对农民工群体的利益保驾护航,消除农民工享受文化艺术生活的制度障碍。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保障其物质生活的基础上继续构建文化艺术生活体系。各级政府要把农民工文化艺术生活构建纳入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范畴中,从宏观角度建立起一种制度,并保证落实到位,同时财政部门加大投入,加大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从各方面给予保证。

(二)用工单位要明确自身责任

在政府给予相关制度与政策保障的同时,用工单位也要承担起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单位中的工会是连接组织和员工的纽带,因此要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农民工文化艺术生活水平。第一,用工单位要为农民工合理的安排其作息时间,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活动场地,为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一些必要的支持。第二,要根据农民工群体的特点开展适合的活动,并且长期开展。第三,通过培训等方式,培养农民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其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人生规划。

(三)革新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农民工要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素质,丰富自身内涵,积极主动地融入城市当中。要合理科学的利用休闲时间,对于单位组织的各项文化艺术活动要积极参与,培养兴趣爱好,充实自身。

农民工自己要从心里逐步建立起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视程度,认识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性,并付诸于行动,将自身融入到文化艺术生活体系的构建当中。

参考文献:

[1]刘传江,程建林.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J].人口研究,2008(5).

[2]程新征.中国农民工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3]胡晓红.社会记忆中的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困境――以S村若干新生代农工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8 (9).

文化艺术生活范文第2篇

关键词:摄影艺术;群众文化;普及性

中图分类号:J4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132-01

一、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

传统摄影艺术是以照相机和感光材料为工具,运用画面构图、光线、色调等造型手段来表现主题并求得其艺术形象,属于造型艺术的一种,也属于群众文化范畴。群众文化是以群众活动为主体,开展的群众自娱自乐以满足精神生活需求活动的一种文化现象。摄影艺术的普及在群众文化的发展、传播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传媒技术的兴起和迅速发展,一个大众的文化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个时代,摄影艺术不同于其他传统的艺术创作,它不是艺术家们的专利,而是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速度。在数字化的时代,照相机的操作越来越简易化、人性化,自动聚焦、自动曝光、自动白平衡等照相机的数字化功能的逐步完善,使得照相机使用不再那么神秘,摄影学习的过程也被大大缩短,特别是一些家用的傻瓜式的照相机甚至不用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直接上手就可以拍出满足一般家庭需求的照片;数码相机的诞生不但节约了胶卷等成本,还大大简化了冲洗照片的工序并提高了照片的质量,只要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拍摄好的图像进行加工处理就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然后通过打印机立即打印即可;网络的普及为摄影艺术的表达方式提供了更大的平台,通过网络随时随地传递拍摄的影像,让摄影图片的传播与现代生活联系更加紧密,更进一步推动了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

二、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作用

(一)摄影艺术的大众普及性

有别于传统摄影艺术的创作主体主要是一些小众的,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这一事实,在平民摄影时代,摄影的技术手段以及渠道等不再是障碍,任何一个有艺术自觉的人都可以从事拍摄活动。在摄影这一大众文化中,照片作为摄影的产物,处处渗透着大众的欣赏水平、审美意识及对作品的评价,反映着大众文化生活习俗和生活常态。从拍摄照片、欣赏照片,评价其拍摄水平等一系列活动中激发人们的创作灵感、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品位,这正是摄影艺术的价值所在。因此有人称摄影是一种全民艺术。

摄影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纪实性、即时性以及普及性。从其普及性来说,如今的摄影艺术是面向大众生活的,反映大众生活点滴的艺术,是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到其中来的全民艺术。并且照相机的操作使用不受年龄的限制,亦不是精英文化界的专属。凸显摄影艺术的大众普及属性,有助于推动摄影艺术的多视角、多空间表现,为摄影艺术在当代文化艺术领域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二)摄影艺术的日常生活性

随着摄影技术迅速的发展,照相机已普及到每一个平民家庭,由奢侈品变成了家庭常用品,摄影也成为所有人都可以从事的文化艺术活动。人们可在一些外出观光旅游日、婚礼节庆日、纪念日、朋友同学聚会等特别的日子进行摄影留念,甚至还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拍摄生活的点滴上传到博客与网友分享。随着科技的发展,拍摄工具已经不局限于单纯的照相机,甚至手机、电脑的摄像头等都可以作为拍摄设备。

(三)摄影艺术的机械复制性

机械复制是德国著名的摄影家本雅明最先提出的,是属于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是后现代艺术中艺术家们用来表达世界的主要方式。传统文化中标榜的不可复制、不可模仿的创造性艺术观念,在机械复制技术诞生后发生了巨大变革。在机械复制性被提出后,艺术家不再仅仅局限于那些高高在上的作为创作者的文化贵族们,艺术也不再像过去那么神秘不可靠近,大众从此也走上了艺术创作的舞台。在摄影机械复制的过程中,传统艺术的观念更加普及化、平民化,大众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审美趣味。

三、结束语

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普及,不但有助于丰富大众的业余生活,更能提高大众的审美品位。作为群众文化的主要形式,摄影艺术的素材在群众生活的每个角落、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随处可见。要想创作出优秀的摄影作品,一定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中真善美和假恶丑的眼睛,用最真实、自然的方式将其表现在摄影作品中,从生活的点滴出发,这样才能体现摄影艺术融合与群众文化的这一重要特征。

文化艺术生活范文第3篇

教学中应注意的一点问题是引导要适当、适度,不可随意主导课堂教学的发展。教学中,教师应精心组织语言,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数学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中去,从而掌握知识,发展智能。而不可只顾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却忽视了教学的初衷。执教《认识乘法》一课时,出示了一个十分漂亮的Flash课件的情景图,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若是老师在开始之初这样组织语言的话:师: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生1:我发现有大树、白云、河流、小桥。生2:我发现白云飘动着,象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生3:我发现小白兔在开心地跳动,可是它是要到河这边来还是要过去呢?生4:我发现小鸡的头在一动一动,它是在啄米还是吃虫子……就这样,学生意犹未尽,几分钟过去了,还不断有新的发现,数学课便成了看图说话课、想象作文课,扭转了数学学习的性质,本末倒置,最后使得课堂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难以完成教学目标。但如果教师开始之初这样问:图上有几种可爱的小动物?(2种,即母鸡、小兔)它们各是几只在一起的?(每2只小兔、3只母鸡在一起)这样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观察要求,使学生能有重点、有顺序的观察事物,教师再注意引导学生2只2只、3只3只地数,突出“几个2”“、几个3”,再让学生想办法求它们各是多少。这样一来,情境中的非数学信息就不会干扰学生的数学学习,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捕捉有效数学的信息,初步感知“几个几”的数学情境问题(生活现象),为以后的乘法学习奠定基础。

二、注重语言的简练性,突出重点

生活化数学语言还必须简洁精炼有层次,这样可以突出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要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最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最大限度地获取新知。生活化数学语言的结构及一些专业用语,有别于日常用语,学生难于理解。因此我们应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去繁就简,将专业化术语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的生活化语言,将有关的事情、各种数量关系交代清楚,学生理解起来就相对容易得多。像是教学第二册“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时,便可就地取材,设计了练习题。我们班有男生15人,女生10人,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这种语言与日常用语接近,生活就是教育,学生了解了事情的对象———男生15人,女生10人,明白了男生和女生的数量关系———男生比女生多(女生比男生少),是低层次的生活化数学教学语言;随后,我告诉他们,这句话可以用更简洁的方式表达:15比10多多少?这句话比刚才的应用题多了一些概括性和抽象性,是深一层的生活化数学教学语言;最后告诉学生可以用算式“15-10=5”来计算。这样对学生进行分析应用题的训练,帮助学生慢慢体会生活化数学教学语言的简洁性、层次性,同时,这个过程也恰恰是学生分析、推理、概括、抽象等能力的提高过程。

三、趣味性的交流语言,唤起学生的求知热情

文化艺术生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声乐艺术;群众文化活动;发展

一、积极投身于群众文化活动中

群众文化活动要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做指导,尤其是群众声乐活动要展开更需要专业型与优秀的专业声乐艺术家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与建设之中,这些优秀人才与专业人士的介入对于群众声乐文化的普及与开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事实上,专业人才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之中,不仅使得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的发展中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专业性,也使得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适用性,这对于提高声乐活动在群众文化中地位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在开展的各类群众性的文化歌唱活动中,很多群众团体声乐演唱与艺术的表达上已经有所进步,这与各地区的文化馆的优秀的专业人士的指导,有着必然地联系,正是这些专业工作人员的引领,才使得群众声乐活动不断取得进步。文化馆的优秀的技术人员在群众进行密切的交流与指导之后,无论在教学方法还是实践经验尚也可以得到一个质的提高。基于声乐在群众活动中的发展尚有一些不足,为此作为专业人员在日常指导工作一定要耐心、细致,要用自身高质量的教学素养与饱满的教学热情去激发与带动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对于缺乏声乐基础的群众,要从最基本的音符和节奏学起,以便使得其可以掌握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并在文化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与声乐水平,以便更好融入到群众声乐活动之中。

二、培养群众性的声乐艺术人才

文化馆在新时期担负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职能,而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有专业特长的艺术人才来进行指导工作。但是我国目前专业艺术人才匮乏,无法达到文化活动所需的人才储备。尤其是随着城市人口的剧增,许多文化馆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根本难以展开正常群众文化教育工作。一些文化馆甚至处于半停顿状态,无法满足群众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群众自发性的合唱团体的组织,但是由于自身经费的不足以及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这些合唱组织往往成为他人雇佣演唱进行比赛的对象,这使得群众文化活动陷于一种鱼龙混杂的困境,难以达到高雅艺术的文化要求。正是由于文化馆这种人才储备的缺乏导致群众文化活动较为紊乱,也极大地制约了群众文化的发展,为此作为地方主管部门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要推进大力推进群众文化,首先要从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做起,不能让文化馆成为一个摆设出现一些工作停顿的状况。要积极进地加大对文化馆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以便更好地让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服务群众。与此同时,作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也要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职责与义务,要用饱满的工作热情向群众进行文化的教学与传承,从根本上改善当前群众文化活动不良的一些现状,要以专业的技能和合格的职业操守为群众文化活动训练和培养专门的声乐人才,使其投身到活动的建设当中,为我国的群众文化活动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三、将声乐艺术根植于群众文化活动

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具有标杆式与指向性的作用,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而声乐艺术在众多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中,最具有号召力与影响力,它能够唤起群众的共性并且完全的感染群众。为此声乐艺术要发展,就离不开群众文化活动这块基本的土壤,只有让广大群众参与到声乐的学习与演唱之中,声乐活动才可能在群众活动中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然而目前一些艺术家们将声乐的位置定位较高,使得一些声乐作品过于的专业,如果没有扎实的音乐基本功,就根本无法很好地进行声乐的演唱,专业的歌唱人员都如此,更无从让普通的群众去演唱这些专业的声乐,无法将这些声乐艺术应用与推广到群众活动之中。从群众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讲,过于炫技的歌曲是无法达到理想的传唱效果,只有一些朗朗上口、旋律优美的歌曲才能活动群众广泛的认同与喜爱。因此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可以将这类歌曲改编成合唱曲目让群众进行传唱,这样的声乐作品才可以更好体现群众活动中体现出其感染力与影响力,为声乐艺术在群众活动中发展树立良好的典范。而要达到上述效果,这就需要文化馆的技术人员可以充分地认识到声乐在群众活动发展的所面临的困境与现状,要积极、正确地发挥自身在群众文化中的指导作用。让声乐艺术更好地扎根与群众文化的土壤。与此同时,文化馆的也要发挥自身功能,要有效地促进和推动声乐艺术在群众的发展与健身,以便从根本上使得声乐艺术可以在群众的沃土之上茁壮的成长和发展

四、加强群众性声乐艺术的宣传普及

文化馆的一项基础的工作就是展开丰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可以说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与文化馆的支持与指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在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群众文化发展上文化馆更应该首当其冲,多为社会为群众提供及时、有针对性的服务与指导。作为声乐艺术在群众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发展。就需要文化馆的从业人员要积极加大对群众声乐艺术的普及与宣传,要加强与群众声乐有关活动的支持,并对一些群众进行声乐知识的专门培养与学习。而要推动群众声乐的发展,不仅需要当地政府从资金与宣传上对于群众声乐文化予以支持,还需要相关的从业人员积极地发挥自身作用,要广泛深入到群众之中对群众声进行普及与宣传,让群众真正了解到学习与参与声乐的意义与重要性,如此才可以不断推动与促进声乐在群众活动中的健康发展。综上所述,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要得到有效的发展,作为当地政府首先要对群众的文化活动提供资金与政策的支持,其次作为文化馆要发挥其引领群众文化的作用,积极推进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中宣传与培训,如此声乐艺术在可以在群众文化中不断发展与壮大。

参考文献:

[1]邢东平.谈声乐演唱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2(4).

[2]刘哲日.群众声乐辅导浅议[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8).

[3]王丛.论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思想导向[J].黄河之声,2011(22)

文化艺术生活范文第5篇

这台文艺晚会的主题是“歌舞时代、激情飞跃”通过这次晚会,来激励同学们迈好新生活的第一步,告诉他们汗水凝成收获。? 院每个教学班的节目不限,形式不限,内容尽量贴近主题。 具体的节目编排由各班文艺委员负责和组织,然后经过策划组再进行审核和培训。所有节目需提前彩排,最后经过审查之后,合格的节目方可在这台文艺晚会上表演。节目演出次序由晚会策划组决定。

(一)、 晚会前安排

地点:图文信息中心 时间: 2012年11月上旬

1、节目编排:10月中旬由各个班文艺委员负责。

2 、选拔主持人: 主持人优选拔现象气质佳,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责任心都强的学生。人数量在 4 位左右,组成风格和组成方式不限)

3、节目审核: 10月底 4、彩排前的工作安排:学生会主席、团总支副书记及各部长负责前期工作的总体协调。

5、各种宣传活动:宣传部负责制作海报、横幅悬挂进行全校宣传

(二)、晚会间和结束安排?

1 、安全负责人:体育部(由学生会体育部负责保证晚会的安全和治安工作,维护晚会现场的秩序)。

2、会场布置负责人:文艺部,生活部,宣传部。(协作做好晚会的后勤保障工作。会场布置人员须参加一切有关晚会的服务性工作)。

3、通知领导负责人:主席团(由主席团负责联系学校领导参加晚会,提前发放邀请函)。

4 、晚会摄影负责人:文艺部(主要控制当晚拍摄的内容、方式,晚会现场的整个过程不漏拍,拍摄角度多样)。

5 、晚会结束后礼堂的打扫人员:计算机院学生会所有成员。

(三)、晚会规则

1 、本次晚会举办各环节必须遵纪守法,内容要健康向上,达到主题要求。

2 、参与者和参加活动企业必须接受活动组织者的统一指挥,严密组织,分工协作,精心实施。

3 、本次活动要求组织者和参与者之间应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保障晚会各环节顺利完成。

4 、遇各类突发问题,有关方面应本着相互理解的原则,友好协商解决。

5 、各晚会筹备组成员应认真对待自己所承担的每一项任务,耐心处理面临的工作,协助晚会筹备组其他部门的工作,主动帮助他们完成应该负责的项目。

(四) 、节目流程

1、歌曲——杨程霖《说谎》

2、双簧——孙琪等人

3、歌曲——李萧《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