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方文化艺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994——1995年,由著名批评家栗宪庭和当代艺术家方立钧等进驻宋庄,吸引大批由“圆明园”聚居地迁出的艺术家,宋庄画家村开始形成;地点在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形成的原因是艺术家自由聚集(关键是大牌艺术家的牵头),政府相关支持,和国际国内收藏家的共同关注扶持。艺术区的产业类型是艺术家的生活创作区,艺术门类由绘画艺术分支为原创艺术、卡通产业、创意园区。功能构成是展览展示、学术文化交流、创意文化。客户数量是居住艺术家600余人及收藏家,核心客户是栗宪庭、方力钧、岳敏君。经营性商业类型是生活类消费为主(中小型超市、餐饮)。租金价格水平是1.6元/天。平米,产业链构成及功能是画廊画室、工作室到美术馆、博物馆,进而到创意产业园区,建筑类型是农家院。
798艺术区是2000年,美国人罗伯特于原七星华电集团的798厂区建立工作室,由此吸引大批北京及外埠艺术家聚集,798艺术区开始形成;地点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工业整合,七星集团闲置房出租,吸引众多艺术机构和艺术家到此,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艺术门类是绘画艺术和艺术设计,功能构成是艺术展览、文化艺术讲座、文化表演(戏剧、舞蹈等)、会议会展等,核心客户是尤伦斯画廊、常情画廊、正当代艺术会,张晓刚、方力钧、王广义、岳敏君、刘小东、曾梵志等中国当代新贵艺术家,经营性商业构成是餐饮、休闲和时尚小店(服装、服饰),价格水平是每天每平米5-6元,产业链构成及功能是画廊画室、工作室到创意产业园区进而到时尚休闲等配套性商业设施,建筑形式是工业厂房。。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798艺术区,由于云集了众多的艺术、文化界名流,众多的艺术机构及时尚企业。各大国际品牌如索尼公司、摩托罗拉公司、法国靡西、意大利阿玛尼、DIOR、欧米茄、宝马汽车、中国雅虎门户网站等都在这里举行过宣传推广活动,798艺术区品牌已经形成,它已经成为崇尚时尚商家新品推介会的首选。以当代艺术为特色的艺术区。北京798艺术区已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展览、展示中心,成为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2005年,观音堂艺术大道开始招商并投入运营,地点在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甲2号观音堂文化大道28号。形成原因是地方政府支持,占地面积越3万平方米,经营形式是画廊为主,交易为辅、无画家工作室,艺术门类是油画艺术,功能构成是艺术展览、艺术品鉴赏等为主的艺术品综合交易区,客户数量80多家,核心客户是嘉维画廊画家朝戈,ART8画廊,价格水平是1.6元每天每平米,产业链构成及交易类型是画廊画室、工作室、美术馆到艺术品交易,建筑形式是商业街。原朝阳区酿酒厂开始重新规划,并吸引大批艺术家进驻,由此观音堂和酒厂艺术街区形成;地点位于朝阳区安外北苑北湖渠,占地面积70亩,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产业类型是艺术家工作室集中区,艺术门类是绘画艺术,功能构成是画廊、展览展示,核心客户是学院派艺术家:尚扬、孙景波、尤进东、马刚等,中国当代新贵艺术家方力钧、曾浩、李路明等。产业链构成及功能是工作室、展览展示、艺术品交易,建筑形式是厂房。
2007年,在北京朝阳区政府的扶持下,以平面媒体艺术为核心的竞园产业区招商,地点位于朝阳区广渠路3号,在政府支持下进行,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产业类型是商业办公,产业类型是文化创意产业(图片产业为主),功能构成是办公、休闲、商业等功能混合型的商务办公社区,核心客户是及竞报,徐小明、王蓉等,价格水平是2-3元每天每平米,产业链及其功能是从图片摄影到广告到创意产业,建筑形式是仓库。竞园开始形成;从以上各个文化园区产生过程看,各个园区形成时间不同,形成与发起因素各不相同,综合而言,可以包括两类:自发形成和规划形成,以宋庄和798为代表的自发形成模式是由艺术名家自发聚集,经过政府引导,进而更新升级,这里的关键因素在于艺术名家和政府支持。但是由机构和政府规划形成的观音堂、草场地、酒厂、竞园这四个艺术区在发展过程中相继遇到众多问题,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分析各个艺术区在运作阶段可以看到,各艺术区的核心业态——展厅、画廊、艺术馆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并由这三种核心业态带动了工作室、制作室、影棚、录音棚的发展,进而艺术家沙龙、艺术休闲、艺术主题餐厅、艺术耗材、艺术品零售、工艺品零售全面铺开。798作为发展最完善的艺术产业园区,从艺术业态比例来看,其核心业态画廊61个占35%和艺术空间(展厅)47个占27%,其余艺术中心1个,占1%,酒吧13个占7%,时尚店铺30占11%,个人工作室15个占9%,公司17个占10%。在管理维护阶段,我们以运作良好的798艺术区为例,由于其朝阳区委宣传部设立的北京798艺术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优良的统一宣传推广和完善的后期客户维护服务,使得它以北京艺术龙头的态势快速发展。较之于宋庄艺术区,在当地政府介入后,管理维护机构仅能满足初期艺术区规模需要,在运作阶段盲目扩大规模,原有的运营力量不足以满足现阶段艺术区规模需求,又回归为自然聚集自然流动的艺术淘宝区,而观音堂艺术区这个由北京玖方盛华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机构投资的艺术区,由于其缺乏统一的宣传推广和完善的后期客户维护服务,发展艰难。
在各个艺术区,进入到升级阶段的仅有798艺术区和百子湾今日美术馆艺术园区,以798为例,它在各个阶段的业态类型如下,在艺术区板块,主要艺术业态为工作室,设计机构,艺术服务配套(耗材)经营,在展示交易版块,主要业态为画廊、展厅、拍卖行、商业服务配套(休闲)等,在高端消费板块,主要业态为艺术品及奢侈品、展厅、画廊、拍卖行、商业服务配套(休闲)。
各个艺术区良好发展给我们的借鉴:
1.随着艺术区的发展进程,其艺术业态种类向着更加丰富化、高端消费化发展。
2.艺术发起、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是:评论家、艺术名家。
具有前瞻性艺术品位并和国际接轨的策展人或开发机构、政府
3.艺术区在运作阶段以画廊、展厅、艺术馆为核心,尊重艺术学术性,注重宣传推广,带动辅助及衍生业态发展。
4.统一管理及完善的后期客户服务,可以保证艺术区管理维护阶段的高效运营。
需要规避的问题
一、传统舞蹈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一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1)口头传统和表述;(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56个民族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具有鲜活生命力、巨大凝聚力的传统文化,绵延不止,流传至今。保护、传承、发展地方传统舞蹈艺术可给下一代以教育,凝聚爱国意识,鼓舞人心。保护传统舞蹈艺术,既保护了自身的艺术优势,也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增强了国际文化传播竞争中的民族自豪感。保护各民族舞蹈艺术的文化特征,维护民族舞蹈艺术的多样性,既丰富了社会生活,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文化资源。2006年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其中民族民间舞就占41项。广东省的龙舞、狮舞、英歌也名列其中。这充分证明,传统舞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一脉,非遗名录的公布,必将引起艺术家对非遗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为保护传统文化特别是舞蹈艺术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传统舞蹈艺术是地方文化最具有活力的部分
民间舞蹈文化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它贯穿了几千年漫长历史,不断发展变化并影响着其他的艺术形式。民间舞蹈在中国的美学史上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地位,已成为中国地方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以英德为例。英德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丰厚。早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英德境内就已同时设立了浈阳、含匡两县,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始名“英德”,历史上曾设立过州、郡、府、路等行政建制,至今已有悠悠千余年历史。英德民间舞蹈众多,狮舞、花灯舞、闹春牛、渔夫与蚌精等等,分别从不同角度表现了粤北客家地区的风俗人情。从民俗学与艺术的角度考量,《闹花灯》都具有独特的研究传承价值,是粤北地区民间舞蹈的一个代表。
闹花灯是流行于英德市沙口镇的民间舞蹈。据传从中原地区传入,沙口镇的清溪、红峰等村均有此习俗,其中又以清溪村为最。清溪闹花灯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明代初期,先辈从福建迁居于此就开始有闹花灯的习俗,清溪黄氏家庙碑记载是“明成化癸卯年”。英德县曾在清溪建立司都,清溪墟镇几姓人盛兴闹花灯。
作为粤北民间舞蹈的一个代表,《闹花灯》曾经进京演出。1956~1957年,闹花灯搬上舞台,后经省、市、县文化部门调查整理,在全省选拔大会演出,经省评选,当年2月20日到北京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大会;1958年元宵节,清溪《闹花灯》俱乐部应邀到广州文化公园中心台演出。
基于其丰富的艺术价值和民俗学价值,近年来,为了调查整理清楚《闹花灯》历史渊源,英德市文化部门曾多次到清溪村调研,及时做好挖掘整理工作。通过搜集整理,精心编排,《闹花灯》被搬上了舞台,显示出了粤北民间舞蹈的无穷魅力:2003年12月参加由省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阳西县主办的广东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表演大赛获银奖;2007年参加广东流动演出节目网上大汇演获银奖。而在市、县举办的各种赛事中,《闹花灯》更可以说是艳压群芳,获奖无数。
事实证明,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闹花灯》是最有活力的地方文化之一,是英德的一个文化品牌,它的挖掘整理为进一步丰富英德乃至广东省的民间传统舞蹈艺术作出了贡献。
三、传承传统舞蹈艺术的途径
传统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扬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通过什么方式什么途径来达到最佳的效果,是值得的探索的,也是甚为迫切的。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传承传统舞蹈艺术大概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相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虽然只有短短几年,但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在众多专家学者的参与下,我们的保护工作已日益成熟。根据实际情况,传统舞蹈艺术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相结合,主要是要做到几点:一是普查工作尽可能全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特点是消亡快。许多非遗项目因为种种原因,只是靠民间艺人口传心授在民间流传,随着传承人的年老体弱,回忆不清的事情常有发生,而普查工作点多面广,有些还来不及普查摸底,传承人去世,项目也随之消失,甚是可惜。因此,在进行普查工作的时候,就要组织足够多的人力物力,把普查工作的网尽量撒得多、撒得广,跟时间赛跑,同一个项目不满足于某一个传承人的调查,通过横向纵向的搜集整理,争取挽救更多的包括传统舞蹈艺术在内的非遗项目;二是普查工作尽可能专业。非遗普查工作专业性强,没有专业知识支撑,容易产生眉毛胡子一把抓或是忽视真正有价值的保护项目,尤其是在舞蹈项目普查上,必须要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加以审视,有些本来是属于习俗或文化空间类的,有普查人员却把它归类于民间舞蹈,混淆类别,给申报和保护工作带来极大不便;三是普查载体尽可能丰富。通过利用照相、摄影、录音等先进设备 ,做好记录,最大限度地还原项目的本来面貌,以利于今后的传承和研究。
(二)与发展当地旅游业相结合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朝阳产业,可以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繁荣。英德市是广东省旅游强市(县),现有旅游资源点60多处,是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市(县)。目前该市对游客开放主要景区有15个,旅游资源优势正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2008年英德游客接待量达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3亿元。2008年,英德市把打造“粤北旅游休闲中心”作为旅游发展战略目标,明确规定把旅游业培育成该市国民经济体系的支柱产业。
英德旅游业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从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来看,英德目前还没有充分的开发,只是在宝晶宫、英西峰林景区少数景区不定期开设了民俗风情舞蹈的表演,真正传统舞蹈艺术没有纳入旅游业发展范畴。因此,挖掘英德民间舞蹈艺术,通过旅游的大舞台,让他们向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进行表演,不但是丰富旅游要素的重要举措,同时还会对地方文化起到很好的传承推介作用。
(三)与改革创新相结合
在保护中传承,在发展中创新,这是非遗保护工作的思路。传统舞蹈艺术是地方民间文化的一个缩影,代表的是特定时代的文化特征。而经过挖掘整理出来的民间舞蹈,如果要重新发挥它的价值,通过舞台载体加以传承和弘扬,就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在不改变其艺术精髓的前提下,通过改革创新,把它的传承与现代舞蹈艺术结合起来,达到符合现代审美观念的效果,让人们更自觉地认同、热爱民间传统艺术,也更为自觉地进行传播,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代传承。
陇南师专利用白马文化研究的成果,精心创编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池哥昼》日前在陇南各县区巡回演出。整台演出主题突出、场面宏大、舞美绚丽、民俗风情浓郁,演绎了白马人的民俗风情,彰显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池哥昼》是传承陇南白马民俗文化的力作,是陇南师专献给党的十的一份厚礼。
纵观整部史诗作品,鲜明地体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以浓烈的地域风情、展现传统民族文化,
弘扬时代的主旋律陇南地处甘、陕、川三省交汇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鲜明的边缘性和多元化的地域特色。“白马人”是生活在甘川交界地带的一个独特的民族,由于其与松藩、虎牙等藏民生活区毗邻,解放初期被定名为藏族。“池哥昼”又叫做“鬼面子”或“跳曹盖”,是白马人从先祖的信仰和崇拜里继承至今的负有盛名民族传统舞蹈,在传统祭祀活动中,具有祈福纳吉、消灾免难、除恶驱邪的祯祥意义。其场面古朴豪放、庄重热烈,内容涉及到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歌谣等,既有神秘的宗教气氛,又充满浓郁的娱乐色彩,极具历史和民俗研究价值。音乐舞蹈史诗《池哥昼》以“白马人”的历史和生活为主题,用独特的音乐、舞蹈、文学和服饰,生动再现了白马人庄严肃穆的祭祀、苍凉悲壮的战争、缠绵悱恻的爱情、五谷丰登的欢庆场面。
开篇以震耳轰响的三眼铳,齐鸣的铜锣社鼓,高亢苍凉渐行渐近的歌声揭开了《池哥昼》的序幕,让观众领略到久违了的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宇宙的呼吸开始了,星辰的眼睛睁开了,昼夜的交合明晰了,四季的轮转形成了,山岳的骨骼醒活了,江河的血液流开了……”白马人创世的历史逐渐清晰起来。池哥伴随着铿锵的鼓点,踏着古老的傩步,池母双手合十、叉腰祭拜,为民众驱邪纳祥,期盼来年的幸福安康:“天上的太阳有灵了,地上的庄稼有灵了,水中的鱼儿有灵了,空中的飞鸟有灵了,房前的石头有灵了,屋后的庙宇有灵了……”白马人站起来了,山寨里霞光万道、鸟语花香:“……酒歌嘹亮,吉祥随处飘荡,锣鼓铿锵,人人满怀希望。”爽朗的画外音将观众从梦幻般地“神境”中换回到现实中来。小伙和姑娘们晨曦中追逐嬉戏,轻快地舞步、嘹亮的情歌、一派祥和之境:“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白马人的历史如同白马人的歌曲一样苍凉悲壮。
狼烟四起、战马嘶鸣,外敌的入侵让白马山寨不再祥和安宁,闪烁的灯光将白马人不屈抗争的历史浓缩在刹那之间。高亢豪情的酒歌、威武雄壮的舞步,经过战争洗礼的白马人用醇香的美酒庆祝胜利。白马小伙醉了、姑娘醉了,场下的观众也醉了。夜黒风高,人们沉浸胜利的喜悦中,醉卧在酒坛旁、城垛边。一声凄厉的白公鸡啼鸣打破了夜的宁静,旌旗猎猎、战鼓声声,酣睡的白马人一跃而起,拿起刀枪迎击来犯之敌。唤醒了白马人的白公鸡成为白马人心中最圣洁的“精灵”,从此“沙嘎帽”上的白鸡翎便永久飘扬。
天晴了、花开了,皎洁的月光下,哒嘎们用土琵琶弹唱起了恋歌,姑娘们用轻柔含羞的舞步、舒畅撩人的情歌倾诉着相互的思恋之情,表达着白马青年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憧憬的向往。明媚的阳光、轻盈优美的舞步、嘹亮的歌声、金色的青稞田、闪烁的镰刀;“打谷场上,笑语一片;白马山寨,歌声荡漾”。锣鼓敲起来了,“圆圆舞”跳起来了,“诌舞”跳起来了,火把打起来了,酒歌唱起来了,白马人用他们独有的民俗仪式,虔诚祈求众神灵的保佑,预祝来年的吉祥。
这是白马人千余年历史的纪实,这是白马民间文化艺术的复兴,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白马人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诉说,这是白马人对党的农村政策的由衷赞叹。短短的两小时之内,观众仿佛穿越了千年历史的空间,随着剧情进入了一个独特的民族风情画廊,实地领略了白马藏族悠久的历史、独特的习俗、华美的服饰、刚健的舞蹈、优美的恋歌、动人的传说。
音乐舞蹈史诗《池哥昼》以浓烈的地域风情、展现传统民族文化,弘扬时代的主旋律。近年来,地域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的日益兴盛,实际上就是对于这种时代和世界趋势的一种积极反应。就陇南而言,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民间文化尤其地域文化的研究,这对于重新认识和发现中国民族文化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民俗学泰斗钟敬文说:“民间艺术在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但是民族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构成民族文化的基石。忽视民间艺术,就不可能真正了解民族文化及其基本精神。”现代艺术也是不断地从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不论是民间艺术中的创作手法、表现形式,还是其中渗透的民族感情和民族精神,都将为新的艺术提供积极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二、以恢宏的场景、丰富的内容,彰显师范院校艺术教育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办学特色
《池哥昼》以白马人发展的历史为主线,全剧通过《序幕》、《池哥之祭》、《白马国殇》、《哒嘎恋歌》、《祈祝丰年》、《尾声》六个恢弘篇章,生动展示了白马人的祭祀、征战、爱情、劳作以及生活等方面的内容。扣人心弦的剧情、荡气回肠的音乐、跌宕起伏的舞步、如梦如幻的灯光、华丽逼真的背景将白马藏族波澜壮阔的千年历史,浓缩在在方寸之间的舞台之上。
进入本世纪以来,大学生往往把能否满足感官愉悦、紧张心理的缓释需要以及是否有猎奇性、明星化作为审美评判的依据,而能从艺术作品的审美本质(艺术性、创新性、思想性、表现力等)去欣赏、评判者却寥寥无几。《池哥昼》等系列节目用全新的视觉,表述了白马人悠久的历史,塑造了勤劳、勇敢、进取的白马人的形象,提升传统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使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应有的锻炼。
从“仇池国故地栏桥文化遗址和寺洼文化一同沉睡着的马儿……”到“白马氐人在群雄中崛起,在奋争中壮大”。从“达嘎优盖山山岭岭星罗棋布的山神庙……”到“……仇池山百顷良田,嘉禾丰稔”。贯穿于始终的解说词将《池哥昼》各幕串联起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内容涉及到白马历史、民俗、宗教、祭祀等各个方面。
白马文化是神秘的,虔诚的;在_切祭祀活动当中,白马人的祭司一“白莫”用押韵的白马土语祭词诉说远古的历史,祷告他们心中最高的神灵。《池哥昼》开篇,如同天籁之音的原生态白马土语祭词把观众带入了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度,让人们在白马历史和民间艺术的殿堂里遨游。
民间音乐是白马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白马劳动人民日常生活、劳动情感表现的集中外化形式,也是白马人代代传承、积累下来的精神食粮。其曲调古朴原始、演唱独特、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是我国多元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一块瑰宝。[1]情歌、酒歌、劳动歌、打猎歌等各有曲调,演唱的环境不同,词曲也各不相同。或凄婉幽咽、或豪情奔放、或欢乐轻快、或荡气回肠、或低沉幽深、或浪漫温馨。在《池哥昼》中,根据不同的场景,结合不同的情节,穿插了不同的歌曲和乐曲,借以渲染剧中的整体环境。《池哥之祭》中傩舞强劲的鼓点、“玛知玛咪”的深情祈祷、高亢嘹亮的劳动歌。《白马国殇》中悲戚、哀婉、绵绵不绝埙声、神秘低沉的牛角号、凄婉豪放的酒歌。《哒嘎恋歌》中汩汩的泉水、舒畅撩人的情歌、委婉深情的琵琶。白马音乐文化元素在剧中得以充分地、尽情地展现。
《池哥昼》将原生态的傩舞与现代舞蹈紧密结合,以强大的阵容来表现神秘悠久的白马文化。《池哥之祭》用原生态的白马舞蹈展示了白马人创世时的艰辛和白马人悲天悯人的情怀。而《白马国殇》采用戏剧的动作语言,再现了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哒嘎恋歌》则运用现代舞蹈,演绎了白马少男少女纯洁的爱情。《祈祝丰年》将白马民间舞蹈与现代舞蹈相结合,将日常生活与民俗活动相结合,以欢快的节奏、宏大的场面,表现了当代白马人幸福、和谐、安康的生活。
白马人是喜欢饮酒的民族,酒文化贯穿于曰常生活以及节日、祭祀、宗教之中,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洋溢着民族气息,使人向往。《文县志》记载:“文州番,即是氐羌遗种,戴毡笠如盖,以鸟翎插之,喜歌,侑客倘不饮,即跑唱番曲,必饮而后止。”《池哥昼》场景及灯光设置亦颇具艺术魅力,高高的酒坛、粗矿的土碗、摇晃的醉步,再现了白马人的豪迈情怀。烟尘、酒坛、薄雾、月光、柳条、桃花、镰刀、青稞、燃烧着的篝火等逼真的塑造了白马人跌宕的历史和白马山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幽幽的蓝色夜晚跪拜的白马民众,明媚的阳光下庆祝丰收的白马儿女,闪烁的逆光下姑娘们婀娜的倩影,强烈的射灯下神秘的白马神像;变幻莫测的灯光将白马人生活中的每—个画面定格在观众的脑海中。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池哥昼》发挥了艺术教育的整体优势,以全方位的宏观视觉展现白马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场景、道具、灯光等的表演和设置上均有新的突破。任何伟大的文艺创造,都是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联系在一起的。创作者要深入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热情反映神州大地的巨大变革,彰显我们建设富强、民主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性进步。
陇南师专自2008年以来,将民间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陇南风》、《白马河之恋》、《池哥昼》等_系列彰显陇南地域性文化特色的艺术节目成功演出,陇南白马藏族研究团体的组建,陇南白马文化系列丛书的陆续出版。这些措施,既为陇南民间文化的发掘、保护和传承做出了应有贡献,又为地方文化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彰显师范院校艺术教育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办学特色,有力的推动了陇南乃至甘肃传统民间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以全新的结构,继承传统大胆创新,
开启陇南独特民族文化的寻根之陇南有丰厚的文化遗产,武都的“高山戏”、文县白马藏族的“池哥昼”、西和的“乞巧文化”、宕昌的“羌藏文化”等,这些文化涉及到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民间美术等民间艺术的各个方面。《池哥昼》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场景,将白马人悠久的历史演绎的淋漓尽致,荡气回肠。
铿锵的鼓点首先揭开了大型舞蹈音乐史诗《池哥昼》的《序幕》,“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在甘肃南部的崇山峻岭中,曾经发祥、聚居着一个古老而又伟大的白马氐民族……”简洁精练的开篇词、梦境般地蓝色灯光、无声无息漫步行走的白马人,把观众引入一个神秘恍惚的神话世界,穿越千年的时光,去拜会古老民族原始的神灵。
第一幕《池哥之祭》震耳欲聋的三眼铳、神秘的祭词、带着傩面具的“池哥”“池母”。将白马人万物有灵,崇尚自然的观念传达出来。“池哥”“池母”面具代表着深刻的原始宗教涵义,是白马人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的融合体。“白莫”用押韵的白马土语祭词诉说远古的历史。山有山神、树有树神、火有火神……,没有战争、没有压迫,他们在世外桃源般的山寨里耕种、狩猎,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祥和。
第二幕《白马国殇》官兵的入侵打乱了白马人平静、美好的生活,滚滚的烟尘、林立的刀枪、凄厉的号角,顽强的白马人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月黒风高、山寨一片宁静,白鸡的啼鸣惊醒了酣睡的白马人,也惊呆了偷袭的官兵……这是一个优美而动人的传说。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节奏强劲的舞蹈动作、低沉呜咽的音乐将白马人不屈不挠的精神、爽快豪放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白鸡长鸣”是白马人曲折苦难的历史,是白马人不屈不挠的精神,是白马人永久的图腾。
第三幕《哒嘎恋歌》官兵被赶走了,白马山寨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一派祥和。本节用轻快、祥和的民间器乐伴奏情歌演唱,融合了部分现代音乐的成分,使得整个场景和情节显得和谐、浪漫、温馨、安详。观众在甜美舒缓的乐曲中,似乎从苦难的历史中解脱出来,回到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也仿佛回到了今天的白马山寨,公路通上山了、自来水通上山了、光缆通上山了,新农村建成了。琵琶弹起来了、碟儿敲起来了,小伙姑娘们跳起了轻快的舞步,享受着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这是白马人祥和平静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对党的富民政策的由衷赞颂,是全剧的所在。
第四幕《祈祝丰年》喜获丰收的白马人跳起了“麻昼”傩舞、打起火把迎请五谷神、在篝火旁跳起“火圈舞”尽情的欢唱。《尾声》狂欢的气氛越来越激烈,人们完全沉浸在歌唱幸福、和谐、安康,祈祷丰收的喜悦中大型舞蹈音乐史诗《池哥昼》将白马人历史、文学、民俗、宗教、艺术等通过不同方式不露痕迹地贯穿于六幕之中,使得整剧结构紧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每一节所表现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池哥之祭》在民俗活动中寻找神秘的历史源头;《白马国殇》让民间传说倾诉苦难的发展历程;《哒嘎恋歌》用纯情的山歌演唱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祈祝丰年》使欢乐的舞蹈赞颂现实生活。
摸子孙窑和还童子
子孙窑是位于太昊陵显仁殿基石上的一个石孔,人称“神媒石”。别看它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在这里却极负盛名。据说,用手摸一摸这个圆孔不仅可以得子得孙,并且还可以保佑子孙健康平安。子孙窑的直径约7厘米左右,深度约有一指左右。传说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摸子孙窑求子的习俗,“洞、窑”之类的实物,无不寓含着对女性生殖崇拜的文化内涵。因为在远古时期的母系氏族,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从而形成了对女性生殖的崇拜。在庙会期间,前来求子许愿的香客,一般都要到显仁殿里摸子孙窑,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历史上这样的石砖已经换了多次。这块是1985年才换的一块青石,短短的20多年时间,又摸出了这么大的一个圆孔。其实生命意象是民俗文化下积淀的文化果实,传达出了人类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正因为如此,太昊陵庙会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内涵,才能成为庙会永恒的生命意象符号。“还童子”风俗是代表还愿的一种习俗,如果在太昊陵摸“子孙窑”或拴娃娃得子以后,待子女长到十二岁时要举行的一种还愿仪式。前来还愿的队伍浩浩荡荡。男孩子走在中间,身披“十”字形红绫,胸前扎成大花,前面用唢呐和喇叭开路,而跟在后边的是手提贡品的父母、爷爷、奶奶。在燃放鞭炮的情况下,喜气洋洋地在伏羲陵绕行一周,报告人祖已经喜得贵子,请继续保佑,而后解下红陵,将其投入陵前燃烧的香火中。通过摸子孙窑、拴娃娃和还童子这些民间信仰活动可以发现,人们对生命繁衍最本质的追求与渴望。特别是传统的封建思想观念,妇女的主要社会地位取决于能够为家族生育男性后代,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在没有实现这种愿望的情况下,她们就想借助神灵的力量,帮助实现自己的愿望,从而获得在家族和社会上受尊重的权益。也正如此,在淮阳庙会上,大众对子嗣的渴求,就在太昊庙的祈求中被凸显出来。
泥泥狗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培养“思想品德优秀,文化基本扎实,能力发展全面,身心健康,*各具特长的创新人才”,给学生提供平等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充分展示学生风采和特长,充分展现我校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成果,特举办第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二、活动内容
1、现场书画比赛。
2、校园“十佳小歌手”“十佳小演奏家”评比
三、活动时间:2011年4月3日至4月9日。(第8周)
四、组织领导:
组 长:章志坚
组 员:平国民 盛建兔 *沈志勇 陈国林 钱永泉 王巧玲 黄飞洋
五、具体活动
(一)、现场书画比赛方案
1、参加对象:初一、初二年段每班推选3名学生。
2、参加地点:食堂
3、比赛时间:4月8日(周五)第七节课开始
4、参赛形式
(1)、书法类:毛笔书法、硬笔书法。
(2)、绘画类:国画、版画、水粉画、水彩画、素描、漫画、儿童画、装饰画等。
5、作品规格
(1)绘画作品四开铅画纸,国画不超过四尺对开。
(2)硬笔作品16开,软笔作品不超过四尺整张。
6、参赛要求
(1)作品要求:要求设计新颖、造型美观、结构完整、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2)纸张和一切书画工具均自备。(书画用纸由班主任向总务处领取)
(3)参赛者需在作品背面右下角注明题目、班级、姓名。
7、评奖方法
按绘画、书法分别设奖。8、现场负责教师安排
绘画类:郭丽、茅益敏;*书法类:王胜东、黄飞洋。
(二)校园“十佳小歌手”“十佳小演奏家”活动方案
1、参加对象:
初一、初二年段各班级,每班“十佳小歌手”“
十佳小演奏家”各报两名选手。
2、时间、地点:具体时间另定。地点:报告厅。
3、报名时间:
3月30日之前将参赛曲目名称、参赛者姓名、伴奏形式等上报音乐组。
4、参赛要求:
(1)参赛者自备参赛节目的碟片或伴奏音乐, “十佳小演奏手”选手自备乐器。
(2)参赛人员演出的服装、化妆、道具等都要求到位。
(3)参赛内容要求能够体现中学生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4)学校、年段将对演出节目进行评奖*,每个年段设十名十佳小歌手,十名十佳小演奏家,优秀选手将去学区以及县里参加比赛。
六、活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