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哲学基础研究

哲学基础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哲学基础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哲学基础研究

哲学基础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局部血流;断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b)-110-02

Study of regional cerebral flow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ZHU li-xin,FENG Lin-bo,SUN Zeng-jin

(Nankou Railway Hospital,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10220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hanges of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rCBF)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AICH) . Methods:rCBF perfusion imaging with SPECT was performed in 88 patients with AICH.The relative analysis was made in rCBF changes. Results:The rates of brain ischemia caused by AICH far away from the origin in either cerebral hemisphere and contralatera cerebellar hemisphere were 68.75%,31.25%and 48.75%respectively. The patients with basal nuclei hemorrhage had damdges in the frontal cortex mostly(78.5%),temporal(63%),parietal(58.5%),occipital(25%)cortex and contralatera cerebellar hemisphere(45.5%) secondly. The hemiplegia cases damaged more seriously had more crossed cerebral-cerebellar diaschisis. Conclusion:AICH can cause brain ischemia far away from the origin in either cerebral hemisphere and contralatera cerebellar hemisphere . As AICH recovered,improvement of rCBF or return to normal are also observed.

[Key words]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Regional blood flow;Tomography;Emission-computed;Single-photon

急性脑出血(AICH)后脑组织是否存在缺血以及缺血持续的时间及其是否会导致神经元损伤一直存在争议。Mayer等[1~2]用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以及CT对23例AICH患者进行动态对照观察,发现AICH可继发血肿周围脑血流量的减少,会引起缺血性脑损害,并严重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本研究采用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显像观察AICH患者局部脑血流(rCBF)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年5月~2006年3月急性脑出血住院患者,均经颅脑CT检查确诊,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出血诊断标准[3],共80例,其中丘脑出血25例,外囊壳核出血13例,豆状核出血10例,内外囊混合出血23例,脑叶出血9例。男46例,女34例,平均年龄(60.3±6.2)岁。急性期(起病0~7 d)临床病情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量化评分。80例患者均在急性期行SPECT检查,其中28例恢复期行SPECT复查。

1.2 方法

仪器采用Elscint 409A型SPECT仪。注药前1 h空腹服用或鼻饲过氯酸钾400 mg, 注药前后15 min避声、光刺激,受试者平卧于检查床上,OM线垂直地面,静脉注射显像剂99mTc-ECD740 MBq,注药30 min后探头绕头旋转360°进行断层采集,5.6°/帧,共64帧,原始资料经计算机归一化后,重建横段、冠状及矢状断面图像,由2名有经验的医师阅片判读。

1.3 统计学处理

样本计量资料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对照组脑SPECT显示,横断面灰质较白质有更多的放射性浓集,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及小脑呈对称分布,矢状面灰质清晰可见,冠状面可见基底节和脑室。脑部各镜像部位的rCBF比值为0.94~1.09。

80例脑出血患者CT示有80处出血灶,SPECT断层显像除显示与CT相应部位的放射性缺损区外,远离出血灶还见有119处放射性稀疏区,在最大程度显示出血灶的相同横断面上,CT所示出血灶的大小平均为(4.85±3.98) cm2,而SPECT则为(6.54±4.52)cm2,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

51例急性期上下肢肌力为0度~Ⅲ度的患者发生对侧小脑失联络现象33例(64.71%),29例为Ⅵ度~Ⅴ度的患者小脑联系不能仅8例(27.59%),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43例左侧基底节出血的右利者中37例出现左额叶皮质缺血,其中31例有运动性失语;27例右侧基底节出血的右利者,12例有左额叶皮质缺血,其中5例有运动性失语。

3 讨论

Diringer等[4]用质子断层扫描(PET)研究12例丘脑或基底节出血的患者,发现在发病24 h内患者双侧大脑皮质、丘脑、基底节区rCBF对称性减低。Takano等[5~6]报道脑梗死患者存在神经失联络现象,本研究结果显示脑出血后同样会引起远离出血灶的大脑半球及对侧小脑半球缺血,而且丘脑和内囊出血引起失联络的范围大,发生率也高,脑叶出血则范围相对较小,且发生率也低。而脑基底节出血发生的皮质失联络现象最常见于额叶,其次是颞叶、顶叶、对侧小脑及枕叶。

Lim等[7]通过SPECT研究23例基底节和丘脑出血的患者,发现有20例存在对侧小脑失联络现象。众多的研究表明,脑出血时普遍存在此现象,分析可能与皮质脑桥小脑束受损或由于瘫痪肢体通过脊髓小脑束传向小脑的刺激减少所致。本研究结果表明:肢体瘫痪越重的患者,对侧小脑失联络现象发生率越高,反之瘫痪较轻者则发生率较低。35例患者在恢复期病情减轻,重复SPECT检查,发现其中9例对侧小脑失联络现象已消失,表明交叉性小脑失联络现象是暂时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会否出现驰缓性瘫痪,则取决于是否发生对侧小脑失联络。多数左基底节出血及少数右基底节出血引起运动性失语的右利者均有左额叶缺血,恢复期的34例患者中13例运动性失语有改善,SPECT检查示有左额叶缺血有所恢复。

本研究结果提示急性脑出血患者存在广泛的缺血性改变,随着病情改善,这种缺血性改变也有所恢复,提示对脑出血患者应早期改善其脑部供血,以防止出现缺血性损害。在脑出血中还普遍存在交叉性小脑失联络现象,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有助于开阔思路,拓展脑出血治疗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Mayer SA, Lignelli A, Fink ME,et al. Perilesional blood flow and edema formation in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a SPECT study[J]. Stroke, 1998,29(9):1791-1798.

[2]Gebel JM, Broderick JP.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 Neurol Clin,2000,18(2):419-438.

[3]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Diringer MN,Adams RE,Douford-Shore JE,et al. Cerebral blood flow is symmetrically reduced in patients with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 Neurology,1998,50:338.

[5]Takano T,Kimura K,Nakamura M,et al. Effect of small deep hemispheric infarction on the ipsilateral cortial blood flow in man[J]. Stroke,1985,16(1) :64-69.

[6]Kurthen M,Reichmann K, Linke DB, et al.Crossed cerebellar diasehisis in intracarotid sodium amytal procedures :a SPECT study[J].Acta Neurol scand,1990,81:416-422.

哲学基础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鼻出血 静脉留置针 肝素钠 出凝血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050-02

静脉留置针特点是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可以留置于静脉较长时间,目前在临床中已经替代传统的头皮针,被广泛应用[1-2]。封管液的应用是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是具有抗凝作用的肝素钠溶液。鼻出血患者往往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和出血倾向,研究表明,合适浓度(不超过125U/ml)和剂量(3ml)的肝素封管用于鼻出血患者是安全的[3],本研究对鼻出血患者采用低浓度、不同剂量的肝素钠溶液封管,探讨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年11月-2010年12月收住我科鼻出血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实验2ml 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8~62岁,平均46岁;3ml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2~65岁,平均49岁;4ml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1~69岁,平均52岁。所有病例留置针保留时间为3-7天,不足3天者不计入实验观察对象。3组患者的选取符合统计学均衡性原则,本实验均取得患者及主治医师同意。

1.2 方法

1.2.1 封管方法 实验所用留置针为美国B―D公司生产的vialon留置针,型号为22G。用的肝素是 常州千红生化制药生产的肝素钠溶液,每只12500u/2ml。各组患者在应用静脉留置针(22G,美国BD公司产)前常规抽血,检验血常规、凝血常规功能,了解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小板计数情况。穿刺均选择四肢浅静脉,3组封官均采用浓度50u/ml(肝素钠12500u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的肝素钠溶液。2ml、3ml、4ml组于输液结束后分别注入2ml、3ml、4ml肝素钠溶液封管,穿刺及封管由专人操作。

1.2.2 观察指标 拔静脉留置针后次日清晨,空腹抽血检测凝血酶元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小板计数,了解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同时观察出血倾向程度变化和置管时间。凝血酶元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小板计数正常值分别是:11.5-14.5、28.0-43.0、(100-300)×109l。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两个样本均数差异t检验及x2检验,数据均用x±s

2 结果

2.1 3种剂量的肝素钠封管液对鼻出血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见表1。

表1 用3种剂量肝素钠溶液留置针封管对凝血功能影响的比较

3组实验前后PT、APTT、PLT对照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置管后PT、APTT、PLT相关检验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3种剂量的肝素封管液对鼻出血患者凝血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2.2 3种剂量的肝素钠封管液对鼻出血患者出血倾向的影响,出血倾向包括再次鼻出血、齿龈出血、皮肤紫癜和胃肠粘膜出血。见表2。

表2 3种剂量肝素钠封液对鼻出血患者出血倾向的影响

3 种剂量肝素钠溶液对留置针保留时间的影响 见表3

表3 3种剂量封管液留置针保留时间

留置针7d通畅率2ml组(5例)为17%,3ml组(9例)为30%,4ml组(27例)为90%。4ml组与另两组相关检验p

3 讨论

肝素钠溶液在临床留置针封管中的应用。肝素是一种刘三花的酸性黏多糖混合物,是临床常用的抗凝剂。其药理机制为干扰凝血过程的多个环节,包括抑制凝血酶活性,阻止纤维蛋白形成,并且可以抑制血小板黏着、聚集和释放反应等,体内体外应用均表现出较强的抗凝作用[4]。因此,临床上常常将其稀释后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防止血液回流,凝固造成的堵管,保持输液通畅。研究表明,肝素钠合理应用于留置针封管安全可靠,已广泛应用于临床[5]。但过量使用肝素也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乃至出血的严重不良反应[4]。因此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疾病,使用肝素钠封管需要确定合适的浓度和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并最大程度的避免不良反应,保证医疗安全。

浓度为50u/ml、剂量为3 ml的肝素钠溶液封管适合鼻出血患者。

表1表2表3的结果表明:对鼻出血患者采用2-4 ml、浓度为50 u/ml的肝素钠封管,对凝血功能、出血倾向无明显影响(p>0.05)。由于封管液的肝素钠浓度低(50u/ml),且进入体循环的量少,不能达到药理浓度(药理上肝素钠抗凝用量一般为每次5000-10000u [3])所以对患者全身功能无明显影响。经检测,静脉留置针的延长管长约6.6cm [1],与肝素帽一起可容纳1.2 ml液体,封管时可能有部分肝素钠进入体循环,但并未对患者的凝血功能造成明显影响。并且从另一角度看,3组的留置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表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2-4ml).50u/ml浓度的肝素钠封管,对鼻出血患者是安全的。本研究发现,4ml组局部皮肤紫癜、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率(27%)较2 ml组、3ml组高,但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是否与样本量小有关,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对于2 ml组4ml组而言,3ml组可达到留置时间长、管腔通畅,不增加出血倾向的效果,故认为 3ml浓度50U/ml的肝素钠溶液可作为鼻出血患者静脉留置针封管的合适药物。但在临床中绝不可拘泥于经验或者常规,必要时仍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参考文献

[1] 陈显春,封悦,宋爽,等.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42-43.

[2]李琼.两种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效果比较[J].护理学报,2009,16(9B):74-75.

[3]丁全福.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9-160.

哲学基础研究范文第3篇

(赤峰学院 体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海绵网球在国外早有运用,属于短式网球的一种,但在中国的网球教学中运用的还是比较少的.大学所开设的常规性网球课,其教法大多是采用标准球来开展网球训练,从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通过运用海绵网球进行教学,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掌握网球技术,对网球教学产生哪些积极影响.设立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海绵网球在初学者正手击球的学习阶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正手击球技术的提高.

关键词 :海绵网球;短式网球;正手击球:初学者

中图分类号:G8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171-03

1 引言

海绵网球属于短式网球的一种,这项运动起源于70年代后期的瑞典,以后在欧美各国流行甚广.现在世界各国普遍用来对儿童进行网球的启蒙训练.目前,大学所开展的常规性网球课上,通常是直接利用标准球来开展网球训练,从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弊端.现在内蒙古地区的大学将海绵网球运用在对初学者的教学过程中还比较少.本文旨在通过将海绵网球运用到对初学者的教学中,通过运用海绵网球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网球正手击球技术的学习效率,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正手击球技术.

2 初学者采用海绵网球进行教学的背景因素分析

2.1 对初学者网球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教学方法、手段不同,其产生的教学效果也不一样.通过使用文献资料法和观察法,我们发现:40.3%的教师习惯使用传统教学方法,25.7%的教师习惯使用讨论教学法,此外,使用电化教学法、多媒体录像及网络教学法的教师占比为:34%.由此可见,传统教学法在该高校中仍占主导地位,而很多现代化教学手段及方法,其使用频率则偏低.现阶段,一般高校中所使用的网球教学方法,相对较多的是中高级阶段教法手段.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大多数教法用不上,学生在网球初学阶段的学习方法比较单一和枯燥,可选择性较低.在针对初学者教学时,普通高校大多是采用标准球、场地及球拍等单一技术进行教学,这也使得初学者在刚开始学习期间出现吃不消或不能适应的现象,无法快速掌握网球的运动技能,长此以往,还可能会降低初学者学习网球的兴趣.

2.2 对初学者网球学习状态的调查研究

众所周知,人类对某种事物已有的认知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对该事物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及兴趣大小.通过对我校30名网球普修课初学者采用教学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分析,得出下列结果:(1)对网球的了解及认知程度方面:在步入大学之前,有近95%的普修班学生未接触和体验过网球运动,对于他们来说,对网球运动的了解,大多是通过书籍或者媒体,这些初学者对网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及运动技能掌握的还很少.(2)对网球的学习兴趣及热衷程度方面:在学习和体验网球前,有近84%以上的初学者认为网球运动属于走在时尚前沿,极为高雅的一种贵族运动项目,这些学生对网球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65%的初学者认为球速快,标准球弹性大是影响网球技术掌握的主要原因.课后不打网球的初学者占69%.综上所述,初学者对网球运动的认知状况和学习状况是不容乐观的.在大部分的初学者看来,网球运动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很难掌握其操作技巧,因此,这些学生在面对网球时,通常表现出怯场情绪,其学习兴趣也在逐步下降.由此可见,对初学者的初级教学阶段应加以创新和改进.

2.3 海绵网球的特点

海绵网球是短式网球中的一种,又被称为“迷你网球”.早在20世纪中后期(七十年代初期),瑞典就已经出现了海绵网球运动,该种网球迎合了广大儿童(5-11岁)的生理、学习及心理规律及特点.海绵网球在运动技巧、礼仪及规则上,与正规网球大体相同,但海绵网球要比标准球更大、重量相对较轻、不易产生过大弹性,且海绵网球的球感更为真实,适合年龄<6岁的孩子使用,且不必担心儿童在早期接触正规网球时,对其身体带来运动损伤或其他影响.基于海绵网球自身所具有的高娱乐性和趣味性,它不仅能让孩子在强度适中的状态下锻烁身体、掌握相应的网球技术,同时,其场地面积通常只需要正规网球的1/3左右(与羽毛球场大小相当),且落地反弹后易于控制,可以降低初学者的学习难度,提高初学者的学习兴趣,促进初学者网球技能的掌握与提高.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本文将赤峰学院体育学院作为实验对象,抽选体育学院2013级网球普修班2个(社会体育专业)的34名学生(班级分别为13级3和4班),采用随机挑选方式,从每班中挑选出15人,并对其展开实验研究.实验前对两组学生的网球基本技术和基本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和测试.结果显示(见表1和表2),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与实验研究的宗旨及要求基本符合.主要研究内容为初学者的正手击球数量及击球质量.从引拍、脚步移动、击球位置、随挥等四个方面来研究海绵网球对初学者正手击球的影响.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赤峰学院图书馆借阅图书并在电子阅览室用电脑进入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查找、搜集、鉴别、整理出有关海绵网球方面的文献资料,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全面了解海绵网球在对初学者正手击球教学阶段的运用现状和研究最新动态,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持.

3.2.2 实验法

通过设立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对比分析.笔者选取2013级社会体育专业网球普修班2个,每班17人共计34人,每班随机选取15人作为实验对象.实验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先对2组学生的实际状况及其所掌握的网球技术展开实地调查与测试.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并不存在明显差异,与此次实验研究的目标及要求基本相符.主要研究内容为初学者的正手击球数量及击球质量.从引拍、脚步移动、击球位置、随挥等四个方面来研究海绵网球对初学者正手击球的影响.考核总成绩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满分100分:第一部分为正手击球技评分占比60%,第二部分为正手击球有效数量分占比40%(总成绩=正手击球技评分*60%+正手击球有效数量分*40%).实验前期进行10个学时的海绵网球的正手击球练习,中期过渡到标准球正手击球练习再进行10学时.对照组直接用标准球进行20学时正手击球练习.最后20学时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正手击球技术评定及数量的测试,测试采取一人喂球一人击打的方式进行,认为喂球质量不好的可以不击打等待进行下一球,不击打球不算在考核数据当中,记录相关数据.

3.2.3 问卷调查法

实验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个实验班级的30名参与教学实验的学生展开调查,问卷的内容包含下列几个方面:主要从对网球的认识,了解程度、以及进入大学以前是否接触过网球运动、对标准网球和海绵网球的看法、课后是否进行网球运动,学生对网球的热衷程度、学习兴趣以及是否愿意持续参与网球运动等进行调查.

3.2.4 数理统计法

记录实验各项数据,整理数据并进行分析,用Excel,word,制作出表格和图像.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正手击球有效次数分和技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开始进行实验前,对实验组采用海绵网球展开教学及训练,而对对照组则直接通过标准球来展开教学,通过10个学时的教学后,两组均采用标准球继续进行10学时的教学练习;在结束长达20学时的教学实验后,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展开了科学评定.为提高评定及考核结果的可靠性,还组建了考核小组,组员分别是由2位网球课任课教师(分别为安辉、米宏伟)以及于洋老师组成,最终的评定绩效表明:实验组的学生,其各项成绩都要比对照组更为突出,该组的教学效果更为显著(P<0.05)(具体参见下表3和表4).

4.2 结果分析

从表3中可发现,在引拍及时、击球位置准确、脚步移动合理、随挥动作充足等指标上,对照组与实验组存在较大区别.分析其原因,实验组的教学过程更为合理,在教学的第一阶段采用海绵球教学入门,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因海绵网球具有较轻的重量、且弹性不大,对于初学网球者较为合适.通过使用海绵网球,能使学生掌握规范动作,提升其整体的球感,并树立起正确的击球意识.在击球过程中,初学者通常很容易掌握引拍、击球及跑位等要素,从而能为准确跑位与规范其技术动作奠定基础,在提高学生对网球运动关注度的同时,还能让他们对网球的学习充满信心,为接下来的标准球教学做铺垫.在经历海绵网球课时训练后,有助于逐步开展下一阶段的标准球教学.实验说明实验组的教学过程更利于初学者更好地掌握正手击球技术.

学习态度方面,实验组学生对网球运动的热衷及态度要比对照组更好.教学实验完成后,我们围绕网球运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及是否愿意长期参与网球锻炼等方面,对2组学生展开了初步调查.

从两组学生对网球所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信心及是否愿意长期参与网球训练的态度所做的问卷调查来看(参见上表5),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上述几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这就充分表明,实验组学生对网球运动有着更为积极的学习态度.其原因是采用海绵网球进行初学者的教学,符合“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慢到快”的教学原理.教学方法的转变,有效提高了学生对网球的学习兴趣及信心,教学课堂上,学生所参与的击球次数也在不断增加,其运动量远比过去更大,这些对于学生进一步提升网球技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5 结论

首先,海绵网球的体重较轻、球速较为缓慢,在网球教学及课程初期,能很好地弥补网球运动高专业性、入门难度大等缺陷与不足.

其次,运用海绵网球进行初级阶段的网球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快更好地掌握网球正手击球技术.

最后,海绵网球在教学中的运用解决了初学者刚开始学习网球就用标准球增加了学习难度,不利于网球技术的掌握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彤云.浅析我国网球发展趋势[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4):33-35.

〔2〕王晓婷.浅析网球运动的终身健身功能[J].辽宁体育科技,2003(05):33-35.

〔3〕徐家伟.普通高校中开展“短网”教学的实验与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11):42-45.

〔4〕林峰,余贞凯.普通高校网球教学质量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03):38-40.

哲学基础研究范文第4篇

标准化患者(standardized Patient,SP) 又称模拟患者,就是经过培训,能够稳定、逼真地模拟临床情况的人,具有模拟患者、考核者、指导者职能的正常人或患者[1]。SP教学自 20世纪 70 年代在在国外医学教学中早已开展应用, 国内也开始有多数院校将SP运用于医学教学和考核中[2、3]。基础护理学实训课程是护理专业教学的基础和核心,是连接临床的桥梁课程。我校在本科护理学生基础护理学实训课程中开展以学生作为标准化患者(students standardized Patient,SSP )教学,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14级护理本科学生70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生61人,男生9人。按学号将学生编号,根据随机字母表,将70名学生按学号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 35 名,男3名,女32名;对照组35名,其中男4名,女 31名。两组学生年龄、性别、学习成绩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使用传统的实训教学方法对两组学生进行备用铺床和无菌技术教学,教学结束后对比 2 次操作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实验组

1.2.1.1标准化患者选取和培训 从13级护理本科学生(已经学习护理学基础)中选取7人,他们愿意参加SP培训,有一定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操作和理论成绩优秀的学生。本研究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选取《基础护理学》课程中部分章节的实验内容编制剧本,包括卧床患者更换床单,口腔护理、青霉素皮试、肌肉注射和静脉输液。请临床护理专家和指导老师共同制定和修改。在开课前这7名SSP与授课老师在一起接受SP的培训,让学生接触标准化患者的培训,培训时间为2w。培训内容包括5个方面:SP的概述、剧本的解读、角色培训、临床观摩、实习演练。

1.2.1.2 SSP教学的实施 每个项目实训教学前1w, 组织讲课教师与SSP共同备课,授课教师与SSP根据实训项目教学剧本演示该实验项目,其他指导老师和SSP对其演示进行纠正和补充。上课前把实验组分为5个小组,每组7人。授课教师与1名SSP配合演示实训内容并进行讲解,然后每组分配1名SSP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最后教师、学生和SSP一起总结点评。

1.2.2对照组 采用传统实训教学法,分为5个小组,每组7人,老师示教讲解-学生练习-学生回示教,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1.3评价

1.3.1实训技能考核 实训教学结束后进行技能考核,监考老师统一培训统一考核标准,并统一使用《基础护理学操作考试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1.3.2标准化患者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自行设计并由专家审阅。课程结束后,采用问卷法进行调查。问卷包括7个条目,每个条目有赞成和不赞成2 项。共发放问卷35份,回收35份,有效率 100%。

1.4统计学方法 对资料检查核对后,将数据输入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果

2.1两组学生技能考试成绩比较 见表1。

2.2 35名实验组学生对SSP教学效果的评价 见表2。

3 讨论

3.1 SSP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 本研究显示,与传统的教学相比,SSP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表2)。这与胡增青[4]和Yoo[5]的研究相一致。医学院校生源增多,临床资源不足和患者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如何能让学生准确掌握操作技能,是医学院校面临的棘手问题。传统的技能教学是让学生机械的反复练习,学生没有主动思考的愿望,学生并不深入了解操作的目的,比如不同年龄病情的患者,护士应该怎样调节滴速;青霉素皮试后护士应该给患者告知哪些注意事项等。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传统课堂学生面对的模具或是模型人,不能对学生的操作做出反应,限制学生的思维和操作。SP教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接近真实的模拟环境,能表现出患者的一些症状体征,学生能与SP进行互动和沟通,促进学生思考,对自己的操作进行反思,加深记忆。传统教学操作练习时,老师是主要的指导与纠正者,由于学生人数多,老师很难纠正每个同学的操作。SSP作为指导者,与教师一起指导学生,使学生的操作更准确。

3.2 SSP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社会的进步与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护士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有娴熟的技能时也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88.57%的学生认为SSP教学可以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这与闻彩芬[6]和李沛霖等[7]的研究相一致。在进行SP教学过程中,学生想要完成操作,需要跟SP有良好的沟通,如核对患者,静脉穿刺没有一针见血,口腔有溃疡的患者因为疼痛不愿意去做口腔护理等临床问题出现,学生要运用综合所学的知识向患者解释、安慰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尊重患者,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做操作增加爱伤的观念,提升对患者的人文关怀。通过SSP教学,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机会与患者交流,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得到提高,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3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88.57%学生认为SSP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80%的学生提高了主动学习的能力。SSP教学让学生和患者有交流,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临床中,避免了枯燥的练习,促进主动学生的学习。

哲学基础研究范文第5篇

【摘要】

目的 探讨肾移植患者血清胱抑素C(SCysC)浓度作为移植肾功能测定指标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PETIA)分别检测39例初次肾移植患者在术前、术后1周和4周的SCysC水平,并与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肾移植术前与术后,患者的SCysC与Scr、Ccr都具有很好的相关性。SCysC与Scr呈正相关(术前r=0.849;术后r=0.940);与Ccr呈负相关(术前r=-0.857;术后r=-0.876);按Ccr分组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肾功能水平的SCysC与Ccr的相关性均较Scr与Ccr的相关性相似或更佳。当50≤Ccr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肾移植 血清肌酐 肌酐清除率

Assessment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cystatin C and creatinine clearance in patients with renal transplantation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and clinical value of serum cystatin C (SCysC) in assessing renal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renal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Thirtynine patients with renal transplantation were recruited in the study. SCysC and serum creatinine (Scr) were determined before surgery, 1 week and 4 weeks after surgery, respectively. SCysC was determined by particleenhanced turbidimetric immunoassay(PETIA). The correlations among SCysC, Scr and Ccr were compared by using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Either during the preoperative or postoperative period, SCysC show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Scr and Ccr. SCysC and Scr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r=0.849 preoperatively, and r=0.940 postoperatively). SCysC and Ccr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r=-0.857 preoperatively, and r=-0.876 postoperatively). SCysC in different Ccr level shows similar or closer correlation with Ccr than Scr does. At a Ccr level of 50-80mL/(min·1.73m2),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CysC and Ccr (r=-0.778)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P

KEY WORDS: serum cystatin C; renal transplantation; serum creatinine; creatinine clearance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血清胱抑素C(serum cystatin C, SCysC)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肾脏功能的内源性标记物。SCysC又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是一种低分子非糖基化的碱性蛋白,在所有有核细胞内表达,并且以恒定的速度产生;能被肾小球自由滤过,不被肾小管分泌。此外,SCys C不受炎症、胆红素、溶血、甘油三脂的影响,并与性别、年龄、肌肉量无关[1]。国内目前已有较多在健康者或在非肾移植患者中SCysC的研究,但还缺乏在肾移植患者中的研究,本研究探讨了肾移植患者不同时期、不同功能状况下,SCysC浓度与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浓度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Ccr)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9例患者,年龄16-60岁,平均(39±10.2)岁,男22例,女17例。原发疾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31例,慢性肾盂肾炎3例,高血压肾病2例,尿路结石致肾功能衰竭1例,间质性肾炎1例,糖尿病性肾病1例。术后所有患者均采用环孢素A(CsA)+骁悉(MMF)+强的松(Pred)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所有药物根据临床具体情况调整用量。

1.2 实验方法 SCysC采用粒子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PETIA法)检测,Cystatin C PET试剂盒购自美国DAKO公司。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4周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离心后取上清液置于-80℃冰箱内保存,分批测定SCysC浓度及Scr。采用CockroftGault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Ccr),以此作为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估计值。男性:Ccr=(140-年龄)×体重(kg)/0.815×Scr;女性:Ccr=[(140-年龄)×体重(kg)/0.815×Scr]×0.85,并按体表面积校正。按术后患者Ccr分为以下四组:A组 Ccr>80mL/(min·1.73m2);B组 50mL/(min·1.73m2)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1.5统计软件。数据以±s及上下四分位数表示,以P

2 结果

2.1 不同Ccr患者SCysC、Scr、血BUN的测定水平比较 随着移植肾功能的恢复,术后1周、4周患者的SCysC、Scr水平较术前均有明显的下降,而Ccr明显升高。按不同Ccr水平分组显示:随着Ccr的降低,SCysC、Scr和血BUN的水平均呈逐渐上升趋势(表1)。

表1 不同Ccr患者血SCysC、Scr、BUN水平比较(略)

SCysC、Scr、BUN的四组数据间比较, P

2.2 不同时期的SCysC、Scr与Ccr的相关性 在手术前以及手术后的不同时期,SCysC与Scr、Ccr都具有良好的相关性。SCysC与Scr呈现密切的正相关,而相同时点的SCysC与Ccr间呈负相关。SCysC与Ccr的相关性较Scr与Ccr的相关性更佳,两者相关系数间的比较显示术前及术后1周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4周和术后整体的相关系数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术前、术后1周、术后4周SCysC、Scr与Ccr的相关性比较(略)

图1 术后SCysC与Scr的相关性图2 术后SCysC与Ccr的相关性(略)

2.3 术后不同Ccr水平SCysC、Scr与Ccr的相关性 术后不同Ccr水平组别患者的SCysC与Ccr的相关性均较Scr与Ccr的相关性要好(表3)。其中B组的相关系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术后不同Ccr水平SCysC、Scr与Ccr的相关性比较(略)

3 讨论

理想的反映GFR的检测指标应该满足以下条件:内源性,存在于血浆中;生成速度恒定;可被肾小球自由滤过,并且不被肾小管所分泌,也不会被肾脏重吸收入血;不被肾外途径所清除[2]。SCysC基本符合这样的要求。目前临床最常用的Scr,除经肾小球滤过排出外,肾小管也有少量分泌。当肾功能受损时,肾小管对其的分泌也会增加。Scr容易受到年龄、性别、肌肉量、炎症、血糖、头孢类抗生素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较大的波动。此外,Scr水平并不能精确反映GFR的早期变化,尤其对总肾功能损害不到50%的患者缺乏敏感性。24h尿肌酐量容易受到尿量收集不够准确、尿液酸碱度、GFR降低时肾小管对肌酐分泌增加等因素的干扰而准确性较差,因此,通过收集Scr和24h尿肌酐后计算所得Ccr也常常不能够准确地反映GFR的真实水平。由CockroftGault公式计算所得的Ccr目前被认为是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成人GFR的指标[3]。但该公式计算时仍需要测定患者体重和考虑年龄、性别等影响因素,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仍然未能被广泛应用。

国内外较多研究表明,在健康人或多种肾脏疾病的患者中,SCysC作为一种能准确反映GFR的指标,其诊断效能优于血清肌酐[45]。目前,对于在术后6个月中没有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并且在过去4周内环孢素A的用量没有变化的患者采用SCysC来评价移植肾功能,国外已有较多研究,结论是SCys C较现在常用的Scr诊断效能更优。而对于肾移植术后早期患者的研究较少,Poege等[6]认为肾移植术后早期的SCysC和Scr与Ccr均有良好的相关性,二者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当GFR

本研究观察到3例急性排斥反应的患者和2例CsA中毒的患者,临床上出现肾功能损害时的SCysC浓度与上次SCysC浓度之比均高于同期相应的Scr浓度之比。当肾功能发生损害时,SCysC的变化较Scr更早、更显著,在临床中检测SCysC可能更及时、准确地发现肾功能的损害。本组相关病例较少,还需要扩大样本数量来进一步证实。本组发生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患者中,当肾功能开始恢复时SCysC降低的出现时间要早于Scr降低的出现时间,这与Thervet等[8]的发现类似。

在肾移植患者中,SCysC与Scr和Ccr之间均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并且SCysC可能较Scr更敏感、更早地发现移植肾功能的早期损害,可望作为临床监测移植肾功能的常规指标。

参考文献

[1]Brahamson M, Olafsson I, Palsdottir A, et al. Structure and expression of the human cystatin C gene [J]. Biochem J, 1990, 268:287294.

[2]Swan SK. The search continuesan ideal marker of GFR [J]. Clin Chem, 1997, 43:913914.

[3]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 evalu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stratification. Kidney Disease Outcome Quality Initiative [J]. Am J Kidney Dis, 2002, 39(2):241246.

[4]Arnidharka VR, Kwon C, Stevens G. Serum cystatin C is superior to serum creatinine as a marker of kidney function: a metaanalysis [J]. Am J Kidney Dis, 2002, 40:221226.

[5]罗长青,王玉梅,邓安国,等. 测定血清Cystatin C浓度判断肾小球滤过率的临床意义 [J]. 临床内科杂志, 2003, 20(3):154155.

[6]Poege U, Stoschus B, StoffelWagner B, et al. Cystatin C as an endogenous marker of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in renal transplant patients [J]. Kidney Blood Pressure Res, 2003, 26(1):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