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际直接投资形式

国际直接投资形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际直接投资形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际直接投资形式

国际直接投资形式范文第1篇

2009年,新兴经济体占据了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量的一半。2009年流入新兴经济体的直接外资下滑27%,但其下降幅度低于发达国家(44%),新兴经济体有史以来第一次吸收了半数全球直接外资流入量。其中,流向新兴经济体的FDI主要集中在中国等主要新兴大国。全球前六大投资目的地中,新兴经济体就占了一半。

二、新兴经济体正成为外向型投资的新生力量

从对外直接投资来看,新兴大国正日益成为对外投资的新主体。在经历了连续5年的上升趋势之后,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FDI流出量收缩了21%。但FDI流出的收缩量远低于发达国家。尽管目前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外资流出的份额依然较小,但所占比重正加速提升,目前已占全球FDI流出量的1/4。其中,中国香港、中国大陆和俄罗斯已跻身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20强。

新兴经济体输出直接投资的区域主要是在本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并已涉足欧美发达地区。在过去的数年间,主要新兴大国的跨国公司正不断加大对非洲的投资。从2005到2008年,这些跨国公司对非投资占流向该地区FDI的21%,而在1995-1999年这一比例仅占18%。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和海湾合作委员会的投资者最为积极,其中,中国对外投资最为抢眼。对矿产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以及后危机时期全球产业重构创造的并购机会,推动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持续扩张。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消散,新兴经济体作为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新主体,正引领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逐步复苏,这也将提升新兴经济体在全球投资领域的话语权。

三、新兴经济体财富基金正成为国际直接投资来源的新渠道

2009年,财富基金的筹资也由于初级商品价格的下降和贸易顺差的减少而遭受挫折。但是其直接外资活动并未下降,反而逆势增长了15%,这反映出拥有这些基金的新兴经济体较高的增长率。目前,财富基金的新投资调整了投资方向,其资金逐步投向初级部门、较不易受金融动荡影响的行业以及发展中区域。

据估计,2008年全球财富基金的规模就已超过3万亿美元。世界银行集团认为,通过建立股本投资平台和基准可吸引财富基金的投资者,即使有百分之一的财富基金投入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也会为它们的增长、发展与机遇带来300亿美元。可以说,财富基金的发展对新兴经济体来说是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机遇。如世界银行集团行长罗伯特・B・佐利克所言,世行集团将与财富基金合作,为非洲的股本投资创造一个“百分之一解决方案”,他认为非洲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大陆,有潜力成为像今天的中国、印度及其他国家一样的世界经济又一个增长极。

四、新兴经济体吸引外资前景向好

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际金融环境。2003-2007年间,十分宽松的国际金融环境和低廉的资金成本,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繁荣和经济增长而不引发严重通胀,如今这一环境已不复存在,重建这种环境既无必要,也不可行。从长期来看这种情形也难以持续。因此,在未来数年内,与危机前的繁荣期相比,国际资本成本将会上升,投资率将会下降。

据贸发会议预测,从中期看,外国直接投资(FDI)预计将会从2007年约相当于发展中国家GDP3.9%的峰顶下降到2.8%至3%。鉴于FDI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欧洲中亚和拉丁美洲的投资总额中所占比例高达20%,这一前景的影响不可低估。

世行发展预测局局长汉・蒂莫说:“虽然在可预见的未来,资金会变得更加稀缺,更加昂贵,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扩大地区性金融中心,改善当地银行业的竞争和监管,降低国内借贷成本,促进当地资本市场的发展,从而在长期上获得巨大裨益。”事实上,这一调整需要相当时日才能见效,但地区金融中心的发展却可以让发展中国家重返高速增长的轨道。

五、新兴经济体引领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新趋势

新兴经济体相互间的国际直接投资推动了非洲等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和经济增长。近年来,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等新兴大国FDI输出为非洲大陆特别是南部非洲的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与日俱增。新的FDI来源为非洲国家提供了更具弹性的资金来源和更广的金融资源,也为非洲国家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形成了有效的缓冲。

正如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所言:“我认为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可能是非常有利的,能够帮助非洲国家开发基础设施,帮助这些国家利用它们拥有的自然资源。”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对非投资份额的不断上升,而全球金融危机从客观上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这既有利于强化新兴经济体内部的投资与经济合作,也对非洲经济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

此外,南南投资降低了对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依赖。全球经济动荡强化了发展中国家间对外投资的重要性。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大多流向其他发展中国家,促进了“南南”的投资合作与经济增长。目前,不计离岸金融中心的南南合计流量约占发展中国家合计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的25%。因此,事实上,许多低收入国家如今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主要依赖其他发展中国家。这种南南投资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南南贸易和经济的增长,有效降低对发达国家的依赖,也利于新兴经济体走出危机,实现经济复苏。

参考文献:

[1]UNCTAD Global Investment Trends Monitor,Secondand Third Quarters of 2010, 14 Octorber 2010.

国际直接投资形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市场结构

国际贸易理论与市场结构理论分析框架的产生

国际贸易是商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国际直接投资则表现为货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循环。按照蒙代尔的理论,商品资本的国际流动可以完全替代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就不会发生。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产业资本的循环依次经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式,并且3种资本形式还要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单个产业资本循环的特点也体现在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中,从世界经济的范围分析,产业资本循环经过上述3种形式才能保持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市场结构理论来自于产业组织经济学,按照该理论市场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两大类型,不完全竞争市场又分为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3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差别主要体现为产品差异性、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卖方集中度。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产品具有同质性,进入和退出壁垒小以及卖方集中度低,而不完全竞争市场则相反。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提供的产品有差异、行业的进入壁垒较大,具有规模经济及由此产生的卖方集中度。古典贸易理论和现代贸易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新贸易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之初就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世界经济活动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有融合趋势。

从历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先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从发源于15世纪欧洲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开始,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为标志。这两种理论有各自的分析框架,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统1的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逐步结合,商品、资本、技术和服务的流动日益密切,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但是统1的理论框架还没有建立起来。本文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理论和直接投资理论,并指出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的基础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新贸易理论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福利影响,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使得垄断竞争厂商都具有向国外出口产品的动机,加之这些厂商生产的是有差异的同种产品,产业内贸易形成。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如果具备贸易壁垒和资本自由流动,国际直接投资厂商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能够实现对国际贸易的完全替代。

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按照市场结构划分前3种可以归纳为1类,它们的理论基础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古典贸易理论包括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包括1般均衡理论、相互需求理论和对偶理论,这些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现代贸易理论则以要素禀赋论为代表,该理论体系阐述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产品的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源自于成本差异,成本差异产生于生产要素的丰裕度。主要理论包括要素禀赋论、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萨缪尔森—斯托尔帕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等。

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分析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些前提假定包括:生产要素在各国内部是自由移动的,而在国家间是不能移动的;国家之间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生产和交换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要素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贸易双方的出口价值等于进口价值,国际收支平衡;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为0;没有要素密集度转变的情况,生产同1商品时各国的生产技术1样,生产函数相同;没有规模经济的利益,不存在规模经济递增。从上述的前提条件可以看出该理论体系将国际直接投资排除在外,首先国家之间没有多余的资金可以投资;其次国家之间没有要素流动的可能性。总之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没有给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留下任何成长空间。

要素禀赋论创立后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掌握了1国的资源禀赋情况就可以推断出该国的对外贸易走向。然而里昂惕夫的实证分析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解释用于修正要素禀赋论的前提条件,如贸易壁垒说、自然资源稀缺说、生产要素异质说以及人力资本说等等。前提中完全竞争的假设在现实中难以满足,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只能作为产品价格的接受者,他们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许多现象无法用完全竞争的市场来解释,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它的创建是建立在两个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之上:即产业内贸易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源差异和规模经济均是国家进行专业化和贸易的原因,前者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产业间贸易,而后者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产业内贸易,它更强调的是非比较贸易优势。同时为强调规模经济作为贸易的原因作了3个基本创新:将产业组织引入贸易理论,将贸易理论从完全竞争模式的不现实中解脱出来;摒弃了传统的2维假定和凸性生产可能性曲线,新贸易理论发展了1种“层级结构”的方法来解释贸易和要素流向,即产业间贸易仍由要素禀赋的差异来决定,而某产业内部具有类似要素比例的产品之间却相互分工和贸易,后者在产业间贸易的格局中表现为净贸易量;区分了技术溢出的外部经济和市场规模作用的外部经济。

把新贸易理论看作和古典贸易理论完全对立是不确切的,新贸易理论只是补充了后者在自身假设框架下所难以解释的现象。新贸易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而古典贸易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它由美国学者海默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海默则认为,要解释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必须摒弃传统理论中关于完全竞争的假定,对不完全竞争进行研究。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有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类产品,拥有获得所有生产要素的平等权利,这样就不会有对外直接投资发生,因为它不会使企业拥有高于当地对手的优势。只有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才能获取垄断优势,并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予以利用。

金德尔伯格将垄断优势分为4类:来自于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企业拥有的内外部规模经济;由于政府干预,特别是对进入市场以及产量的限制所造成的企业优势。后来学者在海默的理论框架下进1步发展了垄断优势理论,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1是论述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来源;2是跨国公司在出口、直接投资与许可证交易3种方式中选择直接投资的根据与条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企业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3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特定优势类似于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即1国企业拥有的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只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全而通过内部化将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市场不完全的含义近似于不完全竞争,邓宁认为市场不完全可以分为两类: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和知识性市场不完全。企业利用市场不完全通过内部化建立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越大,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性越明显。内部化优势还不能充分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出口照样可以发挥优势。区位优势可以更充分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因为区位优势属东道国所有,企业无法自行支配,只能予以适应和利用。只有国外区位相对国内区位具有更大优势时企业才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

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地理区域上呈现高度的1致性,在贸易和投资领域还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的规模在逐步扩大;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流向与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1致,2战前以发达国家的制成品和发展中国家的初级品为主,2战后传统的工业品贸易下降,高科技含量的工业品贸易量上升,究其原因在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战后国际资本更多地流入制造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国际直接投资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模式与格局,最初国际贸易更多表现为产业间贸易,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产业内贸易和企业内贸易在增加。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实现的,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企业贸易量在不断扩大。第4,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协调机制统1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实现。

国际直接投资形式范文第3篇

Abstract: Since the accession to WTO, as China gradually fulfills its WTO commitments, opening up areas has further expansion and FDI comes into China service industry, there are some new trends and chang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rvice industry has a profound impact.

关键词:国际直接投资;服务业;新变化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services;new changes

中图分类号:F83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0-0033-01

0引言

入世以来国际直接投资进入我国服务业的新趋势与其他行业相比,我国的服务业开放要相对滞后。但从2001年以来,按入世承诺我国迅速提高了国内服务市场的开放程度,国际直接投资对服务业的进入不断增加,并出现了一些新趋势。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

1进入规模不断扩大,进入速度不断加快

我国目前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流入国。入世以后,,我国服务业正在按照入世承诺逐步扩大开放,国内庞大的市场潜力、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和稳定的政治形势,使我国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有潜力的国家之一。随着服务领域开放度的逐渐加深,服务业已成为我国继制造业之后又一较大规模吸引外资的新热点,其吸收的国际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速度不断加快。从2001年到2007年我国服务业吸收的国际直接投资不断增加,2001年我国服务业实际利用国际直接投资为111.81亿美元,到2007年增加到309.83亿美元,服务业吸收的国际直接投资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也从23.85%上升到41.44%,上升的趋势非常明显。

2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重点逐步从消费者服务领域向生产者服务领域转变

从产业结构看,长期以来,我国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和社会服务业等消费者服务领域,其次就是批发和零售贸易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等,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所占比重相对较少。截止2002年,从我国服务业合同外资金额看,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占21.9%,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占3.2%,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仅占2.27%。从整体来看,生产者服务的比重较小。但是,值得关注的是,从2003年开始,外商投资于房地产等消费者服务领域的比重明显下降,具有高增长潜力的生产业投资迅速增长。2003年房地产合同外资金额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在全部服务业外商投资中的比重为31.06%和37.57%,与2001年相比,分别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其项目数、合同外资金额分别增长了24.9%和228.0%,金融保险业其项目数、实际使用金额分别增长了35.3%、117.5%,社会服务业其项目数和合同外资金额分别增长了24.1%和41.2%,显示了服务业吸引外资科技含量高的投资正迅速增加。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和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符合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行业继续以高于其他行业的速度大幅增长。2004~2008年继续了这种趋势。

3独资经营日益成为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进入我国的主要方式

入世以前,许多外资服务业由于我国在股权比例方面的限制,选择了合资或者合作经营的形式,如在零售业我国就有外资股权比例不得超过65%的限制。入世后,随着我国国际资股权比例限制的放宽和国际资业务领域或地域限制的减少,越来越多的外资服务企业采取独资经营的方式进入我国,并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服务业中,外资企业在以独资形式建立的企业数占企业总数的53.29%,合资企业占34.53%,合作企业占9.9%,股份有限公司占2.26%。[1]在服务业中,独资企业形式所占比例最高的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第三是金融业。这些行业在服务业外资中所占份额较大除了上面所说的原因,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些企业大多是属于提供专业服务的企业,与制造业企业不同,这些企业不需要大量的开办成本,物质资本投入较少,更多的资产体现为专业人员的知识、技术和管理诀窍以及全球化的品牌和营销网络,从降低交易成本和防止风险扩散的角度出发,采用独资的进入方式对于外资企业更有利。

4跨国并购将在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中逐步被采用

企业跨国投资有两种基本的进入途径:一种是绿地投资,也叫新建投资,即在目标市场设置、创建一个新企业;另一种是兼并与收购,简称并购,即在目标市场上以现金或股票收购一家已有的企业。从世界范围来看,上世纪90年代尤其是2000年以来,跨国并购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包括服务业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主要形式。如1996年,跨国并购金额在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量所占比重接近一半,也就意味着外国直接投资活动的1/2还是新建投资方式完成的,但随后几年一直到2000年,跨国并购活动很快成为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最主要方式,其比重在80%以上。2000年至今,全球跨国并购规模创记录地达到11400亿美元,在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比重为81.5%。就国际直接投资在三大产业的分布看,若按出售额计算,1990年全球跨国并购中初级产业仅占3.4%,制造业占50.1%,服务业占46.5%,到2000年以上各比重分别为0.8%、73.6%和65.2%;到2004、2005年以上各指标又分别为5%、32%、63%和16%、28%、56%。[2]可见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并购额在全球三大产业并购金额中的占比也基本上是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5服务业外商投资越来越注重以全球战略的眼光来发展在中国的业务

外资企业逐步将中国纳入全球化的市场体系进行经营,其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拓展越来越具有长期性及国际视野,将中国市场视为全球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日后盈利的重要区域。比如大多数外资零售企业都做好了3至5年不赢利的准备,中国日益庞大的经济规模、迅速成长的市场、稳定的对外开放政策给了他们信心,雄厚的资金和强大的技术、管理能力为他们提供了承担风险的能力,他们已做好了在中国市场长期作战的准备。同时,外资企业通过在华建立地区总部,就近管理和协调在华业务,以整合内部资源、提高运营效率。截至2007年底,仅落户上海的外资总部经济项目就有593家。[3]外企这种全球化的战略规划,有利于实现要素的国际交换和全球流动,有利于企业追求长期利益,对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及竞争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丁玉春,杨逸.FDI流入对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分析[J].经济师,2009(1).

国际直接投资形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直接投资趋势策略

当今,亚洲金融危机仍然影响着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日本经济持续低迷,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经济千疮百孔的背景下,国际直接投资是否会持续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辉煌?国际直接投资的地区流向、产业流向、投资方式等将会如何变化?国际直接投资在经济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呈现出怎样的新趋势?2008年3月末,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为16822亿美元,如何利用这些外汇储备值得研究与探讨。我国应该怎样合理有序地运用来之不易的外商直接投资,又应该怎样充分利用我国的外汇储备资源真正走出国门进行跨国直接投资显得格外重要和紧迫。

面对这样的新情况,我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趋利避害?对这些看似脉络清晰,实则错综复杂的问题的回答和预测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国际直接投资新趋势

近几年来,受世界经济持续繁荣,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继续加深等因素的影响,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呈现出了继往开来的新趋势。

(一)国际直接投资总量和主体持续增长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报告—《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采掘业与发展》指出,200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连续第三年呈现增长趋势,达到13060亿美元,增长38%。这一数字接近2000年创造的14110亿美元的历史纪录。可见,国际直接投资总量持续增长,投资主体也不断增长,只是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二)以发达国家为主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将继续增长

2007年的世界投资报告数据表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都出现增长。其中,发达国家增长45%,增幅远高于前两年;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外资流入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分别为3790亿美元和690亿美元。但是,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将会继续增长,规模也将会有所扩大。

(三)发展中经济体和经济转型体发展为国际直接投资来源地

《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的相关数据报告表明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的企业越来越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们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为母公司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另外,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促进了大规模的南-南直接投资流量,从而促进了南南国家在投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四)全球当地化

经济全球化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促进了国际产业转移,跨国公司为提高全球竞争力,纷纷对外投资。而进入21世纪,当地化和全球化一样变得越来越重要。跨国资本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一体化的生产活动,而且还要认识东道国的具体特征,要考虑当地的供给能力、当地消费者的偏好、政府规章制度等。跨国资本在当地化和全球化之间不断地寻求平衡。

我国的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一)我国国际直接投资所取得的成就

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30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企业实力的增强,我国企业跨国投资也蓬勃开展起来,成为主动参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有关人士在“第二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新闻会上指出,截至2007年底,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累计达920.5亿美元。如今,我国繁荣的经济和庞大的外汇储备使得来自我国的资本正成为全球市场上的重要投资者,此前,我国资本已经进入了多个世界级的公司。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在多元化投资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收购了摩根士丹利、黑石集团等金融巨头的部分股权。

(二)我国国际直接投资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仍是我国参与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在我国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增强的大背景下,积极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将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更为深远的促进作用。从根本上说,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决定于其经济发展水平。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论对此做出了科学的解释。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可能很大。除此之外,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仍处于稳定低水平。另外,在国际直接投资问题上,我国仍然存在着体制上和资金上的障碍。

(三)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直接投资策略

政府的政策支持。这是一个资本高速流动、跨国公司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面对这样的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我国政府在政策上对跨国企业的支持对我国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的开拓进取。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我国企业不可避免地将会遇到一系列的策略选择问题,如投资国别的选择、投资所有权形式的选择等。许多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在这些策略选择上出现了失误。因此,必须特别注意对外直接投资策略的选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区位是跨国公司从事国际直接投资所必须考虑的极为重要的因素。选择国别或地区时应遵循的总原则是加强国际直接投资的区域选择,开拓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的投资市场。

最大化地利用发达国家技术集聚地的外溢效应,实现“研发在外、应用在内”的发展战略。我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快速发展,资金、技术已发展到一定阶段,这就需要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外资的涌入,需要逐步从承接转移来的产业转变到从国际生产体系中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我国企业要想获取技术这一产业竞争中最为关键的战略要素,在强调“自主创新”、“科技强国”的同时,也应当积极主动“走出去”,开展以技术获取为目的的对外直接投资,最大化利用发达国家技术集聚地的外溢效应,将海外研发机构的研究成果在国内迅速转化、投入生产,实现“研发在外、应用在内”的格局。

出资方式策略。境外投资企业有不少是拿外汇资金(货币资本)作为出资物的。其实,到境外办企业不一定都拿资金去,拿机械设备、技术(专利、商标或专有技术)、管理折股投资都是可以的。我国企业在机械设备、技术和管理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应鼓励更多的企业利用这些优势从事境外投资。即使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必须投入一定量的货币资本,也不一定都从国内输出,而是要尽可能从当地或国际金融市场上筹集。

经营当地化策略。经营当地化又称经营属地化或经营本地化,是指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以东道国独立的企业法人身份,按照当地的法律规定和人文因素,以及国际上通行的企业管理惯例进行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对我国国际直接投资的展望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十年,2008-2010这三年更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决定性意义。今后一段时间,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将呈现以下趋势:

(一)行业选择上将突出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行业

首先,今后将加大对发达国家前瞻性高科技产业的学习型投资,这既是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调整对先进技术的现实需求,又是我国获取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最有效途径。其次,对外投资于成熟技术的过剩产业,扩大出口贸易量。扩大这些产业的投资不仅能优化国内生产、产品结构、促进劳务和设备产品出口,而且能扩大出口份额,为高科技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积累和提供外汇资金。

(二)地区分布日益多极化

发达国家仍是投资的重点地区,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经济的普遍转好、市场潜力巨大、优惠的政策以及为我国企业相对优势的发挥提供了便利条件等因素,而被我国企业所看好。

(三)投资方式灵活多样

随着更多的企业走出国门,企业对投资方式的选择将更加灵活多样。除了继续采取并购方式,缩短进入进程,尽快得到技术和市场。在投资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领域的大型企业时,我们更可能会尝试以战略联盟的方式进入,充分享用战略联盟形式带来的好处。

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各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已形成趋势和潮流。面对21世纪,能否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在发展中国经济中取得新的突破,是关系到我国今后发展全局和前景的重大战略问题。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良好机遇下,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必将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和长期持续发展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继勇等.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

2.卢进勇,杜奇华,闫实强.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案例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3.李东阳.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王林生.跨国经验理论与实务.对外教育出版社,1994

5.杨大楷,李增春,杨晔.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6.苏旭霞.国际直接投资自由化与中国外资政策.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国际直接投资形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家直接投资 东北亚经济一体化 “囚徒困境” 突破口 区域经济

东北亚是全球范围内经济活力和综合竞争力较强的地区,然而东北亚区域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各异,经济体制存在较大差别,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状况、资源分布方面存在着巨大的落差,呈现明显的梯度性,这些相互间的巨大差异而导致的“囚徒困境”的严重困扰着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证明:国际直接投资是破解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囚徒困境”的突破口。因此,要快速提升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水平与层次,加大国际直接投资力度是其战略举措。

中日韩三国的国际直接投资对促进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作用

(一)夯实了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物质基础

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额和双边贸易额来看,2001-2005年,日本对中国的国际直接投资从4348.42百万美元增加到6529.77百万美元,2008年降至3652.35百万美元,2011年为2551百万美元。中国对日本的国际直接投资从2001年的200百万美元之后一直呈现下降趋势,2005年达到1100百万美元,2009年下降,2010年缓慢上升,但是2011年又骤降至10900百万美元。日本和中国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直接影响到中日之间的贸易额,伴随着日本对中国国际直接投资的持续增加,2001-2008年中日之间的双边贸易额从87728百万美元增加到266732百万美元,由于2005年以后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有所下降所产生的效应以及受到金融危机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中日两国的贸易额于2009年下降至228848百万美元,但是中日两国在2010年和2011年的贸易额分别达到297780百万美元和342837百万美元。

从韩国与中国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额和双边贸易额来看,2001-2004年韩国对中国的国际直接投资额从2151.78百万美元增加到6247.86百万美元,但2005年之后一直持续下降,到2011年降至2551百万美元。中国对韩国的国际直接投资从2001年的655.83百万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5503.33百万美元,但在2008年以后下降,2010年回升至3620.75百万美元,2011年又下降到3576.02百万美元,而中韩之间的贸易额在2001年的35895.72百万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186069.91百万美元,由于韩国和中国国际直接投资减少所产生的滞后效应及金融危机等因素,2009年中韩之间的贸易额下降到156231.59百万美元,但随着中国对韩国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回升, 2011年中韩两国的贸易额也上升到245637.15百万美元。

从日本与韩国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额和双边贸易额来看,2001年日本对韩国国际直接投资额为93百万美元,2003年仅为53百万美元,2004年日本对韩国国际直接投资额增至508百万美元,2005年又降至159百万美元,在2007年日本对韩国国际直接投资额增加到525之后呈现下降趋势,到2011年达到266百万美元。2001年韩国对日本的国际直接投资为38百万美元,尽管2003年下降,但是2004年增加到251百万美元,2005年降至31百万美元,之后韩国对日本的国际直接投资一直增加,但2011年韩国对日本的国际直接投资额为197百万美元。2001年到2008年,日韩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从42496.11百万美元增加到88968.51百万美元,由于日韩两国的国际直接投资下降以及世界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2009年日韩之间的贸易额为69256.7百万美元,到2011年达到105965.56百万美元。

通过上述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之间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日本和韩国之间国际直接投资与双边贸易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中日韩之间国际直接投资的增加拉动了其双边贸易的增加,因此可以推出中日韩的国际直接投资可以促进区域内的贸易合作。

(二)拓宽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领域

目前,东北亚区域之间的投资规模和速度稳步扩大,所产生的发散效应将拓宽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领域。特别是中日、中韩之间的投资保持高速增长趋势,中国还积极倡导国内企业要“走出去”,对外国际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对东北亚地区的投资明显增加。中日韩之间国际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已经促使其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合作形式,如中、日、韩已将环保产业合作、低碳产品认证、3R循环经济、绿色城市和生态保护列为合作重点。中日俄关于黑龙江流域—鄂霍次克海等开展跨境或多国环境保护产官学合作(笪志刚,2010)。

(三)提供了良好的区域经济合作的硬件设施

为了使国际直接投资能够在本国顺利进行,中日韩在“环黄渤海地区”、“环日本海经济区”以及东北亚六国都感兴趣的“图们江经济开发区”的投资合作等,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在中日韩等国家投资开发图们江地区的过程中,重点建设能源、交通、口岸、通信等基础设施(王胜今,2006),中日韩独轮航线的开通;中日韩三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天燃气管道铺设等等,为东北亚区域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有效推动了东北亚经济一体化。

(四)奠定东北亚国际关系改善的经济基础

中日韩之间的世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巨大、历史遗留问题仍未解决、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以及地区安全机制尚未建立等因素,阻碍了东北亚地区安全机制的建立。然而中日韩三国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可以促进东北亚各国经济发展,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为推动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进程,中日韩制定实施了许多法律法规来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直接投资环境,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为改善中日韩乃至东北亚各国的国际关系奠定了重要的经济基础。

(五)推动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化

东北亚汇集了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中日韩三国深受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影响,难以形成文化认同,延缓甚至阻碍东北亚一体化的制度化进程。但是随着中日韩国际直接投资快速发展,必将促使中日韩各国开始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区域内的国际直接投资,实现由依靠市场力量推动区域合作转变为依靠制度来保障区域内各国的经济合作。

(六)加快东北亚区域一体化进程

目前,东北亚区域内部轴心的缺失是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致命瓶颈。随着中日韩之间国际直接投资联系的深化,中日韩三国设立的各种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并显示出突出的成效性。为促进东北亚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中日韩等东北亚成员国成立了一些区域性论坛组织,如东北亚经济论坛等,推动了东北亚区域的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更成为东北亚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内在驱动力。

东北亚国际直接投资面临的障碍

(一)各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影响国际直接投资

中日韩之间的政治关系直接影响着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造成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中日关系的“政冷经热”现象,这些都影响着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决策。而中韩关系中的朝鲜因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中国与韩国进行经贸合作的同时,必须考虑朝鲜的利益,这容易引起韩国的不满。

(二)各国的投资软环境和硬环境比较落后

东北亚区域内各国的政策多变且不透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各国不敢贸然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反之以贸易等形式来取代区域内的国际直接投资。在硬环境方面,目前东北亚地区的运输条件较差,没有形成便捷的国际联运系统,通讯条件差,没有形成光纤通讯系统,且能源和电力供应不足,严重制约了中日韩等东北亚国家的投资合作。

(三)对投资市场了解不足、国际直接投资经验不够

中日韩三国缺乏充分的沟通,对投资市场的社会风俗、市场、行业和产品等信息缺乏深入了解,企业往往有对外投资的愿望,却无法实施相应的计划,有时候即使实施了,也会因信息缺乏而失败。尤其是日本和韩国的投资企业对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不太了解,抑制了投资企业的投资热情。而中国的企业对一些日韩等其他东北亚国家的国际规范、国际惯例也不够熟悉、不了解,把国内经营的一套照搬到国外,缺乏制度创新。

(四)人才匮乏

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需要有优秀的人才,既精通外语,熟悉国际市场和国际商务惯例,又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高管技能、公关技能等。东北亚的一些国家特别是中国现在正面临着人才外流问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人才匮乏问题日益明显,高素质人才的缺乏,会使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面临很多风险,严重制约着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进一步推动东北亚国际直接投资的对策

(一)加强东北亚各国的沟通和交流

加强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各国高层领导要经常进行沟通和交流,为各国之间的相互投资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通过东北亚区域各国之间的高层会谈、访问以及民间交流等方式,不仅可以化解多年来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所造成的互不信任的政治僵化的局面,还可以更加了解各国对外资的政策和制度,交流国际直接投资的经验,推动各国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发展,改变外商由于政治关系而不敢贸然投资的现象。

(二)完善各国的政策和制度机制以加强投资软硬环境建设

第一,要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第二,简化国际直接投资审批手续,提高对外商的办事效率和质量。第三,要提高法律、法规运行的透明度和执行度,保障外商的合法权益,为外商提供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第四,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大政府或中介机构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第五,改善运输条件,形成便捷的国际联运系统;加强通讯建设,建立东北亚光纤通讯系统;加强电站和输电线路的建设,改善电力系统。

(三)扩大中、日、韩三国的国际直接投资以带动其他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

通过扩大中国、日本和韩国这三个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活动,可以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和拉动俄罗斯、朝鲜和蒙古的国际直接投资。中日韩三国扩大国际直接投资,可以形成东北亚区域内经济合作的凝聚力,从而带动区域内其他国家积极参与到区间的经济合作。

(四)推动各国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内的次区域经济合作

现阶段的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仍是以双边合作为主,要发展多边投资合作,参与次区域经济合作是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在东北亚区域内已经形成了环日本海经济区、环黄渤海经济区、图们江经济区等几个不同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区。区域内各国应抓住这些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机会,吸收其他国家的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扩大市场份额,积极推动国际直接投资多元化,促进投资合作的长足进步和发展,实现东北亚区域内投资合作的新突破。

(五)建立东北亚区域制度性合作机制以促进国际直接投资发展

欧美等国家已经建立起一个区域性合作组织,但东北亚区域由于政治、历史及文化等诸多因素,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没有建立制度化经济合作机制的地区。虽然目前的功能性合作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如图们江次区域经济合作等,但是这种合作机制缺少了政府间的投资合作框架指导及相应的组织机构进行制度性保障,使得这种功能性合作机制极不稳定,所以必须尽快建立起制度性合作机制来保障各国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

参考文献:

1.方华.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及前景[J].现代国际关系,2008(11)

2.刘昌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鸟瞰[J].外国问题研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