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的艺术价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所谓文化,狭义上指的是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道德情操、学术思想、信仰、科学技术、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及各种制度等。
同时文化又是人类历史生活的反映、历史的沉淀、活动的记录,也是人们的理想和愿望、对生活的要求。
而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却需要有具体的对象所指才能对文化二字具象地定义。《中外城市知识辞典》认为城市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前者属物质的或有形的器物用品,如城市建筑、园林、教堂、公共文化娱乐设施、交通工具等;后者则为社会心理、价值观念、道德、艺术、宗教、法律、习俗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等。综上,一座城市的文化是对“文化”二字进行了指向性的定义并具象地付诸于实物中为大家所熟知,因此,一座城市的文化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地满足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和文化积淀的过程。若没有了这样的文化媒介,城市也无魅力可谈,无形象可论。
文化符号是现代城市文化建设中对于城市历史传统传承的一个表象,它因其本身具有的某种标示性的特殊内涵和意义及很强的抽象性,将某座城市几十年、甚至上百上千年的历史内涵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
从城市的视觉表达方面来说,城市文化符号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展现这座城市的城市文化。比如:中国的龙文化,自距今7000 多年的新石器时代直到今天我们很多中国人仍以龙的传人自居。“龙”俨然已经作为一种符号、一种思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感情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更是一种中国文化的符号化的文化沉淀和凝聚。除了龙这个符号,也有很多代表中国文化的不同形式的符号,比如中国结、中国红、小篆、毛笔字、印章等等。这些符号经过设计师、历史学家、文化学者的研究已演化成中国的象征,总结起来,不仅大到一个国家,就是城市的文化也可照此归类其城市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即:
1、 图形符号
城市文化的图形符号包括的内容较多,但它是三者中最具形象感和冲击力的,包括城市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如城市历史名人头像、老城区平面图、城市的建筑、雕塑、老街区、古城墙、历史遗迹、城市的市花、吉祥物等。这些都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并可提取成为图形的符号。
2、 文字符号
文字属于视觉符号中的一种,它包括的内容包括城市的名称及城市名称的中英文字体,甚至城市广告的经典宣传词汇,这些在视觉传播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在大众传媒上起到一种刺激大众听觉的作用。如北京的“京”字、山东风筝之都潍坊的“鸢”字等都可让大众见字如见面。
3、 色彩符号。
色彩是艺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元素,而对于城市来说,这种色彩的视觉符号也在城市的视觉方面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城市的气候、建筑、历史、风土人情、周边化境等多种因素可提取该城市整体范围内的色彩,并可体现城市的时空连续,同时更能体现该城市的活力。在视觉传播性方面,将色彩与前两者,图形符号与文字符号相结合,便可将城市文化通过图形、文字、色彩这三种艺术表现形式体现独特的城市文化形象。
以上图形、文字、色彩三种艺术符号的融合,是建立在城市文化自身的基石上,既具有具象性又兼具抽象性。
一座城市的公共环境艺术建设能体现出这座城市特有的生活气息和文化风貌.凸显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城市文化元素在公共设计中的存在形式会以各种形式存在,如广场、城市标识、城市雕塑、公交站牌、建筑装饰等等。
城市的公共艺术设计是新的经济形态下产生的新的艺术概念,具有当代性、民主性等特点,因此对于城市文化的承载力也不同于其它设计,它会通过区域性代表、事件提示、使用的环境功能和审美等体现公共设计的价值,同时又将城市文化完美地与人结合。
【关键词】汉代墓室 壁画艺术 题材内容 功能 艺术价值
汉代墓室壁画兴起于西汉时期,盛行于东汉时期,之所以在汉代引发了墓室壁画创作的热潮,主要因为当时的统治者提倡孝道和厚葬,尤其是到了汉武帝时期实行的察举孝廉制度,是察举制中的主要科目,是入仕的正途,由此厚葬风俗开始盛行。很多人为了获得“孝廉”的声誉,倾尽家产为父母或者是自己建造墓室,并且在墓室的壁面上绘制了生前的生活状态,表现权势、财富或者是历史功绩,以及被赋予了传奇色彩的灵种异类等,这就是当时墓室壁画之风盛行的社会根源所在。
一、汉代墓室壁画的题材内容
汉代墓室壁画的题材包罗万象,其涵盖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灵魂说”的信仰,对道家、儒家等思想,阴阳五行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肯定。总的来说,汉代墓室壁画的内容,基本上囊括了我国古代早期比较有影响的思想观念,但是汉代墓室内的壁画伴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地域的不同,题材内容也有所不同。
1.宇宙天象以及各种灵种异类组合。这一类题材,主要在西汉末到东汉初,一直贯穿于墓室壁画的始终。其内容有日月星辰、各种星宿、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人皇伏羲、大地之母女娲,以及人们在神话传说中的诸神、天庭中的仙灵瑞兽、仙草等。
2.用以辟邪镇墓的神怪人物或者各种灵异。这类题材内容几乎在每个墓室壁画中都存在,有一定的变化,当时的人们认为它们是墓室和墓主人的守护者,一般是取自当时的神话传说中来自神界具有神力的灵兽,一直延续到东汉后期,镇墓辟邪的神灵象征依然存在,而且加以变换出现了虎头、重明等新的镇墓形象,但基本上以面目狰狞的神灵镇墓比较普遍。
3.对墓主人生前的生活状态、重要功绩的描述。主要有墓主人举行宴会的场面、主人场面恢弘的车马出行队伍、表现墓主人受欢迎的场面、墓主人从政的场面,包括在府衙、军帐、武库等,描绘墓主人的房屋、良田、劳作丰收等场景。
二、汉代墓室内壁画艺术的功能特征
汉代墓室壁画艺术的兴起与发展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一种反映,其主要功能特点有以下几点。首先,具有传递人们精神信仰的功能。不管是墓室的建造形制或者是墓室内的壁画内容,可以看出当时人们深受“天人相应”“神仙学说”等思想观念的影响,墓室内的壁画内容不乏四灵祥瑞图、天界神仙图、引魂升仙图等与神明或者羽化成仙有关的壁画,人们相信会受到天上神明的庇护,死后能够进入到理想世界中的天界,这些都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神仙的膜拜和信仰。人们将自身的信仰与死后的世界相联系,想象着人类从人间步入天界,体现出了当时汉代人的精神追求。其次,墓室壁画是一种图像式的墓志铭,墓志是存放于墓中载有死者传记的石刻。它是把死者在世时持家、德行、学向、技艺、政绩、功业等,浓缩为一份个人的历史档案,以补充家族史、地方志乃至国史的不足。这里说的图像式的墓志铭是用图像来替代文字起到墓志铭的作用,在汉代的墓室壁画中,很多图像是描写墓主人生前的一些事迹、生活状况等,记录了墓主人的生活以及政绩、功勋等,体现了墓主人的身份、地位以及个人品行状况。这种墓志铭的方式相对文字方式来说更加直观,能够让后人更加清晰地了解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工作状态。再次,体现汉代的政治文化制度。我国古代政治文化制度提倡礼乐教化,礼乐教化承载着维护政治制度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重担,汉代也非常重视礼乐教化,尤其提倡孝道。在出土的汉代墓室壁画中,很多都是体现孝廉、孝道的图像,用于宣扬墓主人生前的孝行,从侧面体现出汉代的政治文化制度。
从现有的出土汉墓壁画来看,墓室壁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鲜明地体现出我国传统的本土绘画艺术。汉代墓室壁画在构图方面简单、质朴,总的看来有多种构图形式,包括独幅式构图、长卷式构图、全景式构图、满屏式以及分片式构图,大幅面的设计使其气势壮阔。在造型方面缤纷复杂,通过人们丰富的想象,营造诡秘的意境,对于物象的描绘,线条丰富、流畅,粗中有细,刚中带柔,对物象的神态、表情、动态描写非常细致。汉代墓室壁画色彩绚丽,改变了传统丧葬黑白色调,丰富的色彩展现出壁画艺术的无穷魅力,墓室内壁画沿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红、黄、黑、白等色彩,而且还大胆地加入了青、绿、橙、灰等色彩,强烈的色彩对比,使壁画五彩绚烂、丰富华丽,且色彩之间的搭配和谐、巧妙,表现热烈。
三、汉代墓室壁画的重要文化艺术价值
汉代墓室壁画内容涉及广泛,包括思想、政治、军事、科技、礼仪、、神话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非常直观清晰地展现了当时的历史、社会状况、文化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情况,绚丽地再现了汉代的历史。
在绘画艺术领域中,汉代的墓室壁画艺术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我国早期绘画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汉代墓室壁画是在中国本土文化的环境中发展形成的,继承了古代楚地文化艺术的古朴凝重、饱满婉转的特质,将汉代人们的思想观念与艺术完美和谐地结合到一起,丰富了我国古代早期的绘画内容与题材。从绘画技法上看,汉代墓室壁画更加完善了绘画技法,在透视、绘画的造型、线条、色彩搭配等方面,都彰显了汉代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作能力,对周边地区的绘画艺术影响颇深,为日后中国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汉代墓室壁画艺术不仅是绘画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研究汉文化的重要史料,对汉代墓室壁画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有利于我们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弘扬我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邓莉丽.从汉代墓室壁画的题材内容看当时的社会思想与观念形态[J].美与时代(上旬),2009(1).
[2]贺西林.古墓丹青——汉代墓室壁画的发现与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3]陈.汉代墓室壁画图像语言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类文明,水晶文化便应运而生。人类与水晶之间存在某种神秘的依存关系。从西方世界人类学和宗教学的研究中发现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无论哪个民族的历史故事或是哪个国家持有的宗教信仰,水晶石的存在方式在其间均充当重要的灵性媒介角色。人类从几时开始喜爱水晶并开发利用了这种资源?这还要追溯到距今20万年前的史前人类文明历史时期。
一、水晶资源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以及对古代审美文化产生的影响
大西洋水域曾有过一片陆地,史称亚特兰蒂斯王国,这里曾孕育过史前的人类文明。传说他们的势力波及全球并拥有超级智慧与动力能源,能源力量来自一块数十吨重的祖母绿石英石,其形状为横断面是六角形的巨大柱状水晶体。现代科学证明,祖母绿石英石所含的化学成分铍元素,乃是用于核反应和合金的制造技术。传说亚特兰蒂斯人利用水晶光能所释放的能量发动战争,由于能源力量膨胀导致以水晶石为中心的能源系统发生爆炸,使地球内部遭到毁灭性打击,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全球洪水灾难,这个帝国也消失在大西洋中。这个神秘国度水晶能量之谜随着上世纪初的考古发现,其中的奥秘也渐渐在世人面前浮出了水面。
或许是受到亚特兰蒂斯文明的影响,宝石文化在古老的东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表现得极为显著。古老的埃及王国在宝石文化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古埃及人热衷使用紫水晶、红玛瑙等宝石装扮自己,宝石工匠在为客户制作宝石饰品时,不会受到像雕刻家那种依宗教传统规范造型所限制的影响,他们拥有雕刻与驾驭宝石特点的技巧,并将此能力施展在珍贵的水晶石的雕刻制作方面,工匠们通过虔诚的雕刻与打磨宝石,将自己的宇宙观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移情至晶莹的宝石世界。古埃及人所佩戴的宝石,通常作为个人终身选定的心爱、熟稔之物品,往往将精神、咒语寄予其上,死后这些宝石均随主人归入坟墓,因此那些珍贵的宝石雕刻制品得以流传至今,绝大部分来自于墓葬考古发现,其中1940年出土的《阿蒙内莫普的手镯》,最能够代表古代埃及宝石工匠的高超制作技艺。这件塔尼斯出土的第21王朝的金手镯镶嵌有青金石、玛瑙和绿长石,首饰设计得实用、巧妙,手镯上雕刻了具有象征性的代表死后再生和具有生命力的蜣螂形象,在蜣螂的前部,镶嵌有太阳盘,一旁的形似“申”字的环状象形符号,表达了死者对宇宙间的无穷力量所拥有的渴望。宝石雕刻在希腊古典时期得到全面的发展,宝石工匠已经能够以相当纯熟的技艺,利用转轮在玛瑙、红玉髓、碧玉之类的硬石表面雕刻各类写实性质的极为传神的人物及动物形象,切割工艺以阴刻的方式进行,宝石的整体外观仍沿用了埃及圣甲虫(即蜣螂)形式,直至公元四至五世纪,仍保持甲虫形宝石外观,只是形状更趋于简化。现今大英博物馆展出的宝石雕刻作品中,可以欣赏到那个时期大师级艺术家的艺术杰作。
由此可鉴,古代人类对于水晶宝石的喜爱远不止停留在对物质表面的视觉享受层面,更深层的内涵在于他们对于宝石的认知程度远超于现代人类的科学认知维度。古代人类比现代人更深谙水晶石中所承载的宇宙奥秘,并试图将灵魂移植其中,以期达到与晶体共同进入永恒的目的。这种移情于物的观念从普遍奉行唯物主义科学价值观的当代人的视角分析,看似唯心,但对于与亚特兰蒂斯逝去的文明相对接近的古老人类来说,这种宝石情结是可以被接受的。文化的最高级成就体现在科学与心灵的有机结合,这二者本为一体,不可分离。因此当人类被迫与那充满无限美好的自然力分离之时,便不自觉地为自己打造一条通向理想世界的媒介之途,用以承载那失去的生命价值,水晶艺术作为一种源于自然的物质媒介,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人类开发利用的对象。水晶通过它自身的物理特性和充满魅力的折光效能,吸引、整合人类共同的审美取向,将人们的心灵映像如计算机存储般记录下来,这种隐藏在晶石内的数据信息,只有透过心灵感应方能解读出来。
二、自然界水晶石的生成过程与物质特性
在一些人的眼中,水晶是具有承载永恒信息和宇宙生命能量的物质,这种认识要从水晶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从矿物学角度来分析。
水晶是由于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和变质作用而生成,由无限微小的物理元素构成的宝石,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数以亿年的生成过程。那些经过高温熔融的岩石,在高温熔岩作用后期,氟、氯、碳酸气体以及水蒸气等共同作用下,使酸性岩浆生长成一种花岗岩,这种具有巨大结晶体的岩石,成为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黄晶、水晶、电气石、石英矿物的主要来源。还有一些水晶石英晶体,大部分是通过火山岩石经机械侵蚀和自然风化与沉积作用共同作用下结晶而成,如白水晶、紫水晶、黄水晶、乳石英、烟水晶、蔷薇石英等贵重的半宝石,它们属于硅酸盐矿物,由氧和硅元素构成,结构十分坚韧。
水晶色彩品种丰富,不同种类的水晶能散发出如清透、丝绢、油脂、荧光等不同效果的光泽,水晶品种呈现出来的色泽源自不同的矿物杂质,不同的颜色决定了水晶的不同振动及折射频率。水晶颜色的产生是由矿物对不同波长光选择性吸收的结果。无色透明的水晶石,会使透过它的光线发生偏折,透过它来看别的物体,会因折光而产生奇幻的效果。水晶的颜色好坏直接决定了水晶石的市场价值与品质。
水晶石被广泛运用于家居装饰、手表制作、珠宝首饰等生活领域。现代科学家发现,因为水晶的分子结构空间的排列的固定特点,其拥有记忆与存储的功效,具有天然电荷的物理特性,能将所处环境中的某种讯息以某种波段的振动频率使其扩大化,将讯息再次发射出来。由于水晶具有某种强吸纳人体所释放的情绪能量场的性能,自古以来它就被披上了占卜魔幻道具的外衣。今天在科学研究的指导下,人们开始有目的性、方向性地合理开发并利用水晶资源。每一种颜色的水晶所释放的色调都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作为宇宙光线的承载实体,水晶将自然界中的某些神秘能量反映在人类小宇宙的感官世界中,运用色与光产生的频率,调节人体的身体内在机能,以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三、当代水晶雕刻艺术所遵循的创作原则与意境追求
1.水晶雕刻的原料选择
自古水晶雕刻设计加工始终是一门要求很严格的制作行业。地球上的矿产资源中,有两百多种矿石可以被用于装饰和雕刻,其中常见的可用于宝石加工制作的材料却只有二十多种,普及型的水晶制品绝大多数属于半宝石级别,非石英系的半宝石有青金石、黄晶、电气石等,石英系的宝石有白水晶、紫晶、玛瑙、发晶等。优质高档的水晶原石,具有很好的保值、升值前景,极具投资收藏价值,面对当今水晶市场原料大幅涨价,竞争愈加激烈的现状,如何提高作品的创意设计水平,增加水晶雕刻品的附加值,将成为水晶艺术市场所面临的严峻课题。
2.水晶雕刻材料的设计、切割与制作
雕琢打磨过的水晶与粗糙的原石相比,会制造出更强大和迷人的反射效应,将原石雕刻成符合人文审美情趣的生动造型,将最大化提升水晶石的能量存储功效,在审美享受和利用功能之间达到平衡与和谐。因此雕刻前期的精心设计,决定了一块水晶原石的命运,设计规律若符合水晶内在特性,所雕刻的宝石将身价倍增;倘若违背水晶形成规律,不负责任地随意切割打磨,水晶原有的生命能量将会逐渐消亡,失去本来所拥有的内在价值。因此保持发扬水晶原有特性,展现水晶本质魅力,才是水晶雕刻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
水晶雕刻的全过程要经过审料、构思、画稿、画稿上石、开胚、打胚、反复调整、细致刻画打磨、搭配底座等若干道工序。当雕刻师面对一块上好的原石,首先要审料,而后才能遵循因材施艺、去脏遮绺等设计构思进行创作。水晶的硬度高,极易断脆的特点使得雕刻风险性加大,一旦出现差错很难修复,所以在雕刻过程中,对细节部分的打磨刻画要手眼灵活,恰到好处;视其匠心,让其观者能感受到作者做到了细心、倾心、用心。
3.水晶雕刻作品中的意境与内涵之美
自然与艺术的结合是水晶文化审美取向的关键构成要素,水晶石的外观形态若缺失了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便丧失了其作为高雅观赏品的艺术价值,也失去了人们藉以表达心灵寄托的存在价值。因此历世历代的宝石雕刻家在创作水晶雕刻的过程中,常把美学、文学、心理学和思想性、趣味性、文化性、观赏性等诸多人文理念移情于原石创作之中,以至于作品一旦完成,水晶拥有者就可以无障碍地与之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交流。开发水晶石深处的意境与内涵之美,是水晶雕刻家创作的方向,也是雕刻家毕生追求的最高境界。艺术家用心打磨一块珍贵的水晶石,目的不是为了展示技艺,而是为了将水晶生命本身所承载的宇宙之光焕发出来,并在心灵深处与之对话,达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四、结语
中医文化研究的现状和问题
中医文化研究流于泛文化研究近年中医文化研究主要包括内涵研究及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哲学及方法论、多学科或跨学科、学科地位研究等。值得注意的是,从事中医文化研究者鲜有中医人,而以文学、哲学、史学学者居多。这些学者对于中医文化内涵外延及形态表征、中医哲学及方法论等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研究,但如偏离了医学背景谈中医文化,脱离中医学与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人类健康事业的关系谈中医文化,难免流于泛文化研究。
中医文化研究未触及中医学的核心部分和实力部分中医文化被认为具有中国原创特点,体现国家软实力的知识体系,也是中医学发生和成长的土壤,是中医学的根系和灵魂,决定了中医学的历史地位和未来走向。事实上中医文化不仅是中医学之根,也是其脉、其支,贯穿于养生保健、临床治疗、康复、方药资源、应用技术等所有部分,且血脉沁润般交构在一起。当前中医文化研究,往往局限于中医院文化氛围营造、艺术形态的诗词歌赋、万众太极式的广场运动,这些虽然也是在高调进行中医文化研究和推广,但终究未能深入到中医学的主体部分和实力部分。
中医文化研究视野偏移近20年的中医临床及科学研究,多将中医学分割为中医、中药、针灸、养生保健、中医文化等各自传习运行的“体系”。具有原始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医知识体系被分割,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被肢解,其直接后果是,中医学已沦为一门低水平、经验性、不稳定、没有多少理论价值的医疗保健技能[2],而其实用价值也正伴随着韩医、日本汉方医学的崛起而衰减、削弱。中医是五千年中医文化根系的干、枝、叶、花,只有根深脉畅,才能叶茂花香,中医的核心价值观才能涵养于中、弘扬于外,其原创力和生命力才能不断显现。
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研究的现状目前对于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提法较多,主要包含天人合一、和、医乃仁术、大医精诚、以人为本、治未病等观点,系统研究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局面尚未出现。至于在唯科学主义盛行的今天,国人知识结构细化,传统文化衰落,对中医学中蕴含的人文情怀、认知方式、济世精神、直觉思维及中医学对社会、文化、科学、经济发展的价值,尚无系统研究。
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路径
在前人中医文化内涵、外延研究基础上,对立足中医学的中医文化内涵部分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包括整个中医理论体系、理法方药。
从历史、时代、世界视域系统深入研究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从历史视域,立足中医学对中医文化做系统研究,凝炼其核心价值观。通过对中医学及历代中医人物的研究,梳理中医文化、中医思想传承的特点,发展的脉络,明确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历史选择。从时代、世界视域,进行跨学科、超国界的深入研究调查,探究当代人所认同的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国内外现代文献研究,国内外中西医师、学者、城乡居民、学生等各类人群的调查访谈,立足中医学对中医文化进行跨学科的系统研究。探明当代国人、世界人民对于中医文化的选择和认同,厘清源流,探讨经历了时空的筛选,哪些积淀为中医文化的精髓,成为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凝炼提升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明确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发展与选择,进一步研究时代特征、时代背景,研究中医文化发展的现代环境需求,对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进行凝炼提升,形成本正源清、古今认同的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研究通过对古今文献中的思想、方法、历史人物、案例进行收集、分类、归纳、处理,研究其中的文化要素、背景因素、支撑因素、触发因素、推动因素,对中医文化的多元性、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多元性加以凝炼提升,实现下列研究目标。①实用价值体系研究(医、药):思想基础、理论基础、科学内涵、理论架构(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养生、运气学说等)等。②思想价值体系研究: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审美方式、价值判定方式等。③社会价值体系研究: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中和、气、仁等。④教育价值体系研究:独特的师承教育形态、口传心悟的教学方法等。⑤道德价值体系研究:历代中医人文精神的传承脉络、弘扬充实,中医医德等。从中医文化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健康价值、经济价值以及对社会发展理念、经济发展理念深刻影响等方面,深入系统研究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现代价值。
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架构
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观、自然观、生态观、发展观。②重视正气、中和平衡的生命观、生活观、治疗观。③燮理阴阳、身心共养、形神兼具、动静相宜、刚柔并济,重预防的顺势适时养生观。④以人为本、济世活人的价值追求。⑤大医精诚、淡泊名利的精神追求。⑥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医病-医人-医国的社会责任感。⑦以仁存心的医德医风。⑧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临证思辨模式。⑨凸显自然人文物理的理法方药临床诊治模式。⑩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观乎时变、继承创新的治学方式。11重人文、重继承、重实践、重体悟、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方式。
我校于12月29日15:00—23:50在凤岭校区校园内举办2018年“启天”校园文化艺术节,为方便学校管理,保证师生活动安全,学校将做如下规定,特告知全体家长,望予以协助和支持。
1.文化艺术节是我校一年一度正常的教育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全员参与,请参加活动的家长服从现场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指挥。
2.当日艺术节历时较长,请您及时关注和了解儿女在校参加活动的情况,确保学生能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艺术节。
3.艺术节活动很丰富,活动地点较多,学校已在非活动地点,如:学校部分在建建筑施工工地、水域和电缆走线区域,设置警示标志,请告诫您的儿女:请勿进入和停留,以免发生意外。
4.活动当天校园内主干道均将设置为活动场地。所有车辆不能进入校园,建议来校的家长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开车前来参加活动的家长,为了保证来校的车辆安全,当日18:00-22:00时段校园周边路段可暂时停放,其他时段请不要随意停放在路边,以免影响道路畅通。学校周边的升禾绿城(学校北门)、xx小区(学校南门)、xx大院(学校东南门)有收费的停车场,可以停放少量车辆。
5.12月29日提前离校的同学,须事先征得您的同意,并提前向班主任提出申请,办理相关手续后,21:30之前凭请假条离校,21:30—23:15可刷卡离校,23:15后需离校的,需要出示请假条,并由您亲自到凤岭校区接回。
6.xx二中xx校区的公交车最后一班发出时间为79路22:00、85路21:30、W9路21:00、W19路21:30;地铁一号线的末班车时间为23:00,因此参加活动的家长及学生请根据个人情况做好安排。有特殊需要须深夜回家的,须事先征得您的同意,并向班主任提出申请,办理相关手续后,领取政教处盖章的放行条,由您亲自到凤岭校区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