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饮水安全监理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基本情况
定兴共有16个乡(镇)、1个城区、274个行政村,总人口58.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32万人,总耕地面积74万亩,是典型的平原大县。境内河流众多,大小不一,交错纵横,有南拒马河、中易水和北易水3条主要行洪河道,有兰沟河和周家庄小河、萍河3条主要排沥河道,但河道都无水断流,有河皆干,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用水均靠打深水井开采地下水供给。2005年初定兴县进行了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定兴县饮水不安全问题是饮用水水质超标,归纳包括高氟水、污染水两种情况,全县农村不安全人口达13.92万人,饮水不安全村庄共计9个乡(镇)、91个行政村。2009年饮水不安全人口规划最终调整为13.22万人,录入全国饮水安全基础数据库。2005年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会议在广安召开,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自此拉开了序幕。自2005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以来,特别是“十二五”规划实施后,定兴县借国家政策东风,抢抓机遇,借势发展,积极对接项目,努力争取资金,加快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驶入了快车道。定兴县水利局依据《定兴县“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和《定兴县“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防治并重、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建管并重”的原则,在省、市上级主管部门的安排部署和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直接领导和关怀下,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质量、安全和效益”为核心,按部就班地认真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和加强工程管理。
2.工作举措
2.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为落实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行政首长负责制,保障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县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主管县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发改、水利、财政和卫生、环保、审计等部门组成,明确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面负责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组织领导和指导协调,大力支持和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和工程管理。
2.2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科学制定规划根据《定兴县农村饮水安全总体规划》和农村饮水现状,县水利局立足当前县情实际,着眼长远和未来,在充分调查和科学论证的前提下,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防治并重、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建管并重”的原则,深谋远虑,科学合理制定《定兴县“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和《定兴县“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描绘未来发展和建设蓝图,为规划和指导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3及时追加规划人口,积极争取项目“群众利益无小事”,2014年定兴县完成了原规划内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建设任务。但近年来,随着城镇扩张建设、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企业未达标排污及民众环保意识差等原因,部分农村饮用水水源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全县新增饮水不安全人口2.1万人。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县水利局努力向上级申请追加规划人口,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落地,最终顺利搭上了末班车。
2.4优化项目设计,科学编制方案项目投资计划下达后,精心组织有资质的专业设计单位和水利局工程技术人员深入项目村一线,充分征求村两委及村民代表意见,逐村走街串巷,现场勘察,实地测量,开展项目科学规划和方案设计工作。
2.5项目程序规范,前期准备工作积极饮水项目往往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县水利局严格按照《水利工程建设程序规定》、《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按时间节点积极组织项目实施,建设程序衔接紧密,工作步骤环环相扣。根据投资计划要求按时上报实施方案,批复后抓紧通过财政评审和环评,及时办理招标核准(备案),委托招标公司网上公开招标。优选有资质、信誉度高、实力强的施工和监理单位,依法签订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严格按合同办事和管理。
2.6加强协调调度,足额落实自筹资金定兴县水利局领导站在政治大局和为民务实办实事的高度,对饮水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将饮水安全工作作为首要工作任务,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时常到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多次到项目所在乡(镇)、村庄,与乡(镇)领导、村干部沟通协调,与村民面对面交谈,发放明白纸并张贴公示,使群众理解、支持和配合工程建设,保证了自筹资金在施工前落实到位。
2.7严格资金管理,财务支付依法合规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由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县水利局认真落实和执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发改农经〔2013〕2673号)和《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07〕917号)规定,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配套资金全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实行专人、专账管理和县级报账制,开工坚持先利用群众自筹资金,资金按照批准的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和范围使用,专款专用。资金拨付依据县政府建设项目资金拨付规定,工程完工后拨付全部工程款的70%,项目审计完成后除质保金外拨付剩余工程项目资金。
2.8狠抓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项目建设过程中,县水利局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始终坚持以“质量、安全和效益”为核心,贯彻落实《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和《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水利工程法规和规程,建立健全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狠抓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施工中,项目建设各方严格按合同办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施工单位按合同和技术规程施工操作;监理单位按合同和监理规则监理检查;建设单位适时巡查监督管理,加强进场材料、设备及中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同时,聘请村民代表作为义务监督员现场监督施工。
2.9及时移交,建章立制“三分建,七分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试运行后,按照国家五部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法》、水利部《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和《定兴县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县水利局及时办理交接手续,明晰工程产权,明确主体和运行管理方式,落实管护责任和经费,移交项目村或乡(镇)政府管理。水利局作为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出台了《定兴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指导办法》,并指导项目村制定完善工程运行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工程维修、养护、用水、节水、水费计收、水源保护等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供水工程良性运行,保障村民的正常供水,确保工程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和长受益。目前,结合小水改工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所有权证和使用权证发放已完成。
2.10定期检测水质,确保供水安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建成后的农村饮水工程,在全部划定了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工程管护范围和制定了保护办法的基础上,县水利局定期组织抽样检测水源井、出厂水、管网末梢水质,委托有资质的水质检测单位进行水质化验,保持水质卫生达标,保证供水安全,让人民群众喝上了干净水、放心水。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正在筹建中,待建成后将独立承担检测任务,为农村饮水工程水质达标提供技术支撑和饮水安全保驾护航。
2.11加强建后监管,确保工程发挥效益水利局作为水利行业的主管部门,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既重建又重管,县水利局成立专门管理机构,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定期与不定期到水厂和联村、单村供水工程村巡查,督促其制定饮水安保措施和应急供水方案,定期保养设备、检修管道,保证24小时不间断供水,加强饮水安全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工程正常运行、持续发展,确保工程长久发挥工程效益和社会效益。
3.取得成绩
定兴县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完成规划内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项目总投资7425万元(中央预算内投资4318万元、省配套1592万元、群众自筹1515万元),共建饮水工程43处(水厂4处、联村7处、单村32处),解决完成了15.54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在全力完成规划内建设任务的同时,积极响应、紧密配合河北省委、省政府为新农村建设开展的基层建设年帮扶村和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活动,“十二五”期间完成规划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项目总投资1828万元(省投资731万元、市配套366万元、县配套365万元、群众自筹366万元),共建饮水工程16处,解决完成了3.66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十一五”和“十二五”十年间,定兴县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规划内和规划外)共建集中供水工程59处,其中水厂供水工程4处、联村供水工程7处、单村供水工程48处;完成项目总投资9253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4318万元、省(配套)资金2323万元、市配套资金366万元、县配套资金365万元、群众自筹1881万元;惠泽17个乡(镇)108个村庄和1个中学,解决完成了19.2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实现了城里人才享有的足不出户、集中供水的自来水,实现了“从源头到龙头”。
“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之本、发展之要”。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是河北省委、省政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建设美丽河北,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目标,大力实施“环境整治、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生态建设”五大工程,打造“环境整洁、设施配套、田园风光、舒适宜居”的现代农村。水利建设一头连着基本民生,一头连着未来发展,饮水工程既是水利工程又是民生工程,惠民工程让人民群众喝上了方便、稳定和安全的饮用水,农村饮水安全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和根本好转,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和生活环境及生态环境,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社会效益显著,经济效益可观,推动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进程,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农村面貌旧貌换新颜,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了定兴一道靓丽的景观和一大闪光的亮点。农村变了,乡村像城镇,农民笑了,安居乐业!“吃水不忘挖井人”,农民对惠民水利工程无不拍手称快,对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无不交口称赞,锣鼓敲起来,秧歌扭起来,音乐响起来,广场舞跳起来,人民群众用自己特有的表达方式赞美幸福生活。
关键词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措施;问题;安徽淮南;潘集区
中图分类号 R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225-02
潘集区位于淮河北岸,总面积600 km2,辖11个乡镇、街道,总人口4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万人,是一个农业大区、能源新区,是淮南市煤电化工基地建设的主战场和正在崛起的北部新区。随着人类活动频繁和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造成生态失衡水资源污染。人畜饮水水质主要表现为细菌总数超标,局部地区铁、锰、氟、砷等超标,以及部分村水污染和苦咸水。解决农村群众饮水问题,是改善民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人水和谐的一项惠民工程[1-2]。截至2010年底,潘集区已建成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共44处,日供水能力达12 958 t,共解决37 583户14.388 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工程涉及全区11个乡镇(街道)的63个行政村,工程总投资达6 024万元。由于工程点多面广且直接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工程如何“建好、管好、用好”,如何让群众真正吃上“放心安全水”意义重大。一是各级领导的重视是农村饮水工程抓好的关键;二是管理办法的制定是抓好农村饮水工程的前提;三是组织建设落实是抓好农村饮水工程的保障、管护资金到位是抓好农村饮水工程的支撑[3]。为此,区委、区政府立足区情,从项目特点和工程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工程建设和管理模式,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工程建设,为工程持续、健康、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1 建设与管理措施
1.1 坚持统筹规划,建一片成一片
工程建设规划先行,早在2000年潘集区对饮水不安全地区的人口进行了全区规划,制定分期实施,分年度实施计划。饮水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建设实施过程监管任务重,难度大[4]。为保证工程质量,潘集区在规划上进行统筹考虑,严格做到“四个结合”,即:一是与村镇规划相结合。在规划时充分考虑村镇近远期规划,使井眼选择和布局科学合理。二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凡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地方优先考虑,可提高整合资源。三是与“村村通”建设相结合。为了避免先建后拆,边建边拆的矛盾,在规划时结合交通部门实施方案,尽量避开“村村通工程”范围。四是与防汛工作结合,淮河干流汤渔湖缕堤上住户密集,仅光明、闸口、安台和段湾四村手压井多达2 000眼以上,汛期对缕堤安全度汛构成严重的威胁。对此潘集区优先实施农村饮水工程,采取集中供水方式,取消和封堵手压井,消除防汛隐患,对减轻防汛压力、提高群众饮水质量起到了良好成效。
1.2 切实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保障
早在2005年潘集区就成立了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根据上级要求成立了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处,项目法人作为具体负责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以后每年根据人事的变动对2个机构的组成人员进行调整和充实。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有关乡镇和施工单位调度会,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对工程进度进行督查通报。区政府还与有关乡镇和区水利局签订工程建设责任状,用任务和成效对有关单位进行考核,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1.3 加强项目管理,严格基建程序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以“三制”为核心的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公示制和合同管理制。建管处作为项目法人单位,全面负责项目建设、施工、管理工作,并接受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质量监督。一是按要求进行公开招标,选择符合资质条件的单位中标,招标过程邀请区纪检监察部门和有关乡镇参加,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二是及时签订施工合同,确定中标单位公示合格后及时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严格按合同管理。三是严格建管手续。严格按照基建程序报批、立项、建设和验收。始终把严格按基建程序办事贯穿于饮水安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四是严格按照《机井技术规范》《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规范进行施工和验收。
1.4 精心组织施工,加强项目验收
建管处进一步加强项目的实施管理。工程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规划、勘测、设计,对面上的农村饮水工程派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施工指导,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坚持把每个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严控管材和机电设备进场关,从源头控制产品质量。严把施工质量关,对输水主支管网的埋设深度、进水管的布置、埋设,严格按图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进度、投资控制目标的实现,做到建好一处,受益一处。在工程建设完成后,建管处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初验,初验合格后再会同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组成验收小组进行验收,然后进行工程竣工决算和审计后报请市水利局组织验收。
1.5 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2005—2008年潘集区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总投资2 423万元,在资金管理和使用方面,按照“既要管好、用好资金,又便于保证工程建设和进度要求”这一原则,落实资金管理和使用办法,建立健全票据审核和资金拨付管理制度。一是由区财政局按工程总投资将资金拨付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专门账户,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二是所有饮水安全工程心须按照合同进度监理初核工程量,工程技术人员复核和所在乡镇分管领导签字确认。三是资金拨付严格程序。进度款支付要经监理、建管处、财政局领导签字盖章。工程决算严格实行监理、建设单位和审计部门审核。
1.6 强化建后管理,确保正常运行
潘集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多、分布广,为了使群众长期安全饮水,必需建立一套良性运行管理机制。针对潘集区部分乡镇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率低、管网损坏严重情况,区政府在2010年7月22日,召开乡镇主要领导参加的“农饮安全工程管理使用专题调度会”,进一步落实区政府潘政办〔2009〕76号《关于印发潘集区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明确各部门责任,确保责任落实。对已建好农村饮水工程区水利局与工程所在乡镇全部完成管理移交手续,针对各供水点运管人员素质不高、技能不熟练等问题,区水利局多次组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和管理培训。2011年3月16日,区政府潘政办〔2011〕21号文《关于印发潘集区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落实管护资金,确保工程正常运行。为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后运行管理力量,2011年8月成立区农村饮水管理办公室,2012年9月改为区农饮管理总站,安排专人负责管理。
2 存在的问题
2.1 小型农饮工程使用率低,运营困难
少数受益群众建后管理意识淡薄,对有害地下水危害认识不足,用水积极性不高,加之年轻人外出务工,农村现有人口多数为老人和儿童,部分农户对于自来水的使用仅限于做饭和烧水,致使户均水费少,难以保本运行。
2.2 农饮工程管护人员缺乏技能,服务意识低
农村饮水工程大部分承包给所在村农民承包管理,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缺乏管理运行技能,缺失服务意识。
2.3 部分村农饮工程没有列入平价电,运营成本增大
针对以上问题,可将强化宣传,营造氛围,扩大群众知晓率;开展多种形式农饮管护人员培训;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和协调农饮工程平价电,降低运行管理费用。
3 建议
希望上级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尽快建立县区级水质检测中心,及时进行水质化验,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障群众身心健康的迫切需要,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加快潘集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应充分认识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使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管好、用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施,确保工程正常运转,发挥效益。
4 参考文献
[1] 汪好芬,胡忠义.农村地区饮水安全问题与保障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20):249-250.
[2] 朱佳君,张钰,杨进云.甘肃省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0(9):4701-4706.
一、加强领导,责任到人
为确保太康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挥长期的效益,太康县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水利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指导和协调工作。
二、制定优化实施方案,确保工期顺利完成
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按照上级批准的实施方案,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工程规划,收集实施项目地方的相关资料,在合理征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按照水源安全,造价合理,因地制宜,搞好工程规划设计。直接与设计单位对接,及早着手,争取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开工时间,为按时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确保项目工期奠定了基础。
三、强化建设管理程序
随着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应该工程建设程序已经成为目前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前提条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不进行实施方案编制审批,也就不会下达投资计划,不下达投资计划就不可能下达投资文件,没有投资文件资金就不到位,就不可能进行招标投标,不进行招投标的程序,也就不能开工建设,环节要紧紧相扣。
四、措施得力,落实工作责任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既有任务、质量要求,同时也受时间工期的约束。为了保证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工程建设任务,我们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多措并举,互相监督,相互协调的方式方法,以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1)采取专业技术人员下乡分包工程。领导建设小组现场监督人员履行该职责,工程招投标程序完成进入施工阶段,专业技术人员分乡镇按工程进行分包。
(2)实行定时例会制度。工程施工后,每阶段召开一次由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分包人员及乡镇水利站参加的工程建设汇报会议。
(3)工程项目建设实行“四制”。即工程建设管理实行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招投标和合同管理制,使工程建设有序进行。
五、严格把关,确保工程质量
不能保证质量,工程建设将无从说起。保证工程质量是工程的生命,俗语说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所以,把好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质量第一关,既是民生工程建设的需要,更是县政府为民所办实事的要求。在质量把关上,施工单位要把好施工质量关外,还要经过其他方面的质量把关。另外让项目当地群众进行监督兼管。所以,通过层层把关,才能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质量,为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打下很好的基础。
六、建立管理制度
关键词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现状;存在问题;对策;青海互助
互助土族自治县是青海省的一个农业大县,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着力改善农村农民生活条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民增收基础,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已成为互助县农村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人畜安全饮水,指人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得足量、洁净、负担得起的生活饮用水。《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村安全饮水进一步做出了详细规定,即:水质要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供水量为40~60 l(干旱年间20~40 l);供水保证率不小于95%;方便程度,人为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 min。满足上述4个指标的农村人畜饮水工程为安全饮水工程。
1互助县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现状
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海拔2 100~4 374 m,山大沟深,地势复杂,水资源分布不均。全县有共17个乡镇(其中8个镇、9个乡),总面积3 423.9 km2,人口37.8万人。人口相对较多,人畜饮水困难。在国家的关心和支持下,互助县人畜饮水安全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现已建成运行的农村自来水工程有270多项。解决了5.15万户、24.06万人和21.17万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
2存在的问题
2.1部分水源水量不稳,工程供水保证率未达安全用水标准
互助县人畜饮水工程水源大多数为脑山地区的泉水,水源水质好,无污染,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但部分水源存在着水量减少和季节性水量变化大等问题,使一部分人畜饮水工程供水保证率达不到95%的安全用水标准。再加上春、夏季节群众用水量的增加,部分工程下游供水不足的现象时有发生。
2.2部分工程水源和蓄水池无保护设施,存在水质污染隐患
工程运行管理中,发现有的工程水源处在上游村庄的周围。水源地缺乏保护措施,秋冬季节牛、马、猪、羊在水源地内觅食、践踏、排便等会对水质造成一定的污染。另外,有些村社的蓄水池封闭不严,有杂物进入蓄水池造成水质污染的可能。
2.3管理成本高,收效少,管理经费严重不足
互助县地处青海湟水谷地,境内地形复杂,群众居住分散。人畜饮水工程管线长,起伏大,管理成本高。互助县属国家级贫困地区,群众收入低,水费征收困难。管理经费严重不足,在工程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时得不到及时修复,严重影响了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制约着受益区群众的饮水安全。
2.4季节性供需矛盾的存在,形成群众饮水不安全隐患
互助县自南至北依次分为川水、浅山、脑山。春夏季节川水和浅山地区干旱严重。为了抗旱,工程受益区的群众往往会用自来水浇菜地,甚至浇庄廓周围的田地,造成用水量大增,而这时的水源水量会季节性的减少,因此产生供需矛盾,形成人为的供水不足而影响工程供水安全。
2.5水利工程建设任务重,资金投入不足,影响人畜饮水安全
一是水利工程建设任务重。近几年来,互助县连续遭遇干旱灾害的袭击,人饮工程水源逐渐衰竭,供需不平衡,对水利工程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大多数水利设施带病运行,老化失修,修复任务非常繁重。二是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国家各级财政对农村水利工程投入十分有限,中央对水利的投入重点主要是大江大河重点工程以及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地方由于财力有限,对农村水利工程的投入也只能是“杯水车薪”。因此,造成很多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维修难度大,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社会资金投入少。现有人饮工程由各沟流域水利管理所管理,由于征收的水费标准低,工程维修的程度有限。因此,在蓄水工程、人饮工程设施领域很难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3对策
3.1坚持规范管理,建好工程
农民群众需要坚固耐用工程,最关心、最有意见的是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质量:一是要严把材料关,杜绝使用不合格材料,从源头上杜绝工程运行时的安全隐患。严格执行“四制”:认真贯彻执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项目合同管理制、施工监理制。工程施工严格实行招标制,选择具有相应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严格执行合同内容,各项工程严格按规范、施工程序施工,实行合同管理,依法办事。同时,招聘具有相应监理资质的监理公司和具有水利水电质量监督资质的单位对项目进行质量监督,并及时签订监理及质量监督合同,在工程建设中全程监理和监督,负好质量责任,把好质量关[1-2]。
3.2做好前期工作,合理规划
近些年,由于人畜饮水工程的投资较大、时间紧、任务重,导致前期勘测工作深入不够,工程建设凭经验和想象而(下转第 293页)
(上接第291页)
定,造成工程设计不符合实际,项目调整多,群众意见多,工程不能发挥很好的效益[3-4]。因此,在工程建设以前,必须进行认真地勘测和实地丈量,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3.3保证水源的可持续
在工程建设时,提高水源工程的建设标准。水资源断缺的地方,可利用小型水库等建立水厂或开辟第二水源等,以防止出现水源水量减少或季节性水量变化时工程供水不足的问题。
3.4加大水源地和蓄水池的管护力度,防止水污染
在确有必要的地方设置防护设施,防止牲畜对水源地形成污染。对各村社的蓄水池要制定严格的管护制度,定期进行检查,发现有封闭不严的水池要及时封闭,防止杂物进入池内。
3.5加强用水管理,防止季节性供水不足
成立农户用水协会。建立一支坚强有力、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农村水利事业的组织团体。充分发挥用水者协会或村委会的作用,通过制度约束以及宣传教育,提高用水群众节约用水意识。在春夏季节加大对用水户的检查力度,严禁用水户用自来水灌溉,力争消除季节性供水不足的矛盾。
3.6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明白水费收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争取足额收取水费,弥补管理经费不足。另外,年人均收取水费的标准低,影响了水利工程日常维护,维修难度大;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水利工程维修实行一定的财政补贴,以保证水利工程正常运行和效益的发挥。
4参考文献
[1]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j].发展,2006(10):52-53.
[2] 何平,殷志全.加强管理促进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持续利用[j].21世纪:理论版,2009(7):53.
(甘肃省宕昌县水务局,甘肃宕昌748500)
作者简介:匡亚平(1974-),男,甘肃宕昌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工程项目招投标和工程建设管理等工作。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满足和保障农村居民与乡镇企事业单位正常生产生活用水的民生工程,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存、生活和生产等切身利益。保证在建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能够正常发挥效益,彻底改变农村饮水安全水质差、水量不足、取水不便、水源保证率低的问题,核心是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质量。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确保工程质量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核心和关键。作为宕昌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宕昌县水务局非常重视工程质量管理,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分析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采取有效控制工程施工质量的方法,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㈠工程建设管理程序不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宕昌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于量大面宽,建设分散,造成工程建设质量管理难度大。部分工程始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限于当时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管理模式的不成熟,没有进行规范的招标,工程施工交由当地村民自行建设管理,没有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标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工程设计单位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监理单位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工程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不全面,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和政府质量监督体系不到位。这些现象均制约了工程质量的提高。
㈡项目管理机构不健全,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不到位
由于部分工程项目没有进行公开招标,有些项目存在施工企业借用资质投标的情况。施工队伍管理机构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建设监理市场不完善,项目管理控制体系不健全,施工单位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力度不够,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施工过程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不规范,质量过程控制不到位,整体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大部分组织缺乏完整的项目管理体系,相关的权责不够分明,项目管理的漏洞较多,缺乏协调性。
(三)进场材料缺乏检查检测,原材料半成品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传统粗放管理模式的影响,个别施工单位,在原材料和半成品进入施工现场时,不进行质量报验工作,有些原材料和半成品,没有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质量保证资料,不能满足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属于三无产品。同时,由于建设管理单位和现场监理单位不重视质量检测,原材料和半成品质量良莠不齐,导致不合格原材料进入施工场地,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四)工序质量检查缺位,影响整体工程项目质量
单元工程质量是形成工程项目质量的基础和核心。由于施工单位技术力量薄弱,质量管理意识不高,质量管理和检验体系不健全,监理单位质量管理不严格,没有严格实行工程质量三检制,工程工序质量不达标,工序质量评定不规范,对于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质量验收评定更是流于形式,成为制约整体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因素。
二、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一)规范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在近几年的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宕昌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单位,结合县域实际,严格按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程序,推行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项目法人建立健全工程质量检查制度,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组织整改。突出对施工单位自检和监理单位抽检行为的检查,严格工程质量等级的认定。勘测设计单位提高工程勘测、设计质量,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准确获取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资料,优化工程总体布置和细部结构,并及时做好设计技术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服务和技术指导。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岗位责任制,主要技术人员和施工机械的配备应能满足合同约定和施工需要。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明确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和保证手段。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切实做好自检、自评工作。监理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现场监理人员、检测设备配置应满足监理工作需要和合同要求。监理实施细则中应明确工程质量控制内容,按规定进行旁站监理和跟踪检测、平行检测,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工程质量控制措施,严格进行工程特别是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复检、复核工作。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质量监督机构应加强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将工程质量作为水利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与验收的重要内容,严格质量核备与核定,准确核定质量等级。
(二)完善项目组织机构,做好施工质量控制
建设监理单位要督促工程施工承包商按照招投标文件和合同约定,完善项目组织机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技术员、质检员、资料员、安全员以及财务负责人,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组织编制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全面负责工程的技术质量工作,贯彻执行国家和主管部门的技术政策和法规、质量标准。制订质量、安全保证和环境措施及施工进度计划,组织编制和审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季节性施工方案、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等,并监督执行;技术、材料、质检等有关人员要熟悉图纸规范,组织图纸会审,完善设计变更,抓好技术质量交底;编制和完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和技术质量岗位责任制,并经常检查落实;制定工程质量检验验收计划,组织质量检查、验收、评定;编制和实施质量创优方案,确保项目质量目标,明确质量职责,严格按设计图纸、规范规程施工,严格过程控制,做好工程施工管理,对施工过程实行质量控制。
(三)加强进场材料检查检测,严格控制材料半成品质量
原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最直接的组成部分,施工材料的安全是保证水质安全的重要因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管材及配件、闸阀、水泵、净水设备等工程材料,必须满足有关规范、标准和设计文件提出的技术指标要求。因此,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要严把材料进场关,对工程所用材料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有关规程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料场、料源的选择。凡是进场的原材料和半成品,由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抽检、政府质量监督机构和建设管理单位共同监管,要进行质量报验,检查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质量保证资料.同时监理工程师进行见证取样送检,检测机构进行质量检测,材料设备的技术指标检测合格,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标准的,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对于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和半成品杜绝入场,以确保工程质量。
(四)严格工序质量检查,强化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实行质量“三检制”。从设计、施工人员、建筑材料、施工机械、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环境六个方面做好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对工程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动态控制,做到施工前主动控制、施工过程认真检查、施工后严格把关的质量控制措施。提高施工人员技术素质,加强施工单位内部管理,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精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监理单位对于重要隐蔽工程、质量待检点、关键工序进行监督检查,对重点工序和部位,设置质量监控点,实行监理工程师巡视、旁站、测量、检查,严格监控施工过程,确保施工操作人员按照设计和规范进行施工,加强施工质量监测。严格执行工序交接检查制度,坚持上道工序检查验收合格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原则。对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严格按照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进行验收。
(五)精心编制施1组织设计,优化施工工艺
施工组织设计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施工方案、人员配置、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设立专职质量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完整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在工程施工的各个关键阶段和质量控制点,依照国家和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技术规程、技术标准的规定和设计文件、施工合同的要求进行施工,严把工程质量关,切实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质量。在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时,必须因地制宜,综合分析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的因素,以确定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方案,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法,提高工程质量。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