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零基础声乐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质量;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22-01
声乐:指用人声来演唱的一种音乐形式。学前教育:在没有达到法定的教育年龄时,进行的一种启蒙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我国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深,而音乐、美术、乐器成为了学前教育的主流。声乐课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方法、教材选择和教学手段都非常重要。这些都是一个幼儿教师的重要考核标准。
一、声乐课在学前教育中有什么重要地位
声乐课是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当了重要的角色。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而音乐则是很好的启蒙方式。不仅如此,孩子在幼儿时期,对一切都是未知,对世界新鲜好奇,音乐是一股清泉,不仅仅能够陶冶情操,帮助孩子从小就培养起高尚的爱好,甚至可能成为孩子的一个特长乃至赖以生存的工具。声乐课在学前教育中可以起到开发智力、发散思维的功效,对于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都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性。
声乐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对孩子造成的压力也是最小的,如果过早让孩子进入较为紧张的学习状态,很可能适得其反,造成“厌学”等情绪的出现,而声乐课,融入生活,没有负担,在启蒙教育阶段,是最明智的选择。还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什么是风雅的兴趣爱好。
综上所述,声乐课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对老师的要求也非常之高,这也是为什么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质量是我们当前的一个热点。
二、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质量,仍然不是很高,普遍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幼师从业者师资力量良莠不齐:很多选择从事学前教育的老师在声乐方面都是零基础,幼师的综合能力有待考量;(二)声乐课的教学,创新不够,往往还是采用多年前的教学书籍和方式方法,对于当代的幼儿,已经过时,甚至于不再适用;(三)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质量不高,因而培养出的老师就缺乏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的能力。
三、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一)我们的老师们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声乐素养,做好课前准备:尤其是一些声乐零基础的从业者,更要从完善自身出发,否则就直接影响了对幼儿声乐课的教学,老师首先要做好自身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做好传授知识的把控者。
(二)学前教育专业在声乐课的教学当中应该加入改革幼师声乐课的队伍中去,不仅是对旧教学素材的改革,还应该多去有先进经验的教学地区实地考察、学习,为提高声乐课的教学质量有个参考标杆。比如组织教学骨干参加科研讨论、希望国家能多组织些关于学前教育声乐课的培训、增加一些科研教育的经费之类,依托政策的大力支持,对于更好地培养出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利用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辅助声乐课的教学。多媒体的应运已经成为常态,在很多学科都有作用。多媒体辅助学前教育声乐课,不仅让教学内容丰富化、多样化,还能大大地提高效率,可以更好地推进教学。比如在教学中,收集更多的资料,了解更多的学前专业声乐课的内容,跟着专业人士的声乐学习,对提高幼师的自身音乐素养也大有裨益。通过视觉、听觉的感官刺激,更能促进声乐方面的进步。
(四)创造一种快乐的学习机制和学习体系,目的在于激发幼师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体验到快乐感和成就感。比如团队作业、竞技比赛、编排节目,这样对于将来幼师们的教育工作也提供了好的参考模板和前车之鉴。将来在给幼儿的授课中,多种元素相结合,调动他们的创造性、积极性都很棒。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质量是十分重要以及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们更应该正视现阶段所出现的教育问题以及学习短板,并及时改正,加以匡扶,有效地采取好的模式展开教学。
参考文献:
[1]刘川.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质量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2.
[2]刘丽.浅谈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质量[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关键词:幼教专业;声乐教学中;思考
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历经百年的发展,发生的变化日新月异。声乐教学是幼教专业课程中的一门特色学科,能歌善舞更是合格幼师必须具备的能力。教师怎样教导幼儿声乐,对音乐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我国幼教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幼教专业声乐课程的设置目标与专业声乐学院差异巨大,所以幼师从小培养幼儿的方式也存在差异。专业声乐学院培养出来的音乐人才,是具有独立演唱能力和表演能力的专业人才。幼教专业声乐教学培养出来的是具有音乐综合素质的专职幼儿教师。这两者的培养目标、教学重点不同,幼教专业声乐教学课程设置的侧重点是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发声方法,训练和强化幼儿歌曲演唱的方法,并让幼儿掌握教师的教学内容。在我国现阶段,幼教专业声乐教学正在朝着盲目模仿专业声乐学院的教学模式,强调专业性的演唱技巧和发声方法,对儿童歌曲演唱学习严重忽视。这种教学模式的发展,导致学生在日后走上幼师的工作岗位后,与实际教学内容不相符,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工作质量。
二、影响幼教专业声乐教学的主要因素
1.幼儿入学音乐零基础
由于幼教专业声乐教学的培养目标不同,主要是培养幼儿的音乐综合能力。部分家长只是考虑学生将来的就业发展方向,而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真的喜欢音乐。家长盲目地把孩子送到学校,大部分学生对声乐都没有了解。学生没有音乐特长和天赋,更没有接触过声乐这门学科,部分学生存在五音不全的问题,对音准、音调这些基础知识不感兴趣。因此,幼儿教师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很难整体把握学生学习歌曲的能力,在音乐教学中出现困难,幼儿也会逐渐失去学习欲望。
2.专业幼儿教师严重缺乏实践经验
依据目前幼师状态来看,大多数专业幼师都是刚从音乐学院毕业的。这些幼师踏出大学校门就进入另一个幼儿校门,她们在音乐学员接受的知识是专业性较强的学习,并没有接触过幼儿声乐教学的相关知识。部分幼师虽然能对艺术歌曲很好地把握,但由于没有幼师实践的工作经验,导致在声乐教学中无法实施真正才华,局限于音乐学院所学的内容教导幼儿。
3.声乐教学授课时数严重不足
幼教专业声乐教学的平均课程时数一周仅有2~3节,教学目标难以完成,教学难度可想而知。教师对声乐教学的内容只能是稍作点拨,学生能达到幼师的要求也只是少数。此外,很多教育机构在安排声乐教学时,没有考虑到学生人数多、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的原因,一般采取集体授课。教师不能因材施教,不能针对性地对学生指导。
三、提高幼教专业声乐教学的对策设想
1.明确教学目标,设置教学重难点
幼师应该始终把培养下一代的优秀幼儿教师作为教学目标,一切从幼儿声乐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培养幼儿丰厚的艺术修养。在实际教学中,针对幼儿学习歌曲的能力,多以中声区为主,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呼吸和歌唱习惯,逐步培养幼儿学习声乐的兴趣。在教学内容上,幼师的声乐教材不能完全照搬专业音乐学院的标准,要抓住幼教专业的特点,结合声乐技巧和声乐教育,培养幼儿的声乐素养。
2.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制度,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和专业音乐学院的学生相比,幼教专业的学生艺术基础和艺术素养都比较差。因此,幼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声乐表演和校园组织的艺术性活动,充分肯定和欣赏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幼师必须多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不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而是要全面、多角度的评价,挖掘学生潜能。
3.加强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和特长
帮助幼儿获得初步审美能力是幼教专业声乐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这就要求幼师要具备艺术鉴赏能力。幼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个人差异进行课外辅导,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产生浓厚的声乐学习兴趣。
幼教专业声乐教学作为孩子发展的基础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对幼儿教师提出了高标准、更全面的专业要求。幼儿教师必须立足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确立教学目标,建立一套与新时代相辅相成的幼儿教学体系,充分挖掘幼儿潜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促进幼儿教学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小玲.中职幼教学生声乐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与实践[J].海峡科学,2010(07).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声乐教学;教学法
音乐学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因为,培养好了音乐学专业学生,也就解决好了基础教育音乐教师的问题。为此,教育部体卫艺术司曾多次召集教育部所属高校参与实验,进行调研,下发了一些文件。但几年下来,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就其原因,一则国家太多,各地区、各学校发展不平衡,二则各学校在实施中打了折扣,导致音乐学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不尽人意。笔者仅想从声乐教学角度进行探索。
一、研究对象
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1-4年级学生。
二、研究角度
(一)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范本。近些年的声乐教材,不知是受市场经济影响,还是真的出了这么多教育家,还是真有这么多关心中国高师声乐教育的爱心人士,高师声乐教材真是多如牛毛。纯专业的出版社有: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国家级的出版社有: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各大高校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各省市出版社:重庆出版社、山东出版集团……似乎只有是出版社,都可以出版高师声乐教材。
并且,这些声乐教材的名称,大的有“21世纪高师音乐教材”、“新世纪高师音乐专业教材”、“国家规划教材”、“某部委规划教材”、“某部委某某司制定教材”等等。当然,还有“某某大师”推荐使用之类的。
似乎中国高师的声乐教学,已经达到一个百花齐放的境界了。教材之多,之杂,是前所未有的。再看其版本,有旧瓶新酒的,有换个主编换几首歌曲的。有五线谱的,有简谱的,有带CD的。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笔者的意见是,对于应用型的音乐人才,不能照搬音乐学院的那些东西,一定要结合本地区,本学校,本组或本班学生来选择教材。比如我院学生,大多来自重庆,也有部分来自湖南、山东等。他们大多没有很深的音乐基础,基本是为了考大学才临时突击上艺考班来的。如果我们非要按照大一的那些曲目教学,估计很难推行教学。故笔者的意见是:大一打基础,选择一些能够让他们声音通畅的歌曲训练,而非生搬硬套。例如:《我爱我的台湾》、《跑马溜溜的山上》、《花非花》、《牧羊姑娘》、《牧羊歌》、《思乡曲》、《女儿歌》、《故乡的小路》、《大海啊故乡》、《半屏山》等等。大二、大三、大四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二)教法
关于教法,这里有很多探讨的地方。第一,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学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音乐家?是歌唱家?是钢琴家?是指挥家?其实,都不是。我们是培养能够在讲台上是音乐教师,在舞台上是小小歌手的复合型的音乐教师。所以,我们的声乐老师千万不要用自己在专业音乐学院或硕士研究生课堂上学习的那套方法来教学。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笔者认为对于声乐这门学科,第一是培养学生的呼吸。我们这里讲的呼吸,是歌唱中的呼吸。为什么先要教学生学会歌唱中的呼吸呢?因为,在笔者的童声教学中,发现很多小孩子不会呼吸!究其原因,是小学音乐老师不会教学呼吸。所以,培养呼吸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第一步。至于方法,笔者不想啰嗦,相信高校音乐学院里所有的声乐老师都会正确的呼吸。第二,是歌唱的状态。有人或许会问,老师,什么是歌唱的状态?其实,这是一个几乎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问题。有人说:歌唱的状态,就是说话的状态。我告诉学生说:高手唱歌,其实就是说话。你看,、廖昌永、帕瓦罗蒂、卡拉斯……你觉得他们是唱歌吗?不是,他们就是在说话,在给我们娓娓道来。你再看,那些卡拉OK厅里的酒鬼、五音不全者的自娱自乐,也不是如说话般歌唱吗?所以,最高水平和最低水平的歌者,歌唱就是说话。但我们作为初学者,个人意见还是要有一些歌唱的状态。第三,语言的教学。不管是中国歌曲,还是外国歌曲,个人的意见是不同年级对语言要求应不完全一样。大一,个人意见是强调歌唱状态,淡化语言。大三大四,个人意见是以语言的准确、清晰为主,当然也强调依字行腔。中国成语“字正腔圆”,在歌唱要做好,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事情。笔者见很多中国歌唱家可以唱好意大利歌剧,就唱不好中国歌曲的。第四,弹唱能力。这一点,可能很多声乐老师基本要求学生。我们培养应用型的音乐教师,必须要把弹和唱结合起来教学。教师可以推出一些措施:例如平时观摩和期末考试相互弹伴奏,教师上课学生相互伴奏,教师抽查声乐作品时也检查自弹自唱等等。
(三)作业
培养应用型的音乐人才,音乐教师,个人觉得作业的改革也是必须的。以往的声乐教学,每周、两周一首声乐作品,学生下去几乎就成了每周一歌。这样的作业量,根本无法满足应用型声乐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笔者建议:声乐教师应该加大课堂作业量!我上课时,常常要求学生一堂课完成1~2首声乐作品的,结果,学生习惯了也完成了。男中音歌唱家袁晨野去美国进修,就发现美国高校的声乐作业是我们的几倍。所以,要在学生几乎零基础的背景下,把他们培养成应用型的音乐老师,不加大力度是无法完成任务的。
三、结语
应用型声乐人才的培养,绝不是短短几千字能够说清楚的。这里面,首先要改变教师的培养观念,声乐,不仅仅是培养歌唱家,而是要培养会听、会唱、会弹、会演、会讲的音乐老师。唱歌,也不仅仅是培养能够发声的人,这和鹦鹉学舌有什么区别?我们培养唱歌,是要让学生知道怎么样唱歌?用什么心情唱歌,用什么动作来辅助唱歌,用什么状态来唱歌,用什么表情来唱歌,用什么力量来唱歌,用什么音色来唱歌,等等。应用型人才的声乐教学,更多的是要体现在“应用”二字上。学生怎么应用?怎样应用?应用的技巧,等等。都是我们这个课题需要思考、需要研究、需要调研的事情。相信,在我们课题组努力下,不久的将来,能够探索出一条适合我们自己学生特点的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海音乐出版社,2000.
一、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发声练习环节的惯用模式和学生练唱的现状
(一)教师为主体进行发声练习,学生练唱的积极性渐渐消失
1.多年来,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情况一直是人数多,基础差,高中起点考上来的学生大多零基础,相当一部分学生多年来一直重视文化课的学习,竟然没有开口唱过歌,声乐知识几乎完全是空白的,因此,声乐小组课教学一直是以教师教唱、学生跟唱为主。在每周一节声乐大课的安排上,通常是先进行发声练习,再进行歌曲的教唱。发声练习曲总是由教师弹奏,以半音上下行的方式来为学生伴奏,教师范唱、学生齐唱、教师集体纠错、教师单个纠错等等,这些都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管用教学模式。
2.发声练习曲是用于训练声音技能技巧最基本、最简单的练习。实际上就是把构成歌曲旋律最简单的动机或乐句提炼出来配以单一的母音或音节,或者用音阶或琶音似地乐句配上母音或音节,在适当的音域内作半音上行和下行移动反复练唱,不像歌曲那样有丰富的乐句以及唱段,可以表达内心的情感[2]。简单的说,发声练习曲就是要达到学生呼吸、发声、共鸣能够协调配合,是一种声音习惯的练习,因此,它必然是枯燥的,没有演唱情感的练习,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消失了大半,每节课都期待着能早些结束发声练习,快点进入教唱歌曲的环节,这就大大减弱了发声练习环节在每一节声乐课上的重要作用。
(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主要以集体课教学为主,难以照顾到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个别差异
1.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主要以集体课教学为主,难以照顾到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个别差异。久而久之,除了少数悟性较好的学生学有所成外,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建立正确的发声方法,学生之间的差异问题得不到解决,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3]。尤其是发声练习环节。上课后,教师弹奏发声练习曲,学生随琴发声,教师根据发声练习中出现的问题随时停下来进行示范、讲解、纠正,再继续弹奏领学生练唱,反反复复,直到达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喉咙完全打开后再进行歌唱教学。通过对学生平时发声练习情况的调查以及学生声乐学习情况的调查,发现学生在课堂上习惯了教师弹奏发声练习曲,养成了依赖心理,自己无法进行发声练习曲的弹奏,也就无法在课后进行必要的发声练习,这就造成了很多弊端:
(1)无论哪个学科都需要课堂讲授和课后练习共同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声乐是一门技术性很强,又十分抽象的一门学科。声乐技术的形成,课后自我发声练习尤为重要,而学生在不会弹奏发声练习曲上的缺陷就使得学生无法在课下练习发声技巧,与课堂脱钩,平时在琴房里学生只练习钢琴,很少练习声乐,自主练习能力欠缺,导致声乐练习主动性不够,声乐技术提高缓慢。按照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进度安排,钢琴弹唱课一般在第四、五学期开课,以前传统的教学方式使许多学生受到钢琴程度浅的局限,根本不会弹奏发声练习曲出现课外不练声乐,只有上课才张嘴唱,声乐练习时间不足的现象。
(2)教师在前面教、学生在下面学,缺少让学生介入教师角色进行实际操作的环节,使以往培养的毕业生教学基本功缺乏,到了幼儿园之后,不能马上很好地承担起教学工作,出现自己演唱水平可以,但是在唱歌课中教授孩子们儿歌时,手弹奏、口唱、眼看三方面配合不好,手忙脚乱的现象[4]。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传统的声乐课教学在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3)每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所有声乐教师共同打分,就没有时间带领学生发声练习,在完美的演唱一首歌曲之前,需要充分的发声练习,才能达到通、透、亮的音色,才能用自己最好的状态考试。由于大多数学生不会弹奏发声练习曲,考试时嗓音打不开,声音发紧,发挥不了正常的演唱水平,使得考试时的演唱效果大大降低。
二、在声乐课发声练习环节中引入学生弹奏发声练习曲教学改革创新的意义和具体实施以及收到的效果
(一)在声乐课发声环节融入学生之间互相用钢琴伴奏的内容,为学生创造在课堂上进入教师角色的机会,得到以前所得不到的多方面的能力锻炼。每节课的声乐课上由学生来弹奏发声练习曲,既能从大处着眼、又能从小处着手,完全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并极大地鼓励了学生的练唱积极性。
1.这种看似简单的教学方式,却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满堂灌的局面,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解决了课堂上对学生教学基本功培养不够的问题。
2.由于参与了给其他同学的发声伴奏,充分调动了学生动手、动耳、动心的主动性,在锻炼了学生键盘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对发声练习的理解与表现能力,使学生对相对枯燥的发声练习增加兴趣,从而提高声乐学习的效果。
3.使他们提前进入实践操作阶段,省时间、见效快,适用于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是声乐教学中的得力助手,为学生毕业后尽快地进入教师的角色、适应本职工作打下了基础。
4.而经过学生练习弹奏发声练习曲后,让每个学生熟练掌握各调音阶,并根据发声练习时的节奏弹奏出来,学生将会有更多机会自己弹奏练习发声,提高声乐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声乐教学的基本功,参加工作后,不但可以给孩子上唱歌课,还可以教授一定声乐知识。
(二)具体教学方法以及达到的训练成果由教师带领学生集体发声练习之后,在让每一个学生单独发声、教师纠错时,改变以往由教师为学生弹奏发声曲的做法,由其他学生来弹奏发声曲。在指导发声的学生同时,弹奏发声练习曲的学生也可以对正在进行发声练习的学生进行相互磨合,进行指导,教师进行声音技巧方面的指导,也对弹奏发声曲的学生进行弹奏和教学方面的指导。具体实施如下:
1.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布置学生弹奏6-8条发声练习曲,并搭配好要练唱的母音,并要求用有节奏、大声的、符合发声技巧的声音边弹边唱。学生开始练习弹奏发声练习曲,课后开始听到学生在琴房里发声的声音。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的练唱发声练习曲的积极性开始增加,并跃跃欲试自告奋勇弹奏发声练习曲请老师为其纠错。练唱发声练习的积极性开始提高。
2.在第二个月的时间里,每节课发声练习技巧环节,有学生来逐个弹奏自己所练习的发声练习曲1—2首,带领大家进行发声练习,以教师为主体与弹奏学生配合,进行声音纠错。在课后练习中发现学生开始不满足于自弹自唱的练唱模式,结伴进行发声练习曲的弹奏,一个弹一个唱,有时一个弹,多个唱,互相纠错。练唱发声练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一步。
关键词:美声唱法;松弛;教学
美声唱法科学的演唱技巧所表现的歌唱艺术效果具有很高的什么价值,虽然这种技法更符合欧洲人的审美习惯,但这种唯美的艺术还是被全世界所喜爱和接受,很多国家的音乐工作者花毕生的精力去寻求美声唱法的科学依据和科学途径,并借此科学的方法来开拓本民族的声乐事业。美声唱法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规范化”,指的是大致统一的声音标准,这种统一的声音标准我们简单概括为“松、通、圆”,即“松弛、通畅、圆润”,也有人概括为“通、实、圆、亮、纯、松、活、柔”,不管哪一种标准,“松弛”都是美声的一个重要标志。沈湘教授指出:“要想唱好歌,声音既松弛又好听,首先是心理放松,其次就是气息稳定,加上好的、高的共鸣位置,最后排除嗓子上多余的劲,排除对声带发音的干扰,声音就松弛了”。声乐演唱过程中所发出来的声音是抽象的,这种“松弛”是人在外在声音刺激下形成的一种声音形象感知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在声乐的学习中要想获得“松弛”的声音,必须以外在的声音形象来引领人体内部发声肌肉群的协调运作。在地方高校中尤其是在我们少数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中,我们的办学必须继承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文化,同时必须吸收和借鉴外界优秀的技能技法,这样才能发扬本土文化。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以苗族和侗族的文化保留最为完整,凯里学院音乐学院不仅肩负传承传统原生态唱法的文化重任,还担负着引进西洋美声科学唱法的重任。吸收美声唱法中科学的因素,但不改变本土文化的特点,既做到传承又能做到发扬。笔者认为可以从“松弛”入手。
一、本科生的教学
凯里学院音乐学院自2006年升本以来,虽然已经招收了十一届音乐本科生,但大多数的生源以贵州为主,期间也会向湖南、广西、江西、四川等省招收部分学生。生源中的大多数学生来自偏远的农村,虽然也是通过高考的专业考试,但大多数学生对科学唱法还是知之甚少,唱出来的声音偏“白、尖”等现象,这些现象在美声唱法中是不允许的。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发现,运用好“松弛”这一武器可以使大多数学生改变这一现象。首先,传授关于美声唱法的一些理论知识。本科生毕竟通过高中的学习阶段,有较强的理解和总结能力,通过大量书本知识的传授,让他们通过书面间接的知识指导自身的发声行为。让他们意识到美声唱法中,“松弛”是其重要的标志,松弛的声音不仅能让全世界人们接受,更重要的是,松弛的声音能给予听众松弛愉快的心情。其次,在技能技巧教学过程中,注意“松弛”技法的介入。在教学过程我们发现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被他的母语和本土文化所禁锢和束缚,最为常见的就是张不开嘴和声音发直。我们知道“张不开嘴”其实就是牙关紧,换句话说就是喉咙打不开,声音发直也是因为声带及其声带附近的肌肉群过于紧张造成的。我们必须先让他放松松牙关,嘴才能张开,口腔才能打开到歌唱的需要,之后才能慢慢的加入声音,最后在气息的支撑下把嗓子附近的肌肉群的多余力量消除才能做到真正的放松。
二、五年制的教学
凯里学院音乐学院五年制的学生都是初中直接升上来读大专的,五年制是专为传承苗族、侗族音乐舞蹈文化而设立的,他们生源主要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学生为主,招生考试中要求必须会演唱本土本民族歌曲、或演奏本土乐器、或跳本土舞蹈。因为五年制学生的招生门槛是比较低,所以我们学生的音乐素养也是很低的,很多的孩子来学校是第一次走出大山。这帮孩子的音乐素养是零基础,所以在声乐的教学过程中也是很头痛的,他们没有读过高中,文化水平也不是很高,声乐的理论知识不能急于传授,只能通过传统的口传心授的办法进行教学,这种状态一直要持续一年深知更长。五年制学生学习声乐的过程分两种,一种是美声科学发声方法的学习过程,另外一种是原生态唱法的学习过程,期中原生态唱法主要以苗歌和侗歌为主。原生态唱法主要以真声为主,真声、假声区分明显,音色特点是“纯净、透亮、纤细”等,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喊、扯、白、尖”等现象。其实所有的这些现象都与“紧”有关,期中有牙关紧、气息僵、喉咙紧等特点,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解决的,而五年制开的独立的声乐课程就是美声发声方法学习课程,就是利用美声的“松弛”等特性来解决原生态唱法的缺陷,教学生如何打开、如何运用共鸣、如何放松身体、放松喉部肌肉群等,利用美声的科学性弥补本土音乐的不足,如现在很多的在当地比较出名的原生态歌手都是需要进过多年的美声学习训练才唱出来的。总之,在声乐的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好“松弛”这套歌唱技法,能为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做贡献。
作者:李乐天 李小娟 单位:凯里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