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艺术服务社会实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声乐教育;实践训练;策略
0 前言
众所周知,声乐艺术是表演的艺术、实践的艺术。声乐艺术实践的方式、途径很多,形式也颇为丰富多彩。例如,声乐艺术实践方式、途径大体可分为声乐教学观摩、声乐考试、声乐汇报演出、声乐选拔和比赛、毕业音乐会、个人演唱会、卡拉ok演唱、文艺汇演、慰问演出、专题晚会,群众文化活动、大学生社团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区表演、暑期艺术实践、录音录像等。声乐艺术实践的演出形式可以分为独唱、重唱、对唱、小组唱、小合唱、大合唱、表演唱、音乐小品、音乐剧、歌舞剧、歌剧片段等。所有这些活动依据性质、目的、内容、环节、形式的差异,体现了不同的演唱要求,具有不同的表演实践内涵。总体而言,声乐艺术实践活动共计可以分为三大基本类型,即声乐教学实践、校园文化艺术实践和社会艺术实践等。高校要想真正加强声乐教育,就要坚持将其落实到实践中去实施,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掌握声乐水平的质量只有靠实践去检验。没有实践训练,声乐教育只能说是流于形式。
1 声乐教育必须注重实践训练
1.1 在课堂中加强实践教学
声乐教学实践活动属于与课堂教学工作直接联系的实践内容,如声乐观摩、声乐考试、声乐汇报演出、个人演唱会、毕业音乐会等。这类实践主要用于检验学生阶段性声乐学习成果,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相对正规的实践演唱机会。其中毕业音乐会是全体毕业班学生共同参与的正式文艺演出活动,声乐节目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项活动为毕业班学生提供了全面展示全学程整体学习成果的机会,是艺术专业学生大学学业的全面总结,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训练,可以让学生全面巩固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1.2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实践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声乐实践,形式非常丰富,生动活泼,贴近大学生生活,而声乐活动是其中的一项主要内容。这类活动的主要形式有,校园歌手、校艺术团、合唱队、文艺汇演、大合唱比赛、专题晚会、节日联欢会、社团艺术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等。由于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是面向全体在校学生的音乐活动,而作为校园文艺活动的积极参与者,音乐专业的学生能够以自身的专业优势对这类活动起到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例如在全校性的合唱比赛中,音乐专业学生完全有可能成为参与非音乐专业院、系排练、辅导工作的组织、训练、指导的核心力量。通过这类活动能够很好地培养、锻炼和提高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为日后开展教育实习、社会实践、群众文化活动,以及为日后从事音乐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在其他各类音乐活动中,有关声乐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对活跃大学生业余校园生活具有积极意义,而且为音乐专业声乐方向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有利于学生通过实践发挥自己的艺术专长,增长艺术才干,提高实践能力。
1.3 在社会中加强实践训练
社会艺术实践是音乐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这类活动主要通过面向社会的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开展社会音乐普及、宣传、教育、娱乐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联系社会、接触社会、服务社会、体验社会生活的实践平台,推动了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促进了社会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建设,宣传了学校和系科,扩大了办学的社会效益。声乐社会实践活动是音乐社会实践的必要组成部分,与校园音乐艺术活动相比,其演出的艺术实践舞台从校园搬到了机关、厂矿、部队、社区、农村、城镇的社会舞台。由于社会实践的演出地点、场地、听众、环境等物质条件相对复杂,因而加大了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和面对不同条件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开展工作的难度,从而对学生的能力、水平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考验。这类活动主要有慰问演出、公益演出、群众文化活动、大型政治活动、主题演出、社区表演、送戏下乡、暑期艺术实践、街道宣传、志愿者活动、录音录像,以及电台电视台的文艺演出和比赛活动等。这类活动因活动主题、参加者、欣赏者、演出形式等各种因素的差异很大,所以实践演出的要求、标准和效果均应体现相应的差异。参与活动的学生一定要注意活动结束后的回顾与总结,以扩大艺术实践的成果,使艺术实践活动同时成为自我学习、锻炼和教育的有益活动。
2 结束语
声乐教育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涵盖面极为广阔、宽泛,且始终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话题。其训练的方法、手段、步骤和内容远远超出了前文提及的若干方面,但不管怎样,任何一项歌唱训练内容都需要受自身内在教育教学规律的具体制约,而任何局部问题的解决也都必须在其被纳入整体歌唱操作实践中加以检验时,才能检测出训练质量和效果的优劣,才能明了声乐训练的方法、手段是否正确、奏效和得法。只要我们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注意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练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积累、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创新,可以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增加,我们的声乐技能技巧一定会越来越完善,我们的声乐能力水平一定会越来越高超,我们的艺术表现、创造能力也一定会越来越成熟。
参考文献:
[1]李琦.漫谈音乐美学中的声乐美学[J].艺术百家,2005(4).
关键词:办学特色 艺术教育 探索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与普通文理科教育相比较,艺术教育本身就已经具备相对的特殊性。但是,高等艺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同样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规范管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树立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把提高教学质量当作学校的根本任务来抓,确立、强化办学特色。
什么是办学特色?现在有句很流行的话:“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精)。”笔者认为,这还不足以表述一个学校的特色,“有”“优”“特(精)”更多地表达了学校办学过程中的项目特色及其强度,难以概括学校的整体特色。“特”,唯一也,学校的唯一性应该来自学校独一无二的办学历史、不可替代的社会贡献。因此,学校的特色应是办学传统的积淀,是办学理念、发展定位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原则、思想,并由此在教育功能的发挥及办学实践中形成与其他学校区别开来、为社会认同的不可替代的学校形象。因此可以说:办学特色是学校必然存在的理由,是在未来教育发展竞争中立于不败、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地方高等艺术教育如何找准定位强化特色?云南艺术学院办学特色形成和强化的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坚持办学传统,实践办学理念是形成办学特色的基础
云南作为边疆内陆省份,与内地及沿海地区相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相对较低、教育基础薄弱,但是,云南民族众多,具有异彩纷呈的多样性文化资源,堪称是“民族文化艺术的宝库”,向来有“歌舞的海洋”的美誉,各民族的民间工艺、美术也特色互异,各有渊源。作为身处这样环境条件下的一所省属综合性本科艺术院校,建立于1959年的云南艺术学院,自觉地将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的繁荣稳定、社会文化发展联系在一起,艰苦奋斗,从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中汲取养分,在5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立足地方,服务社会”的办学传统。明确了“继承传统,学习民间,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和“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教学为主,研究、创作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适度兼顾高职高专教育,立足云南,面向全国和东南亚地区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的发展定位,强化了“立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沉下去,浮起来,为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服务”的办学特色。
民间文化资源是社会文化的最终源泉。云南艺术学院在成立之初,就成立了“民族民间艺术研究室”,后扩大、更名为“民族艺术研究所”,坚持“沉下去”“浮起来”。“沉下去”,就是深入民间,挖掘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充分掌握原汁原味的、鲜活的民族艺术元素。“浮起来”,就是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整理、再创造,充分应用到艺术创作和教学中。对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收集、整理、研究活动,将民族民间艺术变成师生学习、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进入了课堂,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文化资源转化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由此培养了一大批繁荣创新民族艺术、建设发展地区经济文化需要的人才。可以说,云南艺术学院的历史,就是研究、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为地方培养留得下、用得上、顶得住的高级艺术人才的历史,正是在这个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有传统,明晰了办学理念,在办学理念的实践中,形成了自身鲜明的办学特色。
二、关注现实,服务社会是办学特色的生命力所在
办学特色是必须有迹可寻并取得社会认可的。传统的高等教育更多地强调“培养人的理性、理智和心灵”。现代大学逐步明确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通过人才培养及人才功能的发挥为社会发展服务;通过围绕人才培养开展的科研、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影响社会的发展。因此,学校教育走出象牙塔、关注现实生活,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形成、强化找到了源头活水。
云南艺术学院作为一所省属综合艺术院校,明确了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服务,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服务,为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需求服务的办学目的。围绕这一目的,树立了从地区民族艺术文化资源当中汲取养分做强特色的自觉意识。
(一)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全面体现办学特色
首先,确定了“专业建设工作必须有利于支持省政府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发展战略,有利于培养保护、整理、研究、传承、发展以及科学开发利用云南少数民族艺术的各类适用的专门人才”①的原则,主动适应云南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制定鼓励政策,加强学科基础建设,构建了素质良好的学科梯队,形成了《云南民族民间仪式戏剧》《云南现代话剧运动史》《云南版画丛论》《云南民族美术简史》《云南洞经音乐》等一系列学术成果。设置了针对地方急需、办学特色突出的艺术设计专业民族民间工艺与设计、舞蹈学专业音乐舞蹈复合型艺术师资、绘画专业数码印刷技术等专业方向。强化了学科专业的民族、区域特色。
其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点、热点、特点”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从办学理念出发,确立了“尊重传统、懂得民间、面向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是教学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通过课程改革、调整,使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基点”就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才培养标准要求开设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基点”注重基础的知识架构,强调人才培养的社会普适性和艺术教育整体格局中相同专业的对接;“特点”就是在课程体系中强化注重地方、民族民间艺术特色和易于发挥学院优势师资、学科优势的课程设置。“特点”强调人才培养的指向性和人才定位的特点;“热点”就是关注时代、社会发展带来的新需求,关注学术前沿,开设培养适应发展需要的人才知识结构的课程或课程组,使艺术教育贴近现实需要,提高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热点”强调人才培养的时代性和适应能力。在新办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特点”“热点”课程平均比例达到30%左右。
再次,规范教材的选用,加强与特色课程相结合的特色教材的建设。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教材的质量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完善教材审定、选用制度、规范教材选用的基础上,加大特色教材建设力度。按每年学费收入的1%设立“云南艺术学院艺术类专业教材出版基金”,鼓励和支持教师编写与特色课程相结合的教材,资助出版了《云南民族美术学》《傣族舞蹈教材》《云南民族民间戏剧概论》《艺术英语》等一系列体现学科、专业课程特色,适用专业课程教学的高质量的艺术类专业系列教材。
(二)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使教育与社会需要对接、专业实践与经济发展同步、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贯通
首先,学科建设“走出去”“请进来”:积极承办、参与大型的学术会议及艺术院校的专业会议,如:“第五届华文戏剧节”“美国福特基金会云南原生态音乐国际研讨会”“中国戏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理事会暨中国戏剧现状学术研讨会”“全国美术院校图书馆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年会”“全国高等院校学报装帧工作会议”“全国艺术学方法与前景学术研讨会”“全国综合艺术院校交流协作会”“云南省高等美术教育教学研讨会”等。
其次,师资建设“走出去”:制定奖励措施,鼓励教师提高学历、访问进修。学校与国内外许多艺术院校、团体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请进来”:聘请国外专家、艺术家到校任教,聘请国内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院团的30多位专家为名誉教授、客座教授,请他们不定期地到学院任教、交流。实现了重点培养与普遍提高相结合。
再次,教学环节“走出去”:一是充分发挥专业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努力使专业教学、专业实践与企业、公司的商业需求结合,如《VI设计》教学与云南客车厂的形象识别需要结合、舞蹈教学实践为地方节庆活动添彩……二是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集中的地区或企业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开拓第二课堂,使师生直接接触鲜活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向民族民间汲取营养,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田野考察能力,锻炼实践能力,延续、创新民族民间艺术;三是有计划地组织“艺术下乡”;四是鼓励和支持师生参加全国性的比赛和展演,让教学成果和创作作品“走出去”:上至“中国艺术节”“99’昆明国际艺术节”“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春节联欢晚会”“桃李杯”比赛,下至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罗平“菜花节”和普者黑“花脸节”等民族、地方传统节庆活动,都有师生的组织、创作和表演。随着教育国际化的深入,近年来,美国、意大利、俄罗斯、瑞士、韩国、越南、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都留下了教学交流的足印。“请进来” :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备选项目的红河哈尼族多声部演唱被请进了大学课堂,把民间艺人请来悉心传授彝族栽秧鼓的24种鼓法、鼓舞、云南小三弦的演奏技法……
全方位地“走出去,请进来”,是艺术教育对民族艺术资源扬弃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创新的过程。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推动了教师的学术研究、教学研究,扩大了学术视野,为学校取得了学术话语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就实现了对社会文化建设的服务,支持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扩大了学校影响力,提升了自身特色形象和社会认可度。
三、坚持规范办学、科学发展是彰显办学特色的保证
管理规范是一切组织正常发挥作用的前提。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要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效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条件。高等艺术教育的特殊性使规范的管理对学校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艺术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主体的个性色彩,艺术教育的过程对师生的参与性、操作性要求较高,而教学结果与师生个性禀赋关系密切,客观上必须因材施教,因而教学过程往往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导致,也要求艺术教育工作者感性、个性特点强。这种特殊性往往成为艺术院校轻视科学管理、漠视管理效益的理由,也造成师生对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手段的不适应。因此,浪漫的艺术气质在管理工作上有时就表现为散漫的管理形态。
云南艺术学院自扩招以来,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学校发展有目标,学科建设有规划,人才培养有质量监控,特色建设有鼓励措施,基本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多方筹措经费,在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保证教学条件有保障和教学资源管理水平、使用效益的提高;适时调整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加大特色课程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学分制的管理机制,实现课外实践与课内教学互相促进。由于坚持科学发展,使教学条件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需要相符合、教育管理工作与人才成长、艺术教育的规律相符合、教育教学改革与教育的发展规律、教育为社会经济文化服务的宗旨相符合。既遵循了教育普遍规律,又突出艺术教育特殊性,学校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特色也不断强化,确立了在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战略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
如果缺少制度保障,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规模、质量、效益的平衡,结果只能是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不合格和《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亮出的红牌,枉论特色。
应该说,云南艺术学院在学科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及教学内容改造、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民族民间艺术教材的建设、教学实践的组织实施等方面都特色鲜明,各学科专业以其水平和特色确立了各自在我国高等艺术教育格局中的位置。但是,这些对于一个专业设置齐全的综合院校而言,都只能作为项目特色存在,是办学特色的具体表现、佐证。
办学传统、办学特色的总结和确立,使学校未来的工作目标更明确。目标决定发展方向和水平,“当一所大学创设了这样一个奖项,它就公开表明它最珍视的价值”。②愿每一所学校都珍视传统,在延续传统中正确认识、强化自己的办学特色;以出世的人文关怀服务社会,自觉地把办学理念实践于人才培养、科研创作当中,让校园里每一个项目特色都灿若星河,在世界艺术教育格局中,每一个艺术院校都能以其办学特色和学术话语璀璨夺目,并以其教育功能的发挥,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
注释:
一、树立结合意识,使声乐教学改革的创新做到有目标可循。
意识对行为具有指导性,人的行为受意识的支配和控制。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与创新是一种实践活动,理所应当受到意识的制约和限制。对于声乐教学改革的创新而言,树立起与社会对音乐人才需求相结合的思想意识,重新审视音乐人才的培养目标,才能使声乐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做到有目标可循。从目前一些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改革与创新来看,重视程度和决心是有的,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措施也在逐步地落实和展开,但却只是注重了专业本体的一面,形式上、内容上、制度保障上、促进机制上没有深入,实质的内涵,有的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简单变化。改革与创新是一场革命,没有打破 旧的决心和勇气是不行的,光有决心和勇气,找不准改革与创新目标和方向,也是不行的。声乐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目标和方向只能是以社会对音乐人才需求的基本观为导向,以培养能适应今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音乐人才为目标,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高校声乐教师从心理上克服畏难的思想情绪,从行动上要敢于承担改革与创新可能带来的失败效应。在探索中前行,在得失中成长。如果还是一味地沿用专业音乐学院的培养模式进行声乐教学,片面地追求声乐演唱的机能和技巧,而忽视音乐教育的情感性和审美性等特征,淡化音乐艺术的文化性,社会性等意识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必将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不被接受和认可,其危害是严重的,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发展,而且也严重制约和阻碍了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所以,树立结合意识,要深入脑海中;不能被动接受,而要主动改变。
二、突出创新重点,使声乐教学改革的创新做到有技可施。
声乐教学改革的创新要做到与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相结合,首先必须要了解和认识到目前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存在着那些与社会需求不相符合的方面。笔者认为,存在着几个“不符”。1、教学对象的培养目标与社会的需求不符。 普通高校音乐学院的招生对象与专业音乐学院的招生对象有所不同,在招生规模、录取标准、专业教学的师资配备等多方面都有区别,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不能用专业音乐学院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来进行声乐教学,把培养目标确定为“歌唱型、表演型”是不切合实际的,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成效。声乐教教师们应当理性地看待他们的声乐教学对象,“先天不足”的学生是普通高校音乐学院的多数。所以,重新确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音乐人才培养目标,成为声乐教学改革创新的先导。2、教学课程设置单一与社会多元化的需求特性不符。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课程设置单一是一种普遍的现状。声乐技能课,乐理、和声、钢琴和视唱练耳都只是围绕声乐专业主体的基本课程,缺乏与社会实践、社会需求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课程。即便是声乐课堂上,也没有系统的声乐基础理论的讲解,学生跟随老师简单、盲目的模仿歌唱,这样的教学,肯定是缺乏创新意识的。3、教学内容脱离实际与社会文化环境的需求不符。一直以来,普通高校声乐教学从演唱方法到声乐教材的使用上基本沿用了专业音乐学院声乐教学的一整套做法。“重洋轻民”与中国社会文化环境的需求不符,许多声乐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学唱大量的外国作品,而对歌曲的实际内涵不知所云。这样的教学与演唱根本谈不上音乐情感的表达,更不用说去很好地表现歌唱的技巧与能力了。
三、确立创新策略,使声乐教学改革的创新做到掷地有声。
(一)确立培养目标
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改革创新只有切实把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服务社会,传播音乐文化艺术的思想意识相结合,才能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艺术的繁荣,才能赢得社会的肯定和认可。1、培养学生的歌唱审美能力和音乐文化的鉴赏能力。
在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是必要的,但如果只是停留在这一层面,忽略声乐艺术是美和情感表达艺术的本质。学生就只能成为“发声机器”。歌唱的技能技巧是表现音乐美和情感的手段,而进行美育的教学才是声乐教学创新的关键。因此,在声乐教学改革的创新中,强化审美意识,培养审美能力是声乐教学中的重点。同时,在社会音乐文化多元化的环境中,学会鉴赏各种音乐文化类型也是十分重要的,培养这种能力,才能自觉地抵制一些“低俗、媚俗”的音乐文化对自己的干扰和腐蚀,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立足社会、服务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服务大众声乐文化的创新意识。
大众声乐文化的形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群众性声乐文化的普及是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具体表现。同时,高雅音乐文化对文化艺术市场的辐射作用,也是大众声乐文化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之一。这种社会现实的客观存在,要求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改革的创新中,要研究其特性,理性地认识这种文化现象对高雅音乐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大众声乐文化具有“市场性与通俗化”的基本特征,但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性与通俗化”的文化,它依然承载着社会的民俗民情、心理审美意识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容,认清这些,才能主动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服务大众声乐文化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帮助大众提高声乐文化的鉴赏能力和对不同声乐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3、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普通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创新要突出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成为“一专多能”、综合素质高,服务社会意识强,适应社会能力强的实用型、复合型的人才。一、提升文化素质。音乐生在入校前,由于要通过专业考试,将大量的时间用在了找声乐老师上小课,培训、补习视唱练耳和第二专业的学习上,对文化的学习放松了。而且,音乐生的文化要求要比其它专业低,客观上造成了音乐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先天不足,主观上也存在着一大批本身文化成绩较差的学生,希望通过艺考的捷径,跨进大学的门槛。所以说,文化素质差成了培养创新性音乐人才的一大障碍。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培养音乐人才的文化素质,开设各种与音乐艺术相关的其它课程,优化和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二、加强专业素质。专业素质的培养应当注入新的内涵,声乐专业的学生不应当只能唱几首歌,还应具有伴奏的能力、编曲的能力、指挥小型演唱会的能力等等综合性的专业素质,这样才能使声乐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三、锻炼艺术实践能力。声乐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在校内、校外进行一些声乐演唱活动,用以检验声乐教学改革创新的成效。在活动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能力,又能从另一方面开发学生的其它素质和能力比如:组织协作能力、交往活动能力、抗压能力等等。
(二)、创新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模式是声乐教学改革的实质性主体,一切新的观念、方法、措施都将从教学模式的创新上体现出来。新的教学模式应当是旧模式的扬弃,而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比如,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在保留的基础上,可以发展成一对二、一对四,一对多人的模式,在课堂时间的设置上可以相应地进行调整;声乐理论的讲解应当从声乐教师凌乱,无系统的传授中,利用现代多媒体的直观感,使学生能更加形象、具体地理解和认识发声器官的发声原理;确立相对全面、综合的评价机制,声乐考试不能只用一、二首歌曲的演唱作为考评的标准,这样会使得多数演唱能力较弱的学生逐渐丧失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创设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学生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艺术实践活动,既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演唱水平,又能锻炼各种能力,接触了社会,也是一种工作经历,为今后顺利的走向社会储备能量。总之,创新教学模式是全方位的、具体的、多层次的、开放性的,只要是不违背声乐教学的规律,受学生喜爱和接受的教学模式都可以试行。
(三)、重视声乐教师的队伍建设
【关键词】高校 社会公共文化 问题 对策
所谓社会公共文化,是指依托大众媒体、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资源,由公众参与、共享,反映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体现群体认同和社会归属感的观念、制度和文化活动的总和。社会公共文化不仅是社会成员彼此认同的基本尺度,还是维系良好社会秩序的精神纽带。
高校参与社会公共文化是我国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通过与社会接壤,以服务社会为主旨,积极参与当地市县、乡镇及社区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利于提高高校的社会参与,供文化于社会,集经验于学校,同时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炼才能于自身,获优势于就业。从全局建设上来看,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增幸福于民生,促发展于经济。当前,许多高校尚未有效合理地参与社会公共文化建设工作,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基于此,笔者主要探讨高校参与社会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充分发挥高校的社会文化功能,积极引导高校参与社会公共文化建设。
一、目前高校参与社会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偏重于自身公共文化建设,忽视社会公共文化输出
高校在自身公共文化建设上基本处于饱和状态。高校自身的公共文化即高校校园文化,同时也是从属于社会公共文化的一种,其对象主要作用于校内师生群体,内容包括文化政策、基础设施、文化活动、资源开发及文化服务等,既是由高校的组织架构及其运行规则构成的制度文化,同时也是由高校的物理空间、物质设施构成的环境文化,两者合一,相辅相成。据统计,2014年高校对自身校园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占到教育经费的0.7%,同比增长16.7%,而高校对外文化输出的经费投入连续三年持平稳不前状态;另外,高校内部的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占到文化建设经费的一半左右,而作为公共文化输出的主力军――文化团体建设费用则不到其三分之一,内外文化投入差距逐渐扩大。
高校在加强自身文化建设的同时却忽视了面对社会的公共文化输出。经调查发现,最近几年,许多高校在学生的物质文化建设上舍得花钱,搞建筑、买设备、修道路、建广场、栽花植树,另外对隐性的、潜在的精神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也不断提高,但是,高校对所在的社区、乡镇及市的公共文化输出的数量一直呈缓慢增长趋势,其形式和内容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另外,以台州学院大学生表演艺术团为例,其每年面向公众举办义演活动,这些活动既向社会传播了大学校园文化,更鼓舞了大学生们的创作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文化“双向”传播效果。 然而,这样一种大学校园文化向社会进行有效“输出”,并给大学的教育带来“正反馈”的文化传播方式尚未有相应的体制、机制支撑,也缺乏必要的载体、平台,急需场地资源、资金等社会支持。
(二)碎片化参与社会公共文化建设
高校碎片化参与社会公共文化建设,其主要表现在:输出内容的碎片化、组织管理的碎片化、时间空间的碎片化。
首先是输出内容的碎片化,即高校的社会公共文化输出内容被碎片化对待和解构。以大学生表演艺术团为例,改革开放至今,社区群众对大学生公演的艺术演出的内容了解和知识汲取的能力在不断下降。上世纪由于条件的限制,群众对文化艺术欣赏的专注力比较集中。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学生公演的吸引力和内涵逐渐被与之俱来的科技产品所肢解,大多数居民愿意“足不出户”,“蜗居欣赏” ,即使亲临现场观看的居民也未能全身心投入,取而代之的是手机百度、电影视频等等,对表演内容一知半解,失去兴趣。
其次是组织管理的碎片化,即高校在组织管理文化输出团体上采用碎片化的方式和手段,高校的文化职责难以发挥系统性作用。高校在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队伍进行“三下乡”服务时,往往忽视了服务人才的能力培养及安全意识教育,团队能力偏向于同一特点,未能真正做到“招贤纳士”,形成能力综合、全面特色的队伍。另外,管理学生不是自上而下、由点到面的循序渐进模式,而是以某一活动的圆满结束为目的,杂乱无章地各自进行实践,甚至擅自让学生参与无可预见性的危险活动。
再次是时间空间的碎片化,即高校的文化输出的时间具有随意性,地点带有流动性。每年高校社会公共文化输出的团队在与社会的接壤中未能形成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亦或是固定的时间安排,致使每一阶段的文化演出安排可临时更改或即时取消。另外,每年社会实践的地点在不断更换当中,往往忽视了同一实践地点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性,使得社会实践活动趋于表面化。
(三)高校内部公共文化资源开放尚显滞后
高校的社会公共文化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展现与该资源开发的滞后有很大关系:
第一,以高校的各基础设施优势作为辐射中心的经济圈小之又小,各地高校未能共享优质的基础设施,对附近群众居民有所限制和保留。例如高校对附近居民的开放时间和条件上,就制定了较为严苛的审查制度。此外,学校的部分基础设施对学生和外来居民实行无偿和有偿的区别对待,校内体育馆只对本校师生开放、游泳池对外开放实行收费制等等。
第二,以高校的课程资源优势为助力的“蹭课模式”还未形成,各地高校的课程设置对象局限于学生,对社会外来求知者“拒之门外”的现象较为普遍。高等院校具备丰富的知识底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对社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如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以其千年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人们内心世界那种对精神食粮的渴望,每年都会有大批的社会人员前去参观,并享受文化的盛宴。而在地方院校则不同,以台州市为例,台州市各大高校每年举办的专家讲座,名人访谈,学术会议等活动仅为省内各大名校的10%左右,社会求知者来校内“蹭课”的现象少之又少。
第三,以高校图书馆为支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尚未健全,一方面,制度上缺乏章程和政策支持。目前高校图书馆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中缺乏有效、合理的利益平衡机制,成为阻碍服务推进的最现实的障碍。经调查发现,大部分高校在管理体制上未能理清高校图书馆与各主管部门的关系,在图书馆与社会服务的渠道上尚无建立一套社会化服务的规章制度,缺乏具体的政策支持和有效的激励与评估机制。从法律层面看,无法有效指导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从工作动力来看,致使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动力不足,工作进展缓慢而缺少活力;另一方面,工作上宣传力度不够,信息服务渠道过窄。近几年来,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建设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服务于学生,馆藏资源、入馆培训、图书馆宣传等都是围绕校内读者进行的,往往忽视了“以人为本”的全面性,致使社会大众对高校图书馆缺乏了解,获取想要的信息渠道被堵塞。即使对高校图书馆有所了解的校外读者,例如各中小学科的老师、政府机关人员、老年读者等,由于网络知识缺乏、高校图书信息检索技能不足等原因,也影响了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完善高校参与社会公共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主题文化建设,保证文化输出质量
一是加强高校参与社会公共文化队伍建设。通过加强培训辅导,着力提高高校文化团体骨干素质和能力;通过团体骨干传、帮、带、教,积极发动全校师生参与到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当中来,不断壮大社会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二是加强高校的文化设施建设。把提升基础硬件水平作为加强高校文体建设的突破口,在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的基础上,加强同社区的相关组织、政府的有关单位、企业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力度,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三是加强高校的文化内涵建设。首先加强社会公共文化输出活动的思想指导,把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其次,对社会大众的兴趣爱好加以调研,分析并掌握大众对高校文化输出活动的新要求,总结新经验,推广新典型。三要经常进行经验总结交流,学校以不同的形式例如联欢、比赛、会演等展示活动成绩、总结交流经验,促进文化输出内容的进一步发展。
(二)提倡高校责任担当,履行高校服务职能
一是高校之间提倡责任共担,服务共进。以台州市为例,全市现有不同类型高校6所,但这几所高校之间共担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责任的合作有待增强,可以在多个领域加强相互间的合作,使各高校的文化资源真正实现共享于彼此,共用于社会。
二是高校提倡“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建立良好的信誉。高校要积极并善于争取政府的支持,积极同社会公共文化急需的社区或相关单位加强联系,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文体服务和信息服务等方式输出文化内容。如区校间可以签订共建协议和结为精神文明共建单位。一方面可以履行高校社会服务的职能,提高高校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能够发现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调整服务路径和方式,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加大高校资源共享,推动高校接壤社会
1.面向居民社区开放学校的各种文体活动。例如将学校即将举办的临时活动、学术报告、科普展览等安排告知各社区居民点,此举不仅能扩大学校、学生组织、学校文化在本地市民群体中的影响,还能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另外,也为高校消费群体提供了窗口,对于那些为这些活动提供赞助的商家,此举亦能于无形中扩大宣传的受众面。通过高校现有文化活动的开放化,来满足市民对精神食粮的需求,这是高校公共文化资源服务社会的必经之路。
2.面向居民社区开放学校的各种技能、兴趣培训活动。在高校资源向市民开放过程中,高校的体育活动场所、各类考试培训活动走在了前列,它们已成为高校资源开放与共享的常见形式,但这种开放亦不是由学校主动宣传而致,更多的是市民通过主动咨询而获得相关信息,又或得益于商业利益这只无形的手在推动着。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渐趋严峻, 闲赋在家的人员除了退休的老年人,还有为数不少的劳动力,因此可利用高校的师资、场所资源,为他们打开学校技能培训的大门,积极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促使其增强就业技能或丰富其生活内容。
3.面向市民开放高校校园资源过程中加强与市民的互动,听取他们对高校输出公共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高校管理层可增设意见箱,定期询问附近居民代表意见,不断完善文化输出过程的各个方面。另外,对于具有特殊技能的市民,亦可持开放态度聘请其作为学生社团组织的指导员――这种许多年前就被提倡的做法,在目前大学校园里并不常见,事实上却能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深邃、开放与包容,同时也展现出高校资源共享、接壤社会的服务姿态。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台州学院校立学生科研项目《高校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情况研究》(编号14XS51)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荆钰婷.以大学精神促进社会公共文化建设[J].精神文明导刊,2012,06.
[2]沈光亮. 服务购买: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J].情报资料工作,2011,03.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实践育人 构建途径
新形势下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高职院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①实践育人作为常规课堂学习的拓展和延伸,越来越得到学校的重视和社会的认可,并且已经成为学生在校期间踏入社会、检验自身的一个重要的机会和试金石。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实践育人环节开展的好坏,能否真正做到调动学生,能否真正起到育人作用,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和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实践育人模式的重要意义
所谓实践育人模式是指“以学生获得的理论知识、间接经验、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为基础,开展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密切相关的各种应用性、综合性、导向性的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促进他们形成高尚品格、祖国观念、人民观念、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合作能力的新型育人方式。”②实践育人模式是当今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方式,在培养的过程和环节里对学生的通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影响到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实践育人的主要内容以开展各类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主,它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呼应,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理论的培养,职业素质的养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
2 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途径
2.1 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融入到校园文化体系的建设之中
实践育人体系作为学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工作特色的体现,在育人环节里实践育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植根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如开展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促进大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提高,帮助大学生提高主人翁意识,同时还可以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走进社会。
2.2 实践育人体系的运行应不断拓展校际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③
校际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院所及各大企事业用人单位之问的合作与拓展,是加快推进“产学研”实践育人的重要补充。加快校企合作不但可以明确用人单位的真正需求,而且提高了教学环节的针对性。对于高职学生的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3 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应积极打造各种平台
第一,积极打造教育型平台做延伸。教育型实践平台是高职院校提得比较火热的名词,并且思政理论专家把它看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在教育开展的过程中,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生动形象的活动才能吸引学生。打造实践教育平台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结合书本知识带着实际遇到的问题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社会调查活动,帮助学生们走进社会,更好地去了解社会,正确认识和看待各种社会现象,掌握各种研究方法,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认知能力。
第二,打造创新型平台做带动。打造与专业相结合的科技社团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是当下高校又一育人平台,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及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各类学术研究、科技比赛及各种技术创新活动。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各类学生科研基金,资助学生开展创新课题和系列科技比赛,为学生的才能展示提供条件保障,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各类社团活动,为学生参加创新活动、展示个性和培养能力搭建平台。
第三,打造服务型平台长才干。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如开展“暑期三下乡”、“走进社区”、“科技惠农”、“助学支教”、“挂职锻炼”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不但帮助学生增强了走进社会,阅读社会、理解社会的能力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志愿服务热情,更好地回报服务社会,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广大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第四,打造文化型平台增内涵。校园文化底蕴是大学精神的体现,有着潜在的育人功能,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精神风貌的良好体现具有很强的塑造功能。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设各种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可以依托学校专业设置和专业特色打造各种特色和品牌的文化活动。比如开展各类人文大讲堂、科技讲堂、大学生科技节、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等等,充分满足学生的文化需求和展现需求,提升素质的同时培养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