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实践的基本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本文从民办本科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现状和特点出发,结合本人近20年的教学经验,分析民办本科院校非计算机专业VB程序设计教学的现状,通过实例分析的方法,引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思路和理念,旨在有效提高民办本科院校VB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VB程序设计是很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我们学校也不例外。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是民办公有本科院校,该学院的非计算机专业理工科学生全部必修VB程序设计,并且要求学生通过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且与学位挂钩。本人所教授班级学生每年等级考试的通过率均名列全院前茅,受到该院学生和教师的好评。今年在首次实行的由学生选择任课教师过程中,出现了“涨停版”状况,在短短的十分钟内,选我所授VB课程的学生人数爆满,导致后面很多想选修我的VB课程的学生没能选上,事后这些学生私下问我:“如果没选上我的VB课,能不能到我的课堂听课?”这件事情给我的触动很大,学生的认可是最高的奖励!通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终于摸索出一套适合民办本科院校的程序设计的教学方法。
1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吸引学生学好知识的必要条件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这个行业是一个非常神圣的职业。它不但给学生传授知识、解答疑问,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老师的一言一行都铭记在学生的心目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成长。所以教师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是非常重要的,在某种程度甚至比他的知识水平还重要。这是我的个人看法。要想做一名好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好人:一个有爱心、肯奉献、有责任感和心胸宽阔的人。具备以上特点,再加上渊博的知识,则具备了教师的人格魅力。现在的大多数学生虽然都是独生子、娇生惯养、相对比较自私,但他们很聪明,很活跃,很有正义感,明辨是非的能力也很强。他们当中绝大部分都是积极向上的,有进取心,想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给家长、朋友、老师以及社会一个完美的答卷。只是自制、自理能力相对较弱,需要老师的监督和帮助。这个时候因为离父母较远,每天接触的长辈除了老师还是老师,老师的作用就体现出来。有很多学生愿意找他们喜欢的老师交流,甚至做知心朋友。学生喜欢的老师一定是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这一点确定无疑。那么,一旦学生喜欢上这个老师,他们就愿意接受这个老师给他们传授的知识,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这种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不言而喻了。现在的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和多年以前不同,甚至有很大变化:当学生需要老师做长辈的时候,老师就好像他们的父母,给他们关心和爱护;当学生需要老师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的时候,老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关系,放下老师的架子,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甚至可以争论的面红耳赤。当学生需要老师做他们的严师,督促他们学习和上进的时候,老师就是一个有威严、神圣不可侵犯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成为一名会生存、会做人、会获取新知识的人,这也正是当今高等院校培养本科生的目标。
2从社会实际状况出发,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是: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就强调学习、学习再学习!也就是孩子除了学习之外,不能有其他事情可做,只要学习好,什么都好。所谓的“一俊遮百丑”,却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培养和教育,虽然政府也正在努力改变现状,但因为社会竞争激烈以及人口众多,一时还难以改变。正因为如此,家长也是为了孩子今后的生存考虑,不得不督促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其他方面的教育等上了大学再说。这就给高等院校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很多:首先是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目的不是很明确。其次是学生认为在大学里不用刻苦学习。因为在中学阶段学习很辛苦(这是不争的事实),学校为了升学率,学生为了考大学,甚至有中学教师给学生一种误解:上了大学就可以放松了。导致学生上大学后不爱学习,认为没必要再学习了,因为学习毕竟是一件很苦的脑力劳动。
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现状,我们的高校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也就是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结合实际状况,首先一个有价值的人一定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人,不管是民营企业家,还是公司里的老板、董事长或者CEO,其次,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也就谈不上更强的能力,这是一般的道理。每个人都想成为一个有价值、有作为的人,如果没有知识的的储备,没有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那他就很难达到目的。最后,学习无止境,学习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不单单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有学做人、学做事,学习别人的好经验,等等,就像北京大学学生侯东说的:“学习不单纯是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合理调配资源,善于处理一些环境影响并最终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目标”。
3采用适合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1) 消除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畏难情绪,给足学生一定能学好这门课的信心。
VB程序设计是一门计算机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概念,也就是学过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本操作,但计算机语言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不一样,而且差别很大,基本操作是固定的动作,通过反复练习就可以熟练掌握,而且效果显著。而计算机语言要通过思考、推理和判断才能给出正确的算法,也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并用程序设计语言把它正确地表达出来。难度要比操作大得多。很多学生在学习VB程序设计时,最难的就是入门这一关,特别是民办大学生更是如此,他们不习惯采用计算机解题方法,甚至觉得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太难学了,简直像天书。他们更习惯于日常生活中的解决问题的思路。针对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一般情况下我们首先要打消学生对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畏难情绪,给他们信心和希望,告诉他们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难学,任何事情都是一样,只要努力认真用心去做了,都能做好,包括老师本身,也不是天生就会程序设计语言的,也是一点一滴学出来的。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想把一瓶酱油(简称a)和一瓶醋(简称b)交换一下,交换后,原来装酱油的瓶子,现在装醋;原来装醋的瓶子,现在装酱油,问:我们应该怎么操做才能实现呢?学生会认为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很快就给出答案:先拿来一个空瓶子(简称c),再把a瓶子里的酱油倒入空瓶,然后把b瓶中的醋倒入原来装酱油的a瓶中,最后把倒入空瓶中的酱油倒入原来装醋的b瓶中,就完成了酱油瓶和醋瓶互换的任务。这个问题不就是程序设计中的两个变量交换值的道理吗!一个变量a=1(酱油),另一个变量b=2(醋),现在要把a和b的值进行交换,(相当于把酱油和醋互换)则需要引用第三个变量c(相当于空瓶),先用c保留变量a的值(把酱油倒入空瓶),即c=a,再把变量b的值给a(把醋倒入酱油瓶),即a=b,最后把c的值给b(把空瓶中的酱油倒入醋瓶中),即b=c,则完成了a,b两个变量值的交换。在程序设计过程中,有很多内容是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内容相似的,很好理解和掌握,相信同学没有学不会的内容。
(2)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步入正确的程序设计大门
在介绍VB内容的时候,教师不一定完全按照指定教材内容组织的顺序给学生讲解,因为教材本身就是一种参考书,教师可以根据大纲要求,把教材内容经过仔细研究、斟酌、提炼、总结和归纳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知识内容,再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展现给学生。如VB控件部分的内容不必在开始时全部讲解,结合实际情况,用到哪些控件再详细的介绍那些控件。首先把窗体、文本框、命令按钮和标签控件介绍给同学就足够使用了,因为窗体是VB程序设计的基石和容器,所有VB的其他控件都放在窗体中;文本框可以用来作为输入和输出界面;命令按钮用来激活代码的运行;标签用来注释。至于其他控件,如图片框、列表框等等可以在后面介绍到数组的时候,作为数组输出界面时再陆续介绍。总之,介绍的内容以实际应用为主,有应用的需求就介绍,理论联系实际,效果会更佳。
在介绍VB的语句语法时,不要急于求成,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再介绍相关的语法规则和语句内容,以问题驱动内容的进展。如设计一个加法计算器,用来求出n个数的和。如果n的值较小,如n=2可以直接把两个数相加,但如果n=20或n=50的时候,如何实现这些数相加呢?方法很多,但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循环语句来实现,引出循环的概念、语句和语法规则。
对同学们容易出现的一般性错误,尽量用通俗易懂的例子说明语句的含义。因为学生出错的原因就是没有真正理解语句的含义。例如,开始使用VB赋值语句的时候,很多同学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把赋值和被赋值对象写错位置。如把x的值赋给y,写成x=y,其错误的原因就是学生把赋值号“=”理解成数学里面的等号“=”了;同样的错误还有,把文本框1中的内容赋给变量a,表达成text1=a。针对这种错误,我们就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借钱”这件事情来举例说明,如名字为x的人向某人y借了500元钱,前提是y一定有500元钱(y=500),我们可以用式子x
在讲解程序设计算法的时候,尽量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理解和判断,最后推出正确的解题方法。先用自然语言分析和阐述正确的算法,然后再用VB语句描述出来,要把分析和表达的全部过程展现给学生,和学生一起分析和判断,最后再把初步写出的VB程序放在VB环境中调试和运行,验证算法是否正确。特别强调的是,有时需要故意设一些陷阱,让学生跳进去,也就是程序不要一气呵成,正确无误。故意留出一些关键性的,容易犯的错误,运行结果出来,发现错误时,学生会很惊讶,在分析的过程中,觉得应该不会出错,怎么最后结果不正确呢?这个时候教师也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让学生思考几分钟,再慢慢引动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想出解决办法,最后教师再给出正确答案。
归根结底,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最好能够把如何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传授个学生,这才是我们的教育目的,小之以情,动之以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慢慢的学生也就走进了VB这个新知识的大门。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适时地出现一些幽默的句子或片断,也会让学生觉得VB程序设计的课堂不是那么枯燥乏味。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学习的热情也就随之而来,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4结束语
民办本科院校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是一项复杂和持久的系统工程,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今后我们还要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在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同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完善我们的教学机制。
参考文献
[关键词]科研实践;物理化学;教学
物理化学是一门借助物理的基本原理,揭示化学基本规律的学科,也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具有理论公式多,推导复杂的学科特点。初学者往往感到抽象难懂,对数学知识要求高,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也往往认为理论知识学了没有用途,导致失去学习的兴趣。为了解决物理化学中抽象难懂的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教师授课时列举一些与生活实践相关的现象,借助物理化学知识加以解决,但是这只是一些简单的应用,并且借助于互联网络都能得到容易理解的结果,但是对于有一定知识水平的大学生似乎显得过于简单,并不能激发他们对物理化学学习兴趣,解决他们对物理化学理论学习的困惑,展示理论知识与科学实践和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从而体现物理化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价值。另外,物理化学中化学规律和数学公式都是从科学实践总结出来的,能指导科学实践活动。因而,在物理化学实际教学中,除了要结合生活实践之外,教师应该适当阐述理论公式的实际科研来源以及这些理论知识在科学前沿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应用价值,才能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到物理化学知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通过科研实例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化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科研能促进物理化学理论教学,也能促进学生对当前科研前沿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1科研实践对物理化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1.1物理化学理论在科研实践中的应用
尽管物理化学科研实践的实验方法和手段比较复杂,但是常常使用了大学物理化学书本上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因而,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合适的科研实践活动将其应用到物理化学教学中,以提高学生对物理化学基础理论重要性的认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基础知识,激发他们对物理化学学习的兴趣。这里我们以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在科研中的应用来阐述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已有文献报道具有缺陷的碳纳米管浸入到一定浓度的氯铂酸或者氯金酸溶液中,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能够观察到在碳纳米管的边壁缺陷上快速形成金属铂纳米粒子或者金纳米粒子[1]。这金属离子自发还原沉积碳纳米管上的现象归因于金属离子与碳纳米管之间的原电池效应,电极反应分别是PtCl42-+2e-=Pt+4Cl-,AuCl4-+3e-=Au+4Cl-。根据电极电势的数学公式计算出PtCl42-和AuCl4-的还原电势以及碳纳米管的氧化电势,并比较它们的大小,从而能判断出金属铂或者金粒子是否能沉积在碳纳米管的边壁上。更进一步地研究表明利用原电池效应可以在碳纳米管的表面边壁上沉积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铜、二氧化钒等中间价态的金属氧化物,计算这些金属离子与碳纳米管之间的电极电势ΔE=φ(Fe3+/Fe2+)-φ(R-CNTs/O-CNTs)、ΔE=φ([Cu(NH3)4]2+/[Cu(NH3)2]+)-φ(R-CNTs/O-CNTs)和ΔE=φ(V5+/V4+)-φ(R-CNTs/O-CNTs),通过控制溶液的pH值和碳纳米管的结构等反应条件实现中间价态的金属氧化物沉积在碳纳米管的表面,关键是通过原电池效应合成的碳纳米管-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在催化加氢反应、苯酚羟基化反应等催化反应中展示了比其他方法合成的该种复合材料更加优异的性能,体现了合理的使用电化学方法合成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2-4]。尽管这些科研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考虑的因素复杂,但是在材料合成方面的基本原理仍然是物理化学中原电池电极电势的相关基础知识。实际上,物理化学中热力学、溶液中的化学势、物质的相图、吸附脱附、动力学研究等基本知识在当前的科研都有广泛的应用,利用这些基本知识来验证过程的可行性或者借助它们推断出物理化学及其相关学科中更深层次的机理或者原理[5-7]。因此,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在当前的科学研究工作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是学生为今后工作和学习所必须要掌握的。
1.2科研实践对学生物理化学学习的促进作用
物理化学中的基础知识都是比较抽象,数学公式比较多,这增大了学生学习的困难,但是这些基础知识都是来自科学实践,相应地能用来指导科学实践活动,因而,学习物理化学基础知识的时候借助于科研实践来展示这些知识,能帮助学生更好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首先,科研实践的学术论文为了更好地解释相关原理往往都使用大量的图表或者视频,直观地展示和支撑他们的实验结果,帮助读者理解论文的结论。教师可以根据物理化学相关章节的内容提炼这些学术论文,在教学中利用论文中直观的图片或者视频给学生展示对应的知识点,使得抽象的知识图像化、具体化,同时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形象生动地呈现到学生的面前,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印象,促进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其次,物理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科研实践论文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更能让学生意识到物理化学课程中基础知识与生产实际有紧密的联系,而不是为了学习抽象的知识而学习这些知识。它们能够直接应用到实际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并指导科学实践和生产实践活动,使得学生不再认为理论知识难学而没有用途,更不会消极地学习和理解这些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点,甚至通过网络数据库等相关工具,更进一步地详细了解与物理化学书本上相关知识内容,从而间接地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最后,借助物理化学教学引入科研生产实践的概念,让学生接触基础知识应用到令人好奇的未知世界,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化学基础知识的兴趣。既使学生学习到必须掌握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同时又接触到物理化学方向科研和生产实践的前沿,掌握当前物理化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的动态。让学生从一开始学习基础知识灌输科研实践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本学科发展前沿和科研动态,使学生浸润在科研的氛围下,产生浓烈的科研倾向[8]。从而使学生寻找自身喜欢的学习方向和学习兴趣,建立严谨的科研和学习态度,刺激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望,并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为今后的工作学习提供基础。因此,物理化学教学中引进科研实践,不仅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形象生动化,而且能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化学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基本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望。
1.3教师科研实践对物理化学教学的重要影响
对于普通本科院校来讲,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改革都是围绕教学方式和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无法代替教师的角色,无法改变教师授课主体的本质,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导和示范作用才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鲜活,也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有直接地引导作用。因而,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决定了他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而科研实践活动对教师有很大的锻炼和启发作用,增加了教师的业务知识水平,对课堂教学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而,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实践工作[9]。首先,本学科专业教师开展科研实践工作之前必须不断查阅大量新的文献资料,了解当前科技发展的动态,及时跟踪本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更新和丰富本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这个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能更好地将当前本学科科技发展动态传授给学生,同时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教师将以新的高度去思考学科发展趋势,自然而然地应用到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而思考未来人才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的最佳方法。其次,教师从事科研工作对该学科未知领域的探索研究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能提高教师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培养教师一丝不苟和勇于创新的严谨治学态度、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良好的科研素质,激发教师的创新思想,迎合当前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潮流。教师在科研中的锻炼往往对学生起到表率作用,促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顽强拼搏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作风,对学生成才起到推动作用。此外,教师的科研成果能让学生直接感受到科研并非遥不可及,对学生有很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主动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实践,激起他们对物理化学基础理论学习的热情[9]。因此,教师要实现物理化学教学的改革创新,适应当前形式下物理化学教学的发展,仅凭教学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事科学研究去实践、去探索、去创新,进一步提高本学科的知识结构,从而加快教育观念的更替,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方式,将新理论、新方法渗透到物理化学教学实践中,才能改变多年从教的疲惫与困惑,同时也激发了自身潜在的创造力。
2结论
论文摘要:加强各个学科教学的实践性,既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目标,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基础。综合实践活动课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开展课程,不必拘泥于各个领域划分所带来的条条框框,而应该以课程思想为核心,最大限度地体现其设置的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是课改的创新,也是课改的难点。目前我市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分成了课时和教学内容相对独立的三个部分: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仅对应课改纲要中的研究性学习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下文中的综合实践活动也仅指这些内容)。其中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在课改前就已经设置,有现成的教材和比较明确的教学内容。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从2002年唐山市原新区作为课程改革试验区以来,到唐山市整个地区已经全面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仍然是个令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头疼的问题。这里面固然有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中考科目对其他科目的挤出效应、传统教学思维的转变不到位等等,但是,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的具体实施来看,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首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系统性和可考查性不够。
作为一个单独的课程,研究性学习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教学目标笼统而抽象,具体教学过程中很难确立系统性的教学体系。只片面强调类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的宽泛的教学目标,脱离我们现有的教学实际和教学水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无法具体衡量教学的进度、难易度及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不同的教师、学校和地区之间无法就教学效果达成比较一致的标准,从而使得准确的考查无法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实施。
课程的系统性和可考查性是课程存在的基础,这两点缺乏的后果就是教师感到课程实施无从下手,教学过程茫然无序。
其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式主义严重。
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基本是研究性学习领域。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和认知的方式,但是因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课程内容没有系统性,也不具备考查性,从而使得一种学习的方式在我们的课程实施中连续地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如果说学生在课程的起始阶段需要了解这种学习方式以便更好地实施课程,这还能让人理解,可是如果课程教学一贯如此,那就是形式主义了,是为了研究性学习而研究性学习。从而,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学校和教师仅仅是在应付视察、评估的时候才开展,因为他们觉得来回重复这种形式实在是没有必要,而我们的教学实际也根本不可能允许和无视这种浪费的发生。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问题的实质是课程内容。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都是一种方式,他们要经由具体应用,才能显示价值,而且其价值的大小也仍然依赖于具体应用,课程内容指的就是这些具体应用。不解决好这个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无论如何是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知识体系的,并且其目标也应该包括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这样的体系,而我们现在恰恰就是忽视了这重要的一点,没有与学生的主体课程紧密联系,从而也就脱离了占据学生大部分时间的重要课程的学习。当然,我们的本意可能是想将学生从繁重的重点学科的学习中脱离开,专注于诸如创新精神的培养。可是,我们真能够离开像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等这样的学科知识去谈创新,去谈素质吗?毕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必须将现有的学科知识体系适当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来,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真正成为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周围世界相联系的桥梁,激发学生学习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与现有课程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只有这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才有希望真正有效地开展起来。
笔者以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按照以下三条主线来安排:
1.科学实践。科学实践可以理解为“我们身边的科学知识”,即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周围世界相联系,甚至通过周围的世界来学习科学知识,这将会使得平时看上去枯燥无味的科学世界变得生动许多,使得学习也变得轻松而有趣。
科学实践的基本内容是利用诸如风筝、气球、指南针、望远镜、食盐等生活物品或者工具进行的成系列的展示科学原理的科技活动。在了解科学原理之外,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物品分类、测量和观察、周密思考、准确记录以及正确处理数据等等普遍需要的科学技能。这些科技活动应该是令人愉快的,有趣的和引人深思的,目的在于介绍科学概念和学习方法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要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家里、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学校,获取知识可以从身边开始。
近些年,国内引进的的国外科学实验教材大多数都生活气息浓重,深入浅出,重视培养兴趣,十分符合科学实践的要求,此类教材也为数不少,完全可以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为我所用。这些教材在知识体系上大多数都可以对应我们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学科的教学实际,相辅相成,既适合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也促进了各个学科的教学。
2.艺术实践。艺术实践的形式着重指情景化的戏剧表演、诗歌朗诵和演讲评论等。艺术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客观事实。学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不同的艺术形式和内容来加强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和分析能力。不用说,这些艺术实践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也有很大的益处。
艺术本身就是创造力的集合体,即使是同一内容在同一种艺术形式下,也可以得到不同表现。不同的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可以担当不同的分工,这既可以是内容角色上的分工,也可以是不同工作的分工(比如导演、舞蹈、演奏、服装、布景等),但都可以表现其对艺术的理解,可以更全面地培养展示学生的才能。
在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学科中包含大量的可以用作艺术实践的素材和线索。没有什么比亲身体验更能让学生提高对这些内容的兴趣和理解了,何况这些学科在本身教学中就存在有诸如表演、对话等等具体实践了。
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的勇气和信心也是艺术实践的重要目标,这将为学生在其他领域实践中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就是将学生从课堂上拉到课堂外,学校外,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获得体验与发展。如果科学实践和艺术实践都能很好的开展,那么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就将会有一个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包括,学生将知识与实际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待社会生活的事实能够具有批判和分析的能力,以不同形式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分工组织和团结合作的能力等等。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应该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之后对社会的一次全新视角的接触,这既是学生知识技能综合应用的过程,也是学生了解、认识社会,自身正确定位,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为社会服务的好机会。
在课程指导纲要中,对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内容领域目标、内容主题的维度和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都作了具体的说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应该按照要求分阶段、分内容、有重点地逐步实施,而不应该随意安排。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不仅仅是实践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只有教学过程安排有序、内容前后联系,才能使得这种学习变得有章可循。这里并不是反对整合,但是,整合的前提是学生对需要整合的各个部分自身都已清晰明了,否则就会欲速不达。
论文摘要:客观性概念是科学哲学领域的核心概念。随着科学哲学的发展,客观性的含义也不断发生变化:逻拜实证主义主张反映论的客观性,科学知识社会学(SSK)将客观性归结为社会利益,后SSK(Post-SSK)则将客观性定位于科学实践之中。与前两者相比,实践客观性具有更大的合理性。
客观性(objectivity)一词具有多层的含义,它有时会被用于表示某一类陈述即科学主张的性质,这时它会被称作“客观真理性”;有时会被用于表示人们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应遵循的程序和步骤,这时它被称作“客观程序”;有时,它也会用以指称合格的研究者所应具备的精神面貌,这时它被称作“客观态度”。海伦·朗基诺将客观性区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与真理和科学理论的所指特征相关,也就是科学实在论的问题”,另一层面是指某种“研究类型”。菲利普·基彻也将客观性的讨论主题区分为真理问题和辩护问题。
客观性有这么多的含义,我们也就可以在多种意义上来使用“客观性”的概念,如在“真实的实在”的意义上,在经验事实的意义上,在科学理论的意义上,在能够抹去人类情感特征和社会因素的意义上,以及在SSK所谓的权力与利益的维度上,诸如此类。因此,有必要对历史上的几种代表性观点进行厘清,以便于人们对客观性概念的把握。
一、逻辑实证主义:反映论意义上的客观性
逻辑实证主义的工作,主要在其自己所划定的“辩护的逻辑”的范围内展开,其核心问题是“科学知识的有效性问题,或者说,是使科学知识得到证实的可能性和尝试……”,实质上也就是科学知识对其研究对象即自然实在的反映性问题。正是在此意义上,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客观性是指科学知识对自然的反映,·····一种客观的真理假说比其竞争对手获得了更有力地证明支持,即更准确、更接近自然真理。”
具体而言,其客观性概念有以下几个层次:
(1)科学知识的客观性。这是逻辑实证主义客观性概念的核心。正如罗蒂所说,“那些希望协同性以客观性为根据的人(我们称其为实在论者),不得不把真理解释为与实在相符。于是他们必须建立一种形而上学,这种形而上学将考虑信念与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而客体会使真信念与假信念区别开来。这种镜式哲学,实际上就是一种符合论的真理观,即真理或客观性的根基存在于外在的事实或实在,进而,其标准也就在于两者之间的契合程度。
(2)科学方法的客观性。“存在着说明信念真伪的方法,这些方法是自然存在的,而不是局部适用的。”囚这些方法表现为某种认识论的规则或者标准,“借助于在知识生产中把科学家的双手绑在他们身后,这些标准和规则便可以保证科学的客观性。“这种方法论意义上的客观性更多地被称作方法论的理性主义。
(3)科学进步的客观性。传统观点认为科学是一种进步性的、累积性的事业,进步的标准在于后继理论比先行理论包含了更多的经验内容,并且能在更广的范围内与自然实在相符,更加逼近真理。
简单而言,这种客观性标准承认了独立于认识和评价主体的客观知识的存在,是一种符合论、反映论的客观性在当代哲学中的延续。“对自然的反映”,这是科学知识的一个最终目标,也是其客观性的一个核心标准。
二、科学知识社会学:“第一人称”的科学
然而,随着后实证科学哲学的发展,特别是库恩的范式理论提出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科学并不全然是由外在的自然或实在来决定,研究者的主体性因素更是渗透其中。范式理论打开了科学哲学的社会学转向的大门,成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这种新兴的研究旨趣与传统的“基础主义”完全对立,主张对科学进行文化与社会学的考察。他们自称为相对主义,“对我而言”,“对你们而言”,这些都仿佛成为了其相对主义的修饰语。其基本观点就是,由于参照系的不同,思想和实践方式的不同以及生活形式的不同,在这些不同的参照系之间、不同的思想和实践方式以及不同的生活形式之间,不存在客观的中立的判断方法,存在的仅仅是利益与权力的争斗;如果超出了共同体的范围,任何结论都不能宣称其具有有效性。因而,“并没有什么东西是正确的,我们都是在表达我们个人或者我们文化的观点”。所有的客观性宣称都是“第一人称的表白”。具体而言:
首先,将知识等同于信念。强纲领的核心原则是公正性和对称性。公正性原则实际上是把虚假的或不合理的信念重新拉回到了人们的认识领域之中,取得与真实的或合理的信念并置的地位;而对称性则又把两者从认识论中抽离出来,将关注点投向了造成这种信念的偶然的社会成因。布鲁尔有时也把对称性称为“对称”假设("symmetry"postulate)或“等值”假设("equivalence"postulate)。在解释等值假设时,布鲁尔巧妙地回避了矛盾律的问题;按照他的解释,“同一些原因类型应当既可以说明真实的信念,也可以说明虚假的信念”,这并不是说,我们的信念是同等程度的真实或同等程度的虚假,而是说,“所有信念,就它们可信性的原因而言,都是彼此平等的”,“无论真假与否,它们的可信性的事实都同样被看作是有问题的”,因此,“所有信念的影响,无一例外地都需要经验研究,并且必须通过找出其可信性特有的、特殊的原因来加以说明。这样,问题就发生转变了,即,由为什么科学能够提供更准确的描述,转变为人们为什么会相信科学能够提供更准确的描述。这样,认识论的问题便被规避了,问题从认识论进人了社会学。
其次,如果知识等同于信念,那么其可信性的原因何在呢?SSK将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的分析框架扩展到了对科学知识的分析上,其使用的基本的研究方法是案例研究。例如,在经过对引力波的详细考察之后,科林斯注意到了一个现象:如果科学家想要得到合理的实验结果,他就必须使用正确的实验仪器,但是,什么是正确的实验仪器呢,这仍然需要由好的实验结果来判定;如此循环不已,陷人了一个怪圈,这就是“实验者的回归”(experimenters''''regress)。但事实上,在任何一项现实的科学研究中,这种结果并未出现,也就是说,存在着“实验者的回归”的终结机制。科林斯将这种终结机制归结为“核心群”的磋商,而这种磋商背后体现的就是权力和利益。这正好契合了SSK所强调的利益概念。当然,科林斯采用的是一种经验分析的方法,而SSK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布鲁尔则通过对有限论的分析,对此给出了理论上的说明。布鲁尔认为,任何规则和术语的使用都是开放性终结(open一ended)的,即规则和术语的未来使用是不确定的,而其结束机制就在于利益;“规则解释的社会学的重要性在于,它认为规则是由共享利益所维持的实践,……它可能表现为先前的学科成就与公认的实践,或范式这样的特殊利益”“在原则上,规则的每一次使用都是可以通过谈判来解决的,而只有根据遵从着自己的倾向与利益,这种谈判才是可理解的”。简单而言,客观性仅仅是社会利益的一种代表。
至此,SSK从认识论相对主义(知识无真假)最终走到了社会学相对主义(知识都是相对于社会因素而言的)。在他们看来,传统的客观性并不存在,科学仅仅是一种偶然的、历史的文化,一种生活形式,一场并没有任何接近真理特权的游戏。科学也就成为了正如内格尔所戏称的“第一人称”的科学。
三、后SSK:实践客观性
在SSK各学派的发展如日中天之时,学术界出现了一些更为理性的声音。他们主张对科学进行一种彻底的经验研究,反对在科学之外预设一个实体,科学成为科学仅仅在于其自身,因此,他们主张用操作性语言代替表征性语言,用作为实践的科学代替作为知识的科学,从而对科学采取更为公正的态度。这样,科学的客观性问题也就转变为了实践的客观性间题。这些理论被统称为后SSK。后SSK有三个比较成熟的流派:皮克林的冲撞理论,拉图尔和卡伦的行动者网络理论,林奇的常人方法论。在此,我们以皮克林的冲撞理论为例来介绍后SSK的客观性概念。
在采取彻底经验主义的描述进路的基础之上,皮克林的实践客观性概念有两个特点:
(1)“瞬时突现性”,其基本含义就是“一种在实践中发生着的纯粹的偶然”。皮克林所构想的是一幅不可预期的图景,在其中,我们对下一刻即将发生什么毫不知悉,也不能从当下引申出任何能够决定未来文化扩展轨迹的线索。因此,我们只能在冲撞式的实践中,去发现下一个被捕获的物质力量是如何被建造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捕获只是一种偶然的发生。“纯粹的偶然性构成性地融人我们所理解和把握的冲撞模式中,并且这种构成性融人完全可以解释将要发生的事情。这就是……力量的舞蹈,阻抗与适应的辩证运动在力量的舞蹈的过程中实现。这种冲撞模式无休止地重复自身,阻抗与适应的力量持续地、不可预期地在其中实现。
(2)后人类主义特征,“客观性是从后人类主义的去中心化过程中瞬时突现出来的产物的一种特性”。皮克林认为,就SSK而言,其最大的成就就是将“科学中的人类力量主题化”,将人类与社会的维度置于科学研究过程的首要位置。于是,传统所认为的科学“对自然的表征只能理解为它是人类力量的某种构成”。皮克林将这种“视人类主体为活动的中心”的观点称为人类主义。而他所采取的是一种“后人类主义”、“后二元论”的立场,其手段与目标之一就是“人类主体的去中心化”。冲撞使得人类力量与非人类力量在同一时间出现,并且以不同的方式相互交织、相互界定。因此,对实践的这种操作性语言描述,“瓦解了人类主义者与反人类主义者之间截然分明的界限,进而转向后人类主义者的空间”,“世界以我们建造世界的方式建造我们”。也就是说,在物质世界和人类世界之间并不存在一个明显的分界,物质力量和人类力量相互影响,彼此之间是一种双向建构的关系。因此,各种力量都是内在于科学的,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根本的致因机制。
同时,在皮克林那里,科学的实践客观性是一个同时具有相对性、历史性和开放性的概念。说其具有相对性,是因为实践中的科学同样具有不可通约性,它们或相对于文化(皮克林)或相对于行动者网络(拉图尔)而存在;说其具有历史性,是因为客观性并不是一个静态的反映概念或者规定概念,而是对具有时间性的科学实践的一种历史性描述;说其具有开放性,是因为其历史性并不总是针对过去的,它同样针对将来,科学实践在未来是开放性终结的。
简单而言,实践客观性就是指,科学实践永远处于人类力量与物质力量的交织之中,其未来发展是偶然的、瞬时突现的,而且这种偶然性并不能为人们所预测,其发展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四、三种客观性概念的比较分析
为了论述的条理性,在此,我们先对逻辑实证主义和SSK的客观性概念进行比较,然后再就三种客观性概念的异同进行阐述。
简单而言,逻辑实证主义的客观性是自然实在论基础之上的符合论,其目的就是将科学发现过程中的一切非理性因素消解在认识论之中,其结果就成为了一种“没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SSK在社会实在论的基础之上,将科学视为利益的建构,其目的就是用社会学消解认识论,结果就成为了一种“没有认识客体的社会学”。然而,逻辑实证主义与SSK虽然在观点上两极相反,但它们却拥有同样的理论预设,即它们都采取了一种绝对主义的分析思路。
首先,从本体论角度看。本体论的绝对主义主张每一类事物都有唯一不变的普遍本质。在逻辑实证主义和SSK那里,他们都自觉或不自觉的假定了一个外在的绝对实体的存在。前者虽然反对形而上学命题,但如果不承认一个外在世界的存在,其客观性概念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对后者而言,它虽然反对将客观性归为科学的自然属性,但却为之寻找了另外一个绝对的根基—社会(利益)。社会同样是一个外在的实体。正如布鲁尔所说,“存在于‘知识’之外的东西,比知识更加伟大的东西,使知识得以存在的东西,就是社会本身。
其次,从方法论角度而言。方法论的绝对主义认为只有一类方法具有揭示事物普遍本质的奇效。在逻辑实证主义那里,就是规定一套“认识论的标准或规则”,以“保证科学的客观性”;然而,他们却在什么样的“标准或规则”能承担这一重任的问题上争论不休,从而陷人了深深的“方法论恐惧”之中。SSK,无论从其理论界定还是案例研究的实践来看,也都将社会学方法绝对化,认为只要将科学放在社会学的显微镜之下就能发现隐藏在科学之下的本质;这也是一种绝对主义的自信。
自称为相对主义的SSK缘何也落人了绝对主义、本质主义的案臼呢?我们知道,自康德以来,自然与社会的两分成为许多哲学思想的理论前提,逻辑实证主义即是如此,而将之作为批判对象的SSK竟然也没能逃离这一樊篱。而后SSK,则在此问题上与逻辑实证主义和SSK划清了界线。“删除SSK中的第一个S,是因为在理解科学实践和科学文化时,无需赋予社会因素以致因优势;删除SSK中的K,是因为在新的科学图景中的主题是实践不是知识”。也就是说,科学知识社会学中的社会维度和知识维度都已消亡,所剩下的仅仅是科学实践。皮克林的这句话清楚的表明了后SSK与此两者的分歧。
首先,从本体论上看,逻辑实证主义和SSK仍未摆脱康德式的自然与社会的二分状态,它总是试图在自然与社会之间选择一个绝对的基础。对逻辑实证主义而言,这个根基就是自然;SSK虽然在认识论上坚持对称性,在本体论上却极端不对称,自然被抛弃,社会极取代自然极成为了科学的根基。而后SSK则抛弃了这种外在主义的立场,皮克林凭借冲撞理论、拉图尔以广义对称性原则、林奇通过对“实验实践”的分析,打破了诸如主体与客体、自然与社会之间的根本界限,进而主张自然与社会之间的一种混合本体论。
其次,从认识论上看,逻辑实证主义与SSK两者都主张寻求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普遍本质。布鲁尔指出,“对于社会学家们来说”,“他们所关注的将是那些似乎在他们的研究材料范围内发挥作用的规律性、一般原理或者过程的地位。他们的目标就是建立可以说明这些规律性的各种理论”。正如林奇所批判的,SSK“从来没有放弃寻求超越或隐藏在遵从规则实践之下的解释因素的努力”。简单而言,其认识论策略就是,“揭开表象的面纱,以描述其背后的因果结构。与此相反,后SSK所关注的仅仅是可见的东西,关注科学的实际运行过程,并不去寻找表象背后的隐藏秩序;各种因素包括被逻辑实证主义绝对化的物质力量、被SSK绝对化的社会学因素,都内在于科学实践,不存在具有主导地位的单一要素。因此,社会学家的任务也就仅仅是描述科学的实际运行过程,描述科学实践。
再次,从科学观上而言,逻辑实证主义和SSK都主张科学是作为知识的存在,只是对于前者而言,知识表征的是自然,对于后者来说,知识表征的是社会。然而,正是这种表征主义的科学观,使得他们都陷人了“认识论的恐惧”之中,即对知识是否表征了自然或社会的恐惧。而后SSK则强调从作为知识的科学到作为实践的科学的转变,其关注点,便从传统的知识是否、如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反映了自然或社会,转变为描述科学实践中所发生的实际过程。皮克林强调冲撞、拉图尔强调行动中的科学(scienceinaction)、林奇强调本质(quididty)与特质(haecceity)之间的区分,其用意都正在于此。这样,科学就从一个静态的知识概念转变为了一个动态的时间概念,从理想主义的象牙塔走人了我们的真实生活。
五小结
关键词: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本质;特征;范式;分析
科学革命就是从结构到结构的转变,即范式的转换。“范式”一词是著名的科学历史主义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一个中心范畴,它是某个科学共同体共同的承诺的集合,而且是一种具有较强指导意义作用的范例,究其本质简言之就是一种科学发展的范例。他认为科学革命的本质在于科学结构的根本变革,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也不例外。范式,因其不可通约性和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的信奉而发挥作用,推动着整个科学的发展。
科学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库恩在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对整个学术界,包括哲学界、科学界等,产生了巨大的轰动作用。这个轰动效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提出的“范式理论”而引起的。范式,作为库恩理论的核心范畴之一,对科学乃至人类文明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范式的应用最初应用在分析科学技术发展的科学中,提出了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独到的见解,随着范式理论在分析科学发展过程中作用的不断显现,它的应用也超出了单纯科学发展的研究领域而进入了许多人文科学的研究,可以说,“范式理论”的提出是库恩在20世纪给人类文明做出的一大贡献。
1 “范式理论”的应用首先体现在指导常规科学的发展之中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库恩从科学史的角度阐述了他对常规科学的一般理解。“常规科学”是坚实地建立在一种或多种过去科学成就基础上的研究,这些科学成就为某个科学共同体在一段时期内公认为是进一步实践的基础。科学共同体是具体科学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科学实践者们达成的一种前提性的承诺,同时又是科学革命的对象,或者,至少是对象之一。常规科学的存在与发展就是建立在科学共同体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假定之上的。可以说,科学共同体是某一领域内的科学实践者之间在科学实践过程中达成的一种共识、一种用以指导自己在此领域从事科学实践活动的契约。而范式则是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这些科学成就在一段时间内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是一种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科学成就。某一个领域范式的出现,使这一领域研究的范围会变得越来越小,深度也会越来越深。取得了一个范式,取得了范式所容许的那类更深奥的研究,是任何一个科学领域在发展中达到成熟的标志。一门科学(我们姑且将其称之为科学),在未取得相应的范式以前,它的成员们就会为取得这个范式而努力。一旦取得了这个范式,那么,这门科学就进入了常规科学时期,此时,科学实践者们就会在这个范式的指导下展开研究活动。在这里,总的来说,范式指导的目的,也就是常规科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就出来了,即确定重要事实、确保理论与事实相一致与阐明理论,其实质都是为范式辩护,扩展、维护并完善范式,使其能更好地指导科学共同体成员的研究活动。范式之所以获得了它们的地位,是因为它们比它们的竞争对手能更成功地解决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为实践者团体认识到是最为重要的。但这些也仅限于常规科学发展的初期。到了中期,则会出现反常。所谓“反常”,即出现与范式所预期的结果不相符合的现象,也就是范式无法解决的难题。在常规科学中期,科学家经常努力去解决各种反常问题。到了后期则会面临着范式危机,此时,科学共同体中的成员唯一能做的就是用一个新的范式来代替旧的范式,于是“科学革命”便应运而生。科学革命就是从结构到结构的转变,也就是范式的转换,即一种范式通过革命向另一种范式的过渡。这也从一个侧面向我们说明了“理论要作为一种范式被接受,它必须优于它的竞争对手,但它不需要,而且事实上也绝不可能解释它所面临的所有事实”,这也是科学革命得以发生的先决理论条件,也为我们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原则。
这就是范式在整个常规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应用和在科学革命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常规科学发展过程中范式的重要作用离不开对其在每一个阶段所发挥的作用的研究。常规科学发展的初期是整个科学革命酝酿及发生过程的初始阶段,如果说常规科学为科学革命铺设了道路的话,那么对常规科学发展的初级阶段,即解谜阶段则显得更加重要,事实也是如此。
2 常规科学既是解谜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库恩从科学史的角度阐述了范式的理论,他认为一些科学成就要成为范式,应具备以下两个基本特征:它们的成就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地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同时,这些成就又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一种理论要成为范式是不易的,通向常规科学的道路也是艰难的。在进入常规科学阶段后,科学家也就开始了“解谜”的活动。在这个解谜过程中,范式的作用便首先凸现出来。
前面已有论述,在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实践者的使命不是再进行重复繁杂的重建工作,而是扩大范式所能应用的范围和精确性。科学家正是在范式的指导下,从事着常规科学中的“解谜”工作,推动科学向前发展。在这个解谜过程中,规则与承诺的作用不容忽视,而规则与承诺也导源于范式,前两者只不过是范式得以在这个过程中起作用的途径罢了。
谜是一个特殊的问题范畴,谜的驱动作用也是科学实践者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动力之一。而谜成为这个动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则在于存在着一个以上的解,这也是我们评价一个问题为谜的主要标准。如果一个问题被看成是一个谜,那么这个问题必定要有一个以上确定的解为其特征。但是,也应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规则或参加的科学实践者所达成的承诺作为限定这个谜的解的前提性理论。谜底必须有限制性,必须与理论相联系。解谜活动是有一定的目的性的,而这个目的性则是由这些规则与承诺所共同提供的,这也就决定了谜底也具有一定的预见性。
这些规则都来自于范式,是科学家得自范式之承诺的信息,在这些范畴中,最明显和具有约束力的范畴就是那种类型的概括。我们现在所习以为常的许多科学定律的陈述大都与这些类型的概括分不开。例如,牛顿定律在18世纪与19世纪时就发挥了这样的功能。而这样的规则侧重的方面乃是方法论上的,其后又有了一类更高层次的并且很少受时空限制的形而上学层面的规则和承诺,这类承诺再向上发展则是概念型的规则了。这是个越来越接近某个领域范式的过程,也是一个越来越抽象和哲学化过程。各种承诺――概念的、理论的、工具的和方法论的――所形成的牢固网络的存在,是把常规科学与解谜联系起来的隐喻的主要源泉。这又为我们展现了范式的巨大作用。在这里,还需要指出的就是范式的优先性。即不依赖于规则而存在并发生作用的性质。范式在离开规则的情况下也能介入常规科学并指导其发展。
在常规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即不断产生新的谜,常规科学的发展即是一个不断解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这个科学共同体产生的范式衍生出了规则,这些规则构成了解谜所需要的种种承诺,这些承诺为科学实践者解出谜底提供了限制性条件,也就提供了解谜的可能性,也就是说,范式指导常规科学解谜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范式又具有不可通约性和优先性,这两个因素就给与科学革命发生以可能性,也决定了科学革命的实质是结构、是范式的变化,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革命。范式是一种在新的或更严格的条件下有待进一步澄清和明确的对象。
在论述完范式在指导常规科学解谜过程中的应用后,我们再来重点看一下范式在处理常规科学发展过程中反常与危机以及促进科学技术革命中的应用。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众多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的概念,包括“范式”(paradigm)理论以及不可通约性、学术共同体、常态、危机等概念,创造性地提出了“革命是世界观的转变”的观点,极为深刻地揭示了科学革命的结构。这些新的理论在分析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本质特征的过程中应起到重要作用。
从物理学革命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物理学革命发生和发生的动力,即原有的物理学知识不能满足当时科学实践者们从事的物理学研究,运用范式理论则是在常规物理科学发展过程中,反常出现,进而引起了科学发展危机的产生。常规科学的发展会把一个以前只是使人苦恼的反常转变成危机的来源。伴随着这种危机程度的加深,科学共同体的实践者们越来越不满意他们以前所遵循的共同的科学范例,不仅如此,该领域的越来越多的实践者开始关注这些反常,当然也包括一些杰出的人物。当这种反常对科学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显现时,这些杰出人物就开始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了。常规科学的规则也就越来越模糊,虽则范式依然存在,但很少有实践者能同意别人对它的诠释。甚至以前已解决了的问题的标准解答也开始受怀疑了。一场以结构的根本转变为主题科学革命呼之欲出。
从以上理论中,我们也很清晰地看到了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发生的一些理论原因,适应新的科学发展的需要和现实的需求,寻求继续促进整个科学发展的一种新的科学发展理论,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中的过程及结果中我们也看出,整个科学技术革命均是伴随着新的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于科学实践--技术而发生和走向深入的。正如前面所论述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逐步走向深入,人们的对于科学技术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或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危机是新理论出现的前提条件,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的反常和危机的出现和发展是促进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
结束语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促进当代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场开始于上世纪中叶,以新科学理论的广泛出现和普遍应用于技术为特征的社会变革至今仍非常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若我们究其本质而言的话,它仍是一场科学革命,是结构的根本转变,是范式的转换。当前国内学术界,对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较多的缺陷,最主要和显著的就是对科学史研究的缺乏。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给我们提供了契机,我认为,我们此方面的研究应更加注重对范式的研究,注重从更深一层次去研究范式理论,力求在基于范式理论层面上理解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本质特征,推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继续走向深入。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韦日平,冯志东.库恩模式中常规科学研究的特征及其演变[M].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0:5.
[3]涂向阳,赵兴太.库恩的思想:常规科学如何形成[J].前沿,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