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

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

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 整合

1 定量与定性研究的哲学基础分析

定量和定性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背后有着不同的哲学主张。

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源于“经验论”。它认为世界的基本存在方式是物质,是可感知,可测量的,因而注重资料的收集和试验的反复操作,以此来奠定它的科学性。它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经验论”的代表洛克就说:“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在经验里扎着根基,知识归根结蒂由经验而来”。经验也即人的直观感知,人通过直观感知收集资料,然后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整理和分析这些资料,最后得出结论。无论对于调查法还是试验法抑或是统计法都秉承着这样的研究思路。

定性研究的哲学基础来源于“理念论”,又称“理性主义”由17世纪法国的笛卡尔开创。他们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的存在,因而不可能用一种显形的技术手段来测量,而要用一种内省的思辩的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认识它。“理念论”主张:可靠的知识是从先天的,不可否认的“自明之理”出发,经过逻辑推理而来的,通过直观的观察不可能获得对事物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因而研究方法只能是采取层层递进的追问技巧,通过语言内涵的追问和相互辩论来获得对一个事物的深刻认识。对于定性研究而言,语言是最强有力的媒介,通过先天的综合判断能力,不断的辨析来表达对精神世界的认识。正是由于这种对语言媒介的高度依赖,所以德国大哲学家海德格尔才说语言是存在的家。

从柏拉图的《理想国》提出“理性是灵魂中的最高部分,逻辑力量是灵魂的最高属性”的主张以来,定性研究就成为教育学研究的基础方式,尽管它受到实证主义思潮的挑战,但它的根基从未真正被撼动。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它所倡导的对个性主义的张扬使得定性研究找到了更大的空间。定性研究承认个体存在的独特价值,认为每个个体都是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精神世界,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和依据,为此它强烈地要求回复到个体的基本价值,揭示个体存在的意义,关注个体的生存状况。教育研究的意义不在于获得共识,而在于获得包容,获得一种尊重和解放的价值。

2 教育研究量化和质化的双重属性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有着量化和质化的双重属性。脱胎于自然科学的定量研究注重研究的“客观性”和保持“价值中立”,研究者事先运用假定,把相关的因素提取出来,然后运用工具对这些变量进行检验和分析,从而验证研究者的假定。这种研究最大的缺陷就是把复杂的现象简单化和机械化。与自然科学的稳定性相比,教育研究就是对人的研究,具有可变性,价值性和灵活性。教育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社会人文现象,其中既包含着客观事实,又包含着价值和意义???参与教育活动的人无论教师和学生都是价值负载体,排除了价值判断和情绪性的定量研究只能造成丰富的教育研究走向一堆死气沉沉的结论。

定性研究以其“思辩性”和“逻辑性”著称。教育研究中加入了研究者的价值观和情绪,经过一系列的推理和演绎得出个性化的结论,使得教育研究更接近本来面目。定量研究寻求的是教育规律的普遍性和必然性,而定性研究追求的是个别性和独特性。教育科学,研究人的科学,潘瑞华认为:“不想缝制一套对保罗和彼得都同样适合的标准服装,也就是说,它们想从现实的个别性方面去说服现实。这种现实决不是普遍的,而始终是个别的。”定性研究弥补了定量研究整齐化一的不足,开拓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视野,使得教育研究走向鲜活生动。

3 走向定量和定性研究的整合

3.1 走向定量和定性研究整合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定量研究在教育研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定性研究无论是研究的成果还是被研究者的认可度和利用度都明显处于劣势。在研究中重视观测的直观性,数据的可操作性,试验的可重复性和结论的普遍性,将复杂的教育系统从环境中脱离出来,固定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采用线性的分析手段来分析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者为了追求纯粹客观和精确化,不把自己的价值判断及偏好等主观因素掺入研究过程中,只注重研究活动中的事实,忽略了现象背后的意义和价值,这就造成事实研究与价值研究的对立和脱离。教育逐渐失去它本来得面貌,变成了一堆堆干瘪瘪的数据,一套套程序化的试验和一个个不容许人们再去怀疑的一致性的结论。教育研究追寻教育的本质就要建立明晰的价值标准之上,从提供的事实出发进行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范式的整合。

3.2 走向定量和定性研究的整合

3.2.1 思维方式的多元化取向

长期以来在科学和人文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下,我们的教育研究形成了一种非此即彼的逻辑惯性,造成了研究的单一,狭隘,僵化和封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而多元化的思维往往更能接近事物的本来面貌。它认为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中心,也没有一个终极的意义,没有任何形式的固定僵死的结构。华勒斯坦在其《开放社会科学》一书中曾经指出:“我们相信在一个不确定的、复杂的世界,应当允许有多种不同解释的同时存在,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多元化的普遍主义,才有可能把握我们现在和过去一直生活在其间的丰富的社会现实。”它强调真理具有多重性,同一教育现象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和阐释途径。教育科学研究需要一种宽容的的精神,尽可能接纳一切规则、方法、方案、标准及其差异性,要尊重多样化研究方法和结论的存在,把价值研究、事实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

3.2.2 研究视角的非理性倾向

理性主义在研究中一直几乎无可置疑的占据着主导地位。它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是人的本质,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如洛克认为:“理性应是我们最高的法官,应当指导所有事物。”理性主义追求绝对真理,承认同一性、崇尚整体性和绝对的权威,但却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挑战。如柏格森明确地指出:“传统哲学家全都犯了一种根本性的错误,认定任何一种认识都必须从一些有固定界限的概念出发,才能用这些概念去把握流动的实在。”这是对唯理性的研究视角的革命性颠覆。非理性主义开始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他们认为不存在绝对的普遍的真理,重视人的变动性和开放性,在研究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价值观,才能正确地理解对象和自我。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是教育研究的两种视角,教育研究应该采用任何方法,容纳一切思想,促进教育研究生气勃勃地自由发展。

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范文第2篇

一、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评价的现状

“科学引文索引”于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西方,当时,西方学术研究已经发展了一套较为完整稳定的体系和科学研究范式,学者们普遍遵守这一规则。学术研究是通过论文之间的引证和被引证关系,反映出学科发展的脉络和知识积累情况,发现科研成果之间的关系。我国学术期刊的评价因整体学术研发发展较晚而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的期刊评价研究得以起步,199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出版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我国期刊评价的开始。在学术研究迅速发展的今天,人文社会科学承担了更加重要的责任,这对我国社会转型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是中国文化的传承者,也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载体,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对于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发展具有着重大意义。与自然科学相比,社会科学的学科规范程度较低,在期刊评价时存在更大的争议。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在评价时有其特殊性:首先,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大部分均为综合性期刊,即期刊并不针对某一两个细分领域,而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大多会按一级学科进行分类,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其次,国内自然科学研究具有规范程度高标准统一的特点,在评价时,会有高度统一的学科基础,更易于用定量指标进行测算,因此自然科学的期刊评价认可度较高,而哲学社会科学的期刊评价并未发展成熟。和自然科学不同,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评价并不适合完全的定量评价,而是应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

二、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体系介绍

国内较为知名的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主要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编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以下简称社科院核心)、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北大核心)、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编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以下简称CSSCI)和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编制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以下简称《RCCSE期刊评价报告》)在我国发挥着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作用,其中北大核心和《RCCSE期刊评价报告》为综合性的,但包括了对人文社科类期刊的评价。

1.《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CSSCI,是由南京大学于1997年提出开发设想,1998年作为南京大学重大项目正式立项,1999年被教育部列为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其宗旨在于为科研管理提供参考、服务学术。这个项目首次在国内构建了CSSCI引文数据库,并推出CSSCI数据库网络版和光盘版。CSSCI的期刊覆盖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等众多人文社会科学,其中,经济学期刊数占比最大。在评价方法上,CSSCI按照文献计量学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内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进行评价,从而选出影响力大、发展潜力强、编辑规范的作为其来源期刊。到2015年年底,CSSCI经过(1998~2015年)18年数据影响力十分广泛。目前,教育部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已将CSSCI数据作为评估人才、项目完成情况、评奖的重要指标。

2.《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对国内期刊根据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进行鉴定的,其目的是优化图书馆的馆藏、为读者提供导读服务。北大核心学科分为24个专业大类和综合类,是对期刊进行登记划分,评定核心期刊的标准也是由大学图书馆制定的,采取的是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在定量评价方面,采用的是多指标的评价体系,从多角度对期刊进行综合性的评价,1992年开发之初采用的是载文量、文摘量、被引量等指标,发展到2008年以后,共有9个指标,新增系统收录、Web下载量等指标,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在运用指标定量评审的同时,北大核心的评审建立了专家评审机制。目前,北大核心已不仅是图书情报部门购买储藏期刊的参考,同时也为高校职称评定和学术走向提供了引导,对学术研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社科院核心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与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根据各界对学术期刊评价的实际需求,确定了核心期刊484种,牵头完成的评价报告。该评价较为注重被学科论文引用,期刊的整体评价会以期刊的整体被引用即学科被引用程度为评价导向,在具体评价指标的设置方面,主要以期刊的总被引、期刊影响因子、期刊即年影响因子等指标来衡量。社科院核心的学科共分为24个专业大类和综合类,其中,收录的刊物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类似《新华文摘》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文摘类期刊,另一类是知名度高、具有较高地位的报纸理论版和核心期刊的转摘文章以及部分高校收藏的核心资料等,第三类是指其他途径获取的人文社会科学类文章。总的来说,社科院核心是以“期刊在学科中的影响力统计”为主要导向,同时注重核心期刊的学理性和原创性,评选出的核心期刊少而精,体现了评价的自身特点。

4.《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

《RCCSE期刊评价报告》是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在2009年的评价报告,之后每1~2年都会一期,到目前为止共4期。《RCCSE期刊评价报告》从学术期刊的信息征集、评价对象筛定、学科分类、评价指标和权重研究着手,以定量的方式计算出期刊的排名和分级,采用6个评价指标,分别为即年下载率、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影响因子、二次文献转载或收录、专家定性评价。在此基础上,以计算机系统设计出一套专家—学者—办刊人共同参与的定性调查,这种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最终随着系统的运行自动生成期刊评价结果,产生期刊排序、分级报告等。《RCCSE期刊评价报告》在其不断的评价过程中对支撑其评价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信息征集系统”和“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不断优化,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使评价更加便利化和精准化。

5.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体系特点

国内期刊评价发展至今,被赋予强大的评价功能,可以直接影响学术评价。其中,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哲学社会科学的期刊评价一般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由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多样性,导致学者们很难用某几项定量指标对其进行很准确的评价,专家们进行定性的评价将对定量评价起到弥补的作用,将一些无法定量处理的元素加入,使得期刊评价更符合实际也更符合趋势发展。其次,哲学社会科学在对期刊进行评价时需要确定某一主题或导向进行评价,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的是,其应用范围更广,它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企业构建管理体系提供管理咨询、为激励员工提供举措,为人类自我认识做出共享等。因为应用范围广泛,若不对评价确定导向,将导致评价因素过多,无法识别重点,最终无法形成报告,因此,在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进行评价时,对自身的定位十分重要。最后,哲学社会科学的期刊评价中高校的参与度远高于自然科学期刊的评价。笔者认为,这是由于相对于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有更高比例的高校研究人员,而自然科学可能存在更多企业或者行业协会等团体进行研究,研究者在制定过程中有更高的参与度将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发展提供帮助。

三、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的期刊评价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发展上面临瓶颈,陷入困局。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期刊评价主体官方背景较为浓厚,以高校科研院所承担项目的形式较多,而欧美部分学术发展较为靠前的国家已形成了成熟的市场机制,由企业进行期刊评价且进行商业化模式的运作。当前我国的行政权力机构掌握了大多数学术资源,而他们的分配依据也大多来自排名数据,环环相扣,构成了当今最重要的学术评价机制。现有的评价主体大多依附于科研院所,经费来源于财政拨款,这也使得期刊评价本身难以具有公正的独立第三方地位。以1988~2011年CSSCI收录的期刊评价研究论文为例,受到各类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有139篇,占比接近总数的1/3。事实上,期刊服务的主体应当是学术界的用户而不是行政机构,现实未免本末倒置。虽然有关行政部门的评价服务必不可少,但还应以服务基层学术圈为主。二是模式仍然较为单一,主要还是采取收录论文、对期刊评级等方式,对于论文、期刊等相关信息的深度挖掘少,期刊评价的附加值不高,相关产品较少。例如汤森路透除每年出具期刊引用报告外,还有技术预测、人才推荐、促进相关领域技术合作等多种业务,既可以开拓自身产业链获取更多经济收益,又能从多视角多层次给期刊编辑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国内期刊评价最终给出的数据统计和排名,信息量单一,难以给期刊编辑提供更多有效的相关信息。三是评价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多样化审评过程。大部分评价方式仍以德尔菲法进行固定权重的设置进行评价,期刊评价重复度较高,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备。衡量指标也多以被引次数为指标,对于非引文类的影响力缺乏准确的测量方式。2004年,CSSCI来源期刊共有418种,其中自引率超过50%以上的期刊有27种,30%以上的有94种。CSSCI选刊曾一度弃用被引数量,直至2007年才重新增加这一指标。然而,2008年,依然有近120种期刊自引率超过30%。期刊评价时单纯使用影响因子选刊还可能使得一些刊文较多的期刊占据劣势(计算影响因子时的分母变大)。这种简单的期刊评价方式同时变相激励了部分期刊和机构采取不端行为刷高影响因子。例如,通过互引联盟刷高双方期刊的被引次数,一些高校甚至强行要求师生在发文中必须引用学报内容。定量评价虽然缺点明显,但如果单独使用定性评价则更难以让人信服。个人对信息的了解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局限性,专家评审也难免有失偏颇。四是评价结果缺乏针对性,较少根据期刊类别、科目的不同对其进行分行业、分学科的更具针对性的评价。在面对重点高校教师、职业教育教师、科研院所研究人员、企业研发人员等不同受众也缺乏更具针对性、层次性的评价。虽然近年来也产生了分目核心评价体系,但各个评价系统之间盘根错节、自我标榜,导致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难以作为权威评价参考。

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范文第3篇

关键词: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研究特点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3)04-0029-03

一、质的研究方法简述

(一)概念界定

质的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两大范式之一,是一种定性研究。质性研究从质的规定性方面来认识具体事物的一种研究方法。它表明该事物是什么,以什么方式存在着。学者陈向明对质的研究方法定义如下: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真实的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的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的探究,通过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进行建构从而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1]。一般而言,构成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有三:研究主体、研究环境和研究手段。根据陈向明对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我们可以观察到定性研究的研究主体是研究者本人,研究者本人是研究的认识主体;研究环境是没有控制变量的客观真实自然情境,是对现实中鲜活生动的田野对象的自然研究;研究手段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和访谈法等。

(二)两种研究范式的比较

定量研究认为教育研究对象是可以用数据测量,其理论基础是孔德倡导的实证主义,体现在哲学上是还原论的哲学思想。定量研究认为运用观察、分类的方法去探求事物彼此的关系获得的结果,才是正确可信的,并且认为复杂的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将其化解为各部分的方法,加以理解和描述。通过对各个部分的还原达到对整体的认识。实证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以物质方式存在的,研究主体具有可以认识物质存在形式的能力。孔德倡导下的实证主义的确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人文社会科学可以和自然科学一样进行缜密的推理研究从而让研究真实而非虚幻、精确而非模糊。但是他们忽略了在教育领域中对教育对象的定量化研究有着其天然的弊端:教育研究中研究对象为活生生的和大写的人。人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体。问题就产生了:人的精神世界如何运用实验去精准而缜密的测量呢?

另外,教育的定量化研究本身还存在着一个评价标准的问题,即在不同教育情境下进行的数据采集可能是不同的,显然会产生评价的信度和效度问题。教育的定量化研究也不能人为地通过操纵控制变量的方法去探索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2],毕竟在管理学中曾经产生霍桑实验的困境。与定量研究的理论基础不同,质的研究是建立在后实证主义和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定性研究注重关注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探究,这也恰恰是定量研究分析的短板。即展现出对信度和效度的追求。定性研究吸收了解释学中交互主体性这一理论,于是在研究中注重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定量研究的哲学思想不同的是,质的研究遵循的是整体论的认识路线。它认为:系统不能被人为简单地任意割裂为不同的组织部分,脱离其整体环境去分析某一部分是片面狭隘和受限制的。对于高度复杂的系统,这种做法就行不通,因此我们应该以整体的系统论观点来考察事物,任何事情都不能脱离其存在的环境,尽管会表现为各种具体性,但是却不能脱离其整体探讨具体性。如若离开了整体去讨论部分,容易走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常识错误。

在教育领域中质性研究把研究对象(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看成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由于社会生活是复杂多面的,即使某些数据或者是经验有一定的价值,但当时的条件脱离了特定的背景,并不一定会产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在教育领域中更是这样。由于人行为活动的复杂性,解释变量数据的变异性会更大,这样对于被解释变量,研究产生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教育对象进行研究时要运用辩证的方法论进行,即全面的整体的观点去考察研究对象的本质问题,质性研究力求从整体上还原事物的本真面目,反对定量研究的断章取义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二、质的研究方法特点

(一)主体程度深,研究主体与研究对象互动

在定量研究中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是相对淡化或者是分离的。由于定性研究的哲学思想吸收了解释学中主体间性的理念,认为活动中的人与世界的同一性,它不是主客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理解关系。在质的研究方法中,研究者本身是教育研究中最活跃的因素,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的工具,为了深入客观地了解教育研究对象的真实世界,自然就突出了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在此沟通过程中教育研究对象的活跃程度由此也提高了,也更有利于研究的深入进展。因为在质的研究方法中,研究对象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研究受力者和被动者,而是和研究主体一样主动参与教育研究中,研究主体与研究对象之间平等的沟通与互动真实地敞现了教育对象的真实生活世界,从而相对于定量研究通过控制变量获取稳定性较差的数据而言提高了研究的效度。

(二)过程开放、灵活、弹性大

定量研究具有程序固定化和刚性化特点,其研究逻辑与程序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是确立研究问题。二是根据已有理论提出假设。三是根据研究假设提出可以测量的解释变量,预先估计各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四是收集资料。五是分析整理资料,检验假设。但是在质性研究中,没有预先规划好的研究假设,在教育研究中是根据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互动的情况及时调整研究思路和研究策略,集中表现为了“因时而异”和“因地而异”。在自然情境下的质性研究中对研究者的水平能力要求是相当高的,一方面要求研究者能够及时有效的控制住研究场面,要研究者“相时而动”。另一方面要求研究者运用自己已有的各方面的知识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去探索教育研究对象的真实世界。

(三)人文关怀浓厚,凸显对个体生命的关怀

这一点正好与中国教育改革的理念不谋而合:关注生命历程,注重个体全面发展。由于研究者本身作为一种研究工具,所以,质的研究能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下能够观察教育对象的日常行为并且与教育对象成为密切的合作伙伴。只有深入走进教育对象的真实心灵中才能够得到最真实和最原始的研究对象信息,为进一步采取适当策略得到依据。在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沟通互动中,研究主体通常运用换位思维帮助自己摒弃原先主观形成的偏见并且改善心智模式,为形成正确的策略找到依据。当然质的研究要求研究者充分重视伦理道德,例如要对访谈对象的基本信息进行保密,这从另一方面也彰显了研究工作的人文关怀。

三、质的研究的优点及局限

(一)质的研究的优点

质的研究强调对研究对象的全方位整体性的考察。质的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逻辑认为社会科学中的各种现象是不同于自然科学中的研究对象的。在教育领域最明显不过的是,人是有思想有意志的,并且人的行为也是不确定性和偶然性的总和。质性研究反对定量研究方法适用于社会和人的研究。因此质的研究方法为教育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多种可能,适用于比较微观层面对教育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和分析,是一种深度描述,因此比较适合于对小样本进行个案调查,毕竟小样本容量小,可以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节省时间、物力和财力。

质性研究中研究者为研究过程的主角,亲自参与和经历研究过程,能够及时地了解研究的进展与过程。减少了定量研究中研究者孤立在研究过程之外而造成的信息失真,从而提高了研究的效度。研究主体在研究过程中方便把握研究对象的思想感情和价值标准,不会忽略社会现象的特殊性和小概率事件,从而进一步避免了在定量研究中用简单的变量与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来描述复杂现象,造成信息失真的可能性。

由于质性研究没有事先预备好研究假设,也不会准备问卷和调查量表。只是一种情境式的研究,在真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随时对问题进行修正和完善,这样质性研究就大大丰富了研究的弹性和深度,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由定量研究中造成的小概率事件的干扰。

(二)质的研究的局限性

质的研究中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研究成果受个人影响因素大。众所周知研究者是开展各项研究的最为活跃的因素,在真实的自然情境下研究者自身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显得特别重要,这就对研究者本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素质和价值取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是对研究者的挑战之一。另外在研究中也容易受到研究者主观态度和价值取向的左右,尽管研究者力求客观公正保持价值中立,但实际上教育工作者在进行研究实践时或多或少的受到自身情感认知水平的制约,正如“人的任何思想和见解都包含着一种任意和偶然的因素,这种因素依赖于个人能力、爱好和个人设置的界限”[3]。

质性研究小样本在微观层面进行研究,这样就很难运用于大规模大样本的宏观层面。在微观层面得到的研究成果在真实性和详尽性方面要优于定量研究,但是研究结果毕竟是小规模的适用,不具有普遍性的推广价值。

四、质的研究方法发展前瞻

综上所述,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各有优劣,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其本质上就是一种“工具理性”。在各种教育实践中,要综合发挥两种研究方法的“长板”,竭力避免其“短板”,达到研究效用的最大化。在实践应用中不可偏执一端,造成研究结果的偏颇。教育研究方法的范式不是终极的。因此任何一种方法强调到极致而完全排斥另一种方法都是推行方法论上的“霸权主义”[4]。本文观点认为:人类在认知复杂的教育世界时是“有限理性”的个体,而非“完全理性”。在教育研究中研究方法是一种工具,但是工具本身也是我们要在教育实践中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其实包含着一种元认证的含义。一种方法论与另一种方法论相比在某一领域或者层次上或许有一定优越性,但也并不具有能够全面推广的“普适性”。

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可以以个人的知识结构、偏好和学术研究兴趣进行选择。本文认为,只有打破封闭的研究范式允许和鼓励多元化的研究工具才能使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呈现出信度和效度的统一。这也是任何研究所极力期冀的。任何一种方法论都是在实践中形成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改进,而研究方法本身也不是静止的绝对的真理,也是在不断的发展和建构的。方法论前进一小步,都可能会带来教育研究前进一大步。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

[2]王坤庆.关于教育研究方法论探讨[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10):72.

[3][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M].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91.

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氧化说;现代氧化还原理论;比较研究

拉瓦锡的“氧化说”和现代“氧化-还原理论”的形成都是建立在大量的实验事实和理论假设之上的,拉瓦锡的“氧化说”作为现代“氧化-还原理论”的雏形,又为现代“氧化-还原理论”的发展推开了一扇大门。历史证明无论是对已有经验进行理论总结,还是对假说和理论进行实践检验,都会对科学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理论内容比较

1.拉瓦锡的“氧化说”的理论内容

1777年9月,拉瓦锡综合了前五年间的研究成果,向巴黎科学院提交了篇名为《燃烧概论》的论文,批判了燃素说的错误,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新理论,即“燃烧的氧化学说”。其要点如下:(1)物质燃烧时放出光和热;(2)物质只有在氧存在时才能燃烧;(3)空气由两种成分组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吸收了其中的氧,因而增重;燃烧后所增加的重量恰等于吸收的氧气的重量;(4)非金属燃烧后变为酸,氧是酸的本质,一切酸中都含有氧元素。金属煅烧后变为煅灰即金属氧化物。[1]这一以氧为中心的燃烧理论彻底颠覆了整个化学领域的面貌,正如恩格斯所言,它“使过去在燃素说形式上倒立着的全部化学正立过来”。

2.现代“氧化-还原理论”的理论内容

现代“氧化-还原理论”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的现代“氧化-还原理论”是以化合价为基础的发展阶段,后期则发展为现代“氧化-还原”的电子理论阶段。前期的现代“氧化-还原理论”从化合价的角度揭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宏观表现,主要内容归纳如下: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氧化数)升高的过程叫做氧化,元素化合价(氧化数)降低的过程叫做还原。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如果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即为氧化还原反应。后期的现代“氧化-还原理论”则从微观上揭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主要内容归纳如下:若一个化学反应发生了电子的转移,即包括电子的得失或偏移,则该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氧化数)升高,即失电子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发生该反应的物质是还原剂;化合价(氧化数)降低,即得电子的反应是还原反应,发生该反应的物质是氧化剂。

二、研究方法比较

1.拉瓦锡的“氧化说”建立过程中应用的研究方法

(1)重视观察和实验的研究方法。1774年,拉瓦锡用锡和铅做了化学史上著名的金属煅烧实验,在实验事实面前,拉瓦锡向燃素说提出了挑战,他认为金属煅灰的增重是金属与空气化合导致的结果,与燃素无关。氧气的发现促使拉瓦锡成功地完成了加热汞煅灰的实验,再次证明了拉瓦锡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同时证明了质量守恒定律。此后,拉瓦锡又做了大量的燃烧试验,包括金属的煅烧,非金属的燃烧,氧化物的热分解,以及大量有机物的燃烧试验,来证明其观点。由此可见,拉瓦锡极其重视观察和实验的研究方法。[2]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化学物质亦是如此。在拉瓦锡之前的波义耳、普利斯特里、卡文迪许等著名化学家就已经开始在化学实验中运用天平进行定量研究了,但是拉瓦锡将以量求质的思想应用到定量实验中,否定了燃素的存在,揭示了燃烧过程的本质。对于金属煅烧的增重来源,非金属燃烧是否增重等一系列问题,燃素说已经无法给出定性的解释。拉瓦锡通过金属煅烧实验,尤其是加热汞煅灰的实验进行定量分析,证明了是氧气参加了变化。十八世纪的化学家们用天平以量求量,而拉瓦锡却用其作为揭示自然界规律的重要科学手段。[3]

(3)运用化学史的研究方法。拉瓦锡“氧化说”的建立不是完全崭新的革命,而是以某种方式对旧理论扬弃(或重新组合)后再提出新理论的过程。为了研究在燃烧过程中空气所起的作用,拉瓦锡对大量的化学史料进行了研究,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寻求理论支持,去伪存真,在各种不同的理论解释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最终建立一座崭新的化学理论大厦。

2.现代“氧化-还原理论”建立过程中体现的研究方法:

(1)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思想。最初的氧化反应仅仅局限于燃烧反应,直到氢气在氯气中可以燃烧等实验事实的发现之后,人们才开始意识到没有氧气的存在,燃烧同样可以进行,氧化反应的概念由此拓展开来。化合价概念的提出,使氧化-还原理论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以化合价为核心的氧化-还原理论揭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宏观特征,即在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都存在化合价的变化。化合价电子理论的建立,更是让氧化-还原理论有了质的飞跃。以电子为核心的氧化-还原理论揭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微观本质,即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都存在电子的转移。从宏观特征到微观本质的探索历程,充分体现了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思想和方法。

(2)由定性到定量的研究方法。现代“氧化-还原理论”建立的过程中体现了由定性到定量的研究方法。笔者认为拉瓦锡的“氧化说”可以作为现代“氧化-还原理论”发展历程中的第一阶段,以化合价为基础的氧化还原理论是现代“氧化-还原理论”发展历程中的第二阶段,以电子为基础的氧化还原理论则是现代“氧化-还原理论”发展历程中的第三阶段。虽然在第一阶段的发展历程中虽然也体现了定量研究,但那是粗糙的,原始的,更多的则是定性研究。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发展历程中,伴随着化合价理论的发展,化学家们对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形式、结构、性质等方面的认识逐步深化和发展。化合价电子理论的建立,发展了氧化还原概念,将氧化还原作用与得失电子相联系。最为重要的是,对化合价的认识也从定性解释过渡到定量计算,从半经验性、半精确计算发展为全电子计算。[4]对现代“氧化-还原理论”的研究正式进入了微观的定量计算阶段。

(3)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现代“氧化-还原理论”的建立过程中体现了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作为氧化反应的对立反应,还原反应概念的提出与氧化反应并不是在同一个时期,它的提出是在氧化反应之后。最初,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对立关系并不被化学界认可,但在大量的实验事实验证之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对立关系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在二十世纪初,电子发现后,人们发现氧化反应包含电子的失去,而不一定得到氧,并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都涉及到电子的转移。在氧化反应被定义是失去电子的反应,还原反应是得到电子的反应后,研究发现,这两个反应总是同时出现。此时,两个反应联合在一起称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既存在共性的一面,即反应都涉及电子的转移,并且在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两者是同时发生,同时存在的。与此同时,两者又存在对立的一面,即一方失去电子,另一方则得到电子的相反的反应历程。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在这一科学发展历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三、理论及现实意义比较

1.拉瓦锡的“氧化说”建立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拉瓦锡“氧化说”的建立,堪称一场全面的“化学革命”,在化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拉瓦锡“氧化说”的建立了燃素说的百年统治,使过去以燃素说形式倒立着的化学正立过来。拉瓦锡“氧化说”的建立意味着神秘虚幻的燃素已经被真实的化学物质—氧所替代,拉瓦锡彻底摆脱了旧理论的禁锢,从根本上颠覆了百年来被倒置的观念,建立了崭新的科学的燃烧理论。

第二,在化学领域证实了物质不灭原理或质量守恒定律,并引入了现代化学方程式的雏形。古希腊哲学家一直坚信的“物质不能无中生有和有中变无”的思想,在拉瓦锡的定量分析实验中得到了证实。他还写出了现代化学方程式的雏形:葡萄汁=碳酸+酒精。质量守恒定律的提出、证实和运用在拉瓦锡“氧化说”的建立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论述。

第三,确立了新的元素观。元素概念经过了一个混沌的时期:元素被当成了化合物,化合物又被当成了元素等等。过去,燃素论者认为锡、铁等金属是由燃素和煅渣构成的化合物,“氧化说”则认为煅渣是金属和氧结合的化合物,金属才是元素。拉瓦锡制定了化学史上第一张化学元素表,使人们在根本上改变了对元素观念的认识,促进了化合物系统命名法的产生。

2.现代“氧化-还原理论”建立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现代“氧化-还原理论”的建立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其建立过程就是人类对氧化还原的认知逐渐系统化的过程。时至今日,现代“氧化-还原理论”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化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在科学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代“氧化-还原理论”为我们进行化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有了现代“氧化-还原理论”的理论支持,我们可以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对一系列氧化还原现象进行深入探究,把握其实质。现代“氧化-还原理论”是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理论,也必将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现代“氧化-还原理论”作为化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工具,在被不断使用的过程中也同样在经受实践的考验。

第二,现代“氧化-还原理论”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必需的能源;通过氧化还原的方法可以从矿石中提炼各种金属;利用氧化还原的电子理论可以将化学能和电能进行转化等。现代“氧化-还原理论”作为重要的理论支柱,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对于现代“氧化-还原理论”的研究有助于帮助研究者建立从宏观到微观,由现象到本质的哲学思维。纵观氧化还原理论发展的历程,氧化还原的化合价理论到氧化还原的电子理论的深入,充分体现了从宏观到微观,由现象到本质的哲学思维。对氧化还原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入、不断充实、不断具体,充分反映了人们对化学物质运动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人们的认知越深入化学物质运动的本质,其理论的表现形式就越抽象化,理论所揭示的客观规律也就越深刻。

通过拉瓦锡的“氧化说”和现代“氧化-还原理论”的比较研究,笔者深刻地体会到,在科学的探索旅程中,我们要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勇于实践。实践是发现真理、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在大家公认的理论,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确,也存在某些缺点或错误,在科学的实践中,要勇于克服缺点、纠正错误,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家治.化学史教程[M].第三版.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2]郭宝章.世界化学史[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

[3]袁翰青,应礼文.化学重要史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 问卷调查法 实证性 法社会学 实证主义

法社会学是对法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的一门学问,在社会学中运用的研究方法,在法社会学中的研究中同样可以应用。在对法律在社会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法律在社会中所产生的后果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社会调查法是进行这种研究较为常用的方法,其中问卷调查法又在法律现象的社会的调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法社会学调查中最为常用的一种调查方法。以问卷调查运用为主的研究方法在法社会学研究中已是最主要的类型之一,在法社会学的调研中应用比较广泛。美国社会学家艾尔?巴比称“问卷是社会调查的支柱”,英国社会学家莫泽则说“十项社会调查中就有九项是采用问卷进行的”。

问卷调查法,是指调查者根据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方案,通过设计一套要求被调查者回答的问题表来收集资料的方法。作为具体方法的问卷调查法有着与之密切相连的方法论背景或基础,是区别于其他某些方法的重要标志。问卷调查法的理论基础是实证主义哲学指导下的方法论,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实证主义方法论渊源于近代经验主义哲学,并在实验科学发展的条件下,由孔德首先提出来。他相信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有着客观规律,这些规律应该通过观察、实验、比较以及其它与自然科学一样的方法去发现。其基本的观点是:一切关于事实的理论知识都以经验的实证材料为根据,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纯客观的,社会现象也如同自然界一样服从于基本规律,我们在因果规律的探究中,就能够确定社会的秩序和运行。涂尔干实证主义社会学以客观性和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认为社会与自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都是受客观必然性支配,这就决定了其研究方法必然采用自然科学中研究自然现象的实证的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比较、检验等方法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及事物之间的联系。解释社会规律的具体方法就是在自然科学中已成功运用的观察、实验和比较的方法。正如涂尔干自己所说:实证社会学的“主要目的是将科学的理想方法扩大到人类行为的解释上,说明因果关系的必然性,社会现象的可理解性,对于科学和实践同样是必要的”。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笔者从问卷调查法的一些重要特征探析其实证性的特质:

一、从事物的现象出发体现实证的逻辑前提

问卷调查法主要针对社会中出现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从中进行抽样调查,在进行抽样调查的过程中,抽样的标准以及抽样的准确度都经过精密的计算。这种抽样调查的结果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社会现实的一般状况,体现了从个别到一般的发展规律。进行抽样的问卷调查的设计主要针对现实社会中出现的各种表征,社会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现象。问卷调查法主要针对这种出现的社会现象进行分别的归类统计分析,从而得出法社会学中所出现的各种法的表现形式,体现出法所产生的社会效果。

问卷调查法所针对的调查对象体现了实证主义的逻辑前提。实证主义强调知识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上,通过经验观察的数据和实验研究的手段来揭示一般结论,并且要求这种结论在同一条件下具有可证性。实证主义排斥传统哲学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反对传统哲学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和高度抽象思辨的哲学,主张哲学应当建立在来自观察试验的经验事实和实证科学的基础之上,把哲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任务局限在与科学有关的范围和领域。试图用“经验”、“感觉”、“要素”等取代传统哲学中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对立,以“中性”哲学自居。实证主义主张把知识局限在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之内,强调科学认识论的根本任务只是记录感觉、描述现象及其相互关系。实证主义者认为,人们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到某个事物的色、香、味、声、形,那么人们对于这个事物的色、香、味、声、形的经验知识是可靠的。“布莱克试图像研究自然现象那样研究法现象,试图从法现象中发现一个贯穿始终的描述法的发生与运行的根本规则或法则。他认为真正科学的法学研究是:(1)只分析法现象而不探索法本质;(2)法学的观念应是具体的,可与经验相参照;(3)从经验事实中不能推出价值判断。”这三条原则构成了布莱克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核心,也是所有实证主义者所共同拥有的方法论信条。

问卷调查法研究事物的外在表象,并且对事物的外在表象进行统计、分类、分析,体现了实证主义研究事物的出发点,及从客观的外在表象为起点,具备了其实证性的起点。

二、高标准化要求从形式上确认实证性

问卷调查法主要针对调查的对象,设计一整套的调查问题,从纷繁复杂的各种法社会现象中,根据在工具及程序上的高度标准化要求,将原本很复杂的社会问题,归结为事物的现象或者表象的一些规范化的问题,形式上表现出了从事物的现象出发来研究事物的本质。问卷是进行变量测量和资料收集的工具,而统计分析则是处理这种虽来自于样本却要反映总体的,以问卷形式收集的大量资料的程序。问卷调查研究的规范操作程序,还使得其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以迅速反映动态的社会信息,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通过问卷来收集研究资料,所设计的问题与项目都是由研究者根据课题研究目的和课题需要,严格筛选和精心设计的简明易答的问题或表格,因而它的标准化程度较高,较容易对事物的表象与体现进行定量评估。

问卷调查法在工具及程序上的高度标准化要求,符合了形式上的实证性。但是又常常使得原本很复杂的问题流于表面化,即形式的要求导致了内容的肤浅。形式化的表面的问题,很难对被调查者产生某种思想、行为的背景原因,获得直接的、切实的感受。无论是纷繁复杂的人类的行为,还是各种形式的社会生活现象,研究者在设身处地的研究同一问题,与他们面对一叠问卷表或一堆统计数据时,获得的感受是大不相同的。它只能获得书面的社会信息,而不能了解到生动、具体的社会情况。因此也只是从形式上确认其实证性。

实证主义研究方法所采用的研究方式最为典型的是定量研究,通过定量研究将社会现象及其关系和变化趋势用精确的统计语言描述出来,从而达到认识和预测社会世界的目的。定量研究在形式上确认高度标准化的要求,体现实证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涂尔干指出,社会学既然是以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的,那么它就必须注意到社会事实同时具有的物质性和观念性双重特征。因此,社会学方法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从社会事实的物质性特征出发,社会学是可以借鉴自然科学中某些普遍性方法的;另一方面,从社会事实的观念性出发,自然科学方法又需要经过某种形式的改变,才能允许被应用到社会研究中去。从法社会现象的物质性特征出发,即以形式的方式来体现其准确性、确认实证性。诺内特对此评论道,“拒价值判断于千里之外的实证主义立场的实质,意味着在法学研究中宁要无知也不要偏见;但实际上偏见(即利益、同情、感觉力、兴趣等)具有促进思考的能量,在无视一切价值的场合知识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问卷调查法也因此只是从形式上体现了实证性,而不能从本质上体现实证性。

三、逻辑演绎的特质体现实证性

问卷调查法的优点是它既可以用来描述某一事物总体的概况、特征,以及进行事物总体各个方面之间的比较,也可以用来解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体现其逻辑演绎的特质。作为一种实证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有着于众多自然科学方法相类似的逻辑程序。问卷调查法的逻辑演绎的这种实证性质,决定了它与随机抽样、与统计分析密不可分。或者说,问卷调查法实际上意味着抽样、问卷与统计分析三者之间存在某种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抽样解决的是调查对象的问题,问卷则是进行变量测量和资料收集的工具,而统计分析则是处理这种来自于样本却要反映总体的,以问卷形式收集的大量资料的必要方法。问卷调查法的抽样、问卷与统计分析体现逻辑演绎的特质。

实证主义方法论最大的特点是,要求每一步演绎推断必须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即推理的结果也可以直接用实践进行检验。法社会学不仅客观地阐明法律现象“究竟是如何”,而且进一步关注于法社会现象的原因和规律。实证主义把自然科学的方法论作为自己的基本原则,认为科学的假说必须由经验证据来检验,某一理论只有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才是可靠的。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虽然社会科学在方法、技术的运用上有其特点,但它在理论建构、证据搜集与分析、理论检验等方面所运用的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无本质区别。实证主义者坚持认为社会研究的逻辑方法是假设演绎法,科学假说的陈述必须由经验实施来检验,理论仅当它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时才是可接受的。获取经验证据需要采用实验、系统观察、调查、访问、文献考察等方法,其中问卷调查法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方法。实证主义者把自然科学方法论作为自己的基本原则,把自然科学当做科学的范例,在他们看来,社会学是也符合科学的逻辑的,当然法社会学的问卷调查研究方法也同样体现这种逻辑演绎的特质。问卷调查法中以抽样和问卷为前提,统计分析则是其逻辑演绎的具体表现。

四、问卷的准确性较低,其实证性降低

问卷调查法完全依靠问卷、依靠被调查者的自我报告来收集资料,调查者难以了解被调查者是认真填写还是随便敷衍。填答问卷比较容易,有的被调查者或者是任意打勾、画圈,或者是在从众心理驱使下按照社会主流意识填答;或者被调查者对问题不了解,对回答方式不清楚,无法得到指导和说明;或者对问卷的回复率和有效率低,对无回答者的研究比较困难。问卷回收不确定因素而影响回收率外,还有问卷的灵活性不够,多数问卷要求由结构式来回答问题,使被调查者的态度与观点不能充分说明和表达,并且,问卷调查与被调查者的文化素质有直接关系,特别是问卷要求用文字表述自己的观点或意见时,对文化素质较低的被调查者较为困难,因此问卷调查使用范围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客观现实的实际。因此问卷调查法的准确性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