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

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范文第1篇

作者:主学鸿 单位:云南财贸学院经济研究所

一、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TNCs)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增大,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国际直接投资是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动机”或“引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企业管理专家积极加盟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研究队伍,当然,迄今仍未创立能全面、科学、系统地解释全球性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在解释这种普遍的对外投资现象时,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显得苍白无力。在古典的静态国际贸易理论模型中,假定前提是:商品完全自由流动,而生产要素则不流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没有贸易壁垒(Handelsbarriere),因此,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易将保证资源的最佳配置。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认为,要素投人方面的贸易是不必要的。因此,厂商没有对外直接投资的积极性和动力。要提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就必须着眼于动态比较优势,修正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或另辟蹊径,设法寻找诸如厂商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理论、区位理论和资本理论等经济分支中的有机合理成分。52几乎所有的理论在解释对外直接投资时都构造了部分或局部均衡模型。艾尔迪莱克(Erdilek)1976年指出,由于多国公司(MNCs)最不可能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运营,因而微规经济学一般均衡的基本假设不适合多国公司。完全竞争假设对提出和发展国际贸易纯粹一般均衡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投资理论并末蕴涵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由于人们日益重视对跨国公司(TNCs)的研究,因此,能找到有关对外直接投资的资料越来越多。迄今,国内外学者对跨国公司的一般性质已有了深人的研究和把握。令人满意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应该具有三个基本特征。首先,这样的理论必须能够解释厂商对外直接投资这一全球性现象出现的原因。一个厂商必须抓有某种特定优势,才能克服在东道国经营分、子公司增加的额外成本。因此,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必须解释厂商所拥有的特定优势的来源以及其分、子公司如何与当地厂商、其他跨国公司进行竞争。最重要的是,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要能解释厂商为什么选择对外直接投资,而不选择许可证转让技术和出口。其次,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要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别布局和产业格局。最后,这样的理论亦应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双向流动这一常见的现象,即甲国的乙企业在乙国投资,乙国的甲企业亦在甲国投资。

二、现代意义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端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960年斯蒂芬•海默(St叩henH•Hymer)的博士论文《民族国家公司的国际生产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提出的寡头垄断理论。寡占反应理论是海默对跨国公司进行系统研究以后提出的。海默认为,直接对外投资的主要动机是厂商控制国外生产经营的愿望。之所以有这样的动机,是因为该厂商在国内不完善竞争条件下运营。他认为,控制国外生产经营的愿望,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其资产,而且是采取战略行动来消除国内外的竞争。海默还认为,为了充分获取厂商所拥有的某些优势和能力的收益,控制国外生产是必要的。他分析了厂商如何通过国际水平一体化和国际垂直一体化来充分利用、发挥自身优势的问题。因此,海默第一个提出,对外直接投资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寡占市场结构条件下使厂商所有权特定优势的收益最大化。海默亦指出,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涉及资本的流动,而且还涉及技术和企业家精神的流动。也就是,他认为,外国所有权往往是以厂商拥有的优势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因此,外国厂商对外直接投资给东道国提供了示范效应(demonstrationeffeets),因而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spilledeffeets)。后来,卡夫斯(R•E•Cavcs)对海默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经济理论(垄断优势理论)作了系统化。卡夫斯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出现在母国和东道国具有某种市场结构的产业。对于水平或横向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的特征是产品差异化和寡头垄断;而垂直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主要是为了避开寡占的不确定性和给新竞争对手的进人设置障碍。尼克博克(F.T一Kniker.boeker)进一步发展了跨国公司寡占理论,他认为,寡头垄断厂商相互跟随进人新的国外市场,是一种以对外直接投资作为防御武器的战略,即进行防御性投资。在寡占的市场结构条件下,一旦一家厂商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分、子公司,其他厂商跟着这家厂商对外投资,以抵消第一家厂商行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一般地说,产业组织理论或市场结构理论强调,在寡占条件下,厂商拥有某些所有权特定优势(theownership一speeifieadvantages),要让这种所有权特定优势在国外获利,最好是在国外建立分、子公司,而不是进行出口或技术转让。可是,什么是所有权特定优势呢?所有权优势的外延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技术优势。技术在许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一直起着中心的作用。这表明,一厂商想在海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希望在东道国开发利用其先进优势技术。从更广的意义上看,技术不仅包括着新产品、新机器和新生产工艺,而且还包括管理、市场营销等“软”技术。因此,有些厂商之所以在海外直接投资,可能是因为其拥有先进的管理和市场营销技术;但更重要的是,拥有先进技术本身并不是厂商技术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仅是一个必要条件而已,因为先进技术亦可以通过技术转让许可证协议、出口含有先进技术的产品等方式加以利用、发挥。第二是投人供给优势。激发厂商对外直接投资的所有权特定优势亦包括对某些自然资源,某些特殊类型的劳动、财力、知识等投入的排他性(即独家)控制,或厂商能以优惠条件得到这些投人。不过,对投人的独占控制亦只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必要条件,因而不能完全解释厂商为何对外投资,而不进行许可证技术转让和出口。第三是规模经济和风险分散化。所有权特定优势亦可能是某些大厂商在寡头垄断条件下获得的规模经济。由于存在反托拉斯几法或来自其他大厂商的有力竞争,因此,为了得到更大的规模经济,有必要对外直接投资。大厂商亦有能力将其经营活动国际分散化,这样就可以降低厂商的总风险。柯亨(Cohen)在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时强调了分散风险的重要性。他认为,为了分散风险而对外直接投资的观点是有很强说服力的。例如,这一论点解释了大厂商为什么对外直接投资倾向更强,因为大厂商所面临的风险更多、更大。该论点亦能解释双向对外直接投资形成的原因以及对外直接投资在不同的产业程度、水平不同的原因。不过,这种观点对一厂商在分散风险时为何要进行直接投资,而不是进行间接或证券投资并未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最后是资本市场不完善。国际资本的典型特征就是不完善。艾利伯在《一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一文中试图从新的角度解释对外直接投资。他认为,在寡头垄断市场条件下,大厂商在资本市场上拥有所有权特定优势。具体说就是,母国有些厂商能以比东道国厂商高的速度将相同预期收益流资本化,因为它们能从国际资本上借到利息率低的贷款。在国际资本市场中,决定贷款利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贷款所用的货币贬值风险。货币越强,贷款利息率就越低。跨国公司借贷时,贷款是以母国货币进行的。因此,美元趋强,成了受欢迎的货币时与东道国厂商相比,美国跨国公司实际贷款利息率较低,艾利伯的汇率理论能有力地解释50、60年代的对外直接投资,因为那时美元是强币。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以来,西德(BRD)、瑞士和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增加,艾利伯的理论亦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因为那时德国马克(DM)、瑞士法郎、日元都升值,是强币。不过,这一理论解释不了近年来美国、英国FDI持续增加的原54因。因为70年代末以后,美元和英镑都退化成了弱币。实际上,有相反的观点认为,一国货币弱时,一国厂商所受对外直接投资的刺激更大,因为厂商希望在强币地区投资以后,将外国货币兑换成本国货币时可能会获得收益。因此,对外投资是对货币贬值的一种冲销。很显然,艾利伯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不能用来解释相同货币区内国家之间的对外直接投资,而在50年代和60年代,英镑区内国家之间的对外直接投资很重要。此外,艾利伯理论亦解释不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不存在资本市场,或资本市场尚未形成,外汇受管…制,给对歹卜直接投资融有不同的来源和以不同一的货币为基础,因此,艾利伯的货币区直接对外投资理论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效的。以上所论及的所有权特定优势表明,成为跨国公司并在海外投资主要是寡一占市场条件下的大厂商。技术是关键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因而很多认为,在东道国建立国外厂商意味着资本密集型技术(这不太适合发展中国家)转移到了东道国。后来,小岛清和小择辉智对这种国际投资的寡占理论提出了挑战。小岛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主要有三类,即自然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和生产要素导向型。他俩认为,上述提及的由寡古市场条件下所有权特定优势激发起的这类对外直接投资不具有普遍性,它仅代表美国型对外直接投资;与此相对应的是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具体说就是,小岛清和小泽辉智认为,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是由具有相对竞争市场结构的中小型厂商进行的。此外,这些日本厂商转移的劳动密集型技术亦不是很具体的某项生产技术,而是不涉及最新技术、仅涉及成熟技术的一般产业经验或诀窍。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道国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因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日本厂商喜欢转移那些忱较容易学会、吸收、扩散和改进的劳动密集型技术。这几类技术自然与发展中国家(Ll)C。)拥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相适应。因此,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是顺贸易型的;而美国型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母国拥有比较优势和东道国拥有比较劣势的那些产业,因此,美国型对外直接投资不会促进来自东道国的出口,因而是逆贸易型或反贸易型的。韩国学者李春浩发现,在韩国和日本的直接投资中的某些证据表明,与美国型对外直接投资相比,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导向强,大寡占厂商起不了支配作用。其重要意义是,国际直接投资(FDI)垄断或寡占理论解释不了不以寡占市场结构、产品差异化和对高级技术的控制为基础的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的关键是,国际直接投资寡占理论,由于将自身限制在所有权特定优势上,因而限制了自身的解释力。就日本型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来说,应该强调的是区位特定因素。

三、由于垄断优势理论和寡占理论解释不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全部动机和战略,其他理论(如产品生产周期理论、区位理论)亦只能部分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时机选择、区位,因而70年代以后出现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内部化理论,并在英、加、美等国广泛流行。该理论实际上是研究所有权特定要素理论的扩展和引伸。由于拥有所有权特定优势,因此,厂商奉行外向型战略,是有利可图的,但这本身并不能解释一厂商为什么要直接投资,而不出口或以许可证转让技术。本质上,内部化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是将不完全市’场内部化。一旦不完全市场跨越民族国家界限内部化,跨国公司便形成了。因此,内部化和国际化有密切的联系,将一市场内部化的思想1934年卡尔多(N•Kaldor)在《厂商的均衡》一文中首先提及,1937年科斯(R•H.Coase)在《厂商的性质》一文中加以发展,1961年彭露斯(E•T•Penrose)又加以进一步发展。巴克莱(P•J•Buekley)和卡森(M.Casson)在《多国企业的未来》一书中首次将内部化思想引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实际上,早在1970年海默和约翰逊(J,Johnson)就已有创立内部市场,替代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外部市场的思想,只是没有明确论述而已。内部化理论认为,内部化收益来源于避开了外部市场的不完善。内部化当然亦有成本,但是其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因而内部化是值得的。能产生内部化收益的不完善市场至少有5类。第一,由市场联结的相互依赖的生产经营活动可能产生很大的时滞。在缺乏远期市场协调此类活动时,就产生了将这些活动的市场内部化的强大动力。第二,在中间产品市场,要有效地利用市场权力(marketpower)就需某种类型的差别定价,而在外部市场上这是不可行的。第三,在市场权力双边集中导致不确定或不稳定的议价形势时有必要将市场内部化。第四,由于买卖双方对产品的性质或价值的理解认识不对称,因而出现市场不完善。此时最好将市场内部化。第五,政府干预国际市场可能导致不完善市场。从这些型不完善市场的性质可以看出,内部化力度、货币最强的是各类知识市场,因此,知识生产以及蕴涵这种知识的产品生产,其市场应该内部化。知识市场的内部化有助于推动知识生产的长期规则,能保障对所产生的知识的垄断控制,能使转让定价手段的实施成为可能。由于很难客观地评估知识价值,因此,对知识交易比较容易采用转让定价措施。跨国界的市场内部化将取决于区位特定因素。当东道国不存在区位特定优势时,厂商只会在本国将市场内部化,并通过出口产品来利用这种优势。这说明,厂商更喜欢出口,而不是许可证转让技术、工程承包和协定。当东道国拥有区位特定优势时,亦即国外的要素成本能降低时,厂商会跨越国界将市场内部化,即将国际要素市场内部化。对外直接投资的内部化理论认为,实质上,导致对外直接投资的并不是所有权特定优势(即技术、营销、管理、规模经济、分散风险、产品差异化等优势),而是通过跨越国界将这种优势内部化,更有利地利用、发掘这种优势。如果内部化产生不了这样的利得,那么厂商会宁可通过出口或以许可证转让技术来发挥这些优势。马基(S•P,Magee)在《知识与多国公司:一种直接对外投资的攫取理论》一文中亦试留将多暑企业(MNEs)的生产经营活动与知识(信息)生产的市场内部分联系起来。他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最翼烈的动机是攫取知识投资上的私人收益。大寡占厂商是知识的创造者,因而要设法在厂商内部跨国界地组织其交易。这样,该厂商能保证让最大限度地搜取其在新知识(即产品的创造、产品的开发、生产函数(功能)的发展、市场创造、获利能力等方面的新知识)投资的私人收益。获利知识影响另四种新匆识。马基认为,多国公司(MNC的成功地转让技术,要么是这些公司扩大后,能将新产品公共产声所产生的外部性内部化,要么是因为处在起初集中度高的产业。因此,马基对外投资攫取利润的理论仍与寡占市场结构相联系。在寡占市场结构中,大厂商拥有知识生产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因此、大厂商在解释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和第三世界跨国公司(TNCs)的发展时显得苍白无力。此外,为了证明弗农的寿命周斯理论,马基认为,在开发厂商在国外建立分、子公司之前有很长一段时伺,新产品用于出口,这亦可以用对外直接投资攫利理论解释。:这是因为获利性表明,新知识随工厂的数量、地理分布的分散而不断贬值,因为泄密的可能性增56大,防止泄蜜(保密)的成本上升•因此,只是在新产品阶段的后期,通过国豚内部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新知识的收益。可惜,由于产品寿命局期解释对外投资格局(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的投资格局)效力不断滑坡,因此,事实证明_,马基这样做无异于画蛇添足。

四、在当代影响甚广、甚大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J‘H•邓宁的国际生产综合理论,亦称折衷理论。从实质上看,邓宁的折衷理论概括总结了以前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因此,该理论是对内部化理论的深化和发展。折衷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有三个构成要素或决定因索。一是厂商的所有权特定优势,这种优势应该是其竞争对手所不具有的,诸如先进技术、垄断权、良好的资薄容量及使用和经营、市场营销技能等都是这种优势。二是厂商所拥有的内部化优势(theinternalisationad-vantages)。所有权特定优势能有利可图地内部化时,才会有对外直接投资。二是东道国和母国解区位特定因素。这在分析区位理论时亦系统地探讨过。对外直接投资折衷理论的创新之处是,它提供了一条将国际生产不同理论联系起来的主线,(表略)是邓宁用来展示其折衷理论的。(表略)表明,只有抓有所有权特定优势.一厂商才会认为有必要对外直接投资,出口或以许可证转让技术。不过,如果能将这样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在对外直接投资、出口和以许可证转让技术三者中,该厂商更喜欢对外直接投资。最后,如果由于国外区位有区位特定优势使所有权内部化有利可图,那么厂商将决定对外直接投资,而不是出口或以许可证转让技术。邓宁亦重视国际生产的国别特定因素。国别特定因素本身并不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但可解释国际贸易(Welthandel)。实际上,正是在国别特定因素被厂商所有权特定优势所取代的情况下出现对外直接投资,不过,不能认为国别特定因素和所有权特定因素是根本独立的。事实上,国别特定因素将产生和保持所有权特定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例如,大标准化市场将派生大寡占厂商;政府教育、训练、R乙D政策将影响在某特定国家的某些厂商的经营管理和技术优势。邓宁认为,投资存在发展周期,在一个周期中,一国国际投资地位与其发展水平相联系。开始时一国的外来投资和对外投资微乎其微,随后外来投资增加,接着对外投资亦增多;后来,外来投资减少,但净国外投资仍是负数;最后,对外投资快速增加,净国外投资成了正数.,由此可知,邓宁的综合理论实质上不是严格意义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因为尽管该理论有很强的解释力,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包含了几乎其他所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就此意义讲,折衷理论只是一个框架,从中可以引伸出很多具体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它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因为它是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者手中有用的工具箱。此外,邓宁还提出了国际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国际技术转移选择理论,对发展中国家不同阶段应采取什么样的引进外来直接投资策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较有影响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区位理论都仅能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一个侧面,解释力很弱,亦没有实证有力的支持,很多情况只能解释美国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FDI)。我国学者对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亦有深人的研究。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在老校长,联合国跨国公司委员会顾问滕维藻先生的指导下,形成了很强的研究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队伍,该研究方向毕业的博士近达20多人。冼国明教授的《跨国公司与当代国际分工》在国际上影响很大。研究国际直接投资,探讨其理论的历史发展,对我国改革开放,尤其是如何利用外资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内部化理论可知,跨国公司为了保持技术优势等所有权垄断优势,宁可通过跨国市场内部化,在国外直接投资设厂,利用转移价格向子公司转让技术,牢牢地将技术秘密和诀窍控制在公司内部,阻止技术在当地的扩散。因而我们吸引外国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想借此吸引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期望值不可太高,也就是通过吸引外来直接投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不很现实。如果是国内资金不足而利用外来直接投资,进而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国家税收,那么吸引跨国公司来华直接投资可以达到预期目的。从邓宁的国际生产综合理论看,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跨国公司都将控制技术,不会轻易将技术转让给我国,更不会将先进技术转让给我国企业。

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直接投资;技术转移;控制策略;贸易溢出模型;实证研究

一、研究意义及背景

在一国经济技术发展进步到一定阶段, 对外直接投资在获取高新技术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截至2009年底,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协议投资额112亿美元, 中方投资额76.3亿美元, 仅占全球对外投资总量的0.1%, 与我国的经济实力极不相称。 目前, 我国在经济实力、技术、资金等方面已经具备了较大规模对外投资的条件,入世后, 我国将享受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 同时国外市场限制投资的措施松动、市场准入条件放宽, 为我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发挥对外直接投资在技术进步方面的优势, 成为当务之急。

因为发达国家对先进技术的输出一直采取严格的限制政策,所以发达国家向外转移的大部分都是已标准化的技术。我国想要在较短的时期内迅速提升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就要进行对外投资,靠近技术源,以获得反向技术外溢,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得以实现:一是到发达国家兼并或收购科技型公司,特别应该加大对研发要素丰裕的国家和地区投资的力度,可以选择和增加对美、英、德、日等国的投资力度而提高其反向技术外溢效应。值得肯定的是,我国一批有实力的跨国经营企业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和经验。例如,首钢集团通过收购美国麦斯塔工程设计公司70% 的股份直接获取了相应的关键技术等。二是在海外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设立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当地技术资源优势,了解和把握国外新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以此作为开发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地。如海尔集团在美国和德国建立了以研发和技术转让为主要目的的海外企业,并在美国洛杉矶和硅谷、法国里昂、荷兰阿姆斯特丹及加拿大蒙特利尔设立了6 个产品设计分部,通过境外产品开发来推动国内产品的技术升级和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同时,国内也有很多学者运用实证的方法来考察我国外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的关系。例如,刘凯敏、朱钟棣通过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全要素生产率 (即技术进步率)时间序列数据分别进行平稳性检验,发现二者的一阶差分序列均是平稳的,所以认为它们之间有长期的稳定关系。龚艳萍、郭凤华通过借鉴Coe和Help- man的贸易溢出模型 (即 CH 模型)构建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影响的模型,并分析计算得出定量结果,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是比较明显的。

二、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进步影响的机制研究

Fosfuri和Motta(1999)设计了两阶段完全信息双寡头古诺模型,解释无技术优势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模型的均衡解表明,对于既定的相对市场规模而言,即使在海外亏损,只要溢出程度足以保证无技术优势企业国内市场因溢出而获益,除弥补亏损外还超过国内经营与出口的利润,企业要选择国外建厂而不是出口,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他们考虑了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虽无技术优势但本身技术水平相当高的情形。这类企业会加剧市场竞争,减少东道国技术优势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迫使东道国企业进行战略性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对博弈均衡的分析发现,当技术溢出程度迈过门槛水平之后,无技术优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几率将随溢出程度的增加而上升;即使溢出程度接近于完全时战略性FDI也可能发生,无技术优势企业继续受益;无技术优势企业技术溢出的转移成本增加,是战略性对外直接投资的几率扩大,还促进了无技术优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几率扩大,还促进了无技术优势企业继续受益;无技术优势企业技术溢出的转移成本增加,使战略性对外直接投资的几率扩大,还促进了无技术优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三、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与控制策略

1、技术转移

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主要有外部转移和内部转移两种形式。由于对跨国公司而言,技术外部转移的控制程度较低 ,所以跨国公司多采用内部转移方式。技术内部转移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紧密相联 ,是跨国公司技术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流动。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内部化 ,主要是为了规避外部市场干扰和高成本 ,防止技术模仿和外溢 ,充分利用规模经济 ,并且有利于技术和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分期分批地合理转让技术和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技术领先优势和实现技术创新价值。跨国公司向东道国进行技术转移的质量和速率 ,则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跨国公司在海外直接投资,是服务于全球战略的,所以其投资企业采用什么水平的技术 , 同样要服务于跨国公司的全球市场战略,同时也要考虑到东道国的市场结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伴随着直接投资而进行的技术转移 ,正是跨国公司综合权衡上述种种因素之后做出的选择。

2、跨国公司对核心技术的控制

跨国公司在技术控制上既要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又要防止技术过早地泄露。在技术风险管理上,跨国公司对于不同类型的国家采取差别对待策略,在技术转让时机、转让方式方面都具有不同的选择。为了进一步防范核心技术的扩散,当代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研究与开发一般采用母国中心化的运作模式。母公司成立一个专门负责各研究与开发分部技术转移的机构,有利于总部研究与开发的规模经济和对核心技术的严格机密的控制。跨国公司针对其拥有的技术水平的高低选择不同的技术风险管理模式,如独资形式或合资形式。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如下四点:第一,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促进进出口贸易,增加外汇收入;第二,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发挥我国技术方面的“比较优势”,并且有利于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第三,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外资;第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发挥我国的资源优势,同时,能够充分利用国外自然资源。

四、模型的建立

参考文献:

[1]龚艳萍,郭凤华。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文献回顾与我国的实证研究。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5;

[2]陶微。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五大经济效应分析。对外经贸实务(跨国投资)2008:76-78;

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区位优势;政治环境;商务环境;经济环境

[中图分类号]F8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5-0152-03

1 引 言

随着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日益频繁,跨国公司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FDI成为了解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它除在弥补资本缺口、提高投资质量之外,还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就业创造和贸易扩展等多种渠道作用于经济增长。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都是成功的,对外直接投资获得成功的条件又有哪些呢?本文将从区位优势出发,使用AHP分析法,例证跨国公司如何进行投资区位决策。

2 区位优势简介及相关研究

学者们在实证和理论方面对外商直接投资进行了诸多的研究。在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众多理论中,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独树一帜,是各种理论的集大成者。邓宁综合其他学者提出的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和区位理论,把跨国公司在国外直接投资进行国际生产的决定因素概括为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三种优势。企业跨国经营的决定因素就是这三种优势,只有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时,企业才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这三种优势是跨国公司进行跨国经营方式选择的依据和条件。

其中区位优势指的是,如果在某个国家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直接投资生产比出口更有利或更节省,如当地的资源成本低、接近市场、税收优惠等,或者出口会受到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限制,而当地生产则不受此限制等,这就是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其中区位优势包括的因素有:在东道国的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以及政府政策。

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是不同的,跨国公司在进行直接投资时所选择的投资区位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投资的成败。在既定的投资国内,应该怎样选择合适的投资地点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因此下文将运用AHP分析法,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研究怎样决定投资区位。

3 基于AHP的分析

美国运筹学家A.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它是一种将决策者对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过程模型化、数量化的过程。应用这种方法,决策者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在各因素之间进行简单的比较和计算,就可以得出不同方案的权重,为最佳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3.1 设计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区位优势的因素的层级结构

外商在进行直接投资的区位决定时,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参照AHP的原理,我们首先设计出各因素的层级结构。

上述的评价指标中的各项有各自的经济内涵。

(1)政治环境:主要指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有关外资进入的相关法律规定、政府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方针及政府机关的效率。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政府的高效能给FDI的进入提供很多便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寻租成本。

政治环境包括投资鼓励措施和政府效率。

(2)商务环境:集聚经济因素对FDI决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关注。集聚经济是指因经济活动和相关生产设施的区域集中而形成的正外部性以及规模和范围经济。产业的空间集聚不仅会带来产业的自然优势,而且会带来技术溢出等外在优势,对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外商在进行直接投资的区位决定时,还会把交通运输、通信等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纳入考虑范围。

商务环境包括FDI存量和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

(3)经济环境:这是进行FDI最着重考虑的因素。投资地当地的市场潜力、购买力水平、工资水平和低成本投入品等都会对投资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经济环境可以概括为市场增长率、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规模经济、低成本投入品5项。

(4)自然环境:有的投资者喜欢在毗邻本国或离本国较近的国家进行投资,因此地理是否临近对有些投资者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

自然环境可以简单的抽象为地理临近性。

(5)社会环境:投资地当地的文化对投资的成功与否存在一定的影响,如果投资地当地文化与跨国企业文化相差太多,可能会导致投资的失败,因此文化融合性也是参考因素之一。

社会环境可以概况为文化融合性。

3.2 外商直接投资的类型不同,对各个因素的评价不同

(1)资源寻求型:在这类外商直接投资中,跨国公司看中的是东道国的自然资源,包括无技术和低技术的劳动的可获得性和低廉的成本。为了实现规模经济或者降低成本这些跨国公司往往设立在这些资源的聚集地,故资源寻求型的外商直接投资看重的是劳动力成本和低投入品的可获性。

(2)市场寻求型:此类FDI更加注重东道国巨大的市场容量,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以及该市场今后的发展潜力。市场寻求型的FDI往往是作为母国的出口的替代形式出现的,其所生产的产品是母国相对于东道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对于作为东道国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这些产品无论是在技术含量还是在质量上要更为高级。当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进行市场寻求型投资时,往往更关注市场增长率和市场规模。

4 AHP模型的设计

4.1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首先,根据专家评分可以得到包含P1、P2、P3、P4、P5的判断矩阵B:

从得分情况来看,丙地是最佳的投资地点。

6 结 论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今,跨国公司想要生存壮大,实现自己的全球化战略面临更多的挑战。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在其中的区位因素中,东道国政治、经济、自然环境、文化等各项条件都会对跨国公司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但其影响效果不尽相同。本文从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法出发,运用AHP分析法分析各地区位的优劣,经过运算汇总,各地得分的高低能一定程度为跨国公司的选址提供建议,使得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选址有定量的标准,提高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王洛林,江小涓,卢圣亮.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经济国际化的影响[上][J].中国工业经济,2000(4):5-12.

[2]王洛林,江小涓,卢圣亮.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经济国际化的影响[下][J].中国工业经济,2000(5):5-10.

[3]刘德学,陈敏敏.华东华南地区FDI影响因素的比较[J].统计与决策,2008(15).

[4]赵增耀.外商在华投资独资化趋势的演进机理及应对策略[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4):68-70.

[5]文余源.外商直接投资区位与实证的研究进展[J].经济评论,2008(3).

[6]苏奕.在华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决策的因素研究[J].广东科技,2008(5).

[7]鲁慧玲.跨国公司FDI与区位优势[J].中国科技产业.

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市场结构

国际贸易理论与市场结构理论分析框架的产生

国际贸易是商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国际直接投资则表现为货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循环。按照蒙代尔的理论,商品资本的国际流动可以完全替代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就不会发生。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产业资本的循环依次经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式,并且3种资本形式还要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单个产业资本循环的特点也体现在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中,从世界经济的范围分析,产业资本循环经过上述3种形式才能保持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市场结构理论来自于产业组织经济学,按照该理论市场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两大类型,不完全竞争市场又分为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3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差别主要体现为产品差异性、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卖方集中度。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产品具有同质性,进入和退出壁垒小以及卖方集中度低,而不完全竞争市场则相反。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提供的产品有差异、行业的进入壁垒较大,具有规模经济及由此产生的卖方集中度。古典贸易理论和现代贸易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新贸易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之初就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世界经济活动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有融合趋势。

从历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先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从发源于15世纪欧洲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开始,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为标志。这两种理论有各自的分析框架,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统1的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逐步结合,商品、资本、技术和服务的流动日益密切,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但是统1的理论框架还没有建立起来。本文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理论和直接投资理论,并指出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的基础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新贸易理论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福利影响,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使得垄断竞争厂商都具有向国外出口产品的动机,加之这些厂商生产的是有差异的同种产品,产业内贸易形成。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如果具备贸易壁垒和资本自由流动,国际直接投资厂商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能够实现对国际贸易的完全替代。

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按照市场结构划分前3种可以归纳为1类,它们的理论基础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古典贸易理论包括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包括1般均衡理论、相互需求理论和对偶理论,这些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现代贸易理论则以要素禀赋论为代表,该理论体系阐述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产品的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源自于成本差异,成本差异产生于生产要素的丰裕度。主要理论包括要素禀赋论、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萨缪尔森—斯托尔帕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等。

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分析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些前提假定包括:生产要素在各国内部是自由移动的,而在国家间是不能移动的;国家之间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生产和交换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要素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贸易双方的出口价值等于进口价值,国际收支平衡;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为0;没有要素密集度转变的情况,生产同1商品时各国的生产技术1样,生产函数相同;没有规模经济的利益,不存在规模经济递增。从上述的前提条件可以看出该理论体系将国际直接投资排除在外,首先国家之间没有多余的资金可以投资;其次国家之间没有要素流动的可能性。总之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没有给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留下任何成长空间。

要素禀赋论创立后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掌握了1国的资源禀赋情况就可以推断出该国的对外贸易走向。然而里昂惕夫的实证分析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解释用于修正要素禀赋论的前提条件,如贸易壁垒说、自然资源稀缺说、生产要素异质说以及人力资本说等等。前提中完全竞争的假设在现实中难以满足,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只能作为产品价格的接受者,他们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许多现象无法用完全竞争的市场来解释,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它的创建是建立在两个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之上:即产业内贸易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源差异和规模经济均是国家进行专业化和贸易的原因,前者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产业间贸易,而后者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产业内贸易,它更强调的是非比较贸易优势。同时为强调规模经济作为贸易的原因作了3个基本创新:将产业组织引入贸易理论,将贸易理论从完全竞争模式的不现实中解脱出来;摒弃了传统的2维假定和凸性生产可能性曲线,新贸易理论发展了1种“层级结构”的方法来解释贸易和要素流向,即产业间贸易仍由要素禀赋的差异来决定,而某产业内部具有类似要素比例的产品之间却相互分工和贸易,后者在产业间贸易的格局中表现为净贸易量;区分了技术溢出的外部经济和市场规模作用的外部经济。

把新贸易理论看作和古典贸易理论完全对立是不确切的,新贸易理论只是补充了后者在自身假设框架下所难以解释的现象。新贸易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而古典贸易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它由美国学者海默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海默则认为,要解释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必须摒弃传统理论中关于完全竞争的假定,对不完全竞争进行研究。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有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类产品,拥有获得所有生产要素的平等权利,这样就不会有对外直接投资发生,因为它不会使企业拥有高于当地对手的优势。只有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才能获取垄断优势,并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予以利用。

金德尔伯格将垄断优势分为4类:来自于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企业拥有的内外部规模经济;由于政府干预,特别是对进入市场以及产量的限制所造成的企业优势。后来学者在海默的理论框架下进1步发展了垄断优势理论,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1是论述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来源;2是跨国公司在出口、直接投资与许可证交易3种方式中选择直接投资的根据与条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企业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3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特定优势类似于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即1国企业拥有的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只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全而通过内部化将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市场不完全的含义近似于不完全竞争,邓宁认为市场不完全可以分为两类: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和知识性市场不完全。企业利用市场不完全通过内部化建立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越大,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性越明显。内部化优势还不能充分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出口照样可以发挥优势。区位优势可以更充分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因为区位优势属东道国所有,企业无法自行支配,只能予以适应和利用。只有国外区位相对国内区位具有更大优势时企业才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

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地理区域上呈现高度的1致性,在贸易和投资领域还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的规模在逐步扩大;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流向与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1致,2战前以发达国家的制成品和发展中国家的初级品为主,2战后传统的工业品贸易下降,高科技含量的工业品贸易量上升,究其原因在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战后国际资本更多地流入制造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国际直接投资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模式与格局,最初国际贸易更多表现为产业间贸易,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产业内贸易和企业内贸易在增加。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实现的,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企业贸易量在不断扩大。第4,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协调机制统1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实现。

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范文第5篇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一)投资总体规模中国自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以后,从2005年至2014年13年的时间里直接对外投资总量平均年增长45.12%,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状态,如表1所示。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4.4%,位居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排名的第6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投资范围广、投资幅度增长快、投资数额不断提升等特征。虽然投资总规模有明显涨幅,但是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一定差异,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仅为美国的9.4%,英国的30.9%,并且投资率与发达国家也有一定差距。(二)投资区位分布投资区位极不平衡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另一个特点,中国对外投资区位主要集中于亚洲及拉丁美洲。这两大区域成为中国直接对外投资主要区域,其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个是地理位置关系,亚洲是中国所在的大洲,无论是从地缘关系,还是从地域文化都有极强的相似度;第二,受优惠待遇的影响。中国大量的对外直接投资都会投向有经济优惠条件、政策优惠条件的区域,以使投资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第三,受税收政策影响,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税制不同,投资者会巧妙的躲避较高税制以降低投资风险。在这些原因的影响下,近些年,中国在南美、非洲的投资持续上升。(三)投资行业分布从投资行业的视角进行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量位居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其中,商务服务业在2014年对外直接投资金额达到了1422.6亿美元,金融业与采矿业也分别达到673.9亿美元与670亿美元,如表2所示。单纯的从投资金额来判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是有失偏颇的,更应该从境外投资企业所在的行业来进行分析。从投资企业所在的行业视角进行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则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以及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很明显,这三个行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是利用了低劳动力成本这一优势。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母国宏观经济效应机理分析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产业结构调整效应通常来讲,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越扩大,越会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正向推动作用,这是由于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可以促进原材料、投入品以及机械设备的出口。同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一定是希望可以获取投资地的优良资源,例如先进的管理经验、生产技术等,而这些都是企业发展所急需的战略性资产,这样就会可以促使形成产业内关联效应,促进母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但是,近些年中国持续增长的对外直接投资却没有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这是由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初期,对外贸易经验不足,技术进步缓慢,并且就业结构也相对落后,传导机制不完善、不通畅,这就说明中国直接对外投资整体水平还是相对落后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落后直接限制了母国的产业升级。(二)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就业效应中国大体可以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三个地区的人均收入以及就业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对三个地区的就业影响又呈现出显著的不同。中国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金融业成为主导产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金融企业大都来自于中国的东部地区,因此,这个地区的金融业人才就业情况受对外直接投资的推动,形势一片大好。与东部相比,中国的中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促进中西部经济快速增长是提升就业率,改善就业现状的必经之路,促进中西部经济快速增长,就要进一步的实现对外开放。中西部仍然处于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大型企业数量较少,对外进行直接投资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虽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量持续增长,但是就中西部地区的就业影响而言是相对较弱的。(三)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技术进步效应当前,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进步效应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投资动机不够成熟,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大多数对外直接投资企业都将投资目标定位于赚取更多的经济利润,并没有将技术引进与提升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目标之一,同时,受投资规模所限,对先进技术的吸引力明显不足。第二,吸收能力不强。促进技术进步,需要具备可以将他人的技术拿来为自己所用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涉及技术的吸取、改良与创新,中国研发能力落后制约了先进技术的学习与吸收。第三,对外直接投资行业与区域分布不够合理。中国对外投资行业偏向于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这些行业的技术要求低,对技术创新没有外部推动作用。同时,对外投资的目的地主要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落后地区为主,这些地区尚且希望可以从投资方获取先进的技术,自身根本没有能力给投资方提供技术。(四)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经济增长效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的正向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作用效果却不明显。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增加1%,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014%,而外商对中国直接投资数额增加1%,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042%,由此可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产生的拉动作用远没有外商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效果明显。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其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远小于外商对华投资规模,因此,对经济产生的促进作用与其相比相差甚远。其二,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经济的影响是间接实现的,周期长,传导机制复杂,并且具有较强的滞后性。因此,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对外直接投资无法与外商对内投资相提并论。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体系构建

(一)统一管理机构并完善法律体系中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需要多个行政部门的审批,这些行政部门存在着严重的职责不清、功能重叠的现象,这也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处于无序管理的状态,并给很多有对外投资意向的企业制造了过多的障碍。对此,国家应该进一步整顿与改革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系,确定这项事务的主导部门,形成一个部门为主导,多个部门辅助协调的格局,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提升审核效率,简化审批程度,提升审核透明度,完善审核制度,促进企业参与对外投资。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相关法律,就应该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创建一套保障境外投资战略可以顺利实施的法律法规,形成以《境外直接投资法》为核心,相关配套法规为辅助的对外投资法律体系。(二)加强对外投资金融支持加强对外投资金融支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继续扩大贷款规模,提供针对对外投资企业的借贷与担保基金。国家财政应该给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以有力的政策支持,适当的放宽贷款条件,将优惠贷款的范围扩大到更多的行业与领域。第二,适当放宽境外融资渠道,使对外投资企业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相对于国内融资相比,国际融资渠道更为广阔,中国应该支持具有实力的企业境外申请上市,或者是可以从境外融资机构那里获取可以促进生产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降低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助力于企业对外投资目标的实现。第三,出台更多对外投资财税政策。为了减轻企业对外投资压力,保持竞争优势,应该出台更多税务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融资以及经营成本,这对于企业对外投资初期是十分有利的。(三)健全投资信息咨询和技术援助在信息时代,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前必须要搜集到足够的信息数据,才能实施对外投资战略。为了提升企业决策的正确度,降低企业搜集信息的成本,国家应该成立向企业提供对外投资咨询的服务机构,定期进行对外投资信息数据的整理与,给企业实施对外投资提供有益的参考。还应该为企业提供其他服务项目,例如介绍对外投资融资制度,帮助企业拟定投资合同等。对企业进行技术援助则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技术数据库来实现。利用数据库平台将国内外大型企业聚集到一起,实现最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增强国内外企业的互动,国内外企业可以实时了解国内国际经济形式变化。平台还是重要的信息渠道,国内企业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查询到相关的国际招商信息。(四)完善投资保险及知识产权保障机制健全对外投资保险制度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进行境外投资的风险,因此,中国应该尽快出台《境外投资保险法》,使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利益得到有效的保障。完善投资保险还需要国内大型保险企业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主动为对外投资企业提供保险服务,依据《境外投资保险法》为投资企业提供全面的服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要求中国首先要加入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协定,要求投资企业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同时,自身也要具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五)加强对多元化投资格局的建设力度中国对外投资还处于初始阶段,未来还有很艰难的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要解决投资方式不合理、投资区域不科学等问题。随着国际投资局势的风云变幻,采用单一的投资方式已经不适合对外投资水平的全方面提升。进一步引导企业要选择恰当的、多元的投资模式,要学会立足自身优势,再博取他人之长,实现强强联手,才能促使投资成功。在投资区域的选择上,也要随时注意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式与投资现状,紧紧抓住投资契机,拓展中东、俄罗斯等投资市场,形成均衡、合理的投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