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学前美术教学;创意;人格
学前教育中的美术教育是学前儿童用以表达其内心的振动、丰富的想象的第二语言方式,在学前儿童用语言无法准确表达的时候,绘画则给学前儿童提供了想象的翅膀与拓展的空间,他们可以通过绘画形式淋漓尽致地发挥、酣畅淋漓地舒展。在学前儿童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里,其艺术天赋和潜力在绘画中得以延续和闪耀。而学前美术教学担负着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重任,如何让学前儿童认知美术,如何让学前儿童的艺术潜能得以发挥,如何催生出学前儿童的人文素养和人格品性,这是学前美术教学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认知性概念
对于0~6岁的学前儿童,由于它是一个时间性概念,因而要体现出幼儿期行为主体的美术行为特征和绘画艺术作品特征,它与其他成人美术有极大的区别,它的创作主体和欣赏主体都是幼儿,是基于年龄特点之上的美术教育认知概念。其次,学前美术教育作为学前儿童的第二语言,具有表达其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和情感理解的功能,在学前儿童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进行内心感触的表达之时,绘画美术就成为学前儿童发自内心的知觉,通
过对现实自然中的物体、图像和声音等符号的逐渐感知,学前儿童一般喜爱熟悉而欢快的现实主义美术作品,并且带有色彩鲜明、
对比突出的美术作品。
二、学前美术教学的启蒙反思与优化创意
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美术教学带有启蒙的性质,在把握儿童心理及美术特点的前提下,要对其教育进行反思,加强对学前儿童的绘画心理认识,进行优化创意下的学前美术教育
活动。
1.增强学前儿童的绘画心理认知
美术教学者在掌握学前儿童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才能进行适宜性的辅导。在学前儿童缺乏社会经验和思维的拓展之时,要观察和发掘学前儿童的“涂鸦之笔”,在其手、眼、脑的配合不够默契的思维上,要指导学前儿童正确地在绘画中展现自我,在尊重幼儿手部肌肉、骨骼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结合其特点,进行欣赏性的美术教育。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要选择形式层面、幼儿易接受和欣赏的作品,如《红、黄、蓝构图》《忧愁的国王》《人投鸟一石子》等,这些抽象风格的绘画作品易于勾起幼儿的直觉,唤醒其对话本能。对于年龄稍大些的幼儿,可以将其对生活的理解迁移到写实绘画作品上来,如:徐悲鸿的马、陈之佛的花、齐白石的虾等,这些都是幼儿喜爱的艺术作品,可以引导幼儿进入更丰富的感情
世界。
2.以童心回归的理念引导个性差异化的幼儿绘画创意
在人类0~6岁的个体发展时期内,每一个幼儿都有其内心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特殊的认知,美术教学者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以回归童心的理念进行尝试性的引导,要渗透不同童心的表达方式,而不要刻意求造型或技巧,要引导幼儿培养个性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创造力等,进行赏识性的美术教育,要理解不同幼儿、不同风格的幼儿作品,而不是简单地用“像”与“不像”作为评价其作品的标准。
3.塑造学前儿童的人格与素养
早期的人格培养对于个体的知识构架具有非凡的意义,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影响深远,而早期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在培养幼儿艺术审美情趣的同时也对其人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从幼儿的左右脑开发的双重角度入手,注重对幼儿右脑的开发和引导,训练幼儿对特定事物的外形、结构、布局和颜色、质感等进行认知和抽象思维。同时,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通过对幼儿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如对周围事物的好奇触摸、对周围事物的形象记忆、对简单线条的奇异想象等,指导幼儿勇于实践,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并加以鼓励,有效促进幼儿全面人格的发展和智力的形成。
总而言之,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在使幼儿掌握基本认知的同时,也使幼儿在绘画艺术中寻找到了自信。由于其在早期启蒙阶段即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和影响,因而有助于幼儿形成个性化的、独特的感知与情绪,并且通过美术教育活动,从培养学前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力的角度出发,引导幼儿进行必要的美术绘画和手工制作等,并初步培养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培养早期的艺术素养,促成其健全的人格品性。
【关键词】 PCK;科学领域活动;幼儿园;实施策略
一、PCK的涵义
1985年,舒尔曼针对美国教师资格认证过程中过于重视教学法知识,而忽略学科内容知识的现状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概念,简称PCK。舒尔曼认为,PCK是作为一名教师独有的专业知识,存在于教师参与的每一次教学实践中。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认为,幼儿教师科学学科教学知识就是指教师如何将自己所积累的科学知识、科学能力和科学态度转化成幼儿易理解的形式,并以适当的方法逐步引导幼儿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
对于PCK的具体组成部分,本人在借鉴已有研究基础上认为,幼儿教师应该掌握的科学学科教学知识包括科学学科知识、学前儿童科学学习知识、科学领域教学法知识和科学活动评价知识四个方面。
二、当前幼儿园开展科学领域活动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不具备完整的科学学科知识
教师不具备完整的科学学科知识主要表现为:其一,教师对幼儿科学本质的认识不到位。科学本质探讨的是“科学是什么”的问题,具备暂定性、经验性、主观性、创造性、探究性等特征。而幼儿园教师会持有,如“幼儿接触到的科学知识是最简单的,得到的科学结论应该一样”等观点。其二,教师对科学教育目标的认识不到位。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在于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在于了解科学教育活动的核心为“探究”,却不知如何做到“探究”。其三,教师对科学领域核心概念的掌握不完整。为了能够实现科学教育目标,教师需厘清关于某个科学活动主题的系列关键概念,系列关键概念帮助教师厘清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幼儿实施不同水平的科学探究活动。而幼儿教师多存在的问题为,只掌握关于某个主题某一个关键概念,而非系列、不同层次水平的。例如,儿童探究“光与影”会经历不同阶段:最初随意玩手电和材料,逐渐认识到制造影子的要素、影子的大小;接下来意识到物体特性与光、影之间的基本关系;经过更深入的探究认识到物体不同特性与光、反射面之间的关系。而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往往会选择其一来组织,活动结束则意味着探究结束。
2、教师缺乏对学前儿童科学学习知识的认识
教师缺乏学前儿童科学学习知识表现为:一是教师对儿童已有科学经验的认识太笼统。幼儿教师多凭印象对儿童的已有发展水平做出判断而非立足于对儿童行为的观察,如“某小朋友的动手能力比较弱”。这样,没有将儿童的具体行为与科学核心概念、儿童探究能力水平相对应起来。其二,教师缺乏对不同发展水平儿童已有经验的认识。通过集体形式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依然是很多教师的选择。一次集体活动,选择一个科学主题,面对班级儿童制定一套活动目标,必然会忽视不同发展水平儿童的已有经验。
3、教师缺乏对学前儿童科学教学法知识的认识
教师是否掌握科学教学法知识决定教师能否将学科知识以幼儿可以接受的方法传递给幼儿。第一,探究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根据探究的复杂程度及教师的控制程度不同,可以分为结构探究、指导探究和自由探究。其不同之处在于结构、指导探究的问题由教育者提供,自由探究的问题则由儿童提供;结构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由教育者提供,而其余二者由受教育者提供;对于活动结果都是开放的。而幼儿教师组织科学活动的探究模式多为,由教师提供问题及过程、方法,答案也常是教师提前预设好的答案。第二,缺乏对科学材料的分析意识。首先,幼儿教师在提供材料时不能根据儿童的发展及时更换材料;其次,为幼儿准备的材料多为高结构式材料,如哈哈镜、平面镜、天平等。高结构材料可以帮助幼儿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但却不是在探究中认识到的,因为儿童很难体验到观察探索――思考猜测――调查验证――收集信息――得出结论――合作交流完整的探究过程。
4、教师缺乏对学前儿童科学评价知识的认识
教师在学前儿童科学评价知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首先,教师不明确评价对科学教育活动开展的促进作用,更多关注评价的甄别功能。如,教师根据儿童操作结果来判断儿童 “会不会”,“知道不知道”。这样,教师很难将其直接融于教育活动,为接下来的活动开展提供直接信息。其次,评价主要关注儿童是否获得科学知识,而较少关注对过程、方法、态度的评价。
三、科学实施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的策略
1、加强培训,提高教师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人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程度,会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行动及决策能力。对科学本质形成正确认识将有助于教师掌握探究活动的特征,理解科学教学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不是科学知识的记忆和过程技能的训练。只有正确认识科学本质,才能促使教师确定适宜的科学活动目标,选择合理的活动内容及有效的活动方式。认识越高的教师越倾向于使用探究式教学法。因此,在教师继续教育过程中,对学前儿童科学领域教学的培训首先要关注促进教师对科学本质认识的提升上。
2、园本教研,研发适合本班儿童探究的科学活动内容
科学活动通常围绕某个主题,如沉浮、光和影、车辆等开展。现实中的教师容易选择和主题相关的某个活动开展,此活动完成则代表结束。而科学探究活动不是由单个的、零散的活动组成,儿童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也不应该是零散的。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与教师缺乏完整的科学核心概念知识有关。当然有关这一点也和职前教育没有帮助教师获得相关知识有关。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借助于园本教研的方式研发适合本班儿童探究的科学活动内容。科学活动内容之间应该是有联系的,活动内容背后考查的是儿童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探究能力。
3、提升教师的观察能力
学会观察是教师提升其关于学前儿童科学学习知识、科学教学知识、科学评价知识的基础。只有借助于对儿童行为的观察,教师才能更明确儿童已有经验。只有在对儿童已有经验熟知的情况下,才能够选择适宜于儿童学习的教学形式及方法。同时,对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实施有效评价同样是建立在对儿童行为的观察之上。因此,在对幼儿教师实施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关注教师对儿童行为观察能力的提升也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在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招生中,绝大多数是具有“文科背景”的学生,在高中阶段,他们接受的是文理分科式教育,造成学生文理知识结构的不对称,其科学素质基础普遍薄弱。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抽象科学知识的理解存在显著不足,案例教学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案例教学有助于抽象科学知识的形象化,概念性知识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综合性的科学知识。《学前卫生学》中的大量知识以生物学为基础,内涵丰富的科学内容,如何让学生更灵活、有效地掌握这些知识是本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案例教学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途径。比如在学习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儿童肌肉的特点时,教材中提到:学前儿童肌肉群的发育不平衡,大肌肉发育得早,小肌肉发育得晚。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科学知识,笔者以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为例:1.低龄儿童在学习吃饭的时候最初都是用整只手抓握的方式来控制勺子,这与我们用两手拿捏的方式握勺有明显区别;2.在幼儿园中,很多孩子,特别是男孩子运动能力发展较好,跑、跳、平衡自如,但是在叠纸、捡豆子的活动中却表现不佳;3.学前儿童能够灵活挥舞棍棒,却难以握笔写字。
透过这些案例学生发现,儿童在运用上、下肢这些大肌肉群的活动中的表现比运用手指和手腕这些小肌肉的活动中的表现要好,充分显示儿童的肌肉群发育不平衡的特点。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学生不仅形象地掌握了什么是大肌肉群,什么是小肌肉群,同时对与大肌肉群和小肌肉群相关的活动有了更多的了解,科学知识的整合性与实践性加强了。
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科学方法的获得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知识的关注远高于获得知识的方法,即学生只期待于现成的知识,而忽略获取知识的途径。这与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模式中所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是息息相关的,如在科学知识的教学中多重视演绎,忽视归纳;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重视机械记忆,忽视思考存疑;很少进行探究式学习。据美国科普学者公认,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中最重要的内容,公众理解科学,最重要的是理解科学方法并运用这些科学方法解决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正如20世纪最著名的科普学家、天文学家和教育学家卡尔.撒根所言:“科学方法似乎毫无趣味,很难理解,但是它比科学上的发现重要得多。”美国科学促进会,通过对科学家们的访谈调查,归纳出中学生应当掌握的六项基本科学方法:①观察;②分类;③数、计算、解释数据;④思想交流,做出预言和推断;⑤规定工作定义,做出假设;⑥找出并控制可变因素进行试验。作为“学前教师”,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是当今社会对幼儿教师的一项新要求,也是高校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个新方向。
在《学前卫生学》的课程中,通过案例教学的应用,引领学生走上了对科学方法的学习与探索之路。如在“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一章中,通过对学前儿童体格发育案例的展示,为学生实测与评价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提供了范本。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以班级为单位或以园级为单位对幼儿进行实测,学会对照等级评价标准确定个体幼儿的发展等级,可统计在每项指标中各发育等级的人数和所占百分比,学会制作不同的图表展示班级或园级幼儿的发育水平。又如在“学前儿童营养”一章中,通过教师对学前儿童膳食评价案例的展示,引导学生学习计算营养素的方法,学习通过对营养素的计算进行膳食营养评价以及对膳食进行合理调整。案例教学的应用为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供了平台,也为学生成为具备初步科研能力的教师提供了机会。
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科学能力的形成
在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事实、概念、原理等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能力。《学前卫生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学会灵活应用概念、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课程的重要目标。因此具备科学能力是更好地掌握《学前卫生学》的基本素养之一。案例教学的突出特点是组成要素复杂多样,内容涵盖面广,生活情境性强。通过对案例教学的引入,学生们综合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加强。并且案例教学能为学生营造宽松、平等、令人愉悦、自由想象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备受尊重,这有利于学生不同观点、不同思维的产生,在相互讨论与思维的碰撞之中,往往会给老师和学生带来全新的视野,培养了学生创新性思维,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科学能力。
例如,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年龄越小的幼儿就越喜欢重复性的故事,节奏性强的儿歌。这种普遍性的行为是与什么相关的呢?是什么原因促使孩子热衷于重复性的故事和节奏性强的儿歌?这一案例的介入引发了学生们的思考,由于本案例出现在学前儿童呼吸系统中,所以学生们自然地联想到是否与儿童的呼吸频率快和呼吸不均匀等特点有关,这一特点与学前儿童循环系统中儿童心脏特点是相似的。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节奏性强的儿歌与重复性的故事有助于学前儿童特别是低龄幼儿更好地掌控呼吸和心跳的频率,调整呼吸和心跳的节奏。在讨论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学生们结合心理学的知识进行更为深入地剖析,分析发现,此类型故事有利于学前儿童预测未来,是建立安全感的很好途径,只有当孩子调整好呼吸和心跳时,才能进行理性思考。通过对生活情境中常见案例的不常规分析,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了他们探知教育根源的欲望,也为科学能力的培养打开了一条通道。
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求真、求实便是对科学精神的最高诠释。案例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主导者变成引导者;学生的地位发生改变,由接受者变成探索者。案例教学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学生大胆想象,敢于打破陈规,向课本质疑,向老师“发难”。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了学生不断探求真理的激情与勇气。
例如,在学前儿童的泌尿系统中,教材中提到:“为了养成学前儿童良好的排尿习惯,应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训练控制排尿的能力,如出生半岁左右,可以从“把尿”开始,训练婴儿自觉排尿的能力。”笔者展示出大量在生活中如何进行排尿训练的案例,在观看案例的过程中,个别学生提出质疑。她所查阅的资料中显示,学前儿童大约1岁半以后才能进行“有约束”的排尿,而在此之前强行“把尿”会破学前儿童自主性排尿习惯的养成,是不科学的做法。就她所提出的质疑,笔者带领学生查阅大量资料。
结果发现,教材上的说法确实存在偏差,国际公认对学前儿童的排尿训练应从1岁半以后开始进行,在孩子大脑皮层的相应功能发育未完善,对排尿尚无约束能力之前,过早对其进行排尿训练是不符合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的。正如20世纪被称为美国“育儿之父”的斯波克博士所言:“12——18个月大的孩子都不适合进行如厕训练,因为他意识不到什么时候该上厕所,也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通过这次成功挑战教材的经历,更加坚定了学生们求真、求实,对科学精神不断追求的信念与决心。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选材上,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形式上,以小实验为主,兼顾其他的科学方法,注重学前儿童的自主操作;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在内容上,增加情境表演等游戏类活动,增添有趣性,让孩子在活动中体会玩科学的快乐;丰富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探索环境, 激发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感受科学教育活动的有趣。
一、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上海市小红花幼儿园(简称我园,下文同)一直在开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在实践中,传统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是比较枯燥和无味的,幼儿期的主导活动应该是游戏,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也不例外。它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让孩子感受到了它的有趣性,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孩子们才会主动的进行科学探索、寻找问题的答案,萌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好奇心,为以后的科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幼儿教师在设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时,一定要使其活动具有趣味性。
二、 使科学活动设计得富有趣味性的有效策略
1.在科学活动的选材上,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
(1)每一个年龄段幼儿都有他们特有的特征。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也有其特有的特征。3~4岁学科学的特点――认识处于不分化的混沌的状态,认识带有模仿性、缺乏有意性,认识带有拟人化的倾向,认识带有片面性。4~5岁幼儿学科学的特点――好奇好问,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表面和简单的因果关系,开始能根据事物表面属性、功能和情景进行监督的概括和分类。5~6岁幼儿学科学的特点――有积极的求知欲,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比较隐藏和内在的因果关系,能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和分类。
(2)设计出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活动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必须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设计科学教育方案时,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特征,设计出不同的科学教育活动内容,吸引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注意力和求知探索的欲望,比如:针对3~4岁幼儿,就应选一些比较浅显的,让幼儿直接观察现象,感觉到明显的物质变化的科学活动。我设计了一节《奇妙的魔术瓶》的科学活动,活动目的是让幼儿认识三原色,然后通过操作,知道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变出另一种颜色的现象。在这节活动中,幼儿通过摇一摇水瓶中的水,让水接触到瓶盖中的颜料,然后水会出现变色的有趣现象。在观察水变化的这个过程时,由于幼儿对此很感兴趣,所以很快就认识了三原色。接下去,让幼儿将有颜色水的水瓶瓶盖换一换,再摇一摇,实际就是让两种颜色能够混合,那么更加有趣的现象就出现了,水的颜色又有变化了,而且是和之前的颜色都不一样,幼儿被这一有趣的现象所吸引,进而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虽然他们这时的探索是比较浅显的,但这为他们今后的科学道路铺下奠基石。
2.在科学活动的形式上,以小实验为主,兼顾其他的科学方法。学前儿童最感兴趣的是小实验,应以它为主要的活动形式。方法有多种:观察、小实验、分类、测量和信息交流等。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和针对内容。其中,学前儿童最感兴趣的应是小实验。因为小实验常采用游戏的形式,幼儿是在十分有趣的活动中生动活泼地进行科学探索。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中,一定要注重儿童的可操作性,即以儿童为活动主体,让幼儿在操作中观察现象,在操作中感受物质的变化,在玩中学科学。注重学前儿童的自主操作,让孩子感受到了科学探索的有趣,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调动了他们积极探索的欲望。我设计的《沉与浮》科学活动中,我们通过分组做小实验,幼儿将物体一个一个放入水中,然后观察物体会浮在水面上,还是会沉下去,通过观察物体沉与浮的现象,幼儿基本上都会了解什么是“沉下去”,什么是“浮上来”的概念。幼儿在观察时,觉得物体的沉浮现象很有趣,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想继续实验的欲望,他们觉得想看看哪些物体是可以浮上来,那些物体是可以沉下去的,为什么呢?幼儿通过自主操作,不断的实验、观察和研究讨论,最终问题得到逐一解决。小实验可以使幼儿通过自主操作,直观的看到物质的变化或者是物体的改变,能够充分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幼儿自主性。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教师的引导,在自己的自主操作下,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发现之旅。在这次的发现之旅中,孩子们因为有趣的现象而想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在自主的探索中,他们又感受到了新的乐趣,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实验,而发现了自己的未知世界。
3.在科学活动的在内容上,增加情境表演等游戏类活动。
(1)情境表演等游戏的加入,增添科学教育活动的趣味性。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基本、最喜爱的活动。科学活动是一种很严谨的活动,作为幼儿,他们更喜欢游戏类的活动,如果将科学的活动中增加游戏类的情境表演,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可以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增强幼儿活动的兴趣。
(2)让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充分体验玩科学的快乐。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加入游戏,幼儿充满了对科学活动的好奇,不断在玩科学的过程中体验快乐,为孩子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开启一扇大门。比如:在科学探索活动《弹性》中,为了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在活动的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老师变魔术的环节,首先给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出示橡皮筋)?然后给小朋友变一个魔术,让橡皮筋爬山,由此引起小朋友的兴趣,增加活动的有趣性。让一根橡皮筋在另一根橡皮筋上面从低处自己爬到高处,老师向小朋友提出问题,为什么橡皮筋能爬山呢?想不想揭开谜底啊?想揭开谜底可以,但是在此之前先要完成下面几个科学试验。探索弹性的奥秘,原本是很枯燥的活动,就是拉拉橡皮筋,小朋友可能会觉得很无聊,但是在本次活动中,一开始就增加了情境表演――变魔术,孩子们对于橡皮筋爬山的现象感到十分的好奇,特别想知道是为什么,所以,在接下去的活动中,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在科学实验中探索弹性的奥秘。在科学活动中增添情境表演,能够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探索科学的秘密,增长科学知识,畅游在科学世界的海洋里。
三、探索环境,激发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
1.创造丰富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探索环境。环境和教育不仅影响人的心理的形成,而且也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水平等。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为学前儿童创造丰富的探索环境,使得孩子们能够在这个环境中,充分的想象、探索未知的世界、寻找科学的答案。因为科学答案是没有定论的,它就是在人们的不断想象和探索中发展的,人类也因此不断地在进步。
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广州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九届全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术年会,于2014年11月19~21日在广州召开。本次年会直面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挑战,以“快乐体育,健康身心”为主题,采用专家专题报告、分专题交流、现场教学观摩以及专家和与会代表现场互动等形式充分展开学术研讨。
一、凸显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基本理念和研究趋势
(一)《指南》已经成为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研究与实施的指导性文件
本次年会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颁布以来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领域的首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本次年会不仅进一步帮助与会人员深入理解了《指南》精神,也展示了在《指南》指导下健康领域所开展的一些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会上,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顾荣芳教授作了《贯彻<指南>精神,实践健康教育》的主题报告。报告在整体把握《指南》精神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地逐条分析了健康领域的目标和内容,并分享了有关健康领域关键经验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刘馨副教授在《提高幼儿园体育活动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应“落实《指南》精神,正确把握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目标”,从而促使各幼儿园充分理解《指南》的相关内容,以引领其提高体育活动质量。深圳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陆克俭教授在《幼儿园体育教学的价值、特点与策略》的报告中也以《指南》为指引,探讨了幼儿园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另外,《幼儿园特色体育活动探索》《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安全策略》等获奖论文都以《指南》中的相关内容作指导,从不同的角度对幼儿园健康教育进行了探讨。
(二)从多学科、国际化的视角来研究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状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绝不是孤立的研究领域,应尽可能拓宽视野,吸收其他学科或国外的理论营养。本次年会中的部分研究成果采用了社会学、心理学、营养学等学科视角,部分成果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体现了我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走得出去,回得进来”的基本研究趋势。例如,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主任朱惠莲教授在其主题报告《学龄前儿童的营养与健康》中通过详实的数据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幼儿和家长在饮食营养方面的误区,提出了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对策与建议。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特级教师姚蓓喜从“科学营养、食品卫生、美味烹饪、饮食健康、营养研究”五个方面谈了如何通过提高幼儿膳食质量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来自新疆的李元玲老师借鉴积极心理学中“幸福感是个人积极的心理体验”的观点,以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第四幼儿园教师为例,分析了幼儿园教师职业发展的五种心理健康危机,并提出了相应的化解策略。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周燕教授在《“重要他人”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报告中引用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的“重要他人”的概念分析了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另外,美国免费营养早午餐政策、美国《3~5岁儿童运动课程的适宜性实践》等都对我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充分分享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
本次年会的分会场设立在广州市第一幼儿园、广州市第二幼儿园、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一院、政治部幼儿园和司令部幼儿园。从各幼儿园的园所经验介绍、健康特色活动观摩以及专家点评中,我们可以在特色体育活动开展、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环境创设、师资培养等方面得到一些借鉴。
(一)传承传统文化,设计别具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
秉持本次年会“快乐体育”的主旨,各个分会场所在幼儿园展示了幼儿武术操、幼儿篮球活动等特色体育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生动活泼的表现,一方面体现了幼儿园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结果。各幼儿园都选用了优美的广东音乐、广东传统武术操和民间游戏,加上独到的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设计出了别具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这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幼教工作者实施具有特色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具有启示作用。
(二)高效利用物质资源,创新幼儿园体育运动环境
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学习知识、发展自身的。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具有挑战性的物质材料,可以有效地将幼儿的运动、游戏、交往和探究融为一体。各幼儿园除了在户外设置丰富多样的大、小型运动器械外,还高效利用废旧材料和低结构材料自制运动器械,或者采用一物多玩的方式,既符合环境创设的经济性和创新性原则,又能增加体育活动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一条简单的“溜溜布”可以锻炼幼儿走、跳、蹦等基本动作;三张普通桌子的不同摆设也可以让幼儿尝试做侧身钻爬、直体翻滚、平面跳跃等动作。
(三)凸显融合意识,重视幼儿园健康教育与其他领域的相互渗透
“快乐体育”是为了“健康身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每位幼儿园教师在设计健康教育活动时都能有意识地将其他领域的教育元素融合进来,而体育活动最能体现幼儿园教师的融合意识。例如,中班体育活动“好玩的溜溜布”在每一个环节中都伴以有节奏的音乐,有效地将体育文化意识与音乐之美融合在一起。再如,大班体育活动“好玩的小布格”将体育、音乐、科学、社会领域有机结合起来。
(四)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健康教育素养,发挥男教师特长
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幼儿园教师的健康教育素养,而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幼儿园教师具有扎实的保教知识和健康教育技能,更有赖于其对幼儿运动发展理论的掌握。在本次年会上的幼儿体操表演和体育活动展示,都反映了各个幼儿园对于提高教师健康教育素养的重视。有了专业的教师,才会有简单多变的材料和设计到位的活动。本次年会上,我们有幸看到了诸多男教师矫健的身影,各幼儿园充分发挥了男教师在设计和组织幼儿体育活动方面的特长。
三、进一步厘清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的相关内容
(一)区分了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中的相关概念
1.体育课与体育活动
“体育课”仅仅是一次以体育活动内容为主的集体教学活动,而“体育活动”则包括晨间锻炼、户外体育活动、区域体育活动、室内外体育游戏、幼儿体操,以及渗透在其他领域或生活环节中的身体活动。仅仅重视“体育课”,则有可能陷入“小学化”的误区。
2.特色体育活动与体育特色
有教师认为在幼儿园展示了特色体育活动,该幼儿园就是体育特色幼儿园了。这是把特色体育活动的开展看成了体育特色幼儿园的全部或主体。仅凭特色体育活动并不能形成一个幼儿园特有的风格,但是初期可以作为体育特色幼儿园创建的突破口。只有当整个幼儿园的园风园貌、核心价值观以及园本课程建设过程中都体现出体育特色,幼儿园中形成了体育文化氛围的时候,或许才可将其称为“体育特色幼儿园”。
(二)明晰了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不同性质目标之间的关系
1.在确定普适性活动目标的基础上考虑目标的具体化和多样性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幼儿发展,为幼儿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而不是单一的“体育训练”。因此,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难度和强度首先应具有普适性,动作技能水平和运动强度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在此基础上,要找准体育活动的落脚点,将具体目标落实到位。因此,“一物多玩”也并不是说玩的花样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幼儿的活动强度和活动的具体目标合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