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业教育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职业教育论文要注意选题的理论价值。我们强调选题的实用价值,并不等于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也绝非提倡选题必须有直接的效益作用。作为论文,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和工作总结、调查报告有着区别。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职业教育论文题目,供大家做个参考。
1.改革语境下的职业教育研究——近年中国职业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分析
2.职业教育对中国城镇化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
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
4.职业教育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基于对全国农民工调查的实证分析
5.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均衡测度与比较分析——基于京津沪渝的实证调查
6.职业教育课程地位的理性思考——基于宏观政策的视角
7.我国职业教育学科自觉的思考
8.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体系建设
9.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促进政策分析
10.加拿大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特色探析
11.日本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借鉴
12.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与规律
13.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动逻辑和立体路径
14.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
15.从农村职业教育看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的贡献——基于苏北农村家庭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16.中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创新特色研究
17.大职教观视野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18.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现象与规律(之一)——基于横向维度延伸发展的趋势:定界与跨界
19.职业教育集团化体制改革路径探索
20.高中教育还是中等职业教育更有利于增加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收入?
21.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力研究
22.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问题表征与统筹保障——以重庆市为例
23.创新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内容体系——行业英语教学研究
24.中德职业教育公共财政支持机制的比较研究
25.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走向分析——1995~2008年中国职业教育政策文本的定量分析
26.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27.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现象与规律(之二)——基于纵向维度递进发展的趋势:定阶与进阶
28.国家工业化与现代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耦合分析
29.高等职业教育:来自瑞士的创新与启示
30.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制度研究
31.双元制职业教育——德国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动力
32.构建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33.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基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农民工的调查
34.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成绩、问题与政策建议
35.职业教育:从集团化走向战略联盟——基于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现状的研究
36.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会计技能教学改革与创新
37.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制度功能及其构建
38.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收入回报之差异
39.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现象与规律(之三)——基于纵横维度交替发展的趋势:实然与应然
40.论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应然之策——关于《职业教育法》修订的跨界思考
41.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探索
42.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3.职业教育对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城市动态面板数据
44.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
45.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的体制机制构建
46.五个对接: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
47.试论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以东莞市职业教育为例
48.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及其国际比较
49.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异化与矫正
50.职业教育数字校园政策的价值分析及实现策略
51.德国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战略决策——德国职业教育现代化与结构调整十大方略解读
52.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成绩、问题和对策
53.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言:措施与创新
54.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现状与对策研究
55.职业教育基本问题初探
56.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的职业教育培训路径
57.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分析
58.基于大职业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59.职业教育智慧学习环境的设计及应用情景研究
60.德国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及其主要特点
61.论统筹城乡职业教育的多重治理逻辑
62.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
63.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主体博弈与政府治理能力提升
64.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框架
65.职业教育经费保障体制的缺失与建构
66.我国政府购买职业教育服务的运行机理、实践困境与发展路径
67.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制度设计及启示
68.论职业教育的尊严
69.职业教育教师实践共同体建设研究
70.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理念和观念的影响
71.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研究的分析框架
72.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与对策
73.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投入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74.农村职业教育投资回报率的变化:1989~2009年
75.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保证参考框架分析
76.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理论循证与实践形态——兼谈我国“工士”学位制度建设
77.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的基本理念与建构策略
78.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状及其再认识
79.德国职业教育改革重大举措——德国新《职业教育法》解读
80.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 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
81.基于Malmquist指数模型的农村职业教育投入内部效应分析——以辽宁省为例
82.校企合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
83.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84.公平视野下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建设与关系考量
85.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86.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入探析
87.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
88.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89.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分析
90.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初探
91.中国职业教育与劳动力需求的匹配性研究
92.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93.职业教育国家主导模式的建立——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
94.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
95.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定位
96.以机制创新推进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基于江苏省的实践研究
97.论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98.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对北京部分大型企业的调查分析
1.职业教育结构要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决定了一个地区的人才需求结构,进而影响一个地区的职业教育结构。虽然从整体上看,我国劳动力的供应是充足的,甚至供过于求,就业压力很大。但是从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来看,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已经十分严重。职业教育是培养各级技术工人的主要阵地,根据市场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合理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重要措施。
2.职业教育发展能促进产业升级
根据我国“十二五”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重点。发展新兴产业需要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很多方面的配套措施,其中,人才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新兴产业需要的技术工人、科研人员和管理人才,是我国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内蒙古产业升级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契合点
职业教育要把握定向性、面向地方性、办学的开放性、培养目标的技术性等特点,用全新的观念设置专业,确定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建设师资队伍,办出高职特色,为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出优秀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要面向实际应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一是推广在学校和企业分阶段培养模式,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环境下了解专业技术的发展、应用前沿,熟练专业岗位技能操作,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避免产学脱节、学非所用等问题的存在。职业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这样不仅使企业也有机会承担社会教育的责任,使院校教师有机会参与企业的发展进程的相关培训,也会使在校接受学习和技能培养的人才的就业获得有利的保障。同时校企合作还会缩短新的应用技术转化成社会生产力的时间,还可以为院校的研发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从而实现区域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学校应该尝试与企业或用人单位协同完成教学及实训过程,使学生既学到理论知识,又掌握实践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乎社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进一步推动以工学交替、工学结合为特征的专业建设改革,让学生通过参与企业工作过程达到学习职业技能的目的,改变传统教学缺乏岗位情景和职业氛围的缺陷。二是继续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方案要与职业岗位技能目标紧密结合。课程内容上增加应用性、实践性,淡化学术性;教学实践上增加操作性、直观性,淡化理论性;专业实训上增加生产性、职业性,淡化综合性。三是循序渐进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及比重,以教师的职业经验引导学生,以实践内容的趣味性与研究性吸引学生,以实践结果的成功体验激励学生。四是在教学氛围营造上,专业教师角色要有经理味道,贴近企业;教学组织要有企业味道,贴近生产;学生角色要有员工味道,贴近岗位;教学过程要有培训味道,贴近职业。
(二)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
(一)“双元制”中校企合作体系的结构
双元制职业教育还有第三个学习地点,就是跨企业的职业教育中心,这一机构是由行业协会建立,目的在于解决一些中小企业的人才需求,它很好的解决了企业职业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并实现了教育资源的补充和政府调控,联邦政府在这一环节则会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和部分资助。
(二)“双元制”下校企合作机制的特点
1.联邦、州联合建立完备的高职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1969年德国颁布了《联邦职业教育法》,之后的1981年又颁布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直到2005年4月生效的新的《联邦职业教育法》,都促使德国职业教育在法律体系方面得到最全面的国家保障。同时与双元制对应的法规还包括:“双元制”《职业教育条例》、“双元制”《职业教育框架计划》及《框架教学计划》等,而在州一级则有更多配套的法律法规,涵盖了企业行业、高职学校及相关管理层面。
2.行业、企业多方参与搭建有效高职教育管理体系
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了企业职业教育的管理体系。这样使得联邦政府及各联邦州和行业协会都具备清晰的职责。这些机构是企业职业教育管理体系的主要成员,而企业职业教育的主管机构则是各类行业协会,包括为职业教育提供服务的合作伙伴和各类企业,其任务是细化职业教育和培训组织实施基础职业培训提供实施职业教育的场所,确定职业资格认证,制定和开发新的教育和培训课程。
3.校企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实现优质理实一体化
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企业与学校的关系具体表现为既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又各有分工各有侧重,在职业教育的时间上,二者实现无缝衔接,而在专业设置上,企业则与职业学校保持一致。在职业教育教学的标准性文件中,既明确了企业和职业学校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分工,又将二者的教育活动有机联系,从而保证整个职业教育体系良好的协调关系和运行效率。
二、我国现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凸显的问题
从职业教育本质来看,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2010年3月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这是我国首次提出制定校企合作法规,并纳入国家教育体制重大改革试点范围。但就我国当前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的现状,校企合作并非就是一条没有任何阻碍的坦途。
(一)院校校企合作意识亟需加强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种体制赋予了校方一定的办学自,但也存在很多行政束缚,导致办学自其实很有限。加之绝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公立属性,其享受公共财政来源的相对无偿性则降低了职业院校对市场需求的敏感性和迫切性。事实上在校企合作的实践过程中,校企合作更多是缓解办学资源不足,解决学生实习和就业。尽管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政府给予的发展推动力给予了院校足够的外部动力,可是高职校企合作的发展始终是“被动”前行的,很多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的意识中更多是茫然和不知所措,这背后的原因应该引起我们深思。
(二)校企合作管理体制有待改进
校企合作需要宏观有序管理,而这种宏观有序就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在管理体制中明确自己的位置和责任。1999年教育体制改革后,经过企校分离院校划转等一系列工作高等职业院校划归教育部门管理。劳动保障部门、政府业务部门、行业协会等与高职院校之间的沟通与联系逐步淡化。10年开始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申报工作中就凸显出一个问题:政府、举办者和行业除了出钱以外,其他如统筹规划、协调关系、提供标准、领导指导的作用虽然有但不多,数据统计加起来只占三者作用的23.4%,显然这距离我们对于良好的校企管理体制所能发挥的作用仍有较大的差距。
(三)行业企在体系中的定位不明确
校企合作前提是要能够实现双赢,这就需要确立企业行业的立足点。但是在政府部门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之后,随着企校分离职业院校的划转以及行政部门的整合,许多原本隶属或依托于行政部门的行业组织一方面缺少行政力量的支持,对市场及企业的影响能力也被弱化,另一方面对行业企业技术水平及技能人才需求变化趋势生疏,与职业院校之间的联系逐步减少。这就出现了行业在新的环境背景下因为自身定位的不明确而导致在当前高职校企合作中基本没有发挥足够管理或指导作用。
(四)相关政策制度法规仍需完善
完善的法律体系为职业教育实现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发展提供了约束与规范,我国在教育法的基础上相继颁布了职业教育法,教师法等法令法规,在规范职业教育的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任缺乏对校企合作各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等有清晰明确规定的法律法规。这就使得校企合作在规划和实施过程中缺乏法律层面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另一个缺失就是对职业教育地域性考虑不足,在国内浙江、宁波所制定的校企合作工作条例是国内最早的地方性的校企合作法律法规,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和价值,但从其内容看受上位法缺失的影响,以致地方性法律法规的制定难有较大的突破。
三、双元制对我国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的借鉴意义
德国职业教育的成果与经验是在其自身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等诸多背景下取得的,对于中国的职业教育来说,并不能简单照搬模仿,但是其成功的经验,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培养企业所急需的高端技能人才仍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完善法律法规,实现校企合作有法可依
需要新的相关法律法规来进一步校企合作各方责任,第一是明确企业的职业教育责任,如接受顶岗实习的责任以及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学生/家长学校的三方责任,利用责任的明晰来推动校企合作的良性开展;第二是职业院校的主管部门的责任,在保证办学的公益性的同时保障经费的落实到位;第三是共建教学团队的责任,向职业院校选派兼职教师,接受职业院校教师的实践活动等。在明确企业职业教育责任的同时应立法明确企业在经济政策、税收等方面的优惠,而企业也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有计划地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提升性的职业教育。
(二)充分发挥行业作用促进校企合作健康发展
根据现有条件,我国行业组织可作为校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发挥如下作用:一是推荐作用,即向职业院校推荐愿意承担职业教育的相关企业;二是和预测作用,针对本行业技术工艺发展趋势,及时各类技能人才的供求信息;三是调查和研究作用,行业要经常性地开展调研活动,有针对性、准确性的提出本行业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能力要求;最后一点是与高职院校合作,积极参与职教教学标准、实践实习标准及指导教师能力标准的制定。
(三)建立实践基地推动校企合作的高效运行
1.1严重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
现如今的新护士大多是因为招聘而来,他们只是将护理工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已,加之护理工作比较累、脏、苦,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对于儿科护士来讲,护理工作具难度较大,但是待遇较低,导致部分护士怀抱着干一天算一天的心态,严重缺乏对护理共组的热情。
1.2新护士的职业素质比较低
在护理期间,我也培养了较多的新护士,但是从工作中发现新护士的职业素质均较低。主要体现在:工作的责任心不强,易出现差错;不论是工作上还是在学习上都严重的缺乏合作的意识[1];出现问题的时候只是盲目的处理,甚至出了问题不敢承认,严重的缺乏慎重独立的精神等。
1.3新护士的基础理论知识比较薄弱
因为受到了当今社会风气的严重影响,部分护士在血胸学习期间不认真,到工作岗位的时时候表现为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书写的能力较低等,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儿科护理工作的需要。加之儿科患者是一群比较特殊的群体,多数患者不会表述自己的感受,病情的变化都是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去判断。使用的药物大多是根据患者的体质量计算的,在配药的过程中需要稀释几倍甚至几十倍才能抽出准确的剂量。复杂的配药过程及其计算、多变的病情变化,无形之中给新护士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1.4临床操作不熟练
由于新护士在上岗之前均未进行专科业务强化训练,技术操作不熟练,尤其对小儿静脉穿刺、抽血等操作,对危重病人的观察、急救能力低、技术水平与病人需求有相当的差距,而且穿刺时都是在家长的直视下进行,瞬间压力很大,同时,病人和家属会担心新护士不能给予良好的治疗与护理而拒绝其临床操作。当新护士初期面对工作时易感到信心不足、精神紧张,影响技术正常发挥,效果不理想就产生内疚、灰心、无能为力等心理紊乱综合征,影响心理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1.5护士自身缺乏自信
新护士刚进入科室,由于儿科病房环境嘈杂,啼哭声不断,使护士感到紧张,尤其看到家长疼爱孩子的言行举止,患儿的过分哭闹,使护士无形之中增加了必须一针见血的使命感。特别是第一针穿刺不成功,使护士的自尊心受到无形的伤害,当两次操作时,护士则缺乏足够的勇气和信心。
1.6工作的应对能力不足和角色转换不适应新护士刚
进入儿科病房,环境是陌生的,同事的工作能力和性格特征都不清楚,工作上的合作有一定的不协调。工作的统筹方法差,达不到省时省力,面对患者及家属的叫喊慌乱,不能沉着应对。加上护理对象也很特殊,特殊的护理人群不但要求她们扮演护士的角色,而且还要扮演母亲、大朋友等等的角色,多重角色的叠加使其难以适应。
1.7沟通能力较差
作为一名新的儿科护士,不仅仅是要求各方面的技能好,更注重的是护患之间的沟通能力。在面对儿科患者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护理人群时,当今的家庭都是以小孩为中心的,如若小孩生病住院之类的,前来看护的人踪是一群,同时也造成了很多的问题。那么,这就需要我们运用交流的技巧,既要抓住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又要进行成功的交流。部分新护士不但临床上的知识比较缺乏,同时还严重缺乏临床沟通的能力,因此在各项护理操作中,不能赢得患者以及家属很好的配合,稍微出现小小的失误,患者家属就不会蕴量,甚至还会招来投诉等之类的事故。
2加强新护士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能力
2.1抓好入科教育,提高护士安全防范意识
由教学组长采取集中授课的形式,将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安全、礼仪与沟通纳入讲课的内容,帮助低年资护士尽快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增强法律意识,掌握良好的礼仪规范与沟通技巧,特别强调护士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学习,让低年资护士明确自己法定的职责范围,用法律规范低年资护士的行为。
科室的入科教育也尤为重要。轮科护士换一个新科室或部门,总会有一些陌生感,入科后介绍本科室的环境、布局、疾病类型、工作内容、需要重点关注的安全要点。三查七对的重要内容、儿科沟通中自我心理的调节、儿科病房的安全护理等,增加责任感,提高安全意识,避免情绪急躁或低落,防范护理缺陷于未然。
2.2提升新护士的心理素质
护士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视现实,培养良好的个性,保持健康的心态,学会必要的职业应对技巧,学会渲泄不良情绪,自我放松,排解压力,必要时可接受心理知识的培训和心理咨询,在繁忙的工作中,护士要学会自我调节、自我保护,合理安排工作、学习与家庭的关系,以良好的心态适应工作岗位
2.3运用科学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重视培训方式,避免说教式培训,以生动鲜活的案例,讲述容易发生护理缺陷的薄弱环节,让低年资护士掌握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和防范对策。高年资护士是低年资护士日后独立工作的引路者,他们的言行举止对低年资护士有着举足轻重的影
响。选拔工作经验丰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扎实、责任心强、热爱教学、教学方法好的护理人员担任教学组长,以身施教,树立榜样。
了解低年资护士的个性、心理需求,观察评估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能力,个性化带教。注重低年资护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低年资护士凡事多思考、多分析,避免机械性盲目执行。采取1对1带教,一个新护士跟随一个老师,让每一位低年资护士都掌握各项工作的程序[4],指导低年资护士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排班上采取“老少”搭配,让高年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起到带教、监督作用,及时提醒,避免护理缺陷的发生。发生护理缺陷后,护士长不要一味的指责、惩罚低年资护士,应从多方面分析查找原因,鼓励低年资护士讲出发生护理缺陷时的想法,减轻其心理压力,建立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培养低年资护士的职业情感。
2.4在科内制定规章制度和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在科内制定适用的规章制度,如规定每天常用药物稀释液的种类(特殊病例除外)、数量、稀释后药液的浓度(即稀释后每毫升药液所含药物的剂量),每天配制后并用标签标明此种药物的名称、配制时间以及每毫升所含药物的剂量,并定位放置。这样不但有利于新护士易于掌握配药过程及所配药物剂量的计算,而且能有效预防配错药,并提高配药的工作效率。在科内形成传、帮﹑带的护理工作模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新护士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临床知识,以丰富、更新和发展护理工作,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5加快角色的适应和提高应对能力
新护士的角色不适应常常会出现紧张、焦虑,工作能力差,效率低等特点。首先,科室应做好岗前培训,帮助其尽快转换成儿科护士的角色,使其在短时间内熟悉科室的工作环境和各项规章制度、科室的工作流程和人员职责,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很快地投入护理工作[5]。其次,在工作之中,高年资护士需给新护士提供信息、指导、心理支持、关怀及鼓励,提高其应对能力。面对患儿及家属的叫喊和不满意,要求新护士做到冷静处理问题,耐心解释。如果是由于自己的各种原因导致患者或同事的不满意,要勇敢地说“对不起”,这样或许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2.6加强新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能力
护理人员服务的对象是患者,有效地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双方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人格特征及社会地位,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彼此沟通。这就需要我们护士管理者多提供人际沟通训练的机会,如举办护理沟通技巧学习班或进行相关的沟通训练,使护士掌握有关的沟通技能。同时重视人际关系在护理中的重要性,注意疏导及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在工作中,我们要设身处地地为患儿及家属着想,理解患者的感受,体谅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维护患者的权利,对患者的需要及时作出反应,并多用形体语言和患者交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患者和家属很好的配合,护理操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3注重新护士在儿科中的静脉穿刺
静脉穿刺是护士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小儿静脉注射是儿科疾病治疗中胰腺具有一定难度的基本操作。作为一名新的护士,在治疗若静脉穿刺能做到一针见血,不仅能保证静脉通路的顺利开通,还能降低患儿的痛苦,缓解家长焦虑的心情。
3.1影响新护士穿刺技术低的因素
由于家属不信任新护士,认为新护士的技术不好,如若不能一针见血,轻则大吵大闹,重则打骂护士;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例如严重的脱水、休克、腹泻、寒战、发热、血管收缩等,增加了穿刺的难度;部分患者因为其他的因素,例如因害怕或者是疾病引发的疼痛的而出现哭闹、躁动不安等,无形中造成了紧张的氛围,加大了新护士的穿刺难度;再加之新护士自身缺乏了严重的信心,尤其是操作了两次以上不能成功的新护士,严重的打击自尊心。
3.2如何提升新护士的穿刺技术
(一)专业实践经验不足,实训指导教师缺乏
1.教师来源单一,动手能力差
职业学校教师来源应该多样化、多渠道,但是,被调查的职业学校教师来源渠道主要为三个:小部分来自企业、行业等生产一线,大多数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其次是从小学、普通中学、高中调入。在抽样调查的专任教师中,只有4.9%的人来自企业,7.3%来自事业单位,来自普通中学的就占17.1%。其中,在被调查的专任教师中专业教师在企业实践的时长近乎于零。教师来源单一。民族地区职业学校的大多数教师主要来自学校,从学校到学校的上岗方式使得大部分的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与专业技术能力,动手能力差,在教学和实训过程中容易陷入普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俗套中,最终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
2.教师培养和培训机制不健全
造成教师专业技术能力不强的另一个原因是教师的专业培训缺失。根据调查问卷,在关于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教师从事中职工作以前对职业教育的了解情况的调查中有14.3%几乎一点也不了解中职教育,只有43%了解一点和47.6%表示比较了解。对职业教育的特殊性缺乏了解,表明需要对这些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然而在新教师入职引导中,接受的培训形式比较单一且效率不高,主要为集中培训(66.7%)、专题讲座(76.2%)、师徒制(14.3%)。另外,参加过培训的教师中有4.8%的人认为中职教师培训的课程设置不太合理,培训内容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培训类型结构不合理,大部分教师只参加过县、校级的课程培训,而国家级培训所占比例较小,如表4:形式单一的培训也直接影响了教师获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教师中获得高级证书的只占4.8%,获得中级证书的为57.1%,38.1%的教师获得了初级证书,显然无法适应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技术技能的人才培养要求。据了解,培训环节薄弱的原因主要源于广东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教师培训经费的限制,无法安排大多数教师进行培养和培训。
3.“双师型”教师结构失调
“双师型”教师缺乏是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普遍的问题。从调查数据来看,数量上,乳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连南职业技术学校两所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分别为24.1%、39%;职称上,两所学校有20.6%的双师型教师具有初级职业资格证书,中级的只占44.1%,中级以上的35.2%;学历上,在调查的双师型教师中本科学历占多数,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不到1%,约13%的只有专科及以下学历;从教师类型结构来看,文化基础课教师占38.8%,专业课教师占58.5%,而实训指导教师只有2.7%。造成“双师型”教师结构失调、实训技能缺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广东民族地区经济条件落后,教育主管部门未能提供教师很好的培训机会,使得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来自于经费的限制,无以支持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教师参加进修、培训以及外出访学;三是时间的不足,广东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教师生师比过高,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繁重,加上班级、学生管理等超负荷工作,难以抽出时间参加培训及自我提升。
(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少
职业教育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社会发展与市场变化要求职业学校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能力,才能跟上新形势的步伐。中青年骨干教师是职业学校发展的主力之一,需要职业学校对中青年教师要加强培养和培训。然而,现实情况下广东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条件不利于教师发展,学校提供的外出培训、交流的机会过少,导致教师见识不广,眼界不宽,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部分老教师甚至从未有过外出学习的经验,缺乏现代化职教理念。从年龄结构上看,被调查的教师中40岁以上的教师占了68%,40岁以下占32%左右,平均年龄45岁,平均教龄也都有23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所占比例不到20%,在被调查的双师型教师中,40岁以下的占总数的38%,40-50的占了54%,仍以年龄较大的教师为主。
二、广东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对策
(一)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步伐
1.确立科学的“双师型”教师标准
“双师型”教师作为我国职业教育教师的专属名称,是区别于普通教育学校教师的特有名词,是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何谓“双师型”教师,目前尚未统一定论。有的学者将其概括为两种:一是“双职称型”,即具有教师职称和职业资格证的教师;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由于定义的标准不一,每个学校的实际操作会出现很大的差异,甚至同一所学校内的也会出现争议,导致现实中的“双师型”与理想中的“双师型”教师有很大区别。可见,“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训系统的首要任务是确立科学规范的“双师型”教师标准。在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规定:中职教师既要有较好的通识性知识、教学设计能力、实训实习组织能力……还要有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能力。也就说理想的“双师型”教师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师,同时具备会教理论与会指导学生实践的“双会”能力。因此,“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的制定应该要求教师同时拥有包括相应教育层次的教师资格证和所任教专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即“教师+职业资格”。总而言之,“双师型”教师不是教师证与资格证的简单相加,也不是教师与工程师的简单结合,更重要的是专业理论知识、技术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融会贯通。对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而言,还要体现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知识的有效再现与进行传统技艺技能的传授等方面,才能培养出既能适应本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又能传承本民族文化、技艺的人才。
2.建立健全的“双师型”教师认定制度
尽管制定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标准,但是由于在具体操作上考核要求的放宽、放低,加上很大程度上考核与培训不分家,导致目前很多教师拥有职业技能等级证却不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这就需要建立一个规范的“双师型”教师认定制度,严格规范资格证书的考核环节,确保职教教师“双证”的有效性。“双证”是“双师型”教师认定的基本条件,但是,“双证”不等于“双会”,要在持有“双证”的基础上,在认定的时候要加强对教师其他方面的考核。职业教育离不开行业、企业,与行业、企业的紧密结合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最大特点。广东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离不开本民族地区企业、行业参与,因此,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是民族地区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保障,也是“双师型”教师考核认定的主要参照。通过以政府为主导,引领“双师型”教师认定体系,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带动相关劳动部门和企业行业共同参与,依照“双师型”教师考核认定标准,由各领域的专家考核认定,考核内容包括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训练课,或者以“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堂作为考核项目,加上“双证”资格要求,对教师作出科学的认定。通过科学规范的考核方式引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向制度化、系统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灵活开放的培养体系。
3.制定合理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机制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构建广东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的重要保障。合理的“双师型”教师评价管理机制,使“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考核、评定等各方面都能找到合理的依据,做到公平公正。同时,为了激发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教师对获得“双师”资格的热情,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将“双师型”教师的素质、能力评定结果与教师的职称、奖金和培训等相连,成绩突出的作为全校示范以带动全体教师自觉地投入到拓展本专业知识来提升自身能力的学习中。合理的评价体系与适度的激励机制对条件落后的民族地区职业学校的教师来说是公平公正的重要保证,也是激发全体教师努力提高自身全面发展的动力。
(二)多渠道培养民族地区职教师资
1.通过院校联合培养高素质的职教师资
通过专门的职业院校和其他大学特别是工科学院师范专业来联合培养职教师资。一是加强高等院校与民族职业学校的沟通,通过与东部发达地区对口的高等院校合作办学、专业培训等形式为广东民族地区培养职教师资,如现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是广东省重点的职业师资培训中心,以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培养的“双证书”毕业生,成为职教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通过合作办学,推进教师进修和选派优秀教师赴当地任教等对口支援工作,还可以根据对口支援地区和专业教学实际,培养相应的师资,推进广东民族地区职教师资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二是依托职业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开办不同专业的民族地区职教师资培养班。此类院校可以根据最自身的特长,面向民族地区的普通高中和社会招生学生,按照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学校专业设置特点、计划招生比例开办不同专业的职教师资培养班,并要求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必须到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担任教师,不仅解决当地职业教育师资缺乏的问题而且也一并解决了当地学生上学、就业问题。同时,开办职教师资培养班的职业院校要加强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建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以及制定中等职业学校骨干专业建设和学科带头人标准,确保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师资质量。
2.以校企合作促进职教师资培养
职业教育涉及的专业和种类之多,如果仅靠专门设立的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育机构是无法满足各类职业学校对教师的需求的。无论是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还是从职业教育培养特色来看,职业学校教师只有到真实的工作场景中感受、感悟、学习,才能获得最优最具实际价值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协调,将学校与企业联接,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学校通过派选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培训与实践锻炼,保证专业教师与工厂、企业、行业之间保持专业对口业务往来的渠道顺畅,实现专业教师和专业学科带头人到企业对口实践的常规化和制度化。职教教师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掌握技术进步情况,从而提高教师实践动手能力以及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另外,广东民族地区有自己的地方经济特色,如特色农业、植物资源开发与保护、民族旅游资源等,依托这些产业建立对口的师资培训基地,使得教师能够很好的掌握民族产业知识与技能,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途径。
(三)建立健全的经费承担机制和开放的教师培训机制
1.加大师资培训经费投入
缺乏职教师资培训经费是广东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有效的解决途径是建立学校、政府、社会和教师个人四位一体的培训经费承担机制。国家在政策上对民族地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给予一定的倾斜,设立民族地区职教师资培训专项用款,并且对专项用款进行跟踪,确保专款专用,保障职教师资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地方政府则加大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经费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职业学校,学校通过特色办学引进企业资金以及号召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助学以承担一定的师资培训经费,而教师个人按照相应培训等级适度承担一定的经费,经费承担机制可以有效的分担了职教师资培训经费不足的压力,扩大教师培训范围。
2.拓宽教师培训领域
建立开放的教师培训机制,使得专业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培训。一是鼓励教师学习进修,尤其是鼓励青年教师进一步提高现有学历,要求在岗专科及以下学历的人员提升学历,使学校专业教师学历合格率达百分之百。制定教职工继续教育、在职攻读硕(博)士研究生以及教职工教育培训制度,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选派到知名高校及企业进修学习等奖励,全面提升职教师资整体质量。二是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实践技能的培训。包括提供教师到外地参加技能培训的机会以及选派专业教师到本地区企业、工厂等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且要参与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及取得相应技能等级证书;规定青年教师必须到企业实践锻炼,而且每年要选派教师到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参加培训,结束后由专业人员进行鉴定,鉴定通过则给予适当奖励,不合格则需要重新培训。三是加强本民族地区文化及传统技能的培训。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传统与技能的有效载体之一,通过对本民族教师甚至不是本民族的教师却从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教师进行民族文化、技能的培训,从而更好地传播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和技艺技能。
(四)严格实行职业学校教师准入制度
1.重视职教教师来源多样化
认真执行中职学校教师准入制度,遵循职业学校的教师来源多样化、多渠道的原则,既可以直接从高校毕业生中选择优秀的学生来担任教师,也可以直接到企业中聘请具有较强相关专业的实践经验及技术技能人员充当教师,这样使得专任教师符合既有规定的学历又有相关工作经历的资格条件,严格控制职校教师入口,确保民族地区职教教师结构的合理性。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还要严格把关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师资质量,一方面,要全面落实中职学校教师资格的定期认证和考试办法,及时发现认定和考核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在操作的时候要严格依据认定程序,促使教师资格认证工作日趋规范化与制度化。
2.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激励、成长机制
一是引进高素质人才。一方面通过提高职校教师待遇,吸引优秀的高校毕业生、企业人才到民族职业学校任教;另一方面通过优惠政策从企事业单位引进一些既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娴熟的专业技能的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从事技术人才培养工作,从而改善现广东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师资结构。二是聘请专业的技术技能型兼职教师。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面向社会招聘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与娴熟专业技能的兼职教师。三是积极鼓励教师晋升职称。制定职称评聘办法,并在津贴、进修、住房分配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进而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科研工作中,合理调整师资结构。四是动员教师开展产学研的工作,积极面向企业和生产一线参与技术的开发和服务。鼓励教师借助产学研平台,广泛开展科技研发,围绕市场行业企业需求,积极为民族地区开展科技服务、技术服务,提升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