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肩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激进康复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
[中图分类号] R68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12(c)-0121-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aggress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nerve muscl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joint function recovery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under arthroscopy.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72 cases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under arthroscopy in Drum Tower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from September 2014 to March 2016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aggress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ccording to whether combined with nerve muscl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r not,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combination group, each group had 36 cases.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aggress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patients in combination group were given nerve muscl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for 6 weeks and followed up for 6 weeks. The degree of joint motion and joint function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treatment of 2, 4 and 6 weeks, and adverse reaction during the treatment and follow-up period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egree of joint motion between two groups (P > 0.05). After treatment 2, 4 and 6 weeks, degrees of joint motion in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which of combin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time (P < 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core of joint fun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P > 0.05). After treatment 2, 4 and 6 weeks, scores of joint function in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which of combin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time (P < 0.05). There was no adverse reaction in two groups during the treatment and follow-up period, the treatment had good safety. Conclusion Aggress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nerve muscl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an faster to get satisfactory function, with no adverse reactions. It is worthy for promoting in clinic.
[Key words] Aggress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Nerve muscl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Degree of joint motion; Joint function
前交叉韧带损伤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常见于剧烈运动或各种交通事故,损伤或断裂后引起关节前后方向及旋转不稳[1-2]。若未采取及时治疗,则直接影响广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关节功能、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提示临床上采取及时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训练尤为重要。当前,临床上存在多种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功能训练方案,但何时采用何种强度、频率的训练尚未明晰,临床医生应充分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程度、骨质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患者病情[3-4],为患者制订高效且安全的术后康复治疗方案。本研究主要探讨激进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6年3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72例患者资料,患者均采用激进康复,根据是否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3例;年龄24~65岁,平均(48.32±7.61)岁;损伤原因:运动跌伤8例,交通事故25例,其他3例;损伤类型:单纯前交叉22例,合并外侧半月板6例。联合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23~64岁,平均(47.96±7.32)岁;损伤原因:运动跌伤7例,交通事故26例,其他2例;损伤类型:单纯前交叉20例,合并外侧半月板7例。两组性别、年龄、损伤原因、损伤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外伤史明确;②均为单侧膝关节损伤;③符合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标准[5]。排除标准:①合并骨折;②合并后交叉韧带和/或侧副韧带损伤;③严重骨质疏松者;④因自身身体原因,不能坚持本研究者。
1.3 方法
两组均采用相同手术方法,且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康复治疗中对照组采用激进康复训练,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3.1 激进康复训练 结合患者实际病情,患者术前适量进行踝关节、足趾的屈伸活动,在活动中,若疼痛并不明显,则练习股四头肌收缩运动。术后2周内麻醉消退后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时间持续5 s,每组25次,每天进行6组;踝泵训练需用力、缓慢全范围屈伸踝关节,25次/组,6组/d。术后24 h在疼痛可耐受的情况下患者拄拐患肢部分负重行走,不限制膝关节被动及主动活动度、闭链式及开链式活动,负重3次/d,5 min/次;膝关节活动度为0°~50°。术后2周,告知患者被动屈曲达到100°,并强化肌力训练,尽量伸直患肢,训练达到健侧水平。术后3~4周,被动屈曲角度达110°,逐步加强患肢关节及肌肉力量主动屈伸训练,并尝试脱离拐杖协助下行走;术后5~6周,可调整患者夹板活动范围达110°,若活动时,出现关节不稳状况,则及时调整夹板角度及活动范围,并及时纠正行走步态,避免异常步态对关节功能和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夜间可不带夹板。每次康复训练后给予30 min冰敷,如有必要g隔1 h后继续冰敷,以减少康复训练后关节渗出、肿胀及疼痛。应用支具固定期间,休息时支具固定膝关节于伸直位,防止因膝关节伸直功能缺失而致行走困难。
1.3.2 神经肌肉电刺激 取患者仰卧头中立位,综合考虑患者实际病情,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于患侧上肢取肩部三角肌-冈上肌、旋前方肌-旋前圆肌,患侧下肢取臀中肌-缝匠肌、胫骨肌-腓骨肌,患侧躯干取胸锁乳突肌-胸大肌、菱形肌-斜方肌,将电极均放置在患者机体上,肉眼可观察到肌肉颤动收缩,上肢出现肩外展,腕背伸动作,踝轻度背曲且松弛等,在电刺激中应调整好电刺参数,单向方波,并控制间歇时间10~15 s,脉宽300 μs,电刺激频率30 Hz,刺激强度20~30 mA,自动刺激,30 min/次,1次/d,7 d为1个疗程,连续6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所有患者治疗后均进行6周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关节活动度评价采用关节活动度尺,将测量臂与胫骨方向一致,分别测定最大伸直角度、最大屈伸角度,准确记录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评价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总分为100分,评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2、4、6周,两组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联合组关节活动度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2、4、6周,两组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联合组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在治疗及随访期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情况,安全性好。
3 讨论
关节韧带损伤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伸曲活动受到限制,且陈旧性韧带损伤患者不能进行剧烈运动[6],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当前,临床上常采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进行治疗,具有微创、恢复快等特点[7],正逐步应用于关节韧带损伤的临床治疗。为进一步提高术后效果,采用激进康复训练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等术后延续治疗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激进康复训练是临床上一种术后有效且安全的康复训练方案,是手术治疗的一种延续方案,又是关节功能快速恢复的有力保证[8]。临床上多数关节韧带损伤术后患者需接受康复护理,经适度运动刺激机体通路上各个神经元,并重建反射条件,调节兴奋性,以防止肌肉萎缩,改善患者的机体功能。相关研究表明,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采用有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9-11]。在康复训练中,应综合考虑患者实际病情,合理并科学地安排康复训练,避免过度劳累及超负荷运动,减少康复训练中的关节损伤,并告知广大患者康复训练前,做好热身准备,特别是在机体各个关节部位;康复训练中佩戴护膝,适度加强膝关节稳定性训练,并加强双下肢肌肉的平时力量训练,保持机体各关节的灵敏与稳定。
神经肌肉电刺激是将肌电生物反馈技术与神经肌肉电刺激相结合一种治疗方式,经预先设定程序的电刺激与支配肌肉的神经上发挥作用,引起肌肉收缩,同时提高机体的运动功能[12-15]。主动或被动的激进康复功能训练,源于皮肤,机体关节各处深、浅感受器的信息传入,可加速患肢处的血液循环,并促进病灶患肢周围组织代偿与重组,利于各机体关节组织发挥正常功能[14]。在激进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神经肌肉电刺激可将适度康复训练与机体反射相结合,有效促进形成运动反应,经反复结合减轻突触阻力,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建立神经通路,有效缓解神经元麻痹,有效促进患肢恢复关节功能[16-20]。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经神经肌肉电刺激和激进康复训练后,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期及随访期未出现不良反应。
蒙延雄[21]研究中,对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分别采用渐进康复与激进康复,并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显示,与渐进康复训练相比,激进康复训练可以更早地恢复关节活动度,更快获得良好的膝关节功能,并缩短了康复时间;但激进康复训练存在患者早期主观痛感较明显的缺点,不利于患者的主观依从。而渐进康复训练较为温和,更利于患者的主观依从。本研究H采用激进康复,明确了激进康复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的协同作用,为临床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激进康复治疗提供参考。但缺少渐进康复与激进康复的比较研究,望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完善,以探讨更完善、更适用于临床的康复方法。
综上所述,激进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可明显改善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关节功能,提高关节活动度,且无不良反应,在前交叉韧带损伤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师东良,李靖龙,孟涵,等.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塑[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1):59-62.
[2] 柯迪峰,宋洋,蒋欢.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8):47-50.
[3] 涂庆生,程建斌,吴康盛.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 20(29):183,185.
[4] Janssen RP,Reijman M,Janssen DM,et al. Arterial complications,venous thromboembolism and deep venous thrombosis prophylaxis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 systematic review [J]. World J Orthop,2016,7(9):604-617.
[5] 张洪志,刘爱国,冯宝华,等.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2):146-149.
[6] 王旭,马昕,张超,等.三角韧带损伤在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意义[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2,5(4):315-319.
[7] Harbell MW,Cohen JM,Kolodzie K,et al. Combined preoperative femoral and sciatic nerve blockade improves analgesia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J]. J Clin Anesth,2016,9(33):68-74.
[8] 刘书芳,矫玮,张晓辉.不同康复方案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运动员骨隧道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6, 35(2):141-146,125.
[9] 柳东旭,姚建华,孙天胜,等.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治疗后的康复训练[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8):66-67,71.
[10] 何榕真,吴松,曹旭,等.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7):1274-1276,1269.
[11] 高海燕.膝关节韧带损伤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康复训练及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3,30(10):52-53.
[12] Kawakami M,Fujiwara T,Ushiba J,et al. A new therapeutic application of brain-machine interface(BMI)training followed by hybrid assistive neuromuscular dynamic stimulation(HANDS)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hemiparetic stroke:a proof of concept study [J]. Restor Neurol Neurosci,2016,34(5):789-797.
[13] 蒋春国,崔瑞花,李社玲.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4):354-356.
[14] Ocampo-Trujillo A,Carbonell-González J,Martínez-Blanco A,et al. Pre-operative training induces changes in the histomorphometry and muscle function of the pelvic floor in patients with indication of radical prostatectomy [J]. Actas Urol Esp,2014,38(6):378-384.
[15] 李水琴,李小玲,罾颍等.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2):1338-1339,1349.
[16] 陈建,周敬滨,解强,等.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N绳肌功能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6,35(8):750-753.
[17] 王加利,张燕,蔺伟,等.早期康复训练对髌骨外脱位微创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8):639-640.
[18] 冼祖新,杨延砚,周谋望,等.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股四头肌肌力训练方式的选择――开链还是闭链[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12):1174-1177.
[19] 朱洪江,郑祥,关健,等.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不同康复方案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 36(10):2442-2444.
[20] 许磊,刘宁.系统康复训练对青年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意义[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3, 47(3):265-268.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关节镜 护理 康复训练
肩袖为包绕于肩关节周围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总称,参与肩关节外展、外旋、上举等活动。肩袖损伤后,患者出现肩关节功能障碍,主要临床体征为肩部外展、上举困难,或外展、上举时疼痛,部分患者有夜间疼痛,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传统手术方式对肩关节软组织干扰大,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不理想。随着关节镜技术的日趋发展,关节镜微创治疗肩袖损伤成为替代传统手术的重要手段。2008年3月~2010年12月采用肩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患者16例,疗效显著。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2例患者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1~56岁,平均34岁;刀砍刺伤5例,钝器损伤5例,车祸伤6例,均为单肩损伤;右侧10例,左侧6例;伴肩峰骨折5例,肱骨头骨折3例。
疗效评定标准:评分标准采用美国加州大学肩袖损伤专业评分系统(UCLA)[1]评分,总分为35分,其中疼痛10分、功能10分、主动前屈功能5分、前屈力量测试5分、患者满意度5分。34~35分为优,29~33分为良,<29分为差。
护 理
术前心理护理:患者住院后,对医院环境陌生,对手术感到恐惧,担心手术后恢复效果不理想,加之伤后的疼痛,极易使患者产生烦躁及焦虑等不良心里。根据患者心理状况,应主动接近患者,细致了解患者的思想状况,详细讲解关节镜治疗的优点,使患者全面了解及正确对待自己的病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术后护理:①生命体征监测: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予以心电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持续氧气吸入(流量为2L/分),使血氧饱和度保持>90%,每30分钟测血压1次。②护理:术后为恢复患肢功能,减轻术后伤口张力,患肢置于外展60°、前屈30°,根据情况在患者平卧时于患肢下垫棉垫或软枕,使患者舒适为度。③疼痛护理:术后24小时内可限制患肢活动,避免引起疼痛加剧,如患者感觉疼痛不能耐受,可采取变换、局部冷敷减轻痛苦。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镇痛或持续应用止痛泵止痛。④患肢的观察与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和手指感觉、活动情况,如发现患肢严重肿胀,手指发绀、麻木、发凉、桡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等,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术后康复:①第1阶段(术后0~6周):注意相邻关节手指、腕、前臂及肘关节的主动活动,肩关节以被动活动为主,术后第2天开始三角肌的等长收缩。除训练时间外,均需配带肩关节外展支具固定。②第2阶段(术后7~12周):以主动训练为主,训练可以使患肢消肿、促进静脉回流和淋巴回流(如手泵作用),保持肩关节活动范围,防止肩部肌肉萎缩,还可以避免由于制动、疼痛活动减少所致的肩手综合征的发生[2]。鼓励患者参与日常生活活动,如洗脸、刷牙、洗澡、如厕等。强化肩关节周围力量的训练。③第3阶段(手术12周后):以抗阻训练为主,可以继续肩关节各个方向的牵拉训练,恢复最大关节活动范围。
结 果
本组术后平均随访8个月,优8例,良2例,差2例,优良率为83.3%。
讨 论
肩关节是人体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因此包围在肩关节周围的肩袖损伤后容易遗留下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等后遗症,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能最大限度地保留三角肌在肩峰的附着点,手术创伤小、视野广、对关节内干扰少,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和康复[3]。术后积极指导患者及早、科学的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可促使患者尽快恢复肩关节功能。在告知患者出院指导时,应把详细的锻炼计划及可能遇到的问题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并将相关宣传资料分发给患者,提高患者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在进行随访的过程中,询问肩关节活动情况,及下一步要注意的要点。总之,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才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Ellman H,Hanker G,Bayer M.Repair of the rotator cuff:End-resultstudy of factotrs influenction[J].J Bone Joint Surg(Am),1998,68:1136-1144.
正常的肩关节有外展、内收、前举、后伸及旋转等功能,易受手术影响的主要是外展功能。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后只要按以下方法进行康复训练,一般肩关节功能都能恢复如初。
拆线前
术后当天不必进行上肢功能训练。
术后第2~3天进行握拳、松手的反复训练,每次10~20遍,每天4~6次以训练手指各个小关节的功能。
术后第4~5天旋转腕关节,每次10~20遍,每天5~6次。还可在健手的帮助下作屈、伸肘的动作训练肘关节,并轻微尝试肩关节的前伸、后举、内收、外展。
术后第6~7天帮助术侧上肢做向前上举动作,直到与头部相持平,每次3~5遍,每天3~4次,至有轻微痛时即可停止。
术后第8~10天先帮助术侧上肢上举、外展,直至逐步超过头部,然后让术侧上肢单独上举、后伸、外展、内收。每次3~5遍,每天3~4次。
术后10~14天让术侧肩外展,直至手掌能高过头顶,并逐步摸到对侧耳朵。每天做3~5次,每次做4~5遍。
术后第14~20天可做肩关节的旋转动作,转的幅度逐渐增大。如果在术后1月内完成上述动作,肩关节的活动便能恢复正常。
拆线后
一般术后14天开始拆线,7天后拆完,拆线后坚持以下锻炼方法――
伸腰:站立,双手握拳屈肘,左右手相对,向上一起伸展,然后握拳收回,做10~20遍。接着左手上,右手下,反复训练,每次10~20遍,每天2~3次。
爬墙面对墙壁,分足站立,双肘弯曲,双手掌以约双肩的高度扶壁,然后通过手指的屈伸向上移动,直至双上臂完全伸展。每天做3~4次,每次做2~3遍。
转绳面对房门,系绳于门把,患者手抓绳端,健手放在腰部,术侧上肢外展90度,与地面平行,尽可能大范围旋转绳子,转速逐渐加快。每天2~3次,每次20~30圈。
棒操取1米长的木棒,双手相距约65厘米握棒,双臂伸直举棒过头,然后曲肘,将棒置于头后,再伸直,反复训练。每天2~3次,每次15~20遍。
滑杠取转绳用过的绳子,扔过窗帘杆或门框上,人站其下,双手各持绳的一端,伸直手臂,左右臂上下交替滑动,反复锻练,有利于恢复上肢各关节的活动度及肌力。
术后锻炼须尽早,如3个月后还未开始,关节很可能已发生粘连、僵直和固定,就很难完全恢复正常。以上训练的前提是伤口愈合良好,如皮下有较多积血、积液,皮片粘合不佳或发生大范围皮片坏死,康复训练应延迟进行。
相关链接
[关键词] 肘关节骨折;肘关节功能;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6(b)-082-03
Impa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postoperative function recovery in elbow fracture
XIE Liyu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Yiyang City in Hu′nan Province, Yiyang413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postoperative function recovery in elbow fracture. Methods: 260 cases of elbow fractur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n=150) and control group (n=110).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routine therapy and nursing, while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received individualiz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s. Results: The elbow scores of the pain, movement range and activity ability were markedly higher in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3 months after operation were markedly high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elbow ROM was considerably improved, demonstrat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Key words] Elbow fracture; Elbow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肘关节骨折是影响肢体关节功能的常见损伤。与上肢其他关节相比,肘关节因其解剖特性,创伤后更易发生功能障碍[1]。康复护理在临床护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目的是使患者的残存功能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重建患者身心平衡,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活自理的能力。正确的康复护理是骨科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2],对恢复肘关节骨折患者的肘关节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防止肘关节骨折后并发功能障碍,作者对150例肘关节骨折患者实施个体化的康复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07年8月~2009年8月收治260例肘关节骨折患者。康复组:为我院2008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行康复护理的肘关节骨折患者150例,其中,男103例,女47例,年龄10~79(39.8±11.6)岁;骨折类型:肱骨远端骨折107例,鹰嘴骨折30例,冠突骨折9例,桡骨小头骨折4例。对照组:为我院2007年8月~2008年7月收治但未行康复护理的肘关节骨折患者110例。其中,男69例,女41例,年龄12~75(41.2±13.3)岁;骨折类型:肱骨远端骨折72例,尺骨鹰嘴骨折33例,尺骨冠突骨折8例,桡骨小头骨折3例。手术患者均于受伤后6 h~2周内手术。两组在年龄、性别、麻醉方式、治疗方法、骨折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接受个体化康复护理。
1.2.1心理康复
向患者详细讲解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必要性和长期制动的不良后果,指导患者掌握有效的训练方法。在充分评估和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患者对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取得理解和支持,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1.2.2个体化功能锻炼
根据运动疗法安全评定表[3],按骨折稳定性、固定可靠性和软组织完整性三因素对患者进行评分,并按评分大小实施个性化的功能锻炼。
1.2.2.1评分大于7分的患者术后1~3 d即开始患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长收缩训练,15次/组,3组/d。指导患者进行患侧肩关节、腕关节及手指各关节进行主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术后3~6 d开始肘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机训练,活动幅度由无痛可动范围开始,酌情增加。训练结束后予以冰敷15 min;术后7~10 d对患者实施肘关节的被动屈伸运动,3次/组/d。活动结束后予以冰敷15 min;术后2~4周,继续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及CPM机训练。患者疼痛可耐受时可行肘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15次/组,3组/d;术后4~8周患者在继续以上练习基础上进行渐进性抗阻力训练;术后9~20周继续进行患肢肌力、关节活动(ROM)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
1.2.2.2评分介于4~7分的患者 术后1~3 d患者即开始患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长收缩训练,15次/组,3组/d。指导患者进行患侧肩关节、腕关节及手指各关节进行主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制动解除后开始肘关节被动关节活动练习,由管床护士指导患者实施关节的被动屈伸运动, 3次/组/d,训练结束后予以冰敷15 min;术后5~8周,继续以上训练,并进行渐进性抗阻力训练;术后9~20周继续进行患肢肌力、关节活动及ADL训练。
1.2.2.3评分小于4分的患者术后1~3 d患者即开始患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长收缩训练,15次/组,3组/d。指导患者进行患侧肩关节、腕关节及手指各关节主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制动解除后开始肘关节被动关节活动练习,由管床护士指导患者实施关节的被动屈伸运动, 3次/组/d,训练结束后予以冰敷15 min;术后6~8周继续以上训练,并进行渐进性抗阻力练习;术后9~20周,继续进行患肢肌力、ROM及ADL训练。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3评估方法
于术后3个月按Mayo评分标准[4]对两组患者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定,并进行ROM评定。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术后3个月Mayo肘关节评分比较
术后3个月,康复组的疼痛、活动范围、活动能力等肘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术后3个月Mayo肘关节评分比较(x±s,分)
2.2两组术后3个月肘关节ROM比较
术后3个月,康复组在肘关节屈曲、伸直、前臂旋前和前臂旋后等肘关节ROM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表2两组术后3个月肘关节ROM比较(x±s,°)
3 讨论
康复护理是在对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着重强调功能恢复的护理活动,康复方案的制订越早越好,最佳康复训练的时机原则上应在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的基础上与治疗同时并进。石荣光等[5]调查发现,85.8%的创伤骨折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恐惧、忧虑、抑郁等。因此,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有效应对各种负性情绪和生活应激事件[6],使其建立起康复信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骨科的康复训练是是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延续,是骨科伤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必不可少的手段。骨科康复训练可预防患者的功能障碍,促进其功能恢复,继而达到恢复运动功能的目的。肘关节是协调肩关节、前臂和腕关节活动的一个重要复合关节。肘关节骨折及其软组织创伤后,骨骼的解剖形态出现异常,关节软骨受损,关节内出现粘连,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受损后瘢痕形成,患者易发生关节挛缩,造成关节僵直。骨科护士应早期介入患者的功能锻炼,承担起照顾者、健康宣传者、督促康复的治疗执行者、患者和家属的咨询者等任务,避免患者肘关节功能出现障碍,为患者的康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7]。运动康复训练是一种利用力学因素缓解症状或改善功能的肌肉运动锻炼。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刺激软骨细胞促进胶原和氨基己糖的合成,防止滑膜粘连和血管翳的形成,促进胶原纤维按功能需要有规律地排列,促进关节骨折的愈合,增加关节活动度和恢复关节功能。术后早期进行肌肉等长收缩功能训练不仅能促进患者血液和淋巴循环,防止废用性萎缩,而且肌肉收缩所产生的生物电有助于钙离子沉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骨萎缩。早期肘关节ROM运动能促进关节内滑液的分泌与循环,防止或减轻关节内的粘连,而早期CPM治疗可促进滑膜分泌和吸收,改善关节营养代谢,修复受损的关节软骨,促进周围组织的修复。卞荣等[8]的研究结果表明,治疗2个月后,CPM组患者肘关节活动范围及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认为CPM能显著提高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陈丽文等[9]研究证实,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后实施系统的康复训练和护理能促进髋关节功能康复。骨折康复训练的实施疗效取决于骨折的稳定性、固定的可靠性和软组织的完整性三个方面。考虑到肘关节骨折康复训练的安全性问题,本研究采用运动疗法安全评定表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评估,并针对不同评分的患者进行了包括肌肉等长收缩功能训练、ROM运动和CPM治疗在内的个体化康复训练,结果显示,康复组术后3个月的疼痛、活动范围、活动能力等肘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肘关节屈曲、伸直、前臂旋前和前臂旋后等肘关节ROM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早期合理的个体化的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促进肘关节功能康复。
综上所述,个体化的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促进肘关节功能康复。
[参考文献]
[1]刘锐,李姝.综合康复疗法预防肘部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1):22.
[2]陈建珍,李艺芳,王琼芳,等.早期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6):133-135.
[3]戴闽.实用骨科治疗与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8-46.
[4]Modabber MR, Jupiter JB. Reconstruction for post-traumatic conditions of the elbow joint[J]. J Bone Joint Surg Am, 1995,77(9):1431-1446.
[5]石荣光,李冬梅,王琳,等.创伤骨折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态调查与心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 2006,21(1):21-23.
[6]葛向煜,王君俏,刘邦忠,等.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8,43(6):550-553.
[7]李娟,徐燕.上海市部分医院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护理杂志,2008,25(3):3-6.
[8]卞荣,万里,王国新.CPM对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 2009,24(1):39.
[9]陈丽文,吴欲晓,郎史文,等.康复护理程序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08,7(9):696-697.
2007年12月1日,我院骨科成功地为1例高龄合并全身多处骨折患者实施了全肩关节置换术,经过有计划的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患者女,76岁,2007年12月4日入院,诊断为左股骨干骨折、右胫腓骨上段粉碎性骨折、右肱骨外科颈骨折伴肩关节脱位。入院3天后在全麻下行左股骨干骨折、右胫腓骨上段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入院8天后在全麻下行右侧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术后48小时拔出切口引流管,2周后切口愈合良好拆线,住院31天出院。
1.2 手术方法:患者置于半沙滩椅位,右肩垫高10 cm,全麻起效后,常规消毒铺无菌单,取右肩前侧弧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钝性分离暴露三角肌及胸大肌,找到肌间沟及头静脉,用cielpi拉钩内侧拉开保护头静脉,切开胸大肌止点部分约2 cm,找出肱二头肌长头,于腋下找出爆裂的肱骨头,注意勿伤及腋神经,术中无肩袖损伤严重,大结节已分离,用缝线包绕肱骨截骨,扩髓,准备合适肱骨干模具及肱骨头复位满意后反复多次冲洗。取大结节为最高点,定位肱骨干后颈20度植入假体模具满意,多次冲洗术区,灌注骨水泥植入肱骨干假体,把大结节捆于假体最高点,植骨,用美国线环绕2周,满意后植入选好的肱骨头假体,复位肩关节满意后缝合已损伤的肩袖,多次冲洗,注意勿损伤腋神经,放置持续引流管,逐层缝合。
2 结果
患者术后两周,肩关节周围无肿胀、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肩关节活动度达到预期效果,术区无明显疼痛。出院后随访3个月,患者过度活动时偶尔出现疼痛,肩关节活动进一步扩大,采用Neer评分和美国矫形外科学会评定标准,术后Neer评分为88.5分,评定满意,达到生活自理。肩关节活动度见表1。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意外创伤使患者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加之对全肩关节置换术缺乏了解,担心术后效果不满意,产生紧张、恐惧心理。给予安慰,加强沟通,让患者了解手术的方法、目的、术后效果及配合方法,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当了解到手术能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后,患者主动配合手术,并愿意坚持完成术后严格长期的肩关节康复锻炼,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功能康复。
3.1.2 加强营养、预防术后并发症的训练:针对患者年龄大、多处骨折、行多次手术、体质差的特点,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患者睡眠。术前晚,患者因疼痛入睡困难,遵医嘱给予冬眠合剂2 ml肌内注射后,睡眠良好。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丰富植物纤维、易消化吸收的食物,积蓄体力提高机体应激能力。遵医嘱输同型血600 ml,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 ;指导患者训练深呼吸、有效咳嗽及床上大小便,以利于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止术后便秘、尿潴留的发生;协助患者翻身,行皮肤护理,防止发生褥疮,以减少术后感染诱因。
3.1.3 认真作好术前准备:配合医生作好患者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如出、凝血时间测定、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及X线片、心电图检查等。遵医嘱作好术区备皮、备血、各种药物的过敏试验,嘱患者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
3.2 术后护理
3.2.1 一般护理:密切观察记录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神志变化及术区敷料渗血情况,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术后6小时病情稳定后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增加体质,提高抗感染能力。为减轻患者的疼痛,术后静脉接镇痛泵,准确评估镇痛效果,24小时内患者疼痛剧烈时,遵医嘱按动手工按扭增加镇痛药物剂量,减轻疼痛,以利于休息。
3.2.2 护理:患者回病房后,安置在铺有气垫的三节活动床上,使患者舒适、保持受压部位皮肤完整,去枕平卧位6小时,肩部用软枕垫高10 cm,患肢外展50度~60度,前屈45度,前臂置于中立位,并用外展支架固定制动。平卧位时保持外支架与床平行,防止外支架螺丝松动、位置滑动,避免假体脱位。肩关节置换术由于分离三角肌、胸大肌间沟时易损伤头静脉,以及外翻及牵引时易损伤支配三角肌的神经及血管,术后48小时内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和感觉情况,如患肢的色泽、温度、肿胀情况及指端有无麻木等。本例患者术后12小时患肢肿胀,遵医嘱给予20%甘露醇250 ml,30分钟内静脉滴注,2次/日,保持输液过程顺利,防止药液外渗,淤血处用红花油按摩,72小时后肿胀逐渐消退;协助患者健侧翻身,避免压迫患肢,影响血运及假体脱位。
3.2.3 预防感染:术后易发生切口、肺部、秘尿系统感染等。切口感染是肩关节假体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关节置换术失败[2],而肺部感染、秘尿系统感染等易诱发切口感染,因此,预防感染尤为重要。术后注意观察术区渗血情况,及时更换术区敷料,作好切口引流管的护理,监测体温变化,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治疗并观察用药反应,预防切口感染;协助翻身、拍背排痰,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2次/日,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作好留置导尿管的护理,防止秘尿系统感染的发生。
4 功能锻炼指导
4.1 心理指导:患者存在不利于功能训练的心理因素,认为手术成功就是成功的结束,过早活动会使切口裂开或影响愈合;惧痛,患者因为合并多处骨折,行多次手术,疼痛阀大大降低,加之家属心疼和不忍心,经度疼痛即停止锻炼。因此,在早期康复锻炼中,要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和家属耐心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指导督促患者锻炼,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4.2 肢体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术后肩关节用支具外展90度固定2周,此后仅在夜间固定1个月,以后4周用三角巾固定。患者术后第一天即开始按照计划进行康复训练。
5 护理体会
肩关节是上肢活动最广泛的关节,要求有灵活的功能和活动,肩周肌肉丰富,肱骨头几乎是由肩软组织悬吊于肩胛上,手术易造成周围组织破坏,术后出现肌肉肿胀、关节内积血,如不锻炼易发生肌肉纤维化、粘连,影响关节活动。但是,康复锻炼必须有计划、循序渐进的进行,过于保守的康复训练会导致关节僵硬,而过于积极又会使关节囊、肩袖的愈合受到损害,从而影响肩关节的稳定性和关节功能[3]。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需要持续12~18个月之久,应制定完备的计划,向患者说明配合并定期随访给予具体指导。本例患者通过细心的专科护理和有计划的康复护理,伤口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理解康复锻炼的重要性,积极配合练习、出院后仍能按计划进行康复锻炼,术后3个月,肩关节稳定性良好,完成活动性预期目标,达到了生活自理,效果令人满意。
参考文献:
[1] 吕厚山.人工关节外科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36.
[2] 邹兴建,刘昌风.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观察及护理[J].四川医学,2005,26(8):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