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森林资源的特征

森林资源的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森林资源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森林资源的特征

森林资源的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森林资源;遥感;分类;特征变量

1 引言

目前,各国研究机构广泛发展了基于遥感与抽样技术相结合的森林资源面积监测体系。抽样方法可大范围、快速监测森林资源动态变化,但无法在实际监管中存在有效利用,也就是存在监管不到位的现象。因此,结合实际,深入研究森林资源遥感分类区划方法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对促进森林资源调查遥感监测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森林资源分类中遥感数据的波谱特征

2.1 光谱特征 多光谱遥感影像能够对不同的森林进行区分,也是森林资源遥感分类应用最广泛和最基本的识别特征。目前基于多光谱特征的森林资源定量分析则是通过计算各个类别的均值、方差、标准偏差和离散度等统计量,作为比较不同类别相似度的量化依据,并在这些统计量的基础上建立判别函数实现森林资源遥感分类。但由于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光谱特征值、光谱波段设置等限制,以及遥感影像像元都是地物光谱综合信息的特点,致使单纯依靠多光谱特征的森林资源遥感分类存在诸多分类混淆,“同物异谱、异物同谱”现象广泛存在。

2.2 高光谱数据特征 高光谱数据的光谱分辨率很高,能精确识别不同的树种。但高光谱数据各波段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对分类精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高光谱数据的降维处理是目前高光谱数据处理的必经过程。目前,降维方法可分为两大类:①基于变换的方法,如主成分变换、正交子空间投影、正则分析、离散小波变换等。基于变换的降维方法优点是可以经若干变换直接将高维数据降低到几维甚至一维,信息量高度集中,降维速度快;其缺点是改变数据原始特性;②基于非变换的,主要是波段选择。基于非变换的降维方法保持数据原有特性,但波段选择算法目前均不成熟,难度大。

3 森林资源分类中遥感数据的纹理特征

纹理特征作为遥感影像数据重要的空间特征之一,是对影像像元之间空间分布的一种描述,其空间分辨率决定了纹理结构信息的丰富度。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大幅度减少了混合像元的比例,能非常直观的展示地面目标地物的空间位置、结构、形状、色彩等信息,有利于辨识目标地物。但高分辨率影像数据量巨大,所含信息量十分丰富,在抑制异物同谱现象的同时增加了同物异谱现象,此外还存在着阴影问题等,这些均有可能引起分类精度的降低。为充分利用高分辨率影像,基于纹理、面向对象或光谱与空间信息结合等分类方法可有效提高分类精度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然而在图像分类中,特征并不是越丰富越好,对分类结果不利的特征可对分类结果起到干扰作用,导致识别或分类精度的降低。因此,选择合适的纹理特征,制定一个特征选择准则,配合一个好的搜索算法就显得十分必要。

4 森林资源分类中遥感数据的时间特征

单一时相的遥感数据只能反映拍摄时间森林资源的波谱特征,但不同时期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可在遥感影像表现出不同的波谱信息。因此,可利用植物的时间效应特征来提高森林资源遥感分类识别能力。

5 研究展望

5.1 森林资源遥感分类特征变量选择存在的问题

5.1.1 森林资源遥感分类特征变量的选择的理论研究还不完善 在现有特征变量选择过程中高度依赖遥感数据的光谱特征,没有充分研究森林资源本身的特征在遥感数据上的机理体现,也就是没有从遥感机理上去分析、构建和选择特征变量。

5.1.2 森林资源遥感分类特征变量的综合应用问题 目前森林资源遥感分类特征变量较多的使用单一类型的特征变量,在利用单一类型的分类特征变量只能体现森林资源的一个方面,不论应用何种算法,对提高遥感分类精度的力度有限。因此,多类型分类特征变量综合应用是提高分类精度的有效途径。5.2 森林资源遥感分类特征变量选择发展方向

5.2.1 新的特征变量的不断挖掘 影响不同植物差异,可从植物本身的主要物理性状,这些因素主要受植物本身基因控制,这些特征变量参数可通过过SAR数据来解决。一些植物生化组分含量特征方面,可利用高光谱数据反演植物内部生化组成含量,探索基于生化组分含量与光谱的相互作用显著的敏感波段,并利用这些波段的影像对森林资源进行分类,使遥感分类更具机理性。

5.2.2 特征变量的综合应用 由于不同区域范围内具有特定的植物种群结构,不同时相植物存在着不同的生长规律,可根据植物生长状态,及其生长周期内生理、外形、结构等变化或季节变化特点,研究出某类植物最佳辨别时相,以及组合分类的特征变量组合。基于不同传感器数据提取不同森林资源遥感分类信息,联合使用多种分类特征的互补信息可有效提高遥感分类精度。开展森林资源遥感分类特征变量和敏感性与不确定性分析,在分类特征变量深入挖掘的基础上,结合主要分类器,建立不同分类特征的精度敏感性分析,进一步建立评估模型,为模型通用性检验及区域推广提供技术基础。

因此,不同区域的森林资源分类可按区域特性,建立区域特征数据库,综合应用适合该区域遥感分类特征变量,提高分类精度,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森林资源调查分类及遥感监测需求。

森林资源的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森林经营管理;福斯特曼模型;哈特曼模型

中图分类号:S7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10029204

1森林资源及其特点

1.1森林资源的概念

森林资源是陆地森林生态系统内一切被人所认识可利用的资源总称[1]。森林资源是包括林区野生动物和植物资源在内的一个生物生态系统,即陆地生态系统内以乔木为主体的森林植物群落,包括林中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微生物群体[2]。

森林资源是一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它的更新不仅靠自身的繁殖能力,同时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应该遵循永续利用的原则,加以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物质内涵以森林为主(包括林地、林木、林区内野生动植物),森林是以林木为主体的生物生态系统。森林有再生性,森林资源的再生性是由森林的再生性决定的,森林资源的再生规律也就取决于森林的再生规律。认识森林资源的再生性及其再生规律,是林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开发利用森林资源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1.2森林资源的特点

系统地认识森林资源的特征,是研究森林资源理论、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重要理论基础。总体而言,森林资源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3]。首先,森林资源具有可再生性。森林资源与石油、煤矿、天然气以及其他矿藏资源不同,它是具有生命的资源,通过森林资源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物质运动、能量转换以及生物种族的繁衍使得森林资源物种不断更新、生物多样性不断发展、森林资源面积不断扩大,其质量不断提高。其次,森林资源构成独立的生态系统。在森林资源内部,森林生物资源之间、森林土地资源之间、森林环境资源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关系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形成完整的陆地森林生态系统。同时,森林资源具有明显的综合效益,森林效益具体指森林资源的物质生产总量储备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价值, 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此外,森林还具有分布范围广、生产能力强以及具有稳定性等特点。

1.3森林的作用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而且影响着生态和环境的质量,对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4]。森林资源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可以分为3个大方面[5~7]:第一,森林资源作为原材料物质在人类生存中的作用。森林为人类提供居住条件,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同时森林为人类社会提供丰富多样的木材,木材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建筑原料。森林还为人类社会提供薪材和各种林副产品。第二,森林具有环境生态效益。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降低噪声等作用。第三,森林具有社会功能。森林蕴育着许多自然奇观和丰富多彩的珍惜动植物资源,使得森林旅游业蓬勃兴起。森林中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森林拥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它对动植物基因的自然选择和动态储存功能是任何实验室都无法比拟的,这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与人类进行遗传基因及考古等方面的研究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森林资源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可以提供相当多的就业机会,此外森林社会功能还具有森林文化功能。

2森林资源采伐相关模型

森林的生长周期比较长,而且一定树龄以下的树木没有商业价值,因而树龄对木材商业价值的影响比较大。树木及商业性木材的年生长速度起初随着树龄的增长而增长,到了一定树龄后,树木停止生长,森林变成成熟林,其商业价值达到最高点。在某一树龄范围内,这种成熟林状态会维持,但超过一定树龄以后,树木开始腐烂,其商业价值最后下降为0。森林砍伐有两种方式:皆伐和择伐。皆伐是把某一块林地的树木全部砍光,而择伐是在某一块林地上有选择地砍伐某些树龄的树木。皆伐后,可以通过自然生长或人工造林,恢复某一小块林地上的森林植被。因此,某一小块林地上的立木将经历反复的生长―砍伐过程。换句话说,森林资源利用存在着多次性砍伐,即轮伐现象,因而森林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必须考虑森林的最优轮伐期。目前,确定森林最优轮伐期的模型主要有福斯特曼模型和哈特曼模型[8~12]。

应该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税费都会对最优轮伐年限产生影响。如果税费按年定额征收,或者对林区所有者征收所得税,则它不会对最优轮伐年限产生任何影响。只有在每次砍伐时一次性征收定额税费,才会使得最优轮伐周期延长。

参考文献:

[1]高岚.林业经济管理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28~30.

[2]邱俊齐.林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22~25.

[3]张三焕,苗发胜,廉仁律,等.图们江下游地区森林资源持续利用与保持的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1999,25(1):64~69.

[4]沈国舫.中国森林资源与可持续发展[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8~20.

[5] Harold Hotelling.The Economics of Exhaustible Resources[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31,39(2):137~175.

[6]程平.浅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林业建设,2005(1):20~24.

[7]郭淑红.中非林业合作现状、基础与前景[J].国际经济合作,2005(6):53~56.

[8]程宝栋,宋维明.中国木材产业安全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28~147.

[9]程宝栋,宋维明.中国木材产业资源基础及可持续性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06(1):20~24.

[10]胡光.重点国有林区人工用材林建设的探讨[J].林业勘察设计,2006(1):18~19.

[11]胡孙跃,杨凌云,陈桂华.循环经济与木材资源的循环利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6,24(4):32~34.

[12]熊满珍,鲍甫成,段新芳.循环经济与木材工业可持续发展仁[J].木材工业,2007,21(2):19~22.

[13]朱建军,王晓华,李秀芬.中国的木材资源的利用与“零排放”[J].上海环境科学,2005,24(2):66~6.

[14]Suresh P S, Gerald L T.Optimal control theory[M].Martinus:Nijhoff Publishing, 1981:187~197.

森林资源的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字]:森林资源; 栅格化; 影像图; 调查

栅格化影像图作为林业资源调查的新手段,已广泛应用于贵州省森林资源调查。本文选取了瓮安县小河山乡的栅格化影像图数据和野外调查资料,介绍栅格化影像图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工作流程以及取的成果。

1、栅格化影像图数据的处理

1、1基础数据的准备

选用的是1:10000地形图和1:25000数字高程模型。将1:1万地形图扫描,将扫描好的地形图进行几何精纠正,纠正精度控制在0.3毫米内。从测绘部门购买的1:1万地形图为西安80坐标系3度分带高斯克吕格投影。

1、2正射校正

以校正好的1:5f地形图为基准,在影像图上找出和地形图上地物相匹配的明显地物作为地面控制点。在进行正射校正时,应先进行全色波段数据校正,然后以校正好的全色波段数据为基准进行多光谱数据校正,可提高全色和多光谱影像的匹配精度。

1、3影像数据的融合

影像数据融合能够综合不同波段、不同空间分辨率数据(层)的特征,融合后的数据具有更丰富、更可靠的信息。为了最大限度的从影像图数据中提取森林植被信息,应进行像元级的数据融合。融合得到的新数据既具有全色波段数据的高空间分辨率特征又具有多光谱特征。像元级数据融合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数据融合的目的,即最大限度的突显森林植被信息比较理想。

2、信息的采集

以处理好的遥感影像为底图,作为外业调绘和内业信息采集的依据。内业选用ArcGIS软件,依据建立的解译标志,结合野外调绘,在室内影像图上进行判读区划。

对林业专题信息的采集需要林学知识为背景、根据地域差异,植被分布规律,气候特点,地形地貌变化,海拔高低等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状况的差异进行。另外还要依据植物季相变化、空间分辨率、地理信息等进行逻辑推理,对比分析等方法判读,来增强判读的正确性。

2、1地理信息的采集

地理基础信息包括行政区划界、道路、水系、居民点、地名、高程点、经纬/公里网等7个信息层。

2、2 林业专题信息的采集

林业专题信息的主要内容包括: (1)地类、森林类型、郁闭度、林种、龄组; (2) 对典型地类和森林类型的环境因子进行现地调查,探索目视判读规律性。

3、数据组织入库

对采集好的基础地理信息和林业专题信息,需要进行严密的检查,如地物编码,拓扑关系等问题,根据所采集信息的类别分别列入对应的分库里,根据统一的编码,便于数据的管理与查询。

4、图件成果

图件成果主要包括该乡林相图和林种布局图。林相图根据小班主要调查因子注记与着色,按优势树种确定色标,按龄组确定色层。林种布局图确定各林种的分布情况。

5、报表成果

根据采集的信息,利用贵州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系统软件统计各种森林资源的信息情况。包括各种林地面积、非林地面积。从统计中得出林地面积约占全乡的80%,森林覆盖率达到70%,林木绿化率达到76%。

6、栅格化影像图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意义

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利用处理好的栅格化影像图为底图,采集基础地理数据、林业专题数据等信息,制作调查用图。调查者可根据栅格化影像图直接在室内进行目视判读并勾绘出比较明显确定的小班。外业调查时,栅格化影像图比原始地形图更立体,更直观,便于地形地貌及方位的识别,在小班区划时也可提供直接的参考资料。同时可利用栅格化影像图制作林业专题图,还可用于林业发展规划等。栅格化影像图本身信息量极为丰富,地形地貌清晰易懂。同时影像可模拟现实世界,使专题图的可视性更强。森林资源调查中,遥感制图技术的应用使小班勾绘工作由室外转到了室内,不但降低了调查者的外业工作量,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事实表明其勾绘成果满足林业调查需要,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了调查方式的转变,调查技术正由传统走向现代化。

7、存在的问题

7、1从栅格化影像图本身进行研究,如何提高更高分辨率的信息源,进一步提高正判率。当前,目视判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定性因子比重较大,导致判读精度在人与人之间产生较大的误差。因此,如何进行定量分折是我们下一步要解决的课题;利用遥感调查数据,建立地理信息系统,使森林资源从静态监测变为动态监测,最终形成卫星影像图在森林资源调查、规划、管理、监测、评估等的应用体系。

7、2图班判读区划时,既要有很好的林学知识,又要有相关经验的积累,既要对遥感知识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又要对各种影像特征的区域着色与现地调查相结合进行深入研究,。

因此栅格化影像图成功运用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改变了传统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降低了外业工作强度,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充分证明了其在森林资源调查应用中的可行性。当然,这只是栅格化影像图的一小部分,如何将栅格化影像图更好地应用于林业生产还有很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森林资源的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森林资源;调查;工作;要点

0.引言

森林资源调查是林业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和公益性工作,是及时掌握森林资源动态,正确制定林业措施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我国林业生产发展迅速,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都有了大幅变化,现有的档案数据已不能准确反映当前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因此,开展森林资源调查工作十分必要。本文就森林资源调查工作的要点进行初步探讨。

1.森林资源调查工作的目标

全面查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分布,综合评价森林资源现状特征与森林经营管理绩效,提出对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利用现有行政区域界限,现场对县、镇、村、社界进行核实或者调绘;完成森林资源小班区划,明确林地权属关系;查清四旁资源、散生资源、下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包括用材乔木树种、经济林木等。开展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就是摸清森林资源家底,为科学经营和管理森林、制定林业发展规划,森林分类经营区划提供基础资源数据,其调查成果是建立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编制森林采伐限额的基础,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科学森林经营的重要依据。

2.森林资源调查工作的要点

2.1提高思想认识

森林资源调查目的是查清、查实森林资源的本底,掌握人为和自然因素引起的森林资源消长变化规律。其成果是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制定和落实林业生产建设规划计划、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管理等的客观依据,是科学经营管理森林资源,培育和建立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充分认识森林资源调查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真履行《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赋予的职责和义务,进一步确立依法行政的意识,增强科学经营、依法管理森林资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只有真正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领导上切实加强,措施上保障有力,森林资源调查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在推进林业快速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今后,应当力争将森林资源调查纳入地方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确保其制度化、规范化。当前,要将其作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抓紧部署,加快步伐。要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组织协调机构,组织专门力量,明确落实责任,理顺资金渠道,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地加快推进森林资源调查工作全面完成。凡近十年尚未开展调查的地方和单位,应在两年内完成;已经开展过的地方和单位,要对调查成果的质量和适应性进行验证,凡存在质量等问题、不能全面反映森林资源状况的,应在两年内重新进行调查。

2.2多渠道筹集资金

森林资源调查工作不仅为林业经营单位提供服务,而且也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提供服务,是一项基础性公益事业,因此,林业主管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多方筹集资金,确保调查工作顺利开展。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向本级政府汇报沟通情况,争取将调查纳入到财政预算。当预算安排资金不足时,结合实际,按照有关规定,用育林基金、森林植被恢复费进行弥补。将按照扶强、扶优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扶持开展森林资源调查工作。

2.3推广新技术

积极应用新技术,是提高调查工作效率和水平的基本途径和有力保障。森林资源调查要利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进行,以切实提高区划和调查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广泛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进一步改善技术手段和技术设备,扩充调查内容,特别是要丰富调查成果。在新技术应用中,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专题研究,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推动技术进步,不断提高新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贡献率。

2.4强化质量监督

森林资源调查成果对林业和生态建设影响重大而又长远,必须坚持质量第一,严格质量管理与监督。林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负责统一组织安排森林资源调查工作,并明确由符合资质规定的专业调查队伍承担具体任务,相关单位配合完成。同时,要加强调查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质量教育,严格考核,对调查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在开展森林资源调查中,要认真执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并结合本地实际,制订细则和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监督体系。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规范调查质量检查验收,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对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或弄虚作假、伪造材料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肃处理。要规范和坚持成果审批程序,林业主管部门和调查规划设计单位必须严格把住森林资源调查成果审查审批关。林业主管部门要严格实行森林资源调查外业质量验收合格证制度。对验收不合格的,其调查成果不得予以承认和审批。

2.5科学经营管理

我们应在森林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及时组织编制森林资源经营方案,依法进行科学经营管理。高度重视森林资源档案管理,整章建制,建立健全森林资源档案,及时、准确、翔实地进行森林资源档案更新,客观、全面地记载森林资源状况及其变化情况。要高度重视,广集资金,按照统一标准、统一研制开发、分级建设的原则,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通讯技术等为主要手段,积极加快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共同推进国家、省、地、县相互依托、相互兼容的全国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步伐,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森林资源调查工作与林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重视不够、欠帐太多、投入不足、手段落后,以致许多地方长期存在森林资源家底不清的问题,其对林业的决策、经营管理和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日益凸现。因此,我们每位调查人员都应该认真学习《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实施细则》,领会贯通技术要点,严肃对待每一个操作程序和调查数据,熟练掌握外业调查操作技术、调查项目内容。调查人员要坚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对每天外业调查数据详细核实,做到环环相扣、紧紧相连、不缺不漏,确保调查质量。 [科]

【参考文献】

[1]刘军.浅谈森林资源调查[J].河北林业科技,2012,01.

森林资源的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森林资源;生态脆弱;综合分析

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生态脆弱区的森林资源管理都一直采用较为普通的管理方式,不断影响着森林资源和环境的稳定以及健康发展。从经济、环境、社会多个角度出发,运用经济、生态、森林管理、系统、社会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于生态脆弱区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不断探索分类管理的方式,从而协调森林资源和经济、环境、社会的关系,降低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1 生态脆弱区的基本特征

①对全球气候的变化较为敏感。在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中,生物因子和环境都处在临界状态,对于气候变化的反应十分敏感。具体表现在植被早生化的现象十分明显,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物的生产力降低,气候持续干旱等等。②边缘效应较为明显。生态脆弱区有着生态交错带的重要特征,因为地处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重合区或者交接带,是各物种互相渗透的过渡区以及环境梯度变化的明显区,有着非常显著的边缘效应。③地区环境的异质性较高。边缘效应使生态脆弱区内的植被、景观、气候等互相渗透,并且发生梯度突变的现象,从而导致环境的异质性加大。表现在群落结构较为复杂,水土流失加重,景观破碎化,生态系统退化较为明显等等。④该系统抗干扰的能力很弱。该区域内的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很差,对于环境变化的反应较为敏感,易受外界干扰而发生退化和演替,并且自我修复的能力相对较弱,所需时间也相对较长。⑤该系统的时空波动性较强。所谓波动性指的是生态系统自身的不稳定性在时空尺度上发生的移位,在时间方面表现为生产力、气候要素等在年际和季节间的变化;在空间方面表现为系统状态类型变化以及生态界面摆动。

2 对生态脆弱区的森林管理提出的建议

2.1 对于集约经营类的管理方式

2.1.1 在政策方面的调控。在生态脆弱区中,人口较少且林业职工占据很大比例,我国应该加大力度进行森林资源多种利用,改善林业职工的生活。

2.1.2 对森林采伐的剩余物进行综合加工利用。把采伐地剩余的枝桠作为生产原料,生产纤维板、密度板;把木材加工的剩余物作为生产原料,生产刨花板;把原木作为生产原料,生产胶合板;把锯屑和农作物秸秆作为生产原料,进行食用菌的生产;把小径木作为生产原料,生产卫生筷、雪糕柄等食品加工制品;把林内的灯笼果、红豆果以及越桔果等浆果作为生产原料,生产酿制优质果酒等等。现阶段,林业内的各类企业发展极为迅速,经济成分和所有制形式多种多样,其规模也因资金、产品销售以及原料丰欠等各不相同。

2.2 对保护利用类的管理方式

2.2.1 在政策方面的调控。保护好现有的植被,开展区域生物多样性的综合考察,建立自然保护区,从而使稀有品种能够更好的生存。合理培育和利用天然林(以兴安落叶松为例),逐步把效益较差、质量较低的黑桦林加以改造,从而促进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

2.2.2 以兴安落叶松为例探讨天然林的综合管理和经营。对于分水岭和森林上界以及森林合水线内的林木、森林禁止采伐。分布于大于16°坡地的森林、薄土层或石质土地段上成长起来的森林以及分布在河流两岸山地上的森林,应该采用人工促进更新以及低强度的择伐。平缓坡、山麓地区的森林以带状小面积皆伐为主。①主要集材方式。畜力或人力集材,为了方便运输可以一边采伐一边造材。②运用人工方式促进森林的更新。要保留带有种子的丰产年落种后进行人工翻动的林内凋落物层,让种子充分和地面进行接触,从而提高种子的萌发能力,增加更新幼树或幼苗的密度。③对采伐地迹实施清理。将枯枝和落叶截短后平铺于林地,超出2cm的枝桠要运出林地,实施综合管理利用。

3 结语

生态脆弱区是个较为特殊的特定区域,其成因机理较为复杂,成因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进一步研究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对生态脆弱性的影响,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试验和研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技术和模式。我国现有的森林资源管理技术已不再适应生态脆弱区的特殊管理要求。对于生态脆弱区内的森林资源管理,应着眼于区域,将经济、自然、社会等有关因子和森林资源管理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进行协调管理。

参考文献

1 郝燕湘.中国森林资源管理概况[J].绿色财会,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