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心理健康的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疾病预防;现状
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在素质教育中占据着较为关键的位置,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社会应将中小学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完善教育与医疗卫生相结合的有效战略研究。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心理教育的实际经验,对心理健康的实际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评估,逐渐研究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有效推动了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发展。
1现阶段中小学心理健康管理现状分析
现阶段,从中央的相关机构到地方教育部门,多样化的教育书刊无不在加大力度宣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些中小学也在不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但是,一些中小学在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过程中,特别是一些西北偏远地区,对心理健康的开展往往只注重其形式,不能将之落实,口号大于行动,实效少于虚名。很明显,导致这一现象发生是有很多原因的,既有教育思想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又有医疗卫生行业心理健康的宣传力度以及研究不足,并且具体医疗防控中心的工作相对不够完善,使得教育与医疗之间不能做到有效的融合,进而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得不够完善[1]。
1.2心理健康理论研究较多,实践方法较少
现阶段,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咨询已经逐渐成为心理学以及医学的重点内容,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文章以及心理医疗卫生相关书籍不断的涌现出来。但是,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文章相对较多,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方法策略反而相对于较少,使得在读者观看以后常常无从下手,不知道以何种方法解决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存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这是严重制约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因素。例如,一些健康教育的文章,常常涵盖了呼吸道健康、消化道传染病健康、吸烟问题、免疫预防、艾滋病等与医学有关宣传的健康教育,人们在观看过程中缺失正确的认识,以为心理健康的宣传只要做到位,真正做到与否不重要。在这一层面上,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以及学者应该承担起相应的治疗义务与教育责任。社会以及人们常常对大学机构、医疗防护中心、科研究中心等机构部门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以及学者报以厚望,希望他们能研究出一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心理教育方法,发表一些中小学健康教育发展的创新著作。但是,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疾病预防机构以及教育部门的研究作品与中小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发展现状不相符合,使得可实际操作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相对较少[2]。
1.3心理健康提倡建议较多,强制实施少
即使我国的疾病预防机构与教育部门已经联手针对现阶段青少年的实际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有效地强化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进一步强化我国青少年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3]。但是,这些已经颁布的明文制度并没有引起社会关爱中小学生协会的高度重视,其主要原因在于社会教育以及医疗部门对于下发文件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常常不当做是一项必须发展的任务,可以不用做出任何的检查以及监督。因此,社会将更多的注意力仍然放在如何强化中小学生成绩以及发展方面,使得心理健康落实力度不够,教育机构与疾病预防中心的配合也相对减弱。
2优化中小学心理健康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强化中小学心理健康重要性的宣传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深入社会与学校的思想教育中,得到社会及家长的广泛关注,但是就宏观的角度来说,不论是疾病控制中心、中小学、家长或者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的认识不够到位,对心理教育认识上的缺失仍然是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大阻碍。社会上对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起来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心理健康的实施完全只限于一种形式化,对疾病预防控制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仍然不到位。因此,应有效强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以及实施力度,教育部门联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开设健康教育课堂,讲解突发卫生事件及卫生应急处理,进行应急演练、疏导学生恐慌心理等,促进家庭、社会、学校对心理健康开展重要性的认识,进而从自身出发进一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2.2强化对中小学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疾病预防系统中起步相对较晚,一些地方的发展较不完善。但是时代的发展推动社会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步伐。面对这种状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应该进一步得到有效落实[4]。从一个层面而言,在理论上应该与实践进行有效的整合。现阶段,有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以及文章多为理论化,学术性较强。因此,在强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入手,也就是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中得出一些具有科学性、合理的、有价值的理论;从另一个层面而言,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进行有效总结,从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者,应该进一步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活动,鼓励中小学生能够积极的解决一些心理疾病。例如,一些学生患有较为严重的抑郁症,医疗工作人员应该与学生的老师、家长及时的沟通,根据一些心理学的治疗理论并加以落实,逐渐带领学生走出抑郁症的阴霾。总而言之,现阶段的书籍很少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通常情况下都缺少一定的实践性,这样一来就需要广大心理疾病研究学者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以及研究,使得其对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深度剖析以及研究,进而有效的提取出具有实用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5]。
2.3积极的开展心理讲座课程
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疾病,疾病控制中心应与教育部门进行联合开展一些心理学的基本课程以及相关的心理讲座,完善建立心理咨询机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的活动教育中,并且创设出较为良好的校园氛围,使得学生能在健康愉快的氛围下将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能够及时提出。强化以及不断调整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内容,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充分了解到心理疾病的严重性,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有效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鼓励学生在疾病的预防控制教育中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从而进一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的排除以及心理疾病的治疗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得中小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心理健康保健系统进一步得到完善[6]。
3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采用多元化的治疗手段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合理的监管以及适当的调控,结合了心理学以及疾病预防控制,从卫生医疗管理的角度对中小学心理健康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究。现阶段,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与不足,一些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都需要医疗卫生与教育部门进行解决,心理健康宣传以及心理治疗是相当重要的途径之一。应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国情建立起具有本土元素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而强化我国广大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的更好发展。
作者:邢丽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妮,张勤,张玉媛,等.蚌埠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2):231-234.
[2]范婷琳,王子友.椒江区小学生心理健康现况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5(5):512-513,516.
[3]王平,于茂河,柳忠泉,等.青年学生男男者心理健康及其与童年家庭环境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4):523-526.
[4]赵雪,谢华.中小学女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4(2):37-39.
关键词 心理测量 本土化 实践 发展
1问题的提出
心理测量是指:“依据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使用测验对人的心理特质的教育成就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它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通过一定的测量方法来对被试对象进行测量来判定被试的特征等,它所进行的是一个量化的过程,具有效度和信度。对于我国前期引入西方的测量量表的使用,发现各国之间存在文化差异性,不能很好的运用,所以我国需要不断加强本国的心理测量,以便更好的适用于我国人们的心理测量方便人们的生活。
2我国心理测量的本土化发展
2.1本土化的定义
何为本土化,这是一种广义的概念。就狭义来说,本土化就是“中国化”。即这两者是同义词。用本土化的眼光,以本土人的文化价值体系和社会结构制度为依据研究本土人,而不带有研究者自己民族与文化色彩。
2.2心理测量本土化的途径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心理测量的本土化。(1)学习西方的心理测量量表的编制和使用。(2)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量表的编制和心理测量的实验。(3)组建具有权威性的心理测量机构。(4)需要各院校都加强心理测量的学习和培养老师的专业性。对于心理测量的方法使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制定不同的方法。
2.3心理测量的本土化发展历史
20世纪20年代,我国开始了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心理测量。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国近代的心理测量是由西方传入的。1916年樊炳清率先介绍了西方的“比纳-西蒙”测验。1918年俞子夷编制了“小学生毛笔书法量表” ,这是我国最早的标准化教育测验。1921年廖世承、陈鹤琴合著《智力测验法》,这是我国最早的心理测量专著。1984年,在第五届全国心理学年会上,成立了测验工作委员会,这标志着我国心理测量进入了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1990年秋,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在无锡召开第一次学术会议。当前国际上最通用的十个测验在我国都已修订,说明我国心理测量已取得很大进步。
3我国心理测量的实践
随着心理测量的不断发展,心理测量不仅仅适用于学术性问题,它逐渐的与市场相结合,心理测量的应用对于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帮助学生更加健康的发展,同时对于企业的员工的招聘的测量以及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测量的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测量我们可以更加了解人们的心理变化以及心理的隐性的想法,有利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特质的展现。
3.1心理测量在学校中的实践
心理测量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首先学生在入学的开始会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量,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于以后的教学,更加的具有针对性,同时也会测量学生的性格特征,来判别学生的性格,寻找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教育者还可以通过心理测量了解学生的差异,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内在动力。当前,心理测量的各种量表可以有效的测量出学生的性格特点,使得教师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一个比较好的环境,来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
3.2心理测量在企业中的实践
心理测量对于在职业的选择时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对于职业选择时具有困惑性心理的学生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来判断比较适合的工作类型从而为学生选择就业的方向、目标、职业定位提供指导。心理测量目前在企业的招聘中也经常的使用,企业招聘不同的人才,对于每个求职者是否适宜提供的岗位没有一个很好的判别,所以在企业的招聘中运用心理测量来判别求职者是否适合企业的需求。同时心理测量在企业员工中的心理健康也存在实践性。伴随着经济发展的迅速性,当前的企业的员工的一个流失性,企业比较关注于员工的心理健康。应用比较普遍的心理健康问卷有:症状自评量表- S C L 9 0 、焦虑自评量表、抑郁状态量表、康奈尔医学指数(CPI)、心理适应性量表、生活事件量表等。
3.3心理测量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中的实践
我国农村存在着一部分留守儿童,由于在儿童的整个人生发展阶段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在校的表现都存在着可能出现的问题,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也比较的高,通过心理测量的技术可以对儿童心理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估,有利于通过实验的对比,来判别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使得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得到及时的维护。测量可以分析个体的智力、能力倾向、创造力、人格、心理健康等;确定个体间的差异;评价个体在学习或能力上的差异,人格的特点以及相对长处和弱点,评价儿童已达到的发展阶段等。通过心理测量的数据来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的预防和实施心理健康的教育。
4结论与展望
目前心理测量在我国的发展越加的本土化,我国的各方面的测量量表也在不断适宜我国测量的需要,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也能够使用到心理测量来判别,心理测量也越加的受到各方面的重视,通过心理测量为人们的心理提供一科学化、可信化的论据。同时,由于我国的心理测量发展还是相对比较的迟缓,未来心理测量需要加快速度发展,在心理测量这方面需要培训样出一批新的人才,学校也应该要学会使用心理测量来帮助学生维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
参考文献
[1] 戴海琦,张锋,陈雪枫.心理与教育测量[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2] 章竞思,王福兰.关于心理测量本土化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
[3] 杨国枢.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层次与方向[Z].
[4] 牟新博.浅谈心理测量在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0.
[5] 尹冀蓉.关于心理测量技术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的研究[J].中国商界,2010.
[6] 崔静,黄鹤冲,谭利斌.心理测量技术在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分析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5.
近些年,各类虐童图片在网络上被疯狂转载,不断刺痛着公众敏感的神经,“太原儿童被老师狂扇七十余下耳光”“广东番禺女童被摔”和“温岭幼儿园虐童事件”的新闻报道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引发了社会各界关于幼师师德的大讨论。遗憾的是,人们对这些事件的讨论更多的是将其定性为当事人个人道德问题和教育机构的监管问题,很少有人认识到当事人的心理问题,以及由此折射出来的相似事件中当事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上述事件表明,我国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然而,目前国内的心理疾病治疗方法和心理健康防卫方法仍然在沿用一些传统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这些传统的治疗和防卫方法难以有效地治愈心理疾病患者,更难以达到广泛防卫教师心理健康的效果。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采用休闲方法来对心理和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在大部分的心理咨询机构都提供休闲治疗服务,协助教师保持心理健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心理健康
关于心理健康的确切涵义,国内外并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界定。心理学家English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进行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力,并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而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K.Menninger认为:“心理健康者应有保持稳定的情绪、敏锐的观察力、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心态。”社会学者Bochm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自身带来快乐。”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给心理健康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并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由此可见,虽然人们所站的角度不同,对心理健康的理解有一定的差异,但都存在一些共同之处,即心理健康是指在正常发展的智能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良好个性、处世能力和自我潜能最大发挥的心理特质结构。
二、休闲治疗
休闲治疗(Therapeutic Recreation)的定义最早是由Davis(1936)提出的“以任何自由的、自愿的以及表达性的活动,用以成为有益身心的辅助治疗”。Davis对休闲治疗的定义对后续研究者有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休闲治疗中的休闲活动必须是有目的性的。正如Austin & Crawford(2001)通过对各学者关于休闲治疗的定义的回顾,总结出“休闲治疗是一种有目的的介入”,但Austin & Crawford(2001)的研究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Davis 认为休闲治疗属于辅助治疗的观点,他们的研究认为参与休闲治疗的患者个人身心健康得以改善是有目的的休闲活动介入的结果;不难看出Austin & Crawford认为休闲治疗的关键是产出有益的“休闲体验”,且强调了休闲治疗不仅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而且可以作为独立的病痛治疗方法。与此观点相同的有Frye & Peters(1972)和O'Morrow & Reynolds(1989),他们都认为休闲治疗的核心是让参与休闲治疗者达到其所渴望的休闲体验,并由休闲体验来促进或恢复健康。与上述研究者所下的定义不同,Iso-Ahola(1980)认为休闲治疗的核心是增加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他认为“休闲治疗是透过休闲活动,来增进患者的生活质量”;Malkin&Howe(1993)进一步扩展了Iso-Ahola的观点,他认为“休闲治疗服务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休闲资源和休闲机会以促进患者的健康和良好的生活”;Carter,Van Aandel and Robb(1995)更是把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休闲治疗的终极目标,他认为“休闲治疗是指藉由特殊的休闲和体验活动或介入以协助有特殊需求的个体维持或增进健康以达到其最佳的生活质量”。此外,Kraus & Shank(1992)认为“休闲治疗服务是指以身心障碍者的特殊需求,设计适合的休闲活动”。Wilhite&Keller(1992)也认为“患者个人的内在需求是休闲治疗的关键所在”,他认为休闲治疗必须是能够帮助患者发展、表达和保持自己选择个人内在所需的休闲生活型态,并在过程中消除或将障碍减到最小。Carter,Van Aandel &Robb(1995)也在其定义中强调了患者个人休闲需求的重要性。Faulkner(1991)认为“休闲治疗是有目的地介入患者的生活,而将休闲活动当作介入的工具,依循休闲治疗主要的目标,使病患透过活动而拥有愉悦的休闲体验”。休闲治疗现已被美国社会群众及医院肯定与接受,已有的许多理论与实证研究证明休闲生活有益于身心健康与适应生活,对于身心障碍者的康复及社会适应有积极的贡献。
三、休闲治疗与教师心理健康的关系
Wilhite&Keller(1992)认为休闲治疗的目标是能够帮助患者发展、表达和保持自己选择个人内在所需的休闲生活型态,并在过程中消除或将心理障碍减到最小 。Austin(1992)亦表示休闲治疗的目标主要是透过休闲活动使患者拥有愉悦的休闲体验,藉此了解病患的生理、心理、情感和社交的需求,并能够增强患者的能力与控制力。Malkin & Howe(1993)认为休闲治疗服务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游憩资源和游憩机会以促进患者的健康和良好的生活;Carter,Van Aandel and Robb(1995)认为休闲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将休闲活动运用到病人身上,使其不佳的身体状态、负面情感、社会偏差行为等方面有所改善。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当的估价;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能作有限的个性发挥。
对比休闲治疗的目标和心理健康标准,不难发现二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一致性:(1)强调有益的情绪表达;(2)强调愉悦的生活态度;(3)强调良好的人际关系;(4)强调自身能力和控制力;(5)强调减少负面情感和社会偏差行为;(6)强调健康和良好的生活。由此可见,休闲治疗的目标和心理健康的标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休闲治疗的目标即是让被治疗者达到心理健康的状态。
四、休闲治疗对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一)休闲疗法对教师不健康心理的良好防治效果
国外休闲治疗的先行研究者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验证了不同休闲活动对人类心理健康的防治效果。Charlesworth(1964)认为休闲运动具有增进身体健康、促进发育、调节身心、提升工作效率等功能,更重要的是他发现了休闲运动对于人体病患康复、心理修复、社会制度治疗方面的功能;Jette etal(1988)对中老年人的研究显示运动可以显著提升自决自觉努力程度的认知,并且对其肌肉组织功能、健全心理与健康状态等都有正面的影响;Relf在1992年指出进行园艺活动可以是发展个人情感和促进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园艺活动具有减缓压力、促进身心正向发展的价值;Hass et al(1995)的研究园艺活动对肯定自我存在价值、拓展人际关系有显著作用;Levin(1998)认为利用音乐可让人的情绪得到发散,从而抒绪、净化心灵,达到心理自助的目的;Kerr, Walsh & Marshall(2001)在以焦虑症病患为治疗对象的研究显示以音乐作为辅助之再建构介入模式对于降低焦虑、情绪的调整、以及增进自我形象方面的成效。
国外学者对于休闲治疗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休闲活动对于人类的心理修复、不良情绪的释放、减少内心焦虑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在我国,教师尚未认识到休闲活动对于其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产生的有害情绪没有通过适当的休闲活动加以释放,这些有害情绪的不断积累,最终会导致心理和精神疾病,从这个角度不难发现休闲疗法对于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二)休闲治疗在防治教师不健康心理中的优势
休闲治疗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将近50年的发展历程,并且在防治心理和精神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休闲治疗在西方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延伸出了运动治疗、园艺治疗、音乐治疗、游憩治疗、戏剧治疗、舞蹈治疗和游戏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从休闲治疗的形式来看,休闲疗法在防治心理和精神疾病方面有传统医疗所不具备的优势,这些优势包括:
1.休闲治疗的参与性更强。休闲治疗的本质是要求心理和精神病患者参与到有针对性设计的休闲活动中,在休闲的过程中达到改善并修复病患的心理和精神问题的一种治疗方法。休闲治疗本身要求人们参与到具体的休闲活动中来,这些由专业休闲治疗师所设计的休闲活动有较强的参与性,心理病患在接受休闲治疗过程中能够获得美好的休闲体验,在这种愉悦的休闲体验中逐渐来矫正自身的心理问题;休闲治疗的参与性还体现在心理病患可以参与到休闲治疗的休闲活动设计中,心理病患可以在休闲治疗师的帮助下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休闲活动,改变了传统心理疾病疗法中的心理病患被动接受治疗的缺陷;此外,休闲治疗的参与性强还体现在一旦休闲治疗师为患者制订了休闲活动的计划,心理病患可以自行进行疗程中要求的休闲活动,而不需要有专业人员随时辅助。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健康;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73-02
引言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涉及到主观幸福感( Subject Well-being,SWB)问题,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评价等运用主观幸福感所包含的认知评价、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三个维度来研究。认知评价主要是对生活质量(即生活满意度)的整体评估;正性情感(愉快、高兴、觉得生活有意义、精神饱满等情感体验);负性情感(忧虑、抑郁、悲伤、孤独、厌烦等情感体验)[2]。笔者综合各方面的资料和文献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所涉及的如养老方式、居住环境、经济来源、社会支持等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总结,并对离退休老年人、社区老年人、“空巢”老人等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归因进行了思考和梳理,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1 国内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针对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包括离退休老年心理健康研究,“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研究等。我国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吴振云教授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归纳了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理论框架应涉及5个主要方面:性格健全,乐观开朗;情绪稳定,善于调适;社会适应良好,能应对应急事件;有一定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和谐;认知功能基本正常[4]。另外,从各个研究涉及的不同方面的结果来看,养老方式,包括养老院养老、敬老院养老、居家养老和自养等对老年人心理健康也有影响。在不同养老方式条件下,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有所不同。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生活来源、子女个数、配偶健在与否也可以作为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的理论基础。
2国内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及分析
2.1研究对象: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所选取的对象是我国《老年法》中规定的男性60岁以上和女性55岁月以上的老年人。对不小于60岁的男性和不小于55岁的女性分别从养老方式、农村城镇城市、社区街道、配偶子女、经济来源等方面的不同来分析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水平。
2.2研究方法:
老年人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研究工具包括《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GWB),其包含了6个因子:健康(对健康的担心);精力;满足(对生活的满意和兴趣);心境(忧郁或愉快的心境);控制(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焦虑(紧张与松弛)[1]。总分是6个因子分之和,分数越高,表示幸福感越高。另外一个是心理健康的评估工具,它们大多是国外量表的翻译版本或者修订版本,而我国近年来研制出一些适合我国国情,并针对去精神障碍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工具,如,“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调查表”、“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内容及评价标准”、 “老年人应对问卷”、 “老年人心理健康问卷”。从国外引进并翻译修订的有三类:(1)智力量表,包括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痴呆筛选量表等;(2)单一心理问题反应评估工具,包括流调中心抑郁量表,老年抑郁量表(GDS),焦虑自陈量表,自尊评价量表(SEL)等;(3)基本状况调查工具,包括康奈尔医学量表,SCL-90量表,生活满意度及主观幸福感测查,国家健康成果量表(HONOS)等[4]。配合以上工具的运用,进行量性研究;并结合社会调查法、观察法(主要是自然观察法)、访谈法、临床法等进行质性研究。
2.3研究结果
2.3.1不同生活背景下老年人幸福感的差异
在总体幸福感上,城市老年人显著高于农村和乡镇老年人。就《总体幸福感量表》各因子状况来分析,农村老年人“对健康的担心”显著高于城镇老年人,而“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兴趣”则显著低于城市和乡镇老人,在“精力”、“忧虑与愉快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上,乡镇老人的得分显著低于城市。原因可能与经济收入、来源,居住环境,受教育程度有很大关系,城市老年人经济来源广,收入高,居住环境相对适宜,教育程度相对较高,退休离休后担心和考虑的问题相对较少,教育程度高的人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一般优于乡镇和农村老人,其总体幸福感较高。
2.3.2不同年龄老年心理健康的差异
60―65岁的老年人对健康最为担心,对生活较不满意,焦虑程度最高。原因是:一方面,刚刚进入老年期,切实感受到自身身体状况的变化而产生了对健康的担心;另一方面,刚离开工作岗位不久,感受到生活的不适应而产生焦虑。
2.3.3不同养老方式的老年人幸福感的差异
敬老院、养老院和居家养老在物质条件上有很大差异,但幸福感差异不明显。说明幸福感主要与主观认识有关,是主观的。要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主要要从认知上加以改善。
2.4特殊群体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研究
2.4.1离退休老人的心理健康研究
离退休老人的生活内容、生活节奏、社会地位、人际交往等方面都会发生很大变化而出现情绪上的消沉和偏离常态的行为,即“退休综合症”,老年人会出现焦虑、抑郁和烦躁等负性情绪、严重时可转化为老年抑郁症。临床心理学家估计,65%老年人有抑郁症状。有调查显示:老年人抑郁症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低学历者高于高学历者。
2.4.2抑郁事件对老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老年抑郁症的发生和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尤其与负性生活事件相关。社区、家庭、子女要多与老人交流沟通,可使老年人宣泄其负性情绪,以减少老年抑郁症的发生,进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4.3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空巢老人是指那些经济收入相对较高,但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导致情感慰藉、健康医护、生活照料等方面缺失的群体。空巢老人普遍存在“老年空巢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失落感、孤独感、衰老感、焦虑和抑郁等。孤独是“空巢综合症”最严重的负性情绪之一,独居老人则是空巢老人当中最孤独的一部分[4]。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与诸多因素有关,他们的身体健康、人际关系、家庭满意度、生活和文化活动满意度对其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2.4.4其他。生活来源及保障是老年人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生活在城市、有退休金、多子女且生活现状良好的老年人对健康担心较少,对生活满意度、兴趣广泛,随意幸福感高。相反,生活在农村,以政府和他人资助为主要生活来源且单身及子女少或无的老年人最担心健康,生活满意度也相对较低。
3国内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存在问题
关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存在很多问题。研究对象范围较为狭窄,涉及城市老人较多,农村老人较少;针对低龄老人较多,高龄老人较少,年龄上研究60―80岁的老人较多,80岁以上老人的研究文献少之又少;对文化水平高、生活质量好的老人关注比对文化水平低、生活质量差的老人多。在研究内容上,内容单调,研究的多而实际干预措施较少。研究工具大多采用的是国外的翻译版本或改进版本,适用于我国国情和现状的工具较少。研究方法形式单一,与工具对应大多采用的是问卷和量表的方法,不能概括老年人的真实心理健康水平所涉及的方面和维度。
4改进意见
在当今我国老年化加剧的时期,健康老龄化的――认知功能和心理健康要协调发展。在认知功能上,其随年老而加速减退,其机制也在随年老而更加的不完善。通过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共同努力减缓其认知功能随年老而衰退的速度,使老年人“人老心不老”,保持一个相对较好的认知功能。对于独居、空巢、抑郁老人的多数心理问题及其健康问题应更加重视。
不能简单的从一些外部事件和表现中来推测和评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应建立更多成套的、系列的有机系统来为老年人做一些事情;要有系统的实施方案,包括系统的理论、先进的工具和方法等,将研究成果付诸行动。
研究方法应做到多样化,除了一些测量工具以外,可以借助录像、录音、心理测评、行为观察等等许多方法进行研究。在研究结果的实施上,要把研究质量较好的结果投入实践生活。
参考文献
[1]李娟,振动,韩布新.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术前沿从坛,2008:265―270.
[2]刘仁刚,龚耀先.老年人幸福感与应激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1).
[3]董沛,崔艳青.我国城市养老方式综述[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4,25(2).
[4]于淼,刘晓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进展[J].护理杂志,2008,11,25(1A).
[5]廖红.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几点看法[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09,7(3).
[6]崔丽娟,秦茵.养老院老人社会支持网络和生活满意度研究[J].心理科学,2001,24(4):426―510.
关键词:幽默感幽默风格人格特质心理健康
一、概念界定
(一)幽默感
幽默感最早是由林语堂先生将英语的humor翻译而来的,它源自于拉丁文,为流体或湿气的意思。直到 16 世纪,“幽默” 一词的生理意义才被其心理意义所取代[1]。而在心理学领域中,不同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幽默感,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关于幽默感的定义。《新牛津英语词典》将幽默感定义为:幽默感是一种有趣或可笑的质量,尤其是在文学或语言表达是方面;是一种心境或稳定的思想[2]。《心理学大词典》则认为:幽默是一种有价值的思维品质,表现为机智地处理复杂问题的应变能力。这则说明了幽默感又是一种思维品质和应变能力[3]。幽默感是个复杂的概念,对幽默感不同的概念和界定,就导致心理学家对幽默感进行了不同的研究。有关幽默风格的研究,是研究幽默感的方法之一,是从幽默感的结构的角度对幽默感进行研究。
(二)幽默风格
幽默感的产生有很复杂的背景,它受到文化、家庭、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幽默风格。人们从不同的方面对幽默感的结构进行分析,产生了不同的幽默风格。Krish 和 Kuiper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让被试完成不同的测量幽默的量表,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幽默感分为三个维度:社交技巧幽默、粗鄙幽默和矫饰贬抑幽默[4]。而Martin 及其同事在总结前人研究的优点和不足的基础上,编制了幽默风格量表(HSQ),在加拿大大学生中施测,取得了良好的信效度,据此将幽默感分为四种不同的幽默风格,即:(1)亲和型幽默,具有亲和力幽默风格的个体,会讲笑话,用一种自发的聪明的方法使大家发笑,以此促进其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减少人际交往中的焦虑;(2)自我提升型幽默,这种幽默风格的个体经常用幽默的观点对待生活,在面对逆境的时候能从幽默的角度看待问题;(3)攻击性或嘲笑型幽默,这种个体在生活中经常会使用讽刺、嘲笑、挖苦、愚弄和贬低他人的幽默,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直接或潜在的伤害;(4)自贬型幽默,这种幽默风格的个体,在人际交往中通常会采用过分的贬低他自己的行为或讲一些牺牲他自己的笑话来讨好别人,成为别人的笑柄,已达到人际和谐的目的。由此可知,前两种幽默是积极的幽默,对自己和他人都会产生有利的、健康的影响,后两种幽默是消极的幽默,会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产生不健康的影响[5]。幽默风格量表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很多的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幽默风格的相关研究
Martin 及其同事在编制幽默风格量表时,做了HSQ和大五人格NEO-PI-R以及男性化、女性化、心境、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结果发现积极的幽默风格和积极的人格特征相关,消极的幽默风格和消极的人格特征相关,具有积极的幽默风格的个体都是比较外向和开放的,而具有消极幽默的个体都是相对内向、并且都是神经质的,低责任心和宜人性的[5],这项研究结果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幽默都是和人格特质的积极特质呈正相关的,并不都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同时,也为培养人们使用正确的幽默风格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
中国学者陈国海在修订幽默风格量表时发现幽默风格量表在中国的研究结果与原理论假设模型相一致。但是,对中国被试而言,与亲和型和自强型幽默相比较,自强型幽默和自贬型幽默对精神健康的影响较大[6]。这项研究也表明了幽默风格的四个维度同样存在于中国人群,并且和加拿大的研究结果有跨文化的一致性和差异性,中国人的幽默风格带有本土的色彩,文化对幽默感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张信勇等用幽默风格量表中国修订版与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做了相关研究,亲和型、自强型幽默风格与外向性显著正相关;而嘲讽型、自贬型幽默风格与精神质、神经质显著正相关,这与Martin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7]。同样,郝霞和岳晓东等人的研究也发现亲和型、自强型幽默风格倾向与大学生自我成效感、自尊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与抑郁、交往焦虑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8]。同时,郝霞的另一研究发现经常运用幽默缓解压力的大学生的抑郁和交往焦虑水平都较低,而自我效能和自信都较高,这说明了大学生运用幽默缓解压力的能力可以直接促进自信心;而经常运用自贬型幽默风格的大学生会有损于其自信心,提高其抑郁和交往焦虑的水平[9]。这些研究结果都表明,积极的幽默风格和积极的人格特征呈正相关,积极的幽默风格有益于个体及他人的心理健康;而消极的幽默风格和消极的人格特征呈正相关,而消极的幽默风格则对个体和他人的心理健康有害。
三、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四种幽默风格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积极的幽默风格和积极的人格特质正相关,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消极的幽默风格和消极的人格特质有关,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有不利的影响。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深入探索不同的幽默风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消极的幽默风格是如何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
参考文献:
[1]刘文、邹丽娜. 有关幽默感的心理学理论与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2):47-51.
[2]Judy Pearsall. 牛津英语字典[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朱智贤. 心理学大词典[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4陈煦海、黄希庭.幽默感研究述评[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3(2):20-24.
[5] Rod A.Martin, Patricia Puhlik-Doris, et al.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uses of humor and their relation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Development of the Humor Styles Questionnaire [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3, 37: 48–75.
[6]陈国海、Rod A. Martin.大学生幽默风格与精神健康关系的初步研究[J]. 心理科学,2007,30(1):219 – 223.
[7]张信勇、胡瑜、卞小华.大学生的幽默风格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9,32(2):459-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