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不同文化的态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秋颁布实施的《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明确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在内的一个统一体。笔者认为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研究培养教师的跨文化意识,不仅能提高教师群体的整体文化素养,而且能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对教师跨文化意识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跨文化意识的概念最早由Hanvey提出,根据他的观点,跨文化意识指的是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识,一般来讲这种认识包括四个层次。跨文化意识是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在行为和观念上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敏感度和洞察力,它不仅仅表现在一种外在的、显性的知识,更体现在一种内在的、隐性的能力和素质。跨文化意识是可以培养的,根据其显性与隐性共存的特点,实施有效的培养策略,就能够不断提高学习者对不同文化的敏感度和洞察力,在多文化交流背景下自觉运用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效完成跨文化交际活动。
英语教师不仅自身是英语语言和文化的学习者和实践者,同时还承担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化的重任。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是否具有较好的跨文化意识。从这个角度来看,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研究的重要落脚点就是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最终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跨文化意识、适应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有用人才。因此,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英语教师本身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不同文化的敏感度和洞察力以及适应性;二是英语教师在跨文化教学过程中运用有效策略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3、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问题一: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主动性不强,参与度较少,缺乏对文化异同的深入理解和适应能力
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绝大部分都经历了英语专业的本科学习,具有较扎实的英美文化基础知识,对英语语言文化也具有一定的敏感性,都能认识到跨文化意识对英语教师的重要性,但文化测试的统计结果反映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英语教师对跨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要平均高于跨文化理解运用,尤其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下,对言语行为和社交约定俗成两个方面的理解和使用较差,在跨文化交际行为测试统计结果中,正确率最低分别只占到了51.5%和61.2%。
问题二: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培养受环境因素限制较多,现有资源利用率低。
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既受到教师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政策导向和领导重视程度上对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会产生重要的影?。从大环境来看,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没有把农村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作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进行培训,很多受访教师都谈到所参加的教师培训几乎都是与教材教法相关,只有在外教参与的培训当中才会接触到。
问题三: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重视不够,方法不多
英语教师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既能展示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也能传承跨文化知识和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洞察力。受访地区的大部分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尽管在理念上认识到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重要关系,但是对新课程标准当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的理解还不是很透彻,调查显示只有54.6%的教师基本了解新课标对这一部分的要求。
4、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4.1动机培养策略
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首先是对这中西两种不同文化认识和态度的培养。态度和认识决定行动。正确对待中西文化就是要以平等、包容的态度去客观地认识和理解两种文化及其之间存在的差异。吴非,仲玉英(2005)在对跨文化意识的理解阐述中把文化平等意识和文化理解意识放在首位,表明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首先是对文化的平等对待,相互理解和尊重。对两种文化的全盘否定或自大都是不正确的态度,都不利于正确跨文化意识的形成。
4.2知识对比与渗透策略
跨文化意识是指对两种以上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洞察力。在跨文化理解中一定要注意处理好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关系。英语教师学习目的语文化,不但要掌握基础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站在目的语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和判断。既要避免受母语文化的干扰和影响,带着有色眼镜去审视异国文化,也要避免全盘吸收目的语文化,完全以目的语文化的价值观看待各种事物。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对母语文化即中国文化的理解是跨文化学习的基础。
4.3技能强化策略
全面提高跨文化意识离不开技术手段的支持。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中学教育教学条件全面改善,校园网和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了教育资源共享共建的平台,现代教育技术广泛装配和运用到一线教学中,有些农村中学校实现了每间教室都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全部配备电脑进行教学。
钢琴表演是一门技术高,思想性强,对理解能力有较高要求的艺术,在音乐表演与教学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培养多元化的教师是提升钢琴教学质量的保证,进行教学课程改革,针对教师进行相关的教学方法,方式的培养,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培养批判、反省思维,推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切实提高钢琴教学质量。
【关键词
多元化;教师培养;钢琴教学
当今世界的交流频繁,文化互相融合,多元文化并存是当今世界各民族国家的特点。教师是培养下一代的关键,他们的观念意识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想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首先就要有什么样的教师。培养教师的多元化观念,可以使学生具有多种文化的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加宽容和尊重。在美国,上个世纪70年代就针对教师的多元化素质培养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规定教师要接受相关课程的培训,多元化的课程在教育学员中也成为了必修课。我国80年代以后,在师范教育培养计划中加人了文化多元论、人际关系、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民族意识等课程,增强了学生的对历史的多样性观察,更加理解其他民族的生活观念,更加尊重他人的文化等。
一、教师的多元文化素质
根据相关调查资料,大部分人认为教师的多元文化素质是除了具备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的知识外,还要有专业专业知识以外的多样文化的认知,具备将多样文化实践到日常,实践应用于教授学生的工作中。还有很多的多元文化学者认为多元文化教师要懂得“文化”本身的含义;对不同于自身的民族、文化的把控;认识文化在交往以及交流中的作用、认识到多元文化对学校、对学生的影响。同时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积极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多元文化教育家班克斯(aJmes.A.Banks)说过,多元文化教育以课程为实施的核心,通过各种课程改革途径,力求解除欧洲中心主义教育模式的霸权性规范文本,倡导公平的享有“文化资本”以达成教育机会均等。为培养多元文化教师,我们应该采取附加途径、贡献途径、转换途径和加强实践等方式来进行课程的设置,从民族、文化、种族、阶级、性别等方面进行学科反思,批判那些普适主义,使得教育过程能够辩证的看待文化、性别、种族、民族差异。经过研究发现,在课程目标本质不改变的情况下进行种族文化学习时,学生往往利用主流文化观点对少数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审视,这种“刻板印象”妨碍了多元文化的认识,使得多元文化教育没有达到目的,反而是对有色人种、对生活贫困人群、多少数民族更加歧视。所以我们在提出多元文化教育的原则和实践方式时除了确保教师形成关于不同群体的文化知识外,还要注重对教师信念、态度、思维方式的培养。
二、培养教师多元文化素质的教学方式
(一)批判、反省思维方式的培养
教师本身的信仰、价值观、素质会对教学造成一定影响,他们如果对不同于本身的民族、文化、知识的认识不足就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和积极性。因此对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批判、反省思维能力、对自己价值观和信仰的审视,特别是对多样文化的尊重、欣赏要重点加强,使得教师脱离本身观点,从他们的立场去分析学生的态度与行为。加强批判、反省思维方式的培养,可以使得教师人员觉察到自己在学校日常行为的文化偏见、更加公平的看待少数民族学生、对其他种族文化更加包容。
(1)进行换位思考
进行换位思考可以审视别人的看法、价值观、文化的理解、宗教的信仰,从而审视自身的价值观,反思自身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偏差,接受并纠正以往的错误理解。进行换位思考就相当于将自身的经历与他们的经历相比较,引导教师通过回想自身的成长经历,探寻自己接受的多元文化,反思是什么样的家庭、职业、信仰、教育造就了现在的自己,通过换位思考可以更好的去理解尊重他人,改变对他们的传统印象。
(2)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
传统教育中是以单一化代替多样化,对其他文化进行排斥而不是包容。通过对传统教育方式进行创新改革,重新对多元文化进行认识以及肯定,对于主流文化有差异的文化进行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不单单只有一种文化,不再把非主流文化当成弱低级、变态的以及怪异的。
(3)正确对待差异文化
正确对待差异文化,形成自由交流的空间,教师的目的是通过教育使学生思考个人、思考团体,形成自己的观点,在非主流文化的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主流文化时不再尴尬,使主流文化学生在遇到非主流文化时不再无知的进行批判,使学生通过文化的差异来看清自己,看清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真正理解不同文化下不同的行为、语言、信仰,并且尊重他们。
(二)采取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
(1)在教学中,老师应该积极发挥应有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进人情境,并与情境产生共鸣,进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心理研究表明:人的学习、认识活动与感情紧密相连,任何学习、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感情诱发下产生。因此,教师在感情因素的把控起着重要作用。第一,教师要融人学生生活,与学生近距离接触,让学生知道老师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有缺点的人,而不是包裹在教师角色里,使学生产生陌生感、距离感;第二,建立教师与学生的信任,充分展示教师个人生活智慧,使学生把老师当成亲人、朋友,打破原有隔阂。只有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才能促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充分沟通,在沟通交流中形成新的认识,在分享中取长补短,理解不同文化。教师应该是一个文化兼容者,不自身文化进行有意识抬高,不对其他文化有意识贬低,二是作为一个参与者积极的对不同文化学生进行沟通,在交流中加强认识,促进共同进步。
(2)合作的教学方式可以将学生从学习者转变为参与者,为不同文化北京学生提供更强大的学习动力,变得更加积极热情的主动探究知识。来自于不同种族、文化、信仰的学生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生活阅历和人生体验,这一切都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激发学生对不同文化学习热情的重要因素,是构建多元文化的教学的现实教材。
作者:闰瑞芳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截止目前,我国已有100多所院校开设了国际贸易专业,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培养模式。如何对现有专业进行改革,办出特色,使其更加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满足我国对跨文化操作能力的外贸人才的迫切需求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因此研究如何培养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跨文化操作人才模式具有示范性和普遍意义。提出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培养模式思路的出发点是基于以下事实:第一,国内外在讲授国际贸易等专业理论与实务知识时内容基本相同,但从不同文化视角对相同专业知识的理解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往往大相径庭。不同的价值观、语言表达方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都会对贸易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时甚至是重大影响。第二,在比较单一的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很低,他们习惯于以惯性思维方式处理和看待复杂的跨文化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特别是提高学生在不同商务环境中的执行能力。本研究认为,为实现培养适合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的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的经贸人才的目的,可以通过教学实践摸索出一条适合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学生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的培养模式,并实现对传统专业培养模式的创新。为此目的,本研究首先解决如下命题:何谓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如何衡量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通过何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之后本研究将建立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评价指标及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在选定的实验班级按照既定的研究路线和程序进行研究,并做出对模型检验的研究结论。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在国外,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考察方面比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是英国语言学家Belay。他提出从三个角度综合测定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情感角度、认知角度和行为角度。他认为认知角度和行为角度为人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认知角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通过理解母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异同来改变个体对环境的认知,主要包括自我意识和文化意识。行为角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能力、行为的灵活性以及社交技巧等。在商务领域对跨文化研究最有影响的是荷兰学者GeertHofstede。他于1968年和1972年两次对IBM公司在50个国家和3个地区的职业经理人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共收回116,000份调查表。调查内容围绕与商务工作相关的价值观展开,共设了4个变量,即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对权力距离的态度、对不确定因素的回避态度和男性主义—女性主义。另一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出自中国香港大学的迈克尔?邦德。他邀请了一些中国社会科学家列出中国人的基本价值观。研究根据每个国家对价值观重要性的排列,同样从4个衡量纬度来考察。这个中国人价值观的调查在来自五大洲的22个国家多种专业的1000名学生中展开,其中男生500名,女生500名,调查得出一份对22个国家中国人价值观的统计分析结果。邦德的4个变量中有两个与Hofstede变量相似,但没有“对不确定因素的回避态度”,而它的另一个变量因为具有鲜明的儒家价值观特色,因此被称为“儒家动力”。国内学者对跨文化研究也有十分丰硕的成果,但正如北京外国语大学胡文仲教授在《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2005)中所指出的那样,我国学者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大多侧重演绎性和思辨性的研究方法,成果主要集中于语言教学,而跨学科研究,特别是采用实证方法的研究成果很少。在国际贸易教学领域,以往的教学改革主要是注重双语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改革,侧重点在于专业知识与语言知识的结合和技能的培养。本研究则试图将跨文化研究从语言教育与教学研究深入到经济学教育领域,在以往的专业知识、双语能力和实践的基础上加入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这一新元素,使其成为人才培养知识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立更加适合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而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经济学的方法使研究结果更具科学性。
三、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一)对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的界定
对于什么是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以及如何测量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目前尚无可供借鉴的文献。本文认为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同,它是一个综合的、多纬度的衡量指标,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元素,还包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从事商务活动的行为能力,如认知能力、文化差异辨别能力、谈判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等。应当说由于商务活动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因此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更强调行为能力的结果和达到目的的有效性。
(二)建立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评价模型
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本研究认为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包括如下三个衡量维度:跨文化认知能力、跨文化行为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执行能力。这三种能力的共同特点是能力获取的方式均包括两种途径,即可通过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来获取,通过实践和经验来获取。这三项指标中的第一个指标侧重衡量学生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的基础性能力;第二个指标则侧重学生提高性能力的测量。这三个衡量指标的内涵与衡量变量包括以下内容。跨文化认知能力:中国文化中强调“知行合一”,而“知”乃“行”的前提。获得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的前提是对不同文化的知识和特点等差异的了解和掌握,特别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的价值观。跨文化行为交际能力:这里主要强调的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行为能力,包括使用外语的能力和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自我调整和应变能力。跨文化执行能力:跨文化执行能力就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把预计的方案和设计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从而达到预期目的的能力。执行力的前提是制定合理可行的计划和方案以及实施方案的行动步骤。如何制定合理可行的计划和方案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紧密相连,因而是可通过书本获取的,然而如何行动并达到预期目的则会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执行方案的过程中所采取的路径不同而大相径庭。以上三个变量构成衡量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的模式。这三个变量虽然相互支撑,但由于跨文化执行能力是跨文化操作能力的最终目的,所以在因果关系上形成以跨文化认知能力和跨文化行为交际能力服务于跨文化执行能力的关系。
四、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评价模型的应用
(一)研究方法与实施路径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是实验班观察法,主要通过对实验班学生实施跨文化操作能力培养效果的观察,对学生的能力是否提高做出评估。研究选定我院2008级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两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实验期定为两年,即大二和大三阶段。研究实施方法、步骤以及效果的检验如下。
1.基础性能力。
(1)实施方法与路径。在大二阶段,主要通过语言学习提高对各国文化知识和文化差异的认知度。我校国贸专业学生的英语课时占总课时的1/3以上,另有部分学生选修其他外国语,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外语课堂进行文化差异的比较和教育。在大二下半学期和大三阶段,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提高专业知识与文化知识的融合,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全英语和双语授课方式。目前我校国贸专业已经实现全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的课程包括世界经济、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市场营销、外贸函电、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司财务、企业管理和国际投资等。在整个实验期,通过与其他专业、语言院系和研究单位的合作来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要做法是邀请本校跨文化研究所、外语院系教授进行各国文化知识讲座;利用本校外国留学生较多的条件,通过课堂内外的联谊活动增加中外学生交流的机会;通过国际交流如互派留学生、参加国际商务活动、国际文化交流与体育赛事等活动提高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以往的交流更多注重参与,而本研究的实施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利用所学的知识,获得真实的体验,进而提高在不同文化环境下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讲座的形式,以其他人跨文化从事商务活动的成就和经验教训教育学生。项目实施期间,先后邀请了北京市长城杯优秀外国专家、美籍华人福田汽车集团副总经理、法国会计师事务所执行总裁、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学会理事等具有长期、多国从商经历的跨国公司高管、专家和中外人士,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授经验教训,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2)效果检验。实验班学生在完成第一阶段的学习后,针对学生跨文化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他们作了一个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所涉及的问题归结为四大类:常见文化背景知识;东、西方思维方式倾向;跨文化专业技能掌握情况;国际商务惯例了解程度。有效调查问卷回收了100份。从问卷的统计结果看,对常见文化背景知识比较了解的学生所占比例高达91%,了解的学生为8%,只有1%的学生不了解。这说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们对不同文化的基本知识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东、西方思维方式倾向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59%)的思维方式仍然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具有较强的东方思维倾向;有37%的学生倾向于西方思维方式,而有4%的学生介于两者之间。该结果说明,通过教育,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各国文化交流的深入,学生在思维方式上会逐渐接受或者理解西方文化。对于跨文化专业技能掌握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较强、一般和较弱的比例分别为25.40%、43.70%和30.90%,说明学生在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这里所指的专业技能包括跨文化交际和国际商务活动所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即运用外语在不同场合的表达、对国际交往礼仪和禁忌的熟知程度等。对国际商务惯例的了解程度,较了解、一般和不了解的比例分别为42%、31%和27%。这个结果表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对于国际商务惯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距专业要求还有一定距离,27%的人对于国际惯例不甚了解。从总体上说,4项调查结果都在预计的范围内,对第一项内容的肯定回答比例达到90%以上是预期应当达到的比例,第四项效果不明显主要是由于专业课程集中于大三阶段,因此在完成大三阶段的学习后会有显着提高;而对第三项内容持肯定答复的只有1/4的学生,这说明学生在跨文化行为能力方面还需要做出努力,这个结果也进一步凸现了本研究第二阶段实施的重要意义和实施目标。
1、价值观的区别西方文学著作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就对主人公阿喀琉斯的个人英雄主义进行了极大的渲染,并特别歌颂阿喀琉斯在特洛伊战争中所展现出来的伟大英雄精神。但是在东方国家,阿喀琉斯的行为是无法被人理解的,尤其是阿喀琉斯由于个人的尊严遭到挑战而拒绝参战并导致军队在战争中受到重创。因而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将会影响到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并会造成错误的文学导向。在进行文学翻译时,翻译者应该对这类问题进行巧妙处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降低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难度。
2、风俗文化的区别风俗文化是不同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风俗习惯,因而风俗文化有着历史的味道,是对一个民族内涵的具体再现。同时在这些风俗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审美意识、个人价值取向以及处世态度等都受到了一定的约束,从而共同形成了一个民族风格。例如,对于中国而言,“红色”是一个富有喜庆意味的颜色,代表着吉祥、欢快等褒义含义。将“红色”翻译为英语时就是“red”,然而“red”一词在英语背景下就有一些负面含义,如“seered”表示的是一个人大发雷霆的样子。因此,中文的“红色”与英文的“red”在内在含义上不是对等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实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而这些内涵的差异化将会影响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从而增加了阅读的难度。之所以要做文学翻译就是为了便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化。但是如果不能够将文学作品中的深层内含有效地剖析出来,那么将会与原来的宗旨背道而驰。
3、的区别信仰是人们实体化的一个精神支柱,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主旨,而这些主旨又在潜意识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在西方,是自由的,很多人都有着自己的信仰,其中很多人信奉上帝。而在东方国度,有的人不多,且大多数以信仰佛教和道教为主。在西方作品中常见到引用《圣经》中的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而在东方作品中常展现的“超然物外”以及“普度众生”等态度则是借鉴了儒家思想以及道家思想。而这些东方思想文化对于西方读者而言是十分晦涩难懂的,他们甚至很不理解这种思维想法。与此同时,每一个人对于自己所信奉的宗教都有着一种神圣的心理,是他人所不能够亵渎的。因而,在做文学翻译时,应该巧妙地处理对的理解,针对不同的民族应该采用不同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冲突。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虽然文化是一个民族意识形态的承载体,但是它也可以在世界各个角落里流传,并且应该如此。但是由于语言以及地域理解等多个因素的影响,文化的传播受到了一定的阻碍。现在翻译打破了这层阻碍,加速了文化的流传,并且也让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影响。面对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化,文学翻译其实深受影响。第一,文学翻译受限于文化。翻译其实是对文学作品的一次再创造过程,只是这个再创造的过程要“因地制宜”。“文化”是一个抽象概念,它涵盖了许多领域,其中就包括文学。其实文学是文化的一个纸质体现,将文化用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因而文学里面流淌着文化的血液,那么文学翻译也应该遵循文化的发展模式。从而,现在的文学翻译受限于不同的文化体制,根据不同的文化内涵而再创造出合适的文学作品。第二,文学翻译中目的语言信息的完整性。原作品与原文读者之间是存在一种天然的默契的,而这种默契的形成是由于两者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但是这种默契是不会存在于原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因为两者在文化交流上存在障碍。为了越过这些障碍,翻译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需要针对文学作品中的信息进行相关的处理。例如,在译文读者难以理解的、风俗习惯等处加上相关的详细信息,便于读者理解;同样地,对于译文读者而言有些信息是不必了解的,可以有意地删除,或者通过一定的语境加以诠释。
三、在中西文化背景差异下文学翻译的要点
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同时这也是在“跨文化”现象中所必须面临的一个难题。而翻译者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巧妙处理这一冲突,减少译文读者与原文作者在理解上的出入,增强文化传递的作用。尤其是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如何处理两者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性是一个难题,同时也会影响到文学思想的传播与交流。因而,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应该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注重双方的优势互补
之所以要做文学作品的翻译,是因为每一部文学作品中都记载着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因而,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深刻的文化底蕴,而这也是读者真正需要汲取的营养成分。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时候,应该首先确定该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从而保证在翻译的过程中意思传达的准确性,降低思想传递的误差。然而作者思想的表达是蕴涵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的,因而要保证将文化背景植入到翻译过程中,从而确保文学作品的原汁原味。然而,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是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的,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应该恰当把握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解。通过运用语言的力量充分发挥两种文化的优势,从而体现出文化交融的魅力,并且加快读者对文学作品内容的准确把握。对于译者而言,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不是一个拦路虎,而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闪光点。借助于两者之间的差异性,运用语言的魅力,根据读者所处的文化环境对原文作者的文化进行有效的传递,而这个传递的过程就依赖于译者的再创造过程。
2、注重不同文化特征的体现
这位在当今英国乃至整个欧美舞蹈界风光无限的现代舞剧编导,在感受自己的移民背景,并接触了同样有移民背景的童年玩伴之间的文化差异后,便开始了文化的寻根旅程。在学习编舞过程中,对不同文化的想象与疑问如影随形地与他共存也成为不断激发他逾越过去,寻找新的空间进行探索的动力。那些热爱当代舞的人们形象地形容:阿库・汉姆的每一部新作,都是给热爱舞蹈的人们献上的一份厚礼。甚至于他的婚礼,也因无数人的关注,最终演绎成为由几百人欢聚舞蹈的宝莱坞般宏大的节目现场,不得不说:有阿库・汉姆的舞蹈,令人迷醇。
智慧的工作方式
在《BAHOK》中,阿库・汉姆有意表现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陌生人之间的语言障碍,并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动作交流,找到一种对“家”的归宿感。
这位有独特工作方式和判断力的舞蹈艺术家,在整个过程中坚持从演员自身取材,拒绝那种没有意义的简单模仿,“我会在告诉舞蹈者一些基本动作和舞剧要素后,让他们自由发挥,在整个漫长探索过程中我要留心地观察细节,这是最能有效认识和挖掘舞者特质的过程。”他这样记录和扑捉每个舞者的日常性格特质,舞蹈中的失误动作,日常交流中与不同国籍的舞者意间的沟通方式……由此整理出与当代生活相关的内容元素,构架出鲜活的舞剧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他更像是个智慧的等待者,等待舞者将舞蹈动作的虚华外衣完全释放后,提取那些最简单。纯净的自然姿态作为动作,以本真,朴素的情怀重现舞蹈的精神。
BAHOK,面对文化的态度
“你从哪来?”舞蹈剧开篇的提问如一粒石籽,引发了剧中等候大厅里所有行者对身份的困惑。不同国籍的行者在急速的运转中变得趋同,当引人焦虑的速度和节奏嘎然而止后,一段小曲调引出了人们对文化身份的追寻。中国女孩带着特有的矜持跳起了芭蕾,轻盈的身姿吸引了印度旅行者回想起自己的传统。于是在印度音乐与中国式婉转低叫的曲调混响音域里,一段梦境的舞蹈出现了:熟睡的女舞者如藤蔓一样依偎着进入梦境的男舞者,一片如水的曲调里,两名舞者合而为一地渐渐舞蹈起来,望影顾盼,抚弄丝发,妖娆地扭动身躯,妩媚地向前挪移,变换着各种手势,如一尊生动的欢喜神像,直至梦境的消失。紧接着,面对签证官的韩国舞者开始对记忆中的故乡文化进行描述,诉说着他对今日家乡文化的困惑,另一边沉迷于游戏机的青年,则引领同样沉迷于此的异国青年跨越了语言沟通的障碍前来争夺,最终发生冲突。在无法有效沟通的境域下,所有人都逐渐感受到对“家”的想象实际上早已跟随自己的迁徙,存在于自己的身体和心里。
舞剧中,阿库・汉姆夸张放大不同舞者的自身特点,以个体的特征最大化地体现不同地域文化影响下的精彩细节,于是,他为在日常交流中“整日处于半醒状态”的舞者,编排了体现梦境般爱恋情节的双人舞部分;为含蓄自信的舞者,编排了由娇怯的独舞到逐渐明朗的合舞:为始终带着困惑的舞者编排了具有蓄势待发的张力和爆发力的独舞。在众多因素的交织中,印度音乐,现代音乐与中国式婉转低回的曲调层层叠叠,像水波一样此消彼长,节奏与韵味犹如太极中隐匿的力道,于爆发的瞬间又归于平静柔婉,绵延不绝,这种对不同文化元素的独到运用与提炼,也让阿库・汉姆通过多维空间的编排构想,亮明了反对把文化传统肤浅肢解,进行无生命力的简单抄袭的态度。
跨领域合作
“从更有能力,更优秀的人身上学东西,并分享我拥有的”是阿库・汉姆选择跨领域合作时最看重的原则,而这也恰是跨领域合作的魅力所在。自始至今,阿库・双姆十分热衷于将舞蹈引伸到跨领域的艺术合作之中。
曾以《土地》为名,在中国用上万小泥人添满展厅的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不久前在北京做大型装置《上升》的英籍印度裔当代艺术象安尼施・卡普尔,个性丽人朱丽叶・比诺什,合作7年后同样出名的英国印度裔音乐家尼丁・索尼,芭蕾舞蹈家西尔维・纪莲,林怀民的云门舞集等诸多视觉、音乐、设计、以及多媒体领域的艺术家都与阿库・汉姆有过现代舞剧的合作。而诸如:与朱丽叶・比诺什首次合作时遭遇她的模仿对抗;与资深音乐前辈探讨,却被拒绝而在酒店大堂遭到十多分钟咆哮呵斥的众多趣事,也都被他坦然且饶有兴致地纳入到他对生活中人与事物的细节观察和研究之中。
合作者眼中的阿库・汉姆
乔杜里(阿库・汉姆舞蹈团制片人)
阿库・汉姆是个跳古典印度舞非常出色的年轻舞蹈家。1999年的夏天我看了他的演出,令我着迷,我希望与他合作。询问他的想法后我认为,对他来说最好的做法是离开英国,出去开眼界。那时的英国,现代舞领域虽然蓬勃发展,但依然不如欧洲开放,很少有机会看到更多新的表现方式。于是,我推荐他去了一个比利时舞蹈团,那里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能合作并相互学习。事实上,当时的阿库・汉姆并不想离开伦敦,于是我努力地说服他,并保证每周末我都会给一张机票让他回伦敦与家人团聚。
从比利时回来后,阿库・汉姆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碰撞让他学到了很多东西。“你现在有什么样的想法和梦想呢?”我问。他回答:“想编一个现代舞剧,和另外两个舞蹈演员一起来演。”我说:“好,那我们就去做吧。”在缺乏资金来源的境况下,作为制片人,我变卖了一处私有房产,开始了我们的首次合作。所幸,努力的结果出乎意料地好,我们几乎来不及多想,就投入到了在30多个国家进行150多场的巡演之中。
坦率地说,当时我们并没有具体的合作计划书,有的只是两个人共同的兴趣,热情和报负。现在回想,我们最初的合作彼此都冒了很大风险,由此,可见阿库・汉姆也是个喜欢冒险的人,作品最终被认同,可能与我们始终不拿我们的身份和文化属性做文章,而是让大家了解我们在做的事有关,当然,舞蹈中阿库・汉姆把现代的因素和传统的舞蹈进行了很好地巧妙结合,带给了观众一种能够认同的感受这是最重要的部分。也因此,我们有能力在台作一年后组建了阿库・汉姆舞蹈团,并开辟出了与视觉艺术、戏剧、电影、音乐、文学、设计等跨领域的艺术家们一起合作的空间。
未来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