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瘫痪患者康复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康复; 护理
周围性面瘫一般是指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病变在面神经核或核以下周围神经 ,临床表现为同侧上、下部面肌瘫痪,即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不能皱眉,眼裂变大,眼睑闭合无力,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漏气,不能吹口哨,吃饭时食物存于颊部与牙龈之间,包括贝耳麻痹性面瘫,外伤性面瘫,病毒感染性面瘫[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男性略多。通常于数小时或1~2天内达高峰[2]。面瘫以颜面部表情肌肉群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为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周围神经面瘫。多发于春夏天气多变季节。周围性面瘫的早期治疗和康复护理极为重要。我科对4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并分别予以普通护理和康复护理观察比较其效果,现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2008年10月间,我科室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12~61岁;病程1~7d;左侧面瘫18例,右侧面瘫28例;其中贝耳麻痹患者12例,外伤性面瘫患者20例,病毒感染性面瘫患者14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种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分组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入院后按常规治疗及护理,如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护理,按时巡视患者,观察病情变化,治疗,检查及恢复情况。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内容包括:(1)心理护理:根据患者不良的心理特征,耐心解释、安慰、关心、同情,缓解患者紧张心理,并告知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能提高康复的疗效,让病人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以取得满意的疗效。针对年龄较小的患者,还要做好患者家属的工作,以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同时,护理人员应积极消除病人怀疑恐惧的心理,使病人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要使患者相信容貌在治疗后可得到改善以至痊愈。同时指导患者锻炼面部肌群运动功能。香烟中的尼古丁会使血管收缩,导致面神经缺血加重,要耐心向患者讲明吸烟对疾病康复的影响,要求患者戒烟。针对不同患者心理反应及心理需求,关心、体贴患者,耐心细致地给病人讲解发病原因、康复治疗的原理及疗效。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精神支持对面瘫疗效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应根据病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及个性特征进行心理疏导,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2)局部护理:嘱病人避免冷水洗脸,且外出戴口罩或围巾。指导患者进行面部热敷,用温湿毛巾热敷于面部,每日2~3次,以改善血液循环[3]。并早晚按摩患侧面部,顺健侧肌肉运动的方向及肌肉纹理走向按摩患侧。用力适度、缓慢,按摩至面部有微热感为宜,按摩过程中还可着重按摩睛明、太阳、四白、地仓、颊车、下关等穴位。在穴位处可稍用力,多揉按。护士应指导患者掌握以上穴位的所在位置。(3)眼部护理:患者常因眼睑闭合不全,还应注意眼角膜及结膜的保护,多休息,避免过多使用目力,避免强光直射及烟尘刺激患眼,外出佩戴墨镜。白天以眼药水滴眼3~4次,每次1~2滴,睡前用抗生素眼膏保护角膜,覆盖纱布块[4],防止灰尘及异物进入眼睛,预防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4)口腔护理:患者又因患侧咀嚼肌瘫痪,唇颊沟积食,易引起口腔炎症。应让患者进食富含维生素的半流质或软食,不食煎炸、坚硬食物。鼓励患者饭后用淡盐水或茶水漱口,早晚刷牙,保持口腔清洁。(5)主动训练:当患者发病后应协助早期积极进行治疗,当神经功能开始恢复后,鼓励患者练习患侧的面肌随意运动,如皱眉、闭眼、吹口哨、鼓腮等,每天2~3次[5]。
1.3 效果评价 每日观察并评估其疗效。治愈:两侧鼻唇沟对称,嘴角不歪斜,不漏水,鼓腮有力,无疼痛,舌部味觉恢复;显效:两侧鼻唇沟对称,嘴角大笑时轻度歪斜,不漏水,鼓腮稍有费力,有轻度疼痛,舌部味觉恢复;有效:患侧鼻唇沟变浅,嘴角轻度歪斜,喝水轻微漏水,鼓腮费力,有轻度疼痛,舌部味觉部分恢复;无效:经过治疗与康复护理后症状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α值取0.05。
2 结果
见表1。表1 两组康复护理效果比较 例(%)注: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由于面瘫患者大多起病突然,面瘫后影响面容美观,给正常生活带来不便,患者常担心留下后遗症而出现情绪低落忧愁焦虑[6]。尤其青年女性患者照镜时发现容貌变丑,羞于见人,多数患者有情绪变化。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仅要密切观察病情,还需要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注意患者心理变化,深入患者内心世界,进行心理分析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度过心理障碍阶段。提高其心理应激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能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在面瘫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结合康复护理措施,运用整体护理程序,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变被动接受治疗为主动配合治疗,积极进行锻炼,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江.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
2 刘艳霞.面神经麻痹的康复与护理.福建中医药,2007,38(3):57-58.
3 刘秀荣,马占军. 面瘫灵配合热敷治疗周围性面瘫160例护理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6,5:121.
4 杨吉芬,李孝睿.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172例护理体会.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29(2):56.
脑血管病是当今世界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有其发病率高、致残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由于目前医疗技术的提高,死亡率明显降低,但致残率很高,将近有2/3的病人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损害所致的肢体功能障碍,给病人、家属带来诸多不便,给社会造成负担。因此,对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是十分重要的[1]。
1 临床资料
50例均经头颅CT确诊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男28例,女22例。发病年龄38~89岁,平均年龄58岁,脑梗塞39例,脑出血11例。左侧偏瘫26例,右侧偏瘫24例。住院25~70天,平均47天。50例病人肢体肌力均在I-III级。
2 康复护理程序
2.1 急性期康复护理 无意识障碍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在发病的第二天和脑出血患者病情稳定后5~10天,即可进行早期康复护理[2]。①卧姿 采取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每1-2个小时翻身1次,并配合被动运动,如上下肢各关节的屈伸、内旋、外展、每个动作做10次,根据病情逐渐增多,每天1-2次。本文50例病人均按三种卧位交替进行,无一例发生褥疮,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并发症。②患肢的摆放 仰卧位时,患肩垫枕,使肩胛骨处于前伸位,同时患侧上肢也要垫枕,使肘、腕伸直,掌心向上;健侧卧位时,肩胛骨处于前伸位,患侧上肢应支撑,肘关节伸直,掌心向健侧。下肢的正确摆放可预防髋关节的内收、内旋。这些措施为早期恢复、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③按摩 包括按、摩、揉、捏四法。顺序应从远心端至近心端,掌握原则为先轻后重,由浅及深,由慢而快。每日两次,每次20分钟。对病人的上肢从手指至前臂,肩关节周围,下肢从脚趾到小腿,大腿,髋关节周围用樟脑酒精进行轻缓的按摩。通过按摩,有32例病人甚觉舒适满意,其余较良好。
2.2 恢复期康复护理 恢复期康复护理与急性期明显不同。恢复期护理的主要任务是增加患肢的运动,对患肢进行坐、立、行的训练及各种日常生活训练。
①被动运动:在50例偏瘫患者中、患者肢体肌力尚不足以进行主动运动时,主要进行各肢体和关节的被动运动。如前臂的外旋,腕及手部关节的伸展、拇指的外展,髋的伸展及内旋等。在被动运动同时可配合意念主动运动。即鼓励患者思想上有一个强烈的想法,肢体可以活动。一旦患肢有主动运动能力,即应鼓励其进行积极的主动训练。②主动运动:训练动作由简单到复杂,着重训练瘫痪肢体较弱肌群。如屈肘关节,内收肩关节。屈伸肘关节的同时,并用小皮球练手指的屈伸、并拢。分开动作,反复屈伸膝关节和髋关节及活动足趾关节。逐渐达到能上抬瘫痪肢体等。鼓励病人加强健侧肢体主动运动的同时,配合患肢活动。③坐、站、走等康复练习[3]坐位练习:先抬高床头30度,再逐渐增大角度并延长时间,防止直立性低血压。帮助病人床边坐位,健手扶床栏,两腿下垂或椅坐位,增加脊椎骨和髋关节的肌肉。韧带功能和坐位平衡能力。起床动作宜慢不宜过快。站立位练习:患者坐于床边如无不适即试行站立。站立时护士站在患侧保护,让病人身体靠床边,健手扶床栏,身体重心置于健侧。站立时间可由几秒钟逐渐延长致数分钟。在此基础上练习前后摆动患肢,前摆时伸膝,踝背屈;后摆时屈膝,足趾屈。然后逐渐将重心移向患侧,反复练习直到独立站立。行走练习:护士站立于患侧,病人健手扶持手杖。嘱病人先出手杖,迈患腿,向患侧移动身体重心,护士辅助患膝关节支撑重力,再迈健侧,完成一个步行周期,反复多次练习,至到独立行走。本文29例能独立行走。④日常生活训练:该项训练的目的是使患者达到生活自理或半自理。其中包括吃饭、穿衣、洗漱,上厕所及室外活动等。在锻炼中必须有人照顾,当患者有独立日常生活能力时,才能逐渐脱离助手。
50例偏瘫患者在精心护理下,29例自行完成康复训练动作,达到“自我护理”。自我护理是高训练效果的措施,也是防止患者依赖心理,体现自身价值的好方法。
2.3 心理康复护理 偏瘫病人的心理护理,也是重要的一个康复程序。患者从发病之时起,就面临着健康到残疾的心理过程,因而康复护理应针对偏瘫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心理护理[4]。常见的有:①焦虑抑郁。患者表现为沉默不语,烦躁多虑,痛苦失望,甚至悲观厌世。护士应首先为患者做好生活护理,同时对患者语言安慰,关心体贴,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通过谈心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及情绪变化,鼓励患者树立战胜偏瘫的信心,消除焦虑抑郁心理;②寂寞孤独,护士应多与偏瘫患者交谈,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尽量帮助患者摆脱孤独的境地,督促家属按时到医院探视;③担心病情恶化死亡而心理有恐惧感,护士应对偏瘫患者耐心说服解释,明确答复患者提出的有关病情问题;④因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对治疗丧失信心,对肢体锻炼不热心,甚至不配合。护士应主动地偏瘫患者介绍病情,治疗情况和康复期肢体锻炼重要性,增强患者的信心,从而以积极的态度接受训练。当肢体功能训练出现效果,家属要配合医务人员鼓励患者指导其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再训练。
3 结果
本组50例患者,出院时均能翻身,起床,无一例褥疮和因护理不当发生意外。29例能独立行走,21例借助手杖行走。
4 讨论
脑血管病是发病率高,致残率也高的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5]。其预后、残疾程度取决于病变部位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及其病情稳定后的行之有效的康复护理,而残疾程度,生活自理能力取决于:
4.1 早期将偏瘫肢体置于功能位,且积极按摩,以保证局部血液循环,引起机体内部功能的自身调节,以及刺激其本体感受器,诱发反射冲动等。正规而系统的功能康复训练,积极有效地起到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及提高肢体肌力等作用,加快了康复进程,有助于提高患者自理生理水平和生存质量。
4.2 早期功能训练,可以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后遗症。这与患者主动参与意识有关,早期病人迫切要求能站立起来,往往主动参与意识强烈。主动参与意识是早期康复护理的关键,也对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起着决定性作用。
4.3 适当的心理康复,有助于患者保持健康而稳定的情绪,还要求满足患者合理的需要,使之身心得到休息,从而使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增强。
总之,脑血管病偏瘫早期的护理在整个康复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需要护士与病人、家属密切配合,从生活、心理、功能锻炼各方面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精心照顾,帮助病人减轻因疾病导致的身体和心理创伤,使功能恢复到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从而使患者以良好的身心状态回归家庭和社会[6]。
参 考 文 献
[1]孟祥荣.老年人脑血管意外的康复护理[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6,11(2):98.
[2]王兴中.急性脑血管疾病恢复期治疗[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1,6(3):116.
[3]赵明伦.脑血管的抢救与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4]朱巧凤.脑血管患者瘫痪肢体的功能康复训练[J].护士进修杂志,1995,10(5):36-38.
【关键词】脑中风;瘫痪;护理与康复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445-01
脑中风的病理变化为脑血管突然破裂或突然闭塞,从而造成该血管支配区域脑组织的功能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中风不语、半身不遂等,称为“卒中”或“中风”。轻者经过3~6个月逐渐恢复,可以生活自理,甚至可从事病前的工作;重者昏迷、死亡、或遗留严重的后遗症,甚至需长期卧床,最终死于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本文我们对急性脑中风常见并发症之一瘫痪患者进行了常规护理的康复探讨,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150例脑中风瘫痪患者。其中男90例,女60例,年龄39~78岁,平均67岁。均经CT证实为急性脑中风病变,其中偏瘫患者85例,四肢瘫痪47例,球麻痹患者18例。
2 护理干预
瘫痪是脑中风患者最常见的的症状,正确护理有利于预防并发症和肢体功能的恢复。
2.1偏瘫的护理 根据患者偏瘫侧肢体肌力的情况制定护理等级,注意偏瘫侧肢体的正确,保持大关节和手的功能位。肌力在Ⅳ级左右的患者,可以在扶持下行走,给予一级护理扶持入厕,并注意预防摔跤。肌力在Ⅲ级以下的卧床患者需放置床档,以防患者自行翻身或坐起时坠床。对偏瘫侧肢体肌力Ⅲ级以下的患者,应定时协助翻身和进行肢体被动运动。对意识清楚患者,每日协助保持坐位数次,如为右侧肢体偏瘫患者,应训练左手使用餐具或练习写字。根据患者意识和肌力情况可在发病后数天后进行肢体功能锻炼;脑出血患者一般应严格卧床2~4周,在发病1周左右,如病情允许,可在床上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对于合并失语的患者每日可进行简单的言语训练。对于情绪低落的患者应积极开展心理护理,鼓励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并训练生活自理的能力[1]。
2.2四肢瘫痪的护理 保持正确的,平卧时在肩部和髋部放置枕头或棉垫,侧卧位时使上肢呈肩关节外展、肘关节和腕关节伸直的姿势,下肢稍屈髋、屈膝和踝关节背屈。每1~2小时翻身1次,定时对骨隆起部位皮肤进行按摩。吞咽困难的患者给予鼻饲匀浆饮食,保证充足热量和水分的摄入。 尿潴留或失禁者给予留置尿管,每4小时开放1次,每日冲洗膀胱1~2次,每周更换一次性尿袋2次。合并意识障碍的患者,注意头偏向一侧,做到定时扣背和吸痰,防止口腔内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吸。 每日上、下午对患者的肢体进行被动活动各1次,每个关节活动3~5次,每次活动时间10~20分钟。 意识清楚的患者每日可进行坐位训练数次,并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四肢瘫的早期康复训练[2]。
2.3球护理 对于构音障碍者,应耐心听其表达意思,必要时请其用文字表达。 对于呛咳者,应教会患者或其家属如何进食,如用吸管饮水,进食糊状食品,在坐位下饮水或进食。对于吞咽困难者,应留置胃管给药和进食;在恢复期训练进食。口腔和鼻咽部分泌物较多者,应及时协助吐出或吸出。 每2~4周更换鼻饲管1次。
2.4褥疮的护理 褥疮是脑中风患者因护理不当最常发生的并发症,易在发病后24小时之内和2~4周发生,可引起严重感染加重病情。因此防治褥疮对于护理来讲显得尤为重要。
2.4.1预防褥疮的皮肤护理 对于偏瘫或四肢瘫痪的患者严格执行1~2小时翻身1次的制度,做到动作轻柔,严禁在床上拖拉患者,以免发生皮肤擦伤。保持床整,做到无皱褶、无渣屑,及时更换被尿便污染的尿布或中单。保持皮肤清洁,每日上下午背部护理1次,每周床上擦澡1~2次,在翻身时对骶尾部和骨隆起部位进行按摩。对于易受压部位或骨隆起部位可放置气枕或气圈,有条件者可使用气垫床或自动翻身床。
2.4.2褥疮的护理 当受压部位出现皮肤发红、肿胀变硬时,应避免该部位继续受压,局部涂以2%的碘酒或0.5%的碘伏,每日数次。 当皮肤发红区出现水泡时,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水泡内液体,保持表皮完整贴敷,局部涂以的0.5%的碘伏,每日数次,保持创面干燥。 当水泡部位出现表皮破损时,局部涂以0.5%的碘伏,每4小时1次;创面可用新鲜鸡蛋内皮贴敷,促进表皮愈合,并给予红外线灯照射,上下午各1次,每次15~20分钟。当表皮出现坏死,形成溃疡,面积逐渐扩大,并深达皮下组织时,局部给予3%双氧水去除腐烂组织,再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局部涂以0.5%的碘伏,保持创面干燥。每日换药1次,每次换药时用75%乙醇消毒周围皮肤。当溃疡深达肌肉组织时,需做局部清创手术,术前对创面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术后全身应用抗生素,创面用凡士林油纱覆盖,每日定时换药。
3 讨论
急性脑中风大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其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高。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脑梗塞发病率为93/10万,患病率112/10万;脑出血发病率为81/10万,患病率为112/10万[3]。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我们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病情,如发病后数小时或数天而发生的应激性溃疡,应该观察呕吐物和排泄物的量、颜色和性状;患者发病后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上卧床咳痰无力或过去有支气管炎和其他肺部疾患,容易发生肺部感染,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发热、心率加快、呼吸加快、痰量增多,甚至脓痰或黄痰,肺部可闻及水泡;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有关疾病的基本知识,尤其是知道如何避免诱因,防止再次出血,指导病人如何自我控制情绪,保持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避免激动及突然用力,控制血压,使血管保持在较稳定的水平,以免血管再次破裂;教会病人家属测量血压的方法,每日定时监测血压,发现血压异常波动应及时就诊;调整饮食,避免高胆固醇及刺激性食物,调整不良饮食习惯,教育病人戒烟戒酒,避免突然用力过猛;指导病人及家属进行康复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保持肢体功能位。鼓励病人增强自我照顾的意识,通过康复锻炼,尽可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并可预防并发症;长期卧床病人我们应观察受压部位,皮肤的颜色,防止褥疮发生;病人及家人介绍脑出血的先兆症状,如出现严重头痛、眩晕、肢体麻木、活动不灵、口齿不清等表现应引起重视,及时就诊。告诉病人家属若再次发生脑出血时现场急救处理措施,如使病人保持镇定,松开紧身的衣服,维持呼吸道通畅,拨打急救电话等[4]。所以急性脑中风病人并发症较多,病情变化快,我们不仅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病情,并且对出现不同的并发症给予相应护理措施,以利于提高病人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高少茹,林惠卿,林秀兰.卧位护理在偏瘫中的应用.实用护理杂志,1998,14(10):517.
[2] 高丽萍,霍春暖,张雅静等.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中华护理 杂志,1999,34(7):393.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早期康复 护理
脑卒中是急性起病的血液循环障碍疾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的特点,是我国目前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年发病率为150/10万,其存活者致残率高达72.5 %~75 %[1-2],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最终目的是降低残疾率,提高生活能力、减轻社会家庭的影响及负担[3]。我科对脑卒中患者入院7周内早期实施心理护理和康复措施,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脑卒中瘫痪患者55例,男31例,女24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61岁,其中出血性脑卒中19例,缺血性脑卒中36例。肢体肌力0级18例,1级15例,2级10例,3级12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确诊后,经过对症治疗渡过急性期,生命体征平稳,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入院7周后肌力提高1级以上者14例,提高2级以上者39例,肌力无明显改善者2例。
2 护理
2.1 早期康复护理的时机 研究表明,脑功能恢复在脑卒中发生后3个月最快,因此康复护理宜尽早开始[4]。只要病人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72 h后即可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
2.2 心理康复护理 脑卒中患者由于在短时间内从健康变成疾病状态,心理上往往不易接受,加上偏瘫在床,行动不便,需要别人照顾,特别是担心以后生活不能自理,给家人带来许多麻烦而出现心理障碍。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失望、焦虑不安,有的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等消极情绪,故心理护理是康复成功的保证。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学会控制和调节自身情绪,促进身体早日恢复。同时还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使家属能配合护理工作,也促使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2.3 急性期康复护理 急性期是指病情尚未稳定的时期,脑卒中后只要不影响抢救,不造成病情恶化,就可以进行良姿位的摆放,变换和适当的被动运动及按摩[2]。因患者意识障碍或严重精神症状以及由于有其它严重合并症不能配合康复训练者,康复护理基本在此期。
2.3.1 保持良姿位的摆放 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 h即可进行康复训练,其主要目的是预防或减轻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的典型痉挛模式,每2 h翻身1次,保持抗痉挛。(1)仰卧位:头枕枕头不要有过伸、过屈和侧屈。患侧肩胛下用薄枕垫高,防止肩后缩;上肢伸展稍外展,前臂旋后,拇指指向外方;患髋垫起以防止后缩,患股外侧垫枕头以防止大腿外旋。肘、腕关节伸展,掌心向上,手指伸直分开,置于枕头上,膝关节稍屈曲20°~30°,足底垫软枕,脚背翘起与床面垂直90°,防止足下垂、足内翻[5-6]。(2)健侧卧位:患者头部垫枕,避免向后扭转,患侧上肢向前方伸出,胸前放枕头,肩关节屈曲90°~130°,肘腕指关节伸展放至枕上(勿垂腕),躯干大致垂直,患侧下肢髋、膝关节自然屈曲向前置于身体前面另一枕上,足不要悬空,踝关节稍背屈,防止足下垂及内外翻,健侧肢体自然放置。(3)患侧卧位:患臂前伸,前臂外旋,将患肩拉出,屈曲90°~130°,以避免受压和后缩,躯干稍向后仰,后背垫枕头,患腿髋关节略后伸,膝关节略屈曲,放置舒适位。健侧上肢置于体上或稍向后方,健腿屈曲,置于前面枕头上,注意足底不放任何支撑物,手指张开,掌心向上。
2.3.2 关节被动运动 先从健侧开始,以健侧关节活动度为标准做患侧练习。由肢体近端到远端的顺序进行,动作缓慢轻柔,重点进行肩关节屈、伸、外展、外旋、内收,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手指伸展。髋关节外展、屈伸,膝关节伸展,足背屈和外翻。在急性期每天做2次,每次每个关节做5~10遍,每个动作需要3~5 s完成。较长时间卧床者尤其要注意做两侧关节被动运动。
2.3.3 定时变换 不断变换可使肢体的伸肌肌张力达到平衡,预防痉挛模式出现。一般每1~2 h变换1次,每次翻身时应自下而上叩拍背部。主要目的是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
2.3.4 做好基础护理 急性期做好基础护理工作,预防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2.4 恢复期的康复护理 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疾病不再进展,48~72 h后就可以开始主动性康复训练。
2.4.1 床上翻身训练 发病1~2周内进行,这是最基本的躯干功能训练之一,患者双手交叉在一起,上肢伸展,先练习前方上举,并练习伸向前方。在翻身时交叉的双手伸向翻身侧,头和躯干翻转至侧卧位,然后返向侧卧位,再向另一侧翻身。
2.4.2 桥式运动 患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足踏床,慢慢的抬起臀部,维持一段时间后慢慢放下。在患者能较容易的完成双桥式运动后,让患者悬空健腿仅患腿屈曲,足踏床,抬臀。
2.4.3 坐位训练 发病后1~3周内进行,由于老年人和较长时间卧床者易出现直立性低血压,故在首次取坐位时,不宜马上取直立(90°)坐位,可用起立平台或靠背架,依次取30°、45°、60°、80°坐位,如前一种能坚持30 min且无明显性低血压表现,可过渡到下一项。
2.4.4 站位训练 发病后3~4周内进行,一般在进行动态坐位平衡训练的同时开始站位训练。对一般情况较差、早期进行此训练有困难者,可先站起立平台,躯干功能较好、下肢功能较差者可用长下肢支具。也可利用部分减重支持装置进行站位平衡训练。起立训练要求患者双足分开约一脚宽,双手手指交叉,上肢前伸,双腿均匀持重,慢慢站起。
2.4.5 步行训练 发病后5~6周内进行,在患者可以独立站位平衡,患腿持重达体重的一半以上,才能开始步行训练。但由于老年人易出现废用综合征,有的患者靠静态站立持重改善缓慢,故某些患者步行训练可适当提早进行,必要时使用下肢支具。
3 讨论
早期进行康复训练,能够刺激部分脑产生功能代偿,使其尽快建立新的联系,并可促进患肢的循环。同时对健侧肢体训练,促进了其对患侧肢体恢复的影响。经平均7周的治疗及康复训练后肢体运动功能明显提高,且康复训练越早效果越明显。脑卒中患者由于不可转逆的中枢运动神经损伤,其功能不可能只依靠单纯性药物治疗自然获得。积极创造损伤神经修复或代偿的条件可使遭到破坏的运动反射在良好刺激下重新建立起来,早期进行康复训练能够达到功能区的转移或重视,从而恢复受损肢体功能,因而在脑卒中患者中及早进行康复护理至关重要。只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即可行康复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并能从根本上减轻或避免痉挛、废用、误用及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患侧忽略的发生明显减少,给患者的后期肢体康复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患者重新回归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戴红,王威,于右成,等.北京市城区居民脑卒中致残率及对社区康复的需求[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0,15(6):344-347.
[2] 黄如训,苏震培. 脑卒中[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58-360.
[3] 李雅空,余丽君.脑卒中患者健康知识水平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8):578.
[4] 王玉龙,吴向琼,吴苹,等. 康复早期介入是现代康复的特征[J].中国康复,2003,18(3):185-187.
湖北省鄂州市三医院 湖北省鄂州市 436001
【摘 要】目的:本文对脑卒中患者恢复期中采用康复护理手段的应用作出研究。方法:选自我院2013 年3 月-2015年3 月所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病患共40 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都有20 例病患,在对照组中,病患接受常规护理手段,而对试验组的病患,除了实施对照组的护理手段外,还结合了康复护理。对两组病患在接受护理前后的ADL Barthel 指数(BI)和Fugl-Meyer 运功功能评分(FMA)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中的病患在年龄、性别、基础病变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患接受了1 个月的护理后,发现试验组的BI 指数和FMA 评分都比对照组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偏瘫恢复期中运用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病患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康复护理;脑卒中患者;偏瘫;恢复期
根据现代康复医学的观点,康复护理作为患者康复治疗的延续,同时也是整体康复计划的重要内容,所有成功的康复都有赖于康复护理。笔者对我院所收治的部分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研究,对其实施康复护理,发现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现将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系我院2013 年3 月~2015 年3 月所收治的40 例脑卒中恢复期病患,对于这40 例病患来说,所有均符合2008 年第8 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标准;有肢体功能障碍的问题;年龄介于41~80 岁之间;GCS评分超过8 分,病情没有较大的起伏,属于稳定,病程不足3 个月,患者签署的知情同意书是自愿的。根据护理方式的禅意,我们将不同患者平分为两个小组,每个小组有20 例,在对照组中男性病患有12 例,女性病患有8 例,平均年龄为(63.2±4.4)岁,发病情况为缺血性卒中病患有13 例,出血性卒中有7 例;在试验组中男性病患有11例,女性病患有9 例,平均年龄为(62.8±4.6)岁,发病情况为缺血性卒中病患有12 例,出血性卒中有8 例。对照组和试验组病患在年龄、性别和基础病变等方面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在对照组中,对患者实施的是常规护理:①药物方面的护理: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患者按时用药。②饮食营养方面:确保患者能够得到营养丰富的饮水,为了排便畅通,可以让其禁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对于发生轻度吞咽问题的患者,可以让其吃半流质,在进食的时候做好呛咳的预防工作。对于存在意识障碍和吞咽困难的患者,就应该对其增加鼻饲或者中心静脉营养的支持。而对于高热或者是泌尿系统发生感染的患者,就应当鼓励他们多点喝水。
③安全护理方面:如果有偏瘫症状、意识障碍和癫痫发作的患者,就可以考虑增加床档以防止其坠床的发生。而对于认知困难、瘫痪、视力障碍的患者,就可以在烫伤、碰伤和跌伤方面的预防工作多下功夫,不能让其单独外出或者远离病房。
对于试验组的患者来说,除了接受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外,还采用了康复护理。在展开护理工作前,加强了对护理人员在康复护理方面的培训,再结合护理人员以往的实际工作经验,为患者制定出更加合适的康复护理目标和计划。笔者认为,康复护理内容应该涉及以下内容:①心理康复方面:护理人员要真诚待人,认真倾听患者的要求,做到主动关心患者,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患者解决存在的困扰,促进患者康复治疗自信心的增加,缓解其存在的心理压力,让患者更加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②瘫痪肢体功能锻炼方面:对肢体关节进行运动的时候,可以先从近端开始,再到远端,先从小关节开始,再到大关节,锻炼的幅度由小到大,时间也应该由短逐渐到长,遵循逐渐加强的原则,为了取得最为理想的训练效果。如果发现瘫痪肢体存在随意运动的时候,护理人员就应当及时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运动,可以进行一些床上翻身和握手等练习,通过健侧来带动患侧。③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方面:护理人员也要积极做好患者对日常生活活动的指导工作,例如洗脸、刷牙和吃饭等简单的日常生活活动,可以能够充分调动起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让患者尽早回归到社会生活中去。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对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并采用X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对照组和试验组在护理前后的BI 指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在接受护理1 个月后,试验组的BI 指数要比对照组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对照组和试验组在护理前后的FMA评分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在接受护理1个月后,试验组的FMA 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卒中系中老年人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同时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发现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如果越早介入,其肢体功能就越容易得到恢复。但是受到医疗体制和经济的影响,我国仍然存在了不少没有接受过正规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后功能障碍患者,当中偏瘫现象是最为常见的,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也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严重的负担。
根据现代康复医学的观点,康复护理在患者解决各项功能障碍方面意义甚大,可以改善其生活的质量,让社会负担有所减轻。当然康复护理也要结合常规护理来实施,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出更加合适的护理方案,方案涉及到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心理康复和瘫痪肢体工程锻炼等方面的内容。促进患者对于康复治疗自信心的增加,让心理压力消除,更加主动地接受治疗,尽早回到社会生活中去。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运用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