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层文化人才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民族乡镇 群众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349-01
一、推动民族乡镇群众文化建设工作
1.实现全方位的文化共享服务
民族文化涵盖了特定民族种类独有的精神品质,包含民俗形式和本土行为习惯等,在土地资源广阔的农村地区已经获得广泛的支持集体。所以,首先落实的任务便是文化资源的均等分布调控,集中一切稳固力量建设综合功能的村级文化中心机构。目前遗留的文化设施结构中,基本分布在经济基础和交通条件优越的地区,只有确保不同区域文化中心的树立,才能真正透过农民日常生活习惯做出先进思想的指导和教育,摆脱长期遗留的不良心理障碍因素,令当地的经济活力逐渐转变和复苏。另外就是巩固和完善好文化共享工程基础,镇村两级必须注重文化事业的渗透价值,把能够满足群众生活的各类元素引进,维持内部建设的具体经费规模,积极鼓励社会各界投资主体参与文化建设项目活动中去,同时兴办特定样式的民营文化产业,繁荣当地的物质基础和精神状态。
2.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效应,稳固文化活动的可持续特性
群众在良好的生活状态下会加剧健身娱乐等文化活动的参与主动效能,政府部门针对这一现象要进一步发挥支持力度,尽量在单位村落内部实施文体机制灌输,令更多的百姓在劳动之余能够享受丰富的生活乐趣。建立科学的激励制度,利用经济补助政策带动文体建设部门的积极心态,配合当地群众完善创新交流和文化产业模型改造,落实不同村落独特韵味改良恢复计划。利用人才队伍建设和规章制度对这些文创团队实施科学改造和整体管理,并树立典型扶持案例,结合民族乡镇文化活动内容和特别表现方式,加强内部调整思想引导工作,令一系列的工作能够更加健康、有序的实施起来,减少个别心理陈旧现象的再度产生和蔓延,维持同步文化思维的改善水准。
建设一支业务精湛、热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人才队伍,是做好基层文化工作的重要保证。目前,基层文化专业人才和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严重匮乏。尤其是一些关键岗位长期缺岗或少人,特别是专业人才、管理人才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基层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为此,亟须完善基层文化人才保障机制,为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完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制订并实施文化人才发展规划。1.完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制订并实施文化人才发展规划。第一,切实打破人才流通不畅的壁垒,对专业的文化工作人才在工资待遇、职务晋升、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特殊的待遇。第二,建立基层文化人才选拔、招聘、培养、管理、使用年度工作报告制度,促进人才培养选拔工作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第三,要制订详实可行的文化人才发展规划,培养和造就各级各类文化艺术专业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科技人才。注重基层文化人才对口培养力度。采取支持职工参加自学、函授、讲座、集训、考察、挂职锻炼等多元化的培训培养方式,大力提高基层文化工作人才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学有专长、扎根基层、乐于奉献的年轻专业型文化人才,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输送到高校和国家、省、市文化单位进修深造,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条件许可的单位也可选送出国培训。2.大力培养基层文化能人名人。第一,要培育和造就一大批基层群众身边的“草根”文化能人名人,让其在与基层群众朝夕相处中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不仅能促进基层群众文化综合素质的提高,还能激活基层群众自办文化的能动性,推动城乡文化服务均等化。第二,积极开展农村民间文艺活动,促进乡土艺术家脱颖而出,让他们在民间“红火”起来。积极选拔基层文化骨干、民间艺人,充分发挥文化能人在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传承民俗文化方面的突出作用。设立基层文化人才培养专项资金,用于基层文化人才培养、引进和奖励,充分调动和释放基层文化人才的创造潜力。第三,基层文化单位要建立激励机制,对优秀的文化人才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对民族文化传承人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地位上的尊重,生活上的帮助,解决其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安心致力于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挑起丰富基层文化生活的“大梁”。总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华文化繁荣昌盛做后盾。为此,要立足基层,大力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充分发挥人民基层群众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广大基层群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让基层群众尽享文化发展的辉煌成果,才能让广大基层群众的“文化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关键词】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型人才;基础性人才;实践性教学
针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这项重要任务,着力分析综合性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符合综合性艺术教育教学规律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可以解决综合性艺术院校人才培养同新时期国家经济文化建设对艺术人才的需求紧密对接的问题,而且有助于消除以往综合性艺术院校在艺术人才培养中的“千人一面”,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同时,可以发挥综合性艺术院校的优势,完善已有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更好地培养基层文化艺术人才,并且最大程度地加强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培育。吉林艺术学院从2008年起,开始有意识地探索更加符合综合性艺术院校办学定位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多年来,学院围绕这一重要核心议题,在完成多项研究课题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创建了全新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经过全面实施,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学生获奖作品数量和层次有了大幅度提升,在省内外及全国各类大赛上屡获佳绩。学院通过承担大型社会项目,在重大项目实践、推进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提升区域影响力方面为吉林省做出重要贡献。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得到高等艺术教育业内广泛认可和好评,并作为吉林省“十一五”期间高等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成绩,得到教育部和省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高度赞许。
一、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创建的动因与研究基础
综合性艺术院校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创建的动因是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和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这是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重大任务和部署的重要举措,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于艺术人才的多重需求。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以对综合性艺术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分析和深刻理解为研究基础。综合性艺术院校培养的各类文化艺术人才分布呈现出金字塔式的特点。在新的历史阶段,综合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应坚持基层文化人才和高端艺术人才两个方面长抓不懈,以进一步满足艺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应性。
二、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创建的基本要求与目标
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以高端的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内在规律性为基本要求。对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培养应以技术的掌控能力为核心,以自我主动学习能力为基础,以创新、协调、沟通能力为延伸,促使创新型艺术人才符合高素质文化艺术人才队伍的要求。综合性艺术院校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旨在明确综合性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彰显出综合性艺术院校在培养基层文化艺术人才和创新型高端艺术人才中的特殊作用,体现出综合性艺术院校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中的独特地位,进而形成综合性艺术院校在创新型艺术人才培育中的高地,为国内该类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值得借鉴的宝贵参照。
三、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创建的基本策略与措施
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应重点以实施创新型艺术人才培育工程,建设综合性艺术院校人才质量标准体系和艺术实践学分制度,优化综合性艺术院校实践性教学体系为主要内容。为此,吉林艺术学院进行了以下工作:第一,以创新型艺术人才培育工程为引领,首次将新时期综合性艺术院校培养的人才划分为两类,即适应性强的基础性人才和少而精的创新型高端人才,通过制定遴选标准,使符合要求的学生进入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通道。学院通过严格的专业考核及发展前景考量,在全校遴选5%左右、具有优秀艺术潜质的学生,进入特殊的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通道。对这些人才的培养,不受现行教学计划约束,按照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培育培养政策进行培养,以创新能力、创新水平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根本标尺,并实行末位淘汰制度,鼓励其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展演、比赛。第二,将综合性艺术院校专业人才质量标准体系作为基础性艺术人才和创新型艺术人才设置基本的培养指标。艺术实践学分制度对两类人才在校期间在专业艺术实践方面(如校内外重要展演、参赛获奖、学术研究、参与科研创新项目等)及所须完成的最低学分做出不同要求。综合性艺术院校人才质量标准体系对于培养指标的设置分为综合素质指标、基本技能指标和专业水准指标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渐次提高,相辅相成,成为科学化、系统化地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的重要保障。艺术实践学分即全日制本科学生在校期间在专业艺术实践方面(如校内外重要展演、参赛获奖、学术研究、参与科研创新项目等)所须完成的最低学分,是吉林艺术学院所有专业学生取得毕业资格和学位授予资格的必要前提。艺术实践学分的认定范围包括国家、省、市、学校组织的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活动项目、各类大型展演;学术论文等成果发表;取得专业能力资格证;其他经学校有关部门审核认定的活动或项目。每个项目的分值按照级别高低对应不同分数。未进入创新型艺术人才名单的本科生在校期间所须完成的最低学分为10分,超出部分的艺术实践学分可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参考依据。创新型艺术人才需要完成的最低学分为20分,相比其他学生高出一倍,充分体现了对创新型艺术人才的高标准、严要求。各教学单位根据本院各个专业的特点,为创新型艺术人才在校四年必修的20分艺术实践学分制定年度考核量化标准,确保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第三,对综合性艺术院校实践性教学体系进行内涵发掘和外延拓展,使其进化为与艺术学科发展紧密契合的动态教学体系,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首先,引入专业教学竞赛、毕业展演季等强化学生艺术实践的机制,利用高密度的竞赛、展演调动学生的舞台、展台实践。利用学分推动学生重视各级各类艺术实践活动,同时,激励学生的艺术创造精神,为学生们创造更多、更大的艺术实践展示空间。此项活动已经成为吉林艺术学院独具特色的品牌项目。其次,集中建设了有利于学生外出艺术实践的选修课程自助自主学习平台,实现校级通识级选修课的网上学习与考试。此举极大促进了学生外出艺术实践的自由度,使高年级学生的艺术实践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得到了延展。再次,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将部分重点培养的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实践与该计划有机结合,根据专业特点,寻求进入市场的途径,使某些创新项目市场化、商业化。逐步实现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使该计划成为实践性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着重校内外实践场地的拓展与建设。近年来除了建设多个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吉林艺术学院还建设了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和戏剧影视表演实验教学中心两个校内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一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实验区。这些实践基地成为拥有国内一流的实验室及设备、高水平的实验教师队伍、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高水准的实验教学成果的实验教学平台,在提高人才创新能力、培育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成果、发挥教学特色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第四,以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和“创新型艺术人才培育政策细化方案”为保障。吉林艺术学院于2010年《吉林艺术学院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意见》中,全面启动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通过设立“优秀艺术园丁奖”,极大调动了一线教师主动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积极性。同时,建立学生奖励机制,设置了“最具艺术才华奖”“创新艺术人才奖”“‘学院奖’专业教学竞赛奖”,激励学生在专业领域不断创新、不断进取。该工程创设几年来,各个专业独具特色的特殊人才培养模式类型育人效果显著。学院每年度召开全院范围内的表彰大会,对获奖教师和学生予以表彰和奖励,奖励额度大,覆盖面广。该工程获得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建设与改革创新优秀工作。同时,学院制定创新型艺术人才培育培养政策细化方案,对创新型艺术人才在考试加分、经费提供和各类评选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激励此类人才进行艺术实践与创新。
四、结语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加强文化建设是树立产落实科学发展观。区委和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区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文化队伍作保障。根据文件要求,现就我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文化队伍建设现状
其中:局长1人,1原文化局机关现有人员4人。副局长2人,退养1人,没有办事工作人员。
区文化馆工作的有7人,2区文化馆现有9人。基层文化站工作的有2人。
区文化局、文化馆调剂解决人员,3区文化市场稽查队定编5人。没有专职稽查人员。
人员在文化馆内部调剂,4文物管理所未定编。没有专职人员。
鱼山1人,5乡(镇、场)街道文化干部8人(其中竟成3人、新枫街道1人。丽阳1人,荷塘2人,西郊街道没有专职干部)
6个基层服务点,6全区共建有1个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按达标要求,区支中心需配备3个管理员,基层服务点需配2个管理员,目前人员空缺。
且人员老化严重,专业文化工作人员总数偏少。尤以乡镇文化站最为突出,全区6个乡镇中绝大多数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进入文化单位的总体年龄偏大,其中50岁以上就5人,3649岁7人,35岁以下5人,其次学历也相对偏低,现有17名工作人员中无一人是文化专业学校毕业,有的乡镇文化干部还存在编不在岗或在岗不专职等现象。
二、加强文化队伍建设的前提
必须实行思路创新,1思路创新。加强文化队伍建设。首先是要转变重文化设施投入,轻文化队伍建设的投入;其次是要转变重文化人才的使用,轻文化人才培养的思路,要全方位的提高文化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的问题。
情况复杂,2体制创新。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任务艰巨,必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要实行体制创新,就要坚决改变一切束缚文化队伍建设的做法,要坚决革除一切影响文化队伍建设的体制弊端。
关键是用人创新。首先是改革用人制度,3用人创新。加强文化队伍建设。要打破条条框框,排辈论资,文化专职人员要采用聘任制竞争上岗,择优任用,优胜劣汰。要不拘一格地跨地域跨系统跨资历地提拔任用有用之才。要不拘一格地聘用确有特长的民间艺术人才。用好的机制激活人才,用好待遇吸引人才,要鼓励专家学者及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文化工作,要建立健全区、乡镇、农村文化骨干人员的人才数据库,从而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和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三、加强文化队伍建设的对策
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文化专业队伍健全与否和功能发挥好坏,文化专业队伍担负着文化建设的组织、管理和指导。直接关系到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和新农村文化建设。为此,加强文化专业队伍建设,首先要实行人员数量保障。对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及乡镇文化站人员编制都应有相应的规定,配备一定人员,确保专业文化工作人员到位到岗。尤其是乡镇文化站应根据乡镇每万人左右人口数配备1名专职文化干部的要求,确保乡镇文化工作人员力量到位。其次要实行人员质量保障。一个好的文化馆长就能搞好一个区的文化活动,一个好的文化站长就能搞好一个乡镇的文化活动,一个好的业务干部就能带出一支有特色文艺队伍。因此,一定要确保专业人员的质量。
学历高、专业齐、职称有、素质好,一要确保专业文化人才队伍门类全。使进入文化专业队伍的人员都能独立的高标准的从事业务工作。
要实施人才培养工程,二要加强现有文化专业队伍培训学习。把人才培养纳入一个系统工程进行有目标的培养,要通过公共财政支撑设立若干个人才培养专项资金,确保人才培养工程得以实施。
对每一类艺术人才针对其特殊性因势利导地进行培养造就。三要尊重艺术人才成长的自身规律。
重在充实和加强乡镇文化站人员的事业编制,四要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将有志于热爱农村文化事业,懂专业,有点子的青年人充实进我文化队伍中来。
要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五要在文化队伍的建设中。主要是用人制度、分配方式的改革,打破“铁饭碗”实行聘任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打破按职称分配的变相平均主义,让能够干、喜欢干文化工作人有舞台、有机会施展才华,并且有一定的稳定收入,使那些不能干、不愿干文化工作人及早离岗退位。
尽快提升他业务技能和管理能力。文化馆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六要加强文化队伍的专业业务培训工作。加大对文化站工作人员的辅导和培训工作。同时需尽快培养一批农村文化骨干队伍,建立队伍的长效机制,使农村文化的发展形成规模持续发展。
留住人才。农村基层文化队伍的人才流失十分严重,七要稳定队伍。主要是由于两方面原因所造成,其一是从事农村文化的工作者没有得到相应的工资报酬和生活待遇;其二是真正专业人才得不到专用。这主要是地方领导对农村文化发展的认识偏差而形成对文化队伍建设忽视的结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总之。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是农村文化发展的当务之急。只要我充分认识到建设新农村,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文化在其中起着关键而重要的作用,相信地方政府会对基层文化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给予必要的投入,使农村文化队伍逐步稳定进而壮大,开拓农村文化发展的新局面。为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奠定一个牢固的基础。
最近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在积极编制未来十年人才发展规划。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什么事人才,怎样利用人才?这样一个问题可谓是众人皆知、总人皆谈。鄙人在此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何为人才?是否只要是拥有学历的人就是人才?普遍意义上说,只要拥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就是人才。但是,人才两字绝非仅仅只是这样简单的含义,因为有学历的人不等于就是有知识的人,有知识的人也不等于就是有能力的人,有能力的人也并不就是有道德的人。因此,人才应是一个复合的概念,真正的人才应该是一个有德才的人,有一技之长的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人。因此,人才的种类有许多种,比如说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宣传文化人才等等。
如何有效的利用人才,这也是一个非常系统和复杂的问题。鄙人认为主要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选好人。人才选拔是保证人才素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口,应该根据具体岗位的工作性质以及工作要求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拔具有特殊能力的人才。比如说,基层党政工作人员选拔时就无需过分强调学历,由于基层工作本身的特性,更多的应看重实际的工作能力,突出表现在基层的工作经验以及与基层群众交流沟通的能力,处理基层事务扎实肯干的工作责任心。同时,科学配备人才队伍的年龄、性别、性格、学历以及党派和地域来源结构,达到优势互补,多元共创。
第二,育好人。人才培养是不断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方式。要丰富培训载体,构建多元化、全面性的人才培养机制。利用学校培训、轮岗培训以及挂职培训、参观学习等途径丰富人才的知识,开拓人才的视野,提升人才的能力。同时,根据不同工作的性质,合理采用培训方式,力图达到培训效果的最大化,并且积极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工作成绩。
关键词: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建设;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12-78 -03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加快的同时,我国的文化产业获得了难得的快速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产业的发展依赖于人才,文化产业则更是如此。人才的短缺,尤其是文化产业领军人才的短缺,已经束缚了我国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解决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短缺,特别是领军人才短缺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江苏省文化产业近年来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领军人才的缺乏也是困扰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很大的难题。目前,文化产业化程度较低,居于主导地位的文化产业类企业大都缺乏文化产业化经营的经验和基础;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现状是,整体人力文化知识层次偏低。
一、江苏省文化产业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一)江苏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从上文叙述可发现,江苏文化产业人才资源丰富、储备力量雄厚,但通过人才结构、人才行业与地域分布的分析发现,江苏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结构还有待改善。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职称结构上,缺少中高级职称的文化人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第二,学历结构上,仅从文化系统所属人才队伍的构成来看,硕士以上学位的研究生66人,本科学历1574人,专科学历2712人,中专学历5115人;本科以上高层次文化人才比例较小,主要为中专和专科学历为主。第三,行业分布上,传统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庞大,主要集中在文化产业生产制造环节,创意研发和营销环节人才匮乏,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第四,地域分布上,发达地区与城市的文化人才队伍较强,而欠发达地区文化人才队伍有待加强,即苏南,苏中和苏北不均衡,苏南地区人才资源相对具有优势,而人口总量较大的苏北地区在人才资源数量及质量上都有待提高。第五,人才大多集中在城市,乡镇和农村地区基层文化人才配备不足。第六,省直属单位人才资源相对集中,县乡基层单位人才资源相对薄弱。
(二)缺乏优秀文化产业领军人物
文化产业人才还可以根据创新能力与价值大小分为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与辅助人才等。其中,领军人物、拔尖人才具有很强的创新与战略思维能力,能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点石成金、引领企业立足国内、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而这样的人才,一要具有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战略思维与外向型经营能力,二要熟悉国际市场惯例和规则,以及人员、财务、资本的管理,能够展开大型项目策划、资本运作与经营、资产经营与融资等经营活动;还要懂技术与文化,能够进行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就是说要具备三维能力,是三维复合型人才。但通过调查发现:江苏文化产业领域内,具有上述三维复合型才能的领军人才奇缺。即使有也大多集中在省市一级、少数的国有文化企业集团中(如谭跃);而大多数中小型文化产业企业中,能够将企业做大、做强、脱颖而出的优秀领军人物就更少。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致使江苏文化产业企业的发展难以有更多的、重大突破,也使得江苏省文化产业不能在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格局中引领。而且,这也是本调查需要重点强调的一点。
(三)缺乏高级复合型人才
第一,缺乏高级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
文化产业企业的发展、做大、做强,既要能立足国内市场,也要能熟练地徜徉于激烈竞争的国际文化产业市场。所以,江苏文化产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既要有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战略与外向型思维,熟悉国际市场惯例、规则,展开大型项目策划、文化经纪、资本运作、资本经营、资产经营、融资等经营活动;还要谙熟企业人员、财务、资本的管理,能够对企业进行熟练的运营与财务管理。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江苏省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中,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级人才很少,致使文化产业企业发展缺乏创新意识、举措,只能进行少量规模的资本运作与发展;而且,大多数文化产业与企业中,经营与管理人员知识与能力结构单一,懂经营的不会管理,而会管理的又不会经营;经营人员与管理人员分离,使得江苏文化产业发展活力不强,难以走出国门,甚至有的企业难以立足国内市场。
第二,缺乏高级复合型研发、创意、策划人才。
新兴文化产业不仅是文化与科技结合的产业,也是科技研发、创意、策划的结合;科技创意、研发、策划不仅能催生出新兴文化产业与业态,也能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改造升级;诸如数字动漫影视、网络游戏与服务、大型舞台演出与技术、文博会展策划与技术,等等。所以,文化产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既懂得新兴科技与技能,又能把握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与潮流、谙熟市场经济规律、具有创意、策划、开发市场的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是专业性人才,懂技术的,不懂市场、研发与策划,不能按照市场潮流研究、设计、开发出符合市场审美需求的文化产品,更不能开发出具有创新内容的文化精品;谙熟市场潮流与发展趋势的人,又不懂技术、不能将消费者的需求融入产品,不能通过现代科技制造出绚丽、吸引人的艺术精品。例如: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人才只懂用软件和技术,而艺术专业毕业的人才,只会简单的软件操作,不懂如何运用技术创作出更加逼真和绚丽的艺术效果,一味模仿日韩的风格,做不出正真有创意的《阿凡达》一类的精品。致使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开发出高端产品、执市场之牛耳,只能游走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在中低端市场中摸爬滚打。而且,即使江苏文化出版集团、演艺集团、网络集团、水晶石等文化企业具有这样一些高级人才,但是由于人才使用的流动性、封闭性较高,从而不能交流使用,不能开发出较多能够满足人民需要的大型化、精品化演艺活动与节目,缺少具有国际水平的文化创意活动。
第三,缺乏高级复合型文化艺术大师。
文化产业发展不仅需要科技与市场的结合,更需要文化与市场的结合。即需要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厚意蕴,将其植入文化产品之中,创造出科技与文化交织于一体的高端创意文化产品,才能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文化、精神需要,才能打开市场,在整个文化产业市场中谋得一席之地。而高端文化创意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不但需要新兴科技的介入,更需要文化艺术大师的创意与开发,需要他们长时间、深厚积累后获致的、点石成金的艺术与创意才能参与。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江苏省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中缺少艺术大师,因而,不能将很多文化创意产品推出江苏、推到国际市场。
二、文化产业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制约因素
(一)缺少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与项目
“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文化产业产值增速较快,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处于全国相对领先的位置。但就文化产业发展的局面看,缺乏领军人才已经成为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虽然,在传统文化产业、新兴文化产业领域,如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数字动漫与影视产业、网络游戏、移动内容)等行业有一些拔尖的文化产业领军人才,但主要来自外资行业或者民营企业,相对缺乏本省自己培养的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因此,文化产业领军人才的缺乏不仅成了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短板,与文化产业较为发达、领军人才较多的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存在较大的差距,也影响着江苏文化强省建设、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目标的实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江苏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缺乏领军人才的培养机制与计划,领军人才的产生主要靠自身的努力。
(二)缺乏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计划与项目
文化产业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家,也需要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研发、创意、策划人才,还需要具有复合型能力的文化艺术大师。但是依据上文所述,江苏省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中缺少复合型高级文化产业人才,因而难以引领文化产业的市场潮流。而这也反映出江苏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缺少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与项目。
(三)缺少文化产业高级人才中长期培养计划
“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文化产业取得了高速增长的成就;但是就增长来看,主要是投资和体制改革推动的结果,而非人才资源的创新与创造。因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很少专门用于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大部分文化产业企业,在接受扶持资金后,多用于具体的项目,很少再有相关的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发展投入。于是,基础性文化人才队伍培养培训资金较少,再加上文化产业基层单位的福利待遇较低,难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故而造成部分文化产业人才流失,造成缺少领军人物的现象。而且,即使有一些文化产业企业有人才培养专项资金,但是由于投入重点不突出、结构不合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度不高,也致使一些高技能人才、高技术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流失。
虽然,在某些行业,江苏有相关的“高峰”人才建设与培养工程,但是还没有形成系统的针对文化产业、文化科技和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的中长期人才计划。文化产业人才项目和工程还处于粗放的大面积撒网,流于形式的状态。其表现是:第一,投入和扶持力度不强,投入主要用于文化项目、文化基础设施等硬件和短期投入,在硬件改善的同时,文化人才引进、技能培训、继续教育、文化专业技能职业教育、高校文化产业学科和专业建设等方面投入和扶持相对不足,缺少针对性。第二,扶持方向和目标不明确,没有层次性,措施单一;在扶持对象方面,缺乏严格的选拔和评估机制,没有分类别、分层次的指导,计划性和科学性差,没有与江苏省文化建设目标紧密结合;第三,在人才计划的成效方面缺乏对成果的要求和考核机制,由此,造成文化人才扶持计划和人才工程成效不明显;第四,缺少有效的文化产业人才引进计划,虽然,江苏省建立了“百名博士引进工程”,但是,并没有针对性的文化产业人才引进工程与项目。 (下转第77页)
(上接第79页)
(四)缺少科学、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
我们发现,虽然国有文化产业企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成绩,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长期存在着人事管理的条块分割体制,高级人才使用的灵活性较差,封闭性较强;使得高级人才只能在本单位,或者本企业之内作用的发挥,致使文化产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不能合理的流动,不能灵活的运用,难以人尽其才, 故而致使有的文化产业企业不但不能做大、做强,而且有的企业是昙花一现。
(五)缺乏高端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
高级文化产业人才作用的发挥,不但需要灵活的管理与运用机制,也需要较强的人才激励机制,这样才能人尽其才。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文化产业企业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人才使用方面缺少灵活性,而且有些企业缺乏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特别是国有文化企业在对高层次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等缺乏市场化的激励手段,各项工资制度、奖金制度基本还是参照原来的事业单位的工资等级办法,薪酬制度还没有按照鼓励人才、激励创新的原则而得到完善,人才形成的良好土壤尚未在全社会形成;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非公文化企业的工资形成机制,仍然存在着制度分割,造成薪酬制度的不规范、人才制度环境的不协调,以及人才流向单一和分布不均衡;报酬与贡献的联系不紧密,人力资本回报还没有成为劳动者报酬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力资本投资,从而影响了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上述这些原因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不但影响了江苏高端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与出炉,也影响了江苏文化产业基础人才的发展,影响了江苏文化产业的后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