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民经济体制改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水利;经济体制;现状;改革对策
我国对于水利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借鉴了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但考虑到国情问题,实施的水利经济体制与应用的经济核算方式有很大差异。因此,我国水利工作人员应加大对水利经济的研究力度,建立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水利经济体制。
1水利经济体制现状
1.1投资力度不足
我国水利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存在技术落后、经费不足或工程设施老化的现象。此外,水利部门具有公益性,其获得的收益是十分有限的,某些时候都不能保证员工的薪资,这导致企业职工队伍不断缩小,长期下去影响到水利工作的正常开展。
1.2思想观念落后
与其他行业相比,水利经济体制改革难度较大,主要表现在水利工作人员并未彻底转变思想观念,过分担心水利行业属于某些自然垄断性质的行业,从而很难进入市场进行有效的竞争,更担心改革不成功对“国计民生”产生影响。我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中小型水利工程主要依靠民工投工投劳建成,被人们错误的认为属于群众共同所有,因而并未征收水费;一些中型工程也很少征收税费,给工程正常运行管理带来诸多难度,因此很难进入市场。可见,我国仍然普遍存在水利吃国家“大锅饭”,社会喝水利“大锅水”的问题。
1.3缺乏专业性管理人才
水利行业的管理者多数属于水利系统技术人员,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具有诸多学识与经验。但我国进入市场经济后并不适应新的管理模式,甚至对其比较陌生,因而很难进入到角色中。与此同时,我国大多数水利企业对以往的“计划水”到现在的“商品水”的认识不足,很难改变管理模式,因此管理水平并不高,对水利行业的发展前景并无远瞻性。
2水利经济体制改革对策
2.1认真贯彻相关政策,促进水利经济市场化建设
应认真贯彻我国水利产业的相关政策,保证水利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高度融合,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做好水利工作,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按照甲乙类水利项目的性质差异理顺投资主体,积极引进竞争机制,不断规范公司化改造,保证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符合。
2.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水利产业的发展与运转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让其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并引用高水平技术与设备,并解决在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2.3坚持“三个有利于”原则
要想实现水利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目标,还应坚持“三个有利于”原则,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这就需要水利工作人员在改革过程中严格遵循以上三个原则,通过水利经济体制改革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促进我国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
2.4积极改革水利产业体制
国家应该对水利产业进行体制改革,明确该行业的职责,保证工作分配的合理性以及司法过程的统一性,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人们对我国水利产业的满意度,进而为实现水利经济体制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2.5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体系
建设水利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与资金,因此需要动员多方力量,实施多元化的投入主体。政府部门、水利产业经营单位、农民个人、社会各方面都应明确自身职权,做好协调配合工作,积极承担应该承担的投资责任。在机制上应积极改革“大锅水”投资、无效益投资等现象,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等价交换等要求形成主动投入的新机制。在投资来源方面应增加渠道,如银行贷款、财政拨款、社会集资等。严格遵循“谁建设、谁管理、谁收益”的原则,积极打破各方面限制,如行业、地域、体制等界限,积极鼓励外商、单位以及个人严格按照产业规划要求合资、独资与合作经营水利产业。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济体制;市场经济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地位的基本经济依据,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国家引导、推动、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国有企业可以实现市场机制自身不能达到、政府也难以用其它间接手段来实现的社会政策目标,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其对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规律来看,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由于计划经济体制自身存在的弊端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国有企业在发展中也经历了曲折,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且在改革开放后又遇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特别是当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中,国有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各种问题和困难集中暴露并亟待解决,故对国有企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下内容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进行的简要分析和思考。
2、国有企业改革应坚持的指导方针
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符合当前中国国情、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产物。要将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实施,需要有一个统领全局的指导方针,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有企业改革不偏离方向。第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指导方针。在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同时,要积极探索丰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增强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第二,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要有战略眼光。在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的过程中,要着眼搞好整个国有经济,积极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并对中小企业进行放开搞活。第三,要坚持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改革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构造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运行上下功夫。第四,现代企业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并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最后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第五,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要以推动企业科技进步为基础。要提高企业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实力,引进科技人才,要采取措施促进产学研结合,形成技术创新机制,走集约型和可持续发展道路。
3、国有企业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在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到了国有企业改革成效,需要引起注意。第一,在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一些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一些国有企业在资产清理和评估过程中,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其不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资产的评估,国有资产折股不合理,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例如,我国指导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中指明,可以利用国有资产的评估增值部分冲销一部分呆账和坏账,有的企业钻国家政策的空子,暗中操作,把原有经营管理中积累起来的一切问题都一笔勾销,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另外,还有一些国有企业,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企业的无形资产,缺乏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及其在市场上价值的评估,导致了这些无形资产的流失,损害了国有股权的利益。第二,在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制约机制不完善。在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政府的指导部门及国有资产的管理单位多头并进,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机构和监督机构,造成企业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的迷惑,而且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与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商和税务等部门脱节,没有形成上下联动的机制,致使一些政府职能部门置身于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之外,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也给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没有受到应有的制约,产生了一些问题。特别是有的企业的担保债务尚未得到全部落实的情况下被强行注销登记,而新的企业虽然接收了资产,但是逃避责任,使债务长期得不到偿还。另外,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一些政府主管部门对国有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低估、漏估国有资产、虚增债务的行为视而不见,造成了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第三,员工薪酬分配制度不合理。当前,国有企业的薪酬分配制度中,按照资历进行工资涨降,使得新员工中普遍存在不公平的感觉。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工作能力和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远远大于部分老同志,但是其收入却比较低,这使得年轻人普遍不满。
4、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对策
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好好处理,必将严重影响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效,甚至会造成,企业改革结束了,企业也成了一潭死水,不得不面临被市场经济淘汰的命运。所以应采取措施,引导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第一,建立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规范国有企业改革。尽管我国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仍没有一套完善的有关资产评估方面的法律法规,而且一些资产评估规定,往往带有很明显的部门特征,很难全面调整和规范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资产评估行为。第二,规范国有资产出售行为,严禁擅自出售国有资产的行为。在我国对国有资产的出售有严格的程序,必须经过具有审批权的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一些国有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没有经过一定程序,而是擅自将部分国有资产进行出售,这一行为不仅程序严重违法,而且极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滋生腐败。第三,建立激励性的薪酬制度。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应该建立在技术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上,要在薪酬中引入竞争机制,要细化工资,将工资分为很多小项,岗位工资、工龄工资、绩效工资等等,不仅考虑到了老同志也对新同志具有很好的激励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国有企业的薪酬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应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薪酬,不应仍是行政命令型的薪酬。第四,进一步完善劳动、人事和分配这三项制度改革。一是要强化科学管理、加快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人才管理机制和薪酬激励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企业必须要有合理的人才管理机制和薪酬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才能够留下来为企业服务,也才能提高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在完善合同制的基础上,建立起“双向选择”的劳动制度和按劳分配的制度;三是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经营者业绩考核体系,并严格将业绩考核与工资挂钩。
5、结尾
以上内容首先明确了国家关于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应坚持的指导方针,随后提出了目前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但是,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绝非朝夕之功,需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直至最后实现目标。
【参考文献】
[1]《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杨淦;中国言实业出版社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这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由“快”字当头到“好”字为先,全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深刻反映了我们党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升华,使我们对新阶段发展规律的把握更加全面,指导发展的方针更加符合实际,破解发展难题的途径更加明确。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一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的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认识的深化,顺应了时代要求,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实现“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解决影响又好又快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要求。主要是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自主创新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为科学发展提供制度基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深化体制改革,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抓好这两个重点,也就抓住了全部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我们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切实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取得重大进展。
关键词:体制机制;资产经营;自负盈亏;利润;国民经济核算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01-0015-06
我国当前经济体制仍然处在不断变化和改革的过程当中。整个经济体制模式在发展中出现和形成了一些带有阶段性标志的特征。计划与市场经过兼容、结合和过渡,形成了特定的经济模态。分析计划与市场的构成和结构,可以客观认识当前我国经济体制的特点,有利于确定未来经济体制改革的走向和政策的制定。
一、计划体制特点及其与市场体制的关系
当前对我国经济体制在认识上的差别还是非常大的,这其中的原因是对计划与市场观念理解的差距。认为计划经济已经从当前经济体制中消退的观点的主要根据是指令性计划的退出,这个观点是不全面的,因为计划经济不等于一个单纯的经济计划,计划是一个体制概念。计划体制包括四个构成方面:指令性计划、经济行政体制、公有制制度、地域管理[1]。因而,为了客观分析我国经济体制的特点,完全有必要对当前经济体制类型的构成要素作出更为确切的分析,从而分清其体制要素的构成成份。
(一)作为指令的宏观经济计划
从1980-1994年指令性生产计划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0%下降到4.5%[2],可见计划指令性生产已经接近消失。有人据此认为我国当前经济体制中计划经济已经退出,目前实行的基本是市场经济体制。实际上,认为计划指令已经不存在的观点忽略了一个重要观念:计划经济体制对整个经济的指导和管理包括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宏观层次指的是整个国民经济,微观层次指的是经济实体。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所谓指令性计划已经不存在,实际上指的是对微观企业实体的指令性控制已经不存在,而作为我国五级政府自上而下的国民经济宏观指导和管理仍然存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率仍然是政府经济管理能力和任务的主要指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按照一定速度增长仍然是各级政府的经济责任。各级政府仍然按照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要求提出本地区符合总体增长要求的计划速度,有的甚至在本地区行政区域内实行经济增长末位淘汰制,凡是当年不能实现增长目标的,要追究行政责任。因而,政府部门为了实现经济发展计划目标,对国有经济和投资进行过度干预,要求地区或行业性生产总值的增长达到指标要求,催促生产总值的扩大累计是不可避免的。
(二)计划体制行政架构
计划经济不止是政府对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作出的计划要求,它还拥有为贯彻这种要求所必备的经济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这种经济组织模式特点与市场体制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一切经济单位必须附属于政府的行政机构,或者说就是经济机构的行政化隶属关系,而不是像市场体制那样经济机构是无行政隶属关系的独立机构。虽然目前政府已经减少了相当一部分对口各个行业的行政管理部门,但经济机构在名义上的隶属关系仍然存在,基本的架构仍然是单位行政归属和行业归口。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机构要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运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作为组织机构的自是虚掷的。同时,经济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实体经济机构上面,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还没有作为正式的题目,因而目前的事业单位就是更典型的行政机构附属物。由于计划体制下事业单位性质的行业范围归属得过大过宽,许多本来在市场体制下不属于公益事业的行业也都划分到了事业性质里面,造成许多行业至今实行事业单位的政府附属体制,一直不能够按照市场机制运作,致使整个行业发展缓慢。
(三)财产所有权制度仍然是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
所有制既是经济体制的基础构成,同时也反过来折射出经济体制的构成模式。目前虽然实行多种经济成份所有制同时并存,私有制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国有制经过了承包制特别是股份制改造之后,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公有制。但是,这些变化并不能说明我国所有制体制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更不能说明公有制已经不是主导性所有制形式。
1. 主要自然资源仍然属于国有制。按照我国《宪法》和《物权法》规定[3,4],包括土地、矿藏、海洋、森林等主要自然资源,都归国家所有。同时,一些重要的能源开发领域只允许国有资本进入,私人资本原则是禁止进入的。一些自然资源如土地等,即使允许私人资本介入开发,国家也要收取高额使用费。一切生产都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如果自然资源都归国家所有,那么这种所有制体制就仍然是公有制体制。这与计划经济体制要求的在社会主义阶段生产资料必须实行公有制,虽然有一部分不相吻合,但是它把一切生产都必须依赖的自然资源实行了公有体制,所以,我个人认为整个社会经济仍然是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
2. 国有制经济并没有发生真正的产权变革。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对公有制的理论批评莫过于指出国有制产权主体缺位和所有者模糊不清,但这个批评并没有导致国有制财产的变卖和有计划的私有化过程,而是产生了一个改造国有制形式的所有权模式发明,就是将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允许把公有制财产交给私人去经营,进行所谓“虚拟私有制”运作。在吸收私有制运行效率的同时,又不改变公有制性质,而是将这两者相互结合形成国有制经济的改革模式,称之为“公有制实现形式”[5]。目前国有制改造中实行最多的股份制就属于公有制实现形式之一。但是,从所有权转移规律来说,股份是将集团性资本变成个人资本的方式,任何实体或着国家不能继续拥有已经出售资本的股份。同时,西方国家普遍把股份制和发行股票当作出售国有制企业实体从而实现国有经济私有化的方式和手段。这一切说明,股份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虚拟私有制”一样,是脱不了私有化和私有制嫌疑的。但是我国一些人不承认已经出售给个人的股份属于私人资本所有权,认为股份制公司仍然是国有企业而不是私有化企业。这种不符合产权转移规律的含混股份所有权说明,把股份制当作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初衷,不仅是对股份制在概念上的误解,而且说明不能放弃公有制才是所有制形式改革的最大前提。
(四)地域管理与国际市场
计划体制的地域管理在国际经济体制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由于经济行政体制的不同,计划体制国家与国际市场经济组织存在很大的沟通障碍。2001年我国以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身份加入世贸组织(WTO)[6]。这就很容易产生一个问题,这个时期我国已经进行了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并且已经有了足够的广度和深度,但在一些国际经济组织中却仍然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仍不能成为市场经济国家间国际经济组织的准会员国。笔者认为,确认一国经济体制类型是否属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标准,应当是国际公认的共同市场条约,单纯国内自行理解的市场标准实际上带有很大的片面性。
二、体制效率与体制机制和经济规律
显然,目前我国实行的仍然是计划与市场各占一部分的混合经济体制。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不仅构成要素不同,而且运作方式和运作效率也不相同。虽然至今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体制已经有30年,但对于两种体制效率不同的原因并不十分清楚,有必要通过对运作机制及其产生效率的方式分析来弄清这一点。
(一)计划体制与经济效率
计划体制的主要优越性之一是能够指导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7],但计划体制的运行结果却与理论上的设想和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
1. 投资效率低。投资失败率高、资金浪费严重是体制效率低的第一表现。计划体制时期投资亏损损失是长期的和巨大的(见表1)。
表1的统计数据说明,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六个五年计划长达30年的时间里,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建设失败率是非常高的。在建设投资总规模中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约在60%~80%,不能形成固定资产的失败浪费投资占总投资额的20%~40%。也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建设工程根本就没有按照计划形成生产能力就宣告失败而“胎死腹中”,还有的长期滞留在建设过程中长达10多年形成“烂尾”工程,与建设失败几乎没有区别。显然,计划体制并不能保证任何经济投资能够全部成功,政府投资同私人投资一样具有盲目性和失算率,事实上甚至失败率还要高于自由投资的体制。建设投资亏损巨大和失败率高必然会导致整个经济发展的速度缓慢。
2. 经营效率低。经营业绩不佳是效率低的又一表现。国有企业长期面临经营亏损问题,说明了计划体制的经营效率处于低下状态。1961年国营工业企业亏损总额相当于全部工业利税总额的1/3,到1976年国营工业亏损超过1/3的水平[8]。1978年实行放权让利和市场化改革之后,在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的亏损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在一定时期内有所扩大,甚至相当严重(见表2)。
表2数据中亏损最严重的年份是1991年,亏损率为91.2%。如果亏损率为100%,也就是亏损总额=利润总额,那么就是整个国有工业利润与亏损相抵之后,利润等于0。这种情况下,在上缴税收之后,国有工业将是无利润生产或经营。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问题说明,计划体制或者国有化并不能避免经营亏损,经营亏损是在任何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实体都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即使经济部门或者生产经营机构在完全按照计划指令生产和运作的情况下,也不能避免亏损的发生。因为,很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偶然事件或者意外情况,是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所不能提前预料的。当开始执行计划的时候,企业实体的经营环境和条件,产品供求状况等各种因素,很可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造成企业实体不能按期完成计划任务,形成经营损失。
3. 产值产出效率相对低下。在国有与私营经济在同一个体制内共同竞争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效率相对低下的情况表现得更加突出和明显(见表3)。
表3数据显示1978-1995年17年间国有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77.63%下降到的33.99%。产值比重下降说明即使在放权让利和一定程度的自主经营的体制下,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灵活性、适应性也明显不如私营或者混合制企业,国有企业的价值产出效率不能避免逐渐下降,甚至在整个国民经济价值产出当中退居次要地位。
(二)国民经济核算和经济规律
计划体制下企业出现长期亏损从而造成效率低的原因应当有两个:
1. 国民经济的核算方法问题。计划指导下的高速度增长经常是指社会总产品或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这其中并没有将投资亏损和经营亏损在社会总产品中加以扣除。这就造成了国有企业亏损的难以核销和长期挂账,致使亏损长期存在,甚至越拖越大。这种不计亏损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在短时期内可能不影响产值的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对速度不产生影响是不可能的。
2. 对经济规律的认识问题。计划体制的经济规律论认为,社会经济体系由一系列的经济规律构成,包括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按劳分配规律、价值规律、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劳动生产率增长规律等各个规律。在这些经济规律系统中,最重要的经济规律是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规律[9]。这样,均衡发展就势必放在经济体制的第一位,而国民经济全面及时的核算方式只能退居次要地位。这也是亏损不能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及时得以扣除的重要原因。
(三)经济体制与经济运作机制
显然,亏损损失是造成整个国有经济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非计划体制的经济制度下企业实体同样发生亏损,经济效率反而相对更高。这其中的原因不仅在于国民经济的核算体制不同,更重要的在于不同经济体制带来的经济运作方式不同。
1. 处置损失的机制。经济目标不同,处置亏损损失的方式也就不同。私有制实体的投资和经营目标是为了获取利润。如果投资或经营的结果不是利润而是亏损,那么建设或经营活动会及时停止,亏损不会继续扩大。公有财产的资产所有者是政府,而政府的经济发展目的是如何扩大生产规模和实现计划目标,如果企业破产将减少产值,进而影响到整个计划目标的实现。因而,规模扩大的继续生产从表面上看总量和规模得到了扩大和增长,但投资和经营亏损随之也跟着扩大。
2. 盈亏自负机制。对经济规律的不同认识,也同样会形成不同体制的亏损处理机制。市场体制的第一规律就是投资者自负盈亏规律,而计划体制遵循的第一规律是计划目标的实现,并不是资产盈亏责任。私有制体制承担经营后果的是投资人个人,如果发生亏损受到损失的同样是具体的个人,不存在无人偿付债务或承担损失的问题,实体完全可以按照自负盈亏的机制运作,不涉及政府的责任。而公有制企业实体的投资人和资产所有者是政府,企业实体只有产品生产责任,并无资产经营责任,企业不需要按照自负盈亏的机制去运作,是否发生亏损与企业利益无关,完全是政府的责任。因而,国有实体经常出现无人愿意偿付债务或制止亏损的问题。[10]
3. 宏观国民经济的运作机制。计划体制在设计之初就不是制止亏损而是补贴亏损。政府弥补亏损的制度只能使得实体亏损持续下去,甚至越积越大。政府用以弥补亏损的资金,只能是其它实体上缴的利润。这样,就造成了国有经济在一定时期里和一定范围内低利润甚至无利润状态下持续简单循环生产。而私有制下的亏损实体由于及时进行破产处理,不会存在资产亏损越积越大的问题,因而具有更高的价值生产效率。宏观经济的投入资金,只能出自微观经济的积累。如果国民经济的产值增长,并没有带来可利用利润的增加,那么整个国民经济的再投入资金就没有来源,整个经济就只能停留在原有规模水平上进行重复生产。这就是计划体制效率低下和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的机制原因。
三、实现经济体制和国民经济运行机制的转变
不难看出,不同的经济体制伴生不同的经济运作机制,从而有不同的经济效率。对效率而言,计划体制的最终标准是产品和产值的总量增长,而对市场体制而言是有效利润的产出。因而,要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就必须把实现效益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目标,推动经济体制进一步向市场化方向转化。
(一)变单一制政府投资为多元化投资体制
1986年我国颁布《破产法》,标志着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清算和市场化改造的开始。从1994-2008年,部分严重亏损的国有企业通过实施政策性破产,关闭项目6 000户,核销坏账5 000亿元人民币,破产下岗人员超过1 000万人[11]。目前,国有企业仍然占有约1/2工业资产,占用工业贷款的2/3,但创造的产值却只有全国工业总产值的约1/3[12]。可见,破产只是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并不能解决国有制经济运作机制效率低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如果要通过增加政府投资来增加国有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有的比重,改变国有经济已经不在国民经济活跃因素当中占据主要地位的状况,并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因而,单纯依靠政府投资来带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经济构成状况。所以,要采取多元化投资体制来实现经济增长,尤其是要放开目前仍然不允许私人和外资进入的自然资源、交通、金融、文化等产业领域,保证投资的增长而产生的持续带动效应。
(二)改革国民经济核算方式,实现科学计划和科学发展
国民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范畴,又是制定经济计划的目标和基础。因而,科学合理的国民经济核算方式是产生客观国民生产总值的模式依据。市场体制与计划体制的国民经济核算是不同的,产生的国民生产总值也不同。计划体制的国民经济核算以产值为目标,其中并不包含资产核算的因素。因而,无利润甚至亏损企业的产值是可以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而在市场体制下,亏损企业会及时自动破产关闭,其产值几乎没有可能计入国民生产总值。这样,由于体制不同,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内涵也不同,两种产值没有可比性。推行市场体制后,国有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产值的比重逐渐缩小,与大量亏损国有企业破产关闭,产值不再计入总产值,使得国有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当中占有的比重大幅度缩水有直接关系,这是不同体制因素产生的结果,也是对国有经济状况更加真实的核算和反映。因而,要把经济计划建立在适应当前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体制要求上,更多地采用市场体制的国民经济核算方式,客观反映国民经济的真实情况。尤其是应当采取消费法国民经济核算方式,与国际国民生产总值核算方式接轨,才能使得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与国际经济增长速度有更为客观的可比性。在相同国民经济核算方式产生的客观国民生产总值下制定出来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增长速度,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指导才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避免过快的或盲目的引导。[13]
(三)建立符合多种所有制产权规则的财产所有权制度
目前我国所有制体制和财产所有权制度已经非常落后于当前的财产占有关系的实际情况。由于长期在公有制下生活,人们对不同所有制之间财产体制的规律缺乏基本的观念化认识。在公有制体制下,全部财产转移和使用权关系变动都在行政体制内部进行,不存在财产易主的改变,当然更不存在所有者之间的产权矛盾。而在多种所有制体制下,财产转移必须通过易主的方式来进行,同一个财产实体在不同财产所有者之间是排斥关系,同一笔财产不可以同时有两个主人。这一点是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之间财产权利规律的基本不同点。这个规律从改革之初就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和重视,房产市场多次发生一套房卖给两个主人的产权矛盾直到2008年还在发生[14],足以说明对市场体制财产规律缺乏观念化认识的状况至今没有太大的改善。个人消费品私有化是我国近年来国民生活发生的重要变化之一。从1998年全面房改到2008年,全国可售公房的80%已经出售给城市居民,城镇居民住房自有率达到70%[15]。变卖公有房产给个人的住宅私有化,是启动我国房地产业市场化进程的必经步骤,应当成为国有资产股份化等启动市场化进程的经验和典范。现在亟需解决的问题是,是否应当在法律上明确已经出售给个人的公产,不再归政府所有,以避免政府与私人之间发生产权矛盾,致使市场化成为虚假的形式。2007年我国颁布的建国以来第一部《物权法》,虽然对私人财产的合法地位给予了强化,但作为体制化的市场经济而不是单纯的局部经验,还有相当长的路程要走。
参考文献:
[1]陈锦华,江泽春,等.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郭克莎.工业增长质量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常用法律大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4]李国际.物权法原论[M].北京:中国法律出版社,2007.
[5]范恒山.虚拟私有制论[J].开放时代,1987,(5).
[6]王世春,叶全良.“非市场经济地位”与对华反倾销对策性研究[J].财贸经济,2005,(5).
[7][9]何建章,王积业.中国计划管理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8]马洪,等.中国工业经济效益问题研究(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0]郭新京.相对自负盈亏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11]陈天妮.我国政策性破产实施进程及遗留问题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8,(5).
[12]李楠.中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及其演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13]钱伯海.国民经济核算原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4]中国宏观数据挖掘分析系统・建筑房产・公有住房面积[EB/OL].省略.
[15]同一套房子卖两次,开发商被判赔偿双倍购房款[N].南宁晚报,2008-12-17.
Analysis on Conception of System, Structure Model and Operating Pattern
Wang Xiangcheng
(Periodical Office, Shandong Finance College, Jinan 250014, China)
【关键词】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基本问题;宏观经济学
什么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为指导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其整体情况所进行的实证经济。
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产生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产生的背景是我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是根据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而诞生的专业性术语和知识体系。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将统计学和经济学融合到一起。但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出发点却与两个知识体系完全不同,其具体表现出来的是计量经济学的学科存在和作用。
在计划经济阶段,单纯使用统计学就可以衡量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但是当我国开始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原有的统计学就不能准确地衡量出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但是原有的统计方式也并没有完全被取代,而是调整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所以说,经济体制改革催生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同时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特点
1.实证性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建立在现实客观的基础之上的经济分析方法,具体有三个方面的表现特征:一是从现实出发,分析经济运行规律;二是以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为约束,也就是说,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所使用的统计变量是有时间下标和空间范围的;三是依据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与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进行的分析。
2.综合性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综合性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总量综合,是指宏观经济总量、结构、经济关联度的综合;二是数据综合,是指总括性数据、结构性数据和关联性数据的综合;三是方法综合,是指统计方法、逻辑方法和辩证方法的综合;四是学科综合,是指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综合。
3.假定性
从现实出发进行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不能排除微规因素的影响,但是为了更好地分析宏观经济,一般把微规因素作为条件假定不变,这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一个特点。
三、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问题
虽然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产生和发展为我国的国民经济统计分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发展和实践当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首先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在我国特有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演变而来的,没有实际经验可以借鉴,可以说它的发展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在不断的探索前进当中难免会犯错误。其次国民经济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的特征,想要对国民经济进行既整体又分层次的分析,是一个很困难的难题,这就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四、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方向
面对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自身的缺陷以及国内外经济的不断变化,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必须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才能继续更好地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建立科学的信息数据搜集整理体系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大背景,所以只有建立科学的信息数据搜集整理体系才能运用海量的数据进行更佳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这对于进行更全面的国民经济分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想要充分地利用互联网发展时代下的大数据,就必须从政府各部门的信息数据做起,必须大力发展政府公共数据共享平台,让这一个数据基础作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基石。一旦数据平台搭建完善,全国的信息可以共享,那么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就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更加准确地衡量出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2.以创新型国家为目标的统计分析
2006年,我国提出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这就说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所以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也必须以创新能力为重要内容。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即便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也必须不能一成不变。事实上,科技统计如何融入经济统计并且让创新分析能力建立在经济体系中成为核心要素,是分析研究发展上一个大的发展方向。
3.产业结构分析和金融统计分析
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近些年经济发展的重点,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重要核心内容。所以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产业结构的统计分析将是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
除此之外,金融统计分析也十分重要。因为金融体系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当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改革开放之后,金融改革和发展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必须要进行金融统计分析,保证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准确性。
五、结束语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这当中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功不可没。但是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必须充分完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这样才能让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继续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彦云.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基本问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