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信工程就业方向

电信工程就业方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信工程就业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信工程就业方向

电信工程就业方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发展;就业方向

一、电子信息工程的概念及内容概述

电子信息工程与技术科学有紧密的联系,技术科学就是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在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之间相互转化的一种科学,人类的技术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力。电子信息工程在科学技术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电子信息工程包含的学科有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原理,高频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等。电子工程是电气工程的一个子类,是面向电子领域的工程学。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二、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

电子信息工程分为电子和信息两个方向,学科涵盖电子工程领域的诸多方面。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电子信息工程行业的发展日益提高。电子信息技术工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公交的IC卡,商场的指示灯广告牌等等都与电子信息工程息息相关。通过电子信息工程,我们可以了解怎样通过程序编写实现声音和图像的传递,也可以知道如何实现生活物品的智能化。电子信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之处,加速了科技和生活的进步和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电子信息工程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科学技术的要求更高,就对电子信息工程的要求越高。我国正一步步向科技型社会靠拢,需要大量学习电子信息的人才。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科技已经渗透到千家万户。手机应用功能越来越多,洗衣机越来越智能,电视机也逐步实现了网络化。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出现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公司,可见,电子行业慢慢成为了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电子信息行业也必将成为新兴科技产业的宠儿,会有更多相关的公司成立并迅速发展。

三、电子信息工程就业方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涉及的学科比较多,应用范围比较广。主要学习的领域有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单片机等等。就业岗位有硬件工程师,嵌入式软件开发工程师,嵌入式Linux工程师1、硬件工程师要求1)掌握传输网,接入网,无线网产品的硬件安装,设备加电等。2)能熟练运用Office,CAD等办公软件,简单绘制平面图。3)负责关键元器件的选型与评估,设计详细的原理图。4)制定硬件方案,设计,开发符合性能要求和质量标准的硬件产品。5)熟悉单片机。2、嵌入式方面嵌入式软件开发工程师:1)精通C/C++编程语言;2)熟悉常用数据结构,可进行一般性程序调试分析;3)掌握源代码的编制,整理,编写完整的技术开发文档;4)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5)熟悉ARM平台;嵌入式Linux工程师:1)熟悉嵌入式Linux系统架构2)熟悉Linux设备驱动的各种编程接口和机制,3)精通C/C++语言4)熟悉Linux内核开发环境,Uboot移植,Linux内核裁剪,根文件系统定制,5)掌握Linux下程序开发6)了解ARM体系结构和硬件工作基本原理及中断处理、IO接口、总线结构7)嵌入式下面还有内核、驱动等方向。在未来选择就业公司的时候,一般有国企,中外合资,私企这三个类型可以选择。在国企公司中,最初职位比较低,一般就是负责网站维护等。在中外合资企业中,对技术要求比较高,工作量比较大,大多从事软件编程研发工作,待遇比较可观,对学历,技能要求也比较高。一般高级电子工程师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精通各种编程语言,能独立研发项目,取得相应的等级证书,大多为研究生学历,少部分本科学历。在这种企业中,工作强度高,承受压力大,但是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工作环境好。可从事的工作主要是编写代码进行程序编程,开发一款新的电子产品,专业系数很高。在私营企业中,大部分都是刚成立不久的中小型公司,相对来说,人才短缺,各方面不够完善。所以进入私营企业,会全方面学习电子信息工程所涉及的各种知识技能,个人能力有较大提高。相对于在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工作岗位中学到的知识更为系统,有更强的实践性。在课堂学习中,缺少实践,而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注重实践能力的学科,所及仅仅通过课堂的学习往往不够,自己可以在网上查找与电子信息工程相关的视频,学习一些实践知识,更完善的丰富自己,将来在求职过程中能够脱颖而出。还可以利用空闲实践去一些电子公司实地实习,提前体验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在实习过程中查找并总结自己的不足,因为在学校课堂中,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缺少哪方面技能。在实习中找到自己需要学习和有待提高的地方,然后通过自学掌握这些技能,使自己多了一项一技之长。在工作过程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所涉及的工作具体主要是产品的前期市场调查,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后期产品的检测和维护。前期市场调查主要负责调查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应用人群。有充足的数据支撑证明产品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再进行研发。产品的开发与应用需要较高的专业技能,能够精通编程语言,熟悉各种软件开发环境,有较好的英语读写能力。后期产品的检测和维护涉及的工作岗位主要是运维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不会有太多的技术要求,工作氛围较轻松。任何一个部门都要有一个严谨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需要有较强的责任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同学如果不想从事太多设计专业知识的工作,也可以去一些偏硬件发展的公司,例如一些仪器设备管理公司。也可以相应国家的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现在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有能力的同学可以选择在课余时间多参与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关的社团,在课余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学习研究。技能成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就可以考虑自己创业,先成立一个小型的工作室。慢慢发展,慢慢成长,从中可以学到更多知识,如何进行企业管理,如何进行公司运营,如何培养员工等等,这些都需要自身拥有强大的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郭腾.电子信息技术问题与发展研究[J].电子制作.2015.8(09):263.

电信工程就业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194-02

两院院士王越教授曾说过:“人类是否可以有统一的教育模式?不可能,原因在于,教育效果的发挥是在‘未来’的时空中,而‘未来’是无法详细预测和提前采取行动措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只能不断讨论和不断永无止境地改革发展。”为了提高电信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培养专业性人才,做好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储备目标,培养出的学生可以与市场直接接轨是目前各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专业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模式的总体设计,是保证专业教学质量的纲领性教学文件[1]。因此,针对国内电子信息类人才需求情况的分析,在借鉴和总结国内外电信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及加强与工程背景紧密结合的思想,开展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研究适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与不断发展的就业市场紧密接轨的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外高校电信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1.国外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国外大都划分在电工类,也有归在计算机科学类当中。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例,其电信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可以分为电路、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及电磁场4大类。(1)电路类。电路类的体系结构以苏联和欧美体系最具代表性。其中,苏联体系注重理论基础,重视分析方法,授课内容强调其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欧美体系注重课程的实验教学及其工程应用性。国外的电路类课程教学体系多,教学内容涵盖面广,教学安排具有层次性,强调实验教学和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以工程应用为背景。同时,注重电路的工程应用背景、注重计算机技术在电路中的应用、注重电路问题的电磁场基础。(2)电子线路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设了“电路和电子学”、“微电子器件与电路”、“模拟电路”等课程及相关实验。英国剑桥大学通过本科前两年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在之后的专业课程设计中,更强调实践类课程的比例,开设了“电气和纳米材料”、“先进远程通信”、“电子传感器和检测”、“微电子机械系统设计”、“图像处理和图像编码”等课程及相关实验。(3)信号与系统类。国外信号系统类课程的建设在注重数字技术发展对体系的影响的同时,注意协调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及时跟踪未来技术及其可能对课程产生的影响。(4)电磁场类。欧美大学的电磁学类课程的教学主要分为三步走:基础课程教学阶段、核心课程教学阶段和扩展课程教学阶段。基础课程教学阶段主要讲授电磁现象最基本的物理规律和特性;核心课程教学阶段主要讲授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特性;扩展课程注重的是与工程实践的接口。

2.国内高校。国内有442所高校设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其中辽宁省有29所。主要开设电路分析理论、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基础、数字电路及系统设计、通信电路、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电磁场理论、随机信号分析、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等专业主干课13门。

二、我国电子信息类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近年来,国内市场电子类发展方向主要有信息服务,电子元器件及集成电路,视听产业数字化转型,新型显示和数字电子及“三网融合”,第三代、第四代移动通信产业及计算机提升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2014年1月,国内就业市场对电子信息工程类方向的职位需求占总需求人数5.7%左右,到2014年7月,电子信息工程类方向的职位需求增长到总需求人数的1/5。可以看出,电子信息类人才,在国内市场的需求量非常大,且呈现逐月递增的趋势。

三、培养目标的确定

1.基本定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将电子类和信息类紧密结合的宽口径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的获取、变换、传输、存储、处理、显示和利用等技术,接受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培养信息技术及其设备、系统与网络的软硬件开发及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基于该基本定位,在制定大连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别建设了理论类与技术实践类两大课程群,在强化理论类课程的同时,依托工程背景,突出实践应用,形成理论和实践并重、分析和综合并重的专业特色,具体做法是:厚基础――加大主要专业基础课学时,确保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牢固扎实,为今后继续深造打下良好基础;宽口径――加开“随机信号处理”、“现代通信技术”、“数据通信”、“DSP技术及应用”和“EDA技术及应用”、“卫星通信”等任选课,以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重应用――增加实验比例,特别是增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同时将电子系统设计、创新项目等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2.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信号与信息处理、传输、交换及控制技术,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制、生产与应用和开发能力,可在信息产业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就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四、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培养大纲制定的厚基础、宽口径、重工程实践和应用的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制、生产与应用和开发能力的技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确立了理论类和技术类两条专业课程主线。

1.理论类课程群建设。专业性和综合性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适应这个发展,我们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也应该朝着专业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开展改革,也就是在保证理论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是现阶段高等教育工科类专业的发展方向。结合我们的自身特点及优势,制定了大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理论教学体系结构和实践类教学体系结构。理论类课程体系除公共基础课外,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将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三大模块,信息与系统和信息与通信两大课程群。信号与系统课程群包括:电路原理(含实验)、信号与系统(含实验)、自动控制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含实验)和信号检测与处理;信息与通信课程群包括: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原理(含实验)、通信电子线路(含实验)及电磁场与电磁波。

2.技术类与实践类课程群建设。确定了理论体系结构之后,我们又开展了技术与实践教学体系论证,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指向,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与理论体系结构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完成了计算机四年不断线计划,建立了以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创新实践、毕业设计等为主要内容的五大技术与实践类课程群建设。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群包括:高级语言课程设计和高级语言编程课程设计;电子技术课程群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含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含实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工艺实习;EDA技术及应用课程群包括:EDA技术及应用(含实验)和EDA技术课程设计;微机与单片机课程群包括:微机原理与接口(含实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含实验)、电子系统课程设计、印制电路板设计;创新实践课程群包括:工程项目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学生机器人擂台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

五、培养方案的特点

经过多次调研、分析、修改完善及研讨,并经有关专家审核,最后形成大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4年的培养方案。其特点如下:

1.提出课程群建设的思想,完善课程体系结构。整个培养方案共分为两大类(理论类、技术类与实践类)、7小类(信息与系统、信息与通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子技术、EDA技术及应用、微机与单片机、创新实践)课程群。课程群思想的提出使得电信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变得十分清晰,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一目了然,便于师生理解和执行。

2.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与就业市场的直接接轨,必须对现有电信专业的技术实践类课程进行改革。在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注重以工程背景为实践类课程设置的核心思想,力求建立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加强电子技术、计算机软硬件及应用、电子系统综合设计、EDA技术、DSP技术、嵌入式技术等相关课程建设,采取稳扎稳打、稳步推进的原则。

3.计算机四年学习不断线。为了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就业市场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中还注意设计了四年计算机学习连续化,实现计算机四年不断线学习[2]。

大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4整个培养方案的修订贯彻人才战略的培养目标,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并获批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同时加强理论教学拓展,保持综合性、专业性的专业教学优势。坚持本科教育与工程教育接轨的教育思想,建设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编写注重工程应用的教材,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实现分类施教、差异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更强,系统观念、整体观念和分析能力都得到较好的培养,并且对自身的认识和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形成了独特的专业优势。

参考文献:

电信工程就业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方案

三本独立院校是区别于传统公办高校,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体现。在就业市场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如何构建区别于学术型本科院校及技能型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摆在独立院校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独立学院现实情况

独立学院的现实情况是电信专业学生就业于本专业方向的学生越来越少,仅有少部分学生考研和从事本专业工作。电信专业实训内容特别多,无形中加大了该专业的办学成本,现实中独立学院的经费主要来自学费,因此该专业的学费被抬高。社会对电信专业本科毕业的学生评价不高。独立院校电信专业在几方面因素作用下形成死循环,电信专业学生越来越少,而电信专业方向的新技术和新理论不断推出造成办学成本不断上升,师资队伍不稳定。如何走出独立学院电信专业办学的这种死循环,我们必须弄清楚三个问题:1、家长希望独立学院电信专业办成什么样的专业?2、学生希望独立学院电信专业能使自己学到什么知识?3、企业希望独立学院电信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如何回答这三个问题?如何满足三个希望是独立学院电信专业存在的关键。

1、现在的家庭不管农村还是城市一般只有一到二个孩子,家长重视教育程度非常高,家里的孩子是家里未来的希望。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都能成为人才,家长和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就不得不考虑大学四年后的情况,四年时间和学费的投入换来的回报能否成比例。电信专业课程本身的难度、该分数段的学生的学习习惯都将是家长考虑的因素。家长希望学生能够真正学到知识,改变学生的命运。

2、学生经过高考的洗礼,面对大学的专业选择,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身边的亲朋好友的建议选择专业。学生希望自己的大学生活能够丰富多彩、能够学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希望通过四年的学习能够找到一个高收入的工作、能够考上研究生。

3、企业希望能够招到合适的人才,不管是研发机构、营销机构、生产线上的技术人员企业希望招来的员工能够立即上岗。企业希望新招来的员工能够独挡一面、能够胜任相应工作。

二、电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在教育部制定的规范基础上以产品开发案例为原型,了解其工作原理及相关核心技术,使学生对课程所传授的理论知识增加感性认识,理解本专业课程与产品开发所使用技术的内在联系,从而以未来职业规划为目标,从入学就一直目标明确地学习;同时深入剖析产品研发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创新思维在产品形成过程中的体现,以便深入体会本专业培养方案的整体性与科学性。

1、大一学年第一学期进行电信专业实训。建议开展如:稳压电源。开展实训使学生掌握基本工具的使用,让学生开始认识电信专业究竟是做什么产品。尽快引导学生从以教师为主导的“被动式”学习向以自己为主导的“主动式”学习方式转变。

2、大一学年第二学期开展基础性产品制作训练。建议开展如:最大功率传递定律的研究、正弦交流电路功率因数的提高、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负阻抗变换器的仿真与设计、回转器的仿真与设计、交流毫伏表设计、负阻抗变换器设计、三相异步电动机能耗制动控制器设计。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功能,分析电路原理图,学习使用常用仪器设备,为以后的专业实践打下良好基础。带领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电子产品制作工艺过程。

3、大二学年第一学期开展电子产品制作训练。建议开展如:收音机、开关电源。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功能,分析电路原理图,学习使用常用仪器设备,为以后的专业实践打下良好基础。此阶段的学生对大学生活有了一年的认识,思想上会有些波动。此阶段重点引导学生培养专业兴趣。

4、大二学年第二学期开展电子产品开发。建议开展如:数字钟、智能抢答器。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功能,分析电路原理图,让学生开始慢慢培养专业方向兴趣。此阶段课程方面已经开展了一半,学生对电信专业相关的知识和非相关的知识都有一定的认识。一个30人的电信专业标准班将会出现一些分化,10%的学生可能会对专业技能方面的学习和训练的兴趣下降,剩下的90%的学生开始对自己将来思考。此阶段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和实习,让学生明确电信相关的企业有哪些工作岗位,让学生认识自己在未来毕业时适合哪种岗位,找到自己的就业定位。让学生以教师为主导的“被动式”学习彻底转向以自己为主导的“主动式”学习方式转变。

5、大三学年第一学期开展电子产品设计。建议开展如:直流电机/步进电机的控制器、DDS(直接数字信号合成)的正弦信号发生器、BPSK/FSK等常用信号发生器、信号采集与FIR滤波、基于FPGA的串行接口(UART)控制器等产品设计。此阶段学生经历专业课程学习与相关实训项目锻炼后,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与工程素质,就可以以产品设计为目标,从产品设计需求开始经历构思、方案设计、具体实现、运行测试等方面,系统地完成一次工程实践过程,使学生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角度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体验并掌握工程中的科学思维与团队协作意识,积累学习兴趣。

6、大三学年第二学期开展大系统级电子产品设计。建议开展如:温度测试仪、身高测距仪、自动壁障电动小车、水温控制系统、自动搬运机器人、压力检测与报警系统等产品设计。通过大系统级电子产品设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践,产品一般由多名学生合作完成,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相关知识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与沟通交流能力,锻炼创新思维与独立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开展大学生训练计划SRT、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科技竞赛等提供了保障。让学生到相关企业实习,根据自己的就业定位在相关岗位实习。

7、大四学年第一学期开展电信专业相关的最新的技术和理论培训,可开展如:智能家居,智慧农业等大系统设计。根据学生到企业实习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实习进行综合评价,让学生通过此阶段的培训自我调整,为走上社会准备。

8、大四学年第二学期开展毕业设计。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制作成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毕业设计题目,针对学生能力的差别,分层次灵活地组织学生参与。为学生走上社会把好最后一关。

五、结语

目前,独立学院对电信专业培养模式的研究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怎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信息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提高电信工程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乃当务之急。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要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及素质拓展等多方面对学生的培养体系进行改革和探索,让独立学院电信专业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刘林青,夏清华,周潞.创业型大学的创新生态系统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3):19-26

[2]王文鼐,等.独立学院通信类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研究[J].成功(教育),2010,12:217.

电信工程就业方向范文第4篇

1.国外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国外大都划分在电工类,也有归在计算机科学类当中。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例,其电信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可以分为电路、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及电磁场4大类。(1)电路类。电路类的体系结构以苏联和欧美体系最具代表性。其中,苏联体系注重理论基础,重视分析方法,授课内容强调其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欧美体系注重课程的实验教学及其工程应用性。国外的电路类课程教学体系多,教学内容涵盖面广,教学安排具有层次性,强调实验教学和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以工程应用为背景。同时,注重电路的工程应用背景、注重计算机技术在电路中的应用、注重电路问题的电磁场基础。(2)电子线路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设了“电路和电子学”、“微电子器件与电路”、“模拟电路”等课程及相关实验。英国剑桥大学通过本科前两年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在之后的专业课程设计中,更强调实践类课程的比例,开设了“电气和纳米材料”、“先进远程通信”、“电子传感器和检测”、“微电子机械系统设计”、“图像处理和图像编码”等课程及相关实验。(3)信号与系统类。国外信号系统类课程的建设在注重数字技术发展对体系的影响的同时,注意协调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及时跟踪未来技术及其可能对课程产生的影响。(4)电磁场类。欧美大学的电磁学类课程的教学主要分为三步走:基础课程教学阶段、核心课程教学阶段和扩展课程教学阶段。基础课程教学阶段主要讲授电磁现象最基本的物理规律和特性;核心课程教学阶段主要讲授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特性;扩展课程注重的是与工程实践的接口。

2.国内高校。国内有442所高校设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其中辽宁省有29所。主要开设电路分析理论、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基础、数字电路及系统设计、通信电路、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电磁场理论、随机信号分析、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等专业主干课13门。

二、我国电子信息类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近年来,国内市场电子类发展方向主要有信息服务,电子元器件及集成电路,视听产业数字化转型,新型显示和数字电子及“三网融合”,第三代、第四代移动通信产业及计算机提升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2014年1月,国内就业市场对电子信息工程类方向的职位需求占总需求人数5.7%左右,到2014年7月,电子信息工程类方向的职位需求增长到总需求人数的1/5。可以看出,电子信息类人才,在国内市场的需求量非常大,且呈现逐月递增的趋势。

三、培养目标的确定

1.基本定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将电子类和信息类紧密结合的宽口径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的获取、变换、传输、存储、处理、显示和利用等技术,接受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培养信息技术及其设备、系统与网络的软硬件开发及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基于该基本定位,在制定大连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别建设了理论类与技术实践类两大课程群,在强化理论类课程的同时,依托工程背景,突出实践应用,形成理论和实践并重、分析和综合并重的专业特色,具体做法是:厚基础———加大主要专业基础课学时,确保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牢固扎实,为今后继续深造打下良好基础;宽口径———加开“随机信号处理”、“现代通信技术”、“数据通信”、“DSP技术及应用”和“EDA技术及应用”、“卫星通信”等任选课,以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重应用———增加实验比例,特别是增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同时将电子系统设计、创新项目等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2.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信号与信息处理、传输、交换及控制技术,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制、生产与应用和开发能力,可在信息产业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就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四、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培养大纲制定的厚基础、宽口径、重工程实践和应用的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制、生产与应用和开发能力的技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确立了理论类和技术类两条专业课程主线。

1.理论类课程群建设。专业性和综合性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适应这个发展,我们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也应该朝着专业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开展改革,也就是在保证理论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是现阶段高等教育工科类专业的发展方向。结合我们的自身特点及优势,制定了大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理论教学体系结构和实践类教学体系结构。理论类课程体系除公共基础课外,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将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三大模块,信息与系统和信息与通信两大课程群。信号与系统课程群包括:电路原理(含实验)、信号与系统(含实验)、自动控制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含实验)和信号检测与处理;信息与通信课程群包括: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原理(含实验)、通信电子线路(含实验)及电磁场与电磁波。

2.技术类与实践类课程群建设。确定了理论体系结构之后,我们又开展了技术与实践教学体系论证,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指向,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与理论体系结构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完成了计算机四年不断线计划,建立了以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创新实践、毕业设计等为主要内容的五大技术与实践类课程群建设。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群包括:高级语言课程设计和高级语言编程课程设计;电子技术课程群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含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含实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工艺实习;EDA技术及应用课程群包括:EDA技术及应用(含实验)和EDA技术课程设计;微机与单片机课程群包括:微机原理与接口(含实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含实验)、电子系统课程设计、印制电路板设计;创新实践课程群包括:工程项目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学生机器人擂台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

五、培养方案的特点

经过多次调研、分析、修改完善及研讨,并经有关专家审核,最后形成大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4年的培养方案。其特点如下:

1.提出课程群建设的思想,完善课程体系结构。整个培养方案共分为两大类(理论类、技术类与实践类)、7小类(信息与系统、信息与通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子技术、EDA技术及应用、微机与单片机、创新实践)课程群。课程群思想的提出使得电信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变得十分清晰,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一目了然,便于师生理解和执行。

2.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与就业市场的直接接轨,必须对现有电信专业的技术实践类课程进行改革。在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注重以工程背景为实践类课程设置的核心思想,力求建立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加强电子技术、计算机软硬件及应用、电子系统综合设计、E-DA技术、DSP技术、嵌入式技术等相关课程建设,采取稳扎稳打、稳步推进的原则。

电信工程就业方向范文第5篇

关键词:通信工程;实践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TN91-4

随着电子信息类产业的发展,物联网技术的需求,通信网络优秀人才成为了通信行业的宠儿。2013年11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对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西部分院进行了“部级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实训基地”和“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专项技术培训机构”的授权,标志着西南地区首家通信行业技能人才实训培养服务体系正式建立,这是近年来我国对通信人才培养又一次重视的体现。目前多数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培养体系难以培养出用人单位满意的人才[1],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乐观,实践创新能力比较弱,难以进入通信技术研发人员之列,本科毕业生多从事销售人员和电信运营商。造成通信本科毕业生难以适应本专业工作的原因是实践能力弱,即使在校课程理论掌握得很好,一旦运用到实际,无创新思路,满足不了现在科技发展的趋势,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人才培养,培养通信专业人才需要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

1 目前通信人才毕业状况

目前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多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研发型,即是到科技研发公司做通信技术研发人员,职业道路上可能会从普通研发人员到研发工程师,好的话会升到高层管理;第二类为到运营商,即到电信运营商做设备管理等,发展出路多中高层管理人员;第三类为销售人员,通常为进到各类公司对各种上游设备以及通讯器材的销售。这三类是目前通信工程毕业生就业的三大去向,在目前的通信人才培养来说,第一类人才的去向是比较少,特别是本科毕业的,主要是因为理论与实践培养不协调,第二类和第三类是目前通信工程毕业生多去的方向,对于实践能力要求门槛比较低。

2 物联网与移动网络的发展给通信工程人才带来的契机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以及移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通信工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计算机通信、无线通信与硬件技术相结合的人才需求增大,但目前的通信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无法满足现需求,为此,对于通信工程人才的培养需要在大方向的改进,小方向的调整,对目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体系改革为“理论培养—实验加强—实践巩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华南经济圈的创新对人才的需求,西部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等等提供良好的人才需求市场,急需高素质创新人才。一方面是高素质人才的紧缺,另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有难度,人才供需矛盾出现在能力的培养上,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从培养学生课堂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去解决这一矛盾,也能较好地够满足通信工程专业人才需求,企业需要更多具有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到企业后能够很好地参与企业的建设,迅速的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创造性人才备受青睐,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对创造型人才培养起到了关键作用。

3 创新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目前各高校已发现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培养后期没有太多的注重实践培养[2],以此的教学体系造成多数通信工程毕业生或接近毕业的学生,在为工作时多数是出去找培训机构进行其他专业培训,或为努力考各类认证。在体系上为教学实践方面上改革通过大学阶段实践教学体系的培养,在培养方向上,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理解通信工程及计算机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对近年来国内通信工程毕业生的了解,达到毕业程度的都应具备通信工程及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在通信网络领域某一专项问题做深入研究的能力;适应通信类专业的发展,随时迎接挑战,向更大的空间发展,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参与有创造性、综合性的科技活动;关注通信类专业技术前沿动态,保持学习状态并且能够做到终身学习,具有适应信息类行业各岗位的工作能力;具有团队合作意识,能流畅地表达观点,这样能够在专业知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共同进行通信工程设计或从事科学研究;适应知识领域的多样化;认识并理解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的重要性。重视加强通信与信息学科基础的前提下,强调通信类科技人才应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团队表达交流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自身终身学习能力。具备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入体系改革,注重后期实践能力培养。

4 创新人才阶段性能力培养

4.1 基本理论的培养

首阶段打基础,多为理论培养,贯穿着整个培养体系。在现代化人才培养方案中,通信工程人需要掌握的重要理论课程主要有电路分析、电路基础、数电模电、低频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技术、DSP开发、微波技术与天线、通信原理、程控交换技术、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通信、光纤通信等。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繁多,理论培养需要由浅入深,由基础引导到深入研究。同类课程相结合,避免纯类发展,电路知识结合单片机培养,进而到深层嵌入式,光纤通信与移动通信方面知识侧重培养[3]。前期理论培养需要进行一些基础性的实验,即一些结合课本的引导性实验,目的为提高同学们的兴趣。基础性实验可以是小硬件制作,简单路由设置等,一步一步深入,进而到功能性电路设计,中型网络设置等。

4.2 开放性实验室建设

对于市场需求,通信工程人才侧重的还是实践能力。开放性实验强调各学科相互联系与渗透,除了注重日常课程实验的开设,还注重自主实验室的建设。课程实验主要为巩固课程理论,为学生更深入理解,而自主实验室是为了学生的创新。在自主实验室并不是完全由学生自己安排,而是由教师进行阶段性的课题安排,再与学生自己探讨与创新,与教师更深层的交流合作。对于通信工程的学生来说,硬件需要基础,软件需要熟练。对于通信网络方面,更需要去深层了解,对每完成一个阶段的课题都应进行一次对成果的评判。对于学生的实验室培养,应该放弃放养式,而是有针对的培养。对于这阶段的培养,在体系上侧重实验的重要性,理论只是为实验的基础,对于每个课程实验进行操作培养与考核,这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强硬手法。对于自主实验室的实施,进行周期学习成果展,对实验室成员的作品,小到小硬件,大到某系统,进行一次评比奖励。评比周期可为半个月或为一个月。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需要强制手段,也需要奖励来鼓励,形成这套体系是培养通信人才的必要手段。

4.3 实践与创新

此类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与创新[4]。通过实验课程与自主实验室的锻炼,大部分学生都应该有了自己一定的专业能力,可以通过校级区级项目及各类相应竞赛为引导进行实践。目前广西教育厅已实施“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这无疑是给学生的实践创造了更大的机会。为此,就是通过各类有实际的项目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运用与创新。积极鼓励学生申请参与项目研究,理论运用于实践。结合创新创业计划,建立以学生项目为主,各类比赛为动力,各类实验室为跳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项目与发明创造的引导,培养成为有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能够流畅地表达观点并具有说服力的通信专业人才,这样能够在企业人才竞争中站得稳。

4.4 社会实习锻炼

校企合作在当今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了,但在多数高校的通信工程专业来说,人才培养与企业对接还是有一段距离。造成多数通信工程毕业生难以出现专业行人才。培养符合企业型人才就需要让学生多与企业接触,多接触社会。这一阶段就是要加强企业联系合作,形成一套完善的校企合作体系,从而逐步形成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校方积极与通信工程专业对口企业进行洽谈,达成协议,互利共赢。这个阶段对于那些迷茫未给自己定位的学生也是一个很好的改造。这阶段是社会生存培养,通过企业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校方给企业淘汰指标,以达到学生竞争来锻炼抗压性。企业给校方培养方向,以培养出更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

5 加强实践教学指导老师队伍建设

优质人才需要好的导师,加强实践教学指导老师队伍建设,也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通信工程是一个很大的方向,在培养人才当中学生兴趣爱好各有不同,在通信工程人才培养中后期需要引导,以上学生更好走向自己追求的方向。通信工程专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研发工程师,多为硬件、嵌入式方面;二类为网络工程师,以网络配置和设计为主。通信工程的多向性注定了通信工程人才的培养需要更雄厚的师资。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上,教师要与学生相结合,在人才培养中后期开始通过专业教师对学生分大类,进行专项培养,以培养更专业的人才。在培养自主创新方面,给学生更好的引导;在校企合作上可以聘请企业的优秀人员与骨干教师合作指导,以形成高质量的人才输送实习方案。教师与企业人员各类人才的研究开发,以培训出优质人才。通过实习的学生可以与企业达成协议,与企业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加上优质的实践教师队伍,整个实践教学才能完善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邱捷,胡增存.国外著名大学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剖析[J].高等工程教育,2004(6):76-79.

[2]雷万忠,季宝杰.电气信息类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6):332-335.

[3]戴波潘,渊颖.电气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70-72.

[4]马从国,倪伟.电气信息类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3):88-89.

作者简介:韦江华(1982-),男,广西柳江人,实验师;林川(1979-),男,湖北汉川人,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