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教育可行性

文化教育可行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教育可行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教育可行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育神经科学:文化适宜性教学:人脑的思维方式;文化差异:脑与认知机制;脑的结构与功能改变;情景加工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2)05-0020-06

一、引言

最近几十年来,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不断扩大,文化敏感性与文化适宜性教学引发了教育研究者的浓厚兴趣。文化适宜性教学强调教学对文化的敏感性,尊重不同背景的学习者与教育者的不同世界观与认识论、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文化多样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适宜性教学的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5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中运用母语》。这一文件高度重视文化适宜性教学。50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报告《多语言世界的教育》《Education ina muhilingual world(2003)》中重申了其对文化适宜性教学的积极态度。200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通过了《联合国关于原住民权力的宣言》,该宣言规定了原住民传承文化的权力,并积极倡导文化适宜性教学,该宣言得到世界上143个国家的赞同。

联合国颁发的这些纲领性文件对于各国政府重视文化多样性。推动教育公平的政策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国际组织的积极倡导下,一些国家的政府部门开始重视文化适宜性教学,例如,美国阿拉斯加“原住民教育联合会”于1998年制定了《阿拉斯加文化适宜性学校标准》,中国也在高中学校推行具有文化特色的语言教学。总之,文化适宜性教学得到国际社会、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从教育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证明文化适宜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理解文化对脑功能与结构影响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对于教育决策与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人脑的可塑性为人类的可教性奠定基础

在人类社会中,文化无所不在。文化之于人就如同水之于鱼一样。Li曾经论及文化在不同的认知层面所发挥的作用,因此在人类思维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她从遗传学、发展科学等多种学科,列举了大量的证据来描述在个体基础上,文化一基因共进化、遗传与神经渐成性、认知与行为层面之间的联结与反馈如何随着不同文化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变化的普遍规律。人脑在生命的早期具有强大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持续终身。生命早期的这种强大可塑性为人类的可教育性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是成人的文化学习经验也同样会影响脑的结构与功能。例如,加拿大邮件分发工人根据由字母(符号表征系统)与数字(数字表征系统)组成的邮政编码来分发信件,成千上万小时的工作经验改变了他们脑中的类别表征,使得他们的数字表征系统与符号表征系统似乎成为—个更为独立的分类表征系统。相同形状的字母与数字在大脑的不同区域加工,这种加工在神经结构上的分离只能是由于经验的影响而造成的,而不是由于进化的作用,因为社会与文化对字母和数字类别的划分具有任意性。与非驾驶员相比,伦敦出租车司机海马后部的空间导航区体积与灰质密度更大,而且随着驾驶经验的增加而增大,这可能是由于成千上万小时的空间导航与城市道路的探索而导致了出租车司机的脑对空间敏感的脑区神经结构的发展。3个月的抛接球学习使得成人两侧的颞中回和左侧顶内沟后部区域变大,老年人学习这一技术也同样表现出脑结构的动态变化。而更为突出的是。2个小时的集中训练会使调节颜色的视觉区域(左侧视觉皮层的V1或者V2区)灰质体积变大。所有这些神经科学的证据都表明。持续性的文化经验会改变脑的结构与功能,进而影响人们加工信息、理解世界的方式。

文化差异也会影响人脑的结构。齐和帕克等旧测量了140名老年与年轻的新加坡中国人与美国人的皮层厚度与密度。研究发现,两种文化的年轻人在脑的体积上基本相等,但是在许多结构上,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现降低的趋势。在皮层的厚度上,与亚洲人相比,美国青年在前额叶以及右侧顶上小叶厚度增加,亚洲人的左侧颞下回更厚。这可能是由于文化的影响而造成的。在老年组间没有差异,部分是因为老年组内部皮层厚度变化增大。研究认为,西方青年前额叶厚度的增加可能是因为西方文化更加关注推理、问题解决、独立思考的文化影响而产生的结果,而东亚文化更加遵守命令和背诵记忆。这一大样本的研究表明,在前额叶、颞叶、顶叶区域的体积上存在显著而可靠的年龄差异。而且。东西方的老年人和年轻人在这一体积上的差异是相同的,表明是强大的生物作用。而不是环境作用,调节了脑的结构。使之随年龄的增长而产生变化。但是。也需要考虑其他解释。比如东西方人的饮食、遗传和环境差异,也可能是这些与文化本身没有关系的因素所造成的影响。另外,由于老年人的经验在样本中差异很大,因此,很难系统地评价随年龄而产生的脑结构的体积变化。要测量这种差异需要非常大的样本以及对文化经验的详细了解。

所有这些研究证据表明。文化经验与文化价值观不仅塑造了人脑的结构。而且也改变着人脑的功能。文化价值观与文化经验作为环境因素的一个部分,同样对人的认知与神经结构、功能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可以说,环境与经验塑造了人的认知结构与神经功能。人脑结构与功能的可塑性持续终身。这种持续性的神经可塑性是人类可教性的基础,“在人类的可教性与人类的可塑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三、文化价值观影响人类的外显行为与人脑的思维方式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南亚等国家在政府推行的教育改革中采用了西方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给这些国家的教师与学生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这一问题,认知科学与神经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哪些证据?尼斯贝特(Nisbett)及同事的研究框架得到了心理学、哲学与神经科学的支持,研究证据包括行为证据、眼动证据与神经科学证据,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对人脑思维的影响提供了科学的证据。尼斯贝特等提出的研究框架表明,东亚与西方的不同文化价值观与信仰对信息加工方式与理解世界的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根据这一研究框架,东亚人在道教与孔子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传承了集体主义文化与辩证思维的哲学传统,因此思维方式表现出整体加工,更关注情景刺激特征,更具有场依赖性,对环境的共变性表现出更敏感的特征。表现在语言的学习中。东亚双语者更关注英语或者汉语的词与词之间的功能或者关系,而较少关注词与词之间的类别属性,体现出一种关注关系而不太注意分类的特点。另外。与英语测试相比,大陆与台湾中国人在汉语测试中更关注关系,而香港与新加坡中国人在英语和汉语的测试中关注关系的程度相同。而西方人,源于古希腊的个人主义哲学传统,强调逻辑思维,表现为基于规则与特征的分析与注意分类的认知加工方式。西方人在还原主义与适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下,继承了个体主义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方式上,更加关注分类信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文化

文化价值观、文化实践与文化产物对人类心理过程的实质性影响在于人们是如何界定自我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认为,一切与自我有-关的事物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自我的一部分,即自我是与自己相关的一切所构成的。自我具有独特性,决定了个体是如何看待世界,如何行动的。我国学者朱滢系统地考查了东西方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层面对自我的研究,发现这三个层面对自我概念的研究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大量的心理学、文化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个体的自我概念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影响。东方亚洲文化塑造了相互依赖型的自我。而西方文化塑造了独立型的自我。相互依赖型自我强调人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自家人(in group memebers)是自我的一部分,自我与非自我的界限就是自家人与外人(out-group memebers)的区分。独立型自我强调自我体现在个体身上,与社会、自然分离。自我与非自我的界限就是个人与他人的区分。因此,西方人的自我概念突出个体的自我,排除自我与他人的联系。从哲学的视角来看,西方人的自我概念突出个体自我的主动性,而在心理学上,西方人的自我概念突出个体自我的独立性。与哲学和心理学的观点相一致,神经科学上则发现西方人的内侧前额叶只表征自我而不表征母亲。而与此不同的是,中国人的自我概念突出个体自我与他人之间的联系。在哲学上,中国人的自我概念强调本我决定自我,自我与他人、他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心理学上,中国人的自我概念强调自我包含着父亲、母亲、好朋友等非常亲近之人;与心理学相一致,在神经科学的研究中发现。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在思考亲密他人(如自己的母亲)的时候,在腹内侧前额叶皮层的激活程度高于西方人,表明东方人将亲密他人看作是自我的一部分,而在判断自我的时候,前额叶内侧和前扣带回激活更强。因此。中国人的内侧前额叶既表征自我。又表征母亲。由此可以看出。西方人的自我是相互独立的。体现了个体主义的观点,而中国人的自我是相互联系的,体现了集体主义的观点。集体主义或者个体主义的价值观对自我判断或者对他人判断的影响会激活内侧前额叶的观点也得到了乔等人研究支持。

东亚人和西方人对自己面孔的识别也存在文化差异。在高、低威胁情境下判断自我面孔和导师面孔的行为研究中,中国被试对自己导师面孔的识别速度快于对自己面孔识别的速度,而美国被试在两种情境中都表现出对自己面孔的优势效应,这表明在相互依赖的集体主义文化中,社会阶层概念对个体的影响(或者威胁)大于相互独立的个体主义文化。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师道尊严的传统文化对个体学生的影响。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也得出了与这一行为研究一致的结论。英国和中国文化背景的被试都能够快速识别自己的面孔,但是英国被试识别自己面孔的速度更快,这表明自己的面孔更容易引起英国被试的注意。而且在对面孔加工的深度方面,两国文化背景也对被试产生了影响。英国被试对自己的面孔进行深度识别,而中国被试对熟悉面孔也会进行深度识别。因此集体主义的文化对中国被试产生了影响。何登等人的研究则更进一步表明,东亚被试接触西方个体主义文化的时间越久,反映西方文化的神经激活模式越强。东西方人这种不同看待自我的方式首先会影响个体与他人的关系,进而会影响个体的态度与行为以及个体在多元文化世界中的交流与合作。

(二)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

在有关西方人与东亚人的思维方式的研究中,神经影像研究与行为研究一致表明,东方人更多地体现出整体思维的特点。而西方人表现为分析思维的特点。有关西方高加索人与东亚人在观察线框刺激材料的研究表明,西方高加索人在绝对判断任务中更精确。而东亚人在相对任务中判断更精确。西方人采用的是关注重要信息(focal information)的分析策略。在这个研究中,西方人关注的是线条,而东亚人则采用关注编码情景信息(即线框中的线条)的整体思维策略pq。与此研究相一致的是,何登等人运用脑成像的研究技术验证了东亚被试与西方被试在判断绝对任务与相对任务时所激活的神经网络。研究发现,东亚人在完成绝对判断任务(与前景无关)时,更多地激活了前额叶一顶叶网络,而西方人则在完成将线条与情景整合起来的任务(即相对任务)时激活了这个网络。这个研究巧妙地运用磁共振技术表明,文化适宜性的任务需要较少的神经资源。而非文化适宜性任务则需要更多的神经资源。这两个研究分别从行为层面与神经机制的层面揭示了文化对思维方式的影响,而且这些研究似乎表明,文化适宜性的任务更有利于认知加工。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文化适宜性的教学任务也将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识别面孔的情绪特征是21世纪的领导者与劳动者所需要的重要技能,而这种技能的形成也会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影响。东亚人在识别面孔的时候。主要看面孔的中央部分。对面孔进行整体加工,而西方人则更多地关注眼睛与嘴巴,倾向于对面孔进行分析性的加工。研究表明。在面孔的情绪识别中也存在着种族优势。与识别异文化群体成员的表情相比,人们识别同文化群体成员的面部表情更准确。文化神经科学的研究证实了行为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在人们识别同文化群体成员的情绪时。与情绪加工有关的脑区激活程度更强。例如。日本人和美国高加索人看到自己文化族群中的成员所表达的恐惧情绪会激活更多的杏仁核区域,这表明对恐惧的反应也会受到文化的影响例。

(三)情景加工与物体加工

东西方人在知觉方式上也存在着文化差异。在东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对物体与情景的关注程度不同,理解的方式也不同。大量的跨文化研究表明,西方人习惯于选择性地注意重要事件(focal events),而东方人更习惯于注意社会与物理环境中的重要事件。西方人对于重要事件的这种选择性关注有助于对这些事件的内在特征进行分析,但是却容易忽视他们所赖以存在的情景。

高等人用磁共振技术将加工物体的脑区与加工情景的脑区分离,发现与物体加工有关的脑区在侧枕叶,而与重复情景加工有关的区域是海马旁回。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简肯斯等人嗍运用适应性磁共振研究的范式,评价不同文化对一致情景与不一致情景的神经适应性。中国被试在侧枕叶表现出对不一致情景的更大神经适应。这个区域是物体加工区域。这说明,由于中国人对整个情景敏感,因此在加工不一致的情景时投入了更多的神经资源,而美国人则似乎没有受到不一致情景的影响,因为他们主要加工的是物体。

四、文化连续体与文化适应的动态性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很多个体无法简单地被归为东西方文化的任何一个维度。东西方文化这两种文化类型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而是处于一个连续体的两端。某一社会的文化类型处于这两端之间的某一点上。从自我到非自我也是一个连续体,每一个体可以在这一连续体上找到一个位置。东方文化中,表征更接近自我的亲密他人(如母亲)的脑区,与表征自我的脑区一致。瑞研究了相依性美国被试的自我解释程度与神经表征的关系。自我解释是指个体思考自我与他人关系的一种方式。自我解释受到文化的影响。强调个体独特性的西方文化环境中的人常常具有典型的独立性自我解释,而受到东亚集体主义文化影响的人常常具有相依性自我解释。该研究发现。处于自我到非自我连续体中较远离西方文化的、具有较高相依性自我解释的美国被试。在自我参照的思维加工中,其内侧前额叶皮质和后扣带回皮质的激活高于母亲参照加工。这可能是因为。自我解释更多地依赖于情景记忆、反思性评价或者心理理论与社会信息的整合来进行自我评价。而不仅仅受到个体态度、信念和行为的影响。此外。东亚文化也可能对自我解释的神经机制产生影响。

文化具有复杂性,文化的有些方面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上表现出稳定性,而有些文化特质则在宏观与微观的时间尺度上表现出动态的发展性。不同规模的人口迁移与个体流动给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带来了新的文化价值观、文化实践与文化信念,是文化变化的主要源泉。生活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人,不管其属于哪一个国家或者文化群体,都能够同时获得与拥有不同文化图式的能力,并能以适合其社会文化环境的方式来思考与行动,根据他们所处的不同的社会文化情景来转换这些文化图式。人类具有在不同的文化中进行心理转换的能力,表现出一种根据文化的变化而动态变化的特征。因此,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单向的、一成不变的,个体具有适应文化的主观能动性。如前所述,东方集体主义文化对应于相依性自我,而西方个人主义文化对应于独立性自我。在这两种文化中(双文化者)成长的人,能够根据不同的文化情景通达不同的自我概念,灵活地改变认知策略。这是因为“双文化者”在这两种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双文化脑。即拥有两套神经表征,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文化环境动态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例如,对亚裔美国人的内隐评价加工表明刚,文化不影响他们的腹内侧前额叶皮质的活动——该区可能与自我信息的自动化加工(觉察有关),但是文化却会影响背内侧前额叶皮质的活动。这个区域可能与评价加工有关。因此,集体主义一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动态地影响双文化者对自我参照信息评价过程中的神经表征,而不影响其觉察加工。这些研究表明,就像多语言学习者可以灵活地在不同的语言间进行切换,在不同的语言共同体中自如地运用不同的语言,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学习者也能够运用适当的认知和神经资源,根据当前情景中不断变化的文化需求而灵活地做出认知反应,或者在不同的文化认知习惯之间进行切换。

五、文化适宜性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感知文化差异与文化沟通的能力

文化储存在人脑中。人脑具有独特的获取文化的能力。如果没有人脑中的神经生物能力,文化就不能发挥作用。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如何培养学习者感知文化差异,在不同文化中有效沟通与工作的能力,进而形成21世纪劳动者所需要的文化智力非常重要。有效的文化沟通能力不仅要理解人们在不同文化中的思维与行动方式,而且还要对不同文化能力的人的神经加工过程进行跨文化的比较。分析跨文化的高效沟通者与低效沟通者之间的神经加工差异,这类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沟通能力。21世纪的劳动者所面临的问题的复杂程度与人的多样化程度更高,而且常常置身于多元文化的环境之中。但是能够获得多元文化的经验并不能保证学习者就具有文化悟性,在多元文化世界中生存,还需要具备协调不同文化群体之间文化差异的能力,这样的学习者才更有能力应对多元文化的环境。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跨文化的感知与沟通能力成为跨文化教育中的重要问题。

在学习者跨文化感知与沟通能力的培养中,文化智力是核心。文化智力是指个体从容应对不同文化并有效发挥作用的能力。美国学者厄利与安根据斯腾伯格有关智力多维度的观点,提出了文化智力的概念模型。文化智力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了心理(元认知和认知)、动机与行为三个维度。其中元认知性文化智力是指个体在跨文化交往中对文化觉知的意识水平,包括促进深层次信息加工的高级认知策略,使得学习者在新的文化环境的交往过程中形成新的解释方式与规则。高元认知性文化智力的人具有战略性思维的能力,倾向于思考跨文化交往中的规则与相互作用。并有条理地进行跨文化的交往。文化智力的认知剖面则反映了不同文化中的标准、实践与传统。包括文化普遍性的知识与文化特殊性的知识以及将自我纳入文化环境的方式,这些都是通过教育和个体的经验而获得的。高认知性文化智力的人往往基于其对新文化中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体系的理解来发现不同文化中人的文化异同。文化智力的动机维度是个体适应不同文化的内驱力与兴趣点。具备了达成目标所需要的情绪、认知与行为能力。具有高动机文化智力的人高度关注跨文化情景,并对自身有效适应不同文化的能力充满了信心。文化智力的行为维度是指个体在与来自其他文化的人交往时所展示的适宜于文化环境的语言与非语言行为。高行为性文化智力的人能够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表现出适宜的行为。如得体的语言,恰当的举止,自然的表情。文化智力的这三个维度具有本质的区别,但都是构成总体的文化智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在文化多样性的环境中协同有效地发挥作用。

文化教育可行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课余文化 课余活动 课堂教学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G6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1-010-01

一棵树的成长不能只靠阳光、水分和泥土,因为它还需要适当的灭虫、施肥、裁剪等,只有给它全方面的呵护,才能长出一课强壮、健康、优质的大树。人也一样,不能只顾着学习、工作、生活,在适当的时候还要学会享受,学会发泄,这样才能平衡身心,才能做一个身心健康、快乐的人。

试问:如果你是一位家长,你愿意你的孩子只成长在一个只有加、减、乘、除的课堂里吗?你愿意你的孩子每天只沉浸在背书、写字、答题的过程中吗?我们要知道:一个人是否优秀,不能只看成绩,而是看他掌握的知识是否全面,看他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限,看他对观察事物是否有独特性、批判性和灵活性等。

一、课余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初看起来是一个很容易答复的问题,但是仔细想一下,却有些困难。”在《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解释其中的一点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在素质教育教育全面推行、新课改全面展开的今天,“以人为本”、“创新探究”、“主动发展”的教育观念已深入民心,那么课余文化也应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即利用课余文化的广泛性、多样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的特点,满足学生的求知、发展和实践的需求,激发学生的活力,有效提升小学课余文化中的积极影响。

二、课余文化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影响

课余文化在学校里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课余活动为主,其次就是成果展示。在开展活动时,学生会通过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项目;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通过自身的参与来完成活动的各个环节;当活动项目结束时,负责老师会协助学生把自己的活动成果用不同的方式向全校师生进行展示。

由此可看出:在课余活动的开始――过程――结束中,学生所扮演的始终是一个有选择权、有自的这么一个角色。我们都知道,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是因为上课集中精神听课的时间短,就是对问题理解的能力较差,我们知道的只是在学生身上的问题,难道我们就一点问题都没有吗?我们思考一下:如果一个学生对这个科目很感兴趣,那他在课堂上集中精神的时间会短吗?如果老师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授课形式,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理解问题的方法,那学生的理解力会永远都这么差吗?

丰富的课余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增长这方面的能力,如语言能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课余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增进学习,而所有的这些能力,经过时间的沉淀,学生就会把它转变为动力,应用在课堂上。

例如:橡棋――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还能在弈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德,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及创造思维,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老师在教给学生棋艺的技巧时,还能培养遵守纪律的自觉性、集中学生注意力等,时间长了,那么学生就会把这种自觉性、注意力不知不觉地都用在各科的课堂上;绘画――曾有一位家长讲到:小的时候学画画太有用了,比如,绘画要求整体观察,我从小做作文就从中得到启发,不管多短的文章,我都能写得完整,我觉得我比同龄人显得聪明,如在课堂做数学题时,我能从数学公式里看到形象,帮助我理解概念,我一定会让我的孩子学画画的。其实每一项课余活动都有它自身的特点,恰恰就是这个特点,将会给不同的学生带来不同的改变,或是提高学习兴趣,或是增强自信心。

三、课余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 均衡发展 精彩人生

有一个学生,因为对画画非常感兴趣,所以参加了学校的画画班,画了一段时间,画不但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学习一般的他现在成了优秀生。课后经了解,他的班主任是这样说的:自从去了画画班,我发现他的思维比以前灵活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比以前长了。在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够说出自己的观点,表扬他之后,他反应沉着,不骄不躁的,成绩自然就上去了。

2. 开拓思路 善于创新

一个经常参加课余活动的孩子,即是一个兴趣广泛的孩子,他的思维都是比较活跃的,而综合能力也会比一般的孩子强。试想一下:在课堂上,经常举手发言,爱提问题的,不一定都是成绩好的学生,但肯定是好学的学生。如果在一节公开课上,除了老师提问题、学生答问题,剩下的时间都是鸦雀无声的,那这堂课如何谈得上是“和谐课堂”、“开心课堂”?我们需要的不是只会考试的学生,我们更需要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善于发掘学生的在各个方面的潜能,比教会一个只会考试的学生更重要。学生的知识面广了,他的想法自然就会多,在课堂上,学生就会有兴趣、有动力去表达,这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弥补不足 发现优势

文化教育可行性范文第3篇

(一)包容学生的个性

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宽容的教学态度是一名语文教师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内心需求,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要有一颗包容和理解学生的心,能客观地面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成绩,在努力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人才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不管是在课上还是课下,教师都要积极地去和学生交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走进学生的内心,消除陌生感和距离感,以便更好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指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是自己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养成经常反思的习惯,对每一堂课都要进行总结和反思,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发现问题及时改进,这样教师的综合素质才会不断上升,在教学中才能更好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

(三)鼓励教师开展特色教学

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调控课堂,然而这种单一的模式会使学生处于一种整齐划一的管理之下。对于个性化教学模式的运用,教师需投入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深入地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特点,所以,要想顺利、有效地开展个性化教学,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化的进步和发展。

(四)因人施教,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由于学生所处的环境、接受的教育以及个人智力地不同,每个学生的个性也不尽相同。这些差异导致学生所表现出的爱好、兴趣也不一样,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一刀切,肯定会压抑学生个性和思维的发展,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限制,造成学生高分低能,将来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所以,教师要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而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和成长,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就是课堂的主人。

二、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意识

(一)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所以,教师不能在课堂上只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运用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培养。比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他们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喜欢大声朗读,有的喜欢默读,有的还喜欢一边读、一边做批注,还有的学生擅长联系课外知识来帮助理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方法,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学生个性化的课外积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依赖教材的教学活动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知识水平借助生活中的实例,把教材和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他们积累更多的课外知识。教师要根据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增加学生对课外知识的积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教材上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积累方式。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教师要把生活中的语文渗透到教学中去,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生个性化的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所具有的个性化思维是实现创新能力的前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以便最终形成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使学生在独立完成的过程中,挖掘出自己内在的潜力。

三、结语

文化教育可行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程性质;母语危机;大学语文;文化期待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1-0167-03

近年来,各界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定位进行了一系列的批判和讨论,这直接影响到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和改革,影响着新一代人才培养基本文化基质的塑造,因为一切课程改革的方案和实践都基于对课程性质的根本认识。

一、从2001年与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

的对比中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再认识

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地位中对语文课程性质做了如下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P6)2011年崭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出台,更突显了其强大的时代认知,其中在第一部分前言中对于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这样认定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P2)从对比中可知:2011年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明显淡化了其工具、理性的一面,而强调和突出了与时代主题相呼应的人文功能和实践现实性。在笔者看来,这一表述的变动说明了当下对语文“人文性”性质的强调和对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的突显,对于从事语文教育的工作者来说,无疑是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语文课程性质讨论的过程,即人们对语文课程认识步步深入的过程,必将促使着语文教育逐渐趋向成熟。老一辈的语文教育家大都把语文课程看成一门工具课和基础课,叶圣陶、吕叔湘等语文教育家们对语文教育的论述大都是从工具的意义上着眼的。但是,今天把语文当作一门纯工具性和纯知识性的课程来看待显然就狭隘了,尤其对面向施教对象是具有一定知识储备、一定独立思维能力和社会意识的大学生而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我们这里所说的语文,是人文意义上的语文,而非工具意义上和纯基础意义上的语文。大学语文应通过语言这个媒介探求文学中的文化和文化中的文学,提高教育对象的人文素质,使我们的学生变成历史意义上、文化意义上、情感意义上、道德意义上的人,从而实现精神成人的目的,肩负起传承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并发扬光大的神圣职责。大学语文由于其课程地位,在大学里一直不被人重视和看好。然而,伴随着大学培养出的人才低素养、低能力、难于适应社会的现状,人们开始反思大学这个输出人才的重要领域自身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的种种缺失。因此,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人才培养最直接相关的人文课程被普遍关注起来,并由此引发了各种讨论。种种讨论都对大学语文地位的重新认定起到了推动作用,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教育、人才输出的关口,其重要的素质教育地位和人文教育价值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或课程所不能取代的。尤其是在目前诸多纷繁的社会现象背后、母语危机的背景下,文化焦虑成为全民综合征,人们不约而同地将希望投射于传统文化,希望从传统中找到解决急症的良药!进而,人们开始思索高等教育求真育人的真本追求,这在大学教育中正是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中心展开的。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根本不仅仅在于其专业能力的高低,更源于深深植根于人性和素养的教育和把握。尤其面对社会文化寻根运动的蓬勃发展、面对母语危机的时代现状,大学语文人文性质的彰显逐渐成为其生存的重要语境之一。

二、从母语教育危机透视大学语文

对彰显人文精神和文化的重要性

“母语危机”是现时代教育各个国家都面临的重要课题,母语教育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尖锐问题伴随经济的深入发展而日益显著起来,而母语危机的文化现象背后则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各方面问题。透过各国的“母语危机”现象我们可以透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以及教育问题。因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中国,绵远几千年的汉语所固有和坚守的领地愈来愈狭小甚至呈现出边缘化趋势。母语危机是文化危机最直接、最重要的表现。当前,母语危机成为汉语研究的课题正是由于其岌岌可危的现状所致。其实,这种现象在亚洲其他经济发达的国家如韩国和日本也已有共识:自己母语赖以生存的土壤日渐衰落,而取而代之则是英语的无限泛滥。面对电脑时代,汉语从应用电脑起就已经自觉不自觉地沦为了英语的附属语。将汉字成功输入电脑,首先要掌握的是学会英文字母和其编排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母语教育与英语教育是截然对立、彼此矛盾的。我们不能把两种语言和文化简单化处理,因为二者不是单纯的此消彼长的关系,一方面英语是世界共同语,我们要与国外经济、文化进行交流,要迈向现代化、国际化就必须学好英语这一重要工具;另一方面汉语是本民族自己的独有文化,我们更要学习、继承、坚守、发扬光大汉语审美的独特领域。在笔者看来,学习英语应关注其工具性的实用特征,而母语则意在其人文性的精神塑造,学习母语有利于正确运用英语发展自身,而学习英语则可更加捍卫并促进母语及其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如何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和地位,将直接影响着语文教育乃至民族母语教育的未来发展。

“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3](P3)从高教司颁行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表述中可以明确,大学语文的基础性课程地位是由其根本的人文性特征所决定的,大学语文课对中华民族未来人才的培养、对民族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甚至对整个高等教育大业都不容忽视。早在1978年,就有学者倡导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用以提高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增强传承本民族文化的信心,提高精神素养和弘扬民族传统。在这个特定的文化焦虑的历史时期,大学语文无疑承担起了这一职责。母语教育是一个极为广阔的范畴,它既包括学科性、专门性或专业性的,连日常生活与交往的各种能力和素养也能囊括。即便如此,母语教育也总有其开展和缠绕的核心范畴:即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对民族精神的坚守。当然,母语教育并不等同于大学语文教育,大学语文教育只是在特定的时期和环境中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实现手段或方式,不同的时期和阶段,不同的人群和环境,母语教育的形式也各不相同。但在大学教育这个特殊的教育情境中大学语文课程则是母语教育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语文的地位和课程设置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母语教育的发展状况。

三、从“中学语文”与“大学语文”

的差异积极发掘其人文教育功能,

使之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文化期待

大学语文教学和中学语文教学虽然在教学方法上也有许多借鉴,但其有本质的不同。一是目标指向不同,具体表现为中学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以传授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为目的和重点;而大学语文更注重于思想的传输、情感的解读、写作方法的探讨和学生各种实践能力的培养之上;二是教育追求各异,中学语文以应试和升学为目的,呈现出强烈的功利性特征,而大学语文则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塑造文化精神和性格为最终目标,突显出其人文性特征。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感受到:大学语文更注重的是在学科工具性的基础之上去彰显人文性,去铸就语文的精神素养,从而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文化期待——传承并发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

(一)明确大学语文的根本性质和根本任务

大学阶段是人结束学生生活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大学生是中华民族进一步发展的中坚力量,因而更应关注其人文精神和价值观的引导。大学语文与语文是具有种属关系的两个概念,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仍以语文课程的性质为成长和存在根基,大学语文所处的位置,使得它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关系最为直接、最为紧密,“它与民族文化的根本血脉相连,密不可分,除了语言技能的传授,更担负着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民族文化素养的人,塑造民族文化的心理认同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者的功用。”[4]可见,明确大学语文的根本性质和任务是进行正确有效的大学语文教育乃至整个大学人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二)集中精力和专家统一编写权威性教材,确定一个适合的文本让大学语文教育有章可循

一部具有针对性、现实性、科学性、文化性的,适合大学教育需要、能有效推进文化传承和发展、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大语教材是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伴随着社会和教育界、文化界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对大学教育的忧虑,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在编写大语教材上进行了诸多有益、积极的尝试,使得大语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呈现活跃态势。其中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大学语文》得到了最多认可和关注。“目前在各高校较为流行的大学语文教材就有数百种之多,各自为战让大学语文本身少了些权威感。”[5]因此,名副其实的权威性大语教材是实现大学语文教育目标的前提条件和现实依据。

(三)从政策的高度去规范大学语文教育的实施,使其尽快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如何抉择我国的语文课程的总取向,这种严肃的问题,单从语文教育研究的层面来讨论乃至争辩,恐怕是不会到位的;语文课程面向何方的抉择,要取更广阔的视野来关照,需要放置在教育政策研究的层面来慎重把握。”[6](P80)从政策的高度去规范大学语文教育的实施,把对大学语文教育的认识上升到整个母语教育的层面去认识,是实现大学语文教育文化期待的重要保障。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大学教育工作者的坚持和创新都有待于一个宏观大环境的营造和支持,充分的学术自由和政策导向是使得大学语文教育走出低谷的坚强后盾,否则再优质的教材也会因失去保障而无法充分诠释其真谛。对于大学语文通过何种方式去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问题,有人建议以英语四、六级等级测试的标准模式对母语水平进行考核等,诸如此类的意见和方法都在不断探寻当中。但是,面对目前的母语存在状态和现阶段语文教育的突出问题,我们将不得不以积极的态度客观分析、紧迫的热情积极探讨,真正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出发思考问题。当前,教育部相关部门已下发文件,强调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应予以关注和加强,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也再次强调了传统文化的地位。从此出发,相信“大学语文”的教育使命及其所肩负的文化期待将会得到切实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李景阳.语文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许秀清.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独特功能及学科定位[J].学术评论,2005,(S1).

文化教育可行性范文第5篇

语文课本来应该是最为生动,对学生最有吸引力的一门学科。可是,为什么长期以来却不受学生欢迎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语文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照本宣科,偏颇地仅以讲授课本知识点为中心,忽视了课堂教学的外在形式。同时,也忽视了个性化教学的意义,从而使得本该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变得枯燥乏味。语文教学讲究艺术性,而富于个性魅力的语文教学无疑是形成教学艺术的一个基本途径,也是避免学生厌学语文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是教书匠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区别。

如果我们承认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个性化教学便无法回避。贝多芬雄浑大气的曲调是他别具风格的个性所致,而同时代莫扎特音乐的幽雅、细腻也是其个性使然。同样的道理,有的语文老师长于写作,有的长于朗诵,有的语文老师还能懂得些绘画或者是音乐知识,甚至还能画点像样的作品。这些都是可以提倡的教学个性,在语文教学中都有用武之地。举个简单的例子,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典型人物,如果语文老师能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相当的认识,那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孔乙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就不会仅仅是一个穷困潦倒、迂腐的单薄形象,他们对于人物的把握反而会更加深刻。由此可见,教师的个性对于教学艺术有多么重要。

如果承认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主体,那么,为什么不充分肯定语文教师的个性呢?一位新加坡总理曾经说过:“我们就像一块漂流的浮木,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缺乏把自己国家和别人区分开来的独立个性。”一个人,一个老师何尝不是如此。实际上,个性有益于教师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最直接的是发展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我意识,没有自我意识的生命个性是难言自我创造精神的。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大多数是作家个性化的东西,语文老师完全可以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可以用自己的个性进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教师的个性来自于教师对于教材的独到见解,对学生的了解和自信。尽管不能说教师的个性尽善尽美,但没有缺憾又哪来艺术呢?

语文老师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去发展并形成鲜明的教学个性,这才是一个语文老师课堂艺术生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