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无机化工生产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在大一首先进行化学与生物物料识用,对工厂生产过程缺乏系统了解,这需要在后面的生物化工综合实训中加强实践动手操作。“生物化工生产运行与操控”是为化工学院生物化工工艺专业配置的生产技术类专业课程,学习情境以典型生物化工产品生产工艺、流程、装置和生产操作技术等知识和技能组成。为此选择学生在生活中的啤酒和化工中常用试剂乙醇的生产过程作为实训项目,这两个项目不仅是生化过程的典型案例,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其生产过程的兴趣。以淀粉为原料的酒精生产过程,学生可以学习菌种扩大培养、糊化、糖化、发酵、精馏等多个工序,操作空消、实消、发酵罐控制系统,精馏等。在啤酒的发酵过程中,学生能够进行低温发酵,变温控制、吸附过滤等操作,达到了以情境学习,项目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消化。
2工程化、职场化、生产型的工学结合实训平台建设
2.1菌种扩大培养按照无菌要求建设无菌操作室,缓冲更衣间、传递窗,采用消毒剂和紫外灯消毒,在无菌操作台中进行无菌操作。培养室配置了光照培养箱和恒温震荡培养箱,能够进行各类微生物培养。可开展微生物形态观察、微生物计数、菌种扩大培养、菌种分离纯化等实训。本系统除了空调净化系统缺陷外,其他均按照生产实际建设。
2.2酒精生产线建设酒精生产线按照淀粉质原料生产工艺,如图1所示,在发酵罐内采用双酶法进行淀粉的糊化、糖化,配置两级种子培养发酵罐,发酵结束后,对发酵液进行过滤和精馏,通过精馏可获得医用酒精或工业酒精。此系统除了能够满足酒精发酵外,还配置空气净化系统、溶氧电极、pH电极、补料系统等,能够进行其他生化产品的好氧发酵。公用工程建设了一套空气压缩系统、蒸汽发生系统,能够同时满足整个实训室发酵罐系统需求。
2.3啤酒生产线建设啤酒生产装置包括糖化锅(煮沸锅)、啤酒发酵罐、麦芽汁过滤系统、板框过滤系统。该系统直接采用麦芽粉进行糖化、过滤、麦汁煮沸、酒花添加、低温发酵、过滤等操作,满足啤酒酿造工艺要求,如图2所示。啤酒发酵采用低温发酵,设置主发酵温度9~9.5℃(上限10℃,下限9℃),主发酵结束后,以2℃/天的速度降温至4℃,后保持24小时,2℃分4次降温,每次0.5℃。最后以3小时/℃的速度将发酵罐降温至1~1.5℃,保持此温度3~5天(贮酒)后,最终获得鲜啤酒。
3使用实效
3.1学生实训学生在该实训平台中能够进行基础的微生物功能与应用实训、生物化工生产运行与操控综合实训以及相关制药专业生物化工技术综合实训,学生能够熟悉培养基配制、微生物培养、微生物纯化、染色、形态观察、计数等操作,在发酵系统方面,熟悉发酵过程工艺参数控制、生产工艺流程、公用工程。该实训平台能够满足学生实训需要,学生职场化氛围浓厚,普遍反应较好。
3.2教师科研在该实训平台基础上,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申请并建设了一个省级工程研发中心-江苏省生物环境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在与精细化工综合实训平台共享的基础上,成立了两个科技服务团队,完成了近十项校企合作横向课题,进行了“生物生产运行与操控”课程改革,完成其精品课程建设。实训平台为本专业教改和科研服务,所建设的仪器设备要能够满足教师进行科研的需求,为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进行科研试验提供物质保障。同时,实训平台为师资队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石,特别是为“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了物质保障。
4结语
关键词 花生;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河南南阳
中图分类号 S56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036-01
南阳是河南省花生的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保持在13.3万hm2以上。近年来,南阳市花生生产中大力推广了良种、地膜覆盖、垄作等农业新技术,花生产量逐年提高,但由于在花生生产中超标准使用化肥、农药和生长调节剂等,造成品质下降。因此,在南阳市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1 严格选地,区域种植
要选择地势平坦、理化性状好的轻壤或砂壤地,地力要求中等以上,土壤pH值6.5~7.5,全盐含量不高于2 g/kg,旱能浇、涝能排、不内涝、不高燥的生茬地或轮作倒茬地块。符合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环境要求,实行连片种植[1]。
2 选用优良品种
要选用审定推广的优质抗病、抗逆性强、高产、符合出口要求的豫花14号、远杂9102、鲁花6号、濮花17等优良花生品种,不选用转基因品种。播前15 d,将花生种子带壳晾晒2~3 d。播前3~5 d剥壳,结合剥壳分级,去掉杂果、虫果、秕果、烂果、霉果,挑选粒大饱满、色泽鲜艳的一级种子备播。用适时乐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的0.3%进行包衣,用生物磷钾肥15 kg/hm2拌种。
3 精细整地,增施肥料
准备播种花生的田块,在秋作物收获后,秋耕或冬翻20~30 cm,做到无漏耕、无坷垃、耙匀耙细、上松下实。结合秋(冬)耕施有机肥30~45 t/hm2,培肥土壤,耕后耙地保墒[2-3]。春花生和夏直播花生在播种前要耙匀后起垄,要求垄顶平、垄坡陡,垄距80~85 cm,垄顶宽55~60 cm,垄高10 cm,易于机械化操作。起垄时将尿素75 kg/hm2、标准过磷酸钙225 kg/hm2、硫酸钾90~120 kg/hm2一次施入。腾茬较晚或墒情不足的夏直播花生要抢墒铁茬播种,实行免耕种植。春花生根据不同实际亦可平地种植。
4 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一般南阳市春播花生在4月下旬播种,夏播花生要力争旱播,时间不宜超过6月10日,要求6月15日前播种完毕。播种时深度掌握在3~4 cm,用种量135~180 kg/hm2,密度大小根据土壤肥力、墒情等因素适当增减,一般春播花生栽12.0万~13.5万穴/hm2;夏播花生(麦后直播)栽13.5万~15.0万穴/hm2,每穴播2粒种子。春播地膜覆盖种植实行机械化地膜覆盖覆土引苗技术,按上述起垄标准操作,每垄种植2行花生。无机械化条件的实行人工开穴点播,播后覆膜[4]。覆膜花生要根据天气情况在适播期内足墒播种。春、夏直播花生亦应实行机械化播种或人工播种,密度大小根据播种季节、土壤肥力、土壤墒情及品种特性适当增减,一般用种量135~180 kg/hm2,播种深度3~5 cm。
5 加强田间管理
5.1 破膜放苗
地膜覆盖花生在子叶出土并张开时先将膜开一小孔引苗出膜,并在破膜处覆土封口。植株见绿叶后选晴天在早晨或傍晚放苗。
5.2 查苗补种
花生齐苗后及时进行查苗补种。要催芽补种或在地头行间种些预备苗,补种力争早期完成。
5.3 化学除草
花生播种后要及时喷施播后芽前土壤处理剂,可用50%乙草胺1 125 mL/hm2+扑草净750 g/hm2或50%普杀特水剂1.5 L/hm2对水900~1 125 kg/hm2对地面进行均匀喷洒,地膜覆盖的在施药后覆膜。没有实施芽前处理或芽前处理不理想的花生田块可在花生出苗后用精禾草克、精盖草能等在杂草三至五叶期喷雾除草。
5.4 中耕培土
一般可中耕2~4次,第1次在齐苗后结合清棵(尤其是春花生)进行,中耕要浅,注意不要压苗。第2次在清棵后15~20 d结合平窝进行,要深锄细锄,行间深,穴间浅,同时培土封窝,防止压枝[5]。第3、4次在果针入土前或刚入土时进行,浅锄细锄,创造下针结果适宜条件。
5.5 防旱和排涝
足墒覆膜花生和足墒露地种植花生,苗期一般不需浇水,欠墒播种或苗期过于干旱的应浇水救苗。花针期和结荚期需水较多,遇旱应及时灌沟润垄,确保果针及时入土和荚果充实膨大,要小水细浇,忌大水漫灌。花生生长中后期(饱果成熟期),雨水较多,应及时防水排涝,严防沤根烂果。
5.6 防止徒长
花生下针后期至结荚前期株高超过40 cm时可人工去顶,即用手摘掉花生主茎和主要侧枝的生长点。禁止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6 综合防治病虫害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加强预测预报,做到适时适期防治和合理用药,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用药,禁止在病虫大发生后期大剂量喷施农药。防治蛴螬、种蛆等地下害虫用白僵菌剂15 kg/hm2,或48%乐斯本乳油3 L/hm2与细沙15 kg/hm2拌匀,顺播种沟施于沟内。防治蚜虫用灭蚜威菌剂3 750 mL/hm2,或25%阿克泰水分散颗粒剂5 000~10 000倍液对水喷雾。防治棉铃虫等害虫可在幼虫3龄前用阿维菌素49.5~60.0 g/hm2或速得利3 750 mL/hm2对水900~1 125 kg/hm2喷雾;成虫在盛花期前用0.1%草酸喷洒植株,每隔5 d喷洒1次,连喷3 d。防治花生叶部病害可用中生菌素300 mL/hm2或井冈霉素150 g/hm2对水进行叶面喷洒。
7 适时收获,及时晾晒
当植株表现衰老,顶部停止生长,花生饱果指数达到60%以上时,就应收获。南阳市春花生一般在9月中旬成熟,夏花生在9月中、下旬成熟。收获后先在田间带果晾棵,半干或全干后再摘果,以免花生捂霉,杜绝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几率。花生全干后及时入库,按无公害食品要求妥善保管[6-7]。
8 参考文献
[1] 潘丹英.无公害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科学种养,2012(3):17-18.
[2] 齐卫,马甲营,黄晓伟,等.花生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05(3):47-48.
[3] 刘克钊,陈捍军,黄梅芳.花生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11):29-31.
[4] 杨军庆,耿建军.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种业导刊,2012(3):19-21.
[5] 王彩霞.花生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J].现代农业科技,2013(10):30,37.
关键词:无公害;菜花;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S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87-1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菜花的生产栽培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18406.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GB/T 18407.1-200l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3术语和定义
它是利用德惠市适宜的气候特点,对菜花进行栽培的一种生产方式。
4产地环境
菜花栽培应选择壤土或粘质壤土,并符合GB/T18407. 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的规定。
5无公害栽培措施
本条款未规定的栽培措施应按常规措施进行。
5.1种子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耐贮运、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种子质量要符合DB 3703/003-2005《无公害蔬菜生产投入品使用准则》。禁止使用转基因菜花品种。
5.2育苗
5.2.1苗床准备选地势平坦的地块作为育苗场所,用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作育苗土,育苗土的厚度一般在15~20厘米。整平苗床,每亩施N、P、K复合肥5~10公斤,翻入苗床,混合均匀。
5.2.2种子消毒用热水烫种,烫种的温度一般为50℃~55℃,边浸边搅拌,浸烫10分钟,然后立即将种子放入冷水中,浸泡3~4小时,催芽备播或直播。
5.2.3播种及苗期管理于5月上中旬播种,露地育苗,播种后科学合理地搞好苗期水分和温度管理。播种后用树枝或麦秸覆盖苗床保湿,白天20℃~22℃,夜间10℃~12℃,苗床保持见干见湿。其他管理同常规。
5.3定植
5.3.1施足基肥用有机肥作基肥培肥地力。常用的有机肥种类有猪圈肥、鸡粪、人畜肥、堆肥、饼肥等。有机肥在使用前必须进行高温发酵,杀死和降低有害病菌、虫卵。一般每亩使用优质圈肥5~10立方米或鸡粪5立方米,饼肥、堆肥农户可根据情况尽量使用。
5.3.2整地起垄耕翻土壤使肥土均匀后起垄,垄高15厘米。垄距为早熟品种50~55厘米,晚熟品种60~65厘米。
5.3.3定植时间于6月中旬当幼苗5片真叶时定植。
5.3.4定植密度因品种而异,株行距为早熟品种30~35厘米×50~55厘米,晚熟品种为40~45厘米×60~65厘米。
5.3.5定植方法带土块定植,定植后浇水缓苗,促使其加快成活。
5.4田间管理
5.4.1肥水管理定植后可根据各时期天气、苗情状况,随时进行合理的肥水管理,促其根深叶茂。在花芽分化开始,腋芽产生至花蕾出现,须加强肥水管理,一般追肥3次,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浇水应根据天气变化与土壤含水量的情况灵活掌握。
5.4.2肥料的施用菜花在整个生长期,纯氮的使用量每亩应小于10公斤,每次的纯氮使用量每亩应小于6公斤,氮肥要深施7~10厘米,追肥要少量多次。钾肥在菜花上用量较大,要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增加追施钾肥。菜花还需要硼、锌等微量元素。缺硼会引起花球开裂并出现褐色斑点、带苦味。锌可以提高菜花的抗病、抗热性能。所以在生长中后期应叶面喷施0.1%~0.5%的硼砂和硫酸锌溶液2~3次。肥料的使用要符合DB 3703/003-2005《无公害蔬菜生产投入品使用准则》。
5.4.3花球遮阳花球需要遮阳,否则在烈日直晒下会变老黄化,影响花球质量。遮阳的方法是当花球8~10厘米大小时,从本植株上选一个较宽大的外叶,向花球方向折断,覆盖花球,也可用干净的青草覆盖。
5.4.4降温生长的菜花应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降温。方法一是与高秆作物间作,二是支遮阳网。热雨过后一定要涝浇园。
5.4.5采收一般花球现蕾后1个月左右即可采收。采收的标准是:花球充分长大,洁白平整,边缘不散。菜花必须及时采收,否则易散球或黄化,影响品质。收割时在花球下带1~2片叶子割下,可以保护花球,便于包装运输。
5.5病虫害防治
5.5.1防治原则以无公害栽培为基础,优先使用农业措施、生物措施、物理措施,科学合理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5.5.2农业防治清洁田园,在菜花定植以前,将上茬的作物残体清理出播种地块,以减轻病原菌、害虫、虫卵的残存量;选用抗病品种,轮作换茬。早熟品种用“夏银花”、“白峰”等,晚熟品种用“同本雪山”。每2~3年与其他作物(非十字花科)实行轮作。利用晒种、温烫浸种等方式处理种子,杀灭或减轻种传病害。
冬春栽培:9―12月播种育苗,10月一翌年1月定植,翌年1―5月采收上市。
夏秋栽培:4―6月播种育苗,5―7月定植,7―10月采收上市。
二、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耐贮运、商品性佳、适应市场的品种,如南海王子318、319,琼茂5号,茂椒四号、五号等。
三、苗床及种子处理
1 育苗设施
根据季节、气候条件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育苗设施,同时还应配备一些遮阳、保温、保水的设施,最好采用穴盘育苗和工厂化育苗,并对育苗设施进行消毒处理,以创造适合秧苗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2 营养土的配制
因地制宜地选用无病虫害源的田土、腐熟农家肥、草木灰或椰糠等,按体积比为4:3:3配制成营养土,每立方米营养土加入三元复合肥1kg。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均匀装入营养盘中。
3 苗床消毒
每平方米苗床用福尔马林30~50mL,加水3L,喷洒,用塑料薄膜闷盖3d后揭膜,待气味散尽后播种。
4 种子处理
温汤浸种把种子放入50~55℃的温水中,并不停搅拌,待水温降至40℃时浸种4~5h。
催芽:浸种后的种子捞出洗净后,在室内除去表层水分,置于30~33℃下恒温保湿催芽。在种子尚未发芽前,必须注意每天用清水擦洗种子一次,以除去种子表面粘液,防止种子发霉腐烂,促进种子早发芽。
四、播种
根据辣椒种植的密度,每667m2大田种植3000~3500株,用种量约40~50g。
当催芽种子70%以上露白即可播种。播种前先浇足底水,水渗下后每穴播1粒出芽种子,并用营养土覆土2cm,铺平苗床面,然后用稻草盖床面6~8cm,喷湿稻草,或用遮阳网覆盖于苗床上,70%幼苗顶出土时撤除覆盖物。
五、苗期管理
1 出苗期管理
从播种到2片子叶微展即称为出苗期,需4~5d。管理上应控制好出苗期的温度在22~26℃之间,高、低温限界分别为30℃和18℃。
2 破心期管理
从子叶微展到第一片真叶微展称为破心期,需3~4d。此期的管理关键是由促转为适当的控,保证秧苗稳健生长。
加强光照。在保证幼苗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尽可能使幼苗多见阳光,也就是在白天9时至18时要撤除覆盖物,早晚覆盖。
降低湿度。床土湿度应控制在持水量的60%~80%为宜。
防治猝倒病。辣椒幼苗破心期是突发猝倒病的敏感时期。发现病苗应立即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2%普力克水剂3000倍液。
3 旺盛生长期管理
幼苗破心期后进入旺盛生长期,需15~20d。在管理上要体现出促中有控、促控结合。
确保生长的适宜温度。白天气温20~25℃,地温16~18℃;夜间气温15~18℃,地温可降至13~14℃。在冬春的寒潮期间育苗,仍必须用小拱棚塑料薄膜覆盖苗床。
尽可能增加光照,提高幼苗光合生产率。
保证水分和养分供应。每隔一天浇水一次,不要使床土“露白”。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多,以防床土过湿而导致病害发生。结合浇水,每7~8d浇水肥一次,以三元复合肥为主,浓度为0.2%~0.3%,浇后及时喷净水,防止烧苗。
防治立枯病。幼苗的中后期易发生立枯病。常选用的药剂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适时松土,促进幼苗根系生长。
4 炼苗期管理
在定植前3~4d应进行炼苗。主要措施有:揭除覆盖物、控制肥水和喷抑制剂等。
六、整地与定植
1 整地
整地时,每667m2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kg,三元复合肥50kg,尿素30kg,过磷酸钙40kg,饼肥30kg。过磷酸钙、饼肥混合农家肥一起沤熟。基肥的施用量占辣椒总生长期肥料用量的2/3。畦宽为1.2m(包括沟),畦高为30~50cm,长度以实际大田的为准。
对于水源紧缺、杂草滋长、土质偏砂、温度偏低的地方,最好实行地膜覆盖栽培。覆膜时,尽可能选晴天无风的天气,地膜要紧贴土面,四周要封严盖实。
2 定植
定植时间主要依据苗龄的大小而定,以晴天下午定植为宜。采用双行单株种植,株距为30~35cm,每667m2种植3000~3500株。定植当天的早晨或前天傍晚应对椒苗进行浇水,以免取苗时伤根。取苗时,尽量多带土,少伤根,切勿折断叶片。大小苗分级分区定植,以利于定植后的农事管理。穴盘育苗,取苗时营养土尽量保持完整。覆膜栽培,定植时,破孔尽可能小一些,以免风大时掀膜。
七、田间管理
1 肥水管理
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5~7d后浇一次“缓苗水”。当缓苗生根时,适当控制水分,以促进根群深扎土层,减缓地上部分生长,促使植株矮壮,起到蹲苗的作用。此时可轻施一次“提苗肥”。每667m2用三元复合肥10kg、尿素5kg昆水浇施;初果期配合灌水重施一次“挂果肥”。每667m2用三元复合肥40kg、氯化钾或硫酸钾10~15kg,宜开沟深埋。保证植株生长和果实膨大的双层需要,更有利于提高早期产且.盛果期配合灌水巧追2~3次“壮果肥”。每次每667m2施三元复合肥10kg、氯化钾或硫酸钾5kg。一般采收1~2次追施一次壮果水肥。
对于地膜覆盖栽培,前期不便根部追肥,以重施基肥为主。缓苗后的“提苗肥”仍不能忽视。以后的追肥以叶面追肥为主,主要采用生物有机肥,根据需要宜交替使用。
土壤微量元素缺乏的地区,还应针对缺素的状况增加追肥的种类和数量。
2 中耕除草与整枝
对于露地栽培的,为防止表土板结和杂草丛生,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最好是每浇水二次要中耕一次。第一、二次中耕宜深,有利于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促进根系生长;中后期中耕宜浅,以尽量减少根系的损伤。
初果期后,为减少营养消耗,需摘除双杈枝以下的腋芽和老、病、残叶。
3 保花保果
防止辣椒落花落果的主要农业措施有:选用抗病、抗逆性(耐高温、低温及耐寒、耐涝)强的品种;合理密植,适当进行植株调整,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群体结构;根据植株生长发育的需要,合理配合N、P、K施用量;加强水分管理,防止土壤过干或过湿,及时防治病虫害。
4 采收
根据市场要求及时采收,以保证产量与品质,一般早期应尽量早采。
5 病虫害防治
(1)主要病害和虫害
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
田间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疫病、灰霉病、枯萎病、炭疽病、疮痂病。
苗期主要虫害有:蚜虫、地老虎、黄守瓜等。
田间主要虫害有:蚜虫、地老虎、蓟马、棉铃虫、茶黄螨、潜叶蝇、甜菜夜蛾。
(2)农业防治
针对主要病虫控制对象,选用高抗多抗的品种;实行严格的轮作制度,与茄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深沟高畦,覆盖地膜;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及时清洁田园。
(3)物理防治
覆盖银灰色的地膜可驱避蚜虫;温汤浸种杀死种子表皮部分病菌。
(4)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积极保护和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
生物药剂:多采用植物源农药藜芦碱、苦参碱、印楝素等和生物源农药如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BT粉等防治病虫害。
(5)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
猝倒病、立枯病:72.2%普力克水剂,1500~2000倍喷雾,安全间隔期7d。
灰霉病、早疫病:50%速克灵粉剂,1500倍喷雾,安全间隔期7~10d。
病毒病:8%菌克毒克水剂,1000倍喷雾,安全间隔期5d。
疫病:50%安克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喷雾,安全间隔期7d。
2013年4月11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组织的国家“十二五”863计划“智能化植物工厂生产技术研究”项目启动会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举行。科技部农村司郭志伟副司长、许增泰处长,科技部农村中心张辉副处长、蒋大华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刘旭副院长、科技局陆建忠副局长,项目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汪懋华院士、李天来教授、赵春江教授、李晋闽研究员,以及各课题组代表共计70余人出席了启动会,会议由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梅旭荣所长主持。
中国农业科学院刘旭副院长首先代表对项目的启动表示热烈祝贺,对科技部选择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项目首席专家单位表示衷心感谢,并简要介绍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近年来在植物工厂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工作基础,表示中国农业科学院将以项目启动为契机,将尽可能提供一切必要条件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科技部郭志伟副司长认真听取了项目的总体汇报,充分肯定了项目的总体部署,尤其是项目管理过程中设立咨询专家委员会的做法,同时对项目提出了殷切希望,指出该项目是科技部第一次将“智能植物工厂”列入863计划,体现国家对植物工厂高技术研究的重视,希望项目团队抓住机遇,凝练目标,突出重点,潜心研究,协同攻关,争取出标志性的重大成果。
项目首席专家杨其长研究员概要介绍了项目背景、总体目标、研究内容、课题设置和具体部署,项目设立的七个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各自课题的具体内容与实施方案,咨询专家分别对各课题的执行方案进行了有针对性地的指导,启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据悉,该项目是国家首次将“智能植物工厂”高技术研究列入863计划,共设立七个课题,涉及植物工厂的LED节能光源、立体无土栽培、光温耦合节能环境控制、营养液调控、基于网络的智能管理以及人工光植物工厂、自然光植物工厂集成示范等方面,全国共有20多个优势科教单位和企业的160多位专家参与,项目的国拨总经费达4611 万元。该项目的设立对推动我国植物工厂高技术的发展以及设施园艺产业的科技进步都将会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