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稻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排灌泵站;现状;措施
Abstract: Engineering management of pumping sta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solving the major problems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urban water supply, energy shortages, ecological deterior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etc..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mall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umping station of my county status,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Key words: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umping station; current situa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U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的机电排灌泵站,在解决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当今三大水资源问题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区域性抗旱排涝的重任,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生态水利”、“环境水利”、“资源水利”、“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具体体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好泵站管理工作对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发和利用生态旅游、保护和改善水资源水环境的作用将会更加突出, 意义也会越来越大。
一、我县排灌站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现状
(一)排灌站的地位和作用
排灌站是我县抗旱灌溉、防洪处涝和构筑水安全的重要水利工程设施,从兴建第一批排灌站到现在已历经50年的时间,为实现我县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排灌站的发展历程
我县第一批排灌站兴建于1959年,主要目的是排涝,大都兴建在低洼易涝地区,总数为11处。由于当时技术水平低,缺乏经验,没有很好发挥作用,后经改造仅保留5处。1964年为了实施生物治涝(即改种水稻)措施,共兴建排灌站17处,次年15万亩水稻平均亩产获得250公斤的好收成。随着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到七十年代又兴建了近50处排灌站,排灌站配套渠系也得到逐步完善。八十年代初又兴建5处,总数达到78处。
排灌站的发展历程,受降雨量大小年、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管理模式的变化影响很大。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及六十年代的连续洪涝灾害,迫使人们兴建排灌站,改种水稻。当时的农村经济为村集体经济,农田灌溉、排涝完全依赖排灌站统一进行。
进入八十年代,特别是九十年代,逐步进入枯水期,水稻面积逐渐缩小,种植结构发生变化。农村经济也转为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村集体经营组织薄弱,几个农户联合打井使用潜水泵灌溉形成主流。使大部分排灌站的作用不能发挥,甚至被遗忘,部分排灌站配套渠系也遭到人为破坏。
跨入二十一世纪,同时也进入了丰沛的雨水期,这时人们才发现原有的沟渠不畅、排灌站机电设备被盗、输配电线路不通、电机未进行保养、机坑淤积严重、管理房不能居住等等。田间积水严重,不能及时排除,内涝成为影响夏秋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如:2004年8月26日至28日全县平均降雨194.2毫米,最大232毫米,东鱼河曹庄水位37.7米,新万福河湘子庙37米,孙庄36.4米,其他河道36米,成灾面积64.2万亩,绝产面积23.5万亩,倒塌房屋1952间,积水村庄408个,冲毁乡村柏油路12公里,直接经济损失6.1亿元。2003年、2005年都有较大程度的损失。到目前内涝问题仍不能得到根本解决。
(三)排灌站的目前现状
1、影响排灌站有效运行的因素。造成排灌站目前现状的因素有多种。一是人们的思想麻痹,认识不够,降低了排灌站的使用率。六、七十年代的连续内涝兴建了排灌站,人们认识到位。九十年代的持续干旱,排灌站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大大降低了排灌站的使用率。二是经济体制发生了转变,统一组织管理有了难度,降低了排灌站的使用率。由于国民经济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农村经济由集体统一组织经营转为家庭承包责任制,同一地块作物种植不同,统一组织灌溉产生了困难,又大大降低了排灌站的使用率。三是水资源的匮乏,技术的进步,降低了排灌站的使用率。水资源的匮乏,节水意识的提高,大力推广农田机井灌溉和节水技术,排灌站灌溉的浪费现象凸显出来,又大大降低了排灌站的使用率。四是管理不到位,设备设施完好率低,大大降低了排灌站的使用率。我县在排灌站的管理上,采取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管理经费有乡镇解决。而排灌站多数集中在北部乡镇,如胡集19处、卜集16处、高河13处、金乡镇11处、羊山8处,日常维护费、看管人员工资也是不小的开支,加之乡镇财力困难,造成人员经费、电费、维护费等不能及时解决,管护人员落实不到位,机电设备被盗严重。如卜集16处排灌站中有11处机电设备设施先后被盗,其中有3处被盗两轮,直接损失在100万元以上。从而,又大大降低了排灌站的使用率。
关键词:水稻;栽培方法;氮素;吸收利用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各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农业也得到很大的发展,水稻种植也有很大进步,水稻产量有很大提高,有效保证了社会的正常运行。但是水稻生产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水稻的施氮水平不断提高,氮素的使用效率不断降低,这就增加了生产的成本,造成水土污染等问题,过量氮肥的使用对环境生态也造成很大危害。为了使利用氮素的效率得到提高,就需要不断加强研究,比如,免耕,这是指在没有经过翻耕的土地里直接栽种,具有节省时间和成本,安全、生态以及高效等优点,是水稻栽培的重大改革。而且,在免耕和常耕的l件下,水稻利用吸收和分配氮素的情况具有很大差异,所以本文以具体实验为例,对不同栽种方式水稻对氮素进行利用吸收和分配的特性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二、材料和方法
1.实验设计。实验所需土壤来自免耕的水稻田,分为两次,第一次土壤的pH是6.19,有机质为24.5g/kg,全氮是1.2g/kg,速效磷为26.1mg/kg;第二次土壤的pH是6.35,有机质为18.2g/kg,全氮是1.1g/kg,速效磷为21.1mg/kg。供试的15N尿素氮含量是46.7%,丰度是10.25%。设计一套田问模拟渗漏装置,把渗漏桶垂直放在自然田问土壤上,使用小刀沿着渗漏桶边缘切割周围土壤,在所削土柱略大于渗漏桶时,就把渗漏桶压进土壤内。桶直径是30厘米,高度是50厘米,在土壤的高度距离桶端10厘米,也就是采土的深度是40厘米时,将原状装好土壤的桶取出,然后在桶的上部放入细砂和鹅卵石,然后把装好原状土壤的渗漏桶置上。
这一实验有四种不同的栽培方式:稻草还田免耕,免耕,稻草还田常耕,常耕。每一方式有9桶,每桶稻草的还田量是42g,稻草移栽的前十天使用,免耕稻草在土壤表面施用,常规稻草则和土壤的翻埋耕作相结合,深度是20厘米,每桶的施氮量是N1.413g,基肥和分蘖肥以及穗肥按照5:3:2施用,为了对不同时期氮肥吸收量进行计算,15N尿素分别作为基肥和分蘖肥以及穗肥三种方式,每种方式各三桶。15N尿素作为基肥时,其它两种使用常规的尿素,作为穗肥或者分蘖肥时也是如此。基肥需要在抛秧的前天进行施用,分蘖肥时立苗之后,穗肥则是在幼穗发育的初期时施用。
2.测量项目。成熟期对水稻的产量进行测定后,将水稻根系全部洗净,按照根茎叶进行烘干,称重并粉碎,籽粒也要风干并称重,然后对全氮含量与15N的丰度进行测定。
三、结果与分析
1.不同栽培方法水稻的植株和不同器官对基施氮肥吸收和分配。经过试验:发现两次试验水稻吸收基施氮肥量的NT比NT-S高出18.81mg/pot和7.89mg/pot,但是第一次的CT比CT-S低33.81mg/pot,第二次则相当。这表示稻草还田对基施氮肥的影响和耕作方法有关,免耕使稻草的还田对水稻吸收基施氮肥是降低趋势,常耕时稻草的还田对基施氮肥的吸收则是增加趋势。而且,因为NT-S吸收基施氮肥比CT-S低,所以表示在常耕方法下比免耕方式更有助于水稻吸收基施氮肥。此外,水稻NT吸收基施氮肥时在根部与子粒中分配的比例比CT高,在茎、叶中分配比例则低于CT,在免耕环境下,稻草还田使基施氮肥在茎与叶内分配的比例提高,根与子粒内分配的比例则降低。
2.不同栽培方法下水稻植株和不同器官在分蘖期对氮肥的分配与吸收。在这一时期水稻对氮肥的吸收和基施氮肥是相似的,在免耕环境下,稻草还田使水稻的植株在分蘖期对氮肥有降低吸收趋势,在常耕环境下,稻草还田使水稻植株在分蘖期对氮肥有提高吸收趋势。NT水稻在分蘖期吸收氮肥在子粒中分配的比例高于CT,分配在根茎叶中的比例则低于CT,在免耕环境中,稻草还田对分蘖期各个器官吸收氮肥有降低趋势,常耕条件下各个器官则有提高的趋势。
3.在不同的栽培方法下,水稻的植株和不同器官对肥料氮素总吸收和分配。稻田的耕种方式与稻草还田对其吸收氮肥与器官内的分配有很大影响,在两次实验中,NT水稻吸收肥料的氮素比CT分别高出11.03%与3.33%,稻草的还田对常耕水稻吸收氮肥有促进趋势,但是对免耕水稻吸收氮肥则有降低趋势。水稻氮肥的吸收主要在子粒中分配,子粒内氮的数量占总量的比例几乎超过了50%,接着是茎,最少的部分则是根和叶。水稻氮肥吸收在器官内的分配随栽培方法的改变有较大变化,植株所吸收的氮肥在根和叶内分配的比例处理间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免耕使氮肥在子粒内分配的比例得到提高,但是使氮肥在叶与茎内分配的比例得到降低。
【关键词】农机化;发展;思考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1.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中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我国的农业机械已在种植业的主要生产环节中应用,农业生产方式已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逐步转变,总体上机械作业在农业生产中开始居主导地位。但是,受自然环境、政策环境、经济状况、人口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机化在发展进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还不适应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主要表现在:
1.1 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低,农机装备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呈现出:农机动力多,配套机具少;小型机具多,大中型农机具跟不上发展需要;小麦机械化水平较高,水稻播(插)、收获、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较高,经济作物、养殖业、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水平低等等。我国粮食生产机械化起步早,有基础,但发展仍很不平衡。总体看,全国小麦的机播和机收水平已超过70%,北方优质小麦产区的机播、机收水平接近90%,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但水稻机收水平仅有20%左右,机械化栽植水稻水平还不到10%。玉米的机播水平虽然达到了50%,但其机收作业刚刚起步,水平还相当低。
1.2 农业机械化投入少。一是国家财政对农机化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各项农业专项资金中,农机事业所占比例少,有的甚至没有农机的份额。特别是对大中型农业机械的购置补贴,除少数几个省区外,多数地区的财政都没有列支。二是农民收入低,限制了购置农机的积极性。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2002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2476元,但地区之间、农户之间很不平衡,沿海不少地区已经达到3500元以上,而西部一些省份还在1500元左右。按照人均纯收入2476元计算,抛去生活消费支出,平均每户结余2600元。如果再考虑到收入差距、农机养护使用支出及柴油价格连续上调等因素,则大多数农民不具备购买农机的能力。
1.3 农机服务体系薄弱。近年来的机构改革,使得大部分省、市、区的农机管理机构降格或与其他农业部门合并,客观上造成了农机化工作力度减少。受到冲击最大的是农机基层服务体系。有的乡镇农机管理站资产被平调或处置,人员被遣散;有的虽然还承担农机管理职能,但没有经费保障,多数精力迫于生存而从事各种形式的创收活动,致使农机管理、安全监理、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抗灾救灾、社会化服务等工作得不到很好开展和落实。
1.4 农机化法律法规不健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实行依法治机才是推进农机化的根本保障。近几年,不少省份人大和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农机管理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对引导、促进农机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看,由于国家的农机化立法滞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尤其对农机化事业的促进、农机产品质量保证和使用安全等方面示范引导力度不够、宏观调控手段较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机化发展环境的建立和改善。
2.加快我国农机化发展问题的思考和对策
2.1 对农业机械化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一是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继续发展小麦、水稻、大豆和优质、专用、高效粮豆生产机械化。进一步发展烘干、精深度加工、新鲜包装等机械设备,延长产业链,为粮食稳定增长服务,为提高粮食品质服务;大力研制开发蔬菜生产、畜禽水产养殖和特种经济作物生产加工的机械化;着力推进品种工程、优质饲料工程、疫病防治工程、保鲜贮运工程、质量检测和卫生安全工程的农业机械化及其信息服务网络现代化,为外向型农业服务;积极推广有利于减轻污染、节约能源、保持环境的机械设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二是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次序从过去重产中、轻产后转变为优先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机械设备,通过精加工和深度加工进入国内外市场,再根据市场需求和规模发展产中环节的机械化,建立集约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三是从过去主要侧重于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增长转变为“量”和“质”的双重提高;由侧重于农机动力增长转变为向增加作业机具、配套农具倾斜;由侧重于小型农机具增长转变为向大中型农机具倾斜;由单项作业机具的增长转变为向复式作业机具倾斜。
2.2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农机化。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区域特色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不同的农机化发展重点。首先,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郊区等有条件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的技术经济条件和投资环境,实现农业机械化向更高水平发展,在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中起示范、带头作用。其次,粮食主产区要努力实现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其中,南方稻谷主产区要主攻稻谷生产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北方玉米和大豆主产区要主攻玉米、大豆生产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大型商品粮、加工专用粮、饲料生产和加工基地,农机化要向提高农产品品质方向发展,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再次,要支持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的机械化发展。如立足山区资源优势,以茶叶加工机械化为突破口,推动农机“上高山”,实现山区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加工增值,为山区茶农增收致富提供机具设备和技术保证;西部内蒙古、新疆地区重点发展牧草收割、青贮机械,积极适应当地发展畜牧业的迫切需要;广西地区努力组织实施推广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为蔗农增产创收创造条件等等。
2.3 大力促进农机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发展农机化,必须注重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农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不断满足农民对先进农业生产工具的需求。要坚持自主研制开发和引进国外先进农机装备技术相结合的方针,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中心、产学研联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尤其要集中力量解决紧缺农机产品的关键技术装备,加大农机装备更新改造和升级换代力度;加强农业机械技术质量监管保证工作,提高农机产品质量、性能和安全可靠性。要紧跟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重点抓好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大力推广节本增效和节水农业的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把特色农机化项目的试点做强、做大。
关键词 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及效益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7-0179-02
1 湿地的基本概念与重要特征
湿地是特殊的生态系统,是与人类关系紧密的自然资源,也是自然界有着生物多样性和最高生产力的生态景观。湿地如同森林和海洋一样,具有多种功能,被人们誉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天然蓄水库,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湿地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众多野生动物,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地和越冬地,因此很多湿地都被列为自然保护区。湿地物产极为丰富,可提供人类粮食、肉类、药材、工业能源、原料等。湿地资源的变化对地球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影响。中国湿地在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全球气候的稳定等方面意义重大。
2 湿地主要功能和经济、社会效益
2.1 湿地的生态效益
1)湿地能够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湿地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我们提倡保护湿地,就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很多种类的野生动植物适合在湿地生存、栖息、繁衍,其中一些属于特有的珍稀物种。一些濒危鸟类、迁徙候鸟也在湿地栖息繁殖。例如: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山西南部平陆黄河湿地由于气候温暖,植被丰富,吸引了来自西伯利亚的白天鹅来这里越冬,数量可达万只以上。湿地也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它在维持野生物种种群的存续,筛选和改良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湿地能够防治洪涝灾害。湿地能够蓄水,是防洪的天然“海绵”。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季节降水和年度降水分配极为不均匀,在雨季,雨水充足的时候,湿地发挥“海绵”的吸水功能,储存雨水,避免发生洪水灾害。而在干旱季节,储存的雨水又是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尤其是长江中下游的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湖泊发挥着储水功能,调节水量,使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现象有了很大的
改观。
3)在降解污染物方面特殊的作用。随着工业、农业现代化发展、人类各种活动的增加以及径流等自然过程带来工业污染物、农药、各种有毒物进入湿地,湿地可以通过水生植物的化学、生物过程,降解和转化有毒物质,净化水体,保持环境,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
2.2 湿地的经济效益
1)湿地水资源丰富,可以养鱼、耕种水稻。我国湿地面积广阔,所以我国鱼产量和水稻产量居世界第一;我国海岸线很长,浅海水域可以生产鱼、虾、贝、藻类等富有营养的副食品;湿地还可以提供莲、藕、菱、芡等植物产品,用于日常生活、工业、农业,如芦苇就是重要的造纸原料。湿地动植物资源的利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湿地是可以开发的旅游资源。许多湿地自然环境独特,风光秀丽,也不乏人文景观,是人们旅游、度假、疗养的理想佳地,发展旅游业大有可为。近年来,我国各地都十分注重湿地的保护和开发。例如,随着环保工作的深入开展,山西省南部平陆县黄河湿地的生态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每年深秋时节,成群的天鹅陆续飞临这里栖息过冬,为秋冬的黄河湿地增添一份和谐与灵动。现在,平陆黄河湿地成了天鹅等鸟类的乐园。当地政府利用并开发了这一有利资源,开发旅游产业,许多游客慕名而来,观赏天鹅,给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湿地可以提供矿物资源。湿地中有各种矿砂和盐类资源。据我所知:我的家乡山西运城的盐池是由于造山运动和地壳变化,中条山北麓断裂,出现了一个狭长的凹陷地带,逐渐形成湖泊,天长日久,水中的钾盐、石灰石、镁盐、硫酸盐以及食盐慢慢与早期淤积层结合,经过长期自然蒸发作用,盐类沉淀,结成了很厚的矿石层。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盐池“夏产盐、冬产硝”,目前盐池所产的元明粉是山西运城市南风集团重要的生产原料。 另外,我国一些重要油田,大都分布在湿地区域,这些湿地的开发利用,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湿地能提供能源和水运。湿地能够提供多种能源,尤其是水电,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我国沿海有较多的河口港湾,蕴藏着巨大的潮汐能。有的湿地还蕴藏有煤资源,爱尔兰有大片湿地蕴藏丰富的泥煤。我国湿地周边农村中也有采取湿地中的林草作为薪材的习惯,是湿地周边农村中重要的能源来源。
2.3 湿地的社会效益
1)观光与旅游。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多方面的功能。我国的许多湿地区域都是有名的旅游风景区,给我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很好的社会反响。
2)教育与科研价值。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功能,湿地的生态系统、湿地的“物种基因库”特性、湿地濒危物种等,都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湿地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对象、材料和试验基地,具有一定的科研地位。一些湿地中保留着古老的生物、地理的演化信息,在研究环境变化、古地理方面科研价值重大。
3 湿地保护的紧迫性、艰巨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其中人们对湿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使湿地的生态环境也遭到破坏,直接致使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减少,有些物种濒临灭绝。土地沙化从无到有、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旱、涝、风灾频频发生,物种减少,生产下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对此,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环保工作已是政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大力保护湿地生态功能、希望其生态效益得到正常发挥,抵御自然灾害。
另一方面,湿地因其物种的多样性、稀缺性使其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和潜力。但是,由于经济不发达、科学技术不先进,湿地研究人员的缺乏等导致我国目前在湿地研究方面基础薄弱,家底不清。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点,有必要抢救性保护好湿地,以利于未来的研究和利用。等到将来科技成熟,人员素质提高,开发湿地所创造的财富和效益是无法想象的。为此,保护好今天的天然湿地也就是保护了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资源,早一日保护,少一日破会,将来受益更多。
4 湿地保护需要制度跟进,需要常抓不懈
1)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独特而又重要的生态系统,人类发展的历史已表明,湿地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湿地中的水、土地、矿产、野生生物和水运,以及湿地所具有的调节气候、调节河川径流、降解污染物、防止侵蚀等功能和其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湿地已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资源之一。
2)我国人口众多,人们对湿地还是很陌生,对湿地的功能、效益、价值和作用知道的就更少,现在人们注重经济效益会导致过渡开发而破坏湿地的其他功能和效益,造成大片的湿地退化、局部地区的湿地甚至消失。湿地野生动物失去自己栖息的家园。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资源逐渐丧失,给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3)在湿地的保护和管理上,我国力度明显不够,法制体系不完善,监测体系不完善,评估制度不健全,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湿地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全民总动员,大力宣传湿地的重要性,全民参与湿地保护和建设。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湿地资源,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农业;低碳农业;二氧化碳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的会议,让“低碳经济”;成了2009年的岁末热词。一时间,所谓碳税、碳汇、碳交易、碳足迹、低碳工业、低碳农业、低碳建筑、低碳城市、低碳生活蜂拥而至。低碳经济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其实并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一般来讲,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所谓低碳,就意味着环保、节能减排,意味着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1低碳农业的概述 低碳农业首先是一种理念,是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发展方向。低碳理念的本质就是降能节约。低碳农业是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低碳农业是一种比广义的生态农业概念更广泛的概念,是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不仅象生态农业那样提倡少用化肥农药、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而在农业的能源消耗越来越多,种植、运输、加工等过程中,电力、石油和煤气等能源的使用都在增加的情况下,低碳农业还更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碳排放的降低。
低碳农业也是生物多样性农业。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刀耕火种农业阶段、传统农业阶段和工业化农业阶段。工业化农业过程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农田开垦和连片种植引起自然植被减少,以及自然物种和天敌的减少;农药的使用破坏了物种多样性;化肥造成了环境污染,进而也引起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品种选育过程的遗传背景单一化及其大面积推广,造成了对其他品种的排斥,如果用碳经济的概念衡量,这种农业可以说是一种 “高碳农业”;。改变高碳农业的方法就是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农业由于可以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等,某种意义上正属于低碳农业。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一个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同时又受到温室效应的严重影响。响应低碳经济的号召,确定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并探寻减排办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当务之急。然而,低碳农业虽然前景广阔,但距离“低碳农业”;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劳动力是发展低碳农业前期投人成本中的主要部分,尤其是知识型劳动力的投人;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特点决定了规模化低碳农业发展的困难。发展低碳农业,需要大面积采用生态农业的部分技术、需要相应的生产技术与之相匹配、需要政府和一些高校社会组织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培训,特别是市场的衔接。
2农业与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消长关系 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农业生产在全球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H4, N20)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土壤中的有机物质经微生物分解,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人大气,CH;可在长期淹水的农田中经发酵作用产生,全球一半以上的N20来自土壤的硝化和反硝化过程。 2.1农业是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的重要来源 2.1.1土壤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碳库。土壤圈是地球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交界的一个圈层,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人类与生物生活栖息的基地,而且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枢纽。土壤圈在全球气候变化尤其在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作用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土壤圈是碳素的重要贮存库和转化器。其贮存形式为土壤有机质,它含有的有机碳量占整个生物圈总碳量的3/4。储存的大量有机碳是土壤质量和功能的核心,有利于作物的生长;但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加速了农田土壤中有机碳的矿化,进而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CH4等温室气体,尤其是千百年来因种植水稻而形成的水稻土,每年排放的CH4占全球 CH;排放总量的10%一15%。二是土壤呼吸使大量的有机碳以二氧化碳形式释放到大气中。土壤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是相当可观的。据估算,全球每年由土壤释放到大气中的碳量约为 (0.8一4.6) xlOlsg。因此,土壤呼吸的微量变化将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显著变化,从而影响由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所伴随的全球变暖和其他气候因素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