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差异的体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黛西・米勒》;叙述视角;文化冲突
亨利・詹姆斯在《黛西・米勒》中使用了第三人称有限视角来向读者展示在这个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他选取了故事的核心人物弗雷德・温特伯恩,通过他的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这个选择并不是随意的,它迎合了这篇小说的主线,也就是温特伯恩试图去了解和发现黛西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女孩。在詹姆斯之前,很多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运用了全知视角的写作手法。不同于全知视角,有限视角对事件并不提供一个完整的、清晰的描述,而是通过一个人物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对事件的印象与想法来展示整个事件。在这篇小说中,由于读者是被温特伯恩的视角所带领的,而温特伯恩又是一个长期居住在欧洲的美国人,所以当读者对黛西做出评价时,他们就会自然而然的考虑到英国与美国的文化冲突。
一、温特伯恩的特殊身份
温特伯恩处在美国文化与欧洲文化交界的一个特殊位置,而这个特殊位置使得读者通过他的视角来发现欧洲文化和美国文化之间的冲突成为可能。由于温特伯恩长期居住在欧洲,虽然他是一个美国人,但是他对美国社会、美国的风情与文化几乎一无所知。相反地,他更适应于欧洲社会,这里的社交生活严格地遵守规则和礼仪。这种双重性使他既不再是一个美国人,也不是一个地道的欧洲人。所以,当他碰到黛西这个天真、美丽、年轻的姑娘时,他被美国女孩那种看似不恰当、不合乎礼仪的行为举止给困惑了。一方面,他体内残留的美国文化因子让他觉得这一切是正常的,黛西只是喜欢交朋友。另一方面,受欧洲文化的影响,他的“欧洲式判断”又让他觉得黛西不是一个好姑娘,她这样频繁的在没有他人引荐的情况下与男子约会,非常不符合欧洲的礼仪。在这样的矛盾中,他时而接近黛西,时而又疏远黛西。直到黛西悲惨地死去后,他才明白,他错了。在这个故事中,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人物,那就是沃克太太。她是一个生活在欧洲的美国人,她想向欧洲人表明他们美国人和欧洲人一样好,所以她处处跟随,极力学习欧洲人的社交礼仪,希望能做到向欧洲人一样而被接纳。不像沃克太太这样古板,温特伯恩还是相信黛西天真浪漫的一面。所以,他在困惑中试图去断定到底黛西真的是一个卖弄的姑娘,还是她的作所为其实并非真的是轻佻轻浮的。由于温特伯恩对事件,对细节的观察最终都是被他的既美国又欧洲的思想和认知所过滤过的,读者在对黛西做出评价时,也会考虑到文化不同的原因而采取一个比较温和的方式。
二、文化冲突:黛西与沃克太太
通过温特伯恩的视角,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沃克太太和黛西之间源于文化差异的强烈意见冲突。在Pincian花园的一幕中,读者通过温特伯恩的耳朵“听到了”沃克太太和黛西的整个对话。从整个对话中,读者可以知道由于文化背景的原因,沃克太太是比较传统和保守的。她不辞辛苦一路赶来,坚持黛西应该坐进她的马车马上离开而不是和两位男子在众目睽睽之下在街上闲逛,仅仅是因为“这不是这里的风俗。”然而,显然地,在黛西的脑里,她仅仅只是和两位男子边走边聊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她完全不认为这里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读到这里,读者会形成一种黛西的行为其实并非不恰当的判断,相反地,由于受她所熟悉的美国文化的影响,她只不过是比较开放和天真。放到当今社会来,与男性朋友在街上聊天闲逛,更是自然不过的事情。只不过发生在那个年代的欧洲,黛西的行为不被欧洲人所接纳。而且,沃克太太太专注于向欧洲人证明美国人像欧洲人一样好,所以她无法接受黛西对男人们天真友好,仅仅因为那样不符合欧洲社会的礼仪。沃克太太和黛西之间的冲突,其实来源于美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的冲突。沃克太太已经彻底忘了美国完全不同的社会文化。而黛西则不熟悉循规蹈矩的欧洲文化,即便她知道,她也不愿意顺从这在她看来太荒谬的礼仪。假设,如果这个故事是以沃克太太的视角来讲述的,那么读者很有可能只得到沃克太太对于黛西的主观的、直接的、严厉的评价,类似于黛西违反了社会传统,所以她理应受到惩罚之类的,而不知道她们之间的整个对话,因而也无法通过对话而得知黛西到底是怎么想的。因此,读者很可能根据沃克太太愤愤不平的阐述而自然而然地对黛西得出一个较为严厉的评价。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通过温特伯恩的视角,读者能够发现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冲突,从美国文化的角度看黛西的所作所为,从欧洲文化的角度看温特伯恩以及沃克太太给予的评价,因而避免了对黛西做出错误的理解。
三、文化冲突:黛西与旁观者
关键词: 英汉文化 差异 涉外礼仪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外国的交往越来越广泛。在任何形式的交往中,礼仪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礼仪是我国传统美德,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原则,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差异型、规范性与传承性。对此,在与国外好友进行社交的过程中,既需要遵守自身的礼仪文化,又需要照顾对方的礼仪文化,如此才能够真正体现礼仪美德。
1.英汉常规语言文化差异
1.1介绍语差异
在中国,首次见面时,介绍普遍是以夸奖、表扬的语言开头[1]。但是,在国外,例如美国,领导如果这样介绍一位新教师,“My fellow teachers and all the students,I would like to introduce to you a beautiful new teacher,this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is very strong,she come from China,I hope you can take care of her”,这位女教师必然会显得非常难堪。因为在国外,尤其是英美等国家,在初次见面的时候,不喜欢直接对其进行评论。许多国外友人认为,如果在你并不了解我的情况下就对我直接进行主观性的评价,尽管这是褒奖的话,受恭维的感受非常强,普遍会导致被介绍的人有种强加、唐突的感受,这样的介绍在我国却非常普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介绍国外好友应当以对方的身份、学历或能够直接观看到的事物进行介绍,不得直接进行抽象或外貌的评论。对此,可以这样对其进行介绍:“My fellow teachers and all the students,I would like to introduce to you a new teacher,graduated from Beijing University,she is a professional English teacher in China.”
1.2称呼语差异
在一般的情况之下,英语文化中称呼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其中一种是直接叫对方名字,例如“Tom,My dear。等[2]。这种方式在英国较为少见,但是在美国非常突出,特别是在初次见面时。这样的方式不仅在年龄相等的人之间有,在年龄相差较大、在我国看来有辈分差异的人之间也能够称呼,在美国,直呼其名并没有不尊重的意义,这样的方式可以应用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这样的方式不会让人感受到没有受到尊重,反而会让人感觉自己平易近人,对方愿意与自己待在一起。
1.3问候语差异
在中国,朋友或亲人之间见面,首先就爱说“吃饭没有?”,这是因为在中国,吃饭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人认为“民以食为天”,这一问候语也是出于关心对方[3]。在国外,这一问候并不适用。如果向外国人询问“What are you in the mood for?”,那么这位外国人首先会想,问我吃饭是什么意思,是想邀请我一起吃饭还是没钱想让我请客。在我国一句常规的问候,在外国人看来意义并不简单。除此之外,朋友之间在街上见面,我们就会习惯性地问一句“你去哪?”或“干什么去?”,被这样问之后也会下意识地模糊性回答“出去一下。”或“买东西。”这样的答非所问两者之间并不会介意,因为这只是朋友之间的常规问候而已。而在国外,在街上相遇,如果你问“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或者“Where would you like to go?”,那么对方会认为你是在干涉他,想要“拷问”他。由此可见,我国常用的问候语并不能用于涉外礼仪当中,外国人非常强调自己的隐私,在问候时,尽可能地避免涉及对方隐私。
1.4隐私差异
对于隐私,相对于外国人,中国人并不那么注重,中国人会问对方是否结婚、收入、年龄、等。在国外,这些所有问题都是涉及隐私,都是侵犯隐私[4]。对此,与外国人谈话时,应尽可能地避免这些问题。同时,对于年龄的认知态度差异非常大。在中国,“老”这一字代表着自己年龄较高,应当受人尊重;在国外,“老”代表着自己年龄大、没有价值了,是社会的累赘。所以,在涉外交际时,尽可能不询问对方年龄,尤其是年龄较高、身体健壮的老年人。
1.5请客差异
饮食文化在国际之间的礼仪文化中差异非常大,我国人在这方面非常热情,但是如果不清楚对方的饮食文化,过于热情的行为就会产生负面效果[5]。例如,我们在请客吃饭时,无论菜是否多样,种类是否齐全,总会客气地说“今天没什么菜,将就吃。”或“照顾不周。”等客气话,而外国人在听到这样的客气话时,会产生两种想法,一种是“明明这么多菜,为什么骗我?”,另一种是“既然要请我吃饭,为什么不做好菜,真没诚意。”除此之外,中国人表示热情的夹菜行为,外国人也是非常无法接受的,外国人请客会说“Please help yourself.”表示热情。对于请客,英美等国家的请客吃饭在我国看来可能极为难以接受,这些国家的友人如果请你到餐馆吃饭,最终结账时并不是他付,而是各付各的账。
2.英汉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
2.1对非语言交际的重视差异
交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没有良好的交际能力,人与人之间就无法沟通。交际除了语言交际以外,非语言交际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国,人们并没有非常重视非语言行为,而在国外,重视程度非常高。在交际中,非语言交际主要有身体姿势、穿着、眼神、手势及表情等。例如,在我国,教师在课堂上一直都比较注重自身的威严形象,尊重自古以来的“尊师”,在课堂上普遍不会展现过于夸张的行为动作。而在国外,特别是美国,课堂上,教师非常习惯也比较重视自己的肢体语言,教师在课堂上常常利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尤其是在讲授动物的时候,教师一般会模仿动物的叫声、动作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引发与学生之间的共鸣。国外教师更加看重自己非语言的教学,也就是非语言交际,而在我国,教师则要求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师在讲课时不得说话,想要发言必须举手等。再如,在礼物的接受方面,我国常常在接受礼物之后习惯性地将礼物放在一旁,待没人之后再打开,而西方则不一样,西方人认为放在一旁是一种轻视的行为,西方人习惯性当着送礼物人的面拆开礼物。对此,在接受西方人所送礼物时,应当当面直接拆开,而不是放在一旁。
2.2相互之间距离与空间习惯性差异
距离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说话的距离及个人空间。相对于我国,国外友人与人交流时习惯保持一定的距离,尤其是美国人,认为10英尺左右才是正好的交流距离,他们不习惯别人过于靠近,认为过于靠近是侵占空间的行为。同时,如果侵占对方空间不及时进行道歉,对方就会产生厌烦情绪。对于空间的保护,不仅是我国,整个亚洲人都没有考虑私人空间的习惯,许多人认为,距离越近就代表关系越亲密。对此,日本人在与人交流时,常常会刻意靠近对方,这也是日本人与美国人在交流过程中,常常发生美国人一直“退让”的原因。除此之外,我国人习惯性将左边的位置视为上座,而西方人则是习惯将右边位置视为上座,这也是在涉外礼仪当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2.3身体姿态差异
身体姿态主要包含手势、脚的抖动、头部摇动等。在不同的社交礼仪文化当中,身体姿态的要求差异非常大,尤其是在跨国家的文化交际中,身体姿态的异常行为极容易导致参与者有难以忍受的感受。例如,“OK”这一手势是国际上都较为普遍的一种手势,这一手势在我国、美国等国家能够表示“可以、好”等意义,但是在其他不同地区的国家所代表的意义差异巨大,例如,在巴西、意大利等国家,这一手势代表藐视、不屑,在法国等国家刚好相反,这一手势则表示价值意义为“零”,在日本则是代表“钱”的意思。由此可见,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交文化中,这一手势所代表的含义也有所不同。所以,在国际社交时,必须注重自己的身体姿态,不能乱用,否则会适得其反,让对方认为自己被侮辱、贬低等。
2.4表情差异
在我国,微笑代表礼貌,代表友好,是一种积极的行为,而在东南亚等国家,微笑是用于表示内心的难受、尴尬的。与此同时,浪漫之都法国,微笑是不能平白无故的,在俄罗斯,如果在公共场合微笑,则代表这会让人感到可疑。由此可见,在涉外礼仪当中,如果对方所习惯的文化差异中,微笑并不是正面的、积极性的行为。例如,中国人与外国人在同一餐桌吃饭时,如果外国人不小心打掉一个盘子,中国人习惯性地用微笑表达“没关系”,而外国人却不会理解,反而会认为他受到了嘲笑,会非常恼火。
眼神在不同文化差异当中使用目的也有所不同,在美国,眼神接触太少便表示两人之间关系较差,而在中国,会因为尊重、礼貌或服从等目的不会长时间注视对方,长时间注视普遍适用于表示惊讶、好奇等。在中美社交礼仪中,如果眼神注视时间过少或眼神一闪而过时,对方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了藐视,认为中国人对自己有反感情绪、看不起自己等。中国人却极不习惯对方一直盯着自己。
结语
英语是当前常用的国际交流语言,在涉外交际时必须深刻了解英文的社交礼仪。在商务行为中,一般而言,对对方礼仪文化上的认同、了解及熟悉越深刻,就越有可能成功。对此,在认识并掌握国外文化、对方国家文化知识背景的同时,还需要深刻认识对方国家的礼仪文化,清楚对方利益交际当中的敏感点,如此才能够有效沟通,促使彼此之间达成合作与友好。
参考文献:
[1]杨莹.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文化差异在商务礼仪中的体现[D].中南大学,2009.
[2]王驰.浅谈文化差异和文化空缺问题在英汉商标翻译中的体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2(2):55-56.
[3]郝佳丽.从涉外礼仪谈跨文化交际――兼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在跨文化交际中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新西部旬刊,2011(06):130-130.
[关键词] 贸易谈判 中西文化差异 谈判风格
一、引言
全球经济一体化给加入WTO后的中国带来无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商务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往日益增多。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商务谈判越来越多。如何实现成功谈判,影响因素众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贸易国对彼此文化习俗的了解和认同。文化作为一种民族与国家的代代沿袭所积淀的特殊事物,其多样性与复杂性日益被各国贸易人士所认同,研究一国或一民族的文化习惯与文化背景往往决定了一项贸易的成败,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交往时获得成功的机会就会多一些。
二、贸易谈判中体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1.称呼上的差异
称呼作为人际交往中重要的语言信息符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的文化传统、社会变迁、民族心态和风俗习惯,是其文化的一部分,东西方文化差异很大,了解并理解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所可能造成的障碍,对增进相互了解是有益的。中国是个文明古国,礼仪之帮。文化是以社会为本的整体文化,古代封建社会的官僚机构十分庞大,家庭和家族成员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这就使得人际关系较复杂,称呼也显得较复杂, 始终贯穿着等级观念,纲常伦理和男尊女卑观念也渗透到经济交往之中。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和个人主义使称呼较为笼统。西方人奉行尊重自己、考虑别人、相互平等的准则,初次见面或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人们在姓(Surname) 或姓名(full name) 前面冠以Mr/ Miss/ Miss 的称呼就够了,为了亲切的缘故,熟识的人可以直呼对方的名字( name/ given.name) 。除非特殊必要,一般不称呼头衔。历史上西欧人对君王有“Your majesty”“sire”(陛下) 等称呼,但在现代,即使在仍保留着君主的国家人们认为这类称呼只具有社交礼仪的价值,并非体现等级尊卑。但另一方面,以往主要用于称呼有爵位的人并兼做对一般人尊称的sir 一词,现代社会的英国人则认为在一般交往中使用起来表现了一种自卑态度,有失自己的尊严,也会使得对方尴尬,所以如今只用于学校、军队称呼和商业往来的客套话。英美人称呼自己时不用谦词,现代英语中“I”是对自己的惟一称呼,书写时大写。第二人称代词“You”没有相当于汉语“您”的词或词形,“You”即是对人的尊称。在贸易交往中,中西称呼习俗的差异有时便造成理解障碍。中国人喜欢称呼别人的职务,前面加上他的姓,如“某局长”、“某经理”之类。但是,按照美国人的习惯,只有少数职业和职务可以用称呼,如医生和有博士学位者可称Doctor. . ,主持审判的法官可称J udge. . . ,州长和市长可称Governor. . . . 和Mayer...。国人这种称呼习惯包含着要明确表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的文化心态,但在谈判中应理解对方的习惯和心态,不然会因别人没称呼自己的“官职”而发生误会。
中国人极少把姓作为对人的称呼,这与英美人的习惯也不一致。美国儿童天天真呼父母的姓名:中国人则认为直称人的姓氏对人不尊重。对日本人要注意各种级别的称谓不同。英汉语言中称呼差异反映出文化的差异。在商务谈判中, 了解、理解并尊重对方的称呼习惯才能消除称呼差异所造成的障碍和误会
2.时间概念上的差异
西方人的时间观念非常强,双方约定是几点到达会面场所,他(她) 必定准时到达。不遵守约定时间,姗姗来迟,会被认为是严重的失礼,并且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借口,在拉丁美洲和巴基斯坦,人们常常不按时赴约,而瑞典人则要求人们准时到达。我方时间观念较淡漠,如果确实因为特殊情况而不能准时赴约,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通知对方。
3.贸易谈判中的禁忌语
在贸易交往时,与英国人打交道有三条禁忌: (1)忌系有纹的领带(因为带纹的领带可能被认为是军队或学校校服领带的仿制品);(2)忌以皇室的家事为谈话的笑料;(3)不要直呼其为英国人(英国由英格兰、爱尔兰、北爱尔兰组成)。与美国客人洽谈交易时,不必过多的握手与客套,贸易谈判可直截了当地进入正题,甚至从吃早点时开始。
4.语言上的差异
语言不仅受到社会习惯,文化因素的影响,而且语言本身是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忽视语言差异,商务谈判就会产生阻碍。“authority”一词在英语中不含任何贬义,指政府官员或学校领导。而相应的汉语为“当局”通常含有贬义。由此可见不同的文化背景为“authority”语言符号提供了不同的内涵。也就是说,一个单词的内涵如果不具备对使用该语言国的文化的合谐理解是不能完全被欣赏的。不同的文化特征产生不同的语言特征。不同的国家进行贸易谈判时,涉及不同国家的语言。消除语言上的障碍可以保证谈判顺利进行。不同的文化因素,如阶级、家庭结构、职业、信仰、价值观、宗教等,均会影响语言的使用习惯。例如“,在汉译英中有人把“马戏扑克”译成(maxi puke :在英语中表示“严重的呕吐”),其根本原因在于谈判人员忽视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以致出现失误。文化差异易造成谈判障碍,应将汉语思维转换成英语思维。因而,商贸谈判工作者要充分认识不同语言的不同的文化因素,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使谈判顺利进行。
5.面对不同对象时谈判方式、谈判风格的差异
国际商务谈判要面对的谈判对象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各民族间有着迥异的历史、文化传统,各国客商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也有明显的差异。在商务谈判中的风格也各不相同。如果不了解谈判风格,就可能闹出笑话,产生误解,既失礼于人,又可能因此而失去成功的契机。如欲稳操胜券,就必须熟悉世界各国商人不同的谈判方式。面对不同的对象以变应变。因人而异,见机而变,同时,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对手谈判,应使用不同的对策。因此,对各国各地区贸易伙伴的谈判特点应有所了解,要懂得“入国问禁,入境问俗”道理。美国人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性格开朗、自信果断,办事干脆利落,事事处处以成败来评判。直爽,直接了当,重视效率,追求实利。十分精于讨价还价,智慧和谋略取胜,有理有据。同美国人谈判,就要避免转弯抹角的方式,是与非必须清楚,如有疑问,要毫不客气地问清楚,否则极易引发双方的利益冲突,甚至使谈判陷入僵局,他们一般也请客送礼。日本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道德意识已深深地沉淀于日本人内心的深处,并在行为方式上处处体现出来。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缺乏,人口密集,具有民族危机感。这就使日本人进取心强,工作认真,事事考虑长远影响。慎重、礼貌、耐心自信,讲究礼节,彬彬有礼地讨价还价,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重视商品的质量。所以在同日本人打交道时,有必要在客人抵达时到机场接机,在谈判后与客人共进晚餐、交朋友。客气话很多,原则问题寸步不让,擅于打“太极拳”,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精通兜圈战术,善于打“蘑菇战”。实施拖延战术的过程中,会想方设法地了解对方真正的意图,在回答问题时常用“可能”、“或许”。当日本“蘑菇战术”与美国的“速决战”对阵时,往往弄得美国人哭笑不得,窘境难安。韩国人:近十年我国与韩国的贸易往来增长迅速。韩国以“贸易立国”,韩国商人在长期的贸易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常在不利于己的贸易谈判中占上风,被西方国家称为“谈判的强手”。在谈判前总是要进行充分的咨询准备工作,谈判中注重礼仪,创造良好的谈判气氛,并善于巧妙地运用谈判技巧。与韩国人打交道,一定要选派经验丰富的谈判高手,做好充分准备,并能灵活应变,才能保证谈判的成功。德国人的谈判特点是准备工作充分,喜欢明确表示希望做成交易,准确地确定交易的形式,详细地规定谈判的议题,然后准备涉及所有议题的报价表。这份报价表一旦提出,就没有讨价还价的可能性,因为他们不太热衷让步的方式。法国人在贸易谈判中有三个主要特点:立场极为坚定;坚持在谈判中使用法语;明显地偏爱横向式谈判。这就是说,先谈原则再谈具体问题,先为协议勾画出轮廓,然后再达成协议,最后确立协议上的各个方面。英国人在业务上有些松松垮垮。谈判往往准备不充分,但谈判人和善、友好、好交际容易相处。对建设性意见反映积极。印度人喜欢讨价还价,而中东地区的人,具有沙漠的传统风格,在他们的眼里,信誉第一重要,来访者必须先赢得他们的信任。他们特别重视谈判的开端,往往会在交际阶段花费许多时间,经过长时间的、广泛的、友好的会谈,增进彼此之间的敬意,在一般的社交场合,做成一笔生意。
6.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差异
对于从事商务谈判的人员来讲,要调研国外的政治、法律、经济形势,市场行情,还要了解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差异。例如到美国搞贸易,应了解美国的基本国情。在埃及,一些微不足道的服务也要给小费,而日本是一个不收小费的国家。在墨西哥,客人询问主人的配偶或家庭的情况,被认为是友好的表现,但在阿拉伯这样做是犯忌的。你要与阿拉伯人谈生意,二郎腿一翘,生意准告吹。因为翘腿,脚底朝天就触犯了“”。在颜色、图案方面,各国的喜好与禁忌也不一样。印度视白色为不受欢迎的颜色。而罗马尼亚认为白色是纯洁的象征,最令人喜爱。巴西认为紫色表示悲伤,黄色表示绝望;黄色在西方国家是令人不快的、讨厌的颜色,含有卑劣、胆小等意。而秘鲁对紫色倍加喜爱。伊拉克讨厌蓝色,视为魔鬼,在日常生活中讳忌使用;图案也是如此,东南亚诸国对大象有好感;而英国人则不喜欢。北非、利比亚视狗为不洁之物;而法国人养狗成风,视其为忠实可靠的朋友。新加坡人爱用双喜组成图案。伊朗人喜爱狮子。港澳新马地区和日本人喜欢把十二生肖的形象使用在商品造型和包装装潢的画面图案上。瑞士忌猫头鹰图案,认为那是“死人”的象征。意大利和法国忌。阿联酋忌十字架和六角型。法国人很少喝开水,所以保温瓶很难推销。与外商打交道,要送些礼品或纪念品。比如千万不能送手帕给意大利人,因为手帕是亲人离别时擦泪用的不祥之物。如果改送丝绸头巾,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不能赠送带图案的礼品。
注重民族差异,尊重对方文化,是谈判顺利进行的前提,谈判双方应相互体谅和宽容因不同文化而各自独立存在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尊重对方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更要使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与双方文化相冲突,在维护自己国家的尊严民族形象的同时,尊重谈判双方文化风貌,应了解熟悉不同国家和地区商人之间谈判风格的差异,在实际的谈判中随机应变,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谈判方式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使谈判在友好、和睦、平等、尊重的基础上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Wang Zhengyu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ulture[M].Shenyang:liaoning Education Press, 2001
[2]ZhangXuemei: The Differences of Sino-American Business Negotiation Styles[J].Journal of Henan Business College, 2006,(05)
[3]王洪阳:浅析中美商务谈判风格[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07)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中西文化;差异
一、非言语交际
人们交际时可以利用的方法和手段除了言语行为,还有内容极为丰富的非言语行为,其形式很多,即使用言语以外的一切方式传递信息,如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利用、穿着打扮等,都是非言语交际方式。非言语交际大体可归分成三类:(1)动态无声行为,如点头摇头,招手摇手,凝视或避开目光等等。(2)静态无声行为,如沉默,虽不作任何表示,也反映一种态度。(3)伴随语言出现的含有言外之意的“副语言”。[刘明阁 秦志勇,1999]同一句话,因语调、重音、节奏的不同,表达的意思也有差异甚至相反。由于文化背景和传统的不同,中西方在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巨大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二者的主流价值观差异上。
本文主要是根据莫瑞(Genelle Morian)对非言语交际的划分,将其归为环境语言(Environmental language)、客体语言(Object language)、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三类。具体表现:环境语言表现为不同的文化模式,即不同文化所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环境,包括时空、颜色、声音等;客体语言体现为不同的财产所有权,是人们对不同客体、物品的所有权怀抱的不同心理;而身体语言表现出的是对于“自我”的态度,不同的肢体语言展露出不同文化心理。[张旭,2003]
二、非言语交际与文化
非言语交际与文化密不可分。许多非言语行为都是文化习得的结果,人们的非言语形成一般受所处文化环境影响。因而理解非言语交际与文化之间的深层关系有利于解决非言语交际的文化冲突,反映不同文化环境的核心价值。例如“微笑”,做为十分常见的非言语行为,不同文化的人对其会有不同的解读。在中国文化中人,对他人微笑被视为表达礼貌友好;然而,在日本,向陌生人微笑则可能被视为不礼貌的标志;而在阿拉伯地区,一个人若收到来自陌生人的微笑,则会怀疑自己穿衣错误,颇为尴尬。可见,非言语行为与文化关系极为密切,不同的非言语行为内嵌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读解。
三、不同非言语交际行为分析
(一)环境语言
环境语言即文化本身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环境,诸如时间、空间、颜色等。在跨文化交际时,不同交际行为集中展现为两种文化模式。中方群体展露出的是聚合式的文化形态,而西方人呈现的是分散式的文化形态。在对待空间概念上,身处不同文化的人群,对于领地要求和空间关系处理各不相同,都有其自身的规则及程序。
美国人类学家霍尔(Hall)把交际空间距离分成四类: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 距离。西方人划分亲密距离大约从接触到18英寸。个人距离约从18英寸到4英尺。社交距离约从4英尺到10英尺。公共距离在12英尺以上。距离愈远亲密度愈小。[杨自俭,2000]
中国人极享受家人“团聚”的乐趣,即便空间相对狭窄,也愿分享空间;而相同状况下的西方人会选择分开坐。身处西方文化的社会成员,具有保护个人空间的意识,对侵入自己空间的人会做出应激反应。英语国家的人极为重视个人的领属范围,无论从家庭生活到工作环境,都明确划分,并坚决维护自己的领属范围,这就是外国人常说的“私隐”。在中国,熟人在路上相见会互问彼此“吃了没”,朋友间聊天时喜欢分享彼此的工作、家庭生活,而这些在西方人看来,都是属于在安全范围之外的讨论,是不容许轻易触及的。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极重视隐私的国家。对“一米线”的严格遵守已固化为他们日常的行为规范。不仅在银行办理业务,比如在邮局寄信、在饭店登记入住、办理登机,大家都会自觉等到前一个人办完,工作人员招呼“下一个”时才走上前。很少看到一排人在柜台前面你拥我挤的情景。小小“一米线”,作用不小,不可小视。但是,这种尊重他人私隐的意识似乎并未在国人脑中固化下来,在国内,经常能够看到人们超越一米线的情况。
简单归结,不同的文化在感知和运用身体距离方面存在差异,强调个人主义文化背景的西方国家通常比强调集体主义的东方文化需要更多的空间。对于空间的运用与价值体系紧密关联。
颜色,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某些场合的错误使用也会导致交际失败,因而运用颜色做为非言语交际的手段也非常值得注意。例如,欧洲人忌讳黄色的花,杜鹃、在他们看来是不吉的象征。在与欧洲人交往过程中,我们就应避免出现黄色花卉。
(二)客体语言
客体语言差异,主要表现在对于物体所有权的差异上。在中西饮食文化对比中,中国人的餐桌礼仪是同食同饮碗碟中的食物,而西方则分餐而食。在请客吃饭时,中国人亦没有西方人AA制的习惯,更多的是你谦我让地争先付款,以示谦让;而西方人,好友相邀吃饭,若对方未事先申明承担餐费的话,好友之间还是默认共同承担。在西方的宴会上,就餐的人虽是围坐,但个人的食物也是单独单碟,不固定座位,人可以自由走动。这不仅可以满足各自的需求也有助于社交,情感信息的交流,也能保护到谈话信息不被他人听到。这种分餐饮食的方式体现了西方人对于人性、自我的尊重,强调了个体的独立自主。
这便是不同文化价值投射在餐桌礼仪上的经典写照——中国人在对待物品所有权时倾向与社会共享,天下大同;而西方人民族性格中的独立自主的特质就决定了其对私有财产的尊重。
(三)身体语言
亦称体态语,作为一个符号系统,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信息载体,它常常伴随语言传达信息。体态语直接诉诸人们的视觉器官,与语言一样,是某一文化内部形成的一整套清晰、明确模式化的符号,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文化背景,体态语的表现形式及含义也不同。[龙晓明,2010]
中国文化尚严谨的等级秩序、系统的礼乐教化,在此背景下,中国人多谦虚、克制、重礼节、尚伦理,表达含蓄内敛。而西方人尚平等自由,认为个体有至高无上的内在价值和尊严,在交往关系上呈横向结构,即平等而非等级的关系结构。这一文化上的差异体现为中西方人不同的行为举止。在交谈过程中,西方人坐姿相对随意,半倚半靠,翘二郎腿或将腿放在桌上。在西方的大学课堂里,经常能看到教授坐在桌上,学生围坐着听讲。而在中国,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伦理纲常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形成了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观念。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更注重举手投足的仪态端庄得体。在异往中会遵守“男女授受不清”的社会规范,不会随意碰触他人身体,做出过分亲昵的动作;而在西方,异性间身体亲密接触并不避讳,亲密的拥抱接吻更是视为基本礼节。
综上所述,中西方非言语交际中的行为差异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差异;文化、环境等不同差异也赋予非言语行为不同的含义。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不是为了比较孰优孰劣,而是为了更好的解读文化的多元性,促进跨文化交际过程的实现。(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 刘明阁,秦志勇.非言语交际中的文化差异[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1999,13
【关键词】跨文化;英语口语
很多在中国人眼中发音标准,用词也相对比较准确的同学,在国际性口语考试TSE(Test of Spoken English美国命题口语考试)或IELTS口语(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英国命题口语考试)中成绩不如人意,原因一是表达汉语逻辑;二是对西方文化知之甚少,导致无话可说。日常的口语交际,尽管语言形式比较简单,但其中也存在很多的跨文化因素。对学生而言,学习英语的真正的困难不是如何正确地发音或拼写,而是在实际中如何恰当地运用。日常的口语交际,尽管语言形式比较简单,但其中也存在很多的跨文化因素。
通过长期的实践,我认识到,对于外语老师来说,最大的挑战不在于语言外加上文化知识的讲解或另开一门文化课,而在于如何将语言和文化融合在一起来教授。根据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为了有意识的进行跨文化的渗透,我在教学中运用资源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利用课堂有意识进行文化渗透。提供英语学习环境,从教室的布置,到师生日常的用语都营造语言环境,让学生时时看到英语、听到英语、说到英语。例如,我做过这样的试验,在一个35人的班级的教学中,在教室里摆放英语杂志,英语报纸,英语海报和其他有关英语的视听材料,当学生进入课堂以后,全部使用英语思维和英语交流。刚开始时,学生不太适应,看不懂英语材料,有的学生羞于表达,有的学生有表达障碍,交流起来很困难。活动进行一个月以后,学生们开始喜欢看报纸看杂志欣赏英文歌曲,大部分学生已经敢于开口说英语,并且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二、在口语词句积累过程中,必须多了解西方文化。方法有两种:一是重正常表达而非习语、俚语。笔者接触过的许多外国人与中国人交流时用的都是最平实的英文,很少习语(idiom,即习惯用语,其真正含义往往不同于其组成单词,比如广播中常用wrap up,字面意思是“包裹”,来表示“结束”),更少俚语(slang,既非正式习语,因地区、职业不同会产生不同含义,比如街头语言中的“bro”就是我们常说的“哥们”);二是多听多读多背,各种语言刺激是口语词汇和句型的弹药库:泛听是积累语言素材的最好办法,比如从美国系列情景喜剧《老友记》()中,我们学会用“bonne”来准确表达“保姆”,还知道“我的脚麻了”可以很生动的表达成“My foot sleeps.”。而精读一本口语书,系统输理口语词句是口语提高的快行线。很多同学讲英语热情很高,但从不愿耐心雕琢语言细节,结果口语只能停留在低水平,反复演习错误,而口语教程中的场景学习法能让遣词造句准确而地道:
三、在展开话题讨论时,结合中国文化,欣赏英语谚语,对比中西节日,学习背景文化。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沉淀的文化精华--谚语。在课堂中,开展 Guess and Translation专栏,学生分组做竞猜,通过多媒体课件每显示一个英语谚语,各组内每个成员都可起立翻译,前提是用汉语的谚语的翻译。例如:Today is yesterday's pupil.学生要译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为最佳。再如, 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这句中文谚语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有的节日,随着文化的融合,中国节日特别是传统节日倍受外国朋友的青睐,如灯笼节又叫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龙舟节又叫端午节(Dragon-boat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Day),重阳节 (Double-Ninth Festival or the Elder's Day)。同样,学习英语了解西方的文化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圣诞节(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酥基督(Jesus Christ)诞生的日子,了解众多相关的词汇Christmas tide圣诞节期、Christmas Eve圣诞前夜Santa Claus/ Father Christmas圣诞老人Christmas carol在Christmas eve时唱得圣诞颂歌、Christmas dinner圣诞大餐中的火鸡(turkey)或烤鹅(roast goose)、布丁(puddings)以及各类小甜饼(如golden butter cookies,fruit cookies)等等。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有所针对性地介绍其中所包涵的文化因素,把语言放到具体的语用背景下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使语言“鲜活”起来,使用有意义的语言,使学生获得真正的交际能力。使学生获得真正的交际能力,避免出现交际中的语用错误。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要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注重学生英美文化的输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美国外语教学专家 Winston Brembeck 说:“采用只教语言不教文化的教学法,只能培养出语言流利的大傻瓜。”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文化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立足课堂,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拓展交际视野,始终保持对英语的新鲜感,才能真正地学好英语,享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才能融入生活,达到有效地进行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