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感恩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个7岁的女儿吃饭时愤愤不满地问妈妈:“我的饭呢?”那表情和诘问告诉她:你应该为我盛好饭的,为什么没给我盛?吃饭的时候,一个4岁的儿子爱吃豆角,就说“这个菜是我的,你们都不能吃”,说完就把盘子拉到自己跟前,其他人都不能碰。一个快6岁的儿子吃水果。爸爸说:“好吃吗?让爸爸尝一个。”儿子断然回答:“不让你吃!”爸爸又问:“我给你买的,也不让吃吗?”儿子说:“这是我的,不让你吃!”有研究发现:现在的孩子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的占76%,认为现在的孩子不懂事,不懂得要主动表示关心的占68%,受到别人的帮助或关心,却不懂得要主动对别人表示感谢或感激的占58%。幼儿普遍缺乏感恩的心态。
2幼儿不知感恩的原因分析
2.1家庭感恩教育缺失
对孩子百依百顺,让孩子习惯地认为:要什么成人就应该给什么。对孩子太无私,让孩子习惯地认为:所有的东西应该是我一个人的。孩子自己的事情替他做,家务劳动不让他分担,让孩子习惯地认为:所有的事情都该你们干。成人的辛苦不让孩子知道,让孩子习惯地认为:大人不辛苦。既然孩子觉得理所当然,那他为什么还要感激呢?
2.2幼儿园感恩教育缺失
通过适宜的教育纠正孩子不良习惯是幼儿园的职责所在。一方面,通过相关教育教学活动使幼儿认识和理解感恩,并知道应该怎么做;另一方面,在家园合作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实现家园共同进行感恩教育。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幼儿园在这些方面的作为远远不够,甚至在幼儿感恩教育方面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缺失。
2.3社会方面的原因
社会更多通过成人间接产生影响。一方面,传统观念认为“世态炎凉”,社会多“人人独善其身之私德”,少“人人相善其群之公德”。另一方面,消极的社会暗示:大学生拒不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扶人者反被讹诈,救人者却遭否认。“做好事”成了“做傻事”,人们对他人与社会更加疏离与疑惧。成人的消极认识,也在幼儿的心里埋下不知感恩的种子。
3如何加强对幼儿的感恩教育
3.1加强幼儿园的感恩教育
3.1.1不断研究和优化感恩教育课程,开展丰富教育教学活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要学会关心尊重他人,学习感恩应该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幼儿园应该在充分认识感恩教育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感恩教育课程设置,明确感恩教育目标,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注重使用趣味性和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创设适宜的感恩教育环境,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帮助幼儿体检感恩,认识感恩、理解感恩,学会感恩。
3.1.2主导家园合作,共同进行感恩教育
幼儿园有专门的教师,有专门的资源,有专门的途径,更适合在家园共育中承担主导责任。一则,幼儿园要不断拓展家园联系的途径,利用家长会、开放日、电话、短信,尤其是充分利用幼儿园及幼儿班级网站、微博、邮箱、飞信、微信、QQ、QQ空间等多媒体途径加强与幼儿家庭及家庭之间的联系;二则,向家庭传递科学的感恩教育理念和方法;三则,互相督促和评价,及时沟通和解决教育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3.2加强家庭的感恩教育
3.2.1转变和提高认识,对幼儿感恩教育形成共识
家庭的首要任务是解决思想问题。一则,要明确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比如日常生活中幼儿不懂感恩、溺爱孩子等。二则,清醒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危害和解决问题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三则,在如何进行感恩教育方面形成正确的认识。四则,家庭成员之间要在这些方面达成共识。
3.2.2积极配合幼儿园感恩教育,保障家园合作有效实现
家园合作能否真正形成教育合力,还在于家庭是否积极配合。一则,通过各种途径与幼儿园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感恩教育。二则,接受幼儿园科学的感恩教育理念,统一认识。三则,接受幼儿园方法上的指导,统一行动,互相巩固教育效果。
3.2.3坚持正确、一致做法,绝不妥协
家庭对幼儿的感恩教育有很大阻力,比如家庭成员的意见不一致,不能够一贯坚持正确做法,孩子的抵触与反抗。那么,家庭必须克服这些阻力,坚持正确、一致的幼儿教育,绝不向孩子妥协。
3.3汲取社会正能量,形成社会——家园合力
一方面,家园双方要摆脱传统错误观念的影响和负面的社会暗示,多从社会汲取“相善其群”、“知恩图报”的正能量,并把它传递给幼儿;另一方面,加强与社区、社会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3.4几种具体的做法
3.4.1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孩子会习惯性通过观察去学习。父母和老师应该以一言一行有意示范,以身作则。在同伴中为其树立好的榜样,文学作品及电视中的角色也可以成为他们的模仿对象。
3.4.2积极关注,及时肯定
孩子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肯定。那么成人就要多“关注生活细节,并给予及时鼓励、引导”,这样会强化他们的感恩行为和意识,使其越来越懂得感恩。
3.4.3营造环境,潜移默化
【关键词】幼儿;感恩教育;有效策略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感恩亲朋好友给予我们关爱和帮助;感恩祖国给予我们的百般呵护;感恩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鸟语花香……“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足以反映出感恩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但在当今社会中,由于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三代人心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父辈的百般疼爱和诸事的包办代替,使他们的个人中心意识不断强化,只知道一味的索取和享乐,根本不懂得去感恩。因此,在幼儿园里,对幼儿实施感恩教育已是势在必行。
一、把感恩教育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每天早晨,当我踏着朝露走上工作岗位时,迎来一张张充满稚嫩而又透着灵气的笑脸时,我的内心洋溢着无比的自豪与满足。当你为他们做完晨检时,总能看到一个个深深的鞠躬;当你把一碗碗饭菜盛放在孩子面前时,总能听到他们那句: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户外活动中,阳阳的皮球滚得老远,佳佳主动跑过去帮忙捡回来,阳阳依然不忘回赠一声:谢谢!孩子们玩得大汗淋淋时,老师为他们轻轻擦拭滚落的汗珠时,仍旧能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谢谢”。这些看似细碎的生活琐事,却无时无刻地见证着师幼与同伴之间浓浓的感恩情怀。
二、把感恩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中
教学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在组织安全教育活动时,我设计了一节名为《地震了……》的主题活动,通过播放汶川大地震的图片资料,让幼儿说说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地震了该怎样逃生?地震灾区的孩子遇到了怎样的困难?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使孩子们懂得地震是怎么回事的知识,知道地震发生后的逃生自救知识,而且使幼儿真切感受到,地震发生后许多孩子失去了美丽的家园,失去了亲人,成了孤儿,他们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也需要我们小朋友的关爱,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关爱行动,他们纷纷表示要把自己的零花钱捐献给灾区小朋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并以此表达他们的爱心。更重要的是本节活动的开展,让幼儿从中体会到给予他人和自己的付出是件快乐的事,是知恩报恩的美德。同时,也让他们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而心存感恩之心。
三、把感恩教育融入重大节日中
每逢节日来临之际,我们都会做好周密的安排与部署,将当月的主题与节日结合,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向幼儿介绍节日的由来、节日的意义、节日的特色等,同时结合感恩教育,以节日为契机,让幼儿体会爱与被爱的幸福,深入了解这些节日的重大意义,懂得家人和身边人对自己的重要性,对自己成长历程中的帮助,从而学会感恩,明白如何感恩,为什么要感恩,要对什么人感恩,采用怎样的方式感恩。如:三八妇女节时,我们以班为单位开展了“我为妈妈送祝福”的绘画活动,要求幼儿每人画一幅表现妈妈辛苦或爱妈妈的画面,同时送上一句温馨祝福的话,送给妈妈并讲给妈妈听,还要求他们回家后为妈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给妈妈捶捶背,给妈妈端一杯热茶或给妈妈洗洗脚……,体验妈妈与孩子的亲密关系,知道妈妈工作的辛苦,学会关心、照顾妈妈,心存感恩之情……
四、把感恩教育融入家庭生活中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第一站,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的言谈举止是孩子最可效仿的榜样。如果他们整天看到的是自己的父母对待老人冷漠、自私,他就不会关心别人,感激别人。现在的家庭往往只重视智力投资而忽略对幼儿感恩品德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做家长的要有一个正确看待问题的态度,懂得学会做人,远比学会知识来的得重要。教幼儿学会感恩,让他们时时怀揣一颗感恩的心,需要我们每一个家长从小用心去培养。而孩子的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幼儿在家庭中所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父母对老人的关心、照顾、尊重、孝顺,家人之间的民主平等,这些充满温情的家庭氛围,对培养孩子的爱心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见,家庭是幼儿感恩教育成长中的一片沃土,而家长正是这片沃土的培育者。俗话说得好:“言传不如身教”要让有幼儿从小学会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团结同伴,父母首先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作为父母,要学会感谢孩子所带给我们的快乐,感谢朋友和社会给予我们的信任和帮助。幼儿期,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时,应以具体的生活事件来激发幼儿的感恩情感。如通过图画故事书中的感恩故事、参加感恩亲子活动、参观孤儿院等活动,这会给幼儿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幼儿意识到生活中有这么多值得感谢的人,这无形中就培养了他们的感恩意识。与此同时,父母自身也要用自己的感恩行为来影响幼儿的思想和行为。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积极做好感恩的表率,当幼儿在家庭生活中帮助了父母时,父母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感谢幼儿的这种施恩行为,让他体会施恩的快乐。父母是幼儿施恩的榜样,这样的示范工作,能促使幼儿更加自觉地去知恩、报恩与施恩。
游戏是孩子快乐的天堂,孩子的一日生活离不开游戏,教师在孩子的游戏中开展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语言“老婆婆的枣树”这个活动中,我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了解故事中的感恩语言,体验故事里的爱和温暖。在健康活动“我为小兔搭房子”这个活动中,让幼儿体会小兔无家可归的可怜,激发孩子们的同情心,引导幼儿帮助小兔克服困难,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会感恩。
一、注重实践活动,提升幼儿对感恩教育的行动
1.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感恩的乐趣。幼儿理解能力弱,利用抽象的道理进行说教,对他们来说,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我们注重实践,创设情境,开展了一系列感恩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为他人做事的乐趣,在父亲节来临之时,我们开展了“我为爸爸挤牙膏”“我为爸爸倒杯茶”等活动;在母亲节来临之时,开展了“我给妈妈洗洗脚”“我给妈妈梳梳头”等活动;在重阳节来临之时,我们开展了“我帮爷爷奶奶捶捶背”“我帮爷爷奶奶扣纽扣”,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孩子真正体验了生活,也真正体会了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回报他人的乐趣。
2.捕捉教育时机,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在大班孩子毕业之时,开展了“让幼儿园更干净”的主题劳动活动,孩子们用稚嫩的双手拿起抹布、水桶,对幼儿园的栏杆、滑梯、扶梯等进行了清洁,体验了劳动的喜悦,增强了对母校的留恋和感恩之情。还组织了旧书捐赠活动,有的孩子拿出了自己喜欢的画册,有的拿出了自己阅读过的童话、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短短的一周时间,共收到图书四百余本。在毕业典礼上,我们将这一份满载着对弟弟妹妹深情厚意的图书递给了园长,交给了幼儿园。我们送的是图书,传递的是爱心、感恩心,这样的活动使感恩教育在实践的层面上“活”了起来。
三、加强家园合作,使感恩教育无处不在
在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同时,还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家园联系,使感恩教育双管齐下,教育收到双重效果。
1.家园配合,达成共识,沟通互补。幼儿园的教育毕竟是有限的,幼儿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自己的家中,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与他们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温馨的家庭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们,所以家园共育是十分必要的。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向幼儿家长宣传感恩教育相关知识,如利用家园联系栏、网站、感恩墙等形式及时向家长告知感恩教育的实施情况,向家长宣传感恩教育的意义,向家长发放关于感恩教育的传单,面对面的交流感恩教育,同时及时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感趋向,并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与完善,家园配合,达成共识,沟通互补。
【关键词】幼儿 感恩 感恩教育
感恩是指感恩戴德之意,应亦有感谢感激之情。主要是指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也是指主体对于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因素表示友好并且回报。在当今这样一个浮躁世界里,我们渴求内心的平静,呼唤奉献精神的回归,提倡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记恩、谢恩、报恩以及施恩的人文教育。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感恩教育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产生认可;二是情感层次,在认知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三是实践层次,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冲动转化成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并形成习惯。回报恩情、乐善好施、甘于奉献等这三个层次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1导致幼儿缺乏感恩之心的原因。
1.1社会环境中的不利因素。首先,网络文化的泛滥,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网络文化传播的无限制以及媒体的娱乐化,对传统的道德文化造成了猛烈冲击。其次,富裕的生活,加之父母的溺爱,使很多儿童并不能感受到生活的不易,更不知感恩。
1.2家庭因素。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们只要吃的饱、穿的暖、健康、快乐、长知识, 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却很少想过要培养孩子的回报意识, 教孩子感恩。许多父母缺乏对教育的正确理解, 在幼儿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例子: 家长到幼儿园接孩子时最关心的事是孩子今天学了些什么?儿歌会背吗?歌曲会唱吗? 故事会讲吗?如果听到老师夸孩子脑子聪明, 智力好, 家长满心欢喜;如果反映的是孩子没有爱心、品德行为方面的缺点, 家长往往会爱听不听的。这种片面重视智力发展, 忽视品德教育, 将造成孩子的"爱心缺失"。久而久之, 家庭小环境促成了孩子们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的心态和习惯, 不利于幼儿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不利于幼儿未来的发展。
1.3学校因素在幼儿园课程里关于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内容很少, 虽有品德教育, 但还不全、不到位, 或是形式化, 表面化, 没有持之以恒, 不能使幼儿从内心深处去理解和感受其行为的真正意义, 做到知之而行。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本身也缺乏这方面的教育意识, 偏重于幼儿的智力教育, 忽视孩子的人格教育。缺乏对孩子人格的正确引导教育, 让智力教育与人格教育出现了倒挂现象, 使得孩子无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如何在教育生活实践中学会感恩。
2.1感恩意识的培养。教师是儿童的第二父母, 是孩子眼中无所不知的圣人, 教师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让幼儿学会感恩, 教师必须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因此, 教师在儿童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时刻关心幼儿, 对幼儿表现出关爱行为, 应该毫不吝惜地经常对儿童说" 谢谢"。幼儿天模仿, 当教师对幼儿时时关爱, 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时, 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 说不定哪天他们也会有类似的行为。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 让幼儿意识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值得感谢的人, 无形中就培养了他们的感恩意识。
2.2开展感恩励志教育活动。在实施感恩教育活动中,可以开展一些专门的感恩励志教育活动,请幼儿心理专家给幼儿以心理引导。另外,在丰富多彩教学和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会感恩。收集一些与感恩有关的传统故事, 如《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探母》、《吃水不忘挖井人》等在晨间谈话、社会课中对幼儿进行春风化雨般的引导, 唤醒幼儿心灵深处的感恩的善根, 使幼儿在故事中受到熏陶, 心灵得到净化, 促使幼儿感恩情感的养成。可以充分利用一些节日, 比如学雷锋日、重阳节等节日, 组织各种感恩活动可以利用教师、同伴、父辈生日, 指导幼儿亲自为自己的教师、同伴做一些生日卡片, 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除此之外,还可以给孩子布置一些特殊的爱心作业, 比如为教师和同伴做一件好事, 给父母、老人捶捶背等。通过这些具体而形象的活动, 让幼儿学会正确地对待他人的无私和热心的帮助, 学会感恩与回报。
2.3注重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
如某天早晨的户外活动中,我班的黄毅成小朋友采摘了花朵,我对小朋友说:"我听到有谁在哭,你们知道是谁吗?"小朋友你看我,我看你。都说:"不知道。"我说:"我知道,是小花的妈妈在哭。她说,她的一个漂亮的花宝宝不见了,她在找它的花宝宝呢!你们谁看见了她的花宝宝?"好多的小朋友说不知道。只有黄毅诚小朋友一声不吭,把手藏在背后。"小花宝宝可能是找好朋友去玩了,我们帮小花妈妈找找。"我边说边走到黄毅诚身边,"哦!原来小花找黄毅诚做朋友了呀。"我指着小花说:"小花你怎么了?怎么耷拉着脑袋呀"我把花放到自己的耳朵边,"哦,小花说,离开了花妈妈就不舒服了。以后我们不要让漂亮的小花离开妈妈,好吗?"小朋友都说好……。漂亮的花很容易受到孩子的喜爱,并随即采摘。在这次随机的教育活动中我把小花当成是一种有生命的物体,赋予它生命让它会哭、会笑有自己的情感,让幼儿深切的感受到它是有生命的,我们应该爱护它、关心它、保护它。它美化了我们的环境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2.4给孩子创设回报他人之恩的机会。
1 小班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可能性
1.1 从娃娃抓起的社会舆论
当前感恩意识的缺失非常普遍,人们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阳光和雨露,却在肆意破坏着朝夕相处的环境;面对父母的哺养之恩,孝心和赡养观念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已大打折扣,甚至很淡漠,只知受惠,不知感恩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了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社会各界不断呼吁感恩教育必须从小开始,从娃娃抓起。
1.2 小班幼儿的可塑性年龄特点
实践证明,每一个孩子生下来就被赋予很强的可塑性,幼儿时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接受知识最快、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之一,同时也具有很大的潜能需要开发。作为幼儿园教师,能否抓住关键期,针对幼儿的年龄特征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至关重要。我们抓住幼儿的关键期,尝试从小班开始进行感恩教育,给孩子一些机会,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在尝试中学习,感悟,真正懂得感恩教育的真谛。
1.3 家长对幼儿的期望
到底要把孩子培养成怎样的人?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了孩子的素质培养,注重情商的熏陶,这对我们开展感恩教育作了一定的铺垫,他们更支持的是让幼儿学会如何做人,做怎样的人,而懂得感恩恰恰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之所有为人的基本条件。
2 小班幼儿感恩教育的特点
2.1 内容简单
让小班幼儿懂得真正感恩的含义还是有着一定困难的,因此小班幼儿的感恩教育要尽量地简单化,从感恩教育的其中一点出发,如,懂得说礼貌用语,最常见的是:你好、再见、谢谢、不用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等,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首先要懂得如何使用礼貌用语,尤其是对自己的父母,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向父母说谢谢,或者对不起,所以让小班幼儿懂得向周围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人说礼貌用语是实现感恩教育的第一步。
2.2 感恩即感谢
小班幼儿对感恩的理解是感恩即感谢,学会感谢、学会感激,不把父母为自己做的事情当成是理所当然的,知道父母为自己做这么多的事情是需要付出很多心血的。当然,除了口头上让幼儿懂得表达感谢外,也要在行动中体现感谢。
2.3 易于长远渗透
小班幼儿实施感恩教育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易于长远渗透,因为孩子的年龄特征,小班幼儿往往非常天真单纯,对于我们来说,这时候的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老师怎么说怎么做,会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通过不断地创设条件让他们学会感谢周围的人,学做一名有礼貌、讲道理的孩子,使感恩教育渗入人心,是实现感恩教育的基础。
3 小班幼儿感恩教育的实施要点
3.1 文学作品感恩启蒙
以文学作品着手对幼儿进行感恩启蒙教育,选自一则感恩小故事《懂事的小老鼠》对幼儿进行教育,也是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通过幼儿感兴趣的小动物形象,激发幼儿兴趣,使之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小动物与妈妈之间那份浓浓的爱。感恩妈妈,感恩身边的亲人,是达到目标的第一步。接着从一些小故事、儿歌等载体中体现感恩之意,使幼儿明白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关心和帮助,自己的家人也一样,也需要我们的关爱,这样才会是人人都喜欢的好孩子。文学作品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孩子们的感恩启蒙意识。
3.2 寓教于乐感恩实践
文学作品是启蒙,既然让孩子已经有了感恩的意识,那就该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感恩,因为只有将道德原则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成为自己的原则,目标才会真正实现。以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为前提,班级中开展了一系列的感恩活动,通过为家人为朋友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来表现自己的感恩之情,准备的活动有《爱心果篮》、小班教本中的《轻轻地》、《甜甜的桔子汁》、《看录像围裙妈妈过生日》等等,让幼儿在说说、做做相结合的活动中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实践,使感恩教育递进化,而不仅仅是表面化。
3.3 亲子互动感恩体验
此类活动主要是和家长一起参与的,所以笔者把活动放在了假日亲子活动和家长开放日时开展。设计的活动是《爱心早餐》,首先是让家人表达自己是如何关心自己的孩子的,并向自己的孩子说一句话,之后请幼儿也向自己的家人说一句感谢的话,并诚心诚意地拿起面包土司,中间夹点果酱之类的调料,制作成三明治给家人享用,用行动来表达对家人的一份爱,让孩子明白永怀一颗感恩的心,会获得更多的爱。通过感恩体验使感恩教育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