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经济评论

劳动经济评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经济评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劳动经济评论

劳动经济评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西方宏观经济学;劳动力市场;西方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

引言

自从1936年以来,西方的经济学就被划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这连个大的体系,而长期以来,凯恩斯学派的经济思想都贯穿于宏观经济学领域,并且围绕着劳动力市场这个重大的问题与传统的西方古典学派展开激烈的争论,有时候二者之间分明的鸿沟甚至都相互冲突。

1.西方宏观经济学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理论评述

关于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涉及到的是企业之间雇主与员工之间的雇佣合同,而由于劳动力市场是不同于商品和其他要素市场,这是由于其特殊性存在而造成的结果。而往往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对企业内部组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1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与发展

内部劳动力市场概念阐述的问题可以追溯到1971年的派尔雷,其被阐释为一个企业中,它劳动力的定价通过管理规则以及程序来决定的。并且它的特殊性在于高度的雇佣稳定性,简而言之,就是高水平职位往往由内部晋升的员工大批量占有,并且分配程序都是根据所制定的程序来支配的。并且在其发展的历程中,有三个关键性的因素出现:在职培训、技术的特殊性以及习惯法则等。而这些特殊的技能对一些发展中的企业而言,往往非常重要。

1.2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最新动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西方宏观经济学上的内部劳动力市场解释了工资条上的刚性,把企业对惯例的调整视为工资决定的关键因素,并且认为市场的供求关系因素只能对工资的决定存在阻碍。

近年来,关于对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就没有停止过,特别是美国与日本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力市场都出现了相应的一些新情况时候,比如美国自80年代中期的公司缩减规模,导致了失业的增加;而日本也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大裁员,在这种经济大萧条的形势下,如何能够从理论上看待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走向与变化规律也成为一个热点问题,而比较有前瞻性的观点认为,企业裁员有较大规模的增长确实标志着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衰减与劳动力市场外部的倾向的增强,并且预测可能未来的时间厘米那,直接由市场媒介的雇佣关系将会逐步取代内部拉动力市场,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部分源于“后福特时代”技术的进步使得产品的周期大大缩短。

2.关于劳动力市场两派的不同论述

2.1 西方古典学派对劳动力市场的阐述

关于对劳动力市场的阐述,通常会涉及到对工资效率即所谓的工资决定论的阐述。而西方古典学派认为,在工资决定论方面,工资为劳动力价格的体现,它必须等于维持这种劳动力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而对劳动力市场最早的阐述来源于英国经济学家威廉,尔后亚当斯密在这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而且认为劳动力也是一种商品,而不同于其它的商品市场,劳动力的价格是由生产这种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力时间来决定的,与此同时,作为劳动力商品价格的工资,其形成与决定也同样受到供求规律与竞争规律的制约,而且这种竞争因素的作用也使得价格在劳动力价值上下波动。

其次对于西方宏观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市场,往往会涉及到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西方古典学派在“古典”的宏观经济学模型中已经对劳动力的需求与供给给予了深刻的阐述,分别是当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就业水平时候,就已经不存在失业这样的概念了,而且在这样的古典模型中,由于工资条的刚性已消失,并且其完全的伸缩性,当失业这种不良的经济现象出现时候,往往能够通过降低货币工资来降低实际工资,从而达到充分就业。因此西方古典学派认为仅仅依靠市场,货币就能实现最大限度的弹性空间,从而经济也能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从经济学模型的角度来看,就是劳动力供给与需求饿曲线交点,不仅决定了充分就业的总产量同时也决定了均衡的就业量。

2.2 凯恩斯学派有关劳动力市场的阐述

在承认了古典学派的部分经济学观点的基础上,凯恩斯学派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地,比如其认为在货币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价格稍微有提高会导致劳动力供给量的减少,这样的观点往往是不符合事实的。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凯恩斯学派认为在进行工资协议的时候,对于工会与资本家双方所规定的只能是货币工资,至于实际工资出现的波动还要由另外的一些因素来决定比如很关键的价格水平,因此凯恩斯学派阐述了自己的劳动供给函数的观点,即劳动者具有“货币幻觉”因此劳动的供给量是货币工资的函数,而并不是古典学派认为的实际工资的函数。

2.3 二者的共融点与分歧所在

关于二者的共融点,首先两个学派都认为“劳动需求为实际工资的函数”这样是一个真命题,而且关于就业量增加,国民收入也会增加,实际工资相应却减少,关于这样的观点双方也达成了一致。

但是双方存在的分歧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对于“货币幻觉”这样的概念,古典学派认为其未曾有之,而凯恩斯学派坚信这样概念的存在,即信息的不完全。并且对于货币工资与价格水平关系而言,古典学派认为价格水平与货币工资涨落幅度十分具有弹性,而凯恩斯学派认为要降低实际工资,只能通过提高价格水平(P)这样的途径才能实现。

3.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对失业率造成的影响

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强调了价格稳定、充分就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等问题,而往往现今西欧大部分国家所出现的失业率恐慌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调不无关系。

3.1 宏观经济政策对结构性失业率的影响

关于欧洲目前存在的较高的失业率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劳动力市场的僵化,因为目前存在的风险在于如果劳动力市场出现问题后,失业率周期性的增长就会演变会很严重的结构性问题。比如,某些国家实施的严格保障就业的法规只会使那些失去工作的工人更难找到新的工作。同时,他们失业时间愈长会导致有兴趣雇佣他们的雇主更少,一些雇主甚至会放弃从失业工人中进行挑选。此外,由于这些失业工人无法有效地抑制工资弹性,从而使就业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最终成了“结构性”失业者。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待这问题,欧洲央行完全有理由坚持,宏观经济政策会导致更高的结构性失业率的产生。

4.结语

对于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而言,如何能够更好的将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的经济规律结合并合理的运用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而且需要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作用同时,防止市场出现过度通胀或萧条状态出现。(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 斯诺登等. 与经济学大师对话[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2]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 杨俊青,刘姗姗.劳动经济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劳动经济评论范文第2篇

别瞧不起劳动人民。不要为劳动羞耻。土地不脏,汗味不难闻。请尊重那些似乎生活状况不如你,但仍然用自己的双手诚实劳动养家糊口的人,因为这样才是尊重自己。永远体恤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因为我们的亲人就在这些人群中。我们不娇贵。我们必须能够自己养活自己,这是你的尊严所在。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说

一个人“非劳动致富”不可怕,一个国家“非劳动致富”骇人听闻,全球“非劳动致富”直接等同于人类自残。

――《出轨的纸币》的作者评论劳动和实业的关系

“劳动致富”这一传统致富观已经被日益边缘化,而“炒股热”、“炒房热”体现了社会进步、多元的一面,也可以说折射了经济发展的困惑。多数人认同踏实工作致富难,则反映出了一种群体性的焦躁心理,值得认真对待。

――南方网对 “劳动难致富”发表以上评论

今人不识王进喜

■北京 茗晴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问办公室里在座的年轻人:“王进喜是谁?”这些年轻人诧异地反问我:“刚来的吗?”我又问他们:知道“五一节”的来历吗?很多人摇头。真让我哭笑不得。实际上,不知道“王进喜”不能说明人家的知识匮乏,但是也许是时代在进步,也许是人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很多人不把劳动这个事情当成光荣的事情,很多人也不把这个节日当回事了。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每逢节日,广播报纸都要介绍节日的来历。节日当天白天游行、晚上开会,并不觉得疲劳。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我都积极参加。可是如今,媒体上说的是去哪里旅游,哪儿的商场在打折,哪家航空公司更便宜。大家想的是休息、旅游、消费,年轻人哪知道节日的意义和乐趣,更别提纪念“劳动的光荣和伟大”了。

我由衷地希望:人们在享受“五一节”给我们带来的假期时,还应该思考一下,是无数劳动者的奉献,才让我们得以舒适地享受假期,还应给那些默默奉献的劳动者以尊重。

预防“过劳死”,法律更是“抢救针”。

劳动经济评论范文第3篇

>> 双重“户籍墙”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网络双重影响与对青少年的引导 农民工工伤保险与劳动关系探究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民工荒问题引出的农民工劳动力供给问题 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农民工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二代农民工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与企业正规化程度之间的分析 碳关税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双重影响与应对策略 市场经济对企业党建工作双重影响及对策 转型期湖北外出农民工与受雇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 夫妻相对资源和情感关系对农民工婚姻暴力的影响 唐宁玉指导关系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倾向的影响 资本与劳动要素报酬变动关系对劳动力再生产的影响 市场经济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双重影响及对策 论信息技术对干部培训的双重影响及对策研究 做好农民工管理和维权工作 努力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双重拒绝”:新生代农民工城乡社会融入的困境及对策 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民工的影响及对策探析 农民工非正式组织对施工企业管理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3-05-27.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至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2.

[5]蔡昉.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探寻中国未来的增长源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51-252.

劳动经济评论范文第4篇

国民经济学论文范文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当中,国民经济的增长会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其中,劳动力的配置情况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国民经济

前言:

要素生产的效率、要素投入数量的多少等,都会对经济产出的规模产生直接的影响。站在经济学的立场上,将农村劳动力由农业适当的转向非农业,能够使劳动力配置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更快增长。因此,在国民经济增长当中,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做出的贡献,应当进行细致的研究,从而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更加科学、合理。

一、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作用

在不同部门当中,对于劳动力的配置,可以进行如下假设:在一个国家当中,包括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城市地区是现代经济部门,主要进行非农业经济活动。农村地区是传统经济部门,主要进行农业经济活动。在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之间,如果政府完全限制了劳动力的流动,那么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中的劳动力市场就会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同时都能够保持均衡的劳动力市场。如果在这两个地区之间,对于劳动力的流动没有限制,在自由流动的作用下,二者的劳动力市场就会相互融合,从而形成统一的全国劳动力市场。在新古典经济理论当中,产业或地区之间的薪资待遇差异,是不同产业和地区之间劳动流动的根本性原因。而这种差距反过来可以通过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得以消除。此时,在不同产业和地区之间,劳动力就能够得到相对均衡的配置状态[1]。在二元经济结构当中,为了研究城市与农村劳动力市场从封闭转变为开放,假设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不会产生费用。在劳动力自由流动之前,由于城市地区缺乏劳动力,因此薪资待遇相对较高。而农村地区由于劳动力充足,因此薪资待遇相对较低。在劳动力市场开放之后,由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薪资待遇的差异,因此,农村劳动力会向城市流动。此时,农村地区由于劳动力减少,因此薪资待遇会逐渐上升。而城市地区由于劳动力增加,因此薪资待遇会逐渐下降。理论上说,当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的薪资待遇达到相同的时候,劳动力的流动就会停止。在福利方面,由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无论是城市地区还是农村地区,都会发生变化。由于劳动力的流入,城市地区的工资率下降,因而企业的福利将会增加。而在农村地区,由于劳动力流出,使得工资率上升,也会带动福利的增加。因此,在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作用下,社会总福利的水平将会显著提高。

二、不同部门劳动力配置边际生产率的测定

在不同部门劳动力配置的边际生产率估计当中,通过相应函数的建立,能够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会给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在GDP的研究当中,应当将其分解为农业和非农业的GDP,并且分别进行生产函数的建立[2]。在农业GDP当中,主要是农业物质、土地、农业劳动力的投入函数。而在非农业GDP当中,主要是资本、非农业劳动力的投入函数。在非农业的劳动力投入当中,农村转移的劳动力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农业与非农业GDP的综合,等于全国GDP,所以,可以综合这些因素,进行方程组模型的联立,从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测定。在这种函数模型当中,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评估,需要对农业劳动力的投入进行准确的计算。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处理情况,能够直接影响到农业劳动力投入的计算。对此,可以假设农村劳动力具有同质性。这样,农村专业劳动力与未转移的劳动力的生产率相同,就能够进行准确的计算。此外,可以对农村劳动力的同质性进行验证。根据相应的统计检验,如果证明该条件为真,则说明农村专业劳动力与未转移劳动力的生产率相同,因而农村劳动力总量与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之差,就是农业劳动力的投入。而如果统计检验的结果为假,则说明农村转移劳动力与未转移劳动力之间的生产率不同。那么就需要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数量利用生产率差异系数进行调整,然后在按照上述方法计算。

三、函数模型的结果评估

从农业GDP的生产函数估计结果当中,能够看出,所有的结论与之前分析的结构基本一致。从中可以看出,对于农业GDP的发展来说,农业物质投入所产生的影响,要大于土地面积和劳动力投入等因素,这种情况与中国的实际国情十分吻合[3]。正是由于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量十分巨大,使得农业劳动力生产率始终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在非农业GDP的生产函数估计结果中,也与之前的分析结果一致。对于非农业产出来说,资本的投入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就劳动力投入来说,其对非农业GDP的影响要高于农业GDP。通过函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于非农业国民经济增长来说,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对于农业国民经济增长来说,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对此,要想真正评价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名经济增长的贡献,还需要对二者之间的净效应进行计算。同时,这也是农村转移劳动力与未转移劳动力之间边际生产率的比较[4]。通过对比计算发现,无论是在中西部地区还是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都会对劳动力生产率带来十分积极的影响。所以,由此证明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十分良好的贡献,并且能够同时促进农业和非农业劳动力生产率的提升。

结论: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当中,国民经济的增长会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其中,劳动力的配置情况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中的转移,能够有效平衡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劳动力分配,从而使二者的劳动力生产率和工资率得到合理的优化与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国民经济增长将会得到显著的提高。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与西方经济学国民收入理论比较的再研究张建君;经济评论2006-07-15

2、中国经济失衡根源在于国民经济初次分配制度的缺陷基于人的发展经济学视角巫文强;改革与战略2010-06-20

国民经济学论文范文二:创新国民经济管理论文

摘要:总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创新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而创新又是现代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因此我们对国民经济管理理念创新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够为其创新和改革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创新国民;经济管理

1从管理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内容理念的创新。我们比较习惯的国民经济管理内容无外乎是物资资本以及货币资本的投入产出,对自然资源进行管理,物资资源的流动,货币资金的存取等来进行经济管理,管理内容也仅在于资金的运作、物资的调动,劳动力也是这些运作和调动中的一个内容。这样的国民经济内容单纯以物质和资金流动来当做主线。因为传统的粗放经济模式,人们对于物资的需求比较高,占的比重也比较多,而如今有了变化,因此需要对内容理念进行创新。

2从运行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1)政府组织的变革

政企分开以及政经分开,政府组织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领域,由民营企业进入其中,参与竞争,给民众创业提供条件,给经济创新提供基础,清除创新路上的阻碍,提供便利。尤其是政府组织的领导,应该要打破行政垄断,让组织结构退出经济领域。如果政府在经济领域过度的活跃,乃至于与民众争夺利益的时候,那么就不能够让经济的自由全面发展得以实现,从民众可以自由竞争的经济领域中退出来,对民众组织进行扶植,建立社会公共经济组织,促使民众组织得到健康的发展。

(2)国民经济管理组织中的社会自组织生长起来

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立第三部门来对法治经济秩序责任进行承担,能够帮助政府缓解负担,同时提升了经济的民主性,对法治社会的完善具有非常大的帮助,这也是国民经济管理一直以来都希望能够实现的目的。社会自组织系统是必须存在的,企业和国家之间形成的社会自组织系统能够确保国民经济管理的正常运行。新的国民经济管理组织除了注重上下级关系之外,微观主体活力也是其关注的焦点,希望能够将微观和宏观主体聚合能量给无限放大。

(3)权利平衡和分割的组织结构

政府进行国民经济管理是利用其行政身份,而当其职能发生了转变之后,其有了更多的责任,因此,新的国家经济管理组织中,权利应该划分得更清楚,防止相互之间的推诿现象,避免责任无法追究的情况发生。

3结语

总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创新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而创新又是现代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因此我们对国民经济管理理念创新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够为其创新和改革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劳动经济评论范文第5篇

相关评论:从金砖到灵猫,经济学家文字游戏的背后,折射的是稀缺资源的转换和经济势力的迁移。相比“金砖四国”里印度、中国、俄罗斯、巴西这样的大国,“灵猫六国”其整体金融自由化程度以及政府管制能力,看来对于外国资本更有吸引力。再看“灵猫六国”,其分布在三大洲。均拥有可观的人口红利,更重要的是,都属于典型的富含自然资源的中小国家。据此可以得出结论,过去传统新兴市场主要依靠高效而廉价的劳动力,而现在自然资源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我国正在制订新的烟草税调整方案

“中国烟草经济与税收政策研讨会”日前举行。与会专家表示,我国烟草税改革不彻底、调整不到位,主张推动烟草“税价联动”。国家税务总局回应称,目前正在制订新的烟草税调整方案,2011年有望出台。而税务专家表示,烟草加税后加价,相信只会对低收入的烟民产生影响。业内人士则表示,目前烟草价格是由国家定价,税负调整不会直接影响价格。

相关评论:经验证明,希望通过烟草加税来控烟只是一厢情愿。我国之所以难下控烟决心,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已有了对烟草税收的“慢性中毒”。我国烟草工业利税每年已经超过5000亿元,在全国财政总收入中占比超过8%。有些地方,烟草工业对GDP的贡献甚至超过了30%。因为利税来得太容易,政府没有动力去转型,去下决心立法控烟。如果政府真的是从控烟的角度来给烟草加税,那么就应该将利剑刺向烟草企业。

《201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

日前,贝恩公司的《201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显示,中国消费者的信心指数达到了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奢侈品市场,人们购买最多的耐用消费品是汽车、衣服、化妆品、钱包和手表,有56%的奢侈品消费在中国境外进行。中国还是世界上第二大钻石市场和第一大汽车市场。分析师指出,如果说欧美奢侈品受众是一个OldMoney(老钱)群体,那么中国的奢侈品受众绝对是一个New Money(新钱)群体。

相关评论:不能否认,奢侈品市场过去10年在中国的发展,是国民生活态度转变的十年,对于奢侈品消费的狂热,是国民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对精致生活的依恋。但是,与欧美成熟市场比较,国内奢侈品消费中'浅陋的表达无处不在:中国New Money正不自觉地践踏Old Money贵族精神;奢侈品消费的价值与价格严重背离。从某种程度而言,蕴含在奢侈品中的历史、文化、技术以及提升生命价值等内涵,在新钱涌动的中国市场几被淹没。

公务车每年消费支出2000亿元

近日,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正在起草一份关于公务车改革的文件,不久将对外公布。如果从1994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算起,中国的公车改革已经进行了超过16个年头。然而现实是,迄今为止,这项改革仍然没有一个像样的头绪。有关调研显示,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2000亿元。

相关评论:坊间流传,在京城的许多交警手里,有一个车牌号码清单需要牢牢记住,否则,也许不经意间,就会错拦下一辆高级官员的车。显然,在中国人眼里,公务车是一种公权力的象征。这就难怪16年来的改革“光打雷不下雨”――公务车使用人作为一个利益集团,天然反对公车改革。在财政资金的使用缺乏监督和制约的情况下,公车使用改革的“雷”会不断地打下去,局部也会下些“阵雨”,但如果体制不改,不可能奢望公车改革有实质性的进展。

3亿中国人“被中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