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等职业教育行业报告

中等职业教育行业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等职业教育行业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等职业教育行业报告

中等职业教育行业报告范文第1篇

“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史上最难就业季来临!”当社会上充斥着这样的感叹时,我们却从高职院校听到了不同的声音。

“我的同学大部分都已经开始工作了,有的在做人事专员、招聘助理,也有的在做律师助理。”小曹,今年即将从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的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人力资源方向)毕业,他根据自己和同学的经验,并不认为现在的工作不好找。

小曹所在的学校,前身是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自2007年恢复自主招生办学权后,成为公办高职院校,每年就业率都达到95%左右,部分专业的就业率达到100%对于这样的学校来说,学生就业,并不是太头疼的事情。在该校,即使是人力资源这样的“常规”专业,也有不错的就业前景,就业岗位与在校生数量比达到3.2:1,也就是一个学生有三个岗位可以挑选。

据该校负责人介绍,作为以民政为特色的高职院校,除传统的“扶老携幼”专业外,学校还开设了物业管理、婚庆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其中,婚庆专业今年的第一批毕业生供不应求,学生毕业一年后月薪可以达到万元左右,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形成鲜明反差。

该校学生处许老师认为,这都得益于学校开设的实用课程,以及贯穿三年学习始终的实训式教育方式:“我们作为职业院校,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实训室,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大一到大三,都安排了实习。”从大一时参观式的“认知实习”,到大二时参与式的“平行实习”,再到大三独当一面的“顶岗实习”,保证了学以致用,以至于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后,可以不用再经培训,很快进入职业角色。“我在实训室上过很多招聘模拟课,还参加过两次实习,我们系有十几家实习单位,系里也会经常组织我们去社会上的招聘会观摩。”小曹说。

而小曹和同学今天所具有的就业市场优势,背后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曲折发展历程。

职业教育曲折中发展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大规模启动的工业化项目对熟练工人、半熟练工人和中等技工产生巨大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于1985年启动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结构性改革,并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重点放在了高中水平上。于是,一些普通高中转变成职业高中,技校和中专的数量也得到增加,更多的学生进入了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这一改革被国际研究者认为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深远影响。

但是,随后的形势发展,令职业技术教育在整个社会中的重要性有所降低。有学者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职业技术教育并没有如预期那样,成为解决青年失业的一个很好的手段。于是,更多的资源被重新投入到普通教育中。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的高校扩招,更是对这一趋势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国际生产链条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各类企业对受过良好培训的熟练工人产生了巨大的需求,而职业技术院校每年向社会供给的毕业生,无法完全满足这一需求;另一方面,则是持续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面对这种矛盾,国家在最近十几年里,加大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逐步扩大了教育规模,并不断提高办学水平。1996年,我国第一部职业教育法正式颁布和实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从2012年开始,实施农村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这被认为是我国政府继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那么,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总体情况是怎样的呢?

关于近年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现状,教育部过两份权威报告,一份是于2012年10月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对2002-2012十年间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进行了总结。报告显示,十年来,我国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毕业生达7265万人,职业教育对我国主要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长的贡献率为21%。

截至2011年,全国高职学校数量1276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60%;招生数325万人,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的47.7%,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超过3000万人,初步实现了中央提出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

就业方面,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六年95%以上,近三年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平均为87.6%,平均月收入为2171.3元,两者均处于持续上升状态。而本科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约2500元。

另一份报告,是2013年2月的《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报告主编、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继平介绍,2011年,全国有中等职业学校13093所,在校生2205.33万人。2012年,农村户籍学生占到中职学校在校生人数的82%,近七成来自西部。

走向完备的职业教育

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从初级、中级到高级职业学校的教育体系,从办学主体来看,既有公办院校,也有民办院校,甚至在民办领域已经形成了一些大型教育集团,如在IT和烹饪教育领域较有知名度的新华教育集团等。

目前我国职业技术学校主要有以下几类:

中等专业学校,即“中专”,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一般三年。传统的培养目标是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小学教师。

技工学校,即“技校”,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以三年为主,培养目标是中、初级技术工人。

职业高级中学,即“职高”,是在1985年改革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由普通中学改建而成,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以三年为主。培养目标以生产服务一线的操作人员为主。

成人中等职业学校,即“成人中专”,是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职业学校,最早定位是把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成年人(主要是在职人员)培养成中等技术人员,学制两年或三年。

上述四类学校都属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简称“高职”,提供大专学历层次的职业教育,如天津职业大学、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等。而无论是中等还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都有公办和民办两类办学主体。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需要大量高素质专门人才,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已有学者呼吁,应尽快对我国教育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通过开办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升级,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各行业职业技术人才。据悉,已经有学校开始进行前期预研工作。

“新变化”改写“老黄历”

社会公众对于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很多还停留在过去的印象中,认为国家投入少、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等。而高职毕业生却想告诉公众:这些都是“老黄历”了。比如在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假肢矫形器设计与制造这样“冷门”专业的毕业生,三年来保持97%的对口就业率,许多毕业生的薪资“起步价”要高于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平均水平。“我们这个专业,不是企业挑学生,而是学生挑企业!”即将从该专业毕业的小宋笑着说。据学校老师介绍,该专业每年毕业生有50人,而用人单位向学校提供的就业岗位则有200个。

许老师说,现在社会公众对于高职院校还存在一些误解。比如,有一些家长了解到该校开设了家政管理方向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就误以为这个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是去别人家里做保姆。而实际情况是,毕业生从事的往往是家政方面的技能培训或行政管理工作,如2009级毕业生孙静,便进入了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担任培训部行政助理一职。

而小曹,作为本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则得到了继续深造本科学历的机会。他认为,自己因为曾经在高职院校就读的经历,而拥有比一般本科生更大的优势:“我在专科时已经达到了锻炼专业能力的目的,那么我再去读本科,提高自己的学历后,我手里的敲门砖就会更厚,我相信这样自己会有更大的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行业报告范文第2篇

一、很重要。中职毕业生“很重要”。去年教育部首次了《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次这么完整地中职生的就业报告。报告提供给我们的一个重要信息是:从2007到2011的5年间,全国中职毕业生超过了3000万。这个数字超过了同期本专科大学毕业生数量(2700余万)。同时,近年来中职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而大学生的就业率在90%左右。也就是说,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要高于大学生的就业率。这两个数据的对比显示:当前全社会都在关注大学生就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明确写入十报告,但别忘了还有一群孩子的就业需要我们来关注。这群孩子年龄更小,更需要我们关心,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而我们往往更容易忽视他们的就业问题。

中职生的就业率为什么这么高?有两个原因:一是社会发展需要大量从事基础性劳动的技能人员。人才的结构是金字塔形的,塔尖是高精尖人才,中间一部分是高技能人才,位于塔底的就是基础性人才。中职培养的以塔底这部分人才为主,也是人数最多的。从这一点来说,社会确实需要我们的中职生。第二,中职毕业生80%以上的就业是学校推荐的。大学生以自主择业为主,而学校推荐能够保证中职生成功就业。

二、很辛苦。为了中职生的就业,职业学校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没有学校这样的推荐,中职生不可能取得这么高的就业率。为什么中职生就业要以学校推荐为主?中职生的年龄小,心智不成熟,没有社会经验,学历又低,有些甚至毕业时都还没有达到国家的法定就业年龄,要让他自己就业谈何容易?所以在就业方面必须充分发挥学校的力量。当然除学校外,还包括政府、行业企业,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这是一个共同体,就业率是共同努力的结果。政府要制定制度和政策,学校要提供比较好的环境,行业企业要密切地与学校配合,学生家长、社会等要积极地支持。这方面我们已有很多途径,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

三、很艰巨。中职生就业的任务还很艰巨。就业率高,就业形势好像很好,但是大家还是不愿意来读职业学校,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还是不够强。这个问题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方面的制约。虽然今天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内部因素,但职业教育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更大。中职生就业问题如果放在10年以前,没有讨论的必要,因为那个时候中职生就业没什么风险;如果放到20年以前,形势完全逆转,那个时候是包分配的。环境改变了,导致我们现在要来讨论中职生的就业问题,而且情况越来越不乐观,形势越来越趋紧。另外一个外部环境我们也要注意,就是现在产业的技术更新周期在缩短,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这是个必然的趋势。东部地区显现得更快一点,中西部地区相对慢一点,但从长远看,一定是发展的趋势。这样一来,虽然低端、重复的劳动将由自动化生产线乃至机器人来替代,但这并不会造成职业学校的萎缩,因为会有许多新兴岗位产生出来,比如生产线(机器人)的制造、维修、保养等工作,也都需要人来做,只是对人的技术、技能的要求提高了。

首先,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校要面对这样的现实:中职学校毕业生培养目标需要重新定位,不是在校期间仅教给学生知识和技术就完成任务了。如一个中职毕业生和一个大学毕业生同样是学数控的,并且分配在同一个岗位上,中职生马上能上机操作,因为他在实习期间已经专门训练过,而大学毕业的学生没有这方面的专门训练,因此比不过中职毕业生。但一两年以后,大学毕业生就超过了中职毕业生,因为他在大学里培养了良好的能力和学习方法,因此只要自己看相关的书籍和资料,结合实践,时间一长就操作自如了。《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职业教育要培养“知识型、发展型人才”。换句话说,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的培养比教给知识更加重要。社会变化飞快,职校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学的专业技能,毕业后可以使用一时,但肯定不能用一世。比如一个毕业生到餐馆当厨师,只会烧几样菜,在岗位上也不求发展、提升、更新,可以肯定,几年后他就会被淘汰。学生在岗位上的发展与提升,不可能再回到学校里进行,所以中职校在培养学生时,应树立知识型和发展型理念。打个比方,学校在教学中交给学生“猎物”,学生只是一时吃饱,教学中如果教给学生使用猎枪的方法,学生就可以用猎枪去打猎,掌握自己生存的方法。“如何培养学生”是中职学校转型的关键点,除了技能之外,学校还应从能力培养上做文章。就如刚才那个大学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面对同一台机床的例子,中职生一开始操作很熟练,但换一个岗位可能适应不了,这个时候中职生就需要自我专业提升,这才是解决“起步快,跑得慢”问题的关键。

其次,对学校来说,办学应和社会及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实行集团化办学、工学结合等多种方式,推荐学生实习和就业。学校专业设置和调整也应跟上产业发展步伐。如近期上海一所职校启动专业群建设。这所食品类的学校原先要求毕业生只要懂生产食品就可以,现在要掌握食品生产、食品安全、食品营销等产业链涉及的所有专业知识。职业学校为应对产业发展,建设符合产业链要求的专业群,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就会提高。中职校专业设置不能一成不变,应不断更新,紧跟时展,对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这样的毕业生不用推荐,就会被企业“抢光”。

中等职业教育行业报告范文第3篇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angle of workers'' chances of changing their job or position actively or passively, expounds students'' learning capacity which should be focused on and enhanced in their vocational education, which is a core capacity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areer, and which also is a capacity for lifelo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关键词: 职业教育;职业核心能力;学习能力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core career capacity;learning capacity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192-02

0 引言

自进入新世纪来,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取得重大进展,无论在国家地方的政策层面,还是学校本身的建设与发展,以及社会环境,舆论环境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具体表现在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截止至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14767所;年招生规模达到810万人,比2001年增加了410多万人;在校生达到2056万人;高等职业院校共有1184所,年招生规模达到310多万人,在校生达到900多万人。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我国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改善了从业人员的技术结构,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1]。与招生规模扩大同步,毕业生就业人数也相应增加,就业压力凸现,据据第三方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的最新报告《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的统计(下称《报告》),2009年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6.6%,高职高专院校的就业率为85.2%。

1 就业者的职业变迁是经济社会的常态

在首次就业有压力的情况下,就业后再次择业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据《报告》[2]的统计,2009届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为45%,远远高于“211”院校的22%,非“211”本科院校的33%。“离职类型”分为主动离职、被雇主解职、两者均有(离职两次以上可能会出现)三类情形。其中主动离职的占88%,在离职毕业生中,有31%的人是因为感觉个人发展空间不够而辞职,有25%因为薪资福利偏低辞职,还有13%因为想改变职业和行业。此外,离职理由还包括工作要求和压力太大;对企业管理制度和文化不适应等。

2010年年初“用工荒”的情景仍记忆犹新。据报道2010年珠三角缺工的人数激增到了200万,缺工的种类从技工蔓延到普工,缺工的区域也深入到了内地甚至边远的省份。然而据多家专门机构的深入分析,“用工荒”其实正在促使对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008年的经济危机发生后,各个国家都积极应对,中国在加大投入,拉动内需的同时,提出了加快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对于企业而言,面对“用工荒”必须提高工人工资才能招到人,劳动力成本提高了,为了保证利润,企业唯一的选择只能是增加产品附加值,或者增加机械操作,减少用工人数,两者都逼迫企业技术升级。特别是在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后,许多企业,乃至行业都在进行技术升级,产业转型,加快加剧了就业者的职业变化和岗位变化。据《报告》[2],2006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三年内平均工作单位个数这2.2个,每个单位平均工作时间为1.2年,可见职业转换比较频繁。

无论是由于个人的选择,还是环境改变所导致的离职换职,职业或岗位变换作为一种社会常态而存在,尤其在经济社会有较大波动时,表现尤为明显。由此,我们必须思索一个问题:怎样的职业能力才能支撑一个人,使得在较长一段甚至一生的职业生涯中保持竞争力,能适应其主动或被动换取的岗位?笔者认为,一个人要适应职业岗位的变换,要拓展个人职业发展的空间,就必须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质,而这主要依赖于个人自身的学习能力,这种能力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 支撑职业生涯的核心能力是学习能力

如前所述,支撑职业能力的核心能力是职业者的学习能力,这是因为职业环境是发展变化的,职业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是不断提高的,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经营方式的创新发展而更迭变化,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企业行业也会随之变动,如金融危机的出现,迫使许多金融业领域的职位数锐减,许多从业者不得不另谋出路,再如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又使许多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不得不转行。要适应变化,就要不断学习,通过学习获得新知识新技能,适应新岗位与新环境,而此时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职业人提升自身能力与素质的效率与质量,所以学习能力就自然成为职业能力的核心。

学习是可以持久保持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的人的倾向或能力变化,这种倾向可能是能力提高,也可能是态度或兴趣或价值的倾向变化(加涅)[3],按照加涅的学习理论,学习的结果具有五种性能:智慧技能,言语信息,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学习能力是指衡量通过学习导致这种变化的效率。显然,凡通过学习一定会发生变化,但所发生变化的程度与侧重各不相同。不同的学习者,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环境,所得的学习结果在这五种性能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职业院校中的学生与一般的普通本科学校或普通中学是有不一样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环境,因此他的学习结果侧重也不一样。

学习能力是个人发展的核心能力,也决定了企业单位的发展。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新的知识以指数级的速度在增长,而且传播与更新的速度也快,原有的知识与技能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同时由于人本身经历的局限性,所拥有和掌握的知识也是沧海一粟,况且在职业生涯中会不断变动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会不断要求新的知识与技能,要适应这些变化就必须有较好的学习能力。

3 职业技能教育中需要职业核心能力

正如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4](下称纲要)中所提出的:“要建设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通过“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来培养技能人才。非常明确,职业院校就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专门场所,是获得与提高技能的专门场所,学生抱着学习专门技能而来,学校为培训专门技能而配置环境(包括设备及教师等)。教学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学习,促进人们有目的的学习,职业教育也如此:使学生具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也就是说,我们的职业教育想在上述三个方面为学生的学习作出努力,为了实现这一努力,“通过开展市场调研、了解专业面向分析职业岗位与工作过程、了解岗位工作任务分解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设计系列工学项目模块与单元模块设计工学单元模块项目任务、融合教学内容建立课程标准、开发项目课程与教学资源,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模块式项目课程体系。”显然重点放在了针对现有的工作岗位与工作技能上了,更多地体现了掌握与运用现有专业技能的方面。

4 职业教育应突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然而,现有的职业教育多数纯粹地以现有技能为培训内容,且占据绝大部分教学时间。无论从哪个角度,哪个层面看,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都是以技能掌握为主,是以针对现有工作岗位为培训目标,针对现有技能为培训内容,从许多职业院校的专业培养内容中可以看到,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花在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专业技能的训练上,确保能以“零适应期”状态进入岗位,通过反复练习、不断强化等手段使学生获得一技之长。按照加涅的理论,这种习得的结果中动作技能的性能占有很大的比重。而相关的知识与理论的铺垫准备,相关人的各种素养如道德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学习时间比较少,而这些是作为人终身发展所需要不断积累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

另外,这种技能教育也有诸多不合理之处,其一,学校的教学中所教授的技能是以现有的成熟技能为主,这是因为这样做的教学成本比较低,大多数学校不可能有这个技术与资金的实力来为学生创设领先于企业的学习环境。其二,企业所采用的技术技能的变化是比较快的,因为企业为了保持它的竞争力和领先地位,一直在进步,学校总是赶不上它的发展。其三,虽然职业院校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样一种培养模式,但真正有多少企业愿意或有能力将它的先进技术教给基础尚未打好,经验尚未获得的学生。在这种状态下,未来的劳动者很难获得职业发展的主动权和选择权。

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是基础,创造性劳动才是根本,而创造性的能力不是靠单纯的技能训练所产生的,它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才能不断创新和创造。我国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校企合作,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并归结为“1221”模式,即一个汇集使用各种资源的开放平台,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知识的两个系统,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两张证书,一个终身学习的培训基地。可以认为,这是在重新审视当前职业教育中过分重视职业技能的倾向。

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的从业者,会更有效地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能促进技术进步与发展。因此学习能力才是促进人发展的核心支撑力。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空洞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载体,而载体形式的不同,学习能力的表现会有所不同。

学习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应该有一定的先决条件,职业院校以技能培养为取向,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就以技能为基础,因此,在进行专门技能的培训中要加强关注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习能力的培养,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其它的知识与能力项目,要在动作技能训练之外,特别注重提升学生认知策略水平,加强智慧技能的学习。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标准的设计时,要以专门知识专门技能为基础,以提高认知策略水平为目标来设计。

要提高学习能力,应该关注三个方面的培养:第一,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学习者是学习行为的主体,学习者的意愿决定了学习能否成功,是否有效,只有学习者具有了强烈的学习意愿,才能刺激学习行为的产生。第二,正确的学习方法或学习策略。不同的个体,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要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培养和发现适合个体的学习方法。第三,要加强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这两种学习是体现学习能力的重要维度,也是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学习的载体有关,但不被学习载体所完全决定,职业院校在技能训练中应该加强上述三个方面。

不可否认,当前职业教育在解决就业与为企业快速培养技能型劳动者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但对于从根本上提高从业者的素质,以及可持续发展来看,如果不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那么这会隐藏着较大的风险。面对未来社会,职业教育应尽可能地为学生的发展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周济.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R].北京,2009,4.

[2]王伯庆.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5.

中等职业教育行业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民继续教育;统筹城乡发展;农村城镇化;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民继续教育是指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村在职或从业人员,以知识与技术的补充、更新和提高为主要目标和内容的跨行业、跨地区、跨工种的一切正规或非正规教育培训。它是促进农民自身发展,提高农民在市场中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原则,是我们党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农村在理顺城乡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步伐,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因此必须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自身蕴藏的巨大潜能。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农民继续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农民,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推进农村城镇化,以及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农民继续教育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一)统筹城乡发展,培养高素质农民,必须加强农民继续教育

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因此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就要培养造就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新型劳动者。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的基本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有了普遍提高,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应当看到,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影响着农村城镇化发展,影响着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以至于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加强农民继续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只有建设一支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高素质新型农民队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问题,这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必须加强农民继续教育

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发展阶段,农村工业化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把握这一新的历史机遇,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关键是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加强农民继续教育,是实现现阶段农业转型的必要条件。

实现现阶段农业转型,必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必须加强农民继续教育。农村产业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农村各产业部门之间及各产业内部质的联系和量的比例。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能充分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创造最大的农村经济效益,使农村中各产业形成良性互动,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加强农民继续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以及把握市场信息的能力,才能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力。广大农民对市场的需求有清晰的认识,对自身资源的优势有准确的把握,提供市场需要的优质产品,才能实现农产品更高的价值。

(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必须加强农民继续教育

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城镇化是由产业结构变动所引起的人口不断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占整个国家或地区的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农村工业化推动农村城镇化,农村城镇化又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发展经济学家一般都强调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迁移不是自然的过程,而是一个自觉能动的过程。必须要加强农民继续教育,使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具备自觉向城市转移的条件,适应农村城镇化的趋势。

中国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不少专家对农村劳动力的数量有不同的看法和估算方法,估算的数值从4 000多万到2亿多,总之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是事实。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形成的“民工潮”正是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的突出表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最大结构性问题。

随着户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有了更加宽松的环境。但是目前,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已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普遍为初中以下文化,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小学文化,文化素质总体偏低。进城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都没有一技之长,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也往往疏于对其进行系统培训,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缺少相应的就业优势。因此通过农民继续教育,提高农民就业技术教育和就业岗位培训,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中具有更强生命力,更多发展机会,更大发展前途的必要条件。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已从‘动力时代’向‘能力时代’过渡”;“从业状态由‘就业时代’向‘创业时代’过渡。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农村人力资源的主导作用。加强农民继续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技术,提高农民素质,充分发挥农民作为主体的自觉能动性,才能从根本上顺利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和谐社会。

二、现阶段农民继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民继续教育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是,我国的农民继续教育中却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民继续教育的意识欠缺。多年来对农村教育过于强调正规教育、基础教育,忽视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农民继续教育是农民自我发展的主要渠道,是实现自我价值,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我国,不论是国家和农民本身,都还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0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0%,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0%。在美国,一项先进技术在全国推广只需一年半时间,而在我国则平均需要6年时间。这其中,农民继续教育体系不健全是原因的一个方面,从农民自身来说,继续教育意识的缺乏,也是重要原因。

第二,农民继续教育的投资严重不足。我国财政预算内职业教育经费占整个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份额呈下降趋势,用于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的经费就更少。国家和地方财政近年虽然对农民培训投入有了一定提高,但与广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需求不相适应。近几年,国家财政对农民教育培训有一些专门的教育项目和培训工程支持,但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投入还缺乏制度保障和相对稳定的收入渠道。这些都显示农村职业教育投入机制和农民培训支持体系还不完善。

第三,农民继续教育内容滞后,不适应市场需求。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农民继续教育要跟上时展的步伐,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和师资力量。但是由于我国农民继续教育的资金投入缺乏、条件落后、实践设备器材陈旧缺乏,继续教育的内容很难跟上时代的需要。由于受经费和条件限制,多数培训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培训项目,这直接限制了农民接受培训的选择范围和能力的提升。还有一些部门和培训机构没有以提高农民劳动力素质为真正出发点,没有把培训的内容和质量作为重点,使一些培训项目流于形式。

第四,农民继续教育形式单一,很难适应农民不同层次的需求。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基本上是长周期、全日制学历教育,属于正规教育类型。在社会普遍的就业压力之下,农民职业教育学校招生困难,难以正常运转。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转移的紧迫需要是迅速就业和增加收入,因此农民希望学习掌握适应市场需求的实用技术。因此,农民职业教育应积极创新办学模式,由原来的学历教育为主转变为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重的方式,积极开展短期职业培训;同时在培训内容上由原来单一的农业技术培训转向农业培训和非农职业教育并举,更好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化建设服务。

三、如何建构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农民继续教育体系

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质是充分调动农村和城市两种因素,两种资源,使其形成良性互动,以工带农,以农促工,使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就农民继续教育而言,应当是整合城乡两种资源,建立健全农民继续教育体系。

(一)在农民继续教育主体上,将农村的继续教育与农业高等院校、城市的职业培训相结合。农民教育的资源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农村的教育资源,第二个部分是城市的教育资源。农村的职业教育机构虽然有很多缺陷,但这是农村农民继续教育的重要资源。我们首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广泛开展农民的继续教育活动;同时,农业高等院校应当与农民继续教育相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国正在进行的农民工培训计划,也是农民进城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把农村和城市有益于农民继续教育的资源整合起来,才能全方位地促进农民继续教育的发展。

(二)在农民继续教育投入上,农民自主承担、政府投入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农民是农民继续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因此在我国现阶段,由农民自主承担一定的继续教育成本是理所应当的。农民继续教育具有很强的公共性,政府应加大对农民继续教育的扶持,增加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农民继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和长效机制,仅靠农民和政府两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农民职业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并且职业教育有着经济利益指向,因此实行市场化运作是可行的。

(三)在农民继续教育的体制和办学形式上,应将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普教、职教、成教相互沟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农民终身教育和培训的体制;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农业技能培训与科学技术培训相配合,农业技术培训与非农职业教育并举。

(四)在教学方式和内容上,实行产、教、研相结合,学习引入德国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把科学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农业实践统一起来。实际运作中可以把实验场所建立在农民的试验田上,把学校已有的农业科技园区、生物科技园区建设与对农民的示范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现场指导和示范,使学校的教学实验场所也成为农民学习科学技术的园地,为农民提供一个学习、进修、培训的良好场所。

除此之外,农民继续教育还要诉诸理性的法律的保障。我国现在对农民继续教育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农民继续教育的权利得不到有力的保障,这是影响农民继续教育的重要原因。因此,国家应该进行农民继续教育的有关立法,把农民继续教育纳入法治管理之中,使农民的继续教育能有法律保障。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筹划,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解决。农民继续教育也要实现城乡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琳琅.统筹城乡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9

[2] 田素仙.当前农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OL].农博网,2005.12

[3]苏成荣.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J]. 职业教育研究,2006.6.

[4]张云华,杨晓燕[R].SKP中国-行业报告.

[5]姜岩,窦艳芬.浅析“三农”背景下我国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J].乡镇经济,2006.5

中等职业教育行业报告范文第5篇

李庆中(1980-),男,河南辉县人,现在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从事学生管理工作,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是国内,国际政治。

摘要:大学生就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而毕业后的就业关系重大,涉及个人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远建设。当前形势下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笔者认为应以培养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为核心,为此应全面研究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工作,同时在国家,社会和高校层面创造一个宽松,有利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外部环境,内外合力,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关键词:就业能力;就业心理;就业歧视;职业教育一、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成败,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安全稳定。大学生就业是教育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和民生问题,不论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都是重大问题。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加快发展速度以来,规模逐年扩大,高等教育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的发展速度和成就,不过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这一问题有复杂的原因,造成了目前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高校毕业生的总体就业形势

据去年我国人社部部长尹蔚民透露,“根据测算,20-59岁就业年龄组人口将在2020年达到8.31亿峰值。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仍将面对巨大的就业增长压力。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今年增加到699万人。未来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约占每年新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且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再加上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城镇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士兵,总量近1600万人,我国青年就业压力巨大。”①而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727万,为历年来最多,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

1、就业形势中的积极因素

一是我国政府逐年加大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政策力度。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西部大开发,大学生村官,选调生考试,特岗教师计划等,对于大学生在诸如城市落户,创业扶持,税收等都采取了政策倾斜,2013年起我国将推毕业生担任特岗人员试点,开始打破跨区域求职登记限制。

二是我国各高校对于大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目前高校都已设置就业指导中心或就业服务中心,专职负责落实国家就业政策,服务大学生就业。同时大学各个院系也在教学设计,服务大学生就业方面采取了很多实际的措施。总之,我国的高校已经形成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完整服务体系,共同服务于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三是我国今年首次明确将从战略上转向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战略层面的变革。“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3月底表示,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是技术技能型。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而这一调整集中在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②这一变革之所以利好大学生就业,是因为我国目前的就业市场急需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但高校无法满足供应,造成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走高,另一方面大量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四是我国高校毕业生个人心理素质逐步适应复杂的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之所以产生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毕业生个人心理素质或者说就业理念不够成熟和务实。很多高校毕业生一直以“高级人才”自居,不肯从基层做起,不肯去自以为“不体面”的领域就业,这种自恃清高,眼高手低的普遍现象严重阻碍了自己的就业。而随着就业形势的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心理素质也逐渐成熟和务实起来,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养猪,大学生扫大街等现象已不新鲜,反映了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积极的变化。

2、就业形势中的消极因素

一是高校毕业生数量巨大,客观供大于求。这是最大的消极因素。特别是今年我国经济出现下行态势,又面临艰难的转型升级任务,经济增长速度减慢直接影响到企业吸纳劳动力的数量。

二是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明显。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调整经济结构”问题,如市场上有些经济发达地区急需大量服务型,技能型人才,但我国高校毕业生的素质不能满足;西部地区长期面临“人才饥渴”,东部,特别是东南部和北上广地区长期处于人才超饱和状态,这一问题仍处于胶着状态;大学毕业生不切合实际的就业理念,浮躁的心态也是影响就业难的重要因素。

三是就业歧视普遍存在。就业歧视主要是性别歧视和学历歧视。性别歧视主要是用人单位歧视女性的现象,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都明确不要女生,是典型的性别歧视。另外有学历歧视,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片面强调学生高校的知名度,有些用人单位甚至要求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都必须是“211院校”,这些都是典型的学历歧视。以上就业歧视均成为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拦路虎。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和就业能力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特点分析及应对办法

1、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特点

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心理指的是以就业为中心产生的复杂心理现象。根据笔者观察归纳,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有以下特点:

一是大学生就业功利性心理和浮躁心态并存。大学生功利性的就业心理集中表现在公务员考试的连年升温,企事业单位也热度不减;据智联招聘2014年应届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客服、销售和生产加工类职业入选为应届毕业生最不愿从事的三类岗位,这些岗位从性质上来说都属于基层岗位,大学生不愿从基层干起集中反映了就业的浮躁心理。

二是部分大学生“啃老”的现象反映了不思进取的心理。“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③今年我国将有727万大学生毕业,可以想象大学生啃老现象只会进一步加重。部分反映了大学生面对复杂而严峻的就业形势不思进取的心理。

三是大学生群体在就业中开始体现积极和务实的心理。从大学生最新的就业现实来看,大学生务实的就业心理越来越明显。“2014年各省公务员考试大幕拉开。截至昨日,已招录公告的23个省区市中,16省份报名人数集体下降,其中15个出现招录、报名人数“双降”局面。如浙江去年报名者高达36万,今年最终缴费确认的为22.7万人,剧减37%。其他省份亦出现10%-30%不等降幅。”④大学生积极的心理从就业的地区也可看出一二。如与往年相比,今年应届毕业生投身“北上广”的热情开始降温。

2、培养积极正确就业心理的对策

各种心理现象,包括就业心理都是复杂的,但是可以通过耐心的疏导教育加以引导的。解决这一问题,可行的对策是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加以引导。

许多大学生之所以出现功利性,浮躁和不思进取的就业心理,归根到底是欠缺科学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的树立在大学阶段主要靠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以我们党的理论,社会主义公德教育,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反复的引导教育,使学生早日形成艰苦奋斗,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养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应的就业心理。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总体来说较弱,就业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能力和素质总和,笔者认为主要包括适应能力,吃苦耐劳能力,动手能力,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素养。

大学生适应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优秀的学生,利用各种条件参加实习和各种实践活动,适应能力自然较高,而更多的学生缺乏关键的实践锻炼,自然适应能力较弱。

吃苦耐劳的能力,笔者根据亲身接触众多的学生以及观察,目前大学生比较缺乏这一能力,常见的现象是很多学生在主观上就缺乏吃苦的思想准备,在实践中更是出现刻意逃避困难,避重就轻的心理。

大学生动手能力偏弱这个基本是社会的共识,这也是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一般会特别强调实践经验或相关工作经验的重要原因。另外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重视理论知识而轻视动手能力锻炼有关。

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也是参差不齐的状态。不过总体来说是偏弱的,特别是专业技能,因为我国大学生在专业技能锻炼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我国医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需要大量的实践锻炼才能逐步培养起来,而实际情况是医学生的实习教学还需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偏弱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单独提出人文素养?因为大学生人文素养关系到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关系到大学生一生的长远发展和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不会做人,何谈做事?在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方面,我国高校还需进一步提升认识,努力推进这一工作。

三、破解大学生就业能力弱的新思路

(一)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思路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归根到底是靠大学生自己,所以就业能力的培养应以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的转变,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为主,而在目前我国整体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背景下,外部因素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主要的外部因素笔者认为包括学校,社会和国家政策层面。这些外部因素应作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补充。内外因素都很重要,应协调推进,不可偏废。

(二)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具体措施

1、大学生自身因素的着力点

首先调整自身的就业观念。大学生应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有充分而清醒的认识,打消不切实际的想法,做好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灵活应变的心理准备。“近日,在北京朝阳区环球金融中心,湖南常德“90后”男孩、北大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张天一开了一家叫作“伏牛堂”的小店,专卖常德米粉。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抛开传统的就业路径,做出适合自己的人生选择。”⑤这一现象反映了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积极变化,正应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话。

其次是打牢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底子。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大学生的看家本领,必须熟练掌握,才具备顺利就业的前提。强调这一点,也是因为目前很多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薄弱,尤其是动手能力,专业操作技能较差,缺乏相关锻炼,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仅就大学生个人因素来说,这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一点。

再次是需要培养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大自然的规则是“优胜劣汰”,这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大学生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复杂的生存压力,没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不行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必须最终依靠社会实践的锻炼,所以大学生应自己主动创造条件参加各种教学实习,利用寒暑假积极接触社会,参加社会各种形式的锻炼,经过时间的积累,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自然稳步提高,从而为更好更快地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是在精神上有所追求,注重个人德行的培养。人活着需要有一定的精神追求,而不仅仅是追逐物质财富和个人享受。我国在选拔人才方面向来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之所以强调德行的培养,在于德行关乎个人一生的发展,关乎人生的成败。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理应自觉培养自己良好的德行,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德行稳固则人生稳固。在培养良好德行的过程中,做人做事的能力必然随之提高,哪里还愁有一个工作呢?

2、大学生就业外部因素的着力点

(1)首先是国家政策层面

关于大学生就业国家在政策层面采取了众多举措,以后也必将采取更多新的举措,这是可以预见的。介于篇幅,笔者认为以下政策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关系重大:

第一是我国应加大经济结构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科技,文化,旅游,交通运输,中高端服务业,这些行业需要吸收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同时还能够使大学生的专长得以发挥,一举两得。

第二是改革户籍及用人指标制度。“取消大学生留在省会以上城市的指标限制及户口限制,代之以人才标准和专业标准限制,促进人才流动,解除大学生就业的“户籍限制”之忧,以利于大学生就业。”⑥

第三是在高等教育培养方向上进一步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一政策关键在于扭转我国教育长期的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的弊端,真正转向素质教育,教育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校就具备比较扎实的能力基础,为以后走向社会顺利就业铺路。

第四是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予以更多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是指除公有制经济外的经济成分,主要是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一般也可称为民营经济,仅就促进就业和民生的角度看,民营经济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对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2)其次是社会层面

社会层面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笔者认为首要的也是主要的受到国家政策层面的影响,国家相关的政策完善,推进顺利,社会层面则在推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也会卓有效果。

社会层面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招聘和社会大环境方面。

企业招聘层面笔者认为应主要落实国家的各项就业政策,招聘中努力秉持公开,公正和透明的原则,消除性别歧视和学历歧视现象,为毕业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氛围。

社会大环境层面涉及国家,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个人等因素,社会大环境应为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客观地讲,这是一个漫长的建设过程,需要涉及方共同的努力。而努力的大方向则是为了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服务。

(3)最后是高校层面

高校层面是落实我国政府各项就业政策的落脚点,是将一名学生送向社会的最后一站,因而对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直接的影响。笔者认为应在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是应配合好国家的职业教育转变战略,努力培养优秀的职业人才。如上文所述,我国自今年开始将推动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向职业教育,这对于向社会提供足够的高素质职业人才意义重大,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意义重大,因而广大高校应积极配合。

第二是应适应市场需要,积极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和进行课程改革。高校应设置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集中力量做大做强这类专业,同时适当削减社会需求萎缩的专业,避免浪费教育资源;“在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上,可适当增加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来选择所学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应强化实践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素养。”⑦课程设置必须转向实践方向,转向社会实际需求方向,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第三是强化学习就业指导部门的力量。目前各高校已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对于指导大学生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只能加强就业部门的力量,配备专门的就业指导老师,形成完善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思路。同时加强高校就业的理论研究,高校就业部门工作机制研究,以更好指导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应以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培养为主要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尽快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就业市场游刃有余;同时必须在国家政策,社会环境和高校层面积极建设,完善,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最终尽早,尽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10.

[2]成长群.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湖北: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0.

[5]李菲菲.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D].山东:青岛大学公共管理系,2012.

注解:

①参见《人社部:史上最难就业季或再持续五年》,载《京华时报》,2013年6月18日。

②参见《高教改革确定:600多所本科高校转向职业教育》,载《经济观察报》,2014年5月10日。

③参见《中国大学生生活现状调查:57万大学生待业在家》,载《人民网-生命时报》,2012年11月1日。

④参见《16省份公务员报名人数下降浙江减少近1/3》,载《新京报》,2014年3月27日。

⑤参见《大学生另类就业盘点:卖米粉卖猪肉当保安》,载《中国新闻网》,2014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