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差异的概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英语文学;文学翻译;文化差异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内涵综述
1.文化
所谓“文化”并无准确的定义,这里我们以翻译学中的文化界定为准,将“文化”这一概念界定为“以某种语言作为团体表达方式的社会群体所具有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及社会现象”。文化的本质特征得到了统一的认知,笔者将进行概述。文化具有非遗传特性,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形成的;文化具有非个体性,是某一社会团体所共有的;文化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其中语言为文化的重要象征,是文化传播与体现的具体形式;文化具有典型的整体性,文化构成的各个环节均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关于文化的分类,也是各种说法琳琅满目,这里我们同样引用翻译学中对于文化类型的分类,将文化分为主文化(主导价值观等)和亚文化(即副文化、内部文化),翻译学家曾指出文学作品的优质翻译离不开对五种亚文化的良好认知,它们分别为语言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生态文化。
2.文化差异
所谓“文化差异”是指在差异性的社会发展模式与生态环境下特定群体的人们所形成的包括语言交流、人生信仰、思维方式、风俗道德等方面上的差异,其最为直观的表现形式即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的理解与阐述不同,进而造成交流上的障碍[1]。这里我们对基于翻译学的两种文化所存在的不同情况进行一个阐述,这是进行英文文学作品翻译,实现不同语言、文化之间有效沟通的基础。其一是文化相含关系,即两种文化的内涵呈现一方文化内涵包含于另一方文化内涵,或者两种文化内涵之间存在交集的情况。其二是文化相斥关系,即两种文化针对于同一表达形式所具有的深层内涵出现不同甚至完全相悖的情况。其三是文化相缺关系,即两种文化都各自具有自己特有的文化组成部分,相对其他文化则是此部分的空白。
3.语言、文化与翻译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文化得以传承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差异性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文化有的词汇表达,也赋予了某些特定事物独特的精神含义,中国的“龙”代表吉祥、风调雨顺,而西方的“龙”则代表着暴力与忤逆。不同民族的人们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可否实现有效的沟通,语句本身的准确把握是基础,对语句背后深刻的文化底蕴的理解是关键。翻译则是不同民族、国家之间人们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化沟通的桥梁,翻译与语言和文化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优秀的译者必须既熟练掌握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又充分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翻译的深层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实现源语言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在目标语言中的完整表达,实现真正的交流。
4.文学翻译
所谓的“文学翻译”即以文学作品为对象而开展的翻译活动。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创作,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学翻译亦是一种艺术再创造的活动,它所实现的不仅仅是两种语言字符的等价转换,更是原作品中内涵的文化信息的传递,以实现带给读者欣赏的需求及愉悦感,并如原著一般带给读者思考与启迪。文学翻译的目标就是最大可能地实现源语言文化的传播,实现目标语言文化的丰富,并促进双方文化交流。只有深刻认知两种文化内涵,并对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差异采取正确的处理,运用灵活的翻译策略,选择适当的翻译方式,方可实现原著作品内涵的准确传达。
二、英语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处理策略影响因素及主要方法概述
1.影响因素
文学作品中文化差异翻译处理策略的选择是一个弹性掌握的过程,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翻译目的的影响,一是译本读者定位的影响。翻译目的是影响翻译策略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里我们同样以《Gonewiththewind》为例进行阐述。本作品的翻译目的界定为满足一般中文读者阅读需求,并全面展现原著的所有内容。基于此目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采取了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选择,大量使用了直译加注释的翻译手法,既保证了原著原有内容的全面展现,又降低了读者阅读难度。对于读者的定位,这对于确定一部作品的翻译侧重点具有很好的指向作用,不同读者的审美与欣赏水平不尽相同,翻译策略不同。若一部作品的受众为对源文化具有深刻认知的较专业人士,则文化差异处理采用直译即可实现文化传播目的,但若面对普通受众,则源文化背景欠缺,这就要求译者结合自身对两种语言的熟练应用及对两种文化的把控采取弱化差异的策略,降低阅读难度。
2.主要方法
针对英文文学作品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不外乎“异化”与“归化”两种。所谓“异化”即以充分将原著文化内涵进行保留为原则,将目标受众带入异国文化氛围,具有充分实现文化传播目的,促进不同民族间的相互了解,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诸多优点。所谓“归化”即以追求译文读起来不像译文而像目标语原创为方向,致力于通过翻译实现用固有文化价值观对作品进行理解。异化的处理方法在作品的文化差异处理中,对于文化交流的促进以及对目标语言的丰富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良好的翻译离不开方便目标读者阅读,迎合其阅读习惯的目的。在英文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上,通常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处理方式。
三、英文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类别及处理方式概述
本节我们对英文文学翻译过程中关键的五种亚文化差异的正确处理方式进行论述。
1.生态文化差异的处理
所谓“生态文化”是指某民族在其特有的生态环境(自然、地理)中发展所形成的具有自我标志性特点、带有地域特色的语言文化特征,不同的生态文化造成了不同民族对于同一事物或者现象的不同反应。在生态文化差异的处理中,我们对于读者的接受能力要有一个弹性的掌握。对于读者通过自我联想可以理解的文化相斥部分,可采取直译的方式,保留原作中的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直接进行翻译,这种做法会带给读者新鲜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文化的渗透作用;对于作品中文化相缺部分的翻译,可采取直译加注释的方式,最大程度保持原作特色,又通过注释采取归化处理,丰富双方文化的交流;对于原作中由于习惯所采取的比喻手法直译后目标对象难以理解的情况,可选择采取意译的方式,基于译者对于源文化的掌握将比喻含义直接进行翻译,虽降低了形象性,但确保了传递信息的准确性;对于原作中所出现的西方文化俗语等,可采取替换的翻译方法,用目标语中具有同样表达含义及表达风格的俗语进行替换;对于原作中难以向目标读者解释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进行一定的省略,降低读者阅读困难,值得注意的是替代和省略两种表达方式在原作文化底蕴传递作用上有一定的削减,应慎用。
2.物质文化差异的处理
所谓“物质文化”是指在不同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物质为表现形式的文化,如建筑、食品等,物质文化通常是以一种文化相缺的形式存在,英文文学作品中物质文化的良好传递,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带给读者异国风情感受,对文化交流具有很好的效果[2]。对于文学作品中物质文化差异部分的翻译,大多采取了直译或者直译加注释的方式,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原作中包含的异国特色,起到了一定的源语言民族或国家文化背景及历史的普及作用。比如对于“Duelingpistol”一词的翻译,《飘》中就直接翻译为“决斗手枪”,决斗这一风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是陌生的,直译最大程度上还原了源语言的文化气质,带给读者不一样的阅读氛围与新奇感。而对于一些在目标读者概念中不存在的器物以及仅在某专业领域才会使用到的词汇的翻译,我们有必要对其用途进行一个注释,以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描述的场景[3]。对于物质文化的翻译,由于其独特性和强烈的文化气质,很少采用意译,并无法采用替代的方式进行翻译以求实现理解上的便利。对于英语文学作品中物质文化的差异应以传播文化为基本原则。
3.社会文化差异的处理
所谓的“社会文化”是指不同的历史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不同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社会形态、行为方式等。社会文化的差异往往会造成交流上的误解与无法理解,这一现象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则表现为翻译的失误。无论是在中文还是英文中,都存在一词多译的情况,翻译学中曾指出词汇只有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的表达才有意义,可见作品翻译中对于社会文化差异的细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将直接关系到作品原意的准确传达。基于上述观点,在进行文学作品中社会文化差异部分的翻译应采用直译或者直译加注释的方式,以求规避社会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误区。同样应对读者的接受能力采取弹性的掌握,对于抽象度不高,或差异性不明显的比喻方式,我们可以直接保留原文喻体,进行直译,将理解的环节留给读者;社会文化的差异多归属于文化相缺的范畴,故大多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式进行翻译,以实现如实反映原文社会文化背景,并确保读者不会因为晦涩抽象的社会文化差异而丧失阅读兴趣。如《飘》中,则将原著中的“wallflower”翻译为“墙花”,并注释为“舞会中没有舞伴而坐在墙边的单身女性”,这样生动与准确兼顾。作品中出现蕴含时代背景与社会文化的词汇时,译者应结合作品本身的人物、环境、场景塑造,进行归化处理。如《飘》中的“mammy”一词,若直译则是帮白人看护孩子的黑人保姆,而原著中该人物的塑造要体现的是一个忠诚而认真的老保姆,故译文中翻译为“黑妈妈”,实现了社会文化差异处理与文学作品内涵的到位传递。
4.语言文化差异的处理
所谓“语言文化”[4],上文已有阐述,而文学作品则是语言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对于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如何将人物的日常语言交流所蕴含的情绪、人物关系、谈话氛围很好地表现出来,对于成功翻译作品关系重大。这里我们以人名的翻译以及英语文学作品中常出现的黑人对白的处理进行一个举例论述。人名既是日常语言交流中的常用要素之一,又从侧面映射着不同的风俗、宗教、道德等文化信息,对其恰当翻译处理很重要。人名在中英翻译中通常采取音译的方式,但在文学作品的处理中,我亦应结合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行“见机行事”的处理,让作品译文行文更为流畅。黑人对话也是英语文学作品中独特的组成部分,西方历史造就了黑人奴隶的存在,种族的歧视导致了黑人受教育程度与白人的差异性,原著书写过程中会用一些词汇语句构成的不同来对其进行表现,现有的翻译大多采取直译,而放弃了对这一特有文化要素的控制,笔者认为在对该情况的处理上,可采用意译方式,在充分理解原文表达意图的基础上,用目标读者语言中常用的区分方式对这种阶级差异之间的对话进行替代,实现语言表达设置合理化。
参考文献:
[1]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30-40.
[2]马丽群.浅析英语文学中文化翻译差异处理的技巧[J].作家,2013(18):165-166.
[3]于文杰.文化学视阈下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技巧[J].芒种,2012(16):163-164.
关键词:文化差异;国际新闻传播;影响
国际传播是一种跨国界的、在具有不同文化的国家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这种信息交流的核心是文化上的交流。国际传播是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如果没有文化传播,本身就会因为没有相应的形式失去存在的意义,因此研究文化差异对国际传播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新闻传播相关概述
文化综合地反映了社会中所包含的道德体系、法律体系、知识体系、社会习俗、人的信仰,以及当下时代环境中社会成员所掌握的能力和形成的相应习惯。不同文化间要相互交流,才有其存在的真正价值。而国际新闻传播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格局正在向一体化发展,因此,国际新闻传播成为了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有效方式。在国际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文化差异是其显著的特征,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通过研究文化差异对国际新闻传播的影响,能够选择出符合国家意识的新闻内容,也能够利用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使本国的形象有具体的展现。国际新闻传播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本国向外国展示重要成果,以提高本国的知名度和国家形象,向外国展示本国的社会发展现状,帮助其他国家更好地了解本国当前的社会发展实际和社会文化。二是使本国的国民通过新闻传播了解其他国家的发展现状、风俗文化和社会发展,在此过程中获得相关的经验和知识,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文化,为本国的社会发展提供助力。
二、文化差异在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具体影响
(一)不同文化导致新闻传播形式不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发展,新闻传播的制度也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我国新闻媒体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变革,始终遵循“党的新闻事业”原则,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主传播能力。具体而言,我国的新闻传播更注重语言的表现方式,因此,受众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才能更好地理解新闻中的信息,并且在表达上倾向于运用传统文化中的典故,这样的文化意识使得新闻媒体所表达的信息更加委婉,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西方媒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反映了其固有的文化内涵,其倾向于使用直接的表达方式,更加重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运用直观的语言表达方式传递明确的信息[1]。
(二)不同文化导致新闻传播的思维不同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因此在信息交流和文化交融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文化差异,这样的文化差异导致不同国家对事物的理解存在明显的区别。在不同文化观念的影响下,人的思维方式也会不同,这种思维方式作用于新闻传播,使得新闻传播承载了不同的信息和内涵。在新闻事件的表达和选择上,也产生了不同的新闻价值判断。同时,由于文化氛围不同,新闻媒体所传递的新闻信息产生了不同的反应和不同的效果。文化差异在新闻传播中最直观的体现在于,针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新闻媒体会发表不同的观点。这样的特点也导致新闻媒体在不断传播的过程中会受到当下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尤为突出。每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看重的利益不尽相同,这也直接导致不同国家对新闻所呈现的信息的关注点不尽相同。文化差异导致了思维方式的差异,体现在社会大众对新闻的接受程度上,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我国社会长期处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更关注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家庭,而西方国家的传统观念中则更加重视民主等社会价值理念,这样的思维观念差异导致在面对新闻信息的过程中会针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文化差异导致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对新闻信息的理解可能会出现相应的偏差[2]。
三、我国在国际新闻传播中的文化差异应对策略
(一)夯实文化基础,正确认识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在进行国际新闻传播的过程中,首先要正确认识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尤其是中西方存在的文化差异,这样才能在新闻传播中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目标文化的了解,不能只运用本民族的方式去评判其他国家文化类型的新闻报道。其次,我国在进行国际新闻传播的过程中,面对文化差异时,应当不断进行创新,摒弃传统的文化视角,运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认识其他文化,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目标文化的深刻内涵。在新闻职能上,我国的国际新闻传播要根据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考虑西方受众的心理和文化认识,在正面和负面报道中找准平衡点。最后,在进行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不能只运用西方媒体的观念进行传播和管理。
(二)增强文化认同感,不断提高文化的亲近性在国际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提高文化的亲近性,能够拉近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更好地接收新闻信息,从而达到文化传播和交流的目的,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文化影响力,最终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只有拥有了这样的心理基础,才能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群体传播其更容易接受的新闻信息。因此,在国际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文化背景影响下的受众群体在道德伦理、社会认知、价值体系方面存在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在新闻信息中时刻体现人文关怀,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强文化认同感,从而更好地利用国际新闻传播进行文化交流。
(三)协调好本国文化与国际之间的关系我国在国际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不能盲目追求西方新闻媒体的个性化和自由化,但也不能一味以本民族文化为标准尺度,而是要不断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在遵循传统的文化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实现新闻传播的个性化和私有化。在国际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优秀的本土文化为依托,吸收全球文化的精髓。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在世界格局一体化不断加深的今天,传统文化与当前的时代背景有些不相融合。针对这样的现状,在国际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的现状,坚守我国的民族文化底线,同时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优势,不与西方文化站在对立的位置,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展现我国的文化,并且充分体现我国对其他国家文化的尊重[3]。
关键词:文化差异 口译 影响
国家的不同、民族的不同使各自都拥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然而,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都需要沟通,这样就产生了翻译。翻译,是人类交往中一种必然使用的手段,作为不同文化传播的媒体,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类自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发生交往开始,就发生了口译活动(黎难秋,2002:前言)。而我们的翻译活动,无论是表现在书面还是口头方面,长期以来大多被定义为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诚然这是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化,也就是传统翻译的“转换—替换”模式,这种简单保守的翻译模式,虽然能最大限度地忠实于语言本身,但在翻译过程中极容易忽略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无形中形成了新的隔阂和新的文化障碍。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口译的发展历史,特点,文化差异等方面展开文化差异对口译的影响。
一、口译和语言的关系
语言对口译具有导向性作用。根据维根斯坦理论,口译是一种“语言游戏 ”。语言游戏的特征是参与,只有通过会话人的参与才能使口译成为“语言与活动的交织而组成的整体,在维根斯坦看来,语言游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语言游戏规则反映人类的生活行为的基本方式:普天之下的人的“普遍的参与 ”。普遍参与带来的是全体参与者的全程互动、合作与默契,这是任何游戏包括语言游戏的普遍特点,口译当然也不例外。
语言对口译具有辩证性作用。语言哲学观不仅承认语言的共性,强调语言、文化的特性,更注重而这的辩证与统一。一方面,人类的语言应该是统一的,因为人类本身就是一个统一体,个人与个人、民族与民族有共通之处;所有民族都拥有自己的语言,语言是“自动、自发地”从人类的内在本性中产生出来的,它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反映了人类统一的存在本质。另一方面,语言是一种民族现象,各民族的语言在结构形式、意义内涵上有所不同,一定的民族语言与一定的民族性和文化特征相维系。
二、文化差异影响口译的几个方面
1. 文化积淀差异
中国有着 5000年悠久的历史,汉语言在其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都积累了大量的惯用词语:包括成语、谚语、格言、俚语、俗语、歇后语等。它们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思想观念、、传统习俗而这些都无不生动地反映在这些习惯用语之中。《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俗语像:“说曹操,曹操到”意译为: “Speak of the devil, here she is ”,“关公面前耍大刀”意译为: “It’s like teaching fish to swim”,如果直译,则会让外国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2. 感知、认知差异
改革开放初期,出现过我们的父辈都熟知一种现象 ----打白条。打白条的意思是政府收购农民公粮,没有现钱给付,开一张欠条给个人,以后有钱会给付,如果没有钱,有可能泡汤;或者,机关、事业单位没有现钱兑付,开给个人的一张欠条,以后有可能兑付,也有可能无能力兑付的。那么在同一个感知或者认知世界中,这种现象的理解就显得很容易,但是在不同感知或者不同的认知环境下就显得难以理解。它只能与英语的通俗说法IOU(I owe you的谐音)的意思稍微相近。如译为“we shall not issue IOUS to you”,外方才能明白我方想表达的真实想法,不会产生异议。
3. 思维模式差异
英语表达比较抽象 ,汉语表达比较具体,英语语序是从“个体”到“整体” ,而汉语则是从“整体”到“个体” ,英语重“形合” ,而汉语重“意合”。因此,口译时,必须按相应语言的习惯进行调整、排列组合,这样才能使译语自然,让沟通没有障碍,也才能为各民族成员的文化所接受。如果不做调整,生搬照译,听者会感到费劲,甚至可能会影响正确的理解。例如,许多“it”作形式主语代替后面不同形式的真实主语以及英语中复杂的、多层次的主从复合句恐怕皆与英民族侧重分析型思维特征有关(而中国人更侧重综合思维);英美国家的人们在表达思想时,习惯先说主观情况,再谈跟主观情况直接有关的客观情况,最后再谈其他有关情况。可见,思维方式不同,英汉句子语序不同,对译文的影响不容忽视。
4. 数字差异
阿拉伯数字是我们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的数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运数字,同样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喜欢的数字。比如,中国人喜欢8,代表“发”,喜欢 7,代表“起”,有“风生水起”的意思在里面,古代人认为 9是最大的各位数字,在故宫的建造中就大量运用9这个最大的各位数来彰显它的尊贵和至高无上。西方人认为“十三”和“星期五”是不吉利的,尤其是逢到十三日又是星期五的时候,最好不要举办任何活动。所以在口译的时候就要注意以上的禁忌。
三、结语
文化差异在口译中的研究已经被人们所重视,如何通过提高自身来实现在口译过程中实现文化的传达,以及更好的完成口译工作才是我们今后应该更加关注的问题。翻译特别是口译就是要越过社会文化差异的障碍,营造出和谐顺利的交际氛围的口译,才可称得上高质量的口译。
参考文献:
[1]陆永昌 .翻译:不能再增文化障碍 [J].译林,2006(3):211-215.152.
[2]鲍刚 .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
[3]郭兰英.口译与口译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勒代雷,刘和平 .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 [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语用能力;中西方文化差异
1概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而由文化差异引起的贸易摩擦也十分普通,在此现象之下隐藏的问题是商务者对于英语语用能力的缺失。显然,商务知识与正确的英语相结合并不能保障商务活动的成功进行,语言的恰当性区别于语言的正确性。两国之间交际上的文化差异贯穿在整个商务活动之中,具体情境下的语用能力对活动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语用能力是培养企业实干人才的重要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在交际上的差异是迫切而必要的。
2跨文化交际的内涵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百度百科)。跨文化交际理论是对跨文化交际行为和价值观念系统化、抽象化和理性化的解释。这一理论视角能够比较圆满地解释交际过程与结果,准确把握交际者的动向,引导人们更有效地进行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跨文化思维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王立非、李琳,2011)
3商务英语语用能力的概念
商务英语的语用能力可理解为在具体商务情境中,为实现商务活动的成功而使用目的语去沟通的能力。具体来看,商务人士的语用能力主要表现为是否能够准确理解交流双方话语中含有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词语、习惯表达方式、礼貌套语、称呼语等社会文化语言,并且做出合理推测和反应,同时也能用目的语把自己的思想进行自然得体的表达。
4跨文化交际下中西方文化对比
4.1交际原则和模式的差异
人际关系是通过交际实现和完成的,但实现某种关系的交际方式会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任何社会的人际关系都是以其社会的传统结构与文化为依托的。在中国,人们服从权威和长辈,每个人有着严格的等级身份制并置身于一个复杂的人际网络,根深蒂固的关系取向为群体取向。中国人倾向于集思广益,在做决定前会考虑他人的想法和感受,而目标则是集体价值和集体利益的实现。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西方文化的个体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群体主义交际原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追溯到希腊时代,公元前6世纪,西方社会废除了世禄的血缘种姓制度,开始了崭新的“民主”政治,带来了人际关系的新格局。1776年美国政府颁布《独立宣言》,强调民主和自由,随后法国《人权宣言》,也将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宣言之中,慢慢地,一种全新的社会关系价值观开始萌芽生长,服从权威被民主取代,等级身份制被平等意识取代,为西方社会价值观奠定了基础。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看,中西方学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把人际关系取向分为工具型、情感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中国属于情感型人际关系取向,这种关系下情感至上,交往双方倾向于表现出信任、亲和、重情重义的态度。而西方国家一般是工具型情感倾向,这是人们在交往时为达到某一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关系,所以交际者往往理智而直率,逻辑超过感情。
4.2交际礼俗上的差异
在商务交际礼俗上,中国和英美国家也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特别是在招呼与寒暄、时间观念、饮食与宴请、礼品赠送等方面,中西方商务人士的看法与行为表现出很大区别。
4.2.1招呼与称谓
进行商务会面的第一步就是打招呼,如果在不熟悉对方的称呼习惯下乱打招呼,可能在初次见面时就会出现问题。中国人多采用一些应景式的问候语,如“忙什么呐?”“上班去?”“吃了吗?”,在中国人看来,这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但对西方人来说,这些问话容易被理解成一种对个人隐私的干涉,因为他们倾向于把虚化的问候语跟字面完全一样、实义的询问语等同起来。而西方人最常用的问候语大多有两类:第一,谈天气;第二,谈娱乐活动和爱好。其实汉英中的招呼语在功能和使用方法上是相同的,知识其涵盖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不同的问候语方式受制于不同的文化规范。在职场上,中国人习惯根据职业、官衔、辈分等称谓他人,充分反映出对方的职务、地位和彼此的关系,比如“王经理”“张医生”等。而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称呼规则也相对简单,除了对某些特定人士,如皇族、政府上层、宗教界、法律界、教育界等外,几乎不用头衔称呼别人。一般情况下会直呼其名以示亲切、平等。在非常正式的商务场合下,西方人则以Mr.称呼男士,以Miss或Ms称呼女士。
4.2.2时间观念
各个文化都有自己的“时间语言”,在商务活动中,时间观念潜移默化地制约和支配着人们的思维、语言和行动。毋庸置疑,守时是商务交往的重要礼仪之一。但是,中西方在对“守时”的理解,对时间的分配和利用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人类学家霍尔把时间观念分为多向时间制(polychromictime)和单向时间制(monochromictime)两种范畴。中国属于多向时间制,多向时间制将时间看成发散的,认为很多事情可以同时出现,事件的完成不必受日程、计划的限制,有很大的灵活性。所以中国人习惯于在同一段时间内同时进行多项活动,视事情轻重缓急而分配时间。同时,中国人走亲访友等也比较随意,往往不进行预约安排。而西方国家倾向于单向时间制,在特定时间内做特定的事,对于时间的安排力求周密、严谨,对时间的安排也往往提前做好计划,任何正式的事项都会提前预约进行确定。单向时间制十分注重日程的安排,强调时间的阶段性和准时性。因为西方国家时间观念极强,所以不遵守预约通常会被视为是以自己为中心、不顾他人或没有礼貌的表现,也会让对方认为你并不重视你们之间的约定。
4.2.3饮食与宴请
宴请是中西方商务人士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常用方式,但中国人与西方人宴请风格却不同。中国人设宴喜欢热闹,菜式多,宴会桌上往往谈笑风生,气氛热闹欢乐。而西方人设宴多是分餐制,进餐时低声交流,避免破坏幽静的环境。早在道家的理论中就有“守弱处柔”,“盛极必衰”之说,在中国文化中,自谦是非常鲜明而重要的思想,作为一种理想人格,它左右着人们的行为习惯。受到这种影响,在饮食与宴请中,美酒佳肴之前,中国的招待者习惯谦虚地说:“今天的菜不好,还请多多包涵”,英语国家的人听到“Pardonmeforthepoorfoodstoday”会感到无法理解,丰盛的菜肴为何被形容成“poorfoods”,那如果你方认为是不佳的食物,又为何要请我们吃呢?这种情况就属于语用失误,中方的善意招待并没有让对方理解体会,而这种语用失误之下是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欠缺解读。
4.3交际思维上的差异
4.3.1整体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
从哲学上分析,不管是儒家的“自然人化”还是道家的“人自然化”,都将人与自然统一化,整体化。这都为中国的整体性思维奠定了基础,整体性思维顾全局,从整体综合分析利弊,惯于辩证看待矛盾双方,统一对立。而西方哲学从柏拉图到近代哲学,始终以“主客二分”作为哲学的主导原则。西方国家惯于用观察和实验来对事物内部结构进行分析,探究过程由分析性思维作为主导。
4.3.2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而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百度百科)。中国人属于形象思维,习惯于用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习惯于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在言谈中,中方惯于使用形象类比的方法进行论述。而西方人在抽象思维支配下,习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在言谈中多用含义模糊,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
4.3.3螺旋形思维和直线形思维
先分后总,先说原因后说结果,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直觉、具体为特征,思维活动大多是螺旋式地绕圈向前发展。螺旋式思维支配下的语言表达一般以叙述事情背景开头,或是罗列客观上的条件,或先说明引发问题的原因,或是摆证据,其次才是做出结论。语言的结构迂回向前,重铺垫,让听话人有思想准备。与中方螺旋式思维大不相同,西方人惯于开门见山,把话题结果放在前面,再进行层层推演。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上讲究从一般(general)到具体(specific),从概括(summarize)到举例(exemplify),从整体(whole)到个体(respective)。
5文化差异下对商务英语语用能力的探究
针对以上所述的三项交际上的文化差异,作者提出以下建议。(1)中西方的交际原则和模式大不相同,在商务活动中,礼貌体现在尽量往对方价值体系上靠拢,工具型情感下既以目的利益为先,所以应尽量规避中国习惯的“客套话”铺垫,否则会给对方你不是诚信合作或喜欢拐弯抹角的印象。其次,权威和长者并不被西方文化推崇,民主、自由和平等才是英美国家的主流。所以商务活动中不提倡“倚老卖老”和任何形式卖弄权威的语言行为。再者,考虑到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冲突,商务者应充分理解个人主义并利用个人主义,努力规避由于价值观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在商务接待活动中,组织语言时需考虑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坚决规避以下错误:参照自己母语中的习惯表达,把自我的思维不加转换,直接用目的语传递给对方。(2)中西方在交际礼俗上也不尽相同,为了让交流更流畅,建议多积累西方国家的惯用表达方式,以求在特定商务情境下说出地道的语言,从而让对方真正理解到你所要传递的信息。具体来说,语言表达应以让对方舒适为界限,组织语言时应考虑到对方不愿隐私被侵犯的文化前提。鉴于时间观念的差异,实施商务活动的特定项目之前应提前进行预约,语言表达应严谨并将对方的日程考虑在内。(3)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有着显著的差异,在不同的思维特征支配之下,中西方在交际时的语言表达上也存在着差异。想要说出纯正的英语,必须得学会将中式思维转换成英式思维。在整个涉外活动中,学会用逻辑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语言表达应讲究连贯性和逻辑性。商务交流或谈判之中忌语言表达冗长,转变中方习惯的铺垫式交流,谈判内容根据工作要点逐步展开。
6小结
跨文化交际中,不同的文化意味着不同的交际模式、交际礼俗和交际思维,而这些差异贯穿在整个对外商务活动之中,对商务活动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英语+商务”学习模式逐渐暴露出弊端,语用失误不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出来。文化差异之下,商务英语的语用能力无疑是商务交际成功人士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本文着眼于影响商务交际活动的几项中西文化差异,进一步提出了对商务英语语用能力的思考,以期带给广大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一些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赵莉莉.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商务英语教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6.
[2]冯敏.跨文化交际理论视野下商务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外国语文,2014.
[3]房冠乔.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
[4]董芳.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J].理论观察,2012.
[5]陈鲁宁.中西方商务交际礼俗文化差异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
语言与文化之间相互关联,密不可分。文化是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民族风情、乡俗习惯、价值理念等的传承与继续,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意识形态。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符号,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重要象征。语言作为一种载体,是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传播工具,文化对于语言这种交际模式及构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化知识包括语言知识,因此,文化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俩者又是相互补充的。语言的结构和使用方式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文化的传播又是以语言作为工具;文化影响语言,语言反映文化。因此,在对高职学生英语的教育过程中,通过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差异,突破历史文化的局限性,巧妙结合文化与语言的相关性,利用英语这门语言,解决文化差异下的跨文化交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如今,经济的全球化、国际化,使得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而在对高职学生的英语教育中,越来越多的老师只是授予语法、写作、阅读等专业技能,通过考试的形式考核学生的英语水平。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因为英语四级或者六级的需求学习英语,却对英语失去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我们的交流更加困难。比如,在中国,人们之间表达亲切的方式会说“吃饭了吗”“去哪儿”等,而在西方国家,这种打招呼的方式则会让人感到尴尬,会被误解为打听他人的隐私,相反,他们表示亲密通常会以“今天天气不错”或者“hello”作为朋友之间的问候。所以,当我们不了解这些文化差异时,我们的举动或许会让他人感到尴尬甚至厌恶;但是,当我们了解了这些文化差异时,我们就可以通过语言的沟通与交流,让大家的相处更加和谐融洽。因此,对于高职英语教育模式的培养方式,应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一方面,高职英语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外语语言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技能,而且还可以为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这门语言提供途径和方向,进而提高学生对文化与语言的综合理解和对语言学科的综合运用;另一方面,高职英语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符合国家新编英语教材的教学目的,适应国际主流,可以提高高校学生的修养素质。所以,在高职英语教育的培育体系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是国家对英语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国际环境对每一位高职学生的迫切要求。
3.采取有效途径加强培养高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1整合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对高职英语教材书的编撰过程中,编者都凸显了浓厚的语言文化氛围,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及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兴趣。老师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和倾向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得学生对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和敏锐性得到很大提高。首先,老师在对课本教材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注重对文化差异、历史背景的讲解,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对语言知识的理解,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运用已有的英语知识技能,对文章整体概述与理解;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工具。为加强高职学生对各国各地区文化差异的深度理解,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电影片段等方式解释教材中的某个词组、段落的含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环境,加强学生自主运用语言知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