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行业职业教育

建筑行业职业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行业职业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行业职业教育

建筑行业职业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建筑类专业教育

1 建筑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

1.理想信念状况

建筑类学生的理想信念整体上呈现出正面发展的态势。总体上能够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但由于国内外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也使一些学生的理想信念受到影响与冲击,一部分学生政治思想观念淡化,理想模糊,信念不够坚定;部分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着功利化倾向、迷失甚至扭曲的问题。

2.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状况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也是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任务。建筑类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但在时代精神方面,总体上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风貌,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民主法治意识有待提高;节约意识较高,但实际消费水平总体偏高;看中诚信品质,反对极度自私,但以自我利益为重,缺乏关爱意识。

3.荣辱观状况

建筑类学生对高尚的道德品质在实践上持一种现实的态度,有时还存在着是非、善恶、对错混淆、颠倒的情况;崇尚助人为乐,但是建立在不损害个人利益前提下;部分学生对于荣辱观问题认识模糊。

2 建筑类专业教育面临的困境

建筑类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重技能教育,轻思政教育”的现象,高职教育是专业技能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这是高职教育的主旋律。片面的压缩、脱离思政教育课程,师资、效果大打折扣,特别是一些学生缺乏诚信的品质,淡化国家和集体利益,强化个人利益,给国家、企业和个人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近段时间以来,各地危楼事件曾震惊全国,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屡见报端,并引起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加强建筑行业相关的职业道德建设已迫在眉睫。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建筑类专业教学的必要性

1.专业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要加强建筑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发挥建筑类专业育人的功能。

2.专业教师具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优势。可在课堂上传道授业,也可带领学生深入工地答疑解惑,建筑类专业教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会贯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3.建筑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都是重要考量,职业道德教育喝和法律意识都不能离开建筑类专业教育泛泛而谈,应结合建筑类专业教育中的相关课程,在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章制度大框架下对建筑类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建筑类专业教学的路径研究

1.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任务之一就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作为实现这一任务主要渠道,建筑类专业学生的思政课程需要在教学计划、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结合建筑类专业背景,丰富教学方法,制定明确标准完善教学考核,促进思政专业教师与建筑类专业教师间的沟通,真正实现教学资源的开放性与针对性。

2.发挥专业教育的渗头作用

第一,深入挖掘建筑类专业课教材的价值观教育资源。专业课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专业课中的价值观教育资源在备课时挖掘出来,讲课时融进去。教师要从思想渗透的原则出发,对教材做灵活处理,或随机联系、自然引申,尽可能丰富地发掘出教材中相关价值观教育因素。

第二,结合本专业特点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建筑类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讲授专业课发展史,介绍与建筑类相关的优秀历史人物与案例,激发学生的正义感、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受到艰苦奋斗、不怕挫折的教育,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探索新知的精神、实事求是的学风。

第三,以教师的人格感染学生。教师的人格对于学生成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师人格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教师应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为启迪、引导本专业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行为取向。

3.全员协同校企合作下的思政课实践教学

第一,协同建筑类学院与建立企业德育实践基地相结合。需要思政教师共同与建筑学院、企业联手,制定德育实践基地建设方案,明确各方的职责和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容融入到学生的实习实训中去,解决目前校企合作中等困境和局面。

第二,协同建筑类专业教师与布置思政作业相结合。学生带着与提高自身职业精神与态度的思政课作业,在工地实习中会有意识地体会和感悟其中的理论内涵,并付诸行动。实习结束后教师进行点评其表现和态度,肯定成绩。既理论联系实际,又着眼于学生的专业发展,职业道德精神的提高,极大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愉快完成相应的思政作业。

第三,协同建筑企业典型人物与教育激励相结合。企业中不乏优秀典型人才,他们都可以作为我们宝贵的教育资源,他们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践行者,真实的人物事件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有计划地安排这些人士与建筑类专业学生对话,现身说法,让学生亲自感受到他们的业绩、成长之路、职业道德精神,从而树立好自己的价值观取向。

土木建筑类专业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教育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建筑类专业教学,既能使专业课程富有生机和灵性,又寻找到了培育的突破口。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本专业课教育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使建筑类专业学生在获得专业技能的同时,思想和人格得到提升,才能使建筑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朱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科技广场[J],2015,(4)

[2]刘磊.职业教育专业与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4(15)

建筑行业职业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建设;建筑行业英语;中原经济区发展

中原经济区是河南发展的载体,是河南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的巨大平台。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014年1月4日郑州市委十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议再次强调了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是河南振兴、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对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原经济区是河南加大对外交流、扩大对外开放的平台,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需要增加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国际间的合作建筑项目也日益增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加大,这就使得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建设对建筑英语人才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要避免“懂英语的, 不懂工程, 懂工程的, 不懂英语”的现象存在,因此,为了推进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将英语沟通和建筑知识结合起来,培养既懂外语、又懂建筑工程的复合型人才。

一、建筑行业英语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作用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推进,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建筑行业与国际社会接轨的项目也越来越多。与国际建筑项目的合作对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河南加大对外交流的重要渠道。推进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势必要增加与国际建筑项目的交流与合作。而一个大的施工场地只配备一两个翻译来完成沟通工作是根本不现实的。一个施工现场所设计到的各个部门、人员、材料选购、工程量计算、现场会议、监理、来往信函等方面都是需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都进行沟通协调。甚至很多工地出现了可以没有建筑专业人员却不能没有翻译的现象。这种情况既影响了工作效率,又影响了河南的形象。而建筑行业英语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国际间的合作,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需要国际间的交流合作,而建筑行业英语人才扮演着沟通与桥梁的角色。

二、高职高专建筑行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践是建筑专业英语的唯一用武之地,建筑专业英语的实际运用是学习建筑英语的唯一目标。国内很多高校如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都开设了建筑科技英语专业,可见建筑行业英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一直是纸上谈兵,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教材编写质量有缺陷。高职高专建筑行业英语与其他英语类教育是有所不同的。建筑行业英语更加注重应用性、实际操作性,强调专业实际运用能力。建筑行业英语教材容易偏向某一方面,或者过分强调建筑专业知识,或者注重英语相关知识。通常不能将二者融合,而大多数建筑英语教材编写缺乏针对性、理论性较强,较空洞,不实用。

第二,高职高专建筑专业教师的综合知识不全面。随着建筑专业与国际项目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一方面需要建筑行业英语人才懂得国内外先进建筑知识,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还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也就是流利的听说能力和基本的读写能力。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建筑行业英语教师不仅要懂得建筑专业知识,更要具备基本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而现在英语教师很多,但同时具备建筑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的教师是少之又少。

第三,高职高专学生因高考录取分数较低,造成了英语基础差,起点低的普遍情况,这就给日常教学和教学改革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在日常的建筑行业英语教学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口语交流和专业词汇的使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

第四,高职高专建筑英语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我国传统英语教学一直采用“填鸭式”教学,中国一直采用应试教学,直到近年来才逐渐改变教学方法。之前的教学方法导致很多学生的英语是“哑巴式”英语,并且大多是基于教材内容的训练。很多学生由于接受英语听说训练较少,很难完整地表达简单的句子,更不可能进行建筑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译。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与实际相联系,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发现课堂上学的知识与工作中实际遇到的情况是不相符的,不能很好地学以致用。

三、高职高专建筑行业英语教学建议

高职高专建筑行业英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要将建筑行业英语教学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紧密结合,就要进行建筑行业英语教学改革,而在进行教学改革之前必须解决目前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

第一,提高教材编写质量。教材的选用很重要,如今很多教材都是互相参考,导致教材质量层次不齐,教材内容大同小异。建筑行业英语教材的编写人员应同时具备建筑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将两者与实际紧密结合才能编写出符合实际、理论与实践结合、同时兼顾建筑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的教材。另外,高职高专教材编写因其受众目标的特性并不需要高深的内容,更需要注重的是教材的实际应用性。

第二,高职高专建筑行业英语教师需要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建筑行业英语教学对教师要求比较高,要求教师既了解建筑专业知识、规章制度,又精通英语。首先,教师要懂得建筑专业知识、最新的规章制度、工程量计算、工地现场协调等相关知识,其次,教师要精通英语,能够用英语解决相关建筑知识,能够教会学生在工地现场进行英语沟通。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高专建筑行业英语教师应加强专业培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

第三,高职高专学生因高考录取分数较低是和国家政策紧密相连的。高职高专在实际录取时,只能尽量控制生源和分数线,争取录取高考分数较高的同学。与此同时,在日常教学中,应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对学生的基础、兴趣、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进行分析,制定适用于学生的教学方法。

第四,教学内容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不是纸上谈兵,是需要实实在在的知识与实践结合才能顺利完成。高职高专建筑行业英语教学应当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安排教学实践,带领学生下工地,搞实践,深入了解工地现场实际情况。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局限于教材,可模拟工地现场实际情况展开教学。

四、结语

建筑行业职业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专业发展;主体性;协同构建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质量求发展的办学定位的高等教育。培养高技能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教师,教师不仅是专业发展的对象,更是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教师的发展动力有外在的导向驱动力和内在的主体驱动力,传统上我们只着眼于外在的导向驱动力,而忽略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的主体动力。外界导向必不可少,但不占主导地位,教师专业发展重要的是激发教师内在的动力,即教师自身必须对发展目标有深刻的理解,真正思考要怎样发展,做一个什么样的教师。在专业发展和主体性发展的协同构建中,教育这一事业激起教师内心的共鸣,引发其内在的发展欲望。

一、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与主体性发展协同构建的价值:对幸福感的追求

所谓高职教师主体性,就是高职教师在自我发展和教育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性,表现为在教育教学活动、科学研究以及促进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不甘于机械单调的重复,不断学习、研究、创造,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在教育对象――学生成长的同时,不断提升个人的自我价值,满足自我的高层次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主体性发展以追求精神层面自我中心和主观幸福感为特征。

(一)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内涵呼唤教师主体性的张扬。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既包括学科专业性,又包括教育专业性。2002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力争经过五年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国家、社会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既不同于一般职业教育,又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而是“以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为培养目标”。高职教师除了传授专业基本知识理论外,更要重视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能否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关键取决于教师能否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性。

(二)高职教师的主体性发展有助于促进其专业发展。只有具有主体性意识的教师才能自觉地不断促进自我专业成长。教师不仅要对自己过去专业发展有清晰的认识,对现在专业发展状态和水平的认识及对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还要与同事之间进行相互合作交流,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并将其整合到自己的经验结构中去,从教师的专业成长阶段和内在专业结构及发展水平出发,积极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提出切合实际的专业发展要求,以促进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提高。

二、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主体性缺失现状分析

首先,偏离教学的价值导向使高职教师缺乏进行课程改革的热情。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基本任务,而教学工作更是高职院校的中心任务。然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摇摆不定,过于偏向科研,崇尚学历的价值取向,评职称、评奖、实行岗位津贴制等方面,处处以科研、学历为重,一些教学水平高、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因为科研、学历上的欠缺而在职称评定、评奖等方面受阻,最终导致教师重科研而轻教学,热心于搞课题、写论文,对教学敷衍了事,缺乏对学生的关怀和交流。

其次,我国的高职教师教育体系中尚未克服“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学科课程,轻专业训练”的倾向,很大程度上使高职教师教育混同于普通高校教师教育,体现不出其应有的特点。这样培养出来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缺少研究教学的意识与方法,很难提出富有创造性的教学理念,其主体性难以在教学中得到确证和发展。

再次,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高职教师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呈现出“灌注多、启发少;分析多、综合少;同步多、异步少”的问题。这样的教师教育非但不能促进教师主体性的发展,反而会抹煞教师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有学者将这样的教师教育称为“主体性弱化”的教育。教师是实践性极强的职业,教师的主体性应该在教育实践和继续教育中逐步建构,作为以培育教师为目标的教师教育的“主体性弱化”,势必会限制教师主体性素质的养成,对教师主体性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最后,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课堂生活往往是“自给自足的”。“孤立、孤单”是大多数教师日常工作中的状态。教师职业上的这些特点,为教师与同事之间的合作设置了障碍。没有深入的交往,没有同事间的相互启发,使教师的研究思路受到封闭,进行研究的随意性大,教育科研难以取得创造性的突破。因此,交往的阻隔构成了教师主体性发展的潜在威胁。

三、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与主体性发展协同构建的途径

高职教师要勇于展现自己的个性,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每一种风格都是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与表达。对于如何发展,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追赶迎合外在的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做出自己的回答。任何一个教师都是特定的个体,其个性都具有不可模拟性,教师要自己规划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反思已被广泛地看成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性地考察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回顾、判断、自我监控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需要强调的是,教师的反思是将反思目标直接指向专业化发展,进行多层面、全方位的审视和分析。既包括理念层面(教育理念),也包括行为层面(教育和教学行为);既包括及时性的,也包括阶段性的,是一个深刻的、经常性的、制度化和系统化的反思。20世纪末兴起的“行动研究”,被公认为是“一种在具体领域将教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有效的技术工具,……教师在研究时,是一种从比较客观的角度去‘观察’、‘分析’自己的教育行动,促进教学反思,……在行动研究中,实现了自主的可持续性发展”。

科技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融合更新。高职教师要走综合发展的道路,成为文理融通、具有复合性知识结构、全面发展的教育者。这种知识结构不仅要具有工具性学科知识和技能、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教育专业知识,还应有较高的科学、人文素养。

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才能做到精益求精,才能实现超越他人、超越自我的目标。学会学习和学会教学应是教师终生教育的主要内容。终生教育也不应仅仅拘泥于一纸文凭或证书,而应指向教师主体的专业发展、人格的完善和主体价值的实现上,唯有如此,教师才能由被动的“受教育者”变成自己职业成长与发展的设计者和实施者。终生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师主体性体现和发展的过程。

以人为本,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管理。良好的管理制度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的发挥,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反之,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激发,将不利于高职院校的整体发展。高职院校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改变过去以事为本,对人的关注相对较弱的倾向,建立起一套倡导教书育人,崇尚学术研究,大兴科技创新的管理制度,营造一种学术自由、民主宽松的氛围,激发大学共同体内的人把全部精力和聪明才智凝聚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上来。实行人性化管理,注重人文关怀,以最大限度地激活生产力基本要素中最活跃的人的因素,使教师的创造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建立完善体现高职院校教师特点的年度评估,职称职位晋升评估的指标体系,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主体性发展协同的建构。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春芳.主体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取向――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1.

[2]李骏骑.关于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主体性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8.

[3]贾爱武.论教师“工具性与主体性专业发展心理”的关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4]郑宇红.教师主体性缺失的现状与原因分析[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6.2.

[5]蒋旋新.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与展望[J].职教论坛,2006.10.

建筑行业职业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行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是职业教育行风建设的客观需要

(一)行风的特点为职业教育行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所谓行风,就是行业的风气,是某一部门和行业在履行社会职能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较普遍的态度、做法和倾向。

职业教育行风与其他行风一样,具有以下特征:整体性、稳定性、多功能性、发展性。行风的这些特点为加强职业教育行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职业教育行风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加以解决。当前,职业教育行风建设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1)职业教育行风建设机制不健全。(2)个别职业教育机构办学动机不纯。(3)职业教育机构办学管理不规范。(4)个别教师思想道德不高,职业行为不端。

以上存在的问题,是职业教育行风建设面临的严峻考验,职业教育行风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价值导向、价值准则和精神动力。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职业教育行风建设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人是行风的载体,行风的好坏通过从业者的职业行为表现出来。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职业教育行风建设,就要着眼于职业教育机构管理者及师资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武装师资队伍,强化服务宗旨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努力践行职业规范,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树立职业教育新形象。

2.全面渗透原则

全面渗透,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贯彻到行风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一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到职业教育规划政策制度的制定中;二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到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中;三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落实到师资队伍作风建设中。

3.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相统一原则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职业教育行风建设,应当坚持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相统一的原则,提高办学服务水平和能力,培养与市场需求完美对接的高素质职业人才。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职业教育行风建设的途径

1.深化学习教育,突出职业道德养成

(1)抓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加强教育主管部门的政风建设。(2)抓好职业教育机构管理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管理者领导着学校的发展、风气、文化建设,他们的思想理念、行为取向直接影响着学校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气质,管理者要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把培养技术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作为最高追求。(3)抓好师资队伍的学习教育活动,行风的好坏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直接体现出来的,因此,要把提高师资队伍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作为行风建设的基础工作抓实抓好。

2.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一要健全机构,加强组织协调。二要完善制度。在制度建设中抓好两个环节:(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依据,对各项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管制度、职业学校发展规划、职业教育规范、学校内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一次全面的伦理审视,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相适应、甚至相违背的制度、规划、规范进行修订和整改,使之本身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作用。(2)根据职业教育的需求,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形成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

3.加强文化建设,树立行风建设典型,强化示范引领

行风具有带动和扩散效应,良好的行风标杆可以带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行风建设中要旗帜鲜明地批判治理坏作风,大张旗鼓地宣传良好行风先进典型。在职业教育行风建设中,教育主管部门应当重视和强化行风建设先进典型学校、优秀管理者的培树,扩大先进典型的社会影响,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风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领效应。

建筑行业职业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社会性软件;动漫专业;高职高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254-02

0引言

动漫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其专业教学在高校中蓬勃发展,但毕竟是新兴专业,其教学成熟仍需一个摸索的过程。动漫专业教学目前急需完善的是实践教学,但这恰恰是国内动漫专业教育的软肋。在国内办学经验不足,校企合作深度有限,实训环境不完善的情况下,利用社会性软件构建动漫专业教学辅助体系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1社会性软件概述

1.1 认识社会性软件对于社会性软件,学界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定义,国外学者认为:社会性软件是指可以促使团体或社群沟通和写作的任何软件;社会性软件是帮助人们建立社会网络和自动组织群体的软件(willian Davies 2002)。国内社会性软件学者刘钢认为,社会性软件指的不是那种只支持编程或科学进步的软件,而是指支持并改善在线或离线主流社会实践的软件。

由此可见,与传统软件不同,社会性软件的目的并非实现某一局限,而是从个人与他人发生社会联系的需求出发,通过自然汇聚形成“人网”,以达到知识的分享,并从显性知识交流深入到隐性知识交流[1]。常见的社会性软件有博客、播客、威客、维基、QQ等。社会性软件通过其社会联结来促进知识之间的转化、交流、共享。

1.2 社会性软件对教育的积极影响社会性软件出现的初衷在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信息的传播、共享,但随着社会发展,其被广泛应用,逐渐成为正规教育之外的第二学习平台。伴随着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正规教育之外的自我学习、知识积累、能力提升的需要迫使人们不得不大量汲取正规课堂之外的知识,而社会性软件平台往往正是这些知识的集中地。社会性软件的开放性、协作性、知识积累性为知识的丰度提供了保证,而其传播的广泛性、交互性、共享性又为隐性知识的形成提供了沃土。

概括来说,社会性软件对教育的影响可分为对正式学习的影响和对非正式学习的影响。所谓正式学习即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其内容针对性强,学习目的明确。而非正式学习指的是学习者日常中有意或无意的带有学习效果的学习行为,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2]。就正式学习而言,社会性软件可以成为有效的教辅工具或第二课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利用社会性软件进行专题讨论、小组学习、知识测评等。利用社会性软件平台,学习活动组织起来更加灵活,形式更加多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筛选和知识管理能力。

例如:使用博客,可使学生养成记录日志的习惯,锻炼其文字表达能力,并促使其对知识进行梳理、分类、积累。通过QQ群、MSN等,可以破除师生间的沟通界限,并顺利实施“头脑风暴”、在线答疑、作品点评等教学活动,弥补高等教育日常教学活动中师生交流欠乏的不足,延续传统课堂的有效性。

此外,利用社会性软件,方便记录教学过程,有利于对课程教学进行过程性考核,并及时得到教学反馈信息,促进教学的良性开展。

对非正式学习而言,社会性软件产生的影响更为明显。在非正式学习中,通过社会性软件平台学习者可以快速获取专家层次的知识见解,并可以管理自己的知识,理顺已有知识体系,组建个人知识信息库。

此外,通过社会性软件,学习者还可以实现与其他学习者的信息交流、分享,促进隐性知识的转移,也有利于形成虚拟“实践共同体”[2],加速隐性知识的生成。

例如:通过专业论坛,学习者既可以加入某一主题的学习,自然形成实践共同体,共同验证学习内容的正确性,又可以深入探讨专业知识,加强专业思想碰撞,促进隐性知识的形成。

总而言之,不管是正式学习还是非正式学习,合理利用社会性软件都能对学习者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社会性软件,能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以及社会性软件本身的共享性、交互性、知识积累性促进学习效果的形成,使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透彻。

2我国现阶段高职高专动漫专业教学的不足

我国现阶段高职高专动漫专业教学追求短、平、快,盲目推崇动漫软件技术应用,缺少内涵建设,人才培养水平上不去,还面临种种困境:教学模式死板,教学内容偏离生产实践,学生缺乏专业思考与创造力,专业训练不足等等。

总的来说,高职高专动漫专业教学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专业办学定位上存在误区我国动漫专业教育起步较晚,开设动漫专业教学的院校存在办学定位的认识误区。艺术类院校强调以培养艺术设计能力为重点,偏重于开设传统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而非艺术类院校则强调以培养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为主,偏重于开设传统多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3]。对动漫教学本质的狭隘理解,影响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成熟,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尤其是在一些新兴院校,动漫教育对动漫人才的培养已沦为“狭隘的技术上的培养。文化上的培养少之又少。”[4]忽视专业发展的本质,只求速成,着重培养工具软件的应用,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是一批缺乏专业思想和创作思维的“工具”,不利于其职业的长远发展。动漫专业教育应该是动漫艺术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的综合性教育,是文化与技能并重的专业教育。

2.2 师资配置和课程设置上存在误区在众多高职高专院校中,动漫专业基本上是从无到有建设起来的,教师队伍由计算机专业教师或纯艺术类教师抽调组成,对动漫专业没有系统的认识,行业经验不足,专业素质也不高。由于对动漫专业认识上的偏差,课程的设置也有失偏颇,或偏重于计算机设计软件技术的课程,或偏重于艺术设计理论课程。课程体系不成熟,没有应有的充分的市场调研作为支撑,课程建设只能是“盲人摸象”。

2.3 教学方法存在不足从生源来说,高职高专动漫专业的学生基础良莠不齐,且大部分美术功底较差。在课时有限、专业课程繁多的情况下,大多数院校的教师仍沿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难以真正培养动漫专业人才。

学完一门课程后,学生往往只会“依瓢画葫芦”,不懂得灵活应用,更无法整合多门课程技能。虽然大多数院校都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但由于院校培养的学生难以派上用场,甚至阻碍企业的工作进度,降低了生产效率,校企合作难以切实实施。由于缺少实践的机会,学生的岗位技能无法得到锻炼,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也无从谈起。

针对以上的种种不足,灵活利用社会性软件,构建动漫专业教学辅助体系,有针对性地加强每一个薄弱环节的修补,将对动漫教学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利用社会性软件平台,可以促进不同区域专业建设的交流,从而促进专业教学改革。利用社会性软件平台还可以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行业人才需求,有利于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此外,利用社会性软件平台可以拓宽社会实践渠道,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挖掘潜能,从市场需求中选择自己的成长方向,提前熟悉工作,自我磨练和提升。

3利用社会性软件构建动漫专业教学辅助体系的实践

3.1 利用社会性软件构建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平台专业建设需要进行人才需求调研,而深入企业调研则是最有效的办法,但由于校企合作的局限性,这往往不太现实。但是,通过灵活应用社会性软件平台,可以弥补此种不足。我们通过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年报,初步了解了动漫产业人才需求缺口。

另外,通过中国人才网、南方人才网、找工易人才网等社会性软件平台,收集专业岗位技能需求,实时了解当前该行业急需的岗位人才及所需要培养的技能。通过社会性软件平台进行人才需求调研,了解到的岗位职责全面,岗位能力需求明确,且节省人力物力,往往事半功倍。

3.2 利用社会性软件构建教师、学生自我学习提升平台动漫专业建设所走的路仍很短,多数院校的动漫专业教师毕业于计算机专业,其动漫专业素质、教学经验有待进一步学习、提升。通过外派培训、引进动漫人才不失为一条提高师资水平的捷径,但在目前办学经费紧张、动漫教育人才短缺的情况下,这明显不太可行。

然而,通过社会性软件,可以构建自我学习提升平台,让教师有选择地充电,有针对性地自我培养、提高。我们使用博客建立了教学团队的交流平台,破除时空的限制,加强团队教师的专业研讨、经验交流,达到相互提升的目的。

另外,通过教育博客了解同行的一些教学改革思路,促进专业教学思想的成熟,避免了闭门办学。

同时,在博客上,教学方法的分享,教学经验的交流,也有利于教师们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利用社会性软件构建教师自我提升平台,既创新了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又有利于教师多样化、个性化地发展[5]。

利用社会性软件,除了可以构建教师自我学习提升的平台,还可以构建学生自我学习提升的平台。我们要求学生创建学习博客,不定期记录自己的学习历程,逐步培养其练笔的好习惯。另外,使用博客充当学生课外作业点评的平台,学生可以相互点评,让课外作业更有期待性。学生通过相互点评,发现各自的不足,并学习他人的长处,促进了彼此的成长。利用社会性软件构建学生自我学习平台,既有利于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学生养成知识积累和学习反思的习惯[6]。

3.3 利用社会性软件构建第二实践教学平台动漫专业教学由于实训环境的不完善,专业实践往往不足,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从动漫产业对动漫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来看,动漫专业教学除了要搞好课堂教学外,还必须加强专业技能锻炼。开辟课堂之外的第二实践教学平台成为了一种必然的需要。利用社会性软件开辟第二实践教学平台,可以更简便、快捷,也更贴近市场需求。

对于利用社会性软件构建第二实践教学平台,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实践。我们鼓励学生积极使用博客记录生活的点滴,并根据积累撰写剧本,不断提高其文字表达能力和剧本创作能力。使用博客作为《剧本创作》课程的第二实践场所,方便而有效。

为了提高学生二维动画创作的自信心,我们鼓励学生在腾讯动漫频道注册闪客,在线欣赏他人作品,吸取经验,并积极尝试创作,自己的作品。经受网络观众或批评或鼓励的洗礼后,学生逐渐成熟,自信心也得到加强。专业网站及综合性网站的动漫频道,可以成为《Flas设计》、《Flash二维动画设计高级》等课程的第二实践场所。

为了夯实学生的美术基础,我们鼓励学生常上涂鸦王国、腾讯涂涂等涂鸦网站,在线观看他人使用电脑作画的过程,并开展自我实践,锻炼其美术基本功。这样,既丰富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又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涂鸦网站等开放性的平台,允许学习者一边观摩,一边实践,是《美术基础》、《造型设计》、《素描》等课程最佳的第二实践平台。

此外,我们鼓励学生积极上猪八戒兼职网投标动漫相关的兼职任务,直面真正的工作任务,与社会在岗人员竞争,逐步培养其工作信心及岗位技能。通过参与这种现实的工作任务,学生的竞争意识得到激发,有利于预培养其岗位技能,使其学习更有动力和目标。兼职投标的过程就是一个技能提升的过程,偶尔一次的中标即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成功欲和提高其参与自觉性。兼职网站可以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实践平台,促进多门课程技能的综合应用,全面检验学生的专业技能。

3.4 利用社会性软件构建教辅平台众所周知,大学的教育是“师傅领入门,修行在自身”,教辅往往只是一个概念。

一般情况下,师生课后难得一见,彼此的时空错位,导致教辅很难落到实处。但利用社会性软件平台可以解决这个头痛的问题。

在实践中,我们积极使用QQ群开展课程讨论及专业研讨,并通过QQ群论坛实现在线或离线答疑。由于平台的开放性,很好的做到了百家争鸣、有问必答,提高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促进了专业教学。

4小结

社会性软件的开放性、交互性、知识积累性,使其必然成为民众自我学习、提升素质的良好平台。利用好社会性软件,既能开阔专业视野,又能增长知识面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对于促进学生养成知识反思习惯及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现阶段,灵活应用社会性软件,将能很好地构建动漫专业教学辅助体系,促进专业教学的顺利开展。

总而言之,通过社会性软件平台,可以弥补动漫专业教学基础的不足,并开辟有效的第二实践平台,促进专业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满福.基于两种社会性软件的大学生交互学习模式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

[2]董京峰,王伟娟,朱立波.社会性软件促进非正式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09,(7):41,45.

[3]黄锐,刘建华.高职高专动漫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92.

[4]陈彬彬.动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新闻界,2009(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