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概念;社会现象;语言

自自然科学兴起后,社会科学的地位便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只因自然科学号称有一套科学而严谨的方法可以获得对这个世界更精微的认知。于是知识界便开始受到不断地来自自然科学的质疑。甚至这种怀疑的声音也从社会科学内部发出。学者们要求社会科学也效仿自然科学采取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这种声音直到现在都还不断地回响。本文则试图说明社会科学为何不能采取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并试图说明社会科学是如何与哲学紧密相连。

本文将试图从两条路径驳斥一下观点即:社会科学必须逻辑上和方法山遵循自然科学的道路(也就是以事物本来之面貌对待之)。这两条路径便是首先驳斥一种广泛流传的关于哲学本质的说法,然后是一种普遍的关于科学本质的说法。这两条路径将在最后汇合成为一条。因为最本质而言,社会科学和哲学的本质实质上是一样的。

基本上来说,社会科学和哲学的分析与研究是基于社会生活中的“概念”与“语境”的。进一步说,这些“概念”与“语境”与我们的社会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因为只有不脱离社会生活的概念与语境,它们自身才能得到理解。并且十分重要的一点事这些“概念”和“语境”也是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得以形成的。可以说,社会生活与“概念”之间是与彼此相互交织的。

下面我将先介绍一种关于哲学的误解。首先有必要澄清的是约翰洛克再其《人类理解论》中有一段广为引用的话经常被用以佐证“哲学小工(underlabourer)”这个概念:

在当代,知识的王国里并不缺少建筑大师。他们的伟大设计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并未子孙后代留下了值得永久赞美的纪念碑。但是任何人都不能奢望自己成为另一个波义军或者另一个西登纳姆。在这样一个产生了诸如伟大的惠更斯和无与伦比的牛顿等大师的时代,有幸成为一个清扫道路的小工――清除一些知识的道路上的垃圾――那也已经相当有抱负了。

这种思想认为哲学无法对理解世界作出贡献,它只是起到了在理解发展道路上清除一些诸如语言障碍之类的否定性作用。但其实并不如人们所一贯认为的那样,哲学仅仅就是解决有关语言的问题。哲学对于人类理解世界是有着其独特的作用的。而且这种作用不仅仅就是清理语言方面的困惑。揭示世界并不仅仅是科学家们的任务。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哲学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当我们说哲学并不仅仅是清理我们对于语言的困惑的时候,有两个含义。首先,哲学要处理有关语言的问题;但是第二点,并非所有有关语言的问题都与哲学相关。可以说哲学和语言一起使得人们可以明晰地洞察世界。在哲学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问题“如何才能算做外部世界”。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简简单单伸出双手然后说:可以看到有两只手,可以确定有两个外物。因此外部世界是存在的。而是说两只手够不够成解释什么事“外部世界”的条件。我们也可以看到问题的实质在于对于哲学而言,阐明“外部世界”这个词是如何使用的。也就是说实际上这是一个概念性的问题而非经验性的。那些认为认为有关现实的陈述的解释是一个经验性问题的人没有弄清楚一个事实。那便是理解是基于一个一个概念的系统。这个系统脱胎于我们的“社会”。也、只有在社会之中,我们才能够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打个比方,说拥有某种事情的知识或者掌握了某种事实这实际上意味着什么呢?为什么我们能够说我们懂得了某件事情。彼特温奇在其《社会科学的观念与哲学的关系》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他采用了维特根斯坦“规则”的概念来为我们提供解释。例如,“投票”这项行为只有在特定的政治建制,如议会制国家下才是有意义的。在一个奴隶制社会的政治体制下生活那么投票是无意义的。因为你无法在奴隶制的政体下进行投票。同时,理解语言游戏中的规则也还意味着你得知道如何在规则之下判断一个行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如果一个行为的正确与否无从判断,那么你就不能说你懂得了这个行为。也就是说,描述包括了判断与衡量。

那么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社会科学是如何运作的。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社会科学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与关照是自然地与哲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哲学都对社会现象的本质作出解释。这么说并不意味着社会科学和哲学一样,而是说这一点便是社会科学和哲学联系在了一起的地方。

这点我们可以通过审视其他人的观点来得出。当弗洛伊德说某人出于某种原因做某事的时候,“原因”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但其实上重点并不在于这个行为是否是有意为之或者无意为之。重点其实在于如果实施行为者并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那么说他在做那件事情这种说法本身便是说不通的。因为有意义的行为是建立在整个概念系统、规则及其背后的一整套机制的。其实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哲学和社会科学之间那条若隐若现的线了。这两门学科之间确实是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联的。基本上,我们理解二者的思路应该是基本相同的。我们依靠概念、社会语境和“规则”理解这个世界使其对我们而言变得更加明晰。从某种程度上说,有一些人文学者因为其所使用的某些概念而导致实际上他们对世界的理解是无效的。是因为他们使用的那些词汇是无效的。他们要么错误的认为概念性问题是经验性问题;要么就是他们采用了来此别的领域的研究方法去研究社会现象。这无疑将会造成十分重大的错误并且也将会造成解释的社会现象不够有说服力。因此,社会科学是无疑不可以按照自然科学的路径研究的。温奇在他的书中也说道对动物运动的机械解释是无助于我们真正理解动物的生活的。

我想这样算是对社会科学的一个全新的角度的理解。对我们来说从语言角度去理解世界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否就够了呢。我想不尽然。这应该只是作为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第一步而已。首先,语言的起源对我们而言仍然是一个谜题。而社会现象是随时都在发生的。并且从某种程度上说,对社会现象我们是可以追溯起源的。简单来说,某人说出了一下论断:网络改版了我们的生活。那么科学家是如何证明这个论断的呢?他们应该会这么做:收集资料、分析之然后得出结论。按照温奇的观点,他应该会说:是的,你可以进行经验性的观察,不过你知道在何种意义上说生活改变是有效的吗?而且网络只有对那些知道如何使用电脑和调制解调器并且还得知道如何将电脑连接入网络的人才是有意义。也就是说只有生活在现代社会中说网络才是有效的。温奇想要强调的是不要像奥古斯丁那样看待语言,即把语言和其言说的事物当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不过语言、概念和其背后的一整套规则并不是我们要处理的唯一的东西。生活在世界上知道事物的概念并且知道判别对错并不是唯一要做的。

当摩尔试图用双手证明外部世界的时候,我们明白不应该去找外部世界存在的证据。而应该弄清楚“外部世界”这个概念意味着什么。于是我们严格地遵循温奇的步骤这么去做,我们这么做了之后是否有助于我们了解什么是外部世界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我概念中的外部世界是如何与真正的那个除了我之外的“外部世界”相联系起来的?可以看到其实我们并不能通过将这种解释概念的偷换而从而认为我们把问题解决了。因为如果仅仅从概念上解释的话,真实的世界似乎是可以无视的。对这个问题也许我们将不会立刻就有答案。不过这确是值得每一个从事人文科学研究的人思考的问题。(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恩格斯将哲学基本问题确定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方面将物质与存在混为一谈,同时沿着这一思路,无法确立完整的哲学体系。事实上,只有把客体与主体的关系问题确立为哲学基本问题,才能将整个哲学体系完整地建立起来。

我们的哲学教科书一直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观点是由恩格斯提出的。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我认为,恩格斯在这里将物质与存在的概念混为一谈了。这是因为:首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只能解决思维或意识是不是存在的问题,而不能解决物质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然而,哲学既要研究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要研究物质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可见,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并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次,哲学的基本问题也不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因为,哲学是唯物辩证法哲学。唯物论首先说的是物质与精神或思维的关系问题。所以说哲学的基本问题,也不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再次,恩格斯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发生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将物质与存在混为一谈。其实,物质与存在并不是同一概念,也没有等同重合性。存在要比物质的概念宽泛的多,包括思维也是存在。物质是实存在,意识是虚存在。只有把意识和物质都看做是存在的,才能进一步研究它们之间的绝对相对问题和决定性作用与被决定性作用的关系问题。如果根本就不承认思维或意识的存在性,那就既不会存在绝对相对问题,也不会存在决定性作用与被决定性作用的关系问题。所以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并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即使是我们“修正”一下,将存在换为物质,那么,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呢?我看也有问题。因为,从宇宙自然的角度来看,质量和能量、空间和时间以及静止和运动,这些范畴还既不涉及意识,也不涉及和意识相对应的“物质”概念,完全是从宇宙自然本身的角度来考察的。如果在考察宇宙自然时就以人划线,以人定位,势必陷入“唯我论”、“唯心论”的泥潭。再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对立统一律、否定肯定律以及量变质变律,这些规律之中对立统一律是基础、前提、核心,说明对立与统一是辩证法哲学的基本问题。

因为,对立与统一规定着否定与肯定及量变与质变,由此,也说明了意识和物质的关系并不是辩证法哲学的基本问题。再从主体的角度来看,经济主体的基本问题是劳资关系问题,政治主体的基本问题是公民和国家的关系问题,或曰官民关系问题。再从历史主体的角度来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是历史主体的基本问题。很长时间以来,甚至直到现在,我们的哲学教科书仍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看作是一对矛盾统一体,这是发生混乱最根本的原因。社会存在是与自然存在相对而言的,自然存在反映的是自然客体,而社会存在反映的则是社会主体。然而,社会意识则一方面是与自然意识相对而言的,另一方面又是与社会物质相对而言的。因为,社会意识包括经济意识和政治意识,而社会物质包括经济物质和政治物质。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并不是对应概念。二者只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及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把握这一点,是认识社会意识能动性的关键。因为,如果否认社会意识的存在性,否认社会意识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就等于说意识是不存在的,那么,不存在的东西又哪里能有能动性呢?有人对与社会意识相对应的社会物质的概念提出质疑。其实,社会物质包括经济物质和政治物质。经济物质是容易理解的,一切资本,如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及其产品都是经济物质。而政治物质则是指国家机关、军事力量、法庭、监狱等等,这些难道不是政治物质吗?

虽然在社会存在中也包括社会意识与社会物质的关系问题,甚至在社会经济中,包括经济意识和经济物质的关系问题,而在社会政治中包括政治意识和政治物质的关系问题,但都不是基本问题。经济意识和经济物质的关系问题,不是社会经济的基本问题,政治意识和政治物质的关系,不是社会政治的基本问题,同样,社会意识和社会物质的关系问题,也不是社会历史的基本问题。况且,将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无法说明哲学体系的科学性。哲学是自然观和历史观的互补。自然观反映的是客体存在,历史观反映的是主体存在。客体并不等于物质,因为,自然人意义上的意识,也是客体。同样,主体,亦即社会也不等同于意识。社会物质,包括经济物质如资本和政治物质,如监狱、法庭、军队等,也属于主体范畴、社会范畴。由此,也说明了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并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那么,它在哲学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呢?我认为,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是哲学本体论的基本问题。哲学与本体论并不存在等同重合的关系,二者也不是同一概念。哲学与本体论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本体论当然是哲学,然而即不能反过来说哲学就是本体论。哲学包含本体论,本体论只是哲学的一部分内容。哲学不仅包括本体论,而且包括自然观、辩证法、以及经济观、政治观、历史观等内容。其中,自然观是本体论的前提,它们与辩证法共同组成哲学客体的范畴。自然观的基本问题是质量和能量的关系问题,这一点是由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原理确立起来的。因为,空间和时间以及静止和运动的关系,都是建立在质能关系的基础上。这无论是在哲学上,还是在物理学上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解决了自然辩证法的基本问题,人们可以由质量和能量的关系入手,进一步认识空间和时间的关系以及静止和运动的关系。遗憾的是,我们的哲学教科书还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原因在于马克思在前,爱因斯坦在后,抱着“凡是论”态度的哲学家们,并未能将爱因斯坦的这一哲学与自然科学上的突破性发展成果接纳入哲学的体系,还在一百多年前的哲学水平上徘徊和原地踏步,更谈不上对爱因斯坦相对论思想的批判性发展。

建立在自然辩证法基础上的是本体辩证法。本体论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因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直接制约着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实践是物质的,认识是意识的,客观是物质的,主观是意识的等等。

建立在自然辩证法和本体辩证法基础上的是客体辩证法。辩证法的基本问题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问题,这一点理论界是明确的。现在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否定和肯定的关系以及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自然辩证法和本体辩证法以及以它们为前提的客体辩证法,共同构成哲学的客体,而和客体相对应的是主体。主体包括经济主体、政治主体以及以它们为前提的历史主体。主体经济的基本问题是资本和劳动的关系问题,即劳资关系问题;而主体政治的基本问题是公民和国家的关系问题,即民主和法治的关系问题。建立在经济主体和政治主体基础上的历史主体的基本问题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整个哲学实际上是如下一个体系:

通过上述哲学体系图,我们就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哲学与本体论既不是等同重合关系,也不是同一概念。

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本体论只是哲学的一部分。既然如此,本体论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问题,就不是一回事。本体论的基本问题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哲学的基本问题则是客体和主体的关系问题。当然,哲学是一个多层次体系,然而每一个层次和每一对范畴的基本问题都必然反映客体和主体的关系问题。如自然辩证法的基本问题是质能关系问题,而在质能关系中,质量是客体,能量是主体。因为,质量具有可动性,而能量具有能动性。由此决定了空间具有客体性,时间具有主体性;静止具有客体性,运动具有主体性。因为,空间是质量的存在形式,而时间是能量的存在形式;静止是质量的本质特征,而运动是能量的本质特征。再从本体论来看,它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而物质具有客体性,精神具有主体性。由此决定了实践具有客体性,认识具有主体性;客观具有客体性而主观具有主体性。因为实践是物质的,而认识是精神的;客观是物质的,主观是精神的。再从辩证法来看,它的基本问题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问题,对立性是反映客体与客体的对立性以及主体与主体的对立性,而统一性则是反映客体和主体的统一性。由此说明了否定性反映的是客体与客体的否定性以及主体与主体的否定性,而肯定性则是反映客体和主体的肯定性。同样,量变反映的是客体与客体的量变以及主体与主体的量变,而质变则是反映客体和主体的质变性。因为,否定和量变都是反映事物的对立性特征,而肯定与质变都是反映事物的统一性特征。再从社会经济主体来看,它的基本问题是资本和劳动的关系问题,资本是客体,劳动是主体,因为资本具有可动性,而劳动具有能动性。由此决定了剩余资本具有客体性,而剩余劳动具有主体性;资本股份具有客体性,而劳动股份具有主体性。因为,剩余资本与资本股份都是资本的特征,而剩余劳动与劳动股份都是劳动的特征。再从政治主体来看,它的基本问题是官民关系问题,亦即公民和国家的关系问题,具体表现为民主和法治的关系问题。其中,公民是客体,国家是主体;民是客体,官是主体;民主是客体,法治是主体。“民可以载舟”,就说明了民的客体性,而官具有能动性,说明了官、国家、法治的主体性特征。由此决定了民权的客体性,政权的主体性。再从社会历史主体来看,它的基本问题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经济是客体,政治是主体。由此决定了阶层的客体性,政党的主体性;人民的客体性,人才的主体性。

通过上面的分析,就可以十分清楚地说明:其一,无论哲学有多少层次,每一个层次中的基本问题都是反映客体和主体的关系问题。其二,只有客体和主体的关系问题,才能将哲学的所有范畴从始至终贯彻到底。其三,这就更清楚地说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并不是哲学基本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存在既包括意识存在,也包括物质存在。思维与存在是直接同一的,二者既不存在对立关系,也不存在统一关系。再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来看,虽然物质是客体,意识是主体,但客体并不等同于物质,主体也不等同于意识。客体和主体的关系,要比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宽泛的多,深刻的多。只有客体和主体的关系问题,才能将哲学各个层次的所有范畴从始至终作为主线贯穿到底,而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则只能说明本体论的基本问题。超出本体论的范畴,如自然哲学、辩证法哲学和经济哲学、政治哲学以及历史哲学的基本问题,就都不是由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所能说明得了的。过去,正是由于哲学教科书没有认识到哲学是客体哲学和主体哲学的互补。所以,一些哲学家便一再否定历史观的哲学属性。其错误在于:首先,哲学既包括对认识对象,即自然的认识,也包括对认识者,即社会人自身的认识。如果只完成对宇宙自然的认识,而不完成对社会人自身的认识,就不是完整的哲学。其次,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为人类自身的存在而服务。如果连人类自身是怎样存在的都弄不清楚,那么,对自然的认识就毫无意义,从而也就否定了哲学的价值。最后,从哲学本身来看,历史观正是哲学区别于一切西方旧哲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部分,历史观的创立是整个哲学实现变革的枢纽和焦点。马克思如果不创立社会历史观,就不可能完成哲学上的根本变革。

由上可见,无论从哪方面看,都说明历史观不可能不属于哲学的范畴。还有一种观点,虽然承认历史观属于哲学的范畴,但认为只有客体哲学是哲学的基本内容,而历史观则属于哲学在社会科学中的“推广和应用”。这是斯大林的观点。他说:“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现象,应用于研究社会,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这种观点的要害在于把客体哲学和主体哲学看做是两门学科,而不是看作哲学的不同组成部分,这就割裂了哲学本身的完整性。其实,列宁关于客体哲学和主体哲学是一块整钢的思想才是正确的。列宁说:“在这个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哲学中,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常说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哲学基本问题上,我们所要坚持的,正是由哲学为我们开辟出来的客体和主体相互补的这种完整领域。在这个问题上的任何倒退,都只能导致哲学本身的倒退。

在客体和主体的关系中,二者都是非决定性的。从主体的非决定性来看:首先,自然可以决定社会的存在。当自然还没有进化到人类的时候,社会就是不存在的。同时,如果自然发生大的灾变时,就有可能将人类大部或全部毁灭,玛雅文化、希腊文化等的突然性毁灭,就很有可能是大自然的灾变造成的。其次,自然可以决定社会的富裕程度。一切自然资源,都是大自然本身的分布所形成的,矿藏、物产、地势等都可以造福一方,这都不是人的力量所能达到的。

关于主体的非决定性,是的基本原理。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所创造。”马克思的论述,很明显地说明了主体具有非决定性。这是因为大自然本身具有规律性,人类的社会活动如果不符合客观规律,其目的就不能实现,甚至反过来对人类违反客观规律的错误行为实施惩罚性报复。

当然,主体具有非决定性,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问题的另一方面来看,客体也具有非决定性。马克思就曾高度赞扬了作为社会存在的人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的能动性作用。他说:“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是社会化了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所以说主体对于自然存在,也具有能动性作用。这是因为:

首先,量子力学的微观物理实验结果就证明了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干扰也都起着能动作用。其次,主体是有目的的。所以,主体的一切社会活动,都相对于自然存在而言表现出了最大限度的自主性。人们极力摆脱自然对人类的威胁,能动地去实现自己的目的,这是客体具有非决定性的主要根源。再次,人对自然具有自觉的改造能力,当然,人类首先是对自然的适应性,这是与人之外的其他生物所共通的。然而,人类不仅可以适应自然,而且可以对自然条件进行选择,并进而达到改造自然的程度。如果没有这一点,那么,也许至今地球上仍只有类人猿,而没有人类。当今的地球,已经很难找到没有人化的痕迹,这都说明了客体具有非决定性。

既然主体和客体都具有非决定性,那么,二者的决定性又表现在哪里呢?我认为,主体的非决定性和客体的非决定性的互补,才能成为二者的决定性。对于这一点人类的认识是有一个历史过程的。在古代,由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一切都屈服于大自然,所以,主体实际上是客体的奴隶。人们相信神的力量,实际上就是在客体面前无能为力的表现。只看到主体的非决定性,而看不到客体的非决定性,这是唯心论存在的根源之所在。到了近代,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人们又认为主体是客体的主人,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自然。只看到客体的非决定性,而看不到主体的非决定性。这是唯物论存在的根源之所在。结果,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直到今天,人们才逐步认识到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一种互补关系。没有客体,主体也无法存在。所以,人们的一切行为既要考虑到主观目的,也要考虑到客观规律,只有使二者相协调、相互补,才能使主体和客体共同存在。所以说,主客体非决定性的互补才是决定性的。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范文第3篇

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高度重视“学习评价”的改革,其改革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体育学习评价既是“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新的学习评价理念倡导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多元评价理念有其先进性,有利于“多方面收集评价信息,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与发展功能”。但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多元”感到难以把握,落实起来比较困难。我觉得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

一是,要明确体育学习评价的结构

我认为体育学习评价主要是由平时的课堂学习评价与学期、学年结束时的学习成绩评定构成的。两者虽然密切相关,但毕竟是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进行的,其评价的直接目的、内容、主体、方法与形式并不完全一样,而现在却都混为一谈了,因而使人感到难以把握。课堂学习评价与体育学习成绩评定虽都涵盖在学习评价这一概念之中,但都有其各自的不同特点,是不能完全等同的。

二是,不同学习阶段的评价有不同的重点

多元评价必须要有重点,但其重点是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而变化的。学习评价是为实现教与学的目标服务的。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中,教师要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学生要达成不同的学习目标。因此,不同的教学阶段学习评价的目的、内容、方法与形式的重点都将发生一定的变化。

(一)单元教学开始阶段的学习评价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因此,每当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教师就要对学生的体能素质、技能基础、学习态度等作出客观的评价。换句话说,就是要对学生学习的起始状态作出判断。这一阶段的评价应当以教师评价为主,包括测试与调查。教师对学生学习起始阶段情况作出的评价,一方面为是为单元教学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是为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单元学习中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制定符合自己特点的学习策略。

(二)单元教学基本阶段的学习评价

在单元教学的基本阶段中,学生的主要学习目标是,逐步掌握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发展身体,并从中提高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由于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处于由不知到知和由不会到会的逐步发展与提高的动态过程之中,因此,这一阶段的评价,应以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信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进步情况及存在问题,修正自己的学习策略,明确努力方向为主要目的。所以,这一阶段就应该根据学生学习与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规律和特点来进行评价。例如,在学习技术动作初期,评价的重点就要放在初略掌握技术动作上,中期的评价重点放在技术动作的改进与提高上,而到后期的评价,重点就要转移到技术动作的运用上。评价应以过程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为主,以学生自评与互评为主,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情意表现与努力程度,以表扬为主,以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评价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三)单元教学结束阶段的学习评价

单元教学结束阶段的学习评价,实际上就是对学生的(技能)学习成绩进行评定。既然是(技能)学习成绩的评定,就必须对学生达成(技能)学习目标的情况作出诊断,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体育学习的成绩。对此,我的认识是:

1. 学习成绩应是学生学习结果的反映。教学结束阶段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就应该对学生“学得怎样”作出判定,所以,应以终结评价为主,以过程评价为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应予以关注,可参与学习成绩的综合评定,但权重不宜过大。否则,学习成绩就会失去其客观性。

2.“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都属于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内容,但这四项内容也应当有重点。我认为,学习与掌握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是体育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在教学中所占时间最多,学生为此付出的努力最大,因此,在教学结束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应以运动技能的掌握与身体素质的提高为主。

3.评定学习成绩的主体,应以教师为主,以学生自评与互评为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最了解,评价的手段最有效(如现场测试等),并具有丰富的评价经验,因此,对学生的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的评定,应以教师为主。中小学生由于受到知识经验、情感态度、人际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与感彩。但对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学生自我了解与相互了解较深,因此,可以学生自评与互评为主,这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与相互教育。学生对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可供教师评定学生学习成绩时参考,但不能作为主要依据。

4.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可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评价,可以量性评价与等级评价为主;而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是很难进行量性评价的,可以质性评价为主,采用评语的方式进行表述较好。两者最好不要混在起打分,否则,容易模糊学生今后学习的努力方向。但,要求教师对学生一一写出评语,确实存在实际困难,我认为可以学习小组评定为主,但仍需经教师审阅签名。

三是,学习评价要为学生反馈真实的信息

课程标准要求,学习评价要“多方面收集评价信息,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些教师对激励性评价存在一定的误解,以为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只能说优点不能说缺点,只能表扬不能批评,于是乎“你真捧”“你真聪明”“你做得真好”“你是最出色的”等等,空洞无物的所谓“无劣评价”口号充斥课堂,事实上学生做得并没有那么好,往往存在明显的不足与动作错误。这种所谓激励性的“无劣评价”,有很大的负作用: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新型学科服务模式;读者参与;探析

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征程中,离不开图书馆的有效参与,可以说其在高校办学水平提升、校园文化构建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学科服务模式构建的优劣程度又作用于图书馆建设的质量,而要从根本上提升建设的质量,就必须丰富图书馆学科服务功能,以满足高校师生的需求,从而达到提升读者参与效率的目标。当然,新型学科服务模式的构建,也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切实充实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协助高校落实全能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本文主要对面向读者参与的高校图书馆新型学科服务新模式构建的对策进行探析。

一、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概述

学科服务可以被视为图书馆界的一类高端的办馆理念与新型的服务形式,其作为一项具有扩展性质的主动参与式服务模式,主要是由学科团队完成,具体是指以某一学科为主,对该学科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广大师生群体提供大量的专业资源与信息导航,为该学科教研工作的开展与运行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二、面向读者参与的高校图书馆新型学科服务模式构建探析

(一)以激发学生参与欲望为基点,整体上强化参与程度。为了使图书馆学科服务新模式实现有效建设的目标,管理员要做到从高校教师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不仅仅要帮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的书籍资料,产生“为书寻人”的工作风气。而这一工作项目的完成,高校可以借助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去吸引学生的眼球,使他们踊跃加入到图书馆各类资源有效利用的队伍中。

例如某高校图书馆与IEEE学生社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联合创办了“机器――人”主题活动,这是调动学生参与兴致的新型服务渠道。在本次主题活动中人工智能技术的起源、发展局势与前景借助几个小型展架与一个大型展板呈现出来,同时提供了纸质、电子以及多媒体藏馆文献资料,上百名在校生在展板上留言,对该活动表示肯定,并期待该类型活动能够在未来校园环境中积极开展。

其实,为了建立健全高校图书馆新型学科服务模式、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致,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多样化的,除了上文提及的校园文化活动之外,高校也可考虑在本校建立具有个性化的读书阅读交流会,可以与读者联合共同创办多元化的读书活动,将本校图书馆的实际概况全面地展现给全体师生,例如为教师展现某一学科最新的科研资料,或者是学术论坛资料等;同时要切实认识到学生在图书馆学科服务新模式建设进程中的核心地位,以达到提高参与程度的效果,此时学生对课外知识学习的热情势必是高涨的。高校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那么图书馆学科活动的开展为他们潜能的开发提供了空间,使他们参与阅读的兴趣达到极限的水平。总之,基于读者参与的高校图书馆新型学科服务模式构建之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提升他们参与的程度,加速新兴模式发展的脚步。

(二)以读者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服务平台。信息化时代中,数字化网络技术可以被视为高校图书馆新型学科服务模式建立健全的典型标志。读者参与视阈下高校图书馆新型学科服务模式的构建,务必要以学生的需求为根本,建设与之相匹配的服务型平台,使每一位读者都收获到高质量的服务内容。当然,新型学科服务模式在构建的进程中,可以借助多样化的手段不断为读者提供规模更大、内容更丰富的参与空间,因为读者参与平台可以被视为高校图书馆与广大学生群体联合创建的新界面,在这样新颖的合作状态中,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他们能够在服务平台的设计环节中提出更多的“金点子”,同时,他们也能在移动终端设备的辅助下,接触新鲜事物,在了解读者对图书馆提出相关需求方面走在了最前端。也就是说,所有学生都演变成图书馆创新型服务平台的建设者,先进新兴科技的渗入势必优化高校图书馆服务的质量,为学科服务新模式的构建注入动力。

(三)融会多样化的高端技术,强化现有学科服务模式创新能力。当下为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占主流,那么在社会这种发展的局势中,为了实现学科服务新模式建设的目标,务必要最大限度地调动技术人员的创新欲望,高校加大对高端科技引进的力度,并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效的改良与创新。为此,高校应该创设与学科专业相关的知识服务平台,完善现有的服务体制,实施激励政策以实现增强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通常情况下,高端的信息化技术能够协助图书馆管理员将最佳的技术提供给读者,但是他们应该认识到只有获得读者肯定的网络技术才会对学科服务新模式的构建起到辅助的作用,所以管理者在向读者提供某些技术之时一定要从他们的实际需求出发,树立与时俱进、优质化与个性化等多元服绽砟睿使科技彰显自身应用价值的同时,激发读者参与图书馆学科服务新模式构建全程的兴致。

又因为现代社会中科技不断发展与升级,所以在利用网络技术构建学科服务新模式之时,高校可以聘请信息技术专家,使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建设进程中得到全面、切实而有效的应用,使广大读者成为知识服务平台构建的主人,此时高校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也实现有效增强的目标,他们竭尽所能与读者共同创建服务平台,最大限度的优化平台服务水平,最终落实具有时代特色的、高效性地图书馆学科服务新模式建设目标。

三、预测面向读者参与的高校图书馆新型学科服务模式的发展趋向

实际上,面向读者参与的高校图书馆新型学科服务模式在构建的过程中总会受到资金、技术人员等因素的制约,仅仅凭借高校自体力量很难将最优质的服务提供给读者。所以高校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学生是学校教学事业发展的最大推动力,他们的创新意识较强、视域范围相对开阔,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并且对自己喜爱的学科专业有较为全面与深入的研究,可以说他们是图书馆学科服务新模式长足发展的“潜力股”。所以这一新型模式在未来的发展中绝对离不开读者的有效参与,此时学科管理员成为读者与图书馆学科服务资源衔接的枢纽,在读者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下,学科服务模式实现革新发展的目标,从而踏上了更远的征程。

四、结束语

综合全文论述的内容,我们从思想上认识到立足于广大读者参与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务必要全面优化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质量,创设出具有学科特色的新型服务模式,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基准,利用多样化的活动去激发他们参与到知识服务平台构建的进程中,提升他们在平台构建体系中的地位,确保高校学生对其参与的程度。与此同时,合理而有效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云计算等多样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完善相关平台,此时富有高效性与完善性特征的图书馆学科服务新型模式就会被完美地建设起来,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内容、创新的服务模式,在推动高校教育、科研事业发展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清,邢燕.基于读者参与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新型学科服务模式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

[2]赵黎黎,张丽姝.读者参与的高校图书馆新型学科服务模式探讨[J].知识文库,2016,

[3]陈巧玲.智慧时代国内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4]李静丽.全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D].安徽大学,2013.

[5]周燕妮.基于新浪微博的高校图书馆文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2.

[6]罗红.读者参与的高校图书馆新型学科服务模式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骨折延迟愈合;血液流变学;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人胰岛素生长因子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9(c)-0043-03

骨折是骨外科常见疾病,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居高不下。骨折延迟愈合是骨科医师经常面对的重要问题,尽管骨折治疗手段不断推陈出新,但骨折延迟愈合的发生率仍然高达8%~10%。骨折在正常的愈合时间未达到骨折完全愈合的标准,则称为骨折延迟愈合,X线主要表现为骨折线明显,骨折端骨痂少或者无明显骨痂形成[1-2]。骨折延迟愈合不仅使患者恢复时间延长,且增加了再次手术的风险,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3-4]。如何正确及时有效地恢复骨折愈合是如今研究的重要内容。

目前研究显示,除影响骨折愈合的物理因素外,患者自身内在因素如血液流变学及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等同样是影响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5-8]。本研究对65例骨折延迟患者及65例骨折愈合正常的患者的血流变指标及血清sVCAM-1、sICAM-1、PDGF、IGF-1水平进行研究比较,现在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骨折延迟愈合患者65例为研究组,其中,男38例,女27例,年龄23~72岁,平均(48.6±6.2)岁;闭合性骨折35例,开放性骨折30例;按照AO分型:A型骨折16例,B型骨折35例,C型骨折14例;骨折部位:肱骨干骨折15例,胫腓骨骨折22例,股骨颈骨折17例,尺桡骨骨折11例。选取同期我院治疗的骨折愈合正常患者65例为对照组,其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21~74岁,平均(49.1±6.5)岁;闭合性骨折37例,开放性骨折28例;按照AO分型:A型骨折15例,B型骨折37例,C型骨折13例;骨折部位:肱骨干骨折14例,胫腓骨骨折24例,股骨颈骨折16例,尺桡骨骨折11例。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参加研究,且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骨折部位,同部位、同种类型骨折的治疗方法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分别于患者骨折后1、8、12周,抽取所有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放置于-40℃保存备用。血清sVCAM-1、sICAM-1、PDGF、IGF-1水平的检测分别使用sVCAM-1 ELISA试剂盒、sICAM-1 ELISA试剂盒、PDGF ELISA试剂盒和IGF-1 ELISA检测试剂盒,由2名有资质的检验人员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所有试剂盒均由上海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血液流变学的检测主要检测: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浆黏度检测均使用ZL6000i全自动血液流变学分析仪(上海澜瑞科技医疗有限公司生产),由我院检验科医师进行操作。统计两组患者的上述所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者骨折1周时的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浆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 1.15、1.78、0.99,P > 0.05)。两组患者骨折8、12周时红细胞刚性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77、0.69,P > 0.05);两组患者骨折8、12周时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血清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比较

两组患者骨折1周时的血清sICAM-1、sVCAM-1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99、0.79、1.25,P > 0.05)。两组患者骨折8、12周的血清sICAM-1、sVCAM-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比较

两组患者骨折1周时的血清IGF-1和PDG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69、0.97,P > 0.05)。两组患者骨折8、12周的血清IGF-1和PDG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骨折延迟愈合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严重的影响,导致骨折患者的综合生存状态处于相对较差的状态。目前,引起其骨折的物理性因素成为研究影响骨折愈合相关因素的主要倾向,而针对患者自身相关指标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尤其是血清中相关指标的研究相对较少[9]。近些年来,临床中越来越重视影响患者骨折愈合的内在因素,相关研究日益增加。

临床中较为常用的检测因子如血液流变学,其主要研究血液变形性及血液流动性,可有效反映机体的血液黏滞程度,本研究中发现研究组患者血流变学指标在其骨折8、12周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骨折延迟愈合患者的血浆黏稠度较高,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体的血液循环,同时给骨折部位及其周围的血供带来负面的影响,而血供是保证骨折愈合效果及速度的重要方面[10],最终影响到患者的骨折愈合过程。同时血凝升高、血流淤滞也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条件,增加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出现,延长骨折愈合时间。因此,血液流变学的早期检测,早期了解血液黏稠度,对骨折的愈合以及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预测骨折愈合转归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另外,sICAM-1、sVCAM-1是临床中较为常用的细胞间及细胞外基质的黏附因子,其可诱导机体中炎症细胞的黏附与趋化作用,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在骨折8、12周sICAM-1、sVCAM-1较对照组显著增高,这可导致骨折愈合康复过程中的炎性状态,从而对骨折的愈合情况产生不利的影响[11-12]。可见血清高水平sICAM-1、sVCAM-1的出现可能导致骨折延迟愈合的发生,动态监测骨折患者ICAM-1和VCAM-1血清水平的变化,对预测骨折延迟愈合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并利于临床工作中进行早期干预。

本研究同时发现研究组患者血清PDGF、IGF-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DGF、IGF-1为重要的骨生长刺激因子,在骨折修复过程中对间充质细胞增殖、分化起到调节,并促进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增生,诱导软骨内成骨和膜内成骨过程[13-14],由此可见,PDGF、IGF-1水平降低可能是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愈合的重要内在因素之一。

本研究发现,骨折患者血液粘滞程度的增加以及血清sICAM-1、sVCAM-1的升高、PDGF、IGF-1的降低,可能是其导致延迟愈合的重要内在因素,对骨折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可以通过这些指标的观察来预测患者骨折的愈合情况及转归,及时做出临床干预,减少骨折延迟愈合的发生,同时希望对将来骨折新型治疗方法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根据。

[参考文献]

[1] 刘璠,祁俊.骨折不愈合与延迟愈合的成因与治疗[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1):40.

[2] 王蕾,杨庆铭.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治疗进展[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1):115-117.

[3] 樊振勇,张长杰.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康复治疗前景[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8):2708-2709.

[4] 郑兴礼,郑胜利,郑毅.四肢骨折不愈合与延迟愈合的治疗体会[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S1):32-34.

[5] 单幸灿.骨折延迟愈合的原因预防和治疗[A].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论文汇编[C].南宁,2005.

[6] 许世宏,孙占胜,周东生,等.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改变[J].实用骨科杂志,2007,13(1):30.

[7] 蓝常贡,唐毓金,陆敏安,等.跌打生骨颗粒剂对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干预作用[J].颈腰痛杂志,2009,30(4):340-341.

[8] 张福聪,陈善堂,余德涛,等.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清粘附分子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10,21(18):26-28.

[9] 陈昱,陈宗雄,徐皓,等.骨折愈合机制的现代研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50):9951-9955.

[10] 潘秀贤,蔡焕荣,李兵,等.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指标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10,21(9):110-111.

[11] 孙良智,张柳,王守君,等.大鼠股骨骨折合并脑损伤骨折愈合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血清和骨痂中的表达[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0):60-62.

[12] Gokhale A,Rwigema JC,Epperly MW,et al. Small molecule GS-nitroxide ameliorates ionizing irradiation-induced delay in bone wound healing in a novel murine model [J]. In Vivo,2010,24(4):377-385.

[13] 孙永生,温建民,吴林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在骨修复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J].中国骨伤,2004,17(6):380-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