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范文第1篇

>> 服务型政府决策机制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 东北振兴背景下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的构建 健全社会心理疏导机制已刻不容缓 民族冲突的社会心理机制 网络集群行为的社会心理机制分析 和谐健康的社会心理如何构建 生态恶化的社会心理根源探讨 社会心理脉动的晴雨表 构建临床心理学对社会心理问题的防范干预模式 构建临床心理问题对社会心理问题的防范干预模式 “社会心理新闻” 论社会心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路径及态势分析 增进群际和谐的社会心理学路径 球迷骚乱“群体行动逻辑”的社会心理机制解读 “屌丝”一词的传播机制与社会心理 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社会心理应对机制 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社会心理调节技术 论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失衡与和谐社会心理构建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社会心理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可实行首问负责制:坚持谁接待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初次接访的工作人员为第一责任人,对来访群众做好来访接待工作,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留存工作信息。在回访阶段,要建立群众心理档案,并对通过心理帮扶已化解矛盾的群众定期进行回访,进行跟踪心理疏导和调解,进一步巩固帮扶成效,防止问题反弹,做好跟踪稳控工作。

四、重视发挥心理专家及学者的作用,加强社会心理的研究,建立和完善社会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减少心理异常者和极端事件的不良影响

首先,心理疏导工作是一项比较专业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品质和技巧。而一个优秀的心理疏导工作者不但需要以下良好品质:清醒的自我意识、安全感强、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充沛的精力,而且要有很强的专业技能,如良好的沟通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准确分析问题能力,具备系统的心理学及心理咨询相关理论知识。①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之后,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逐渐超越了物质生活,幸福感及幸福指数的评比就是一个动向。所以我们更要鼓励心理学专业人才和学者注重社会心理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基层群众的心理和心态更需要认真的探讨和研究。

其次,当前我国进入社会转型关键期,上访和等各类公共突发事件此起彼伏,令一些地方政府疲于奔命。究其原因,错综复杂,但从心理学角度讲,社会冷漠与敌视、急躁与盲动以及人际信任度低等不能说没有联系。如强拆诸事件的发生与扩散,不但破坏了人们平静的生活环境,扰乱了正常的生活秩序,而且破坏了政府形象、冲击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文基础。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公共突发事件、灾难心理干预应急预案,通过心理干预,对社会民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的公共突发事件加强预防、及时介入、妥善解决。重大灾害后积极开展对受灾人群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救援,在第一时间进行心理救援工作,对幸存者、遇难者及其家属等人群尽早地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人们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心理应对能力。②

最后还要加强对重点人群心理疏导和困难帮扶工作。对重点人群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解决不利于基层社会管理的部分疑难问题,减少恶性事件的发生。定期对无业可就、居无定所、生活困难、单亲离异、空巢老人、问题青少年、邻里纠纷、上访人员、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和留守儿童等人员进行访谈,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主动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意见,扎实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做到防线前移、工作在前,防止和减少因少数人的心理扭曲而引发的恶性案件及的发生。

五、实施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战略,借助行政力量和社会资源共同构建心理服务体系或网络,在确保公益性的同时追求服务质量与效益

社会心理疏导机制作为加强基层社会管理的一种必要辅助手段,固然要在党委的领导下有序开展,而且政府是主要负责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排除社会成员个人、组织和团体的协同,即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运作,使社会心理疏导工作更为有效灵活地进行。政府与相关事业单位的服务体系可以满足绝大部分普通群众的心理疏导需求,确保公益性。而经营性质的个人或组织则按照市场化的模式满足少部分人个性化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益。因此,构建全面广泛深入的心理服务体系或网络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范文第2篇

心理健康是职工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职工心理健康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企业和谐发展、职工队伍稳定、职工素质提升的现实需要。依据全国总工会与国家22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和省总、**市总关于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的工作要求,**市总工会围绕创新新形势下如何服务职工 ,深入基层一线调研,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在广大职工 群众中积极开展以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和行为训练等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健康服务,帮助各行各业职工解决职场压力、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困扰 ,促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劳动关系和谐,实现社会稳定。

一、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摸清底数,积极规划全市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充分利用2017年全市基层工会换届,工会干部实现年轻化、专业化的结构调整,**市总工会积极作为,就包括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在内的工会工作开展全面调研,广泛征求基层一线职工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诉求和意见,对全市职工心理健康的发展现状、基础设施、队伍状况、建设重点等做到心中有数。通过深入调研,全市全市职工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改革发展任务艰巨,重点岗位的职工压力大,但全市真正设施齐全、师资完备的专业心理服务机构并没有几家,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远远不能适应现实需求。在现状面前,**市总工会加强各级工会对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提出要在全市重点行业、重点人群、重点区域打造职工示范心理咨询室,完善三级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从多层面加强职工心理疏导工作,培育职工心理健康意识,努力满足职工群众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二、采取典型引路,在不同领域重点人群,率先成立职工心理健康咨询室,带动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筹建级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场所。教育系统的教职工占**市财政供养人员近五成, 依托**市教育局工会联合会, 按照专业规范和标准建成拥有近500平米的专门活动场所,挑选九名年轻精干且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教师组成心理健康团队,完善了接待室 心理测试室、 心理训练室、 沙盘训练室 、 情绪宣泄室等功能室,配置心理健康服务专业设 备,重点服务广大女教师,并扩展到在不同行业就职的学生家长;**市**集团是我市焦化行业的领军企业,依托**集团工会联合会 ,打造企业关爱职工的心理咨询室,带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积极创建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场所;依托**市检察院,打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示范点,引领机关事业单位关爱职工并支持热爱此项工作的人士学习培训获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依托**市社会心理咨询机构 ,组织下岗职工、困难职工、农民工进行心理咨询培训和沟通活动,以成熟的典型为示范,带动全市逐步建立起满足广大职工需求的心理服务阵地。

三、针对心理服务这一特殊职业,采取不同途径,为职工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人才支撑。 一是加强工会干部培训,除积极派素质高能力强的工会干部赴上级工会参加专题学习,邀请医疗卫生部门和有实践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对基层工会干部进行专题辅导,并鼓励工会干部参加全国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考试,取得证书的优先聘为市总工会的心理咨询师。二是鼓励已建心理咨询室的单位职工,有热爱此项工作的,可以在具备基础能力的前提下,加入市总工会心理咨询师志愿者队伍,逐步组建起**市总工会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

四、丰富方法手段 ,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活动 。一是进行心理咨询。 要求已建咨询室的单位,建立心理咨询师值班、接访制度, 定期开展面对面心理咨询。 二是举办心理讲座。我们要求各乡镇(街道)各系统工会创造条件,开展不同形式的讲座,使职工准确了解把握自身情绪和压力状 况 , 主动接受心理专家的疏导。如卫计系统工会每年三八之际,邀请全国著名的心理专家为广大工作在医疗一线的女职工开展心理培训,会场内常常座无虚席,场场爆满。教育系统工会每学期为女教师和家长进行心理辅导专题培训,学生学校家庭三方收益。企业坚持把开展职工心理健康服务活动作为帮助企业提 高工作绩效的重要手段, 做到解决职工心理问题与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效率 “双促进”。

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统筹城乡 失地农民 社会心理问题

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及由此造成的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居住环境、公共服务建设等不同,使城乡居民在社会认知、生活满意度、期望、安全感等方面产生一定差异。失地农民在适应新环境、新生活,寻找新的谋生手段的过程中,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等各方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从而引发种种社会心理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北碚区失地农民的心理现状,帮助失地农民渡过心理上的困难期,笔者对北碚区水土镇、静观镇、施家梁镇等多个改革实验区进行了实地调查,在调查过程中通过访谈、问卷调查、讲座等形式了解失地农民的心理现状,分析现状成因,并根据失地农民的实际情况从多角度提出解决对策。

一、失地农民出现的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原因

通过对北碚区失地农民的走访调查,发现北碚区失地农民既具有我国失地农民的某些普遍心理特点,又由于地理环境特点、文化底蕴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在改革过程中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1.失地前后生存环境和谋生手段的巨大差异,使其产生一定的不安全感和不稳定感。

(1)土地是农民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经营载体,它扮演着农民经济来源和社会保障的双重角色[1]。在我国尤其是像重庆这样多山区的农村,由于交通不便利、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大多数农民都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虽然物质生活并不是特别富裕,但不必担心一日三餐的温饱问题。农民失去土地进入城镇后,不仅大部分生活用品都要到市场上购买,要缴纳物业费、水气费等额外费用,而且要负担子女教育、养老保险[2]等费用,生活成本增加;(2)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水平低,失去土地后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多数失地农民仅靠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过日子,即使部分失地农民可以从事那些低工资、低社会声望和低劳动技能的工作,由于企业的改革、裁员、停关等因素也很容易失去工作,收入低且极不稳定;(3)近年来随着物价不断上涨,人们日常生活消费支出逐渐增大,生活负担相对增加。失地农民作为低收入群体,对此现象尤为敏感,对未来生活忧心忡忡。

2.对政府产生不满情绪,对集体产生信任危机[3]。

在改革过程中,我区政府站在统筹全局发展和维护广大失地农民利益的角度上,尽可能给予失地农民足够多的补偿和有利的发展空间,但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1)单一的货币安置方式决定失地农民无法分享土地的增值收益,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各种矛盾逐渐凸显,从而使失地农民产生心理不平衡感[4];(2)部分地区对于征地政策和过程宣传力度不够,缺少民主程序和透明度,部分失地农民对征地工作不清楚,容易对政府和各部门工作产生误解和不满;(3)在调查中部分地区个别村民反映,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存在“地已经用了,而之前承诺的相关保障并未落实”的现象,但由于情况复杂,涉及部门较多,失地农民在维权过程中遭遇“踢皮球”现象,这些都引起失地农民的强烈不满,并对集体、社会的信任感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

3.知识局限,理解力低,出现认知偏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只是实现公平的手段和方式,在相同条件下,只要平等对待就可以实现公平,不同条件下差别对待也能实现公平[5]。由于土地位置、征地用途、方式的不同、政府政策的差异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失地农民获得的补偿标准可能不同,而失地农民由于知识结构、生存环境及思维方式的限制不能正确理解这种现象,认为同样的土地补偿标准就应该相同,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其对政府的误解和不满。

4.生活态度散漫,精神面貌较差。

(1)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的限制,大部分失地农民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加上长期的农村生活使其形成自由散漫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笔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北碚区农民失去土地后多数并没有进入市区生活,而是分散居住或住进政府所建的失地农民还建房,他们生活的交际圈子、文化氛围等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没有受到高度紧张的城市生活节奏的感染,他们安于现状,不喜竞争,不求上进,满足于仅依靠征地补偿费用过日子。更有甚者突然拿到数额不低的征地补偿款后,有种一夜暴富的飘飘然之感,不能合理有效地支配钱财,贪图享受、染上恶习;(2)失地农民虽然离开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具有了城市人的身份,但是他们很难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意识,跟城市人在思想沟通、文化交流等方面易出现障碍,加上他们微薄的收入仅能维持日常的生活需求,无法享受城市人的休闲娱乐方式和消费方式,很难真正融入城市文化。

二、解决失地农民社会心理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1.思想疏导,政策落实,制度保障。

首先,及时有效地做好失地农民的思想疏导工作。针对失地农民出现的“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在不同时间出台不同征地补偿政策即是有失公平”的思想进行及时有效疏导,将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公开化、透明化,从根源平息失地农民心中的“不公平”思想,缓解群众对政府出现的信任危机。其次,政府要加强补偿政策的落实。与失地农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是失地农民最关心的,也是最能影响他们思想和情绪变化的事情。比如,对于住房补助的实际平方数不足,住房质量存在问题,社区简单公共设施不完善、征地补偿款拖欠等不良现象,各级政府一定要相互监督,及时做好改善工作。再次,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体制、医疗保险体制和住房保障体系,使失地农民能够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居所。

2.充分考虑市场、社会发展因素,适当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目前,我国土地征收补偿的标准,是套用国家法律固定的内容和标准确定土地补偿额,致使征地补偿额度的计算始终游离于土地市场价格之外,征地价格与市场的供求变化脱节,这样形成的土地补偿额当然不能反映被征耕地本身的实际产出价值,往往估值偏低[4]。从长远来说,这样的安置方法对失地农民没有实质性意义,难以长久维持失地农民的生计。为了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失地又失利的现状,孔祥智等人[6]认为,征地补偿要综合考虑土地质量,投入情况和区位条件、土地的未来用途和预期效益,当地城镇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和农民未来发展需要等因素,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如可考虑把失地农民的养老、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费用纳入计算内容。

3.妥善解决和促进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发展问题。

在失地农民群体中,劳动年龄段内的人员仍占大多数,但笔者在调查走访中发现,除了部分失地农民外出打工外,很大一部分失地农民(多为40岁以上的中年人)都处于无业状态,他们大多聚在小区的某个楼下聊天、打牌。这部分人上有老下有小,本应该是家里的“顶梁柱”,而他们却因为丧失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又缺乏文化技能和创业资金,造成无法再就业。

只有做好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工作才是解决他们生产、生活出路的根本保证,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的前提条件。因此,各级政府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主,加大创业帮扶力度,以创业带动就业,结合当地实际状况对失地农民做好后续安排,帮助失地农民再就业,如(1)凭借区位优势投资开发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花卉园林产业、个体私营经济或中小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失地农民创造再就业岗位和机会;(2)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定期为失地农民开办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免费或低费用的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以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竞争力;(3)积极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如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可享受下岗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和小额贷款优惠政策等;(4)建立健全各级就业网络服务体系,为失地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

4.以人为本,心理咨询进社区。

社会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不良心理活动会引发诸多不良社会行为,进而影响到社会安定和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顺利进行。由于失地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限制和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不足,他们几乎不会主动寻求心理咨询援助,因此对于失地农民产生的心理问题,社会各界一定要予以足够重视,伸出援助之手。

首先,各级政府必须提高认识,树立以人为本的领导观念,把帮助失地农民度过心理适应困难期的工作,纳入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工作的总体规划中,落实责任、措施,认真执行;其次,针对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问题,建议各地政府应主动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或者联系高校心理学专业的专家、学生定期到社区内面向失地市民开展咨询活动,开办知识讲座。

5.丰富日常文体活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在走访中发现社区中很少有供失地农民文体活动的专门场所和设施,失地农民平时很少开展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文体娱乐活动,多数失地农民以聊天、打牌、搓麻将等消磨时间,有的失地农民甚至将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混为一谈。而长期打牌、搓麻将不仅会助长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还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多种负面影响,使人们丧失生活的积极性。

已有研究发现适当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人体的神经中枢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神经中枢的均衡性,使对本体、高度、准确性的感觉更准确,促使生命的存在向着更和谐、更健康的境界迈进[7],并且文化娱乐活动可以对抑郁、焦虑等有很好的缓解作用[8]。所以建议有关部门本着结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充分利用居民楼的楼厅、院落等闲置场地修建文化教育设施和文体娱乐场所,开展各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

失地农民的心理异常是城市化进程带来的负面效应,背离了社会发展的初衷,严重影响失地农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并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统筹城乡建设顺利进行,必须给予高度重视[9]。因此,我们必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既要保证失地农民的经济增收,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又要注重人性关怀,改善其精神面貌。

参考文献:

[1]张传华,邓凌,等.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心理特点探析[J].农村经济,2005,23(9):116-118.

[2]叶晓玲.重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分析[J].农业经济,2009,29(11):56-58.

[3]邓劲生.南宁市城郊结合部失地农民心理状况探析[J].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7.

[4]任凤莲.关于失地农民补偿问题的思考[J].经济问题,2009,31(7):81-82.

[5]马静.失地农民的心理剥夺感成因与对策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3(3):464-465.

[6]孔祥智,王志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补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24(5):60-65.

[7]王诚.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辩证关系[J].宿州学院学报,2005,20(5):124-125.

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范文第4篇

关键字:心理健康就业教育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体上呈现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全国各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评和调查研究显示,高校多数大学生择业心理还是比较稳定的、健康的。这主要表现为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有强烈的求知欲;有稳定情绪,乐观自信,充满朝气和活力,对未来满怀憧憬;有健全的意志,果敢、顽强、有自制力;人格完整统一,敢于竞争,努力向上,积极进取;有较完善的自我意识,能较好的认识自己;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社会现实有比较客观的认识,适应性良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生的择业环境、择业理念、择业途径、择业方式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大学生择业心理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择业标准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

由于不同的择业过程,大学生对择业理想抱有不同的择业期望值,大学生的择业标准和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元而复杂的特点。如:有的毕业生把事业放在第一位;有的毕业生把待遇放在第一位;有的毕业生把就业地区放在第一位;有的毕业生把单位性质放在第一位等等。在当前大学生多元的择业价值取向中,有两个取向最为突出,一是毕业生普遍看重经济待遇,关注生存条件;二是择业时越来越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在普遍关注的两个问题当中,除了就业单位待遇外,更多考虑的是个人兴趣、爱好和专长的发挥。绝大多数毕业生认为“事业使生命之树常青”,他们懂得只有将职业价值与个人需要、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有机结合起来,一切从实际出发,去认识职业,去认识自己,才能在择业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择业意识市场化,竞争意识不断增强

大学生择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受到个体心理、群体心理以及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校就业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大学生参与就业市场自由选择职业的心态已经成熟。绝大多数学生能正确的认识与分析当前就业形势,调整好择业心态,主动地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择业意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市场经济不仅使物质资源配置趋于优化,也使人才资源的配备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社会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不再是被动地接受高校供给,而是根据自身的客观需求吸收人才。与市场经济息息相关,大学生择业意识也市场化了,具体表现在择业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明显增强。从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有些大学生不再是毕业前半年左右开始找工作,而是提前一年甚至一入学就开始考虑和运作;还有一些大学生,他们在寻找职位时,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专业需求状况非常了解,能做到知己知彼,不再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处境。他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时代,竞争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就不可能立足于社会,更谈不上成就一番事业。

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1.加强组织管理,促进教育力量整合。

目前,从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的组织管理模式来看,多数高校的组织机构由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与心理辅导部门联合组成,通过开始《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生涯规划》等课程,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并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同时通过政策咨询、心理测试、学术讲座、网上就业指导等多种教育渠道,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服务。但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部分高校就业心理辅导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都很零碎,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教育途径分散、单一,很难形成合力。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只有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机构,明确责任,落实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形成教育、管理和服务“一体化”相结合的组织保障体系,才能有效地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地、系统而科学地开展。首先,高校应努力构建一个立体化、专兼结合、多元化组合的工作服务体系。具体而言,就是从校领导到学生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各院系部,再到专兼职心理教师、学生辅导员、任课教师,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从不同层面、角度、不同渠道开展择业心理教育与咨询工作。通过各种力量的相互协同工作,来实现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工作整体优化的目的。其次,高校要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建立健全大学生择业的服务体系,积极整合教育资源,拓宽其服务功能,提高其服务水平,树立“以人为本”和“一切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引导,才能推动高校就业心理指导工作逐渐步入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

2.加强活动管理,促进学生主体自育。

高校要加大对大学生择业活动的宏观控制力度,准确地把握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向,在充分挖掘组织管理效能的同时,又要注重发挥受教育者主体的自育作用。对高校大学生而言,他们既是就业心理辅导的客体,也是就业实践活动的主体,其主体性表现在主体教育的过程中。从教育过程上看,课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通过课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不仅提高了大学生参与活

动的趣味性与实践性,有助于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内化,更能发挥大学生主观的能动作用。一方面,高校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多种媒体的广泛宣传,强化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如学校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会”、“心理健康俱乐部”和“就业辅导自助协会”等形式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组织,通过“大学生恳谈会”、“大学生座谈会”、“个人成长小组”等自助形式开展就业心理辅导活动,使学生在自我教育中不断完善自我、充实自我。另一方面,高校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多注意启发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多注意引导学生参加心理社团活动,使学生自我生存、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通过专题心理讲座、主题心理报告、心理沙龙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以及自我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消除负性情绪的心理困惑,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和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以一颗平常心面对自己、面对集体、面对社会。从而把“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外在教育要求内化为大学生追求就业健康心理的自觉行动。

3.加强实践管理,促进教育效果延伸。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大,大多源于认识的偏差和对择业实践适应的不良。只有社会、学校和就业指导部门来共同关注并采取相应的辅导对策,实施正确有效的引导,才能排除大学生在择业时出现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顺利的走向工作岗位。通过对大学生择业实践全过程的心理监测与指导,引导大学生学会自我调适的能力,使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从容地面对择业求职。一是充分发挥学校各种社团、协会的功能,组织学生参加对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二是抓住“寻岗”这个环节,树立“独自寻岗,战胜困难”的大学生典型,对大学生择业时的自我表现实行科学的引导,使之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能主动地调整择业期望值,能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让他们顺利度过接触社会之初存在着的自卑、怯懦、自负、焦虑等心理状态的不适应期;三是加强专业社会实践过程的管理和考核,组织专业教师、辅导员和“两课”教师对大学生的综合性实习进行指导,对大学生实行“模拟就业过程”的演

练,培养大学生与人相处、共事、合作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四是做好社会角色转变的心理准备,使大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主观能动性,敢于竞争,不怕挫折,成为有良好竞争心理准备的人,自觉地克服和抵制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总之,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理念、培育良好的择业心态、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不仅有助于大学生的自我定位,有助于毕业生的顺利就业,还有利于促进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更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伴随着高校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普及开展,其教育模式的建立也必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应该说,这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有待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调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力量,开辟各种教育渠道,运用各种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探索与实践。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高校毕业生必须更新就业观念,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和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择业行为,积极把握择业机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陈社育.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

夏海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问题探究[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1.

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1.

翟振元.大学生就业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

林崇德.择业的艺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继续教育培训;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需求现状;问卷调查;横断面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11-0763-04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11.002

Chinese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s' Demands on Continuing Education Training and Related Factors

CHEN MinYan1,CHEN Hong1@,QIAN MingYi2

1School of Psychology,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2Department of Psychology,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chenhg@swu.省略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training demands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in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s in China.Methods:The sample of 1391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s was collected from 29 provinces by convenient sampling with the selfmade questionnaire.Results:The practitioners had the highest demands for practice(4.2±1.0)and skill training(4.1±1.0).Their training demands could be summarized as three factors: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knowledge,practice and skill.The ones who had lower educational level,less work experience,or more knowledge training had more demands for these three kinds of training.For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training,junior colleges had more demands than doctors [(14.9±3.9)vs.(13.1±3.9),P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continuing education training;demand status;survey;crosssectional study

我国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培训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个特点是从业者一边工作一边接受培训[1]。经过20多年的不断尝试和探索,现在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培训机构水平、培训质量和数量参差不齐,培训时间短、培训标准不具体等问题较突出。国内许多学者指出,培训不足是心理健康专业工作发展的一大缺陷[2],而英美等国家的培训却相对规范和成熟。美国对职业心理学家的培训包括学历教育、专业实践、继续教育培训几个方面。对于继续教育培训,美国大多数州强制要求职业心理学家每年要参加20小时或更多的学分培训,在职人员如果想进入职业心理学的专业领域必须接受正规的学历教育或培训,如硕士或博士教育(全职或半职),或参加某心理治疗学派的系统培训(非短期培训,通常要连续几年的培训,全职或半职)从而获得其资格认证,再从事相关的心理服务[3]。英国的所有培训课程标准都必须包含九大要素,即:入业政策、理论、技能、个性发展、职业发展、咨询实践、督导、测查、评估[4]。我国目前虽然有统一的培训教材,如以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为例,包含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等多科知识,但基本上属于心理学入门知识,与专业化、技能化训练相距甚远[5]。

在美国,心理服务是分层次分级别的,如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可能仅需接受最基本的培训,更多临床心理学的申请者对从事临床工作更感兴趣[6]。我国的心理健康从业者需要什么样的继续教育培训?不同背景的从业者对培训内容的需求是否不同?这种不同是否导致其培训模式不同?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从业者的培训需求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合适的培训模式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在全国29个省份进行调查,每个省份选择2个城市,其中1个为省会城市,每个城市选取40~50人。由于随机抽样存在实际困难,请当地同行专家尽量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方便取样。(1)教育取向从业者,选自1~2所大学、中学(重点、非重点)心理咨询机构;(2)临床取向从业者,选自1~2所省级综合医院和精神科专门医院;(3)社会取向从业者,选自私人开业和企业自办机构。每个机构中抽取负责人1人,全职或兼职心理咨询专业人员2~3人。总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91份,男性519人,女性864人,8人性别资料缺失;年龄20~74岁平均(36±9)岁;临床取向者381人(综合医院292人,精神科医院89人),教育取向者746人(大学540人,中小学206人),社会取向者264人。

1.2工具

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组自编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情况调查表》(以下简称调查表),主要涉及心理咨询/治疗的管理与培训方面的内容,共有93个多项选择题和填空题,其中培训方面包括培训动机、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培训类型、培训课程、培训师资、培训需求、培训模式等。本研究选取其中的培训需求量表,该量表共11个题项,参考英国培训课程标准的9大要素[4]并增加“行业伦理规范”[3]和“自我体验”[7]2个题项。采用1~5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越需要该种培训。对该量表中培训内容进行因素分析,KMO值为0.878,Bartlett检验显著性小于0.001。进行主成分分析和Varimax旋转,得到3个维度,累计解释总方差71.4%。第一个因素命名为督导评估(包括督导、评估、测查和自我体验4个题项);第二个因素命名为相关知识(含相关政策、理论、行业伦理规范、职业发展和心理发展5个题项);第三个因素命名为实践技能(含技能和咨询/治疗实践2个题项)。该量表的α系数为0.899。

本研究还选取调查表中其他可能影响培训需求的条目,包括人口学变量、受教育程度、所从事的专业工作、从事心理咨询/治疗工作的年限、每周进行心理咨询/治疗工作的小时数、是否担任督导、从事心理咨询/治疗工作为专职/兼职、已参加培训的次数、已参加培训的内容等等。

1.3 统计方法

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和事后多重检验。

2 结 果

2.1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培训需求量表评分情况

让受试对培训需求量表中所列培训内容的需求程度进行1~5点评分。结果表明从业者在咨询/治疗实践和技能上的培训需求最高,对行业伦理规范和相关政策需求最低(表1)。

2.2继续教育培训需求的相关因素

2.2.1人口学因素

以性别(0=男性,1=女性)、年龄、受教育程度(1=博士,2=硕士,3=本科,4=大专,5=高中,6=其他)为自变量,3种培训分别从因变量做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越低,3种培训需求越高;年龄越小,督导评估和实践技能培训需求越高;女性(14.8±3.7)对督导评估的培训需求高于男性(14.3±3.4)(表2)。

2.2.2 专业工作情况

临床、教育、社会3种取向从业者的培训需求比较。结果表明:3种取向从业者在督导评估上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18,P=0.022)。LSD多重比较表明:社会取向者对督导评估的培训需求高于临床和教育取向[(15.2±3.6)vs.(14.4±3.6),(14.4±3.6)]。

采用逐步回归法考察工作年限和每周工作时间对3类培训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作时间越短,培训需求越高(R2=0.005~0.017,均P

考察是否为专职、是否担任督导对培训需求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兼职者(N=774)对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需求高于专职者(N=570)[(16.7±4.5)vs.(16.1±4.3),(8.4±1.6)vs.(8.1±1.8);均P

2.2.3已参加培训情况

以已参加培训次数(分别用0~11表示0~10次以上)、培训类型为自变量对3类培训需求做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参加培训次数越少,对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需求越高;参加相关知识培训越多,对3类培训需求越高;参加实践技能培训越少,越需要相关知识培训,但越少需要实践技能培训(表3)。

3 讨 论

本研究首次系统考察国内心理健康从业者继续教育的培训需求,发现目前从业者最需要实践技能培训。受教育程度越低、工作时间越短、参加知识培训越多者对3类培训需求越高;年龄小、女性、社会取向、非督导从业者对督导评估培训需求高;年龄小、兼职、非督导、参加培训次数少、技能培训多、督导评估培训少者对实践技能培训需求高;兼职、参加培训次数少、技能培训少者对相关知识培训需求高。

心理健康从业人员最需要实践和技能培训。该结果首先可能反映从业人员在上岗前接受这类培训较少。这与国外情况有所不同。比如,澳大利亚对临床心理学从业人员的培训遵从“4+2”模式,“2”表示在已注册心理学家督导下的2年工作经验[8]。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专业培训期间,大约需完成600小时~1000小时的实践课程[9]。英国对高级从业人员的培训课时一般为450小时,其中200课时为咨询技能培训[4]。其次,对实践培训的高需求可能反映从业者的压力情况。从业者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感到怀疑是主要的职业压力来源[10],我国的心理健康从业者也存在同样问题[11]。最后,接受较多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从业者,更需要实践技能培训,可能是因为该类从业者专业功底越扎实,越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这提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不仅应该在上岗前接受大量高质量的实践和技能培训,在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中也需重点加强这方面的内容。

本调查结果发现,不同背景的从业人员存在不同培训需求。女性、社会取向及未担任督导的从业者更需要督导评估培训,可能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要求女性更顺从,或女性更易于表达求助的意图,而男性更不愿意示弱。此外,目前专业领域女性多于男性(专业人员),因此可能影响总体研究结果的应答倾向。社会取向的从业者对督导评估培训需求较高,提示该种取向从业者专业功底可能相对最薄,可能与美国的一般心理服务人员情况较相近[6],但由于国情所限,他们往往从事着超出专业能力的工作,因此急需督导评估类培训。美国的心理服务是分层次分级别的[6],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国内心理健康从业者的培训需求也存在层次性。因此,针对不同背景的从业者实行分层培训,可能有益于我国心理健康行业的有序培训。

在本调查中,从业者参加知识培训越多,越需要各种培训,这表明知识培训对促进重视培训有积极作用。提示,提高行业准入标准,或对低标准进入者加强理论知识培训,可能对促进行业发展有积极意义。

致谢:感谢所有参与本研究的同行们!

参考文献

[1]李波,贾晓明,安芹.国内心理咨询和治疗培训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5):514-516.

[2]赵旭东,丛中,张道龙.关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职业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3):221-225.

[3]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Guidelines and principles for accreditation of programs in professional psychology[M].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6.

[4]石国兴.英国心理咨询的专业化发展及其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2),304-311.

[5]刘宣文,何伟强.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述评[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2),451-455.

[6]姚萍,钱铭怡.北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培训与管理状况[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2):144-147.

[7]孟莉.心理咨询师专业发展中的个人成长[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2):117-121.

[8]赵艳丽,陈红,刘艳梅,等.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的培训和管理[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3):224-226.

[9]Hall JE,Hurley G..North American perspectives on education,training,licensing,and credentialing[M]∥Weiner B,Stricker G,Widiger TA.eds.Handbook of Psychology.V.8:Clinical Psychology.Hoboken:John Wiley & Sons Inc,2003:471-496.

[10]Hannigan B,Edward D,Burnard P.Stress and stress management in clinical psychology:Findings from asystematic review[J].J Ment Health,2004,13(3):23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