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质学的研究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爱因斯坦说过,结论几乎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很难理解全部情况。地理知识的获取大多是在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下,剥茧抽丝,经复杂的观察、推理、求证等科学方法获得。课堂中通过情境的设置,诱导学生去思考、去体验、去求证,重现结论的获取过程。这一过程类似于“体验式学习”。
如漫长的科学史的演变中无不体现那些杰出科学家的独特的创新思维,教师在讲解这些知识点时,可列举这些科学知识的形成。如介绍地球的大小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地球的半径是6371Km,地球测量第一人、被誉为“地理学之父”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是如何进行测量的?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说或猜想。教师及时以一成语揭示谜底:“立竿见影”。接着告之埃拉托色尼测地试验的有关背景:夏至日埃及有一城市叫塞恩,阳光直射井底,离此城5000斯塔迪姆(埃及长度计算单位)的亚历山大城的竹竿有一短短的影子(画图表示),请学生用数学方法去计算。根据所给数据,可演算出地球的周长为4万公里,与我们近代测得的数字仅差100公里。教师又提出,世界上实测子午线(经线)第一人是我国唐代僧一行,他用“复矩”(画图)实测北极星的高度,并利用“复矩”测出的北极星高度即为地球北半球当地纬度的特点,测出同一子午线两地纬度差与其相对应的地面长度,计算出每度弧长为132.03千米。教师让学生明了知识的形成后,还可让学生指出两人在解决问题时共同所用的方法和手段(如都利用地球以外的天体来辅助测量地球)。这些问题的解答较为详细地展示了这些经典探究所经历的典型过程和运用的主要方法,而不仅仅听到或记住有关的知识或结论。这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研究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这一过程不仅将有利于学科内部知识的同化,还将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知识和能力的相互融合,是良好思维品质形成的重要渠道。在人文地理的教学中,城乡分布、城市功能分区、道路的设置等知识都可用影响因素去体验该地理事物形成的内在原因。
二、探究知识的相关内容
新教材与老教材的不同之处在于知识点不再以原来的体系较强的段落式排版,而是以并列式将知识点罗列。伴随研究方法的增多、研究手段的改革、研究内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各种由多种复杂因素构成的地理表象呈现出来,这种罗列形式可避免将学生思维固定在已知的事项上,既为科学的发展留下了余地,又为学生的想像和深入研究提供了场所。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究这些罗列内容的外延,并拓展这些内容的内涵。它相对弱化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化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与潜能。如气候类型的形成和分布中,课文中列举了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而它们各自在形成气候中的作用,叙述相当模糊。学生通过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的阅读,可得出: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分别成为全球气温、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分布,各地地表状况的差异,出现了非规律性的分布。这种认识拓展了知识的内涵:学生通过对某些非规律地区气候的探究分析,可加深洋流、地形地势、海陆分布对气候形成影响的理解,这一思维活动又扩展了知识的外延。在教学中,阅读材料和每个单元后的阅读篇为学生进行这类活动提供了较好的素材。这种教学可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和良好的思维,经合理的归纳与总结,将支离破碎的知识和隐含的学科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们对科学探究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释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经验。
三、质疑知识的正确与否
知识的形成是在对所收集的证据进行筛选、归类、统计和列表分析等综合处理的基础上实现的。获取的资料在同一主题下,由于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都会不同。具有极大的混淆性,以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产生不同的见解。教师在传授时,不应把科学知识当作绝对的真理教给学生,而应作为有证据的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可运用已有知识,通过证据(数据)的收集、从证据中提炼解释、将解释与已有的知识相联系等过程,得出符合证据的结论,我们谓之“思辨式”学习。
如提到目前的主要的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的产生时,书中列举的是已达共识的结论,事实上人类对这一问题的形成机制还不清楚,所以教师可让学生在占有证据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结论。具体的过程可以是:第一,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质疑。有的学生认为,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时使二氧化碳增多产生温室效应,同时也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粉尘,增加云层和降雨机率,会使气温降低,所以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是增温亦是降温尚无知数。第二,收集证据。学生主要从互联网下载了有关资料,大部分是文字,也有一些图片。第三,解释。对所收集的证据进行筛选、归类、统计和列表分析等综合处理,并运用已有知识得出符合证据的结论,对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这一步骤是学习的核心,是学生思维火花迸现的表现。学生寻找到符合猜想的依据作为论据,提出自己主张。第四,后期工作。对结论的可靠性作出评价、交流和推广自己的探究结果。
【关键词】语义Web;学科知识地图;本体;学科资源本体模型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5―0110―05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教育的普及,使各种网络教育资源急速增长,学习者在浏览时往往会迷失在资源海洋中,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学科资源,本文用本体为学科资源提供一个统一的规范模型,基于语义来描述学科资源及其之间的关系,保持相同资源语义上的一致性,并用知识地图对网络资源进行重组和整合,直观、形象地描述了学科知识的结构,提供结构化的学科资源目录,方便学习者对学科资源的检索和浏览。文章详细介绍了基于语义Web的学科知识地图建构的架构、基于本体的学科资源模型的表示和存储、语义学科知识地图建构的工具、方法、步骤等内容,初步探索语义Web技术和知识地图在学科资源建设方面的应用,为学科资源的整合、应用、共享与结构化呈现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一 相关理论
1 知识地图及其建构
知识地图 (knowledge map),又称认识地图、认知地图[1],最早是由布鲁克斯(B.C.Brooks)提出的。它通过对知识、概念等进行组织、描述,绘制成以各个单元概念为节点的知识图,并通过可视化技术来显示知识的有机结构。作为知识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和手段,知识地图描述了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获取途径,不仅能够表示知识体系的层次结构,帮助使用者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要的知识,还能对学习资源进行导航,对学习过程进行引导。
知识地图一般分为程序型、概念型、能力型、社会关系型四大类[2]。概念型知识地图主要以组织或系统便于共享的通用术语、主题对知识内容进行分类显示,并划分知识间的层级关系,存储关联知识文档之间的链接,提供知识向导。[3]
目前的概念型知识地图大多是面向应用的,主要用于指示知识的位置,无法对学科间的关联进行语义表达,基于本体的知识地图不仅能语义描述学科知识间的联系,以语义知识网的形式展现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习者直观、清晰地了解学科之间的联系,还能实现学科内容的共享、互操作和动态更新。本文建构的学科知识地图就是基于语义的概念型知识地图。
2 语义Web及其技术
语义Web是Berners-Lee于2000年12月18日在XML2000会议上正式提出的[4],旨在使Web上的信息具有计算机系统可以理解的语义,从而更好地帮助计算机之间以及计算机与人之间的协同工作。也就是说,它使现在的Web成为一种能理解人类语言的智能网络,通过对Web上海量的异构信息进行有效地分类、继承、集成、复用、协作和管理,实现资源的共享、兼容,使用户可以迅速准确地找到需要的信息,为我们提供动态的、智能的访问和导航。
本体作为RDF(S)的扩展和延伸,用于描述应用领域的概念、概念之间丰富的语义关系,解决语义表达、信息共享、语义理解、知识重用等问题,是现阶段语义Web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中应用语义Web和本体来语义标注和描述资源的概念、属性及资源之间的关系,消除学科知识的二义性,实现学科资源的共享、重用,建构基于语义Web的学科知识地图,为用户提供、呈现基于语义的学科资源导航。
二 基于语义Web的学科知识地图的建构过程
1 学科语义知识地图架构图
图1是学科语义知识地图建构架构图,架构图由资源层、语义层和显示层构成,资源层存储的是实际的学科资源,语义层通过对学科知识进行语义定义、描述、标注和整合形成学科知识本体模型,显示层以网状结构呈现学科知识节点间的关联,把基于语义的学科知识地图可视化地展示给用户。其中,语义层作为语义表达学科资源和定义资源间语义联系的模块,是实现学科知识地图语义呈现的关键。
上图中,资源层通过对数据库和网络中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和隐性知识进行关键字提取等操作,来完成对学科资源的预处理。语义层通过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语义定义、描述和标注,建构各学科的学科本体库,然后根据学科间固有的联系,对各学科本体库进行语义整合和合并,将原本异构的领域本体联系起来,形成学科资源本体模型,显示层将学科本体模型映射为知识地图,并将各学科本体间的语义关联也映射到本体知识地图中,用可视化技术全局呈现学科知识地图的关系网络。
2 学科资源本体模型
为了便于学科知识和资源的整合、更新,整个建构过程动态地组织资源,并采用知识点作为资源描述的基本单位。每个知识点指向若干个相关的学习资源,包括HTML文件、PPT、视频、音频及其它形式的学科资源,这些学科资源按照相关性和存储格式的不同来存放。若干个相关度大的知识点的集合构成子内容(例如“章节”),而若干个子内容组成一个学科内容(例如“课程”),各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按学科内容之间或学科课程的相关性等参数来记录的。每个知识点有属性及其属性值,如知识点标号,知识点主要内容、知识点的呈现方式(PPT、HTML、音频、视频等)、知识点要求的掌握程度(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知识点的教学目标(记忆、理解、应用)、知识点采用的教学策略(协作、合作学习等)等属性。知识点之间也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如包含关系、前验关系、后继关系等。总上所述,一个学科知识点可以看作是一个11元组:(A,B,C,D,E,F,G,H,I,J,K),其中:
A:知识点的标识号,模型中每个知识点的编号是唯一的,用来识别知识点;
B:知识点关键字集,可用于检索本知识点的关键字集;
C:知识点的说明部分,概述本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及本知识点在学科课程中的重要性,便于学习者浏览和查询学科内容;
D:知识点的描述部分,指向知识点内容文件的指针;
E:知识点关系,描述本学科知识点与其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包括:
先验关系:学习该知识点需要掌握的预备知识点;
后继关系:本知识点可以作为哪些知识点的预备知识点;
包含关系:在本知识点中包含了哪些知识点;
相关关系: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先验、后继、包含等关系,也可以是属于同一个子内容或学科内容的除以上关系外的知识点;
F: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和呈现方式,知识点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和资源的呈现方式,包括PPT、HTML、音频、视频等分类;
G:知识点的示例部分,指向知识点的示例文件的指针;
H:知识点的测试部分,对学习本知识点的学生测试其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的试题集;
I:该知识点要求的掌握程度,包括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由此可以作为划分通过阈值的依据;
J:进入阈值,只有当所要求的先验知识点的加权平均得分不小于进入阈值时才允许学习该知识点;
K:知识点要求达到的目标,包括记忆、理解、应用等值,用于指示该知识点所要求达到的认知能力的层次。
本文中的学科资源语义模型用网状结构来存储,如图2所示,采用这种存储方法,不仅对学科资源和知识点间的关系做了深入的描述和呈现,体现出各学科资源和知识点间承上启下的关系,又照顾到各学科、知识点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保持学科结构的系统性,也方便学科知识地图直观、形象地呈现,为浏览者从全局上、总体上掌握学科内容提供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智能化的学科内容、资源导航。
三 学科本体知识地图建构方法及步骤
1 本体知识地图建构工具
本体的编辑和建构工具很多,经过分析、比较,本文选用Protégé作为本体描述和知识地图呈现的工具。Protégé作为斯坦福大学开发的一个开放源码的本体编辑器,支持多重继承,提供对新数据的一致性检查,与其它本体编辑工具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
(1)界面风格与普通Windows应用程序风格一致,易于用户操作。Protégé提供了一个图形化的界面用于建构类、属性和关系,本体结构以树型的层次目录结构显示,使得用户可以更加专注于概念层次上的本体模型构建。用户可以通过点击相应选项来编辑或增加学科类、学科子内容类、属性等本体元素,能直接对本体进行检查、浏览、编码和修改,也能进行简单的推理和查询服务。
(2)是一个可扩展、跨平台的工作环境,模块划分清晰,提供完全的API接口,用户可以在Protégé中插入插件扩展其功能,如插入RacerPro来扩展推理功能。插入可视化插件,如OWLVlz、Ontoviz和TGVlzTab等,来生成和显示基于本体的知识地图和学科结构。
(3)支持具有JDBC1.0驱动的数据库,便于学科资源和知识地图的导入和存储。
(4)支持本体语言对本体进行输入和输出,并且可以免费下载使用。
2 本体知识地图建构方法与步骤
本文用Protégé作为学科本体知识地图建构和呈现工具,具体建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学科知识地图的范围。根据学科应用的专业领域、面向的学习者来确定学科知识地图的领域和范围,并根据领域范围对学科内容和资源进行收集整理,通过对相关领域材料的收集、分析来确定资源范围中所包含的学科类、学科子内容类及知识点类。
本体分析。确定学科领域内知识点、术语的概念、属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并用领域内的标准术语对这些概念、属性、关系进行定义。如定义学科内容和知识点的属性,包括知识点的标识号、关键字集、说明部分、描述部分、测试部分、知识点要求的掌握程度、知识点要求达到的目标等。定义学科之间、内容之间、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包括先验关系、后继关系、包含关系、相关关系。
建立学科资源本体框架。基于以上的本体分析,对学科知识进行本体描述和分层,创建学科资源模型的层次框架。由于OWL广泛的定义词汇、词汇之间的语义关系的功能,如类型之间的不相交性、基数、等价、枚举类等,并有一定的推理能力,所以本文选用OWL语言来描述学科资源本体。文中采用从顶到下的方法建构资源本体框架,并在创建本体框架后,为学科资源模型添加属性和实例,即为创建的学科内容类添加实体资源,为类属性添加属性值。
生成知识地图。利用Protégé的信息可视化技术和可视化插件OWLVlz、Ontoviz、TGVlzTab,根据用户的需要生成各种视图,呈现学科语义知识地图。
知识地图评价。从准确性、清晰性、一致性、完善性和可扩展性等多个方面对本体知识地图进行有效的评估,并对知识地图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 。
图3和图4应用Protégé依据以上建构语义知识地图的步骤,建构基于语义Web的计算机学科知识地图,并用TGVlzTab插件呈现资源的结构、属性、关系的网状图。
四 结束语
语义Web和知识地图作为资源定义、知识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在资源描述和开发中已有应用,本文把二者结合起来,建构基于语义Web的学科知识地图,不仅为学习者提供具有语义关系的学科资源结构图,而且通过本体对学科资源及其关系进行定义,实现资源的结构化存储和互操作,为学科知识地图的构建、维护和呈现提供基础。本体的使用减少了学科资源的重复建设和表达歧义,实现了资源的共享、重用。
参考文献
[1] 杨曦宇.知识地图研究综述[J].图书馆学刊,2007,(3):
133-136.
[2] 李丽,陈丹华.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地图的构建[J].图书馆学刊,2010,(5):3-5.
[3] 郑方林,王以宁.知识地图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0,(1):75-76.
[4] 宋炜,张铭.语义网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 刘凤娟.基于语义网的自适应学习系统中领域模型的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年硕士毕业论文,2007.
[6] 尉迟文珠.浅谈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资源知识地图的创建[J].天津电大学报,2009,(3):22-24.
The Construction of Semantic Web-based Subject Knowledge Map
SHI Lei
(Distance Teaching Center,China Central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Beijing 100031,China)
Abstract: Today as the network resources increasingly rich, it provides learners more browsing choice of network resources also increased the difficulty of retrieval resources, how to optimize and organize network subject resource, to provide good resource navigation for learners, is the hotspot and difficulty of the education resourc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based on semantic Web to describe subject resources, to establish the semantic contact between subject resources, application knowledge map integrate and shows its semantic links, offer image, intuitive subject structure, provide efficiently and intelligent resources show and navigation services, realize accurate location of the subject resources, promote learners to inquiries, understanding and overall grasp of the Subject knowledge.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血脂异常;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2-0062-02
doi:10.14033/ki.cfmr.2015.12.030
胰岛素抵抗(IR)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机制,多伴有血脂异常,同很多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但是临床上对于IR同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关系存在一定争论[1]。为了更好的对IR、血脂异常同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关系进行研究,现对笔者所在医院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21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8月收治的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急性脑梗死组,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60~79岁,平均(65.5±4.7)岁。以21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作为恢复脑梗死组,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61~76岁,平均(64.7±4.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以同期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60~79岁,平均(66.1±5.1)岁。三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禁食12~14 h,于清晨6点测量右上臂血压,连续测量2次,中间间隔1 min,取平均值。然后抽取8 ml左肘正中静脉血。其中4 ml以Olympus AU 600 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其余4 ml放于-20 ℃的冰箱保存,用来测定C肽、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
C肽与胰岛素试剂盒为北京原子能科学研究所生产,胰岛素试剂盒批间变异系数为5%,批内变异系数为3%,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根据FBC(mmol/L)×FINS(mIU/L)的负自然对数进行计算。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α=0.05作为检验基准,P
2 结果
2.1 C肽、FINS、BMI、FBG与胰岛素敏感性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恢复期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的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组的FINS、C肽及FBG显著高于对照组,ISI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如表1所示。
2.2 血脂、血压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的TG、SBP、DBP、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脑梗死组同对照组相比,TG、S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急性脑梗死组ISI与FINS、FBG、C肽、血压等指标的相关关系
多元回归表明,急性脑梗死组患者的DBP、SBP、TG、FINS、C肽、LDL-C呈负相关关系,同HDL-C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同TC、FBG没有显著性相关关系,结果如表3所示。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脑梗死组的C肽及FINS显著高于对照组,但FBG不降低,表明在代偿性胰岛素分泌增多时,因靶器官存在IR,使得胰岛素无法发挥应有效果,因此FBG无法控制至正常,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更为明显。研究表明,脑梗死组的ISI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及恢复期脑梗死组的胰岛素敏感性为对照组的43%、68%,表明脑梗死患者存在IR[2]。高胰岛素血症/IR的存在表明IR个体卡可能会出现HT、组织型纤维溶酶原激活物抑制活性升高、血脂异常等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这在本研究也得到证实。本研究中,急性脑梗死组的DBP、SBP、LDL-C、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脑梗死患者存在以IR为中心的多种危险因素。研究指出,IR会导致肝酯酶及酯酶升高,使外周脂肪分解为大量的游离脂肪酸(FFA)[3]。而FFA通过肝脏转化成富含TG的低密度脂蛋白(VLDL),促进HDL-C的水解,降低脂蛋白酯酶活性,外周组织对TG的水解减少,VLDL向HDL-C的转化受限,上述改变会导致高TG及低HDL-C血症。但是,IR是脑梗死直接的致病原因,还是通过上述的危险因素,间接的导致脑血栓和脑动脉硬化,临床上目前尚无统一定论,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血清HDL水平的降低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评价指标。本研究结果也证实这一点,脑梗阻患者均存在HDL水平下降,同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
本研究也发现,恢复期的脑梗死患者虽然病情已经变得平稳,但是仍然有TG、SBP、C肽、FINS、胰岛素敏感性异常,不过程度比急性期患者有显著减轻。表明综合性治疗可以一定程度缓解胰岛素敏感性。
胰岛素敏感性(ISI)是由李伟光先提出来的,能够对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进行准确反应,本研究中脑梗死组的ISI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而言之,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C肽水平及血清FINS水平升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及血脂代谢紊乱,表明IR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通过调血脂及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显著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症状,并促进预后。
参考文献
[1]魏国平.凝血功能及血脂异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14(12):10-11.
[2]桂军明,谢道俊.胰岛素抵抗与脑梗死的关系及中西医结合防治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11):1024-1026.
近年来对白血病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研究,提示AlloHSCT是治疗白血病的一种有效方法。移植后继发第二肿瘤是AlloHSCT后远期并发症中的一种,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通常分为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PTL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白血病和实体瘤。第二肿瘤的发生降低了移植后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影响了移植的远期疗效。本文就移植后继发第二肿瘤的相关问题作一综述,以提高人们对此类疾病的认识。
1 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
1.1 PTLD的发病机制
Wanger等[1]通过定量PCR监测85例HSCT患者移植的1300份标本的EBVDNA水平,发现EBVDNA处于较低水平的患者均未发生PTLD,25例患者EBV水平增高,其中8例发展为PTLD,提示PTLD的发生与EBV关系密切。
由于B淋巴细胞表面存有EBV特异性受体,B淋巴细胞作为EBV的靶细胞,可经EBV感染而转化,被转化的细胞多处于潜伏状态,当机体免疫状态发生改变时,EBV可被激活、复制,甚至转化机体的细胞呈无限繁殖状态,最终导致PTLD的发生。其中潜伏膜蛋白1(LMP1)起关键作用,它可以诱导bcl2的表达,阻止感染EBV的细胞凋亡,使感染EBV的B淋巴细胞“永生化”。 LMP1可使对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起免疫抑制作用,阻止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杀伤。其他EBV蛋白控制病毒和细胞基因的转录,其结果导致IL1β、IL5、IL6、IL10和TNFβ的高水平表达。这些细胞因子作为生长因子和可溶性CD23一起作用于EBV感染的细胞,使这些细胞与IgE受体的亲和力降低,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2]。
1.2 PTLD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
AlloHSCT后PTLD多发生在移植后早期,可在5个月内发生,也可早至移植后1周或晚至移植后9年。据来自多个干细胞移植中心的研究显示,82%的PTLD发生在移植后1年之内,高峰时间发生在移植后1~5个月,随后大幅度下降,生存1年以上的患者发病率为每年5/10万[3]。早期发生PTLD的危险因素包括:(1)无关供者或HLA配型不合的移植(相对危险度[RR]=4.1);(2)去T细胞的移植,尤其是同时去除NK细胞(RR=12.7);(3)使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RR=6.4);(4)使用抗CD3单抗(OKT3)(RR=43)。有报道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是移植1年后发生PTLD的最危险因素[4]。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去T,PTLD的发生率也有所不同。使用抗CD3单抗进行去T的移植患者,其PTLD的发生率为11%~25%,而使用刀豆凝集素或Campath1单抗者,发生率小于1%[5]。移植前血清EBV阴性者发生PTLD的危险性远大于EBV阳性的患者,移植后6个月内发生PTLD的患者90%以上血清EBV常呈阳性,而2年以后发病的患者血清EBV常呈阴性[6]。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PTLD的报道较少,其发生率约为3%,这些PTLD均为供者来源,且是EBV阳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这可能与预处理时使用大量的免疫抑制剂有关[7]。
影响AlloHSCT后PTLD发生的各种危险因素具有协同性。有2个危险因素的患者PTLD的发病率为8%而有3个或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发病率上升至22%[4]。
1.3 PTLD的病理改变及免疫表型
大多数PTLD起源于B细胞单克隆恶性增殖,T细胞性PTLD较少见。主要分为以下四大类[8]:(1)PTLD的早期表现:包括浆细胞过度增生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PTLD,淋巴结浆细胞过度增生或扁桃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受累较结外组织多见。浆细胞过度增生者见大量浆细胞,罕见免疫母细胞;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病变可见副皮质区膨胀、在T细胞和浆细胞背景中见大量免疫母细胞。早期的PTLD免疫表型常为B细胞、浆细胞和T细胞多克隆混合表型,免疫母细胞为典型的EBVLMP1(+);(2)多形性PTLD:是由免疫母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导致的单克隆破坏性损伤。病变淋巴结结构被破坏,或形成结外团块。病变组织包含从免疫母细胞至浆细胞的各阶段B细胞,常表现为“混合性小细胞、大细胞”淋巴瘤。此外,异型细胞(不典型免疫母细胞)存在于坏死区以及散在分布于其他部位。有时在同一或不同受累组织存在相对单一形态病变区域。多形性PTLD为B和T细胞混合类型,免疫母细胞多可检测到EBVLMP1和EB核抗原2(EBNA2);(3)单形性PTLD:单形性B细胞型PTLD分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浆细胞骨髓瘤、浆细胞瘤样PTLD 4种亚型。具有淋巴瘤样结构和细胞异型性,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肿瘤浸润组织的淋巴结正常结构消失和/或结外部位出现侵袭性瘤性生长,伴融合成片的转化细胞。单形性B细胞型PTLD通常表达CD19、CD20、CD79a,50%伴单型IgH表达,许多患者也表达T细胞相关抗原,如CD43和CD45RO。大多数表达抗原EBVLMP1和EBNA2。单形性T细胞型PTLD也完全具备异型性和单形性而被认为是T细胞恶性肿瘤。T细胞型PTLD广泛表达T细胞抗原和特异表型,多为CD4/CD8、CD56/CD30以及T细胞受体(TCR)αβ、γδ,EBV阳性或阴性;(4)霍奇金病和霍奇金病样PTLD:霍奇金病有典型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两方面的特征,典型霍奇金病表达CD15和CD30,而霍奇金病样PTLD则常有不典型的B细胞抗原表达,所有病例的血清EBV阳性。
1.4 PTLD的预防和治疗
1.4.1 PTLD的预防
主要是从避免PTLD发生的危险因素入手,如尽量不使用去T细胞的方法进行移植,尽可能的缩短免疫抑制剂使用的时间等。另外,在EBV诱导的B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T细胞调节失衡的高危因素患者,至少每周监测一次EBVDNA负荷,以利于判断病情,一旦EBVDNA的负荷迅速增高,预示发生PTLD的可能,即可进行预防性治疗[9]。由于供者B细胞可能是AlloHSCT后EBV相关淋巴瘤的起源,去除供者B细胞可能也是一种较为简单的预防措施[10]。
1.4.2 治疗
对于PTLD的标准治疗尚未确定,目前临床治疗的策略是控制B细胞的过度增殖,同时促进记忆性细胞毒性T细胞的监视功能。治疗的方法可根据患者病变的范围。对于局灶性PTLD可采用外科手术切除和局部放疗。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免疫抑制剂的减量或停用 免疫抑制剂的减量或停用是防治PTLD的首选手段。免疫抑制剂减量能使50%以上的实体器官移植后B细胞PTLD患者获得缓解,但AlloHSCT后PTLD的患者因多处于严重免疫低下状态而可能对之无效。另外,新型免疫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能抑制IL2信号途径中mTOR(RAPA靶分子)功能,将细胞阻滞于G1期,还能抑制PTLD来源EBV(+)B细胞自分泌IL10,抑制STAT1和STAT2磷酸化,最终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因此RAPA既可预防移植排斥,又能缓解EBV诱发的PTLD[11]。
(2)抗病毒治疗 EBV相关的PTLD予以抗病毒治疗,限制感染性B细胞的数量。Faller等[12]报道应用精氨酸丁酸盐选择性地激活EBV靶向酶—胸苷激酶基因,继之用更昔洛韦来治疗EBV相关的6例难治性PTLD,4例获CR,1例PR,1例无效。另外,干扰素α(IFNα)具有抗病毒、抗B淋巴细胞增殖等作用,但有作者认为IFNα有增加感染的机会,使移植后GVHD的风险增加,还有可能造成骨髓抑制,所以IFNα治疗PTLD尚有争议。
(3)联合化疗和放疗 文献报道用单药化疗比联合化疗有较低的生存率[13],所以对于病变范围较广泛,免疫抑制剂减量和抗病毒治疗无效者,通常可采用联合化疗。但对PTLD使用治疗淋巴瘤的传统剂量,可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和感染率增加,适当减量的化疗对PTLD也是有效的。对局灶性病变或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的患者,在受累部位进行放疗是有益的[14]。
(4)单克隆抗体治疗 美罗华(rituximab)是一种人鼠嵌合型抗CD20单克隆抗体,Faye等[15]将美罗华用于12名儿童AlloHSCT后B细胞PTLD的一线治疗中,采用美罗华375mg/m2,每周1次,静脉注射,其中8例(66%)获CR,显示了美罗华良好的应用前景。美罗华可能成为目前治疗移植后B细胞PTLD的最有效的药物,但它对多脏器受累,迟发型PTLD和有CNS浸润的PTLD等效果不佳[5]。2种抗B细胞的单克隆抗体(抗CD21和抗CD24)也已经试用于临床。
(5)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 有报道使用含有EBV基因标记的特异性淋巴细胞可以控制和预防B细胞PTLD,促进针对EBV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恢复。输注转导了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的供者淋巴细胞,一方面可有效治疗PTLD。另一方面一旦发生GVHD,通过使用更昔洛韦激活HSVTK的自杀基因将其灭活,可以控制GVHD的发生和严重程度[16]。
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白血病
2.1 发病机制
导致原本健康的供者细胞发生白血病转变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有以下几种可能的机制:(1)造血调控及造血微环境的因素,即正常供者造血细胞植入后受到异常调控及造血微环境中基质细胞的作用,诱导其恶变;(2)供者型白血病与原有的白血病无关,主要是受到过多的抗原刺激(急、慢性GVHD)、特别是T淋巴细胞减少时,如环孢素A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引起的供者淋巴细胞1个或多个克隆恶性转化,这种转化可能与癌基因病毒有关;(3)供者源性白血病可能与白血病基因从受者转导或转染供者细胞有关。供者细胞起源的白血病有可能成为研究白血病发病机制的有效途径之一 [17]。
2.2 发生率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可变数目串联重复(VNTR)或短串联重复(STR)等定量检测技术,使分析白血病细胞的起源成为可能。AlloHSCT后供者细胞来源的白血病很罕见,在移植后复发的白血病中
2.3 治疗
目前尚无特别的预防措施,也未建立相应的治疗标准。Visani等[18]回顾文献后将继发性白血病的治疗分为三组:(1)预后良好者可选用单纯化疗;(2)预后不良者如果年龄>65岁,则给予支持治疗,年龄<65岁可采用标准/大剂量化疗±多药耐药逆转剂;(3)预后中等者可采用标准/大剂量化疗+HSCT。但目前一般认为采用清髓性或非清髓性方案进行二次AlloHSCT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方法。继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较原发性效果差,而对于继发性MDS的疗效与原发性的相近[19]。
3 实体瘤
3.1 发病机制
移植后实体瘤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连锁过程。致癌病毒和p53突变对其发生可能起一定作用,其他移植相关因素,如移植后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放疗和cGVHD等也起一定的作用。
3.2 发生率
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国际骨髓移植登记组(IBMTR)分析1964~1996年的28884例AlloHSCT患者的研究显示,有161例(0.56%)发生实体瘤,其中包括胶质母细胞瘤、黑色素瘤、鳞状细胞癌、腺癌、肝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等。10年累积发生率为(2.2±0.4)%,15年为(5.0±1.2)%,20年为(8.1±3.1)%。随着移植后生存10年以上者实体瘤的危险性较正常人增加8倍。随着移植后存活时间的延长,发生继发性实体瘤的危险性逐渐增大,没有平台期,所以对这些患者需要终生随访[20]。Hasegawa等[21]随访的患者中10年累积发生率为4.2%,其中最常见的是皮肤的非黑色素性肿瘤和面颊部的鳞状细胞癌,占45.7%(16/31)。
IBMTR的研究显示接受移植时年龄越小发生实体瘤的危险性越大。小于10岁的患者发生实体瘤的危险为期望值的36.6倍,10~29岁为4.6倍,30岁以上基本接近正常的期望值(1.2~1.4)。甲状腺肿瘤和脑肿瘤具有最强的年龄倾向。但一项对557例年龄>16岁的AlloHSCT患者的观察则提示,年龄较大的移植患者是发生继发性实体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21]。另外,年龄较大的女性患者或供者,治疗cGVHD时使用的免疫抑制剂的数量,移植预处理时接受剂量大于1000cGy的照射,可明显增加实体瘤发生的危险性。cGVHD及男性患者与皮肤和粘膜的鳞状细胞癌高度相关。
3.3 治疗
对于高危患者应该每年进行身体的常规肿瘤检查,尤其是皮肤和口腔,以便及时发现肿瘤的早期病变。关于如何治疗AlloHSCT后继发性实体瘤现有的临床资料不多。尽管这些移植患者以前接受过化疗或放疗,但大多数能够耐受对继发肿瘤的治疗,并且对治疗有较好的反应。FavreSchmuziger等[22]评价了移植后发生继发性实体瘤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在387例患者中观察到5例在移植后2~13年发生实体瘤,包括子宫内膜癌、甲状腺癌、颈部肿瘤、小肠肿瘤、股骨骨肉瘤和卵巢肿瘤,所有患者接受了与原发性实体肿瘤同样强度的治疗, 其中4例仍保持无病存活。 所以该报告认为对接受移植的患者进行连续的临床观察, 从而能够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继发性实体瘤的目的, 并且采用与治疗原发性实体肿瘤相同的治疗方案, 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4 小结和展望
AlloHSCT后继发第二肿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就目前的治疗方法来说,对PTLD的疗效有限。但通过各种措施的综合运用,各类型PTLD的预后仍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供者来源的MDS或白血病虽然较少见,但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可对白血病是如何发生、发展的机制有所提示,从而有可能在发病机制上阻断白血病的发生。由于继发性实体瘤随着移植后时间的延长,发生率持续增高,没有平台期,所以对AlloHSCT后的患者应终生随访。相信随着对继发肿瘤的危险因素、生物学特征、早期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研究的深入,对高危患者能够尽量避免第二肿瘤的发生及更早期的诊断和治疗,从而改善继发肿瘤的预后,使得更多患者能够在AlloHSCT后避免来自继发肿瘤的威胁,真正做到长期无病生存。
参考文献
[1] Wanger HJ, Cheng YC, Huls MH, et al. Prompt versus preemptive intervention for EBV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J]. Blood,2004,103(10):39793981.
[2] Young LS,Murray PG.EpsteinBarr virus and oncogenesis:from latent genes to tumours[J].Oncogene,2003,22(33):51085113.
[3] Cutis RE, Travis LB, Rowlings PA, et al. Risk of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 after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a multiinstitutional study[J]. Blood,1999,94(7):22082216.
[4] SociéG,Curtis RE,Deeg HJ,et al.New malignant diseases after allogeneic marrow transplantation for childhood acute leukemia[J].J Clin Oncol,2000,18(2):348355.
[5] Meij P,van Esser JW,Niesters HG,et al.Impaired recovery of EpsteinBarr virus(EBV)specific CD+8 T lymphocytes after partially Tdepleted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may identify patients at very high risk for progressive EBV reactivation and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J].Blood,2003,101(11):42904296.
[6] Loren AW, Porter DL, Stadtmauer EA ,et al. 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 a review[J]. Bone Marrow Transplant, 2003,31(3):145155.
[7] Snyder MJ, Stenzel TT, Buckley PJ,et al. 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 following nonmyeloablative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J]. Am J Surg Pathol, 2004,28(6):794800.
[8] Harris NH, Swerdlow SH, Frizzera G, et al. 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A]. In: Jaffe ES, Harris NL, Stain H,Vardiman JW, et al. 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umou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M]. IARC Press: Lyon, 2001,264271.
[9] Patel S,Zuckerman M,Smith M.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of EpsteinBarr virus BZLF1 DNA using the LightCycler[J].J Virol Methods,2003,109(2):227232.
[10]Liu D, Tammik C, Zou JZ, et al. Effect of combined T and Bcell depletion of allogeneic HLAmismatched bone marrow graft on the magnitude and kinetics of EpsteinBarr virus load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bone marrow transplant recipients[J]. Clin Transplant,2004,18(5):518524.
[11]Nepomuceno RR, Balatoni CE, Natkunam Y, et al. Rapamycin inhibits the interleukin 10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and the growth of Epstein Barr virus Bcell lymphomas[J]. Cancer Res,2003,63 (15): 44724480.
[12]Faller DV, Mentzer SJ, Perrine SP. Induction of the EpsteinBarr virus thymidine kinase gene with concomitant nucleoside antivirals as a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EpsteinBarr virusassociated malignancies[J].Curr Opin Oncol, 2001,13(5):360367.
[13]Buell JF, Gross TG, Hanaway MJ,et al. Chemotherapy for 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 the Israel Penn International Transplant Tumor Registry experience[J]. Transplant Proc,2005,37(2):956957.
[14]Buell JF, Gross TG, Hanaway MJ,et al. 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 significance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volvement[J]. Transplant Proc, 2005 ,37(2):954955.
[15]Faye A,Quartier P,Reguerre Y,et al.Chimaeric antiCD20 monoclonal antibody(rituximab) in posttransplant B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 following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children[J].Br J Haematol,2001,115(1):112117.
[16]LeVasseur R,Ganjoo J,Green M,et al.Lymphocyte subsets may discern treatment effects in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 with 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J].Pediatr Transplant,2003,7(5):370375.
[17]Gopcsa L,Barta A,Banyai A,et al.Acute myeloid leukemia of donor cell origin developing 5 years after allogeneic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for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J].Bone Marrow Transplant,2002,29(5):449455.
[18]Visani G, Pagano L, Pulsoni A, et al. Chemotherapy of secondary leukemias[J]. Leuk Lynphoma,2000,37(5):543549.
[19]Hambach L,Eder M,Dammann E,et al.Donor cellderived acute myeloid leukemia developing 14 months after matched unrelated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for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J].Bone Marrow Transplant,2001,28(7):705710.
[20]Rizzo J,Curtis RE,Deeg H,et al.Solid cancers in survivors of allogeneic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J].Blood,2000,96(2):557563.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低血糖反应;护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通常都为2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对血糖进行控制,能使糖尿病的有关并发症得到减少[1]。研究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能对血糖进行有效的控制,但是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本文主要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中所出现的低血糖反应进行研究,进而使低血糖风险得到有效的降低,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1年1月~2013年1月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0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其中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患者为护理干预前期,2012年1月~2013年1月的患者为护理干预后期。有286次出现低血糖反应情况。
1.2方法 根据护理干预将患者分成两组,护理前期组为82例患者,护理后期组有126例患者。按照患者的年纪分为甲(18)、乙(146)、丙(44)三组,甲组患者的年龄在60~64岁,乙组患者的年龄在65~69岁,丙组患者的年龄>70岁。按照患者脏器受损情况,将所有患者分成三组,即a组、b组、c组。a组为22位脏器没有损伤患者,b组为172位脏器损伤患者,c组为14位2个或者是2个以上脏器损伤患者。对患者的血糖情况进行监测。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使用SPSS 15.0软件,采取χ2检验,当P
2结果
对患者进行健康宣传教育等相应的护理干预以后,患者的依从性有所提高,在使用胰岛素治疗期间,将护理干预前与护理干预后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概率进行对比,P
患者受到年龄的影响,在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期间,将三组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情况进行对比,P
1个脏器功能损伤患者或者是没有发生脏器功能损伤患者同2个或者是2个以上脏器功能损伤患者进行对比,在发生低血糖反应方面进行对比,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脏器损伤与发生低血糖之间的关系对比情况,见表3。
3讨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交感神经的兴奋情况不是很明显,主要的症状为神经或者是精神方面的症状,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耽误抢救的最佳时间。老年糖尿病患者通常病程比较长,在肝肾功能方面比较差,容易出现并发症[3]。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进行监测的主要方法就是对血糖的监测,在使用胰岛素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血糖的变化。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在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能获取近期效果,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此外,还要对注射的位置进行保护,对注射的方法进行规范,通常情况下注射的角度在30°~45°[4]。运动疗法也就是患者有规律的进行运动,特别是对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治疗的效果比较理想。医护人员要按照患者的身体状况、体重以及运动情况,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患者的依从性得到提高。通过临床研究可以看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的情况下,患者的植物神经会发生损伤,这就容易造成患者的反应能力下降,通常情况下在血糖下降的不是很明显的情况下,患者没有低血糖反应的情况。
总而言之,在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期间,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明显的降低发生低血糖的概率,实现理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聂洁萍,邓洁清,冯丽梅.胰岛素治疗致低血糖反应58例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2,(25):122-124.
[2]闫秀娟,张利华,李梁先,陈丽虹,李晶丽.老年糖尿病患者预防低血糖发生的自我管理[J].全科护理,2010,10,(31):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