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颈椎增生康复训练

颈椎增生康复训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颈椎增生康复训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颈椎增生康复训练

颈椎增生康复训练范文第1篇

1疾病诊断时充分应用解剖学知识

人体各器官都有特定的功能,医学生们应在记忆各个器官相应的功能同时先理解这些器官的解剖结构,认识到对疾病诊断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功能、定位、病因的诊断。许多疾病在我们对其进行诊断之前,都需要了解这些疾病的治病因素与损伤机制,所以我们在诊断疾病前应详尽地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常规的影像学检查,而这些行动都需要以解剖学的相关知识为重要基础,才能为疾病的明确诊断及合理诊治打下基础。我们在病史采集时,不仅要对疾病部位、性质、畸形、活动障碍等情况进行收集,还要重视疾病发生或加重前患者的状态(即诱因),如原因、是否受凉、外伤等诱发疾病发生,再结合解剖学知识,合理地对疾病性质、发生机制进行判断,从而帮助疾病的诊断。如腓神经损伤,就疼痛、感觉减退部位进行判断,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结合神经肌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等都需要医生对解剖学知识有较熟练的掌握才能做到对该疾病的正确判断,才能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如:颈椎病,颈椎不同的解剖形态与其生物学稳定平衡状态、与其椎旁软组织的平衡关系、椎管内有效容积的大小、颈项肌的痉挛状态、颈项部血液循环状态等直接相关,而此种状态又与颈椎间盘退变、颈项肌无菌性炎症、颈椎骨质增生、韧带肥厚钙化、颈脊髓受压等病理过程有关[1-4]。所以临床教学中,我们要强调解剖学知识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要求医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重视解剖学,以人体的基本组织结构为出发点,结合患者病史、查体、辅助检查结果等,诊断疾病、治疗疾病,从而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

2在康复医学评估前先复习局部解剖学知识

康复评定又称为功能评定,是康复治疗的基础,是制定康复计划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评价康复治疗的客观依据。康复评估就是要了解功能障碍的性质、范围及程度,对各关节活动范围、四肢肌力及肌张力的评估在临床的较为常用的,这些评估均离不开解剖学知识,因此我们在临床教学时,会先复习相关的解剖知识,学生若能较为熟练地掌握相关的解剖学知识,就能更加准确地理解康复评估的内容与形式。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我们在临床教学时会先结合椎间盘的解剖特点进行讲解,要求学生掌握腰椎间盘局部的解剖学结构,了解肌肉、神经及血管的位置分布,然后再在体格检查过程中要求患者弯腰、背伸等检查腰椎的活动度,要求患者平卧,检查肌肉的劳损程度以及是否引起下肢症状,对病情进行准确的评估,这样学生才能更加形象地理解康复评估应该怎样做,提高教学质量[3]。

3将局部解剖知识引入康复训练的现场操作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我们要熟悉掌握运动局部解剖学的知识,以其为理论基础及切入点,为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复方案,以减少治疗的风险[5]。我们应首先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就肌力及肌张力、关节活动范围、步态平衡与协调功能、心肺运动、感觉功等能进行评定、分析,这些方面都与局部解剖学密切相关。我们根据这些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运动疗法的方案,帮助患者被动运动,如床旁手法治疗;鼓励患者主动运动,通过随意运动、助力运动、抗阻力运动等鼓励患者主动锻炼。在临床教学中,我们要求医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康复训练的适应证及禁忌证,以及康复训练的操作原理及注意事项,在康复训练中的治疗方法必须严格按照解剖学中组织的结构特点及生理特点的要求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以造成对患者造成二次损害。如关节活动术,必须严格按照关节活动范围在正常范围内执行,以免因用力过猛造成关节的脱位、半脱位;关节松动术,时常选择关节的生理运动及附属关节运动作为治疗手段,以维持现有的活动范围,关节活动已经过度、外伤或疾病引起的关节肿胀、急性炎症、恶性疾病及骨折未愈合者不能行该治疗,以免受伤或加重伤害;软组织牵伸技术,拉长挛缩或缩短软组织以改善或重新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患者应保持舒适、放松的,牵伸力量的方向应与肌肉紧张或挛缩方向一致;肌力训练技术,通过非抗阻力及抗阻力运动来改善或增强肌肉的力量,掌握好运动的量;神经生理治疗技术,如Bobath技术、Rood技术等以神经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法则运用到颅脑损伤后的康复治疗中;牵引疗法,通过外力牵拉身体某一部位或关节,使其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牵伸,如经过6~8次或2周的牵引,症状未见改善或反而加重,应立即停止治疗,检查患者或改换治疗方法。

颈椎增生康复训练范文第2篇

目的:探讨改良银质针史灸治疗颈椎痛的疗效。方法:将140名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改良银质针艾灸组,对照组,均接受牵引加手法治疗,改良银质针艾灸组同时接受银质针艾灸加小针刀加药物注射疗法。治疗完成后按痊愈、显效、有效、无效评分。结果:改良银质针史灸治疗颈椎病有显著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 改良银质针艾灸 颈椎病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的椎间关节(椎间盘、钩椎关节、关节突关节)退行性改变,累及(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血管(脊前动脉、椎动脉)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症状与体征)。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从头、颈、胸到腿、足,从皮肤到某些内脏,都可有异常表现。颈椎病不仅影响颈部神经、血管、脊髓,而且常常波及心、脑血管、胃肠道等组织。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低头工作方式的人群增加,电脑、空调、汽车的广泛使用,颈部受到风寒湿的机会增多。颈部外伤的可能性也增加。据统计:我国有1亿颈椎病患者,已成为与现代社会相伴随的一种现代病和多发病。该病缠绵难愈、治疗难度大。如何有效治疗颈椎病成为临床工作的重要课题。从2006年4月至2007年5月本文作者收集我院确诊颈椎病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改良银质针艾灸组(治疗组)和牵引加手法按摩组(对照组)各70例,两组治疗结果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40例中,男79例,女61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16岁;病程最短4天,最长33年;有颈部不适、疼痛者132例;头痛、晕眩症状者76例;咽痛、耳部疼痛52例;肩部疼痛、胸部及胸部裹束感49例;上肢疼痛、麻木、肿胀者45例;胃部不适、心悸、胸痛者41例,步态不稳、多汗、便溏、便秘者27例。

1.2 分型 诊断为颈型及软组织型颈椎病10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9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交感型颈椎病42例、脊髓型颈椎病37例、混合型颈椎病76例。

1.3 影像学检查 140例患者均摄DR片、正侧双斜位片,59例摄SCT片、DR片发现135例颈椎生理弧线改变,103例生理弧度变直,37例呈反弓,3例生理弯曲加大,94例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79例椎间孔有狭窄,集中在颈4、5。SCT检查发现140例患者中86例有颈椎间盘突出症,集中在颈3、4、5椎间隙,有51例患者椎管狭窄。摄片严重程度与临床症状不成正比。

1.4 将140例患者随机分2组,改良银质针艾灸组70例,用银质针艾灸加小针刀加药物注射治疗后。再做5次颈牵加手法按摩:对照组70例,仅做5次颈牵加手法按摩。他们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都具有可比性。

1.5 诊断标准 采用史可任编著《颈腰关节疼痛及注射疗法》第一版颈椎病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改良银质针艾灸治疗组 用上海曙新科技有下。从进针到出针只需1/3秒,这一过程时间很短。要求施术者全神贯注动作熟练敏捷。

火针取穴:病侧头部运动反射区、百会、风池;上肢取肩井,肩隅、曲池、合谷;下肢取环跳、风市、阳陵泉、太冲、足三里。每次选取5~8穴用火针治疗,隔日治疗1次,20次为1个疗程。

2.2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电针治疗,取穴与治疗组相同。

2.3 功能评定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状况用中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评定;运动功能用简式Fugl-Meger评估量表评定。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20次后分别由专人进行评定并填写表格。

2.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X±s)表示,使用spssl5.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学方法用t检验。

3 结果

二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简式Fugl-Meger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el指数评分结果、组内及组间比较均采用t检验,P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简式Fugl Meger评分、改良Bar&el指数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三项评分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

4 讨论

脑梗塞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急性发病患者大多住院抢救治疗,一般来我院诊治的脑梗塞患者早期治疗在本医院神经内科完成,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大多数脑梗塞患者病情稳定后即转到我科病房实施二级康复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偏瘫肢体综合训练,电刺激治疗、手功能训练、坐位训练、站立行走训练、床到轮椅转移等。有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吞咽训练;有言语障碍的进行言语训缘;有心理障碍的进行心理辅导;有高血压病的常规服用降血压药。本研究的三组患者在观察期间均进行必要的内科治疗(如降压药、扩血管药、神经营养药)和常规康复训练,在必要的内科治疗及现代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该项研究。

脑梗塞患者存在很多功能障碍,其中偏瘫肢体痉挛是患者康复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能否有效地抑制痉挛,进而诱发部分分离运动,是提高康复疗效的关键。用火针治疗中风偏瘫历史悠久,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火针具有针和灸的双重作用,以火针速刺病位及反应点,能迅速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水肿、充血、粘连、钙化、挛缩、缺血等病理变化,从而加快循环,旺盛代谢,使受损组织和神经重新恢复功能。高天宇用火针治疗脑中风后上肢痉挛并设电针组对比疗效,并得出结论:火针的刺激量远远大于普通针刺,可在普通针刺无效的情况下取得好的效果。云燕用火针为主治疗急性脑梗塞66例,通过观察得出以下结论:①火针通络可朗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未施火针治疗的对照组相比,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恢复;②可明显缩短疗程,使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满意的治疗效果;③在施治时间上,发病时间越短越好。贺氏三通法治疗中风的经验中明确指出温通法是以火针为代表,强通法的典型方法是火针放血或三棱针放血,还特别指出在中风后遗症期的肢体瘫痪,病情顽固,经络闭阻不通,多用温通、强通之法,即用火针疗法。《素问・调经论》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火针可改善血液循环,调整血液流变学,增加局部营养,因其刺激量远远大于普通针刺。王桂芳用火针在脑卒中患者痉挛肌上多针点刺使肌肉痉挛得到缓解,从而促进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段建刚在《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MBP基因表达影响》一文中指出“本研究从基因转录水平进一步明确了针刺可促进脑缺血区MBP基因的转录,并且早期针刺优于晚期针刺”。限公司生产的长12cm,直径1mm的银质针,用长

2cm,直径2.5cm的艾柱,患者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单,用2%利多卡因5ml作颈部疼痛区局部麻醉,20分钟后在麻醉点进针,直达骨膜下,针尾置艾柱,点燃艾柱直至燃尽,冷却后拔针,选三分之一针眼注射(2%利多卡因5ml+曲安奈德20mg+0.9%氯化钠注射液5ml+维生素B122500ug122mi)混合液,用3号小针刀作痛点松解,消毒后用止血贴敷针眼,休息20分钟后回家。嘱24小时针眼勿湿水,2天后回门诊复查,开始做颈牵和手法治疗,隔日1次,共做5次。7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上述治疗。

2.2 对照组 70例对照组患者坐位牵引20分钟,手法按摩20分钟,用点、按、揉、拨、滚法推拿风池、风府、大椎穴,颈枕部至背部上段,彻底松解颈、肩、背部肌肉,隔天1次,共做5次。70例患者均完成本疗程治疗。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仅在劳累或天气变化时偶感不适,功能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功能有所改善;无效:经两个疗程后,临床症状体征无好转,功能未改善。

3.2疗效评定(见表1)。

从表1可知,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1%,两组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P

4 讨论

4.1颈椎病病因病机 颈部活动要完成静力学(如维持头颈姿势)和动力学(完成各种动作)的双重负担,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颈部肌肉、血管、神经丰富,易受损伤和风寒湿侵袭,造成颈部软组织充血水肿发生无菌性炎症,使之痉挛、粘连致颈椎生理曲线改变、椎间盘、小关节、韧带产生退行性病变、骨质增生,压迫和刺激了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和交感神经,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症状。目前颈椎病患者群体年轻化,城乡发病率均高。

4.2 改良银质针艾灸治疗颈椎病机理 银质针艾灸是上海静安区医院软组织外科创始人宣蛰人教授从“九针”中发展而来的,它从85%白银混以少量铜、铬合金熔炼而成,质地柔软,可沿着骨膜弯曲凹面推进而不折断,能准确到达较远距离和狭窄骨间隙的病变部位。银质针针尖钝圆,不易损伤组织。传热快,燃烧时针体温度大于100°,针尖温度为39~41°。密集的银质针(1cm间距)将热能均匀传导到深层病变部位,形成透热网,有增加血液循环、松解肌肉痉挛等功效。一般物理疗法和药物疗法很难达到。小针刀对痉挛和粘连的组织有很好的松解作用,借以解决颈部肌群动态平衡失调。配置的药液(2%利多卡因5ml+曲安奈德20rag+0.9%氯化钠注射液5ml+维生素B12500ug 122ml)能“用最快的速度,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在疼痛部位进行注射,起到强力消除无菌性炎症、营养神经、阻断疼痛弧的持续传导。银质针+小针刀+药物注射的使用,使复杂的颈椎病治疗变得简单、安全、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特色医疗专科技术培训常年招生

河北石家庄卫康特色医疗培训学校(河北省本级再就业培训基地、卫生部卫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站)2010年上半年继续举办以下各班。一、第39届五十种疑难杂病高效新疗法综合班每月18日开课。二、第57届胡氏定向正骨疗法高级专修班每月24开课。三、第40届颈肩腰腿痛综合疗法专修班每月27日开课。四、第32届手诊、二十种专病效法、手法排石三台一综合班

每月2日开课。五、第32届激活针疗法、浮针疗法二合一综合斑每月6日开课。六、第41届黑膏药、无铅膏药、巴布剂、自热贴制作技术培训取证班每月9日开课。七、第35届埋线、注射、电激能三合一综合班每月27日开课。八、第30届肛肠科医师实用技术培训班每月9日开课。九、第33届脑中风偏瘫、IRI.~类风湿专修班每月12日开课。十、第24届口腔科医师速成技术培训班每月12日开课。十一、全国密刺针疗法班每月12日开课。十二、全国中医现代辨证速成班 每月15日开课。十三、网络视频班可随时上网学习。十四、国家职业资格取证班 高级按摩师(技师)、营养师、针灸师、推拿针灸师、康复保健、中药调剂、药剂(员、师)、口腔科医师、美容师等10余种专业,证书全国通用,网上可查。十五、76项特色专科函授班随时可以参加。欢迎电话、手机短信或函索简章。来校学习请提前报名。电话/传真:0311-83657172、82192295手机:13001890308联系人:王

老师 梁老师 或网上查询。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石获北路81号卫康学校(冀联医学院)

颈椎增生康复训练范文第3篇

2007年6月10日,在全国体操锦标赛预赛中,15岁的浙江选手王燕在做高低杠“后屈两周下”时头部朝下重重摔下。当时医生初步诊断为脊柱受伤,高位截瘫的可能性非常大。

万幸的是,经过4个月艰苦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后,浙江体操运动员王燕于2007年10月9日出院,由于恢复状态良好,王燕可以回家接受第二阶段的治疗。

王燕的事故让我们又一次想起几年前受伤的体操运动员桑兰。

1998年7月22日,我国体操运动员桑兰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一次跳马练习中不慎失手,头部坠地后导致颈椎骨折脱位、脊髓完全性损伤,不得不离开她所热爱的体操运动。

然而,桑兰继续在轮椅上创造她此后的人生奇迹。

她通过科学、系统、正规、全面的康复治疗和训练,终于回归了社会,被破格录取为北京大学的学生,并最终成为了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北京奥运会形象大使。

人们也许会问,为何那瞬间的失手会变成千古的遗憾?那是怎样的一次短暂的坠落?我们请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杜良杰从人体脊柱的解剖知识入手,为您讲解脊椎损伤的一些相关知识。

颈椎:活动度大 病分六种

人的颈椎由7块椎骨组成,位于脊柱的上端,是人体脊柱活动度最大的部分。低头看路的动作由颈椎前屈完成;仰头望天的动作由颈椎后伸完成;左顾右盼的动作由颈椎的左右旋转完成;摇头晃脑的动作由颈椎的侧屈完成。将上述各个动作综合起来,颈椎还可以做环转运动。因此颈椎可以进行相当大的自由运动。

第一颈椎:寰椎

在七块颈椎骨之中,第一和第二颈椎为颈椎的旋转运动提供了结构基础。第一颈椎呈环状,在医学上被形象地称为寰椎。寰椎中空,呈圆形,前后有两个骨环叫做前后弓。在前弓的后面有关节面,可以与第二颈椎的齿状突形成关节,此关节如同户枢,可以进行旋转运动。第一颈椎的前后弓相互连接,在右右两侧形成了耳状突出,像是一个双耳炒菜锅。中间的圆形孔中容纳着极其重要的通向大脑的中枢神经,就是常说的脊髓。寰椎两侧的耳状突中有孔叫做椎动脉孔,供应大脑的主要动脉就是从此孔通往大脑,为大脑提供营养。一股情况下,如果将寰椎中央的椎孔分为三等分,第二颈椎的齿状突占据其前1/3的空间,脊髓占据中1/3的空间,其余1/3的空间是潜在的空间,没有重要的组织结构占据,称为缓冲间隙。当第一、第二颈椎之间发生骨折脱位或者其他占位性病变,使寰椎的缓冲间隙减小或者消失,就有发生瘫痪甚至死亡的危险。

第二颈椎:枢椎

第二颈椎向上突起一个牙齿状的骨凸,与寰椎前弓的后关节面形成关节,使头部能够围绕此关节进行旋转运动。因为第二颈椎的齿状骨凸能够与寰椎前弓的关节面形成关节,如同古代人家的门户之枢,故将第二颈椎称作枢椎。枢椎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向后突出一个长长的骨凸,叫做棘突。棘突是除了寰椎之外所有的椎骨都具有的结构,但枢椎的棘突较长。枢椎的齿状突是比较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被施绞刑的人就死于齿状突骨折以及所伴随的脊髓损伤。临床上有一种经常可见的儿童疾病是咽部感染,在炎症作用下,常发生寰枢关节韧带松弛、寰枢关节半脱位,导致颈椎疼痛、歪斜畸形。

第七颈椎:隆椎

颈椎椎骨前部的方形骨块叫做椎体。从第三至第七颈椎,椎体逐渐增大,棘突逐渐增长,其中,第七颈椎的棘突是最长的,低头时我们能够看到的颈椎最突出的部位就是第七颈椎棘突,因此第七颈椎被称为隆椎。

“夹心饼干”椎间盘

人在出生之后,随着爬行及抬头运动的建立,颈椎产生了向前的生理性弯曲。

正常人的颈椎除了第一和第二之间外,在椎体之间都有一个呈夹心饼干状的结构,叫做椎间盘。椎间盘连接上下两个相邻的椎体,使之形成关节,完成前后屈伸及左右侧屈运动。当然,颈椎的运动是由前方的椎间盘与后方的小关节之间的联合运动共同完成的。颈椎间盘突出就是由于椎间盘“夹心饼干”的夹心向后突出压迫神经所致的一种颈椎疾病。颈椎椎体、关节突等都是骨质增生的常见多发部位。

颈脊髓:高速公路线缆

从第一颈椎到第七颈椎的椎孔共同形成了颈椎椎管,容纳着颈脊髓。颈脊髓上承颅脑,与延髓和脑干相连,向下则与胸腰脊髓相连。如果将脊髓比喻成缆绳的话,我们可以想象,这根缆绳是由许许多多的更细的缆绳组成的。腰椎和骶椎的脊髓接纳来自下肢的“绳索”,胸椎脊髓接纳来自腰骶椎脊髓的“绳索”,颈椎脊髓则除了接受来自胸椎、腰椎、骶椎的缆绳之外,还接受来自上肢的绳索。这根绳索从下向上,随着越来越多的成分的加入,变得越来越粗大。其中,在颈椎和腰椎接受“绳索”较多的区域显得异常粗大,被称为颈膨大和腰膨大。

我们也可以将脊髓比喻成人体内的信息高速公路。运动神经纤维分布在脊髓的前部,来自大脑的运动指令经过此信启、高速公路向下传达,支配全身的运动。感觉神经纤维分布于脊髓的后部,来自全身的感觉信息经过此高速公路向上传达,到达大脑,传递全身各部的感觉信息。

如果将脊髓横断的话可以在其横断面上看到中部呈灰色的形状像蝴蝶一样的区域,叫做脊髓灰质,是神经细胞存在的地方。在蝴蝶形的灰质的周围存在着呈白色的、传导运动和感觉信息的缆绳,叫做白质。

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在颈椎的椎管内容纳着可以传递运动和感觉信息的高速公路线缆,这根线缆的任何一部分遭受破坏都会引起信息高速公路的故障。其中前部运动线缆的故障会导致四肢运动功能障碍,后部感觉线缆的故障会导致四肢感觉功能的障碍。

脊髓损伤引起瘫痪

一般情况下,来自左右大脑半球的运动信息缆绳在延髓部位交叉到对侧后向下走行,形成锥体束,支配对侧肢体的运动;而来自下肢的感觉信息缆绳进入脊髓后上升一到两个脊髓节段后左右交叉,传递对侧下肢的感觉信息。因此,当发生了半侧脊髓损伤后,就会产生同侧肢体的运动功能障碍和对侧肢体的感觉障碍,这种类型的脊髓损伤叫做脊髓半切综合征。

当颈段脊髓损伤发生时,四肢的感觉和运动信息高速公路都发生了故障,四肢的感觉运动功能都发生了障碍,在临床上被叫做四肢瘫。

当发生了胸腰骶段脊髓损伤时,支配下肢的感觉和运动信息高速公路发生了故障,下肢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在临床上被叫做截瘫。

当发生脊髓损伤后,大脑对于下运动神经元的支配管理抑制作用减弱或消失,下运动神经元就形成了独立的“司令部”,并各自为政,无所制约,过度亢进,就导致肢体痉挛。

暴力冲击是脊髓损伤的外因

脊髓损伤的原因很多。内在原因有椎管狭窄、骨质增生、肿瘤、结核、脊髓感染、脊髓血管畸形等等;外在原因主要是创伤。脊髓受到暴力的冲击,同时颈椎的韧带、骨和关节发生破坏,变形、移位或脱位,对脊髓发生压迫,使脊髓失去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其信息高速公路

的信息传导障碍。

常见的颈椎疾病:颈椎病

颈椎病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第一种:颈型颈椎病

又叫做肌型颈椎病,是在长期颈椎不良姿势的作用下,颈椎发生了椎间盘的退变,同时伴有颈椎前后肌群肌力不平衡,项背肌劳损,以颈椎疼痛为主要症状。此型颈椎病病情较轻,如果注意治疗或保健,就可以预防颈椎病的发展。

治疗方法是徒手功能锻炼法,将双手十指交叉置于枕部,头向后伸,手向前拉,相互对抗,维持5~10秒后放松,每日锻炼50~100次,可循序渐进增加训练强度。也可以使用一种专用于颈椎功能锻炼的颈椎康复器,这种康复器尤其适合有肩周炎的颈椎病患者。

第二种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是在颈椎间盘退变、颈型颈椎病的基础上发生的,以颈椎神经根孔附近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为主,以上肢麻木为主要症状。

治疗方法是靠颈椎牵引缓解神经根的压迫,同时进行颈椎的功能锻炼。

第三种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

是在颈椎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发生的,颈椎不稳、骨质增生、椎动脉受到异常活动或增生骨刺的压迫刺激,发生痉挛,从而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产生眩晕等主要症状。

最重要的保守治疗方法是制动,然而,制动只能是短期的,并且必须在制动的同时进行颈椎功能锻炼,以增强颈椎的稳定,减少颈椎病的复发。不可长期应用颈围领等器具制动,以免发生颈椎周围肌肉的萎缩。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者可以采取手术治疗。

第四种颈椎病:交感性颈椎病

此种颈椎病在颈椎退变的基础上发生了颈椎椎间不稳定,在异常活动的刺激下,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椎动脉痉挛,产生眩晕、鼻塞、心慌等症状。治疗方法与椎动脉型颈椎病基本相同。

第五种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

此型颈椎病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韧带钙化、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并在慢性压迫之下,出现脊髓不全损伤的症状,如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肢体痉挛。

以手术治疗为主,在手术后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必须坚持颈椎功能锻炼。

最后一种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

是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颈椎疾病的混合类型,其治疗更加棘手。

胸椎:坚固稳定 五种常见病

胸椎具有向后的生理性弯曲,上承颈椎,下续腰椎,两侧同12对肋骨相连接,中空以容纳脊髓,起着保护内脏、支撑躯体、缓冲震荡、维护神经中枢等重要作用。

人体有12节胸椎,胸脊髓上通颈椎的脊髓,下连腰椎的脊髓,承上启下,构成了人体的神经中枢,传递着重要的感觉运动等信息。

纤维环和关节突加固胸椎 在颈椎和腰椎,椎间盘就像在椎体之间镶嵌的天然胶冻样“滚珠”。随着人体姿势的改变,“滚珠”可以自由地转动,就像您用两个手掌玩弄圆球一样。然而,胸椎却不需要太大的活动度,为了防止过度的活动,在胸椎间盘的,上帝用精湛的编织艺术编织了纵横交错的纤维环,还在后方的椎板上、下面捏造两对突起,分别叫做上、下关节突,再在关节突的周围用关节囊和韧带来进行加固。

肋骨保护心肺

大家知道,心肺是非常重要的器官,需要坚固稳定的东西来保护。恰好12对肋骨从后向前分别连接于胸椎和胸骨之间,形成了两个呈肾形的胸腔,容纳并保护心脏和肺脏。

棘突限制胸椎的活动

胸椎的棘突向下倾斜角度较大,如同叠瓦状排列,相互限制彼此的活动,如此也大大加强了胸椎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加固胸椎,在椎体的前、后方还编织了纵形的韧带分别叫做前、后纵韧带,在椎板、关节突、横突和棘突之间编织了坚固的韧带分别被称作黄韧带、横突间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等。经过如此编织加固之后,人体的胸椎就显得非常稳固了。

常见疾病一:韧带结构的增生与钙化

同颈椎和腰椎相比,胸椎不容易发生像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相反,容易发生韧带结构的增生和钙化。最容易发生增生和钙化的是后纵韧带和黄韧带。

常见疾病二:胸椎管狭窄

如果后纵韧带增生钙化,就会从正前方对脊髓造成压迫;如果黄韧带发生增生和钙化,就会从两侧或后方对脊髓产生压迫,从而逐渐出现一侧或两侧肢体的麻木、无力,甚至会影响到大小便功能,发生大小便无力或失禁。这就是临床上常见的胸椎管狭窄症。

如果发生了下肢麻木无力或大小便无力等症状,请您一定要警惕胸椎管狭窄症的发生,尽早到医院诊治。

常见疾病三:压缩性骨折

胸椎椎体内存在着大量的松质骨。如女性绝经后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之后,骨内压增大,会发生局部或周身的疼痛,常常痛无定所,负重时明显,立不如坐,坐不如躺,甚至行动能力受限;伴有身材变矮、圆背或驼背畸形;腿抽筋。轻微的外伤就可以引起椎体的压缩性骨折,骨折后局部疼痛加重,可有腹胀、大便秘结等症状。因此,患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一定要防止外伤,哪怕是轻微的外伤都有可能导致脊椎骨的塌陷。

常见疾病四:脊椎结核

胸椎是脊椎结核的好发部位之一,从肺脏等其他部位转移而来的结核杆菌最容易在胸椎松质骨的血管池内停留繁殖,破坏椎体结构。在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的同时,可发生病椎局部的疼痛、压痛。严重的患者,被破坏后的椎间盘组织向后压迫脊髓会导致截瘫。

常见疾病五:胸椎间盘突出

一旦发生了胸椎间盘突出,要比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复杂、治疗难度大,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治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为胸椎间盘突出后受压迫的是脊髓,而腰椎间盘突出后受压迫的则多是马尾神经或神经根。胸椎间盘突出大多发生于外伤之后,因此,在外伤之后如果发生了腰背疼痛、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应该警惕。

尾椎现在在人体内已经退化,一般被认为没有太重要的功能。

骶椎有5块,融合为一块骶骨,在5块骶骨之间的前方有四对出孔,叫骶前孔,后方也有四对出孔,叫骶后孔。骶前孔和骶后孔是重要的神经出入孔道。骶骨与双侧的髂骨构成关节,进一步与耻骨和坐骨组成骨盆环,容纳和保护盆腔内的重要脏器。

骶骨的退行性疾病较少见,有时可以发生外伤性疾病,骶骨是脊索瘤的好发部位,骶尾部疼痛的患者一定要尽早到医院就诊,以便排除肿瘤性疾病。

腰椎:负重最大 避免椎间盘病变

腰椎上承胸椎,下连骶椎,接受从胸椎传来的应力,并通过骶椎向下传导,因此其负重比颈椎和胸椎的大得多。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发生也较为普遍。

一般情况下,人体有5节腰椎,分别称之为第一至第五腰椎。同颈椎和胸椎一样,每节腰椎也都有椎体、椎弓根、椎板和上下关节突。同胸椎一样,腰椎诸椎节之间也是靠许许多多的韧带来加固的,其中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分别位于椎体的前后,黄韧带位于椎板之间和关节突之间,而棘间韧带和棘上韧

带分别位于棘突之间和棘突之上。

腰椎间盘的特殊功能

腰椎间盘的特殊功能有:(1)保持脊柱的高度,维持身高;(2)连结椎间盘上下两椎体,并使椎体间有一定活动度;(3)使椎体表面承受相同的力;(4)缓冲外力作用;(5)维持侧方关节突一定的距离和高度;(6)保持椎间孔的大小;(7)维持脊柱的曲度。

常见疾病一: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般在中年以后,腰椎间盘中间夹层中的髓核含水分开始减少,椎间盘的厚度开始减小,会引起其周围纤维环的松弛和后方关节突关节的松弛,导致该节段运动功能的紊乱,产生诸如腰痛、下肢疼痛等症状,叫做腰椎退行性病变。进一步发展,松弛的纤维环发生部分破裂,髓核从破裂间隙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组织,就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

常见疾病二:关节磨损和骨质增生

腰椎退行性病变还包括关节突关节的退变,如软骨关节面的磨损、关节周围骨质增生等,也会导致腰痛和下肢疼痛。

常见疾病三:椎管狭窄

长期的腰椎运动节段的异常应力作用会导致韧带肥厚、骨质增生、关节突内聚等病理改变,使容纳神经的中央椎管或者神经根管容积减小,使神经受压、缺血缺氧,活动后尤甚,产生腰痛,下肢疼痛,下肢沉重如同灌铅,休息后症状缓解,这种现象叫做间歇性跛行,是椎管狭窄症的主要症状。

加速腰椎退变的因素有哪些

能够加速腰椎退变的因素很多,其中,腰部急慢性扭伤、拉伤或轻微闪挫会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的破裂;腹内压增加,如咳嗽、喷嚏、便秘等会在纤维环破裂的基础上使椎间盘组织发生突出;改变,如腰部屈曲位变为直立位或坐位变为站位,会使椎间盘内压发生急剧的变化,加重椎间盘突出;长期过度负荷及静力性损伤,如体力劳动者长期从事弯腰,机动车驾驶员、电脑操作员长期坐位,保持一种姿势,易使肌肉疲劳,使躯体的大部分应力作用在椎间盘,可加快椎间盘的退变。

避免腰椎间盘病加重的日常保健

*游泳、散步、打太极拳对腰椎间盘有利

*养成良好的生活姿势

收腹挺胸,双肩撑开稍向后展,双手微微收拢,自然下垂;后腰收紧,骨盆上提,腿部肌肉绷紧,膝盖内侧夹紧,使脊柱保持正常生理曲线。

坐要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因为椅子的靠背可以部分承担躯干重力,减缓腰部肌肉的疲劳。

最好睡木板床加5cm左右的床垫,或者睡在较硬的席梦思床垫上,使背部能够完全休息。仰卧时,腰间可垫放毛巾卷,保持腰部弧度。起床时要先转身,将双脚放在床边,然后再用力支撑起身体。

提重物时动作一定要连贯、轻柔,避免突然发力。

*进行腰背肌和腹部肌肉功能锻炼

常用的腰背肌功能锻炼方法有五点支撑法、飞燕点水法等。

腹部肌肉功能锻炼法:取仰卧位,双下肢并拢、双膝关节伸直位,向上抬腿,抬至30~45度位置时停止并保持5~10秒钟,放松,然后再进行下一次锻炼。一般可以从每组10~20次,每天1~3组开始,逐渐增加锻炼强度。

链接

五点支撑法

仰卧屈膝位,双侧足掌、头部、双侧肘部用力支撑,使臀部离开床面,躯体如拱桥状,维持5~10秒钟后再进行下个动作。

颈椎增生康复训练范文第4篇

【关键词】婴幼儿先天性斜颈推拿

小儿先天性斜颈,又称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talmusulartorticollis,CMT)、原发性斜颈,是小儿矫形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指一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后所形成的头颈偏向畸形〔1〕。此症若在婴幼儿期得到积极正确的保守治疗,往往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在1岁以上者常需手术干预治疗,所以早期的治疗尤为重要。作者采用了综合性的早期干预措施治疗了30例CMT患者,效果满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自1990年2月~2006年12月,在门诊收治的CMT患儿56例,诊断标准见文献〔2〕。

排除标准:排除颈部淋巴结肿大、产伤锁骨骨折、颈椎半脱位、先天性颈椎畸形、脑瘫等疾患。未随机分组,仅是将未入院正规治疗而期待自愈的患儿做为对照组共26例,其中男性患儿11例,年龄10d~1岁,女性患儿15例,年龄15d~9个月;病史小于1个月者15例,小于3个月者8例,小于半年者2例,小于1年者1例;左侧斜颈14例,右侧斜颈12例;胎位不正5例,脐带绕颈2例,剖宫产5例,会阴侧切加产钳1例,侧切胎头吸引5例,顺产8例。早期综合干预治疗的患儿为治疗组,共30例,其中女性患儿14例,年龄10d~0.8岁,男性患儿16例,年龄5d~1.1岁;病史小于1个月者18例,小于3个月者8例,小于半年者3例,1.1岁以内1例;左侧斜颈16例,右侧斜颈14例;产程中胎位不正8例,剖宫产6例,胎头吸引4例,会阴侧切加产钳2例,顺产10例,2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表(表1)。表1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表

组别例数(n)性别男女年龄病程(年)产程难产顺产分型ⅠⅡⅢⅣ对照组26111510d~1岁<118881332治疗组3016145d~1.1岁<1.12010101631x20.30850.0670.5832P>0.05>0.05>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由于缺乏卫生知识未引起重视,又未进行入院正规治疗期待自愈的患儿,仅是自行进行颈部硬结局部按揉,手法不正规,且无规律的治疗时间,疗程亦不够。

治疗组患儿采用早期综合干预治疗方法。

1.2.1电磁波治疗器(TDP)照射

用重庆产ZH11型单头落地式治疗机,辐射极直径78mm,电磁波范围2~50μm,调整辐射头照射区域的角度,对准患侧胸锁乳突肌处,距离30cm,每次照射15~20min,1次/d。

1.2.2手法推拿治疗

TDP照射后,患儿取仰卧位,暴露患侧胸锁乳突肌病变处,首先用单手指腹做按揉法约5min,提拿手法约2min,弹拔硬结法2min,推抹桥弓法3~5次,向健侧侧屈颈项5次,向患侧旋转颈项5次,点穴法刺激:选择扶突穴,人迎,天窗,翳风,风池,大椎,下关,合谷,颊车等,每次取穴3~5个,点按3~5次,在做以上治疗时,注意在生理许可范围内进行,切忌粗暴、用力过大,设定15d1疗程,中间休息1周,再重复治疗,4个疗程为一治疗周期。

1.2.3颈部康复训练

指导患儿亲属共同完成。(1)患儿平卧时取半侧卧位,健侧床面垫高,使脸转向患侧;(2)婴幼儿能抬头时,用玩具吸引婴儿的头抬转向健侧,或辅助被动完成;(3)患儿卧房内患侧墙面上可用有吸引力的图案或声音,使其头转向患侧。(4)站在患侧喂奶水,使患儿的脸转向患侧吸奶;(5)抱位时,使之身体向患侧倾斜,通过翻正反射使婴儿头部抬起,颈部向健侧运动,每日重复多次;(6)双手抱住患儿头部,有节奏地做颈部被动运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动作,患侧运动要多于健侧,一般掌握在2∶1即可,每日3~4次,每次做20组,逐日递增。(7)睡眠时用沙袋或装有豆类、米粒的枕头,将患儿颈部固定在良姿位。

1.2.4“热宝”蜡袋加热至30℃左右,敷于患处,2次/日,每次20min。

1.2.5用上海曼吉磁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曼吉磁贴2~3贴,于睡眠时贴于患侧胸锁乳突肌病变处,于次日晨揭掉做其他治疗,周而复使。

1.3疗效评估方法

两组CMT患儿在3个治疗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估(表2)。表2两组CMT疗效评估表

1.3.1评估标准

治愈:头部歪斜消失,胸锁乳突肌的硬结完全消散,肌肉柔软,面部对称,颈功能转动完全恢复正常;基本治愈:患侧胸锁乳突肌硬结基本消散,头部歪斜明显改善,颈功能活动基本在正常范围;好转:患侧胸锁乳突肌处硬结变软,较前有缩小,头颈部歪斜较前有改善;无效:症状和体征与治疗前比较无改善或加重。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用x2检验,P<0.05为显著性意义。

2结果

两组CMT患儿均经随诊方式观察疗效,随诊时间均大于6个月,随访最长时间2年,最短时间6个月,平均9个月,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2),并且越早介入综合干预治疗,疗效越好,后遗症越小(表3)。表3治疗时机与治疗效果关系评估

3讨论

小儿先天性斜颈的病因最普遍的学说为“分娩创伤学说”,大致有3方面因素:(1)难产:使用产钳或在产道内挤压了一侧胸锁乳突肌致局部出血受损,血肿机化形成硬结或挛缩;(2)分娩时胎儿头位不正,阻碍血运供应,引起局部扭结—缺血,肌纤维水肿坏死及继发性纤维增生,致使肌肉挛缩,造成肌性斜颈;(3)胎儿在子宫内部长期的头部偏向一侧,阻碍局部胸锁乳突肌血运,引起该处肌肉缺血性改变。亦有报道为:感染学说〔3〕、胎内负荷学说、遗传学说〔4〕等,但本文资料中统计显示,难产明显多于顺产例数,支持不正常分娩时的损伤为常见致病因素的分析。

先天性斜颈的患儿通常在出生几天后,可在患处触及小肿块,不被家长注意,在生后10几天肿块迅速增大,20几天时达最大程度,患儿头部偏向患侧,颈向健侧的旋转活动不同程度受限,当被动使颈部向健侧转动时,肿块突出明显。如病情严重时,可出现颈椎侧突畸形,同时可引起胸腰椎产生代偿性弯曲,此时即使做手术矫形也无法达到满意疗效,有些患儿由于长期颈部偏斜,眼部肌肉受到影响,产生复视。

通过对治疗组CMT患儿的超声检查显示:Ⅰ型、Ⅱ型者经早期综合干预治疗,痊愈率最高,Ⅲ型者次之,但需治疗间期较长,Ⅳ型者治疗效果差,但也有不同程度的硬结软化,功能略改善,疗效也优于对照组。一般1岁以上患儿由于局部瘢痕硬化挛缩,治疗效果差,应酌情放弃保守治疗,建议外科手术矫正治疗,使畸形部位随生长发育逐渐矫正,预后较佳,符合大多数学者的观点。

本研究显示,就诊治疗时间越早,愈后越好,因小儿的生长发育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在发育最快的新生儿期就开始干预治疗,可达到最好的疗效。同时疗效显示:综合干预康复治疗方法,明显优于单一治疗方法。

对治疗组患儿作者首先使用TDP局部照射后,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软化挛缩的肌纤维组织,更有利于手法治疗的效果。手法矫正按揉可使局部舒筋活血,伸展拉长肌纤维,缓解肌肉挛缩,松解黏连组织。腊袋加热疗法有很好的深层组织温热作用,能使血流加快,新陈代谢增加,促进水肿和炎症的吸收,降低神经肌肉的张力,软化肌腱挛缩,促进再生过程。曼吉磁贴的主要作用亦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在晚间睡眠时使用,有效利用了治疗空间,弥补了睡眠时不能做治疗的空白,延长了疗效时间,增加治疗效果。颈部康复训练治疗时,最初3次均在医院医师指导下进行,待熟练掌握要领时,可在家中由亲属操作,正确的训练方法和家长的耐心、爱心,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采用的早期综合干预措施,强调了早期介入治疗的理念,综合治疗措施,起到了疗效互补和加强的作用,重视了家庭颈部康复训练的指导干预,更有利于肿块的消散和姿势、功能的矫正,以上治疗均为绿色疗法,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01803.

〔2〕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404.

颈椎增生康复训练范文第5篇

四种“罪魁祸首”

风寒入侵 持续受凉和巨大的温度反差是造成关节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冬季穿着单薄的服饰会令身体受寒,肌肉和血管收缩,引起关节疼痛。

久坐不动 长期久坐的“电脑族”,其手腕、手肘、肩关节、颈椎等部位最容易受损;长时间握方向盘的“开车族”,其膝、髋关节易“废用性”萎缩退化,还会增加腕管综合征及肩周病变的发病几率。

运动损伤 许多人运动时不先暖身,这等于未给关节自然的,如此,膝关节运转时当然易受损。此外,突然开始或结束动作、过度运动还易撕裂围绕在关节周围的肌肉,从而使骨关节失去支撑力受损。

身体过胖 像爬楼梯这般简单的动作,肥胖人群对膝盖造成的压力是正常体重的4倍。如果一个人的体重超重5公斤,爬楼梯时等于多扛了20公斤的重物,膝关节极易受损。

另外,饮食不当如过多食用火锅、啤酒等食品则易患上痛风,导致关节红肿、疼痛。当遇到关节疼痛时,若到没有行医资格的按摩诊所做按摩,反而会导致关节损伤和疼痛加重。

从生活细节做起

人身上的关节逾百个,关节一旦有问题,轻则疼痛肿胀,重则行动失灵,而“关节养护”必须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避免过久站立与久坐。平时应避免关节剧烈活动和过度负重,特别应防止和减少关节的反复损伤。髋关节或膝关节损伤者,应避免过久站立、跑步、打球或长距离步行等。若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劳作,中间要多起身活动。若久坐后双膝发僵,在起立前可做一下“热身运动”――轻轻摆动几下受累的四肢。长期伏案的人,每1小时就要站起来活动5分钟。再次坐下时,最好变换姿势。

选择合适睡眠姿势。颈椎骨关节病患者应避免长期伏案、仰头或不恰当的转颈,睡眠时应用高度适当和符合颈椎曲度的枕头。腰椎受累者忌睡海绵床垫、弹簧床垫等软床,否则会使病情加重,最好睡硬板床,并在腰下悬空处垫上软垫,垫子的高度以舒适为宜。

足部保养。穿较有弹性的鞋子,用舒适的鞋垫;穿戴护膝或弹性绷带,以保护膝关节、髋关节。平时要注意保暖防潮,以避免关节受寒冷潮湿刺激引发炎症。

控制饮食。超体重者宜控制饮食,减轻体重,以利于减轻关节负重。体重减轻5公斤,就可降低50%患关节炎风险。此外,多补充富含胶原蛋白的食品对养护关节很重要,平时可多食用猪蹄、牛蹄、鸡翅等含胶原蛋白较丰富的食品。

“七小招”缓解疼痛

目前,临床上还没有药物可抑制关节的这种退行性病变,不少中老年朋友只能服用止痛药,但药物会带来不少副作用。若平时采取某些动作或姿势的训练,多数人的关节疼痛都能得到缓解,甚至消除。

肩关节痛:手后伸摸背。中老人肩部酸痛或钝痛,多为肩关节周围炎。早期疼痛剧烈,肿胀明显,疼痛可扩散至同侧肘部,遇寒湿更痛。缓解动作:手后伸摸背。将疼痛一侧的手臂放于后背,尽量向后上方拉伸至对侧肩胛骨,保持3~5分钟;然后双手十指交叉互握,放在头部,尽量向上伸展,保持3~5分钟。这两个动作可有效牵拉肩关节周围的韧带,增加韧带弹性,防止粘连,达到止痛和保持肩关节功能的目的。

肘关节痛:悬臂伸手腕。肘部疼痛多由前臂旋转不当,引发劳损或扭伤所致。初期常感觉肘部疼痛乏力,随运动量的增加而加重,严重时腕部和手部无力,甚者造成手中的物品自行脱落。患者可采取坐位,将肘部支撑于桌边沿,手臂悬于桌外,手腕弯曲,掌心向上,缓慢下垂伸直,再收回弯曲,重复20下,每天3~5次。1周后可握1小瓶矿泉水练习,加大肌腱耐受力度。这主要用于炎症消失后的肘部康复训练,在急性发炎期(肘关节外侧出现红、肿、痛、热症状)应减少肘部活动。

膝关节痛:仰卧抬腿。膝关节疼痛主要症状为胀痛、僵硬,开始活动时痛,活动后减轻;有的夜间痛,白天减轻,又称“休息痛”。患者可仰卧,将不痛之膝屈曲,足平放在床上,起到稳定腰椎的作用。膝痛的腿伸直、勾脚,缓慢抬腿达30度角即可,坚持10秒钟,重复5~10遍,每天3次。此动作可改善关节血液循环、松解粘连,缓解或消除疼痛。

髋关节痛:仰卧抬腿。髋关节疼痛俗称“胯骨痛”,多为髋关节“滑膜炎”所致,多由关节受到创伤或撞击引起,一般是一过性的反复疼痛。患者可仰卧,左腿举起至45°~ 60°后慢慢放下,右腿重复左腿动作,然后双腿同时举起,先屈膝后伸直,慢慢放下。每个动作交替做3遍,每天2~3次。这个动作锻炼腹部肌群和髂腰肌,缓解髋关节疼痛。

踝关节痛:踮脚尖。踝关节痛多由扭伤后治疗不彻底,形成慢性损伤所致。症状为踝关节外侧或内侧疼痛,行走时疼痛加剧,经休息疼痛缓解,但易发生再次扭伤。患者可两脚站立,双手轻扶墙保持平衡。双脚慢慢将脚跟提起离地,脚尖支撑身体,坚持10秒钟后再放下。每次练习10~20遍,每天2次。此动作可增强踝关节的力量和跟腱的弹性,对缓解足跟和踝关节疼痛大有帮助。

坐骨神经痛:坐着摸脚。坐骨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多由坐骨神经炎症病变引起,继发性则由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增生等引起。患者除避免着凉外,应适当加强腰腿部牵拉、柔韧训练。具体方法为:坐于床沿,足跟着地,足尖跷起,两手平放在大腿上,随后慢慢向前弯腰,两手尽量摸向足部,然后缓慢复原。每次做5~10遍,每天3次。该动作能牵拉大腿背侧肌群和臀部组织,有助于紧缩的肌群恢复肌张力,从而减轻对坐骨神经的挤压,达到消除炎症、减轻疼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