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逐步扩大,结构也逐渐优化,基本建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培养类型多样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但在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生的培养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不能达到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人文社科研究生的培养很大程度上还滞留在“后本科”时代。
一、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滞留“后本科时代”的表现
就我国目前部分院校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而言,在课程安排、教学模式及评价标准等方面与本科生培养区别不大。比如教学模式,大部分学校依然沿用集体授课方式,教师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不与学生交流沟通,而是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接受,因此研究生的学习仍停留在被动接受的层面上,不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或者课程安排,人文社科研究生课程设有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及选修课,学位公共同本科一样采用“大统一”的课程模式,课程门类过于单一,课程结构缺乏弹性和开放性,也不利于发掘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滞留“后本科”时代的原因
1.研究生本身选择读研的动机。随着全国各地大学不断扩招,人文社科毕业生的数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造社科本科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面对激烈的竞争,不少同学纷纷选择“曲线救国”,把考研作为逃避就业压力的一个跳板。以这样的动机选择读研,只是盲目逃避就业风险的心理,会缺乏对自身、对理想的认识,缺乏对未来职业的规划,没有主动追求知识、提高自己能力的强烈诉求,只是被动的吸收课堂知识,还是应用与本科时代一样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模式,自身就会陷入“后本科”的怪圈。
2.人文社科学科自身特点。在人文社科研究生的培养中,学生不必去亲自动手实践,而是阅读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或者依靠实践调查汇集大众看法来得到自己想要的观点;另一方面,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只是在课堂上传授一些研究理论、学习方法,或者传授一些已有学者的理论。这种被动的教与学的互动方式不仅极大的限制了老师积极主动性的发挥以及学生的自我发展,并且这实际上与本科的课堂并无不同。
3.研究生与导师之间数量不均衡。近年来,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但导师的数量并没有得到相应增长。在人文社科学科里,一位导师带同级研究生2-3位,加上不同级的,多达6-7位,导师很有可能因精力财力不足,不能花足够时间和学生探讨学术问题,直接影响学生完成高水平的研究课题。另一些导师却因没有课题或项目不允许带研究生,造成研究生在导师间分布不均,极大的浪费导师资源。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研究生导师上课的时候不得不采取大班上课、课堂灌输知识的方式,这也是面对现实的无奈之举。
4.研究生选拔机制僵化。人文社科研究生考试专业课是由各招生单位单独命题,招生单位规定几本专业书,专业课考试就基本是考查这几本书的知识。另外,在人文社科研究生选拔过程中注重的应该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但在研究生考试中,这一重要方面却被弱化甚至忽视了。研究生的复试应是对那些专业基础空乏,突击背教材缺乏一定科研学术训练考生的一次检验。但现行人文社科研究生考试体制中初试成绩基本上起决定作用,复试没有多大的意义。因而大多数高校研究生复试考核标准不规范,复试方法单调机械,面试走过场,早已背离了它的初衷。这样初试死记硬背、复试流于形式所选拔的学生只会被动接收课本知识,思维模式僵化,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不强,导师又一直停留在课堂灌输的授课方式层面,两方面相互作用,就使得我国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生的培养一直滞留“后本科”时代。
三、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走出“后本科”时代的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的转型,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而进行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探索人文社科研究生如何才能脱离“后本科”时代是为重中之重。
首先,促使研究生转变意识,提升自身素养。当前我国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质量下滑,一部分是由于人文社科研究生选择读研的动机及人文社科研究生严峻的就业形势造成的,因此人文社科研究生必须从自身出发,转变择业就业意识,明确自我职业定位,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及职业素养,为以后就业打造良好基础;另外充分利用所在高校教学图书资源进行学术研究,拓展自身思维面,开拓视野,提高自身能力及科学文化素养。研究生转变意识,发挥积极主动性,发掘自身创新能力,才能早日脱离开本科的思维模式,真正进入研究生行列。
其次,完善导师负责制,充分发挥导师引导作用。具有高水平的导师是人文社科研究生脱离“后本科”时代的重要前提条件。选拔硕士生导师时,应严格规定选拔条件与标准,尤其应注重备选人员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研究成果的数量和等级,保证选拔进入导师队伍的都是有任务、有水平、有师德、有责任心的“四有教师”。此外,还应扩大双导师制在人文社科学科的实行范围。不仅要有校内导师给予学术指导,还应有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或政府管理部门人员担任职业导师。学术与实践两位导师合作指导,互相配合,集基础理论与实践创新于一体,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出课堂,走出理论,走出本科模式中固有的思维模式与方法。
再次,强化研究生考核机制,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初试应宽松些,不能只考察课本知识,而应结合实践,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这样,学生才会在本科期间将更多精力用于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上,致力于提高自身技能和综合素质,为研究生的学习打好基础。但研究生入学面试应更加严格,复试的比例在选拔过程中所占比重要逐渐增加,并且可以酌情对进入复试考生进行实践考核。在考生复试时,除了考查其对相关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考查其创新意识以及对待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态度。
仅仅从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体制内部改革是远不能解决人文社科研究生滞留“后本科”时代问题的,还有其他一些诸如人文社科研究生就业形势、社会观念的问题,这将是一段漫长而艰巨的过程,我们的道路才刚刚开始。
【参考文献】
[1]李宏娟.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期刊论文[J].理论界,2010(4):216-217.
[2]周秋光.当前我国研究生选拔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
[3]刘毳.现行研究生奖学金制度的利弊分析期刊论文[J].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112-114.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 阅读 人文社科书籍 情况
1.调查方法及基本情况介绍
本文针对哈尔滨工程大学这一典型的理工科院校在校大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量、阅读情况以及图书馆的利用现状等进行了调查和讨论。在调查方法上,我们对来自我校各个年级(包括1―4年级和研究生)不同专业的500名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和问卷调查研究。由研究者做为主试,在相关教师指导和相关同学帮助下,统一组织问卷匿名调查。调查时间约20分钟,本调查利用学生自习时间进行集体施测,调查前说明统一的指导语。统一发放,当场回收。累计发放问卷500份,当场回收有效问卷430份,回收率为86%。
数据经整理之后,其中男性325人,占总人数的75.6%,女性105人,占总人数的24.4%。理科学生124人,占总人数的28.8%,工科学生306人,占总人数的71.2%。来自城镇的学生275人,占63.9%,来自农村的学生155人,占36.1%(见表1)。大学一年级学生97人,占总体人数22.5%,大学二年级学生89人,占总体人数20.7%,大学三年级学生83人,占总体人数19.4%,大学四年级学生73人,占总体人数16.9%,研究生学生88人,占总体人数的20.5%(见表2)
2.调查情况及结果分析
2.1 阅读时间
本次调查中把理工科大学生阅读时间划分为大量时间、中等时间、和较少时间三个档次。根据以往其他学者的调查惯例,将阅读量水平做如下区分:大量阅读时间为每天3小时以上,适量阅读为1―3小时(含3小时),微量阅读定义为每天0―1小时(含1小时)[1]
从以上调查表明,每天阅读在3小时以上,所占比例14.5%,时间在1―3小时,比例占37.6%,时间在0―1小时,所占比例47.9%。这说明理工科大学生在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时,大部分都是在1小时以下,学生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有一定基础,但时间比较少。其次从年级比较上,低年级学生(大一、大二)阅读时间每天在1小时以上的比例普遍在70%以上,大一甚至高达84.5%。高年级学生阅读时间每天在1小时以上的比例大约35%。说明在高年级学生面临就业考研压力时,更多时间已经用于比较实际的应用型知识如专业知识的学习上。
2.2 阅读环境和阅读方式
阅读环境的优劣和阅读方式的可供选择性是影响理工科大学生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的重要依据。
2.2.1阅读环境偏好
调查表明,理工科大学生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时大部分偏好在图书馆、阅览室以及教室这样安静且非教学的场所,其中图书馆、阅览室比例达47.9%,教室达31.6%。认为这样阅读效果明显,且在图书馆、阅览室可以就近选择图书等。但调查中选择在图书管、阅览室以及宿舍和其他安静场合(近60%)的同学认为,尽管喜欢在图书馆、阅览室等地阅读,但理工科院校特别是我校的图书馆和阅览室座位不够,且大多被用于同学上自习,一般很难找到可以用来安心阅读的地方。
2.2.2 阅读方式选择
如表4所示,大学生在选择阅读方式的过程中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选择自己购买和同学互借的人分别为31.6%和29.1%,而图书馆借书的同学只有19.3%。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理工科大学特别是我校由于以理工科为主,因此在图书馆藏书方面,更多是专业方面的书籍,而人文社科类书籍却相对非常缺乏。根据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的统计数据,图书馆自然科学类借书处藏书26余册,而文学类借书处仅藏书4万余册。通过城市和农村的横向比较,可以清楚发现城市学生由于接触电子信息技术较早,因此对通过网络等电子媒体等非传统阅读方式的依赖较大(23.6%),而在自己购买的途径选择上,农村却比城市大约高出20个百分点,但受访农村学生也普遍表示,随着图书价格的上涨特别是某些畅销书价格昂贵,现今购买图书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
2.3 阅读范围
理工科大学生课外阅读非常广泛,调查显示,理工科大学生对体育、经济、科普、人物、心理、文学、军事、专业、外语和小说等各类图书都有所涉及。
从以上调查看出,理工科大学生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的范围和内容主要集中在文学作品上(占33.6%),另外还包括金融(23.4%),外语类(13.4%)等。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大学生不仅普遍对文学作品产生极大兴趣,而且争鸣、热点作品以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更成为理工科大学生的首选;其次,经贸理论、金融知识及公关知识、心理等类图书成为理工科大学新的阅读兴趣且发展势头强劲; 此外,传统理工科大学生喜欢的图书如军事(5%)、科普(7.8%)类等也仍然占有一定地位。
2.4 阅读目的
了解理工科大学生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的目的,从而进行正确的引导,是增加理工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其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以上调查看出,理工科大学生虽然学业繁重,但还是希望能在非专业领域拓展自身知识面,提高自身素养(二者共占63.4%)。因此理工科大学生课外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有很大自主性。但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尽管理工科大学生课外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以提高自身修养等为主,但一定程度上存在功利性。
最后,从以上所有关于理工科大学生课外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情况的调查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现今,理工科大学生课外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的时间大部分在适量以下,阅读时间相对缺乏。不同年级存在差异性。
第二,理工科大学生偏好在图书馆、阅览室以及教室等安静且非教学的场合进行阅读,但现今理工科大学图书馆普遍没有充分发挥其提供良好阅读环境的功能。
第三,理工科大学生课外阅读途径主要是图书馆借阅、自购和同学互借。由于理工科大学图书馆馆藏人文社科类书籍较少,大部分学生倾向于自购和同学互借。
第四,理工科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具有广泛性和多层次性,但集中于文学、金融、外语等。
第五,理工科大学生课外阅读动机以求知为主,一定程度上存在功利性。
【关键词】民办高校 人文社科素质 社会学 精品课程
一、相关概念探讨
民办院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其办学层次分专科和本科。我国民办高校已有二十来年的历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已有大约25 个省、市、自治区举办了约300 多所民办学院。积极发展民办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
在正视我国民办教育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不得不看到民办教育存在的不足。民办院校无论从资金来源还是学生生源,无论从管理模式和教学方式上都有着自身特点。作为一股新兴的教育力量,各大民办高校、教育学者和社会有识之士均以积极的心态来正视存在不足,通过实践来解决这些问题。
人文社科素质的缺乏是众多民办高校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人文素质是指一种内在的身心品质与精神,它是做人、做事、做学问最基本的态度和精神境界,包括基本的思想素质、文化心理素质和情感智慧素质,对学习的兴趣不高。同时,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实践、应用。有学者指出民办院校重视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自身的文化环境缺乏人文氛围;人文课程设置欠科学。再有,民办院校的师资主要由专职教师、母体学校的教师和社会上的教师资源组成。资源的多样化和多层次化给教师队伍的管理带来难度。同时,民办学院教师报酬与教学数量相关,一定程度上也造成求数量略质量的问题。这些都是造成民办高校学生人文素质不高的主要原因。
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期,是一门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共通原理,是一种普通的社会科学。《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公共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社会科学基础,培养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认识社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美国、英国等高等教育来看,社会学均作为所有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程。就我国而言,部分高校也把社会学课程向全校学生开放。因此,社会学是一门非常有利提高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的课程。
二、育才学院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成立于2000年5月,由西南大学与重庆利昂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创办,2003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为全日制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育才学院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为内涵,努力打造富有深刻文化底蕴的育才校园文化,始终秉承“厚学养德, 树人育才”的校训。面对学生学习能力不强,学习热情不高,学习目的功利性的问题,学校领导从多角度来解决学生人文素质缺乏问题。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旨在从课堂上提高学生人文社科素养,先从管理学院开展试点,逐渐向全校推进。
社会学是一门对从业人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要求都很高的综合性学科,作为一个理论性和实证性要求都十分突出的专业,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既能够牢固地掌握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知识,又能很好地运用所学解决现实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本着理论够用,强化实践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原则,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授课与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与主动参与的教学手段,将社会学课程建设成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育才学院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建设有着如下几点特色:
课堂讲授。旨在向学生传授该课程的基本知识,突出重点,解答难点,帮助他们梳理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开阔、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讲授内容上,教师深入研究各种教材,最终选取郑杭生教授的《社会学概论新修》作为主体教材,同时参考其他社会学教材与社会学经典著作,将《社会学概率论》课程的主要内容设置为十三章,包括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增进学生专业认识和专业兴趣,打消三本学生对“理论”的刻板效应和恐惧感,让学生初步具有社会学专业视角。
课堂讨论(社会热点、时事分析法)。社会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社会学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认识、分析社会能力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社会热点分析每堂课都开展,先是让学生收集相关社会问题并进行课前思考,在课堂上学生共同讨论,教师加以点评和积极引导。这一方法接近了生活与社会学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学的专业视野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学生热情。在课堂教学中组织讨论和辩论,用以引导学生注重自学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比如,在讲授社会角色的时候,课堂讨论实现了师生良好互动,能较好地活跃课堂气氛,对学生理解‘社会角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读书会。本着提高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原则,本课程特设置了读书环节。由教师为学生列出社会学的经典读本书单,组织学生共同阅读、讨论,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用经典理论来认识、分析社会。读书会最直接的作用是影响了学生课余时间结构。课程小组前后进行两次调查显示,通过加入读书会,80%学生增加了课后读书时间,进入图书馆或阅览室的频率由人均2次/月提高到10次/月。读书时间的增加是以看电影、玩游戏、睡觉时间的相对减少来实现的。
课后辅导。一方面,配合《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开列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定期组织读书会交流心得。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和耐心指导学生申报学校科研立项,以提高他们运用社会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报告。专题报告有两个板块,一是校内专题报告,选取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课题,邀请重庆社会学界内专家、本校教师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这类专题报告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同时又能为学生解决自身问题时提供一定的经验。如“从中学生到大学生,你准备好了吗”、“由学校到社会,你准备好了吗”这一类主题报告,报告人均从社会学专业角度出发来解读现实问题,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使教学内容更加新颖深入。有学生听完报告后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理论这样指导实践的。二是校外板块,积极为学生创造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如参与2011年度重庆社会学界年会、社会工作年会、其他高校相关人文社科讲座等,以达到扩展学生视野的目标。
社会实践。通过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创造、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研究方法得以在校园这个小社会实践。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建设依托学院社会学系的实践条件,让学生在心理咨询室、社会调查工作室、实训室进行练习,并在校园内就学生的自身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在这一系列研究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
培养师资。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的建设,不仅培养学生,还要培养师资,特别是青年教师。师资力量的培养着重于培养教师的素质和教师的知识体系。民办院校部分教师的素质受到学校和社会质疑,这与教师个体素质有关,同时与整个民办教育的大环境有关。通过对教师素质教育,让教师深刻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担和使命。其次是教师社会学知识理论体系的培养。从整个重庆市社会学教学系统来看,社会学科班出身的师资并不多,在民办系统中这个问题更加严重。积极让教师走出去学习社会学相关理论知识是学校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如让教师参加北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暑期课程班等。
三、加强与改进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教育的思路与建议
从课程小组调查来看,通过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学生的人文社会科素质有一定的提高。一、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加思想健康,积极向上。和上学期相比,学生更加关心国家大事;更加肯定诚信的作用;更多的赞成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学生用理性的态度来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二、学生心理素质得到提高。通过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从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来看待生活和人生。在面对人生挫折时,学会了用各种理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面对社会的不公和人生困境时,多了一分理性,少了几分冲动,不再是愤世嫉俗,而是理性面对。三、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态度有所改变。学生由起初“政治课毫无作用”,到如今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能体现时代性、具有实效性,能帮助学生认清形势、分析社会发展规律,这样的改变也证明了社会学概论课程建设在人文社科素质建设上起着一定作用。
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四个学期以来,我们看到了学生人文社科素质的提高,同时也看到了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建设中的重要性和艰难性。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要真正实现加强与改进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教育这一目标,单从一门课程的建设远远不够,应该做到:
一、将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教育贯穿整个学习。人文社科素质教育不仅是公共课程的任务,也是专业课程要达到的目标;不是低年级学生的必修课,也是高年级学生的重要课程。
二、营造良好的人文校园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三、打造精品师资,提高教师素质。
四、加强实践教育,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
结语
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涉及教育的根本问题,引导大学生如何做人,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建设,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甚至可以提高到利国利民的政治高度。作为一名民办高校教师,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隋文联.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健康成长[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2.
1984年,北京师范大学首先对教师教学水平开展了简单的质量评价,在这之后,类似的评价就逐渐在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开展起来,并将其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参考依据。随着发展,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开始在高校教师水平评价中逐渐得到应用,其通过设立各项指标内容、分值,由督导听课打分、学生期末打分、科研成果计分等方式,将分数之和构成某教师一学期的的教学水平评价成绩总分。但是,从目前国内研究成果来看,关于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
1.1评价对象存在一定的争议
高校教师在工作上有两个重心即教学和科研,李春玲、黄淑伟、吕松涛等人研究选择学生作为评价对象,将评价的重点放在教学方面;刘世清、敖屹兰等选择学生、督导、同行作为评价对象,认为三者可以将讲课的效果、教学的认可度、科研成果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得教学评价更加的科学和全面。可以看出,评价对象的选择对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标准十分重要,会直接影响评价所涉及的内容及侧重点。所以,在对教师教学水平进行评价时,首先应确定评价的重点及目的,由此准确的选择评价对象。
1.2评价方法较为单一
在对高校教学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时,在评价方法方面大部分都偏向于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法中的一种,例如黄淑伟、魏志浩等采用层次分析法;杨慧、敖屹兰等等采用模糊评价法;吕松涛等基于粗糙集理论进行评价;刘世清、温少华等基于绩效评价的理论方法进行评价。将某几种评价方法综合考虑进行评价的较少,其中有代表性的李春玲、李业昆基于绩效评价的四种方法进行适应度分析,从而结合方法的优缺点,认为应采取行为评价法为主,特征评价法、知识与技能评价法、结果评价法为辅的综合评价方法。
1.3评价指标的选取存在较大差异
黄淑伟从理论功底、能力水平、创造性三个方面对教师教学水平进行评价;吕松涛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评价;王义杰从教学准备、教学态度、教学改革、授课水平四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指标的选取应遵循科学性和全面性的原则,指标的选取关乎评价的准确性,如何选取更加全面、客观的指标对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更好的评价,也是教学评价的重点。
1.4评价标准统一化,没有注重不同学科的差异
对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是将所有的教师放在同一个标准下进行评价。每个学科有其各自的特点,在教学方面也有各自的侧重点,将全校教师放在同一个教学标准下进行衡量,评价会相对简单,但不能突出学科之间的差异性和各自的特色。
1.5评价体系中注重定量分析而忽略定性分析
在对高校教师进行教学水平的综合评价时,多是采用定量分析,过分的将评价指标完全的量化,忽略了评价指标中不能被量化的部分,从而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李春玲、李业昆基于特征评价法从人口统计特征(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和个性特征(外表、声音、形体动作、衣着打扮、有无热情、内向还是外向)两个方面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价,将特征指标量化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并不十分的科学,且以上的评价只是从侧面反映教学水平,并不是影响教学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1.6评价结果没有很好的利用
在目前现有的研究成果方面,大都是基于某一次的数据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价,并没有做到评价的反馈性和长期性。在对评价体系进行建立之后没有进行很好的检验,而是直接应用于教学水平的评价上,因此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不能够及时的发现和纠正。教学水平的评价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应一直持续下去,并根据其在时间趋势上的变化,为教师教学水平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2人文社科类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2.1构建人文社科类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是对教师工作水平进行全面综合评价的依据,同时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科学有效的保障,为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提供准确的参考信息。因此,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是保证教师教学水平客观展示的基础,对促使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促进大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2.1.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制定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前提,只有建立在科学、合理基础之上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够积极促进教师教学评价活动的开展,为教师职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水平的提高奠定客观、科学的基础。
2.1.2系统性原则
教学水平的高低是通过多方面来综合体现的,对教学教学水平的评价是一个多方面参与、全方位评定的过程,这就要求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要涵盖各级评价指标,做到内容明晰、直观合理,充分体现多角度、多层次评价的整体性;另一方面,各级指标又需要具备相对独立性,以便评价者对评价的某一因素独立判断。这样,评价人员在评价过程中有着充分的依据,评价行为也更加客观、准确,评价结果也会更加有说服力。
2.1.3开放性
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其有着极强的个性,对它进行评价不能用一个单一的标准模式来规定。所以,对教学水平的评价标准需要是开放性的,是可以选择的,该评价标准的设定不仅要让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有理所依,而且评价者还可以针对不同的个体具体对待。通过运用最合理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评价,真正反映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才是其最终目的。
2.1.4体现人文社科类高校教学特点
人文社科类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必须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体现人文社科类高校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工作目标。教师教学评价指标构成、权重比例的设定目的是为了引导人文社科类高校教师的教学活动依据现代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进行运作,逐步培养教师的现代高等教育理念,深刻认识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影响。人文社科类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当体现当前高等教育教学理论和评价思想的发展趋势,体现人文社科类高校教学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引导和促进高校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工作。
2.2人文社科类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组成
根据以上原则,结合人文社科类高校特点,我们建立的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这4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学生评价、专家同行评价、师德评价和学术水平评价。4个一级指标及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
3人文社科类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建议
人文社会科学教学成果不容易被外界直接感知,所以就更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调节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提升人文社科类高校教育质量。
(1)对人文社科类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应注重动态的考量,不断根据实际进行调整和改进。评价结果不是最终目的,高校在评价过程中也要对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不合理、不适当的地方,及时的作出修正。对每次的评价结果,高校教师要根据师生的建议,结合自身情况,不断改进,加强教学水平。基于此,学校对于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应进行周期性的考量,并根据多次的教学水平评价结果,找到学生在学习上的真实需求、教师在教学水平提高方面遇到的瓶颈,并采取更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多次评价中,表现良好或者有明显进步的教师,应给予一定的物质、精神方面的奖励,以此激励教师不断的加强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
(2)人文社科类高校及教师应正确认识评价的作用,可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学工作的参考,但不要过分强调评价结果。对于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综合评价,通过从多方面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进行评价,在实际操作中不免会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及方便性,对于某些方面的考量,不可能完全做到科学性、准确性。可以说对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综合评价,对于高校考核教师来说,此结果可作为一个参考,不可过分的依赖该结果。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中有可能会遗漏一些信息,也可能在对各指标进行赋权时,权重设置存在一些问题,使得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所以高校及教师应正确看待评价结果,对于评价结果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反思,若真存在相关问题,要及时改正,若不存在该问题,则无需过分关注。不要因为该评价结果,过分的褒奖或者贬低某些教师,在有些情况下,评价结果不一定反映出绝对真实的情况,也可能是调查数据本身的问题。
(3)人文社科类高校应通过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采取适当的奖惩机制,从而实现教师的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对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综合评价,是从师生两大方面进行考虑,因此,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结果,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工作期待及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真实诉求。高校可根据评价结果和日常表现对被评价教师进行适当的划分,对于评价结果较好的教师应对其进行奖励,不仅是对教师自身的激励,同时为其他教师树立了榜样,鼓励其他教师向其学习,营造出教师中互相学习,不断进步的良好氛围。对于评价结果不理想的教师,可采取领导谈话等方式进行沟通,了解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对多次评价中教学表现不积极并有退无进的教师,可进行一定程度的惩罚。这样可以更好的利用评价结果,而不仅是对教学水平的单纯对比,而是将其作为激励教师不断奋进的动力。
(4)在对人文社科类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中,应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并且注重教师的长期发展。高校对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的最终目的,不是对教师的奖励或者处罚,而是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反馈,以不断满足学生的真实诉求。因此,对于学生评价反映出的教师教学水平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应配合、帮助教师,不断的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对教师教学中遇到的难以克服的问题,学校应给予足够的精神支持,对教师教学中反映出的问题,尽可能的帮助他们共同克服困难。在对教师的管理和培养中,应以更加长远的目光来看待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力,不断提供适合教师素质全面提升的方法及措施,使得教师在高校的发展中,始终保持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5)学校应根据教学水平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作出调整,尽可能的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目前对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不是学生评价老师这种方法本身具有错误,而是在评价过程和结果应用中存在着问题,从而使得教师评价过程出现问题。在评价过程中主要出现的问题,①评价主体过于单一;②评价客体过于庞大;③评价过程的控制有许多漏洞,是学生的顾虑和教师的妥协。若不考虑以上问题,则可能导致教学水平评价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为使评价结果真实而严谨,学校也需要做好评价过程中的系列工作如抽样、监督等,消除老师和学生的顾虑、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得到真实有效的调查数据,更科学的反映教师教学水平。
关键词 人文社科专业 学习观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人文社科类专业即我们统称的文科专业,它包括政治学类、思想教育类、社会学、哲学、法学、语言类等诸多专业。相比较于理工类专业而言,人文社科类专业更加侧重于理论文献研究,实践性不足。因此在许多大学生看来,所学专业与以后的职业规划相差甚远,针对当前在人文社科类专业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专业认同感不强等一系列的问题,笔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武汉大学人文社科类各专业学生发放450份问卷,有效回收432份,回收率为96%。
学生的学习观是指学生个体对知识、学习现象和经验所持有的直觉认识,是在日常学习活动、课堂教学以及社会文化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全面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学习观,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的对策,对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以及学生自身发展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人文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学习观的现状分析
1.1 学习兴趣
本次调查中占样本数50.9%的学生表示对自己目前所学专业感兴趣;但是与此同时也有31.5%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对所学专业非常感兴趣和非常不感兴趣的学生数量相当,均占样本数的6.5%;此外剩下的4.6%的学生还不清楚自己的想法。在知识获取方面,大部分学生在调查中表示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最期望得到的是思维方法,期望获得实践能力的占样本数的29.6%。当回答专业课学习与未来职业规划是否有联系时,69.4%的学生表示有些联系,也有5.6%的学生表示没有联系。另外调查显示有67.6%的学生曾经有过转专业的念头。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本专业感兴趣的学生占的比例还是较大。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本专业不感兴趣,而倾向于实践性强,与未来职业规划有直接联系的专业。在调查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将近七成的学生有过转专业的念头,专业认同感不强,专业选择有明显的功利性。
1.2 学习方法
在本次调查中笔者也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做了调查。调查中,当被问到学习有无系统科学计划时,只有18.5%的学生表示有明确的计划,并能有条不紊、有系统的学习。虽然老师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灵魂的导师,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要靠自习,很少有学生在遇到疑惑时主动咨询老师,39.8%的学生认为课堂之外老师对自己学习的作用很小,13.9%的学生表示没有作用。只有9.3%的学生认为作用很大,36.1%的学生认为作用一般。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查阅资料自行解决的学生高达69.4%,选择咨询老师的只有5.6%。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没有系统科学的学习计划,学习看心情、临时抱佛脚的现象普遍存在。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较高,但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不足。
1.3 学习积极性
培养大学生学习观的关键在于调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调查中有66.7%的学生平时花在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书籍上面的时间最多,而只有22.2%的学生花在本专业类书籍(教材及参考书目、本专业杂志期刊、经典著作等)的时间最多。61.1%的学生认为自习对自己学习帮助最大,但是73.8%的学生选择课余时间上网。在被问到目前学习动力有哪些时,学生们更多的选择了以后学习深造以及未来找到好工作,分别有65.7%和63.9%。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更喜欢看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书籍,并不是自己本专业的书籍,对本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学习动力上,学生更倾向于实用,着眼于未来自身的发展深造,对知识的本身缺乏关注。
1.4 学习满意度
当谈到大学的收获,25.9%的同学认为在大学开阔了视野,找到了人生方向;19.4%的同学提高了综合素质,16.7%的同学认为认识了很多的朋友,交际能力提高;只有8.3%的同学认为是增长了知识,学习有进步。在教育管理的满意度调查中,65.7%的学生并不认为学校管的越少,自由时间越多,学生发展的越好,而是认为学校应该加强管理;另外83.3%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给每一个大学生足够的关怀。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并没有把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作为满足感的来源,更多的关注于其它方面的发展。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不够充分,达不到学生的期望。
2 人文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学习观的现状成因分析
2.1 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性不足
人文社科类专业文献研究居多而缺乏实践的特点,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并没有看到其用武之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觉得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随着当前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学生倾向于学习实用性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懈怠于学校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变得没有目标,缺乏积极性。
2.2 学校的管理体制僵化
学校目前的管理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管理上的一刀切与学生学习自主性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譬如在课程和教材选用上呆板、封闭、陈旧,强调的是整齐划一和共性培养;在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上,过分看重学生掌握知识的熟练度以及考试成绩指标等等。学生学习变成了单纯的应付考试,抑制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2.3 专业选择非自愿性
调查表明,学生填报志愿时有23.4%的同学考虑专业的中长远发展前景,有16.6%考虑就业因素,13.2%考虑学校的录取,5%考虑家长的期望和意愿,只有22.9%的同学主要是出于对个人兴趣爱好的考虑。人文社科类专业尤其如此,很大一部分学生所学专业并不是其第一志愿,而是服从学校专业调剂的结果,调查结果也表明将近七成的人文社科类大学生曾经有过转专业的念头。
2.4 师生互动不足
一方面高校老师通常面临科研压力,除了短暂的上课时间,课后基本没有时间与学生接触;另一方面学生找老师和老师找学生的主动性都不够,调查显示高达69.4%的学生遇到问题选择的是自己解决。另外学校在教育思想和目标的确立上,过多地强调了对知识的传授和掌握,重视考试成绩,缺乏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视;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依赖性很强。
3 培养大学生正确学习观的对策
3.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观与价值观对青年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要想深入、持久地开展学习活动,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深刻地认识到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大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学习既是个人生存、成长与进步的首要前提,也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要求,从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需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的知识获取。
3.2 重视大学生学习兴趣及创新能力培养
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人类科学发展史是由一群对专业知识充满热爱的人谱写的,热爱专业才能努力刻苦地学习专业的有关知识、技能,才能下决心克服一切困难,争取在专业领域里创造出业绩来。因此,大学教育应推进实践教学的多形式、多层次化,呼应各个专业、各个层面的学生对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同时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能动性、创造性。
3.3 构建通畅的师生交流渠道
在学校,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大部分学生认为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灵魂的导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时构建师生之间畅通的交流渠道,不仅对学生专业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不仅是让学生学会治学,更学会为人。
3.4 建立多维度的课程考核体系
目前学校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仍然是以考试为主,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生认为考试的方式没有反应出学生的真实能力,反而是增长了学生平时不努力,临时熬夜通宵复习也能考过的想法。因此学校和老师要在考试方式上求变,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核,寻找更有价值的方式,适当增加实践能力所占的比重。不仅是课程结束之前的考核,更要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进行考核,对课堂提问、课后小论文、做实验、知识点小结等给予适当分值。
3.5 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观念是在与学习环境的不断交流互动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学校要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和人文环境,营造舒适的物质环境,使图书馆、教室、自习室适合学生静心读书;教师带动学生参与学术研究,提高学术水平;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组织科技竞赛,开展读书活动;塑造名师,增强感染力和感召力,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丰富校园网络内容,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如网络知识竞赛,网络评选等;搭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平台,通过校园接待日、家长见面会、家长网络协调会等形式,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沟通学生信息,交流家庭教育经验。
参考文献
[1] 刘道玉.面向21世纪大学生的学习观[J].高等教育研究,1999(4).
[2] 姚梅林著.学习规律.武汉:溯北教育出版社,1999.3:33,40.
[3] 徐贵权.青年价值取向新探[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