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外交际礼仪差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动宾式离合词 “V(了)一 O” 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2.023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takes the 184 verb object clutch word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arries on the expansion and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V" (a) O format, and analyzes it from the angle of quantity and dimension.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V" (a) O in the dimension, the main representation of the number of small parts can also be expressed in terms of quantity; in terms of valu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semantic, "one" is often used in modern Chinese.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Keywords verb object type clutch word; “V(了)一 O”;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汉语词汇系统中有一类特殊的词―离合词。如:洗澡、发言、理发等。它们介于词和短语之间,不分开使用时是词,分开使用时是短语。其中动宾形式的离合词,如:见面、投票、革命等,是汉语离合词系统中重要的一类。据王素梅(1999)统计的《现代汉语词典》,有标记动宾型离合词共有3184个,占离合词总数97%左右,已受到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离合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离析成分为数词出现的偏误也是一个主要部分,但目前很少有学者对其进行针对性研究。偶有涉及到此部分的文章,也都是把数量词作为整体插入到动宾式离合词中,对于仅插入数词“一”的情况关注不多。
1 离合词的界定及研究范围
赵淑华、张宝林(1996)在《离合词的确定和离合词的性质》一文中详细提出了鉴别离合词的四条标准:含有黏着语素,搭配严格受限,非动宾式而用如动宾的动名组合,可以扩展又兼属名词或形容词。凡符合四条中任何一条,都应划入离合词范畴。
本文以此四条标准为原则,从《汉语水平考试HSK词汇(高等)大纲》中确定了185个离合词。其中“抓紧”为动补型离合词,应排除在外,故研究范围为184条动宾式离合词。
2 动宾式离合词中“V(了)一 O”的语义分析
表量形式的完整语义结构中包含“量维”和“量值”两部分。其中,“量维”指量性语义类型,如:次数、时间、空间等,“量维”指量的大小。这里主要将从“量维”与“量值”两个角度对“V(了)一O”所表达的语义进行分析,另外简要分析“了”的影响。
2.1 “V(了)一O”的量维语义
通过对大量语料考察,对可插入数词成分的动宾式离合词进行分析,可判定“V(了)一O”实质上表示“V(了)一量 O”的语义,即:
告(了)一状表示:告(了)一个状洗(了)一澡表示:洗(了)一次澡
而“V(了)一量 O”中的数量词组的量维系统主要有以下两种:
2.1.1 次数
在“V(了)一 O”这个结构中数词成分大多修饰限定动作行为的次数,即在量维方面为次数。如:
见一面:听此我立即表示愿意和闵惠芬见一面。表示见面次数,即“见一次面”。
游一泳:他每天都要去游一泳。表示动作次数,即“游一次泳”。
“V(了)一 O”一般都可被“V(了)一次 O”替换。同时,在表现形式上,量词也不局限于“次”,也可为“遍”、“回”“个”等。如:
洗一澡――洗一遍澡 见一面――见一回面 帮一忙――帮一个忙
2.1.2 物量
动宾式离合词中插入数词一后,除表示次数外,有些也可表示物量的量维。但在统计的语例中,这种情况并不多。如:
排一队:男生、女生各排一队,一共排两队。投一票:明天我们也去投一票。
这里的“投一票”既可以表示次数的量维,理解为“投一次票”,也可表示物量的量维,理解为“投一张票”。
故我们可得出结论,在量维语义的角度,“V(了)一 O”表示“V(了)一量 O”的含义,其中量词成分多表示次数义,个别可表示物量。
2.2 “V(了)一O”的量值语义
量值主要指量大小,在对“V(了)一 O”所表示语义考察中发现,有些语例我们很难判定明确量值。如:
我明天打算去告一状。
你总这样马虎,早晚得上一当。
在以上两个句子中,“告一状”、“上一当”在一定程度上可理解为并不明确表示动作行为的次数为“一次”、“两次”。这主要是因为量值具有虚义性,“量值虚义性反映了表量词语是否涉及具体数值以及涉及具体数值时是否严格表示该数值义的性质。”(夏军2012)“V(了)一 O”中数词虚指的情况正是量值虚义性的体现。
那么,“V(了)一 O”是如何表现这种虚义性的?动宾式离合词插入“一”的语义虚实情况是怎样的?
汉语的数词有实指和虚指两种功能。实指的数词表示的是其实在的数目,虚指的数词则不能拘泥于实在数字。王永忠、潘安(2002)认为数词的虚指是“数字所表达概念的所指范围是不确定的,没有精确的上下限,有时甚至与数量多少毫无关系。”
龙景科(2008)对真值数词和非真值数词进行了探讨,指出:“数词形式包括真值数词和非真值数词。真值数词是指表示形式的逻辑意义的数词。”“一”表示逻辑意义“一个”,为真值数词“一”。非真值数词指一些数词表示的是非逻辑语义,其表达的量,大于或小于逻辑量,即表达量不能按照形式所表示的逻辑量来计算。这些数词非逻辑量,我们统称为非真值量,表达非真值量的数词形式,称之为非真值数词。“一”表主观短量、泛化量、全量等语义,为非真值数词。
在动宾式离合词中插入数词“一”之后,我们可以对“一”进行不同的理解,即理解为真值数词“一”和非真值数词“一”。如:
熬一夜:工作量太大,我打算今天晚上再熬一夜。
值一班:他每隔两天就得值一班。
以上2条语例中,“一”为真值数词,表示具体的次数数量为“一”,插入到动宾式离合词中后,表示“V 一量 O”的Z义。而在以下2条例子中又是不同的情况:
打一针:生病了,他瞒着,实在挺不住了,偷偷去打一针。
干一杯:他向着我举杯:“来,咱们老知识青年干一杯!”
在这2个语例中,“打一针”、“干一杯”则更侧重于此行为,而非此行为的量,即数词“一”为非真值数词。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一”已被虚化,数字虚指使得数量信息不再重要,不表具体数值,只充当一个音节,没有具体语法意义,只使整个结构轻松随便,显示出口语语体色彩。
2.3 “了”的影响
“了”是最常用时态助词,黏着于动词后表示一定的时体意义。据考察,当动宾式离合词所表示语义与人的主观意愿相违背,不能进行轻松语气描述时,一般不能仅插入数词一进行离析。但是在一定情况下却可扩展为“V了一 O”格式。如:
出了一事:在马上要结束今天训练的时候,却出了一事。
发了一火:我的言语中透露着我的情绪,和他小小的发了一火。
经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插入“了”后造成的语义差异所造成的。“V 一O”与“V 了一O”在语义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时态上。动宾式离合词扩展成“V 一 O”格式后,多表示未然状态,也可表示正在进行的行为动作。如:
鞠一躬:我打算明天再去给他鞠一躬,道一歉。(未然)
敬一礼:王光正立刻再敬一礼道:“保证完成任务!”(正在进行)
同时, V 一O”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放在表示过去时态的语境中,后边常与“后”、“之后”连用。
打针:我昨天打一针后,现在觉得病好多了。
我昨天打了一针,现在觉得病好多了。
见面:两人见一面之后,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两人见了一面,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刘勋宁(1988)把“了”看成实现体的标志,表示“动作或者性状成为事实”。“V 了一 O”常表示动作的已然状态,如:打了一架:昨天和舍友打了一架。
所以,插入“了”之后,表示动作的完成实现。当事件发生以后,主体对事件的描述可发生语气上的转变。如:受了一伤:上礼拜受了一伤,但是现在已经好了。
此外,还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
懂了一事:经过这件事之后,他又懂了一事。
回了一信:他给我回了一信,讲了他写这两句诗的缘由和过程。
这些动宾式离合词都不能扩展为“V 一 O”格式,但是插入“了”后在一定程度上可被勉强接受,经推测也许是因受汉语韵律的影响。因为双音节机制是现代汉语重要韵律机制,四字格更满足汉语韵律要求,“V 了一O”为四字格,更符合人们说话的四字习惯,所以动宾式离合词离析为“V 了一O”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条件会变得更为宽泛,当想描述过去发生的行为事件,此行为事件被次数限定时,在口语中也经常不说其中量词成分,以表达一种轻松随意口语色彩。如:
我昨天去洗了一(次)澡。
临走时,他一时手痒,作了一(次)案。
所以,在“V 了一量 O”中,其中的量词会因为在韵律上的原因,而在口语表达中省去不说。
3 对外汉语中“V(了)一 O”离合词的教学
赵淑华、张宝林(1996)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确定了245 个离合词,可见离合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了很大一部分,且一直是教学难点。但在日常交际中,学习者很难正确理解并使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动宾式离合词插入数词“一”的教学?根据自己海外教学经验本文给出一些建议。
对教材进行完善与补充,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在讲解生词时,遇到离合词教师应明确指出,并对离合词的用法及规则进行说明。同时,教材也应将离合词进行合理标注,而不是给予忽略或标注为动词。从而让学生们明显关注到有一类这样的词及与其他词汇的区别。生活中人们使用频率较高的都应加入到教学中进行讲解,并鼓励学生大胆(下转第48页)(上接第46页)使用。
一、招呼语的差异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去上班呀?”“吃了吗?”“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这种问候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
西方人最常用的问候语大多有两类:第一,谈天气。如英国人见面说:“今天天气不错呵!”这是因为英国终年西风带的影响,大西洋吹来的潮温气流使得天气无常,就连天气预报也没准,因此人们最关系天气。第二,谈近况。但只局限于泛泛而谈,不涉及隐私,可以说:“最近好吗?”初次见面总要说:“认识你很高兴”之类的客套话。
二、称谓的差异
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
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在英国,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
西方在称谓上似乎“不拘礼节”,习惯于对等式的称呼。如家庭成员之间,不分“上下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认为你不懂礼貌,分不清上下长幼尊卑了。
对于家庭成员以外的称呼,中国人往往尊称对方为“李老师”、“陈师傅”,有时在姓后面加上此人当时所担任的职务,如“黄局长”、“王经理”等。但英美人除了几个传统习用的称呼――博士、医生、法官、教授等之外,对“李老师”、“陈师傅”一类的称呼是不能容忍的。也很少听他们称呼别人为“黄局长”“王经理”等。因为这一类称呼还没有变为像“博士、医生、法官、教授”等一样成为传统习用的称呼。
三、告别语的差异
在国际交往之中,人们普遍对交往对象的个人形象备加关注,并且都十分重视遵照规范的、得体的方式塑造、维护自己的个人形象。个人形象在国际交往中之所以深受人们的重视。
在涉外交往中,每个人都必须时时刻刻注意维护自身形象,特别是要注意维护自己在正式场合留给初次见面的外国友人的第一印象。
个人形象在构成上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它们亦称个人形象六要素。
第
一、是仪容。仪容,是指一个人个人形体的基本外观。
第
二、是表情。表情,通常主要是一个人的面部表情。
第
三、是举止。举止,指的是人们的肢体动作。
第
四、是服饰。服饰,是对人们穿着的服装和佩戴的首饰的统称。
第
五、是谈吐。谈吐,即一个人的言谈话语。
第
六、是待人接物。所谓待人接物,具体是指与他人相处时的表现,亦即为人处世的态度。
二、不卑不亢
不卑不亢,是涉外礼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的主要要求是:每一个人在参与国际交往时,都必须意识到自己在外国人的眼里,是代表着自己的国家,代表着自己的民族,代表着自己的所在单位的。因此,其言行应当从容得体,堂堂正正。在外国人面前既不应该表现得畏惧自卑,低三下四,也不应该表现得自大狂傲,放肆嚣张。
同志曾经要求我国的涉外人员“具备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严格的组织纪律,在任何复杂艰险的情况下,对祖国赤胆忠心,为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甚至不惜牺牲个人一切”。******同志则指出:涉外人员必须“能在变化多端的形势中判明方向,在错综复杂的斗争中站稳立场,再大的风流中也能顶住,在各种环境中都严守纪律,在任何情况下都忠于祖国,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体现中国人民的气概”。他们的这些具体要求,应当成为我国一切涉外人员的行为准则。
三、
第
一、应当如何对待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
第
二、在国际交往中,到底应当遵守何种礼仪为好?
首先,对于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是应当予以承认的。
再者,在涉外交往中,对于类似的差异性,尤其是我国与交往对象所在国之间的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重要的是要了解,而不是要评判是非,鉴定优劣。
在国际交往中,究竟遵守哪一种礼仪为好呢?一般而论,目前大体有三种主要的可行方法。
其一,是“以我为主”。所谓“以我为主”即在涉外交往中,依旧基本上采用本国礼仪。
其二,是“兼及他方”。所谓“兼及他方”,即中涉外交往中基本下采用本国礼仪的同时,适当地采用一些交往对象所在国现行的礼仪。
其三,则是""。所谓“”是指在涉外交往中为了减少麻烦,避免误会,最为可行的做法,是既对交往对象所在国的礼仪与习俗有所了解并予以尊重,更要对于国际上所通行的礼仪惯例认真地加以遵守。
四、入乡随俗
“入乡随俗”,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含意主要是: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首先就必须尊重对方所独有的风俗习惯。之所以必须认真遵守"入乡随俗"原则,主要是出于以下两面的原因。
原因之一,是国为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具体进程中,形成各自的宗教、语言、文化、风俗和习惯,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十里不同风,百里不俗”的局面,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是世间任何人都难以强求统一的。
原因之二,是因为在涉外交往中注意尊重外国友人所特有的习俗,容易增进中外双方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有助于更好地、恰如其分地向外国友人表达我方的亲善友好之意。
五、信守约定
作为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信守约定”的原则,是指在一切正式的国际交往之中,都必须认真而严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诺。说话务必要算数,许诺一定要兑现,约会必须要如约而至。在一切有关时间方面的正式约定之中,尤其需要恪守不怠。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信守约定”,对一般人而言,尤须在下列三个方面身体力行,严格地要求自己。第一,在人际交往中,许诺必须谨慎。第二,对于自己已经作出的约定,务必要认真地加以遵守。第三,万一由于难以抗拒的因素,致使自己单方面失约,或是有约难行,需要尽早向有关各方进行通报,如实地解释,并且还要郑重其事向对方致以歉意,并且主动地负担按照规定和惯例因此而给对方所造成的某些物质方面的损失。
六、热情有度
“热情有度”,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含意是要示人们在参与国际交往,直接同外国人打交道时,不仅待人要热情而友好。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待人热情友好的具体分寸。否则就会事与愿违,过犹不及。
中国人在涉外交往中要遵守好“热情有度”这一基本原则,关键是要掌握好下列四个方面的具体的“度”。
第一,要作到“关心有度”。
第二,要作到“批评有度”。
第三,要作到“距离有度”。
在涉外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距离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它们各自适用不同的情况。
其一,是私人距离,其距离小于0.5米之内。它仅适用于家人、恋人与至交。因此有人称其为“亲密距离”。
其二,是社交距离,其距离为大于0.5米,小于1.5米。它适合于一般性的交际应酬,故亦称"常规距离"。
其三,是礼仪距离。其距离为大于1.5米,小于3米。它适用于会议、演讲、庆典、仪式以及接见,意在向交往对象表示敬意,所以又称"敬人距离"。
其四,是公共距离。其距离在3米开外,适用于在公共场同陌生人相处。它也被叫作"有距离的距离"。
第四,要作到“举止有度”。要在涉外交往中真正作到“举止有度”,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不要随便采用某些意在显示热情的动作。
二是不要采用不文明、不礼貌的动作。
七、不必过谦
不必过谦的原则的基本含意是:在国际交往中涉及自我评价时,虽然不应该自吹自擂,自我标榜,一味地抬高自己,但是也绝对没有必要妄自菲薄,自我贬低,自轻自贱,过度地对外国人进行谦虚、客套。
八、不宜先为
所谓“不宜先为”原则,也被有些人称作“不为先”的原则。它的基本要求是,在涉外交往中,面对自己一时难以应付、举棋不定,或者不知道到底怎样作才好的情况时,如果有可能,最明智的做法,是尽量不要急于采取行动,尤其是不宜急于抢先,冒昧行事。也就是讲,若有可能的话,面对这种情况时,不妨先是按兵不动,然后再静观一下周围之人的所作所为,并与之采取一致的行动。
“不宜先为”原则具有双重的含意。一方面,它要求人们在难以确定如何行动才好时,应当尽可能地避免采取任何行动,免得出丑露怯。另外一方面,它又要求人们在不知道到底怎么作才好,而又必须采取行动时,最好先是观察一些其他人的正确作法,然后加以模仿,或是同当时的绝大多数在场者在行动上保持一致。
九、尊重隐私
中国人在涉外交往中,务必要严格遵守“尊重隐私”这一涉外礼仪的主要原则。一般而论,在国际交往中,下列八个方面的私人问题,均被海外人士视为个人隐私问题。
其一,是收入支出。
其二,是年龄大小。
其三,是恋爱婚姻。
其四,是身体健康。
其五,是家庭住址。
其六,是个经历。
其七,是信仰政见。
其八,是所忙何事。
要尊重外国友人的个人隐私权,首先就必须自觉地避免在对方交谈时,主动涉及这八个方面的问题。为了便于记忆,它们亦可简称为“个人隐私八不问”。
十.女士优先
所谓“女士优先”,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一条重要的礼仪原则,它主要适用于成年的异性进行社交活动之时。“女士优先”的含意是:在一切社交场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自觉地以自己实际行动,去尊重妇女,照顾妇女,体谅妇女,关心妇女,保护妇女,并且还要想方设法,尽心竭力地去为妇女排忧解难。倘若因为男士的不慎,而使妇女陷于尴尬、困难的处境,便意味着男士的失职。
“女士优先”原则还要求,在尊重、照顾、体谅、关心、保护妇女方面,男士们对所有的妇女都一视同仁。
十
一、爱护环境
作为涉外礼仪的主要原则之一,“爱护环境”的主要含意是:在日常生活里,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对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地加以爱惜和保护。
在涉外交往中,之所以要特别地讨论“爱护环境”的问题,除了因为它是作为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的社会公德之外,还在于,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它已经成为舆论备加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在国际交往中与此有涉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有两点。
第一,要明白,光有“爱护环境”的意识还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实际行动。
第二,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在“爱护环境”的具体问题上要好自为之,严于自律。具体而言,中国人在涉外交往别需要在“爱护环境”方面备加注意的细节问题,又可分为下列八个方面。
其一,不可毁损自然环境。
其二,不可虐待动物。
其三,不可损坏公物。
其四,不可乱堆乱挂私人物品。
其五,不可乱扔乱丢废弃物品。
其六,不可随地吐痰。
其七,不可到处随意吸烟。
其八,不可任意制造噪声。
十
二、以右为尊
关键词:秘书;中西文化;交际用语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19-01
1.涉外秘书交际用语在中西文化差异中的体现及重要性
语言可以用来表达文化,更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各不相同的文化造就了语言特点上的差异,因此就形成了中西方迥然有别的思维模式和语言特征:中国式的直觉感性思维及其悟性语言,西方式的逻辑分析思维及其智性语言。
从涉外秘书工作中协调人际关系,进行人际交流的核心出发,交际用语就成为人际传播的重要媒介,在中西文化的差异下,秘书怎样使用交际用语是秘书综合能力的体现之一,根据场合情境选择话题以及用词的准确度都会对涉外交流活动中外方人员的满意度造成影响。
2.秘书在中西文化差异下正确使用交际用语
2.1礼貌问候、尊重隐私。在汉语文化中,我们一般用上级的职位名称来称呼上级领导,如"李局长、王科长、赵组长"等,在对比较熟悉的人称呼时,我们往往会在开头加上"老、小"等来称呼,如"小张、老王、小李"等。不同的职位,不同的熟悉度之间需要用不同的称谓。在西方文化中,称呼问题要相对简单一些,人们一般用Mr.,Mrs.,Miss,Mr.加上姓来称呼,如Mr.Smith,MissWhite,Mrs.Brown等等。
在中国文化中,我们习惯在打招呼的时候问"最近去哪儿了?","吃饭了吗?"等包含个人隐私的问题,这些以询问作为寒暄语的方式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普遍和可以理解的情况,人们在询问的时候,并没有真正想打听个人隐私的意图,只是一种关怀式的问候方式。在西方注重隐私的文化氛围中,如果我们不注意场合,套用中国式的问候语,就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2.2适時告别、挽留有度。在日常的交往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意愿再礼貌告辞是一项基本礼仪。离开前总会用一定的告别语,来表明自己要离开。中国人分手时通常说:"再见。"相当于英语中的"Good-bye"、"Bye-bye"。但是在说"Good-bye"、"Bye-Bye"或"再见"之前,还要说些客套话,中西方由于社会文化习俗不尽相同,告别用语也各具特色。在中国文化中,在表示告辞的时候,通常是把对方放在首位考虑。例如,IthinkIbetterleavenow,youmustbetired.(我想我最好走了,您一定累了。),IguessIshouldleave,youhavetogetupearlytomorrow.(我想我应该告辞了,您明天还要早起。)。这样的告别方式本意上是要说明自己不想打扰到对方,以一种相对被动的姿态离开,但在西方文化中,这样的情况有时会被看做先入为主的思想。
上面讨论了自己在告辞时语言使用的情况,然而在回应对方的告辞时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汉语文化中,在客人表示离开的意愿时,我们经常会热情地挽留对方,这不仅是热情好客的表现,也是一种礼貌的表示。但在西方文化中,过度的挽留会使对方感到一种强迫的意愿。在对方表示离开意愿的时候,只需要用一两句礼貌温和的挽留语并表达一下期望便够了。
2.3直白应答、大方亲切。赞扬和恭维常常放在一起讨论,赞扬是指对别人用美好的辞藻表达一种敬佩之情,而恭维则更商业化一些,恭维不一定是真心的赞扬,有时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期望和目标,不管二者在主观意愿上有什么不同,其在运用时的技巧是通用的,特别是在中西文化的差异下,怎样正确使用称赞语关乎语言交际的成败。称赞语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语言褒贬的使用。积极的语言氛围是称赞语的基本构架,出现在称赞语中的几乎都是正面评价语言。例如,虽然中国和西方恭维语的主要功能都是保持双方和谐一致的关系,但西方恭维语倾向于表达平等、一致的关系,而汉语则侧重于表示尊敬、关心对方。由于汉语文化中谦逊含蓄的特点,在面对赞扬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否定自己,以免流露出过分的张扬,例如"哪里哪里","我的能力还差得远呢"等之类的话语都是对赞扬表示谦虚的意思,如果把这类谦虚的回答运用在与西方人的交往中,就会出现歧义。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感谢方面的用语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只有一些细小的区别。在中国文化中,家庭关系是密切相连的,在关系密切的亲人之间几乎不用致谢。但是在西方文化中,无论是家庭成员之间,同事朋友之间,互不相识的人之间,只要你对对方提供了帮助,对方都要向你表示感谢。所以,在英语文化中,"Thankyou"是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
3.结束语
事实上,在国际图书贸易过程中,外国公司制订的合同条款中都含有“被授权方不得自行改动图书的内容,如要改动,必须得到授权方的书面同意”等相关条文,而翻译图书出版物时总会因为两国人民的文化观念不同,也就是所谓的伦理观念不同,而出现对内容评价的分歧状况。出版相关伦理差异较大的图书面临的两难主要是,不修改则不符合我国出版规定,修改了又会像《亲历历史》那样遇到无法执行翻译合同的情况。
那么,如何解决出版贸易中的伦理观念差异,以期在版权的引进或输出中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麻烦,从而使两国图书贸易变得更加顺利呢?本文将从中外伦理差异的主要表现入手,讨论一些对应措施。
一、常见中外伦理的差异
伦理,通俗地说,就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因人因地而异。中外伦理的差异存在于方方面面,这里仅仅讨论图书出版内容中常见,且可能在图书版权贸易中会遇到冲突的一些伦理差异。
1. 中外长幼的伦理差异
长幼的伦理差异一是表现在长幼称呼方面,比如在中外家庭故事类图书中,经常会出现称呼的不相容现象,这会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困惑或者增加一定的难度。在中国的此类图书中,强调长幼有序,对不同的有血缘关系的人有不同的称呼。长辈对晚辈可以直呼姓名,晚辈对长辈必须予以尊称,比如叔伯仲之间的区别。而在西方国家的图书中,这方面表现得比较随意,没有繁杂的称谓,在家庭中可以彼此称呼对方的姓名或者昵称。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叫Uncle(叔叔),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叫Aunt(阿姨)。
二是表现在长幼责任方面,如在中国家庭中,沿袭着“子不孝,父之过”的古训。父母在孩子年幼时,负担其生活、教育等费用,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具有重要意义。待孩子成家后,其孩子有责任孝敬自己的父母,使父母老有所依。而在西方国家,多是以夫妻为主的家庭模式,在家庭中的未成年孩子有其独立自主的选择权利,在合法范围内可以坚持自己认为最好的选择。孩子成年之后,会脱离这个家庭,父母有权不再对他进行一些物质上的帮助。基于西方国家的养老制度和风俗习惯,老人是不需要子女为其养老送终的,因为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能够满足老人基本的生活需求。
2. 中外饮食的伦理差异
饮食伦理差异是中外文化伦理差异的主要方面。中国人吃饭多使用圆桌和筷子,主食是米饭和面食。西方国家多使用方桌和刀叉,以肉食和奶类为主食。显然,不同的文化,饮食忌宜也有所不同。比如,很多民族只用清真食品;大部分西方人拒绝食用动物的血、内脏、头部、爪子,以及臭豆腐、蛇、皮蛋、昆虫等具有特殊气味的或者具有复杂骨骼结构的食物,也不食用一些与人类友好的动物,比如狗、猫、驴等。
3. 中外服饰的伦理差异
每一个国家都会有代表自己文化的特殊服饰,随着全球贸易的日渐频繁,各国的服饰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但是,各国依然表现着自己独特的衣着特色和服饰理念,当然也有服装标志禁忌和颜色禁忌。比如在中国,服饰的主要特点是衣服适体,但不完全合体,不,不张扬,流畅婉转地体现人体的曲线美。在穿着搭配上表现出了一种协调、渐进和含蓄之美。而在西方国家,在量体裁衣时,尽量凸显胸部、纤细腰部,通过裤子或者裙子的长度和宽度来调节下肢。穿着中凸显自己的鲜明个性和传统文化,这一点在服饰的色彩搭配、造型设计、面料的选择等都有所体现。比如法国人喜爱丁香色和蔷薇色,也特别喜欢圣洁的白色和含蓄的天蓝;西班牙人推崇高雅的玫瑰红和灰色调;在英国人看来,黑色被认为是神秘而高贵的色彩。普遍来说,欧洲人多忌黑色,认为黑色是丧礼之色。
除上述伦理差异外,常见的还有中外交际隐私的伦理差异、宗教观念差异、教育伦理的差异、人格伦理的差异、恋爱婚姻的伦理差异、价值观念的伦理差异、消费观念的伦理差异、社会观念的伦理差异等,在本文中不一一展开叙述。
二、中外伦理差异在中外版权贸易中的应对措施
中外伦理的差异表现在图书内容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图书版权贸易工作给予高度的关注。只要有一丝的伦理差异存在,在图书的引进和输出的工作中,我们就要有足够的认识,并做好相应的处理准备。
这里,按图书作品分类,谈谈中外伦理差异的应对措施。
1.文学作品中的伦理差异应对
在引进和输出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尤其是家庭伦理作品,面对长幼伦理称呼差异,这就要求中国图书在输出的时候,做好相应称呼的解释,以避免外国人对复杂的称谓产生困惑而增加阅读难度。同时,在国外图书引进的过程中,也应当根据中国的长幼伦理称呼要求做出科学的翻译,以提高阅读的精确度。
各国长幼责任伦理因国情不同而有所差异,这就会使许多西方人难以理解中国的“老有所依”“买房养老”等观念。同时,中国人也难以理解西方人对自己父母“不管不顾”的社会现象。在图书版贸过程中,对于这类养老问题的书籍,就应当正确对待,要避免这类外国书籍引进我国后对青年人可能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样,相关图书输出时,也要注意外国读者的观念差异。
涉及交际隐私伦理差异时,应当想到交往礼仪上的隐私理念的差异往往会导致不同国家的人在交往过程中的尴尬。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交礼仪图书或者文学类图书引进的过程中,对相关问题做一些注释,不仅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书籍内容和情节发展,而且能够使读者理解其他国家对这类问题的重视,这样,在与外国人的交往过程中能减少误会的产生。
另外,中西方爱情观的差异性也会造成西方人完全没有办法理解中国人在爱情方面的谨慎,而中国人可能没法理解西方人对爱情的执念和疯狂。当然,现实中这种差异也在不断缩小,也就说,中国的爱情观可能正在影响着一些西方人,而西方人的爱情观也在一些年轻人身上表现得比较明显。在输出或者引进一些包含此类内容的图书时,我们应该考虑到中外对爱情文化差异的可接受程度,以期控制在双方读者可接受的范围内,尽情展现各国的爱情文化。
2. 美食类图书中的伦理差异应对
在引进或输出饮食类图书时,我们就应该慎重对待各国人民对食物的要求。向国外输出饮食文化图书时,应重点注意是否含有饮食禁忌,或者不符合国外饮食卫生或饮食习惯的内容。还要注意,在输出的饮食文化相关图书里,尽量不要出现外国人拒绝食用或者提倡保护的动物肉类相关内容。
3. 社科类图书中的伦理差异应对
社科类图书牵涉到的伦理差异最大,既涉及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也涉及社会观念,更涉及宗教,因此引进和输出该类图书时,尤其要注意。有些内容需要中外交流,以达到国民间的相互了解;有些内容需要我们研究,但不适合大众传播;有些内容根本不适合我国国情,坚决不能引进。当然,相关图书输出时,也要注意国外的接受意愿,有针对性推荐,不要把我们认为是非常好的政治书籍积极向外方推荐,以免引起尴尬。
4. 教育类图书中的伦理差异应对
中外对孩子教育文化的巨大差异,是孩子在人格成长过程中父母和家庭的作用问题。显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人生成长。在各国教育各有利弊的情况下,引进和输出这类图书,都要尊重他国的文化,在吸收他人先进的教育方法的同时,又坚持自己的教育传统,全盘肯定或者全部否定都是不妥当的。
具体来说,西方先进的课本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先进的教学心理等,都是我们要努力学习和研究的。反之,我们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及先进的科学知识,也是向国外推荐的对象。在这方面,不完全照抄,不完全否定,走中西结合的道路是比较明智的。这就需要在图书引进或者输出的时候,尊重各国人民对教育理念的选择,毕竟中外教育理念都有自己的合理性。
以上列举的只是目前图书版权贸易出现频率较高的种类。在图书的实际引进与输出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图书,如动漫幽默类、地理地图类、心理健康类、法律类、经济类、管理类、科技类等图书,其内容都会多多少少涉及中外伦理差异。因此,在中外图书版权贸易过程中,都应当引起重视。要研究图书内容可能存在的伦理差异,找到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一定措施,以确保图书版权贸易能够正常进行。
笔者认为比较可行的,是按版权贸易的三个阶段,分别进行如下处理:
在版权交易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充分了解相关图书的具体内容,必要时可先经相关部门审查。
在版权交易中,版权人员要守土有责,为国家站好岗,在增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同时,拒绝引进文化垃圾。这就要在订立合同时,事先对相关内容提出处理意见,以便在版权合同上明确相关内容处理的权力,也就是内容修改要事先获得授权方的书面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