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运筹学的原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6月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发生抽血晕针的人员152例。其中有男性有105例,女性有47例,年龄21~62岁。27例在抽血前已经出现晕针征兆,92例是在抽血过程中出现晕针,33例是在拔针后出现晕针。
1.2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法对152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心理状态等。并根据分析出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1.3统计学意义
应用 SPSS 16.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2.1体检者抽血晕针的原因
体检者抽血晕针的主要原因为心理原因,然后是身体原因,数据对比,结果(P
2.2体检者的年龄比较
由表2得知,年龄在21~30岁的体检者晕针的发生率最高,且50岁以下的体检者中,男性晕针的发生率高于女性。
3.讨论
3.1晕针原因分析
从实验结果中可以了解到心理原因晕针的主要原因,且晕针人数多为20~30岁首次接受体检的人员。大多数初次体检抽血的患者因为缺乏体验,更容易产生恐惧、紧张等心理情绪。有研究显示,当体检者出现恐惧、紧张等心理并在疼痛的刺激下,会一起呢迷走神经及交感神经的功能紊乱,导致大脑暂时供血不足,出现晕针的现象[1]。
年龄是体检者晕针的又一主要原因。从实验结果中可以了解到,年龄越大的体检者越不容易出现晕针。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年轻的体检者往往不注重夜间休息。大多数年轻的体检者在晚饭时间一般为下午六点左右,但睡眠时间却在凌晨左右。第二天起床较晚,导致抽血的时间也比较晚,很容易导致低血糖,出现晕针的现象。
此外,空腹时间过长、室内空气不流通、环境嘈杂也会在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身体或心理的变化,导致抽血晕针的情况发生。
3.2护理措施
(1)做好准备工作。抽血晕针属于突发性情况。护理人员要在抽血室内或附近相应的急救物品、药品、氧气及相关的工具。当出现体检人员晕针的先兆,应暂停给患者抽血,而应该引导体检者来到较为舒适的环境,缓解情绪及身体不适,待情况好转后在继续抽血。当体检者已经出现晕针,护理人员应立即给予抢救措施。让患者平卧,并给予温热的葡萄糖水,若情况有所加重者,应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并立即通知内科医生进行抢救[2]。
(2)咨询病史。在抽血前,护理人员要主动的询问体检者的既往病史,如是否出现过晕针的情况,是否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的疾病,女性体检者要询问是否处于经期。根据体检者的回答给予相应的护理。如对待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消除抽血对其造成的紧张感,让体检者平卧,四肢放松,逐步缓解心理压力。
(3)重视心理辅导。在抽血前,护理人员应对体检者做好必要的心理辅导,消除体检者紧张的情绪。尤其是对于初次体检抽血的人员,和已经表现出晕针征兆的人员。体检者在体检过程中出现晕针,护理人员应快速完成抽血,切近来回退针。
(4)提升护理人员的抽血技术。专业、流畅的抽血过可以缓解体检者的心理压力。有调查显示,92%的体检者希望为自己抽血的是一位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护理人员[3]。护理人员在抽血时,应尽量选择明显、粗直的血管,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流畅的完成整个抽血流程。在抽血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动作轻柔,用温柔的语气与体检者交谈,安慰体检者,消除或降低体检者的紧张、恐惧的心理。
关键词:运筹学;公选课;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217-02
一、引言
运筹学是研究如何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资源,以寻求尽可能好的决策方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目的是为管理者作出优化决策和行动提供科学依据。
运筹学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英国,战后在美国迅速发展,其应用领域由最初的军事作战已经扩展到生产管理、经济规划、交通运输和工程设计等方面。在20世纪50年代钱学森和许国志等学者将运筹学引入中国,从此在我国开始了运筹学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1,2]。
目前,许多高校都开设了运筹学课程,但大都集中在管理类和数学类等专业,其他专业还没有将运筹学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中。开设运筹学公选课,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推广运筹学的优秀思想与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管理决策能力。此外,很多专业的学生都在不同程度地应用运筹学有关知识和方法,需要对这些学生进行运筹学方面的素质训练。
二、运筹学公选课的课程体系设计
作为公选课的运筹学课程,选课学生的面非常广,涵盖多种专业(例如我校2015年春学期选修运筹学的学生专业有德语、传播学、传媒管理、印刷包装、制冷与低温工程、环境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学生专业背景各不相同。此外,作为专业课的运筹学课程,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例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论统计等,并且至少掌握一种计算机编程语言。而根据历年选修运筹学公选课学生的情况来看,一方面学生大都不具备这些知识储备,基础比较薄弱,另一方面学生更侧重于如何应用运筹学求解问题。如何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既能保证运筹学知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又能让学生理解和领悟利用运筹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在运筹学公选课教学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3,4]。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运筹学专业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划论、图论与网络优化、排队论、决策论、库存论和对策论。此外,运筹学还包括模拟/仿真理论、可靠性理论、多目标规划、随机规划和最优控制理论等。考虑到选修课学生的特点和要求,运筹学公选课主要讲授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图论与网络优化、决策论和对策论等内容。其他部分的内容相对较难,且自成体系,已经超出了运筹学公选课学生的正常学习范围,故暂不列入教学计划中。在讲解已选定的这些内容时,力求深入浅出,尽量采用通俗的语言说明运筹学的基本原理,注重强调运筹学的基本思想、分析方法与实际应用,而不追求严格的数学理论证明。例如,运筹学的学习都是从线性规划开始。虽然线性规划是运筹学中最基本的内容,但是相关理论较多,求解方法较难掌握。在讲解线性规划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选择图解法作为突破口。图解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几何解法,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约束条件所确定的可行域,然后画出目标函数所代表的一簇直线(称为目标函数等值线),最后沿优化方向平移目标函数等值线,确定最优解(如果存在的话)。从上述解题步骤可以看出,图解法便于公选课学生的掌握。此外,还可以利用图解法总结求解线性规划的主要规律。例如,解有四种情况:唯一最优解、无穷多个最优解、无界解(也称为有可行解但无最优解)和无可行解。通过画图的方法,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线性规划的一种解法,并在解题过程中自然理解求解线性规划的重要结论,从而避免繁琐的理论推导和深奥的数学论证,轻松掌握相关结论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运筹学的兴趣。
(二)案例教学
相对运筹学专业课而言,运筹学公选课更加强调其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具有明确的应用性导向。案例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有效方法。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各抒己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从经典案例中引出运筹学的基本概念,介绍理论性结论,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能够有更直观和透彻的理解。例如,在讲解对策论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采用“田忌与齐王赛马”的案例。战国时期的孙膑帮助齐王赢得赛马胜利的故事是一个脍炙人口的范例,学生能够从其切身感受中体会到运筹学的魅力所在。在这个案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自然理解对策的三要素,即局中人、策略和赢得函数,从而避免单一讲授教学效果不佳的缺点。除此之外,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利用运筹学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应用什么理论与方法,需要什么数据,如何分析计算结果,并能够提出针对性的对策,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但是对于公选课的学生而言,一方面由于理论基础比较薄弱而可能思路呆板,另一方面也可能出现漫无目的和不着边际的讨论,教师在运筹学案例教学中要做好组织者和协调者的工作[5,6]。首先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精心选择或者编写案例,保证案例和要探讨的问题相贴切,和教学目标相符合。然后在课堂的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把控制好案例讨论的节奏,引导学生讨论问题而不陷入讨论僵局或者偏离目标,推动讨论走向深入[5,6]。最后对整个案例讨论情况做出评价,进行总结。
(三)运筹学软件的使用
运筹学是采用定量分析方法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学科。而运筹学公选课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面对算法步骤中的各种符号和公式,会产生畏惧心理,学习效果不佳。同时运筹学问题的手工求解计算量大而且繁琐,计算方法不便于掌握。开设运筹学公选课,是为了将运筹学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计算工作可以由运筹学软件完成。当前,常用的运筹学软件有Excel、Lingo和Matlab等。熟练掌握一种运筹学软件并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是对公选课学生的一项基本要求。对学生而言,采用运筹学软件教学强调软件的使用,不追求复杂的理论推导,可以克服学生恐惧数学计算的心理[7]。通过运筹学软件教学,学生能自然感悟到学习运筹学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也切实体会到运筹学求解实际问题的巨大优势,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运筹学的兴趣,提高应用能力。对教师而言,采用运筹学软件教学,可以简化一些复杂的数学理论证明,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更多地用于对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效率。
(四)演示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理解运筹学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具有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实验教学是运筹学公选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运筹学软件进行演示实验是一种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演示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对运筹学的学习兴趣,体现利用运筹学求解问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演示实验之前可以复习有关的运筹学基本知识,力争让学生明白相关原理后再进行实验,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验,实验检验理论的目标,通过实验让学生能熟练掌握利用运筹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演示实验过程中,适当地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地思考。演示实验结束后,指导学生对进行数据处理,并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结论
运筹学公选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掌握运筹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用运筹学软件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经过教学实践,学生学习运筹学的兴趣有了显著提高,学习效率有了明显改善。在选修完运筹学公选课后,学生对运筹学的学习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例如,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电子商务大赛和企业模拟经营大赛等活动。这些比赛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借助运筹学中现有的模型和方法加以解决。通过这些科技活动,学生能够真切体会到运筹学的实用性,又能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如何进一步推广和普及运筹学的思想和方法,促进运筹学公选课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继续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运筹学》教材编写组.运筹学(第四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马良,王波.基础运筹学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张慧洁.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经典与多元[J].复旦教育论坛,2006,4(4):29-33.
[4]眭依凡,汪征.论通识教育的文化价值[J].现代教育管理,2014,(11):1-5,10.
[5]余勇,孔刚.MBA《管理运筹学》案例教学方法探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4):97-99.
关键词:经济管理专业;运筹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0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229-02
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结合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黑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对校精品课运筹学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课程简介
运筹学是应用分析、建模、量化的方法,对经济管理系统中的人、财、物等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以实现效用的最大化。运筹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已经在国际范围内引起了广泛重视,它的理论和方法在科学管理、社会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将运筹学课程列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黑龙江科技学院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设运筹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将该课程建设成校精品课。
二、运筹学师资队伍建设
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以我校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通过引进人才不断扩大课程梯队规模,使梯队成员由5人增至10人。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均得到了优化。梯队中有教授3名、副教授3名、讲师4名,博士3名、在读博士3名、硕士4名。为了加快梯队中青年教师的成长,高职称教师积极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质量。通过集体备课、听课、青年教师助课等形式提高整个梯队的教学水平,起到了“传、帮、带”的良好作用。此外,创造条件,为青年教师提供进修、培训、参加教学改革和学术交流的机会,为课程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阶段,要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所以教学为主的全日制高等学校,黑龙江科技学院提出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而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尤为重要,因为“三表”学生占该类专业总人数的一半以上。本着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我校对专业基础课程运筹学的教学进行了改革。
(一)构建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教学体系
传统经管类运筹学的教学偏重于理论,而忽视了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2]。在改革过程中,构建了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该体系将运筹学基础理论的讲授与案例、实验、课外实践和综合实践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二)改革教学和考核方式
在运筹学的传统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的能力,因此花费很多时间在定理的推导和证明上。但是对于“三表”学生,如果仍然采用该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不利于课程教学的开展,教学效果也不理想。为此,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1.情境式教学
教授基本理论时采用情景式教学。即为相关理论问题设置实际的经济背景。课程梯队编写例题作为相关理论知识的经济背景,并将相关章节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在教授过程中将该经济背景以一贯之,使学生能够轻松掌握貌似抽象复杂的知识,并且印象深刻。
2.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了CAI课件,根据解题思路和步骤设计动画,使学生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了解所学知识。并且强调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对于一些复杂的公式推导和方法讲解,仍然采用板书,以便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思路;对于一些案例、材料和计算则采用课件展示给学生,既生动又节省了时间。该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运筹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3.全过程考核
将传统的单一闭卷考试方式改为作业、实验考核、实验报告及笔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全面考查学生对所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将一次期末考试决定成绩的方式改革为分阶段考核的方式,通过这些改革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觉复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改正了期末突击复习的不良习惯。
(三)编写适用的教材
在吸收众家之长的基础上,根据我校学生的层次和实际需要,结合多年运筹学教学所积累的经验,主编了一本适合我校学生的运筹学教材。运筹学需要以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等高等数学知识作基础,该教材始终把数学的应用保持在中等水平,对知识的论述强调经济上的逻辑关系和经济内涵,避免为追求所谓的严密而对一些运筹学理论和方法进行复杂的纯数学的论证,对我校“三表”学生学习运筹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解决了学生长期以来运筹学课程难学、运筹学教材难懂的问题。还编写了运筹学实验指导书和运筹学习题集,为学生自学创造了条件。并为学生指定了一些文献资料,满足教学的需要。
(四)积极开展网络教学和双语教学
运筹学课程已经建立了专门的网页,实现了课程上网。将该课程的教师信息、教学大纲、教学课件、参考文献、习题等内容上传到网上,可供学生浏览或下载使用,在网页中也设置了网上答疑功能,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开展。
采取分层次教学的方式,积极尝试双语教学。对英语基础扎实的学生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开设了运筹学双语班。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索双语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形成特色鲜明的双语教学体系。
四、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
虽然运筹学课程的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
1.保持课程教学梯队的动态平衡
在建设过程中进一步保持高水平教学梯队的动态稳定,提高学历水平。人数保持在10人左右,老中青相结合。授课教师学历均为研究生层次,且5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副教授以上职称者达到50%。为年轻教师创造条件,提供进修、培训、参加教学改革和学术交流的机会,为课程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师资储备基础。
2.教材建设
在已有的教材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完善的立体化教材架构,包括教材、实验教材、案例集、习题集、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教材。教材力求立足教学实际需求,以学生为本,做到整体框架合理,原理、模型、方法、应用有机结合,思路清晰且具启发性,便于学生举一反三;基本概念准确、原理分析透彻、方法步骤清晰、可操作性强。
3.提高科研水平,以科研促教学
鼓励课程梯队教师在努力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承担科研任务,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以科研促教学,上水平,出成果。
4.课程网络建设
网络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做好课程的网络建设将有利于运筹学作为精品课程的教学推广,扩大学生的受益面。在后续的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网络教学环节的投入,在内容上和功能上都要有所提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现网上答疑、作业的布置和上交以及网上模拟训练。添加教学录像,增加考研指导等功能。
黑龙江科技学院运筹学课程的教学活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从原来单纯的理论教学逐渐形成以运筹学理论课程为基础,以运筹学实验为支撑完整教学体系,将学生培养为既掌握运筹学理论知识,又具有运筹学实践技能的有用人才,使运筹学的教学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今后,运筹学课程的建设仍然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为专业建设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胜任特征;反馈控制;运筹学;工商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2-0251-030 引言
作为工商管理专业骨干课,运筹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广泛应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中提出的专门问题,为决策者选择最优决策提供定量依据。运筹学课程成为众多专业的基础课程,它是基础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等)与专业课的桥梁。但在运筹学实际教学过程中,却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课程教学内同安排不合理,容易造成教学目的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综合能力提升不明显;因此,有必要在课程教学体系上有所创新,构建一种新型的体系和模式有效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1 基于胜任特征运筹学课程教学体系——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
由于笔者工作单位为工商管理教研室,因此,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探讨《运筹学》课程教学体系。
1.1 建立胜任特征体系 1973年,MCCLELLAND[1]首次正式提出了胜任特征的概念,从而引发了从理论界到实业界对胜任特征研究的热潮。所谓胜任特征是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的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和普通绩效的个体特征[2]。
参照胜任特征的一般定义,工商管理专业的胜任特征就是该专业的学生在未来工作和研究中表现出优异绩效的个体能力特征,包括学生的洞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建立工商管理专业的胜任特征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1.1.1 建立专业期望能力胜任特征集合 可考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校方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初步编制专业能力胜任特征集合。以此为基础,采取企业访谈与专家德尔菲法,征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特征,并以此作为胜任特征集合修改和完善的依据,进过几轮的反复,最终确定工商管理专业期望能力胜任特征集合。
1.1.2 分析专业学生胜任特征现状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明确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胜任特征现状。问卷设计要依据调查对象的不同而有所调整。面向专业教师的问卷侧重于调查学生的洞察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面向学生的问卷侧重于调查交流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面向企业事业单位的问卷侧重于实际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调查。
1.1.3 总结胜任特征差距,设计运筹学课程教学体系
对每一个胜任特征项目的现状与其期望值之间的差距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能力胜任特征的差距,作为设计运筹学课程教学体系、提升学生能力胜任特征的依据。
1.2 基于胜任特征的运筹学课程教学体系设计 体系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模型和方法解决现代管理优化决策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科学地制定方针和政策,以实现最有效的管理。考虑到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能力胜任特征的差距,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运筹学》课程教学体系。该体系将运筹学的基础理论、案例、实验、综合实践和校外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课堂讲授通过基础理论、案例、课堂讨论、课程作业等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课程实验和专题讲座通过使用运筹计算软件和专项讲座,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课程实践进行运筹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实践环节通过工商管理综合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组织能力;在毕业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实习、毕业实习等内容,对上述能力进行巩固和完善,并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洞察能力,最终提升学生能力胜任特征,降低胜任特征差距。
2 运筹学课程教学体系反馈控制模型
2.1 反馈控制模型 系统科学的教育哲学认为,教学的基本原理是适应与转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发展与创造;教学的主要手段是系统与控制[3]。借助于反馈控制理论,建立了运筹学课程教学体系的反馈控制模型,如图1所示。
将胜任特征体系和反馈控制理论有机的结合,构建运筹学课程体系的胜任特征和反馈控制模型。一般来说,控制活动就是保持系统的稳定状态或把系统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换[4]。首先,教师将运筹学的课程目的与要求传递给学生胜任特征系统。其次,明确学生在经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后应该具备怎样的胜任特征,并对学生现有的胜任特征状况进行合理的评价,将应具备的胜任特征和现有的胜任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存在的优势特征和弱势特征,以此为基础,设计运筹学课程体系。然后,根据设计的教学体系进行教学实践,并对学生进行胜任特征后评价,形成能力评价信息。一方面,能力评价信息反馈至运筹学的课程目的与要求环节,作为调整教学大纲的依据;另一方面,评价信息反馈至学生胜任特征系统,用以分析学生的胜任特征和课程体系调整的依据。同时,在学生胜任特征系统内部存在着内部反馈,根据不断变化的胜任特征差距进行课程体系调整。
[关键词] 运筹学 教学改革 现代信息技术
一、 运筹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互动性差
延用传统的“粉笔加板书”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居主导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地位,课堂教学信息量小,效率低。
2. 脱离实用性,缺乏灵活性
多数教师是数学出身,缺乏必要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知识,使得目前运筹学教学普遍存在重数学理论与解题技巧的传授,重模型运算的硬结果,甚至当成一门纯数学课来对待。教学中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轻能力;使得学生面对实际问题只能硬搬照抄,缺少应有的灵活性。
3. 课程教学内容不够科学
现今大多数学校对于不同专业、层次和类型的学生,仍然“一视同仁”,不能“量身定做、因材施教”,使得学生在非必需的内容上浪费了时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
4. 考核评价系统陈旧不科学
目前运筹学大都采用传统的“期末一张卷”的考核方式,根本体现不出运筹学的实践性,使得学生学习产生很多压力,而且导致很多学生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的训练。
这些问题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培养,所以非常有必要进行改革。
二、 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的思路
运筹学课程的改革包括授课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的改变以及考核方式的变化,是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是全方位的课程改革。结合当前运筹学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运筹学教学的改革:
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
运筹学主要是利用数学工具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在内容的选择方面应以数学建模教育为主线, 以介绍各种算法为载体, 最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使学生学以致用, 学用结合。教学过程中, 既要注重运筹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运筹学方法构建优化决策模型的能力, 又要培养学生解决具体优化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力求使学生做到概念准确、原理清楚、方法熟练, 能够熟练建立运筹学模型, 构造相应的算法, 并在计算机上通过编程求解。
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是保证教学内容有效实施的主要途径。如何改革并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对讲好“运筹学”非常重要。从以前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了如下三条教学经验:
(1)加强案例教学。运筹学中案例很多,而且有大量成型的案例可以借鉴。而且案例类型多样、内容各异,重视案例教学可以更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案例的讨论之中,在讨论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思考中调动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使知识得到综合运用,而且可以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首先,我们可以参考其他课程的实践方式,以课题设计为主线,以所学理论为基础,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要求学生结合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为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可以将该实践部分加入课程的最终考核中。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最大限度的提高实验环节,引导学生利用相关软件进行模型的求解,目前运筹学方面有很多软件可以选择使用,例如Mathematics,LINDO, LINGO, MATLAB等。这些软件既有菜单式的软件,也有命令式的软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运用。另外,还要与数学建模竞赛紧密结合。数学建模竞赛位列教育部四大学科竞赛之首,规模最大,影响最大。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合作精神,有利于拓广数学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促进数学科学的发展和数学教育的改革。凡是参加过数学建模竞赛的同学从中都有收获,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3)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学手段的创新。首先,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运筹学课程内容本身的特点是“五多一少”,即“表格多、图形多、模型多、算法多、案例多、理论推导少”,运筹学的教学内容本身非常适宜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我们可以制作表格清晰、美观, 图形色彩鲜明、可视性强, 效率高、信息量大的多媒体课件,从而克服传统教学手段中教师把大量的授课时间花费在画图、制表中,效率低下、课堂信息量少、可观性差的缺陷。
其次,我们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效果。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在校园网、MSN和QQ群上与教师或其他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学习体会,将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发送到网络资源库上让大家共享。另一方面,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实时性与在线性等特点,为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创造更大的空间,延伸课堂教学。例如,我们可以把运筹学教学网站建设成学生学习的平台,在网上上传供学生学习的视频课件、试题、练习等学习资源。
3. 改革考核体系,促进素质教育
根据我们制定的教学框架, 借鉴国内外有关院校的教学经验, 我们可以对传统的单一闭卷笔试考试进行改革, 采用作业、实验报告( 包括计算机编程)、笔试和课程设计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这种形式都能够全面考察学生对所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应用能力, 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引导学生从应试学习向提高素质和应用技能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