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实验原理

科学实验原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实验原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实验原理

科学实验原理范文第1篇

论文摘 要:现从两个方面入手对初中科学实验课日常生活用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进行探讨,包括:利用日常生活用品直接替代实验用品、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制实验用品。

日常生活用品来源于学生生活,且易取、易得,是对学校实验室资源的补充。日常生活用品开发成为实验课程资源,能把学生的学习视点从书本逐渐引向生活,引向更广阔的自然时空,使学生对科学现象获得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科学知识就存在于生活之中。

一、利用日常生活用品直接替代实验用品

如果没有合适的课程资源,可以由那些特征和性能近似的其他资源代替,课程资源具有替代性。中学科学实验创造技法中的替代法是通过对原型的观察研究,洞悉其材料结构、工艺造型、功能原理等,在原型的引发下进行创新的一种技法。替代法不是消极的顶替和被动的替换,而是主动、积极地创造。利用替代品做实验能打破常规实验的条条框框,启发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可直接替代的实验仪器:白色厚薄均匀的瓷汤匙可作代蒸发皿,用于一般固体的加热,少量溶液的加热、蒸干等;口大、口边光整、无色、大小适宜的药瓶、罐头瓶等,都可作集气瓶;用塑料吸管或水性笔芯代替导管;用泡沫塑料代试管架;包装药片的塑料凹槽可作井穴板;光亮的纽扣、灯泡、表蒙子、罐头盒等,根据上述物体表面是凹或凸的可以成为凸面镜或凹面镜;老花镜代替凸透镜等。

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可直接替代的实验药品:废旧干电池外壳剥下洗净替代锌,废旧干电池中剥取的石墨棒替代石墨;破铝锅、铝壶、青霉素等瓶口剥取铝片;精装香烟的铝箔代替铝箔;铝质废电线中剥取铝丝;铜质废电线中剥取铜丝;大理石可替代碳酸钙;食用小苏打可替代碳酸氢钠;厨房用精盐可替代氯化钠;厨房用醋可替代醋酸;豆油、菜油、猪油可替代油脂。

二、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制实验用品

学校实验室应提供一些常用工具盒,为师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料自制教具,进行科学实验提供便利。有些制作精巧的自制教具和创意新颖的实验器具不是登不了大雅之堂,而是可以作为学校的常规仪器保留下来。它们不仅有助于科学实验教学,而且可以激发广大师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给学生以亲切感和成就感。正如麦克斯韦所说:“演示实验的教育价值常常是与仪器的性能成反比,学生用自己自制的仪器,即使在用的过程中总是出错,却常常比用细心调整的仪器易于学到更多的东西。”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也曾说过:“自制的仪器永远比买来的好。”有些药品也可以利用一些身边易得的原材料自制。尽管不是很纯净,但用于一般实验还是可以的。

可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制的实验仪器:利用墨水瓶(代灯座)、汽水瓶盖(固定灯芯)、塑料瓶盖(代灯罩)、废铁皮(代防风罩),可做成很实用的酒精灯;取下废灯泡上的金属套(可在酒精灯上转动着烧一会儿),再小心取出灯泡中的玻璃柱。金属套内外涂一层漆,干后配上皮塞和导气管,把金属套用油灰黏合在玻璃泡上,即可做成代烧瓶;用眼药水软塑料管或其他类似的软管,在管口上套上一支拉尖的细玻璃管,就是一支非常实用的滴管;用大小适宜的圆玻璃瓶,截取上面部分,可以做成漏斗;用油灰或熔蜡把大号废旧注射器的顶端的小孔堵住,配上水泥座或厚木座,就成了一个很实用的小量筒;用普通食品塑料袋制储气袋,储用都很方便;简单的木质天平可以自制:用木条作横梁,用一段废锯条磨成刀口作支点,在横梁上等臂两端各挂一个塑料盘子作托盘。砝码可用硬币(三个一分硬币作2克砝码,三个五分硬币作5克砝码,误差不大)、空药瓶(盛上相当的沙砾,可当10克、20克、50克的砝码)和砖头(切成所需的重量,例如100克、200克、500克、1000克)来代用。如自制简易显微镜的材料完全可以废物利用,可以选用圆形花镜片两个、马粪纸1张(鞋盒即可)、三合板或薄木板1块,小镜片1个,铁丝和圆钉若干,乳胶和小木条。

可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制的实验药品:用稻草等烧制少量即得草灰;用柳树枝自己烧制,研细即为炭粉:取蛋壳数个洗净、晾干、捣碎,可制得碳酸钙:用铜丝在水焰上燃烧,表面可生成氧化铜;一些花草、果实及蔬菜如卷紫心菜、紫萝卜、红萝卜、紫罗兰花等均含有育翅酸碱指示剂作用的色素,可以用这些植物来自制酸碱指示剂。

近年科学实验改革正在向着贴近生活的方向进行,从生活性、实用性和符合年龄特点的角度来考虑设计实验是很有必要的。要善于从熟悉的环境和事例中发掘实验课程资源,丰富教材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加深对周围事物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

参考文献:

科学实验原理范文第2篇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 教学质量 实验技能

食品工程原理是涉农本科高等学校食品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相关专业的考研课,在基础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是学习、掌握和运用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质量对学生掌握本课程基础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实验教学内容及实验模式改革

实验教学是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其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食品工程原理课程中阐述的理论,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并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我们对实验教学内容及实验模式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1.实验教学内容重组优化和扩展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实验内容在严格执行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实验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对部分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优化,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实际创新能力。比如,实验教学中验证性实验项目过多,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项目过少的问题,我们增加了综合性实验的比例,主要是通过对实验项目进行了重组优化。例如,我们对离心泵性能曲线测定实验;流体阻力测定;流量计校核三个实验进行重组优化,传统教学中,这是三个单独的验证性实验项目,通过重组优化后,我们把这三个实验综合成一个大的综合实验项目,不是单纯验证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在测定阻力时,把流量计可以看成局部阻力设施,测定出文丘里流量计和孔板流量计的局部阻力系数,通过阻力大小比较各种流量计的优缺点,同时达到了强化课堂中对流量计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通过阻力计算得出流量计校核的实验结论。在这个综合性实验中,学生利用离心泵的调节阀门调节流量控制整个系统,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离心泵的使用方法和性能曲线的特点。通过这样实验重组,较好地改变以往实验即使学生不做实验也会得到实验结论的的被动局面,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多种实验技术、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的能力。对于验证性实验,学生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已经提前知道实验的结论内容,即使在实验过程中数据错误,他们也会想尽办法把数据改动往结论上靠,这样的实验结果失去了讨论的价值。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我们在实验中,更加注重实验结果的讨论。比如,学生利用CAI系统做干燥实验过程中,得到的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不完全相同,我们就对不同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加以组合,让两组不同结果的同学共同讨论为何出现这样的结果,大家一起动脑解决共同出现的问题。在实验报告中,同学们实验讨论写的充实又实际,确实是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这样的验证性实验,学生们达到了实验的效果,有助于克服抄袭现象,又有助于促进同学相互讨论参数或工艺条件改变对设计结果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分析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2.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以往的实验教学模式中,其预备实验和实验准备工作均由实验教师完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只要照着实验步骤一步步往下做,就能得到实验数据,很少有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果分组做实验,每组只要有一个学生明白,其余学生甚至不知实验课上做了些什么,实验设备都是什么用途,跟没做实验没有任何分别,在他们心中就是反正我的实验报告有人帮助完成。这样的实验效果大打折扣,严重地影响学生独立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针对以往实验教学模式下出现的问题,结合我校实验教学的要求,在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中,我们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工作。例如,利用CAI仿真实验系统进行的实验内容,我们实行每个同学一台电脑,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实验数据,全班同学没有相同数据,这样就避免同学互相抄袭数据的情况发生,利用实验仪器设备进行实验部分内容,我们首先让学生走进实验室,通过预习实验、准备实验到实验过程步骤到实验结论的全过程的全面参与,较好地改变以往实验的被动局面,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食品工程原理CAI仿真实验系统和实验室系统同步应用实验

根据我校食品实验中心现有的情况,为了保证实验的开出率,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过程采用食品工程原理CAI仿真实验系统和实验室系统同步应用的方式,对于实验装置不足,无法开设或大面积开设某些单元操作将CAI仿真实验系统作为实验教学的主要手段,实验室中已经有的实验装置让学生全部进实验室进行实验,并且在实验前把实验CAI仿真实验系统作为预习手段,增进学生对实验的了解。例如,在测定离心泵特性曲线实验和传热系数测定实验中,我们的实验装置中还选用了各种类型的流体输送机械,如离心式清水泵、鼓风机等,这些测量仪表或设备都是食品工科类相关课程中涉及的内容,在实验教学中分别将它们的选用和使用方法贯穿于不同的实验中,使学生对实验设备各部分的作用和各部件的功能有一个较为系统和直观的了解,同时也使学生对课程每章节之间的关联有了感性认识和更深的理解。

三、采用多种考核形式以保证实验技能的培养

学生实验课的成绩按照预习、实验准备、课堂独立操作、实验报告等方面按一定比例综合评定。由于实验课成绩涉及实验的各主要环节,这样能引起学生对各个环节都很重视。对于需要用实验仿真系统做的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模拟的实验操作、测取实验数据、数据处理并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评价。利用实验装置做的实验,通过对学生独立测定相关物理量、掌握相关的测量技术和测量仪表使用方法的实验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实践证明,这样的考核方式,使得每个学生在实验课上有了自己的实践机会,学生的实验技能大大提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工作方法。

通过以上这些实验课程中教学改革,改变了以往实验没有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普遍存在的情况,克服了传统实验课教学手段下出现的弊端。利用食品工程原理CAI仿真实验系统和实验室系统同步应用实验,克服了实验条件受限,实验设备不足的两难处境。采用多种考核形式保证了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上述内容和观点是我们在总结近几年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探索和思考,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我们仍然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把这门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汪建新.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师理科学刊,2002,22(4):88-90.

[2]罗树灿,李雁.浅谈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改革[J].现代食品科技,2006,22(3):214-215.

科学实验原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课程教学;考研

作者简介:侯锐(1957-),女,山西汾阳人,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副教授。(山西 太原 030024)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201213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150-02

考研是本科毕业生接受更高层次教育,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考研,可以改变学生一考定终身的命运,为有志青年提供新的选择途径,也能有效地提升他们未来的发展,这对于独立学院的优秀学生更有着积极的意义。独立学院的教师应站在助推学生未来发展的高度充分地认识学生考研的意义,客观地分析学生考研存在的现状,在教学实践中引导、鼓励、帮助学生实现读研梦想。

一、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视角看待独立学院学生考研的意义

对于独立学院优秀本科生来说,立志考研深造应该属于“个性成才”的范畴,也是理性地认识自己并且适应社会需求的一种客观选择。虽然考研不应该是独立学院学生发展定位的主体,但鼓励和帮助部分学业比较优秀学生考研应该是独立学院教育工作者和教师的分内职责。

考研除对学生自身发展的作用外,对一所高校的学风建设能起到积极的影响,因此,独立学院应该将提倡和鼓励学生考研作为加强学风建设、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1]从考研本身来看,对学风的积极影响体现在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考研过程对学风的影响是阶段性的,即在准备考研的时间段,贯穿全过程的必定是学生的刻苦钻研,无疑对学风建设表现出很好的推动作用;而考研的结果对学风的影响是持久性的,当有较高的录取比例后,将对后届学生产生激励作用,使考研学生的数量不滑坡,触发又一轮的考研过程,如此形成良性互动机制,使学风建设成果得到稳固。

考研还可以对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起到促进作用,这也是一所独立学院需要尽快提升并得到社会认可的重要方面。学生中考研比例的增大,无疑起到了教学相长的催化作用。他们对专业教师的授课有着较高的要求,往往不会满足于对知识点浮光掠影式的简单讲授,而希望教师能结合最新学术动态做出深入浅出的阐释和点拨,便于他们考研答题时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这一需求间接刺激了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客观上促进了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考研无论对学生未来发展,还是促进优良学风建设、激励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大多数独立学院,由于建校时间短,文化积淀少,学风尚未真正形成,社会的生存发展空间相对狭小,故在支持学生考研方面投入的力度应该更大。有舆论对独立学院引导学生考研颇有微词,指出了一些负面效应,但事实上正面意义是主要的。既然鼓励学生考研的意义在于引领学风建设,带动教学质量提高,从而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那么考研就不单是学生的个人行为,学校和教师就应该有所作为。学校不但要重视激发学生的考研热情,鼓励学生考研,还应给予考研学生更多的帮助,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有更高比例的学生能够进一步深造,达到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整体带动学校学风建设的目的。考研既是学生的选择,也应该是学校的选择,双方选择后的结果将是实现双赢。

二、从考研课程教学的视角分析独立学院学生考研现状

考研成败与学校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其中考研课程的教学质量更是起着直接的、决定性的作用,必须给与高度关注。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报考电气工程学科的硕士研究生,除基础课外,专业课考试科目为“电路”。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不仅对学生考研的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和进入研究生学习后的专业课程教学质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专业课教学的角度看,独立学院学生考研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考研课程的教师需要树立优秀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和鼓励他们准备考研。独立学院录取学生的学习水平大多数处于传承性学习的层次,基本处于被动状态,更多的是机械地接受知识,普遍缺乏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对来自社会的信息不敏感。很多学生甚至不知道考研是干什么,知道的也认为与自己无关,根本没有想过要去考研,或觉得考研高不可攀,缺乏考研的信心等,未能从实现自我、展示人生价值更高层次的角度去认识考研的重要性,缺乏继续深造提高的紧迫感和动力。在自卑心理和惰的双重作用下,截断了有可能再继续深造、个人得到更好发展、对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人生道路。[2]

第二,考研课程的教学需要给考研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和深化,增长应对选拔性考试的能力。即使有学生敢于考研,由于在相关课程的教学中没有兼顾考研,只是按照大多数学生基础确定教学内容,因而不足以应对考研的选拔。加之所考的专业课自主命题,各校的侧重也不相同,更增加了应考的难度。另外,独立学院教师大多来自所依托母体,缺乏主人翁意识,对学生的考研过问较少,考研学生自己摸索,加上平时学习的知识没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没有进行必要的演练,对考研心中无数,不会考研,仓促上阵的结果只能是在残酷的选拔中败下阵来。

第三,要改革考研课程的教学模式,发挥考研课程教师在帮助学生考研中的作用。即使有些考研课程教师关注学生考研,由于教学的视野必须是全体学生,一般的做法也仅仅限于“过问”。通过改革考研课程的教学模式,建立系统的促考、助考机制尚未引起各独立学院的关注。而学生管理部门、教务部门往往是在组织层面发挥作用,不可能深入考试课程。

从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学生近年考研的情况看,尽管各个专业不太平衡,但历年的报考和录取比例总体偏低。2006级毕业1934人,考取研究生122人;2007级毕业1942人,考取研究生88人;2008级毕业2073人,考取研究生128人。考研主要是学生的自发行为,在学院层面缺乏系统的组织举措,在教师层面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与办学主体的“211院校”身份不相适应,亟待需要提高。

从考研课程教学的视角看,提高独立学院学生考研需要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独立学院学生考研的欲望激励――想考研。尽早地在课堂上从专业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入手,激励他们立志成才。通过具体事例让他们了解考研,有较多的学生能立志考研;其二是独立学院学生考研的能力提升――会考研。当面对来自各方的挑选时,学生的不自信主要源于自身学业状况不理想,反之,学生的自信也应该主要源于自身良好的学业状况。在课程教学层面帮助学生考研,通过课程的教学提高对知识的深入掌握,打好应对专业课考试的基础,让他们能看到自己的潜能,感觉考研并不是高不可攀,树立起自信心。

三、从提高考研成效的视角提出独立学院学生考研的对策

对于考研课程的主讲教师,必须将考研作为教学的“分内”事,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空间实施由“基本”到“延伸”的教学,即“延伸教学”模式。基本时间为开课学期,延伸时间为以后各学期;基本空间为课堂内,延伸空间为课堂外;基本内容为教学大纲规定,延伸内容为考研其他内容。可建立起三维延伸组合体系,分解为八个单元的组合教学,示意图如图1所示:

1.基本时间基本空间基本内容的教学

目标是打好理论基础,激励考研动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共计132学时,面向本专业全体学生,课堂教学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进行。注重兼顾各种接受能力的学生全面提高,使全体学生都能在最低程度上掌握规定的教学内容,打好电路理论的基础,为进一步深造和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支撑。在教学中逐步向学生灌输立志成才、继续深造的观念,积极引导和激励学生产生考研的动机。

2.基本时间基本空间延伸内容的教学

目标是初步接触考研,树立自信心。在开课学期的课堂教学中,按照分层次的方法进行教学,对已经准备考研和学有余力的学生提高学习要求,如对全体学生要求一般了解的内容,提高为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客观上延伸了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适当穿插介绍一些考研试题作为扩展内容进行课堂练习,让这些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或在教师的提示下完成,使他们不断获得这种成功的体验,树立考研的自信心。

3.基本时间延伸空间基本内容的教学

目标是巩固课堂学习的基本内容,掌握基本解题运算能力。在两个学期的课外学习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认真阅读课内教材,完成第一类型(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内容)的课外作业,及时地巩固所学知识,勤于复习,加深理解,减少遗忘。并以此检验教学效果,为教学双方提供有益的反馈,对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评估,不断调整教和学的方法,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全体学生都能受益。

4.基本时间延伸空间延伸内容的教学

目标是巩固课堂学习的延伸内容,提高解题运算能力。在两个学期的课外学习过程中,要求考研学生和其他学有余力的学生认真阅读一册课外教材,完成教师布置的第二类型(面向优秀学生的基本内容)的课外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的延伸知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教师提出指导性建议。

5.延伸时间基本空间基本内容的教学

目标是强化基本内容,追求概念知识方法的完美掌握。结合低年级学生作业进行案例教学,通过让考研学生批阅几本低年级学生作业,使他们从中发现自己在掌握课程基本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本清源,确保解题的完全正确,力求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对基本内容的无错误。

6.延伸时间延伸空间基本内容的教学

目标是进一步强化基本内容,提高对基本内容掌握的深度。在三个学期的课外学习过程中,要求考研学生按照进度完成教师布置的第三类型(面向考研学生的基本内容)的课外作业,及时地巩固这些知识,并以此不断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并不断做出调整,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7.延伸时间基本空间延伸内容的教学

目标是掌握求解大难度题目的一般方法和技巧,提高应考能力。在第七学期,对考研学生进行重点辅导教学,选择一些大难度的、综合性强的经典考研试题,讲解解题思路,传授解题技巧,使学生遇到该类题目能够有正确的切入点、简洁有效的方法求解。这是一项最重要的环节,对学生考研成绩高低有重大影响,对教师也有很高的要求。

8.延伸时间延伸空间延伸内容的教学

目标是对考研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全方位适应考试。在第七学期,每位考研学生根据自己报考学校的历年考题进行全真环境下的模拟考试,适应报考学校的命题侧重和特点,由教师对试卷进行评判,发现知识的不足,及时给以补充,并做好应考的其他准备。

笔者在现代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中已经初步实施了考研课程教学延伸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一些理论层面的思考,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现代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6、2007级没有人考上研究生,在2008级实施该模式当年,毕业168人,考上研究生14人,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四、结论

引导和帮助学生考研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他们更好地发展。考研成功,能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和研究,将站在更高的起点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并从社会获得相应的回报。即使考研没有成功,考研的过程和结果同样让参与者受益,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使人终身受益。实施该模式,使得对一门课程的学习呈现“立体化”,将会影响学生个体的学习目的、动机、行为和兴趣爱好等,也对学生群体的学习方向、学习氛围、学习纪律等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独立学院的优秀学生积极向上,成为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尹剑华,赵雨云.引导大学生考研对高校学风建设的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9,(19):172-173.

科学实验原理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实验教学;工作分析;薪酬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管理类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员工招聘与使用、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管理等方面。这些内容紧贴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因而其实践性非常突出。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过程应该注重实践环节、注重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而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地缩短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之间的距离,达到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人力资源管理实验教学基本模块

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对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操作的感性认识,增强对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原理、流程的理解,初步掌握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实验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基本模块:一个模块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流程,比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全流程、某个子流程如绩效管理。通过这个模块的实验,让学生对相关流程有了感性的认识,从而加深理解,增强学习效果。另一个模块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原理,比如考核指标的设定、绩效面谈的误区、招聘的误区、人力资源规划的制订等。通过这个模块的实验,学生不仅知道了应该怎么做,更清楚了为什么这么做,从而也避免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弊端。

二、人力资源管理实验教学的形式

实验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人一机”实验形式,这种形式是在硬件、软件形成的模拟环境下,利用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全部或某些环节的操作,并对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相关记录、分析和总结,使学生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流程。

另一种可称为“人—人”实验形式,基本对应原理模块的实验内容。主要应用模拟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亲身设计各种方案和问卷、实施方案,并进行总结等操作行为,以巩固其基础知识、获得管理技能和能力。其基本形式是把学生分成5—6人的实验组,由实验组操作完成某项任务如面试,最后各组从操作、观察两个角度分析总结操作这个任务中所涉及的原理和技能。

三、人力资源管理实验教学的具体实施

以下主要介绍工作分析和员工招聘的实验教学实施内容。

(一)工作分析

开展工作分析有助于全面地了解各类工作职务的特征、工作行为的模式和工作的程序及方法,其结果可应用于人员招聘、职工培训、绩效评价、工资管理等诸多方面。工作分析实验的具体实施如下:

1.准备阶段

(1)分组。根据教学班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6~7人为一个工作分析小组,确定小组负责人。

(2)确定工作分析导向及其侧重点。要提高工作分析的效果与效率,必须使工作分析有的放矢,即根据企业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客观要求,明确提出工作分析的具体目标。每一个工作分析小组应根据各自小组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工作分析的目标导向(组织优化、招聘甄选、培训开发、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六个目标)及其侧重点。

(3)分工协作。各小组根据工作分析的流程,制定各个阶段的工作进度表,并相应分配各成员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有关工作分析的宣传和解释工作、人员培训、组织内部沟通等工作。

2.设计工作分析调查问卷

(1)确定调查、分析的对象,保证样本有一定代表性。各工作分析小组根据其工作分析导向确定调查和分析的对象(管理、技术、生产等多个岗位)。

(2)确定搜集工作分析信息的技术方法。在这里,我们要求各小组运用问卷调查法并结合访谈法或观察法来搜集相关信息。

(3)编制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各小组依据工作分析调查对象编制相应的调查问卷以及访谈提纲,注意问卷的格式以及内容。

3.工作分析信息的搜集

(1)职务信息的初步调查。各小组选取校内某一具体岗位(如教师、教学秘书等)进行调查,可采用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技术方法获取岗位的初步信息。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要注意各种技术方法的准则与利弊。

(2)信息的整理与分类。将通过访谈或问卷调查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写出一份工作说明书。在获得了一份初步的工作说明书之后,召集小组成员并对工作说明书进行讨论,说明在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之处。

(3)重新返回工作分析调查岗位。通过谈话或现场观察,澄清、明确或进一步充实工作说明书。

4.编制工作说明书

(1)各小组上网查询有关招聘信息(在规定的人才招聘网站内查询),主要涉及教师、行政、后勤等相关的工作岗位,搜集同一类工作岗位的相关职位信息。

(2)编制各管理类岗位的工作描述。首先召集整个调查中所涉及的人员,讨论由工作分析制定的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是否完整、准确。然后讨论、斟酌工作说明书中的每一行、甚至每个词语,由工作分析者记下大家的意见。最后,根据讨论的结果,确定出一份详细的、准确的工作说明书。

5.总结阶段

在调查结束后,各小组进行讨论,共同探讨在此次实验中有何收获,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最后,教师对实验进行总结,实验结束后学生需提交实验报告。

(二)面试

面试的实验教学主要采用模拟招聘的方式进行。在进行模拟招聘前,组织学生参观实际的招聘会,让其感受招聘会现场的气氛,并对招聘的基本流程有更直观的认识。模拟招聘的具体实施环节如下:

1.准备阶段

(1)分组。根据教学班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6~ 7人为一个招聘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领导整个团队,组长与成员应一起讨论、筹划整个模拟招聘过程。

(2)准备相关资料。分组完毕后,给学生一至两周时间进行准备。具体涉及的事宜包括:企业宣讲会材料;招聘广告;拟招聘的职位说明书;面试题目;面试评价表以及个人简历等。在准备过程中,学生若出现不明白或不知如何进行下去等问题,教师可予以指导和帮助。

2.实施阶段

(1)布置招聘现场。提供招聘展台所需要的资料,张贴招聘广告。

(2)以三个小组为一个阶段,分别由三个小组的宣讲会主持人上台介绍本企业概况与招聘职位状况。宣讲会全部结束后,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投递简历。

(3)各企业根据投递简历情况进入面试环节,由主考官主持面试。

(4)在面试过程中,各面试官结合面试提纲进行结构化或半结构化面试,并以面试评价表为依据,根据被面试同学的表现给予评价。

(5)第一组面试结束后进入第二组的面试,同时第一组面试官退回“幕后”综合汇总各被面试者的表现,选取拟录用人选。

在第二组面试结束后,第一组面试官重回台前,对本组被面试者的表现进行点评,并公布录用人选。

(6)以上第(2)~(5)环节循环往复,直至各个小组同学均担任过面试官。

3.总结阶段

整个过程结束后,各小组首先作总结发言,主要总结此次活动的感受及受到的启发,也可以对其他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最后,教师应对此次活动作详细的点评。通过总结,可以了解学生在面试指标体系设计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在面试实施阶段中观、听、评分技巧的运用如何。

四、建议

(一)提供相关的配套设施

因《人力资源管理》实验教学涉及到的是人机对话及人人对话,需要良好的教学场所和环境。因而需配备一定的软硬件配套设施,包括计算机、实验室、投影仪以及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以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教师要加强对模拟小组的管理

首先要明确小组的目标与任务。小组的目标一般都是在教师指导下确定的,除了小组共同目标,每个小组成员都会有个人的、有时是秘而不宣的目的,这与小组目标也许不相干,但有时会破坏教师原来计划好的目标。所以,教师要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包容并正确对待这些个人目的,最好的办法是,对组内出现的各种目的意图进行一次开诚布公的讨论。其次要营造气氛。对于小组讨论来说,气氛是必不可少的,通常十分容易被感知,教师的作用很重要,要创造出一种温暖、自发、公开、随和的气氛。一种好的气氛不仅能使小组激发出更多的能量和想象能力,还能增强学生们的归属感。

科学实验原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气原理图;识读;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106-02

一、课程性质

《电气原理图识读》课程为电力工程类专业的专业领域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对各种电气工程图的读图方法、步骤及技巧,学会对各类电气工程图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具备对部分图纸的初步设计能力。由于在本专业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均需要具备一定的识图能力,故学好本课程能为今后其他专业领域课程的学习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奠定良好的基础。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主要有:电气运行值班员、电气自动化调试工、电气安装工、电气设计员、电气工程监理员等。

本课程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将 “教、学、做”三者有机结合,以训练学生对电气工程图纸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为目标,将电气识图中的知识分解到电气工程图的识读、分析评价和初步设计中。

二、实施过程

《电气原理图识读》的教学实施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一)资讯:项目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在资讯环节,进行有关理论知识的讲解,基本采用多媒体教学,同事也会辅助其他的教学方法,例如我们带领学生去模拟电站模拟屏观看电气主接线图,并把模拟电站的图纸给学生识读,然后对照图纸去查看接线和各种元件,这样就比较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与记忆。同时我们也会辅助其他的电气图,让学生讨论完成。

(二)决策与计划:拟定项目实施方案

每个项目都有一节读图练习,并配有读图分析报告格式(附评价标准),分析报告格式根据项目内容的不同而不同,决策与计划环节是要求学生自主完成的,对具体项目的实施,要求学生分组拟定实施方案,教师从旁引导。

(三)实施:按照任务要求完成项目

制定实施方案以后,各任务小组根据相关资料完成项目的读图并分析。

(四)检查与评估:检查项目完成情况,总结提高

学生填写读图报告,讲授任务完成过程,各小组之间互评。老师和就本次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评价,并就任务中的知识点进行提问。(附表见107页)

三、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实训场地不能完全满足要求

模拟电站图纸册少、实训室使用频率高,学生人数较多,实验安排在时间上非常紧凑,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巩固和加深理解。我们正在努力解决这种现象,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准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对电厂或是变电所的实际图纸来进行分析。

(二)有些图纸只能让学生自主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电气原理图的识读课内时间毕竟有限,很多图纸的分析只能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完成,教师会定时检查与讲解。

(三)部分同学积极主动性不够好

有些同学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够好,教师只能加强督促学习,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每一项目电气原理图的识读。

(四)教学团队建设不够完善

《电气原理图识读》任课教师大都是校内专任教师,教学资源有待进一步完善,建议多让教师去现场参观学习。“双师型”(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通过《电气原理图识读》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从传统的注重理论培养的教学模式转变到了重实践、重能力的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陈芳,李家坤.电气原理图识读[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