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非物质文化艺术

非物质文化艺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非物质文化艺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非物质文化艺术范文第1篇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特点

活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是指它的表现形式时时刻刻处于一种流动与变化的状态,而非静态停滞,致使它从最初的产生,到日后被完善,被创新,最终形成体系。生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性特征是指它依托于生态环境而萌芽成长,可接受外界的信号有所变化,实现其创新与升级。当它成熟完善后,又映射出生态环境的特征。传承性。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重点是形态与内涵,传承的基础是传承制度与传承方式,一代又一代人通过约定俗成的传承制度与传承方式将其形态与内涵传承下来,才让世人看到穿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异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的过程中,伴随着环境的变化,传承人的创新与改造,衍生出很多分支,表现形式上会产生变化,而其内涵却始终如一。变异性的存在也是其“进化”和“传播”的结果。二、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在非物质文化传播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

(一)高校艺术教育人才是非物质文化传播的重要主体人是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人更是非物质文化传播的主体。正是由于“人”的存在,非物质文化才得以传承与流传。非物质文化无论具有的是何种表现形式,它都需要人来将这种表现形式保存并传递下去。当然,保存的形式可以是通过书写留在纸张之上,也可以是通过技艺的传授得以保留。非物质文化是人类特有的文化,人就是它的传播主体。高校艺术教育人才是专业从事艺术学习、研究、创新与发展的人才,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掌握艺术形式,将艺术形式通过自己的努力展现到世人面前。相对于其他专业的人才而言,他们需要更多的承担起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工作。非物质文化作为具有稀缺性、濒危性特征,这就要求高校艺术专业人才更要重视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成为它传播的重要主体。各种类型文化的繁荣发展才使我们拥有了一个灿烂的文化氛围,在这个繁荣的景象的营造过程中,非物质文化功不可没,为了继续保持我们所拥有的文化可以继续繁荣下去,就要付出更多精力来传承与保护它,而这重任就落在了高校艺术教育人才的身上。

(二)高校艺术教育人才是非物质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非物质文化之所以具有“非物质”性就在于它不是以其他“固定”的载体存在于世间的,它的载体是人。它扎根于人的思想之中,存活于人的生活之中,通过人的所掌握的表现形式来展现,经过人与人的口传心授而得以传播、延续。非物质文化被称为是“看不见”的文化,它由人来保管,由人来经营,而人这个个体成为了它的“栖息地”。高校艺术教育人才会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掌握艺术的深奥内涵,在他们掌握了艺术的内涵后,学习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后,再将这种艺术进行加工传播给更多的人们。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非物质文化进入了衰落期,年轻人们一门心思扑在“世俗版理想”的实现上,没有人愿意掌握非物质文化,成为非物质文化的载体。然而,掌握非物质文化的内涵与表现形式,是当代高校教育艺术人才的责任,他们既然选择了艺术行业,就应承担起这份历史使命,成为非物质文化的载体。

(三)高校艺术教育人才是非物质文化传播的重要客体或内容非物质文化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既它可以对个体实施社会化的教育,将个体塑造为传统文化的产物,将“野蛮人”变为“文化人”。人们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时,往往将关注的焦点放在“文化”的传播上,既文化内涵与文化表现形式的传播,却忽视了“人性”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精髓所在。通过科学家的实验与调查研究,“人性”并非是先天形成的,它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并非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人所掌握与传承,也使人性变成成熟与完满,而人性的特征也同样伴随着非物质文化的传播而被传播出去。艺术教育人才在高校学习的任务除了掌握专业的艺术技能,再者就是通过学习塑造完美的人格。学习什么文化艺术,什么文化艺术的特征就会渗透到骨子里,伴随着文化艺术的表现而一同被传播出去。那么,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在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与载体的同时,自身也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客体与内容。

二、结语

非物质文化艺术范文第2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方式、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被不同社区和群体在适应周围环境和自然的过程中和与其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地再创造,为他们提供持续的认同感,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一、丽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丽江市,云南省辖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市区中心位于东经100°25'北纬26°86',海拔高度为2418米。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丽江古城区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 丽江自古以来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丽江有建于南宋的丽江古城,纳西族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丽江市已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个,分别是东巴画、白沙细乐、热美磋、东巴画主要传承人和训。

二、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图书馆特色服务

推动丽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文化活动水平,就是要使丽江非物质文化更好地得到传承与创新。市图书馆作为政府的文化管理及服务部门,笔者认为要从以下方面开展服务工作:

(一)收集、开发丽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图书、音像资料和专题数据库,编印有关丽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书目和二、三次文献及宣传手册,定期播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历史发展的影像。

丽江市图书馆要加大力度有计划投入经费、人力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书籍资料、各种载体形态的资料、图片,在非遗传承保护、开发利用、宣传教育方面做出成绩。在保障经费人力与丽江市非遗中心合作的情况下把丽江市图书馆建成传承、收集、开发和利用丽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中心,全方位的体现公共图书馆这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二)围绕民间艺人趋于匮乏,青黄不接的实际,认真做好人才培训工作。

丽江市图书馆要向政府积极反映,争取政府部门应出台必要的奖励措施,要积极配合县乡村文化部门,做好传承、帮带工作,使民间艺人队伍“不断档”;要增加经费投入,市图书馆要积极配合文化部门,指导乡镇文化站对民族民间艺人、传承人和热心东巴画、纳西族民间歌舞“热美磋”等艺术活动的青年人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组织活动能力与艺术水平,以此推动民间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文化艺术水平的提高。

(三)“热美磋”文化活动

围绕“热美磋”演唱活动的参与者多为老年人,众多的“热美磋”队基本上是“夕阳队”的实际,市图书馆要主动和县乡村文化部门及老协联系,认真制定增强群众“热美磋”文化活动的规划。使该项活动从基层抓起,这是打牢根基,保证“热美磋”文化活动更具群众性、广泛性的一项重要工作。要使“热美磋”文化活动可持续发展。

(四)围绕春节期间的群众性“热美磋”、“阿哩哩”民间歌舞表演群众的热情,积极配合文化主管部门制定奖励措施和鼓励方案,使“热热磋”、“阿哩哩”节庆活动形式更丰富、参与人数更积极。

民间歌舞“热热蹉”节奏鲜明,气氛热烈。它最早是表现牧羊人顶着狂风雨雪,羊群四散后,男女分力与风雪搏斗,寻找和收拢羊群的情景,故在舞唱过程中,时常使人有随风雪腾空飘荡之感,并听到羊叫声,充满着游牧生活的气息。丽江市图书馆以保护传承《热热蹉》《啊哩哩》为品牌发展目标,采取加大经费投入、人力投入的措施使该项工作得以实施。

(五)围绕实施东巴画、“热热磋”进校园工程,东巴画是最具特色的纳西族艺术遗产。组织东巴画、“热热磋”专业技术人员编印丽江东巴画、“热热磋”乡土音乐教材。

在全市中小学校实施,定期举办领导干部东巴画、“热热磋”等技艺音乐舞蹈讲习班。每年举办科级以上(含乡科级)领导干部“热热磋”音乐舞蹈讲习班,请市文化馆的音乐设计、表演编导人员讲授辅导,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带头参加学习,全市文化部门领导干部职工,人人都会唱会跳“热热磋”、“啊哩哩”;使“热热磋”、“啊哩哩”文化得以传承,可持续发展。

非物质文化艺术范文第3篇

传统的巴蜀民间艺术研究,多把重点放在其起源、发展及艺术形态的分析上,这些研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弥补了民间艺术在艺术学研究领域的空白,提升了民间艺术在学术史上的话语权,丰富了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成果。然而,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我们不能把民间艺术与民众生活的文化空间完全分割开来,使其脱离了具体的情境与生存的土壤,进而缺乏细节描写与深度阐释,忽略了民间艺术与乡土社会的互动关系。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民间艺术的内涵不断扩大,不再拘泥于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艺术形式,诸如民间文学、民间杂技与竞技、民间手工技艺等等都统统归属于“民间艺术”的范畴,人们对民间艺术的内涵和价值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下,巴蜀民间艺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具有学术整合的研究价值;艺术人类学的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将开启巴蜀民间艺术研究的新领域,以学术研究带动传统文化保护,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一、巴蜀民间艺术的人文内涵及当代价值

巴蜀民间艺术是古老的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已有的考古成果显示,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古蜀文明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经盛极一时。三星堆出土的造型独特、铸造精美的青铜器和玉石器,尽管残留着古蜀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融合的痕迹,但也充分证明了古蜀先民在文化互补互融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原始造型艺术。这些原始造型艺术本质上是巴蜀先民生产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产物,事实上它们不可能完全脱离民间艺术而存在,应该说,它们是当时社会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和最高表现。由此可以推断,古蜀时期的民间艺术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尽管四川盆地周边为高山和高原所环抱,这种地形对巴蜀文化作为农业文明所必然带来的封闭性肯定会有较大影响,但山原之间的若干河谷却成为巴蜀大地得天独厚的对外交通走廊,古蜀文化不仅与荆楚文化、秦陇文化、中原文化相互渗透影响,还通过滇黔夜郎文化和昆明夷、南诏文化,与东南亚、南亚、甚至西亚地区都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巴蜀先民不拘于内、向外开拓、努力改善自身环境的决心和勇气,形成了巴蜀文化“封闭中有开放、开放中有封闭”的历史个性。而且,随着时代的推移,开放和兼容最终成为巴蜀文化最大的特色。巴蜀先民在他们所处的特定生态环境和生活背景中创造出了辉煌的文明和文化,他们又创造出了各种艺术形态来表达他们的思维观念和知识体系。巴蜀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生态系统复杂多样,民间艺术也表现得丰富多彩、灿然可观。由于历史上巴蜀地区文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民族源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别是长时期的民族交往、民族迁徙与文化振荡,使巴蜀民间艺术具有地方个性的同时,又呈现出多元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巴蜀民间艺术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就民间艺术的内涵和功能来看,它涵盖并超越了一般意义上艺术和美学范畴。绝大多数的民间艺术并不具备纯粹的审美价值,恰恰相反都是从实用性出发,渐渐发展、产生出审美价值的,如民间建筑、民间服饰等等。因此,大多数的民间艺术与艺术学的艺术形态是有本质区别的。由于民间艺术与民众生活方式、民俗活动及其他形态的艺术相结合,决定了其特殊的艺术形态特征,诸如体裁、样式、功能、结构等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形态,也就是说,与一般意义的艺术比较而言,民间艺术是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于一身的艺术形式,实用性是其本质特性。

巴蜀民间艺术承载着历史的文化记忆。民间艺术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人文环境中产生的,是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在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历经岁月沧桑保存、流传下来的,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地方性知识,反映着历史文化传统的发展与变迁,保留着浓缩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纷繁多样的巴蜀民间艺术蕴含着巴蜀传统文化的根基,反映了巴蜀地区民众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和审美观念等等,体现出巴蜀文化的历史文化发展踪迹,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巴蜀民间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不脱离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不脱离具体的历史和社会环境,呈现着巴蜀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沉淀着发展的经验、生存的智慧,这些维持民族或群体血脉的因素反过来又世代塑造并延续了这些民族或群体一脉相承的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从而形成特有的文化传承和群体意识,成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最基本的识别标志。因此可以说,巴蜀民间艺术与更广泛的巴蜀文化一起,承载起了一个特定地域民众的生命动力和情感依托,为他们构建了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巴蜀民间艺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化的普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民间艺术在内的民族民间文化赖以存续的文化生态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很多民间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这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

2004年,我国政府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将此前已经发起组织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2年)一起汇入到世界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2006年以来,我国先后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涉及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门类。这些门类大部分是具有民间性、民族性和集体性的艺术形式,对于研究民族的审美心理和文化特征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巴蜀民间艺术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登上了“大雅之堂”,许多魅力独具、底蕴深厚、具有重要保护和研究价值的巴蜀民间艺术形式进入国家级名录之中,充分展现出了巴蜀民间艺术的多元与多样的特点:

有表现各种劳动形态的,如:川江号子、抬工号子、竹麻号子、巴山背二哥、川北薅草锣鼓、薅秧歌、高腔山歌等等;

有表现民风民俗的,如:婚嫁歌、滚板山歌、高台狮子舞、木板年画、夹江年画、雨坛彩龙舞等等;

有表现西南少数民族神话传说、民间信仰和习俗的,如:彝族的支格阿鲁、毕摩经诵、阿都高腔、漆器制作工艺;苗族古歌;藏族史诗《格萨尔》、热巴舞、弦子舞、扎呗麻呢舞、唐卡;白马藏族的舞;羌族的卡斯达温舞、羌笛等。

这些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巴蜀民间艺术具有共同的特征,如地域性、集体性、传承性、象征性等。首先,巴蜀民间艺术是世代生活在中国西南一隅的巴蜀地区的民众创造并享用的各种艺术形态,是他们在这一特定的地域生态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人文景观。尽管很多艺术形态在中国其他地区也同时存在,但是由于受到各种自然生态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呈现出不同形式和特征,“巴山蜀水”独特的自然景观必然孕育出匠心独具、性格鲜明的巴蜀民间艺术。第二,巴蜀民间艺术是巴蜀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集体创作、传承并享用的文化遗产。尽管在代代传习中,民间艺人都可能将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倾注于艺术活动之中,表现出鲜明的个性,但是每一个民间艺人都不可能脱离生育、养育他的社会文化土壤而存在,因此他们所传承的民间艺术也必然具有集体性的特征。第三,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活态性”,而活态的具体表现就是传承。巴蜀民间艺术的传承,不仅表现在艺术门类自身的继承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其产生的艺术价值和精神力量的传递。另外,民间艺术在传承的过程中既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又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产生变异。第四,凝聚着巴蜀民众集体智慧的民间艺术是巴蜀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是巴蜀文化特征直观生动的反映。巴蜀民间艺术以各种形式展现出巴蜀文化独特的气质和内涵,这是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区别于其他地区文化的标志性文化,因此,也可以说,巴蜀民间艺术是巴蜀文化中的一个象征性符号。

历经几千年沧桑的巴蜀文明所涵养的巴蜀民间艺术浩如繁星,其蕴含的人文价值和精神财富是不可估量的。然而,迄今为止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巴蜀民间艺术门类和数量还不是很多,事实上,最终可能有很多的民间艺术不能被纳入到国家视野之中,但它们的价值依然非常重要,不容忽视。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下,巴蜀民间艺术作为民族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着传统与现代,承载着维系民族情感和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历史使命,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但是,在这一浩大而本文由收集整理长远的工程中,各方利益的诉求又可能使原本面临生存危机的民间艺术加速走入绝境。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以人为地干预而迫使其改变原来的形态,特别是以强力手段迫使民间艺术转型,增加其与民族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不相容的内容都所谓创新,都是以破坏和牺牲民间艺术的民族特点和乡土特点为代价的,因而也是不可取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虽然许多国家都有着丰富的保护实践经验,但是国情不同、文化特性各异都决定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因此,这不仅仅是一个国策问题,还应该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学术问题。

三、艺术人类学视野中的巴蜀民间艺术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之下,让我们更加意识到研究包括巴蜀民间艺术在内的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价值,无论从学术角度还是现实角度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艺术人类学将为巴蜀民间艺术研究开拓新的视野。从社会分层来看,以往的艺术史,不仅是以欧洲为中心,同时也是以上层的文化艺术精英为中心。这不仅是世界艺术史的问题,也是我国艺术研究的一种传统视野。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边远地区的民众所创造的艺术长期以来没有被划入艺术史、艺术学研究的范围中。艺术人类学立足全人类艺术现象,极力主张并且强调民间艺术也是人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人类艺术中最根本、最基础的部分。艺术人类学视野中的巴蜀民间艺术研究,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学科界限,融合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发展出综合的、交叉的、跨学科的方法和技巧,其特点与优势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关注巴蜀民间艺术的文化整体性

任何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都产生于一定的文化生态中,这种文化生态又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对于巴蜀民间艺术的研究必须与巴蜀文化联系起来,与巴蜀文化产生的自然、地理、历史等诸多因素联系起来,否则很难准确把握这些民间艺术的个性和精髓。以广大民众为创作者和享用者的巴蜀民间艺术必然是巴蜀民间文化的物化形式,是巴蜀民间文化的生动展示,自然也就反映了巴蜀文化的精神和特征,同时巴蜀文化的诸多特点也就必然通过民间艺术这样丰富生动的载体表现出来。

民间艺术是相对于官方艺术、上层艺术或者精英艺术而提出的一个概念,但是不能把两者完全对立起来,应该纠正民间艺术是边缘文化、落后文化的传统观念。事实上,前者与后者不是彼此孤立静止的,它们的产生都有着相同的社会土壤和文化背景,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又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从另一个方面说,整体性还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从时间上看,把巴蜀民间艺术融入到巴蜀文化当中,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不仅关注现代民间艺术,也要与巴蜀文化的历史发展结合起来。从空间上看,笔者提出巴蜀的范畴,而不是以省区来划分,正是从历史发展和文化的地域特征着眼,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尤其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学术概念的提出,使得巴蜀文化更是融为一体,作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这样有利于将巴蜀地区的民间艺术与周边文化圈艺术门类作比较研究。

(二)关注巴蜀民间艺术活动中的“人”

对于巴蜀民间艺术的研究虽然以具体的艺术形态为对象,但是研究的实质应该是对人的关注和重视。人不仅是民间艺术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也是民间艺术的拥有者、享用者。任何形态的艺术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从根本上来说,都远远没有创造和拥有这些艺术形态的人本身更为重要。一幅精美的年画、一出经典的戏剧固然能引起人们的审美共鸣,然而那些创作并传承这些艺术形态的民间艺人及其高妙的智慧、精湛的技艺才是这些“遗产”的灵魂所在。这些民间艺术的精髓似乎很难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种种手段去进行有效的捕捉和保存,艺术人类学却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那就是——写文化。因为民间艺术与民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就可以透过对特定区域内民众生活的关注去探究一项民间艺术的本质。

巴蜀民间艺术的创造者和享用者是广大的民众,使最广泛意义上的人的群体。因此,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去审视巴蜀民间艺术,更多会关注巴蜀地区民众的生产方式、生活状态、精神世界和情感因素等。对巴蜀民间艺术的研究作为全球化背景之下对自身文化的一种反思,在反思中形成正确的文化理念,与世界其他文化一起共同维护人类精神生活与文化的多样性、在社会急剧变迁中为人类构筑起理想的精神家园。

(三)重视文化理解和意义阐释

在艺术人类学的视野中,没有“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分别,每一种艺术形态相对于它那个民族或族群而言,就是最好的、最适宜它自己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每一种艺术形态相对于它的民族或者族群而言是一定有意义的。艺术人类学就是要去找寻蕴含在其中的意义所在。

艺术人类学并不会将纷繁复杂的所有艺术现象都纳入研究的视野,而是需求有价值和意义的艺术现象进行剖析。当然,也有很多艺术现象、尤其是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意义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这也将是艺术人类学在寻求研究对象时应该重点关注的。巴蜀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中国多元文化的重要一支,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蜀民间艺术是巴蜀民众共同创造的一道文化景观,是巴蜀地区特有的民间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这些民间艺术也滋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社会大众的心态。因此,巴蜀民间艺术还具有文化认同价值和丰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四)注重个案研究和田野调查

个案研究和田野调查是艺术人类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研究手段。对于丰富多彩、数量可观的巴蜀民间艺术,我们不可能对每一种民间艺术进行逐一研究和关注。而是应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态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从中探寻民间艺术发展的规律、蕴含的文化价值以及与地方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等。田野作业使用的各种手段,都将记录下濒危的民间艺术。写文化不但可以使我们知道一种民间艺术的传承方式、表演方式,同时还可以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深刻地了解到民众的生活实情,他们的喜怒哀乐、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他们对于民间艺术的看法。扎实的田野工作、开阔的理论视野将为对巴蜀民间艺术进行系统的学理性阐释提供充足的空间。这有别于那种纵观千年的宏观叙事特征的研究方法,也有别于那种不见具体人和事、琐细罗列艺术形态本身的传统解读模式,强调民间艺术的本质是民众是为了生活的有序与精神的完满而主动进行的一种文化创造,主张以民间艺术为轴心建立起田野研究的相关动态视野,从民众行为实践中发现并揭示民间艺术活动中的文化逻辑,以跨学科的理论视野和田野实践实现民间艺术的研究价值。

结语

非物质文化艺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德昂族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4-0115-04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是这样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技能。2005年中国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文化空间。

在民族文化遗产面临着不断强化的保护和发展双重压力的今天,如何实现二者间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新趋势。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已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在旅游开发的驱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中各种盲动、无序、变形的行为和现象依然存在,有些地方甚至比较严重,其结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和难以修复的危害。作为中国极少数民族之一,云南德宏芒市三台山乡主要聚居地的德昂族民族文化遗产同样面临着保护与发憎爱分明的矛盾和问题。

一、少数民族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

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以及1998年通过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中有关文化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定义及其范围的界定,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的一年时间里,笔者在德宏芒市三台山出冬瓜村进行了长时间的田野调查,认为三台山乡德昂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文化遗产主要包括6类。

(一)文化空间

文化空间也称为“文化场所”,是指与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或“某个民间或者传统文化活动集中的地区”,[1]具有“活态性”“传统性”“整体性”[2]三个特征。就三台山乡而言,其文化空间包括村落的自然生态空间,如老杠山、良心泉、神水大榕树、天然溶洞、藏经洞、泼水洼等;精神信仰空间,如中国德昂族博物馆、大佛塔、平安庙、佛爷坟;生产生活空间,如德昂族老寨、村落民居、茶园、果园等;公共文化空间,如奘房、节日、学校、文化站等。多元、复合为一体的三台山文化空间,承载了悠久、丰富和深厚的三台山文化,动态地、立体地显示出这个千年古村落独特的自然风貌、民俗风情和人文景观,与之相伴而生的水鼓、德昂酸茶制作工艺更加熠熠生辉。

(二)宗教、民俗标志“龙阳塔”

中缅两国的德昂族中,都有祖先出自“龙阳”的传说,称“滚思艾玛腊嘎”,认为他们的男性老始祖是传说中的太阳“思艾”,女性老始祖是神龙“腊嘎”,神龙和太阳的结合,才繁衍了德昂族后代。这是人类起源时代的图腾崇拜传说。由此,国内在德昂聚居地的公共活动广场有称谓“广目剌丁”的雕有太阳形象和龙身的标志性建筑物“龙阳塔”。龙阳塔又称喇定塔,是德昂族的标志和灵魂。德昂族自古为华夏民族的一员,是龙的传人。随着德昂族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龙阳塔由传说中的象征,竖立在德昂族聚居区。目前在三台山中国德昂族博物馆已建龙阳塔标志,打造龙阳文化。

(三)口头传统

《达古达楞格莱标》是德昂族世代传诵的创世史诗,主要记述了人类的起源、创世造物的过程,独特地提出人类来源于茶树,德昂族是茶树的子孙,反映了德昂族先民与众不同的原始思维特点和价值观念。德昂人把茶树当作万物的阿祖,人类的祖先,祖祖辈辈都把茶树视作具有生命、意志和伟大能力的对象而加以崇拜。《达古达楞格莱标》始终以万物之源――茶叶为主线,集中地描写了这一人类和大地上万物的始祖如何化育世界、繁衍人类的神迹,并以奇妙的幻想将茶拟人化,长诗合起来就成了德昂族社会历史变迁的长卷。

(四)文化景观

三台山现存的代表性文化景观主要有:一是出冬瓜德昂族的历史建筑,包括四檐出水的诸葛亮帽子;二是德昂族博物馆,总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由主展馆、动态表演馆、手工艺展示馆、报告厅组成;三是出冬瓜德昂寨的奘房和佛塔;四是出冬瓜村茶园,欣赏茶园风光,亲自到茶艺坊体验传统的手工摘茶、拷茶、揉茶等制茶过程,感受当地人敬茶、品茶等独特而讲究的风俗传统;五是古榕树与佛爷坟: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地区一般都供养着佛爷。佛爷圆寂后时兴塔葬,雕刻上具有南传佛教风格的图案,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五)酸茶制作技艺

酸茶制作工艺十分烦琐,从采摘到成品需要半年之久,而且加工数量有限。其技艺有两种:一是土坑法。人类尚未发明使用陶器前,将鲜茶叶采摘回家后,用新鲜芭蕉叶包裹茶叶,放入事先挖的深坑内埋7天左右,然后将茶叶取出在阳光下揉搓并晒2天,待茶叶稍干时又将其包裹放回深坑内3天,取出晒干便可泡饮。泡饮时使用沸水,其味酸苦,有清洁口腔、清热解暑的功效,是原生态的绿色保健饮料。做菜用的酸菜则要适当在第二道工序时多放几天,取出后要在碾臼舂碎晒干。食用时用水泡发后凉拌,其味酸涩回味,使人增加食欲。二是陶器法。陶器创制后,便直接利用陶罐腌制酸茶了。

(六)节庆活动

浇花节、开门节、关门节、烧白菜是三台山的传统重大节日。德昂族的浇花节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浇花节多在公历4月中旬左右举行,一般3~5天。临近节日,人们忙着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龙、水桶等泼水工具。老年信徒们齐集佛寺,搭建泼水节时为释迦牟尼雕像洗尘的小屋和水龙。节日清晨,人们身着盛装,前往佛寺供佛,听佛念经,并在佛寺周围堆沙造塔,然后把佛像抬到寺院中的洗尘小屋中,举行为佛洗尘仪式,祈祷来年风调雨顺。泼水仪式后,举行供食祭词和长队象脚鼓舞取水活动。浇花节内容涉及德昂族的宗教礼仪、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工艺、婚姻习俗和传统饮食文化及精神领域的诸多方面,是德昂族社会习俗千百年来传承、延续的主要载体,是德昂族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晶。

二、少数民族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性旅游资源开发路径 近年来,国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形成了原生地静态开发、原生地活态开发、原生地综合开发和异地集锦式开发等模式,[3]但任何一种开发模式都或隐或显地存在损害遗产的可能性。笔者认为,除建立健全由法律、行政、经济、传承培训等构成的保障机制外,先行编制集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于一体的双主轴、一体化复合型规划,即实施对文化遗产保护性的旅游开发,是达成对文化遗产实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及前提。这里试以《联合国――西班牙千年发展目标基金中国文化与发展伙伴关系框架项目――三台山出冬瓜村》为例,加以说明。鉴于三台山文化遗产的构成、特性和现状分布,结合当地农民参与旅游的需求,从三个层面对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进行了规划。

(一)核心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1.口传文化《达古达愣格莱标》和浇花节文化保护

《达古达愣格莱标》和浇花节两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三台山乡邦外村83岁的李腊翁,重点是按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要求,对古歌口传文化传承人进行保护。其保护的要点主要有:对传承人的保护,应逐步建立传承人传习机制,对传承人的传习技艺进行重点资助,依托德昂族博物馆的平台,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文物、历史建筑与传统村落保护

对于规划区的文物、历史建筑与传统村落等遗产,应逐步将其纳入到国家、自治区和省市或地方文物保护单位序列;建立健全保护机制和管理机构;通过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以申报促保护;建立不同建筑的分级分类保护体系,包括保护建筑、一般整治、重点整治、保留改建和拆除建筑等五类,并制定各类建筑的保护指南和细则。

3.古树名木、茶园与文物保护

三台山乡分布有大量的古树名木,对所有直径大于20cm的树木,建立和推行挂牌保护的制度;茶园是三台山乡重要的景观和生态资源,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森林植被保护法规、条例等严格保护;德昂族博物馆涵盖出土文物、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服饰纺织、民间工艺品、古籍文献、节日文化、宗教艺术等,集中展示着德昂族民族文化的精髓。

(二)空间规划

在综合考虑三台山历史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发展基础上,将三台山旅游发展的空间结构规划为:一馆(中国德昂族博物馆)、二区(村落发展与商业服务区、出冬瓜德昂族历史文化体验区)、三节点(茶叶文化节、浇花节和龙阳节)。

中国德昂族博物馆已经初具规模,作为德昂族的标志和灵魂,馆内正在新建龙阳塔。村落发展与商业服务区、出冬瓜德昂族历史文化体验区,民居作为民族特色的重要载体,适当隔离商业活动,避免同质化非常重要。茶叶文化节、浇花节和龙阳节可通过节日体现民俗文化,是保护和旅游开通的重要途径。

(三)主要旅游产品与项目策划

1.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及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项目

在原有《达古达愣格莱标》和浇花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组的基础上,组建项目申报工作组,负责将“出冬瓜村”申报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项目;建立健全《达古达愣格莱标》传承人机制,并给予适当的资金援助和支持等。

2.打造民族文化旅游景观

开发出冬瓜自然村生态旅游村寨及老岗山、女王宫民族特色景观;开发允欠温总理足迹景观及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芒里电站库区观光旅游;开发民族特色村寨旅游观光及古树景观。通过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民族文化与人居环境打造相结合,把德昂族文化的挖掘、传承和保护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规划1000亩丘陵地打造德昂古寨村落,吸引国内外人士来居住,把民族文化和人居环境的打造结合起来,拓展德昂文化外延,探索出一条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道路。

3.中国德昂族博物馆

中国德昂族博物馆由主展馆、动态表演馆、手工艺展示馆、电子展示厅等部分组成,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展示、社会教育、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德昂族博物馆,整体建筑体现了德昂族传统民居风格。博物馆共收藏德昂文物200多件,其展陈形式包括图片、文物、影像、音像、实物与多媒体资料等。

拟通过上述规划设计,最终将三台山建设成为一个村落保护、集镇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有机结合;环境优美、生态和谐、文化鲜明的特色村落型小康集镇;融旅游服务、餐饮、游览、商业零售、住宿和深度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型德昂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

三、少数民族村寨非物质民族文化遗产

保护性旅游开发中的相关问题探讨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是指现存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以活的形态出现的……更注重的是技能和知识的传承,它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国或各民族的生活方式、智慧与情感的活的载体,是活态的文化财富。”[4]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着的文化形态,是有“生命”的文化体系,是具有体系结构和丰富内涵的文化“生命”体。

在旅游开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被当作文化旅游商品市场的资源要素来认识和对待的,因此并不可能都进行市场开发。一方面,既要坚持保护性开发的理念,讲求开发的适度性与适当性,使民族社区树立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促进民族文化遗产的整体发展与传承。其次,切实关注民族社区的持续发展。民族社区不仅是民族文化遗产的载体,同时也是民族旅游开发的重要参与者。因此在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中,应注重民族社区居民利益的实现,积极构筑多样化的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途径,理顺当地社区与政府、当地社区与旅游投资商之间的关系,从而确保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原真性与真实性,并使民族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建立在促进当地社会、生态与经济改善基础上,维持项目开发的可持性。最后,协助各个利益主体形成正确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意识。

目前,民族地区旅游出现的文化遗产退化、异化甚至消失的现象,归根到底,是由于当地社区与其他利益主体缺乏正确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理论指导,过分关注短期经济利益,一味迎合游客需求,而逐渐丧失自身的文化独特性所致。因此,作为民族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和开发的重要前提,融保护与开发于一体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规划,其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协助各个利益主体形成正确的保护意识和开发理念。通过规划,不仅要使民族文化主体更加正确地认识自身文化的价值,增强民族社会的文化认同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从根本上减少旅游开发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消极影响,同时,还要通过对政府、当地社区、旅游投资商等相关利益主体的指导,打造“影响和引导游客用客观的心态和正确的方式去体验”民族文化遗产的目的,从而逐步改变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出现的过于肤浅和流于表面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个民族历史存续的“活态”的文化要素[5],其显著的异质性、独特性和不可移植性成为吸引民族文化旅游消费的重要的资源要素,在旅游开发的大背景下日益“被”旅游开发着。德昂族独具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旅游开发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应以培养文化氛围为前提,以彰显文化特色为核心,以适应时代需求为方向,使德昂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发展中实现遗产价值。在云南,还有着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充分利用云南旅游大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优势,结合地方实际,进行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形成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互动机制,最终实现二者的双赢。

[参考文献][1]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Z].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08〕19号,国务院,2008,6,7.

[2]贾鸿雁.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J].改革与战略,2007,(11).

[3]汪宇明,马木兰.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路径研究[J].旅游科学,2007,(4).

非物质文化艺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通用技术;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包教学案例分析

中华民族历史渊源,经历了五千年的演变,各民族酿成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造就了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给教育教学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和可行性。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蒙古族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深深蕴含着形成该民族文化身份的原生基因,以质朴的方式承载着蒙古族特定时期的历史记忆,展示着蒙古族特有的精神品质与文化性格。因此,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了解和认识蒙古族历史、文化发展踪迹以及蒙古民族心理历程的原生态文化遗存。截止到2015年年底共有蒙古族刺绣与蒙古族服饰等215件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世界级9件,国家级57件。如将蒙古族蒙古包、刺绣与服饰列入通用技术课中服装及其设计选修课,通过,给学生提供设计实践和动手创作的平台,引导他们对蒙古包、蒙古族刺绣与蒙古族服饰等进行欣赏、设计、简单制作、交流与评价等技术活动的过程。探索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通用技术课教学进行结合的教学形式。

一、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通用技术课教学结合的原因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与其生产及其生活方式密切相连的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保留,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数是遭受破坏和濒临灭绝的优秀文化,而仅仅通过说教、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寻找一种全新的吸引学生自主探究、继承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和方法。

在服装及其设计课程中,学生感受服装设计所蕴含的文化艺术,加深对技术中人文精神的领悟,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的能力,为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服装及其设计作为活动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为学生实践、宣扬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平台。

二、如何将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通用技术课教学结合

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周边资源选择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有地域优势的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让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考察相关人文历史,赏析优秀的作品;还可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面对面进行交流,获取图片及视频资料,深入开展调查和研究活动,亲身感受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品味传统文化。选择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要符合学生身心特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蒙古包是蒙古民族特有的传统民居,也是蒙古族高超的传统手工技能的集中体现。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蒙古包结构奇特,拆搭简易,科学环保,是适应游牧经济而出现的一种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居所。它由哈那(即蒙古包围墙支架)、乌乃、天窗(蒙语“套脑”)、毡墙和门组成。天窗位于蒙古包顶中央,可以通烟、通气、照明、采光。蒙古包面向东南,代表朝日之俗,又可以避西北风、防御风寒。不仅如此,蒙古包呈圆形尖顶,外形美观,顶上和四周以一至两层白色的厚毛毡覆盖。从古至今蒙古包一直是蒙古族共同的心理归属,向人们无声地传递着爱护草原、保护环境的绿色意念,骄傲地展示着蒙古族高超的建筑技术与水平。

通用技术课程“技术的价值、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等章节的教学内容可以用蒙古包作为教学案例。在教学中教师以蒙古包教学案例为载体创设一系列的活动,通过活动把教学知识点隐含其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小组协作探究和动手实践等方式进行学习,轻松实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教学案例内容如下:

技术的价值:

(1)活动设计。课内:直观教学,交流讨论;课外:文献查阅,实地考察,交流访谈。

(2)知识点。①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②技术对生活、生产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③技术对自然的价值。

(3)教师活动。①视频引入(蒙古族牧民生活视频)介绍蒙古包的历史发展、主要功用和特点;②展示蒙古包教具模型;③组织学生交流讨论;④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技术的价值;⑤安排学生课下进行查阅文献、实地考察和采访,并对资料进行整理、汇报。

(4)学生活动。观看视频、观察模型、交流讨论、查阅文献、实地考察。

(5)教学应用分析。通过视频老师介绍蒙古族人民为了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发明创造了蒙古包。通过观察蒙古包模型认识蒙古包外形上看上去小但内部实用面积却很大,空气流通性好、具有良好的采光条件;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蒙古包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毡房的材料源于自然,天然环保等特点。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认识蒙古包的功能、巧妙的设计,引导学生理解技术的价值,学习技术的重要性以及技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的思想。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在蒙古包模型制作教学的过程中,让每个小组设计并制作一座蒙古包模型。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应用技术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制作时可以从结构、民族艺术等多个角度进行实践。

三、将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通用技术课教学结合的效果和意义

第一,通用技术教学中融入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通用技术课的内涵更丰富了且具有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蒙古包模型的制作成为课程的展示,对世界遗产的探索和学习是课程的开始,师生一起去找资料、实地考察文化遗产,领悟文化遗产的魅力;然后是在文化传承基础上的再创作,学生的创作才能在课堂得以体现,蒙古包模型在修改过程中不断改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明显提升。

第二,自主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是高中生艺术创作中的一部分,传统的教学方式被打破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用现代的形式进行展现在艺术创造中得以保留;艺术的美感、文化的底蕴在技术课程中体现出来,这样通用技术课程纲领要求的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的提升最终表现出来。

第三,蒙古包模型的制作是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发扬。将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教育活动的载体,让青少年更好地饱览它、保护它、弘扬它,是增添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机的强心剂。在课程的活动中,唤起人们的文化生态意识,重视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从而进一步推动蒙古族文化生态建设,为中华民族文化百花争艳及人类文化多样性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昕.非遗与通用技术课教学结合策略初探[J].基础教育参考,2014,10.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塑料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国际内分泌代谢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哲学动态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